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知·课标明·要点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2.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1)记忆“三个传承载体”:在中外历史上,人类借助学校教育传授文化;借助编译出版传播文化;借助图书文博传承文化(2)保护“两类文化遗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遗产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足迹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色彩和丰富内涵主干知识•精要排查一、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1.学校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①中国古代教育:主要形式是官学与______。官学a.先秦时期,“学在官府”b.汉朝设立______和地方官学c.西晋开始设立国子监私学a.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子影响最大b.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c.宋代书院产生、发展作用有利于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传承了古代典籍;支撑了科举考试的推行私学太学②西方教育:古希腊奠定______教育的基础。(2)近代教育: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①近代西方:a: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b:德国:柏林大学“研究教学合一”。c:美国:逐渐倾向世俗化与商业化。分科②近代中国京师大学堂a.戊戌维新运动中创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b.1912年改名为“__________”c.1916年蔡元培接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成为____________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清华学堂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3)现代教育新中国成立后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②提出德、智、体等方面__________的教育方针探索时期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后①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③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__________”发展战略成就①学校毕业生的人数剧增;②各类学校教育不断发展;③教育公平步伐加速推进(4)意义: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发展科教兴国2.印刷书的诞生(1)诞生(2)意义: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书籍产生西方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__________,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中国中国早期书籍是______和帛书书籍普及中国①公元前2世纪,已出现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制成“________”②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西方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________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纸草书卷简策蔡侯纸谷登堡易混·曝光台造纸术与印刷术对欧洲文化传播的影响(1)造纸术传入欧洲,改变了欧洲人使用绵羊皮作为书写材料的历史,大大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书籍的保存。(2)印刷术传入欧洲,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3.图书馆的成长(1)西方古代中世纪亚述图书馆①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②私人图书馆近代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功能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于公众(2)中国古代①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藏书之所②明清两代,出现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近代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___________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②各级各类图书馆逐渐建立京师图书馆4.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1)西方①__________博物馆一般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②__________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亚历山大阿什莫林(2)中国晚清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在上海建立中国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②1905年______在江苏南通建立的____________,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民国①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②1933年,________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到1948年4月第一期工程及其附属工程才竣工新中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②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③2003年2月,中国____________正式组建张謇南通博物苑蔡元培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3)意义①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②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二、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1.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原因①__________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②由各民族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胁。(2)措施①古代:收藏艺术珍品。②近现代:通过国家______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立法世界a.1834年,希腊制定了保护古迹的法律b.1964年5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中国a.1906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b.1930年设立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____________》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d.1982年,通过并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保存古物推广办法古物保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世界遗产公约》(1)《世界遗产公约》制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世界遗产公约》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内容①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国际社会负有保护责任②将部分遗产列入名录,加以重点保护③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发展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意义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2)中国与《世界遗产公约》加入①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①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确保“两性”(真实性与完整性)②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意义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概念·拓视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重遗产(1)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2)自然遗产:指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3)双重遗产:指既具有突出文化价值又具有突出自然价值的景观。3.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世界:①古代时期: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②近代时期:佛罗伦萨,有众多的历史建筑与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2)中国:①代表: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②地位: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名师·微点拨威胁文化遗产的因素(1)人为因素: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胁;城市或旅游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消失危险;土地的使用变动或易主造成的破坏;随意摒弃;武装冲突的爆发或威胁。(2)不可抗拒因素:年久腐变;灾害和灾变,如火灾、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水位变动、洪水、海啸等;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破坏。主题探究•精准突破主题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勾·线索】【探·史料】1.问题探史——中国古代藏书的特点及原因史料官府藏书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早的藏书体系,商周的中央及各地诸侯国都有藏典设史。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西汉王朝以国家的力量,在全国访求图书,建立专用的皇家书阁,派学识渊博的学者进行校正整理。这种作法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承袭,形成为一种制度。隋唐时期,结束了分裂局面,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特别是元代以来,官府藏书更是激增,规模远超前代。乾隆朝编《四库全书》、建七阁,南北分设,使官府藏书在建筑、组织、管理等方面更加规范和完善。——摘编自《我国古代官府藏书及散佚》等【思考】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官府藏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以后官府藏书激增的原因。提示:特点: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政府主导;注重传承与创新;制度化、规范化。原因:国家统一;统治者重视;社会经济发展;主流思想的影响;印刷术的进步。2.