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行业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TOC\o"1-2"\h\u1842第1章引言 3120051.1背景与意义 3254761.2目标与任务 412849第2章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290592.1我国农业发展概况 478552.2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4200162.2.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4290042.2.2绿色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5120472.2.3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532532.3存在问题与挑战 5190432.3.1绿色农业发展不平衡 5315302.3.2绿色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587852.3.3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5234442.3.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5210092.3.5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 5154842.3.6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513707第3章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6316443.1发展理念 6182063.2发展目标 6141153.3发展战略 611364第4章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构建 715034.1优化产业结构 7292194.1.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生态适应性强、市场需求稳定的农作物。 756084.1.2推广间作、套作、轮作等多种种植模式,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率。 7145504.1.3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提高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734644.2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7241764.2.1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 7103504.2.2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绿肥、生物菌肥等替代化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环境污染。 7223434.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770234.2.4引进、选育和推广适应绿色农业生产需求的优质、抗病、抗逆、高效的农作物品种。 7141574.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233964.3.1加强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8138144.3.2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820264.3.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826944.3.4推广节能型农业机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8255第五章绿色农业质量控制与监管 8111615.1标准体系建立 899575.2质量追溯体系 851585.3监管体系完善 832168第6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93256.1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9312856.1.1土壤环境 9305946.1.2水资源环境 9115066.1.3空气质量 950056.1.4生物多样性 9241056.2生态保护措施 924256.2.1土壤保护 948146.2.2水资源保护 938226.2.3空气质量保护 9256986.2.4生物多样性保护 1040916.3生态修复技术 10115226.3.1土壤修复技术 10193076.3.2水体修复技术 10207096.3.3空气质量修复技术 1068566.3.4生物多样性修复技术 1030935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29327.1废弃物资源现状 10280157.2利用途径与技术 10229067.2.1秸秆利用 112747.2.2畜禽粪便利用 1187167.2.3农膜回收利用 1199937.3政策措施与推广 1148067.3.1政策措施 1120867.3.2推广应用 1117451第8章绿色农业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12107158.1产业链现状分析 1284478.1.1产业结构布局 1288728.1.2产业链主体参与 1224018.1.3技术创新与应用 12284858.2产业链构建策略 1261078.2.1完善产业链布局 12220198.2.2强化产业链主体协同 12245098.2.3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13292288.3产业链优化措施 13305868.3.1建立健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1339498.3.2加强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 13304458.3.3培育新型产业链主体 13321468.3.4创新产业链融资模式 1342608.3.5加强产业链监管与政策支持 131818第9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 13262789.1科技创新方向 13187949.2技术研发与转化 14323399.3推广应用机制 1425519第10章政策措施与保障体系 14519110.1政策支持 142295410.1.1出台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政策,明确绿色农业的战略地位,制定绿色农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142264110.1.2完善绿色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保证绿色农业发展有法可依。 141279310.1.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给予税收减免,降低绿色农业的生产成本。 15709710.1.4制定绿色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升级。 152140910.2资金保障 1599410.2.1建立绿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保证绿色农业发展资金需求。 15124710.2.2拓展绿色农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绿色农业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151628110.2.3加强绿色农业项目申报和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151575510.2.4建立健全绿色农业风险补偿机制,降低绿色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利益。 151734910.3组织协调与监管 152088510.3.1成立绿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15936910.3.2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监管体系,加强对绿色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152365110.3.3加强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152866310.3.4加大对绿色农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绿色农业市场秩序。 152357110.4宣传教育与培训 152358710.4.1制定绿色农业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绿色农业理念、技术和成果的宣传力度。 15920810.4.2开展绿色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绿色农业生产技能,培养绿色农业人才。 152991310.4.3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绿色农业先进技术,提高绿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151837410.4.4推广绿色农业示范典型,引导农民转变生产观念,积极参与绿色农业发展。 16第1章引言1.1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日益凸显。但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带来丰产丰收的同时也暴露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绿色农业作为一种注重生态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目标与任务(1)目标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三农行业绿色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任务①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②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③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④加强绿色农业政策支持,完善农业市场体系。⑤提高农民绿色农业意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⑥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监测、评价和监管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绿色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以上任务,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第2章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2.1我国农业发展概况我国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民收入也实现了持续增加。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及农产品消费需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2.2绿色农业发展现状绿色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政策支持。