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光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广西贵港平南县阳光中学2025届高三七月月考试题
语文
(本试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年7月9:00——11:3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就是将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这种方式对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传统村落价值认识的日益提高,一些新的保护方式已经悄然出现。值得关注的有两种方式,一是“古村落保护区”,一是“露天博物馆”。
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该区域内的村落有的已经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有的没有列入,但它们是一个家园化的历史群落,通常称为“古村落群"。非群落的传统村落适宜单体保护,“古村落群”则可采取保护区方式。虽然每个村落看上去都是个体,但实际上,村落之间的历史生命彼此相关。在一些地域内,往往相邻的村落在创建及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种“古村落群”,如果采用单一的个体化保护便会割断它们的历史脉络,使其人文变得孤立而单薄。相反,如果把这些相邻又相关的村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则有助于村落人文的相互支持以及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传统生命力的保持。当然,绝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设保护区。保护区所指的“古村落群”,必须包含两大元素:首先必须有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无论一个还是多个,这是重点;其次,周围尚有一些村落,虽然未列入名录,但与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在历史人文上相互依存,文化生态保持较好。
露天博物馆是一种收藏和展示历史民居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博物馆。它最早出现在欧洲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的时代。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急剧变化,城市与乡村不断翻新,历史建筑被抛弃,民居更是首当其冲。这些“行将灭亡"的老屋,是先人的人文见证与历史财富,一些有历史文化眼光的人开始搜集它们,辟地重建,集中保护,称之为“露天博物馆”。
这种保护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就更加迫切和必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国自2012年启动的传统村落名录认定,对各地农耕家园的保护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这项工作只是针对历史遗存整体保存较好的村落开展的,对于整体保存不好的村落,名录不收,也就不在保护之列。如果一个村落大部分民居都已翻新,却还残留着一座祠堂、一座戏台、两三座老民居,很经典又很有历史文化价值,怎么办?在一个已经“改天换地"的环境里,孤零零的一两个老民居很难保存,最适合的方式正是露天博物馆,也就是把这些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加以集中地保护与展示。
本世纪以来,这种尝试已经开始。比如私人出资建造的西安关中民居博物馆,就是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易地重建,精心修缮,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当然,易地重建的原则有如文物的“落架重修”,必须坚持历史的原真性。虽然露天博物馆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不能只为旅游效益而妄加“改造”,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以保护文物为主。还必须强调的是,历史建筑只有在它的原址上才最有价值,不能为搜集它而搬走它。可是,如果无法在原地保存,我们当然不能让它“坐以待毙”。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并加以利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在加紧对传统村落实施整体保护的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关注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零散的历史民居的保存。我们既不能失去一只只从历史飞来的美丽的大鸟,也不能丢掉从大鸟身上遗落的每一片珍贵的羽毛。
(摘编自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
材料二:
光明智库:有人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可谓“春光正明媚"。当下保护现状如何?是否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胡彬彬:要说成效的话,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中看出来。第一是国家分五批把近7000个村落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且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联动保护体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组数据来自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开始,中心团队连续四次对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的长江黄河流域、西南地区207个县,进行大规模的跟踪式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村落在2004年至2010年间每年递减73%,而在2017年下降到了14%。可见,这些年的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不过,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中,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
萧放: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是近年来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村落环境、结构、布局与村落房屋造型、装饰等方面的价值内涵。传统村落建筑的雕刻、绘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得传统村落成为一座座珍贵的民间艺术博物馆,给生活其间的居民与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
传统村落生活的文化传承价值,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与灵魂所在。正是因为有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村落才没有变成空洞的建筑。今后对于这方面的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摘编自潘鲁生、萧放、胡彬彬等《保护传统村落,守护乡土文化之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名录制传统村落保护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
B.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种方式相互补充,能较好地实现对古村落群与零散经典历史民居的保护。
C.材料一中的“整体地保护”与材料二中的“整体性保护"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
D.制定传统村落名录、构建四级联动保护体系和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是传统村落保护已取得的成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一村落虽未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却处于古村落保护区中,说明该村落文化生态保护较好。
B.如果我们想了解某地农耕社会的建筑样式及生活形态等情况,可以去参观相关的露天博物馆。
C.无论古村落保护区还是露天博物馆都以保护文物为最终目的,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其旅游价值。
D.要想深入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就要依托传统村落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观点的一项是()
A.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B.传统村落的美,不仅仅是原式原样原材料的建筑格局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那股子浓浓的农耕社会人情味和乡土礼俗的原野气。
C.某传统村落依托当地文化优势,邀请众多自媒体宣传代言,一时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
D.传统村落时刻都在遭受文化消亡的威胁,一位老人的离去可能就永远带走了一份珍贵的知识,一处老屋的倒塌可能就让一点传统消逝在废墟之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下面是某县传统村落基本情况,请结合全文内容,为该县传统村落保护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某县地处太行西麓,依山建村,叠石为屋,民风质朴,人文醇厚,上世纪中期又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该县已有5个古村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一些村落虽未列入名录,却是这个农耕群落的重要成员,村落之间的环境、历史文化互相映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恰同学少年(节选)
黄晖
蔡和森站在后面干着急,想挤挤不进去,踮起脚来也看不全公示栏上的内容,正没办法,看到前面站了个特别高的大个子,便拍了拍那人说:“这位老兄,老兄!”
