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指南TOC\o"1-2"\h\u739第1章三农村社会治理概述 3304071.1社会治理的定义与内涵 343101.2三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3148231.3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与目标 34010第2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治理 4141892.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4125882.2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4277192.3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 54000第3章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5323943.1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251153.1.1农村基础设施 5135433.1.2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6227153.1.3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667913.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619133.2.1农村养老保险 6151233.2.2农村医疗保险 6155263.2.3农村社会救助 6326933.3农村教育、医疗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6185283.3.1农村教育 6156923.3.2农村医疗 793303.3.3农村文化事业 717715第4章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7103724.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754474.1.1优化种植业结构 752574.1.2发展特色农业 7268974.1.3推进农业产业化 7193954.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7156734.2.1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7114914.2.2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881174.2.3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861424.3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与支持 8149304.3.1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8311004.3.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8129264.3.3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810536第5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842315.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 899895.2农村环境治理政策与制度创新 8127125.3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发展 919356第6章农村法治建设与权益保障 991096.1农村法律法规体系完善 9286336.2农村执法与司法体系建设 9321126.3农民权益保障与法律援助 928852第7章农村社会治安与平安建设 10105637.1农村社会治安现状与问题 10218127.1.1现状概述 10272567.1.2主要问题 10208877.2农村平安建设策略与措施 1043277.2.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0308797.2.2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 1013887.2.3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11133947.3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 1110677.3.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11106717.3.2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11148227.3.3深化信息化在农村社会治安中的应用 111835第8章农村应急管理与社会风险防控 11258738.1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11317278.1.1突发事件类型及特点 11247198.1.2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11179698.1.3应急资源保障 11279578.1.4应急响应与处置 12310038.2社会风险识别与评估 12308568.2.1社会风险类型及特征 12243448.2.2风险识别方法与手段 12210758.2.3风险评估模型与应用 12172958.3社会风险防控与处置 1241048.3.1风险防控策略与措施 1218608.3.2风险监测与预警 1251288.3.3风险处置与善后 12156148.3.4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128262第9章农村扶贫开发与共同富裕 12143729.1农村贫困现状与成因 13222379.1.1贫困人口分布 1313839.1.2贫困成因 13247299.2扶贫政策与项目实施 13178579.2.1扶贫政策体系 13288019.2.2扶贫项目实施 13261819.3共同富裕目标与路径 13217259.3.1共同富裕目标 13173039.3.2共同富裕路径 142390第10章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与摸索 143226310.1各地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分析 14693810.1.1案例一:河南省某村“建”社会治理模式 141117110.1.2案例二:浙江省某村“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 143051110.1.3案例三:四川省某村“德治法治”社会治理模式 141631910.2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141545610.2.1充分发挥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143167710.2.2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141365710.2.3强化法治保障,推动社会治理有序进行 15694210.2.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民众主体作用 15126910.3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发展展望 151565610.3.1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15764010.3.2深化科技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152473610.3.3加强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 151016310.3.4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151085610.3.5提升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15第1章三农村社会治理概述1.1社会治理的定义与内涵社会治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法规,运用经济、法律、行政、道德和教育等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保障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社会治理的内涵包括:以人为本、法治保障、多元共治、和谐共生。1.2三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三农村(即农村、农业、农民)社会治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三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果,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但是三农村社会治理仍面临以下挑战:(1)农村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问题突出。(2)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支撑不足。(3)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保护任重道远。(4)农村社会矛盾多样,治理能力不足。1.3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与目标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2)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提升村民自治能力。(4)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主要包括:(1)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民自治能力。(4)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第2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治理2.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保持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优化组织设置。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调整组织设置,保证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2)加强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组织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3)加强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员工作,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员,提高员素质,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4)加强内民主建设。完善内民主制度,拓宽员参与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员民主权利。(5)加强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强化风廉政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2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1)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制度,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加强村民自治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民自治组织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3)加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建设。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内部管理,提高村民自治组织的服务水平,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4)推进村务公开。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拓宽公开渠道,保障农民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5)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维权、依法自治。2.3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对于丰富农村社会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多元共治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1)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完善社会组织政策法规体系,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2)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的组织,发挥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3)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收入水平。(4)扶持农村社会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养老、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社会服务组织发展,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5)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第3章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3.1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1.1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主要包括:优化农村交通网络,提升农村道路等级;推进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3.1.2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服务质量。3.1.3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主要任务包括: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覆盖面;关注弱势群体,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求。3.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3.2.1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主要措施包括: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优化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保证待遇合理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保险事业,丰富养老保险产品。3.2.2农村医疗保险深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具体措施有: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实现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加大医疗保险基金投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保证基金安全。3.2.3农村社会救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主要任务包括: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优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效率;加强救助资金监管,保证救助政策落到实处。3.3农村教育、医疗与文化事业的发展3.3.1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主要措施包括: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共享。