各级积极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2.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绿色农业发展。如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从政策层面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2.2绿色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我国在绿色农业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创新,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2.3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我国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涵盖了粮食、蔬菜、果品、畜牧、水产等多个领域。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和营销体系逐步完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2.3存在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2.3.1绿色农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不平衡,地区间、产业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区对绿色农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导致绿色农业发展滞后。2.3.2绿色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尽管我国在绿色农业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程度不高,制约了绿色农业的发展。2.3.3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品牌培育和营销体系有待完善。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较低,影响了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3.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对绿色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2.3.5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这些问题制约了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3.6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尚不完善。这导致绿色农业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提高。第3章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与目标3.1发展理念我国三农行业的绿色农业发展,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具体而言,发展绿色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障粮食安全。绿色农业发展应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促进农民增收。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拓展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4)推进农业现代化。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3.2发展目标绿色农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绿色化。到2025年,全国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2)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3)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到2025年,全国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农田灌溉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4)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到202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3.3发展战略为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目标,制定以下发展战略:(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产业。(2)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集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3)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绿色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4)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5)完善绿色农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政策体系,激发农业绿色发展活力。(6)强化绿色农业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绿色农业意识,培养绿色农业技术人才,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第4章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构建4.1优化产业结构为实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具体措施如下:4.1.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生态适应性强、市场需求稳定的农作物。4.1.2推广间作、套作、轮作等多种种植模式,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率。4.1.3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提高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4.2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技术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具体推广措施如下:4.2.1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4.2.2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绿肥、生物菌肥等替代化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环境污染。4.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4.2.4引进、选育和推广适应绿色农业生产需求的优质、抗病、抗逆、高效的农作物品种。4.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核心,具体措施如下:4.3.1加强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4.3.2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4.3.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3.4推广节能型农业机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以上措施,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五章绿色农业质量控制与监管5.1标准体系建立绿色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应参照国际及国内相关绿色农业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绿色农业标准。鼓励地方及行业协会参与标准制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标准体系。还需定期对标准进行修订,以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新需求。5.2质量追溯体系为保证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记录相关信息,保证各环节可追溯。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构建绿色农业质量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加强对追溯体系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5.3监管体系完善完善绿色农业监管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加强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加大对绿色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等,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绿色农业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以上措施,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6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6.1农业生态环境现状6.1.1土壤环境我国农业土壤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部分地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同时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恶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6.1.2水资源环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安全。农业灌溉用水不足,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尤为紧张。6.1.3空气质量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施用及畜禽养殖等环节产生的氨、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6.1.4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农作物品种单一化、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6.2生态保护措施6.2.1土壤保护(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实施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3)加强农田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降低土壤污染风险。