身穿半旧长衫的大个子回过头来问:“什么事?"
“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考题是什么?”
大个子看了看蔡和森,说:“‘论小学教育’,以此为内容,题目自拟,篇幅不限。哎,你也是来报名的?"
蔡和森点点头,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脑袋,叹息道:“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啊。”
大个子朗声笑了:“就是。才招80个,来报名的倒有好几百!"
蔡和森正想接着问,却见大个子伸手拍拍他前面的一个清瘦小伙子,说:“哎,萧菩萨,想不想对个对子?上联是——叫花子开粥厂。”那位“萧菩萨"才回过头,还没来得及答话,大个子却自行接了下去:“眼前就是绝妙的下联——穷师范①招学生。”
“萧菩萨"似乎和大个子很熟,习惯了他这样说话,很默契地问:“横批?”大个子一字一顿地说:“挤、破、脑、壳。"
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蔡和森也被逗乐了,他不禁仔细地多看了这个大个子几眼。只有紧挨在前面的刘俊卿皱起了眉头:竞争者之多已经令他不安,偏偏还有人拿这个开玩笑……他移开了几步,躲开了这笑声。
这时候,在不远处的操场大门前,一字排开的几张方案上,立着“报名处”的牌子,旁边还摆好了笔墨、报名表格等。黎锦熙站上台阶大声说:“请各位考生注意了,凡愿意报名者,到报名处来领取报名表,操场上摆了桌子供大家填写。填写后,交到这边来,换取考号。"
蔡和森随着人流,大家呼啦一下都围了过去,蔡和森抢到一张表格,他左右张望着,想找个位子坐下来填写表格,却看到那位“萧菩萨”在和一个同学打招呼:“哎,易礼容?"易礼容看时,惊叫道:“子升兄?你这湘乡第一才子也来考?你看看你看看,你这一跑来,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啊?干脆直接回家得了。”
众人都回过头去,想看看这位名叫萧子升的湘乡第一才子长得是什么模样。蔡和森这时却瞅到了一个空位子,忙坐下提起毛笔填写。等他再去蘸墨的时候,发现身边坐的人也正好伸过笔来,顺着一双大手看上去,呵,这不正是刚才帮自己的那位大个子吗?大个子显然也认出了他,率先对他说:“你好!"
蔡和森回应着,把面前的砚台给他推近了些。大个子说着“谢谢”,无意间,却正好看见蔡和森表格上填好的姓名,一下子惊叫起来:“蔡和森!你就是蔡和森?铁路学堂那个蔡和森?"
蔡和森有些奇怪:“你怎么知道呀?”大个子依然大着嗓门说:“嗨,长沙的学生,哪个不晓得有个蔡和森,去年考铁路学堂,作文考了105分。满分不够,还另加5分,天下奇闻啊!原来就是你呀。哎,你不是在读铁路学堂吗?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
蔡和森很坦率地回答:“那边!学费太贵,实在读不起,我已经退学了。”“哦!彼此彼此。穷师范招学生,还是咱们穷兄弟多。"大个子说道。
二人边填表边聊天。蔡和森问道:“对了,还没请教老兄贵姓啊?”“贵什么贵?"大个子把报名表递了过来,“我姓毛,毛泽东。”蔡和森的目光停留在表格的履历一栏上,那上面除了“工"一项外,农兵学商都打上了勾,他颇为惊奇:“嘿,毛兄干过那么多行当?农兵学商都全了!”
毛泽东得意地说:“我呀,是家在农村种过地,老爹贩米帮过忙,出了私塾进学堂,辛亥革命又扛枪。五花八门,反正都试了一下。"
“毛兄不过比我大一两岁,阅历却如此丰富,令人佩服。”蔡和森说道。“我们就不要你佩服我,我佩服你了。"毛泽东向蔡和森伸出手,爽快地说,“来,交个朋友。”
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毛泽东说:“以后,你我可就是同学了。"蔡和森笑道:“还不知道考不考得上呢。”毛泽东手一挥:“怎么会考不上?肯定考得上!"