3.3.2农村医疗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实现医疗服务便捷化。3.3.3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具体措施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第4章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4.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4.1.1优化种植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粮食产能。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比重。4.1.2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培育,提高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4.1.3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储藏、物流等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4.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是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4.2.1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合理确定土地征收范围和补偿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监管制度,防止土地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行为。4.2.2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4.2.3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农村宅基地标准,规范宅基地审批程序。摸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益。4.3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与支持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脉。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4.3.1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增设农村分支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4.3.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拓宽农村融资渠道。4.3.3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农业保险等政策。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保障农村金融安全。第5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5.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是维持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畜禽粪便处理不当,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够健全,也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5.2农村环境治理政策与制度创新为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国需加大政策与制度创新力度。,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企业和农民的环境保护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另,创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如实施农业绿色补贴、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5.3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途径。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节水灌溉等,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还田、粪便发酵等技术,实现农业循环发展。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还需持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6章农村法治建设与权益保障6.1农村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法治建设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权益的基础。应从完善农村法律法规体系入手,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一是加强涉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保证法律法规与时俱进,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是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农村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村规民约等,形成上下衔接、相互配套的法规体系。三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法治意识,使法律法规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农村社会行为规范。6.2农村执法与司法体系建设农村执法与司法体系建设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农村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保证法律法规在农村得到有效实施。另,要建立健全农村司法体系,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包括:一是设立农村派出法庭,方便农民诉讼,降低诉讼成本。二是加强农村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三是推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治观念,提高农民依法维权的能力。6.3农民权益保障与法律援助农民权益保障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土地征收、流转等行为,保证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二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农村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防止家庭暴力、虐待等违法行为。为提高农民依法维权能力,应大力推广法律援助工作。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了解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二是完善法律援助体系,设立农村法律援助站点,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三是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保证农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形成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法律援助格局。第7章农村社会治安与平安建设7.1农村社会治安现状与问题7.1.1现状概述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隐患。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社会治安呈现出新的特点。7.1.2主要问题(1)盗窃、诈骗等侵财案件频发;(2)农村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引发的治安案件增多;(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治安防控能力不足;(4)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治安防控效果;(5)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黑恶势力、宗族势力等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7.2农村平安建设策略与措施7.2.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其治安防控能力;(2)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治安防控设施;(3)推进农村警务战略,加强警民协作;(4)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发挥群众在治安防控中的作用。7.2.2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法治意识;(2)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防治安案件发生;(3)加强农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管控;(4)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势力等违法犯罪活动。7.2.3推进农村法治建设(1)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养;(2)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3)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7.3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7.3.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1)提高农民网络安全意识,预防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2)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安全;(3)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网络安全。7.3.2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1)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2)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能;(3)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4)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7.3.3深化信息化在农村社会治安中的应用(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村治安防控能力;(2)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治安案件侦破率;(3)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第8章农村应急管理与社会风险防控8.1农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8.1.1突发事件类型及特点本节主要介绍农村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点,包括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并分析各类事件在农村地区的特殊性。8.1.2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详细阐述农村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应急预案的实施与演练,保证在农村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8.1.3应急资源保障论述农村应急资源保障的重要性,分析现有应急资源现状,提出加强农村应急资源保障的措施,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8.1.4应急响应与处置介绍农村应急响应的组织架构、流程和措施,以及应急处置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信息沟通、协调联动、救援队伍培训等。8.2社会风险识别与评估8.2.1社会风险类型及特征本节主要分析农村地区的社会风险类型,如社会矛盾、治安问题、网络安全等,并总结其特征。8.2.2风险识别方法与手段介绍农村社会风险识别的方法与手段,如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等,以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8.2.3风险评估模型与应用论述风险评估模型在农村社会风险防控中的应用,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为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8.3社会风险防控与处置8.3.1风险防控策略与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社会风险防控策略与措施,包括源头防控、过程防控和末端防控等。8.3.2风险监测与预警阐述农村社会风险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介绍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信息收集与处理、预警发布等方面的内容。8.3.3风险处置与善后分析农村社会风险处置的原则、流程和关键环节,以及善后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旨在降低风险损失,恢复农村社会秩序。8.3.4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建设从组织、制度、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加强农村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的措施,以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第9章农村扶贫开发与共同富裕9.1农村贫困现状与成因9.1.1贫困人口分布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导致贫困问题长期存在。9.1.2贫困成因(1)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农民收入低下。(2)基础设施: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3)政策制度:部分政策制度不完善,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受益较少。(4)教育卫生: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医疗卫生条件差,因病致贫现象较为突出。(5)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渠道有限。9.2扶贫政策与项目实施9.2.1扶贫政策体系我国已形成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指导,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扶贫政策体系。9.2.2扶贫项目实施(1)产业扶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就业扶贫:开展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3)教育扶贫: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4)健康扶贫: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5)社会保障扶贫: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特困供养力度。9.3共同富裕目标与路径9.3.1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9.3.2共同富裕路径(1)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