6.2.2水资源保护(1)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3)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6.2.3空气质量保护(1)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施用量。(2)优化化肥使用结构,减少氨排放。(3)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6.2.4生物多样性保护(1)保护农作物野生近缘种,开展生物多样性育种。(2)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加强农业野生生物资源保护,防止生物入侵。6.3生态修复技术6.3.1土壤修复技术(1)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如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等。(2)土壤物理修复技术,如电动修复、土壤蒸汽提取等。(3)化学修复技术,如土壤稳定化、化学淋洗等。6.3.2水体修复技术(1)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如人工湿地、浮床系统等。(2)生物膜技术,如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等。(3)水质净化技术,如絮凝、吸附等。6.3.3空气质量修复技术(1)通风稀释技术,降低污染物浓度。(2)颗粒物捕集技术,如布袋除尘、静电除尘等。(3)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如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等。6.3.4生物多样性修复技术(1)植被恢复技术,如人工造林、草地恢复等。(2)生态廊道建设,提高生物栖息地连通性。(3)物种引入与保护技术,如人工繁殖、迁地保护等。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7.1废弃物资源现状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除农作物产品以外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农膜、畜禽粪便、病死动物、屠宰废弃物等。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大部分被直接焚烧或堆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环境污染。为此,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7.2利用途径与技术7.2.1秸秆利用(1)秸秆还田:通过机械化还田、堆沤还田等方式,将秸秆翻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秸秆饲料:利用青贮、微贮、揉搓等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提高养殖效益。(3)秸秆生物质能源:通过厌氧发酵、热解、气化等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实现能源替代。7.2.2畜禽粪便利用(1)有机肥生产:将畜禽粪便进行发酵、烘干等处理,制成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2)生物质燃料:利用厌氧发酵等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质燃料。(3)生物质炭:通过高温热解等技术,将畜禽粪便制成生物质炭,用于土壤改良和吸附污染物。7.2.3农膜回收利用(1)机械回收:采用专用机械,将农田残留的农膜进行回收,减少环境污染。(2)再生利用:将回收的农膜进行再生造粒,用于生产塑料制品。7.3政策措施与推广7.3.1政策措施(1)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2)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4)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监管体系,保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7.3.2推广应用(1)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技术水平。(2)示范推广: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推广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3)宣传引导: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度。(4)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国内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第8章绿色农业产业链构建与优化8.1产业链现状分析8.1.1产业结构布局当前,我国三农行业绿色农业产业链初步形成,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但是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在产业结构布局方面,绿色农业种植、养殖环节相对成熟,但加工和销售环节相对薄弱,产业链整体效益有待提高。8.1.2产业链主体参与绿色农业产业链主体包括农户、企业、合作社、等。目前产业链各主体参与度不一,农户在生产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话语权。企业、合作社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有待加强。8.1.3技术创新与应用绿色农业产业链中,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在绿色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有限。8.2产业链构建策略8.2.1完善产业链布局优化绿色农业产业链布局,加强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衔接,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重点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增强产业链竞争力。8.2.2强化产业链主体协同推动产业链各主体协同发展,加强农户、企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发挥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产业链各主体参与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8.2.3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大绿色农业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绿色农业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链中的应用。8.3产业链优化措施8.3.1建立健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规范产业链运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8.3.2加强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绿色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效率。重点加强农产品仓储、物流、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产业链运行成本。8.3.3培育新型产业链主体鼓励和引导农户、企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主体转型升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产业链主体间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8.3.4创新产业链融资模式摸索多元化融资渠道,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产业链融资成本。8.3.5加强产业链监管与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链监管体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农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第9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9.1科技创新方向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针对三农行业的特点和需求,重点在以下方向开展科技创新:(1)绿色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绿色种植技术。(2)生态农业技术:开展生态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节水、节地、节能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管理与决策的智能化水平。9.2技术研发与转化(1)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技术创新链。(2)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支持绿色农业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技术瓶颈。(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业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纱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实践考核试卷
- 小麦加工对麸皮营养价值的影响考核试卷
- 环保工程环保产品认证与标识考核试卷
- 燃气具行业智能化服务与物联网技术考核试卷
- 印刷机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行业发展前景考核试卷
- 海洋油气开采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考核试卷
- 内蒙古民族大学《测绘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财经大学《介入放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管理学院《安装工程估价及软件应用水暖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大学《数字特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离职体检免责协议书
- 光电工程师需掌握的常用计算试题及答案
- 烟草证借用合同范本
- 烧烫伤培训课件
- 3D打印在康复辅具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县级安全生产大讲堂课件
- 工业废水处理工考核要素细目表与考核内容结构表(征求意见稿)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5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