史料解史——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兴起史料19世纪50年代,公共图书馆在英国逐步兴起,它们由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且主要集中在工业城镇,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是英国以及世界图书馆界的巨擘,该馆建馆的藏书除一部分来自皇家图书馆外,大多为私人藏书汇集而成,许多伟人、学者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著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77年在伦敦成立了英国图书馆协会,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图书馆协会之一。该会成立后推动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开展了国际协作。——摘编自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综述》【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与发展的特点。提示:特点:地方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主要服务于工人;藏书来自皇家、私人,以私人为主;重视国内外图书馆的协作。3.问题探史——文化遗产价值呈现的多样性史料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思考】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保护世界遗产。提示: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世界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留下的不朽足迹);世界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世界遗产表现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文明的交流及影响);世界遗产遭到威胁和破坏的程度日益严重。【阐·史论】1.唯物史观——全面认识我国文化传承中的各种载体(1)文字。自从秦朝书同文以后,汉字历经几千年演变,但字形基本没改变,使我们看古代典籍毫无障碍,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2)语言。各朝代语言类型虽有所不同,但这并没有妨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新中国普通话的推广使语言交流更加方便,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3)服饰。服饰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4)书籍。书籍在传承文化方面,只要文字语言不断,就能发挥功效。(5)建筑。建筑也是区别不同文化的典型特征。①我们从存在的历史古建筑中能够直观地品味那个年代的精神风貌,看到辉煌灿烂的文化。②现代博物馆、博物院等同样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6)宗教。佛教对中国影响深远,然而在文化传承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儒家学说和道教。(7)教育。中国文化自古重视教育,尤其是科举制度施行以来,教育成了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渠道。(8)活动。重大文化活动是凝聚民心,提升国家荣誉感最有效的方式。春节、端午、重阳、元宵、中秋等节日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点拨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的主要异同项目古代近代异目的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追赶世界潮流;救亡图存内容“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崇尚科学、外语,注重大学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以人为本;修身齐家治国2.历史解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拓展延伸】中国长城入驻《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中国长城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历史解释——中西方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特点的比较比较项明清皇宫、皇家园林和陵墓等古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雅典卫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政治形态君主专制雅典民主政治、罗马的君主制—经济形态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工商业经济发达工商业经济发达思想特点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起源以人为中心,公民精神建筑特色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代表,体现皇权至上因地制宜,错落有致,体现了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代表,体现了人文精神【拓展延伸】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1)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2)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3)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高考聚焦•命题动向考题视角考情播报(1)2022·湖北选择考·T1·中国传统文化(2)2022·全国甲卷·T27·重史的目的(3)2020·浙江7月选考·T4·各国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考点分布:集中考查各国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2.题型及命题形式:(1)命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2)命题形式:·多运用图文(或文字)材料,突出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产生、保护、价值等3.备考策略:复习备考时,应重视对文化载体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典题悟法】(2022·湖北选择考·T1)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命题立意情境创设本题以“漆箱”为切入点,设置情境,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核心价值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学科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关键能力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必备知识漆箱上的星宿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解题思维【真题集训】类型同载体·多维考(2022·全国甲卷·T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A【解析】康熙年间,推举博学鸿儒,开设明史馆,修纂多部儒经传注,编成《康熙字典》,由材料可知,康熙注重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编纂明史”等一系列措施主要目的是承续华夏传统,故选A;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开清朝考据之风气,倡导疑古辨伪,排除B;“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说明注重历史传承,这与弘扬程朱理学不相符,排除C;材料中除了保存历史文献外,还涉及“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排除D。类型嵌热点·隐性考(2020·江苏高考·T24)1989年希腊的奥林匹亚遗址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古代奥林匹亚曾召开奥林匹克竞技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宙斯神崇拜是希腊地区的重要信仰。古希腊人为纪念宙斯在奥林匹亚建造了规模巨大的神庙。该神庙很早就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神庙内原有宙斯神像,是希腊古典时期著名雕刻家菲迪亚斯的作品,骨架为木质,外覆黄金和象牙。该雕像于公元475年毁于大火。在现存宙斯神庙遗址的东、西山墙有精美的浮雕。在东山墙所有浮雕都是静止的,力量呈现平衡;在西山墙冲突的力量已经爆发,好似正经历一场肉搏战。古希腊人在这里举行祭祀宙斯的庆典,同时举行盛大的体育竞技会(古奥运会)。这一竞技活动是古希腊各城邦之间广泛交流的盛会,虽未能将各邦国统一成一个大希腊,但具有凝聚全体希腊人的作用。目前在奥林匹亚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留下的一些运动设施,有运动场、训练场和摔跤学校等。——摘编自傅朝卿《西洋建筑发展史话》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奧林匹亚遗址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奥运会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5分)答案:(1)理由:奥林匹亚是古希腊宗教崇拜的中心;在古代世界有重要地位;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艺术水平高;古今奥运会有传承关系。(2)影响:现代奥运会是在恢复古奥运会的基础上兴起;现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遗址采集火种;展示综合性运动会的竞技样式;体现各国参与的合作精神;倡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理念。【解析】本题考查了希腊奥林匹亚遗址群。第(1)题,根据“古希腊人为纪念宙斯在奥林匹亚建造了规模巨大的神庙”“该神庙很早就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古代留下的一些运动设施,有运动场、训练场和摔跤学校等”“东、西山墙有精美的浮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奥林匹亚是古希腊宗教崇拜的中心;在古代世界有重要地位;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艺术水平高;古今奥运会有传承关系等方面概括奥林匹亚遗址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第(2)题,古奥运会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现代奥运会是在恢复古奥运会的基础上兴起的,现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遗址采集火种,都是展示综合性运动会的竞技样式,体现各国参与的合作精神和倡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理念。【新题预测】·对接高考评价体系→新情境1.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的材料。由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人类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B.中外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C.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D.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子监、图书馆、博物馆、书籍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C正确;国子监和书籍并不是自然遗产,排除A;材料与学校教育无关,排除B;材料与中外文化交流无关,排除D。【加固训练】

2009年,坐落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世界上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立(

)A.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B.提高了汉字的国际地位C.表明我国博物馆建设世界领先D.消除了民族文化间的差异A【解析】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