“……李维汉,255号;周世钊,256号;邹彝鼎,257号;罗学瓒,258号……”黎锦熙忙得一头微汗,依次收着考生交来的报名表,他一面读出考生姓名,一面往表上编定考号,这时又一张表格递了过来,收表格的同学抬起头一看,当即愣住了——面前是一个矮矮壮壮、留着粗粗的八字胡、戴着眼镜的中年人,那张脸上都已经有了皱纹,忙道:“这位老伯,对不起,学校规定要由考生本人报名,不能由家长代报。"
中年人笑着说:“我就是考生啊。”这话把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中年人很温和地问:“年纪大是吗?可招生不是没限年龄吗?"
“年龄是不限,可是……您真的来报名?”这个同学有些疑惑地念着表格,“何叔衡?哟,您还是位秀才啊?"
黎锦熙听到何叔衡的名字,忙过来接过表格,看了看,猜疑地问道:“您不是宁乡的何琥璜先生吧?”“正是鄙人。"何叔衡笑着说。
“何先生,您好,我是一师的历史教师黎锦熙。您这是开什么玩笑?您可是长沙教育界的老前辈了,怎么能到我们这儿来报名呢?”
何叔衡赶紧解释说:“我真的不是开玩笑。何某虽说已经37岁了,在宁乡办过几年学,教过几年书,可过去学的,都是些老掉牙的八股文章,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如果不多学些新知识、新文化,再教下去,只怕就要误人子弟了。所以,我是真心实意来贵校报名,想从头学起,做个民国合格的老师。怎么,不会嫌我这个学生太老了吧?"
“哪里的话?琥璜先生这么看得起一师,是我们一师的光荣。”黎锦熙对那个高年级的同学说:“陈章甫,来来来,大家都来,为何先生鼓鼓掌,欢迎何先生!"围观的报名考生都鼓起了掌,掌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有删改)
【注】①穷师范,指湖南第一师范。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蔡和森的观察视角引出了毛泽东的形象,让毛泽东在同龄人的眼中展示个人风采,真实又不乏新颖。
B.刘俊卿移开脚步躲开众青年的笑声,是因为他郁郁寡欢,并且反感毛泽东等人为报名竞争者过多开玩笑的举动。
C.小说十分擅长侧面描写,萧子升和蔡和森的“才子”特征分别是通过易礼容和毛泽东的惊讶表现交代出来的。
D.初见何叔衡,收表格的同学误认为他是学生家长,何的回答以及他身边同学的吃惊、疑惑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可读性。
7.下列与黎锦熙有关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湖南师范的一名历史教师,黎锦熙在学生的报名接待工作中认真而敬业。
B.小说通过黎锦熙介绍何叔衡教育界老前辈的身份,意在写黎对何的不理解。
C.黎锦熙招呼陈章甫等人鼓掌欢迎何先生,为学生们做出了尊重学者的榜样。
D.黎锦熙是湖南师范教师形象的代表,他的表现侧面说明该校是受青年认可的。
8.小说写人到中年的何叔衡也来湖南第一师范报名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有读者读完《恰同学少年》评价说,在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以毛泽东、蔡和森为首的众多青年是一个杰出的青年群体,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文本二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皲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皲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文本三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节选自《庄子·山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B.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C.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D.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与“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中的“贻”意思相同。
B.“以说吴王"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中的“说"意思相同。
C.“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与“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中的“止”意思不同。
D.“弟子志之"与“处处志之”(《桃花源记》)中的“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生活在梁惠王、齐宣王时期,他学识渊博,他的核心思想来源于老子的学说,他的著作都是用来诋毁孔子的门徒而宣扬老子学说的。
B.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五石之瓠的独特价值,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C.山木成材者被伐取,不材者幸免,而雁善鸣则存,不善鸣则被杀,人生在世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得幸存,但不能避免拘束与劳累。
D.庄子认为有得必有失,有成必有败,有才有德会遭到算计,无才无德会受到欺侮,因此凡事不能偏执一方,凡事应顺其自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14.这三则材料体现了庄子哪些处世哲学?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以事走郊外示友
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①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注]①屑屑:劳瘁匆迫的样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对过往的三十年的否定,写诗人向友人告知今昔不如愿的难言苦衷。
B.颔联用人、秋对比,以秋归突出人不仅难“归”,而且还不得不“犹去"的凄凉境遇。
C.颈联写景,情在景中。天寒、雁瘦、岁暮、乌微,描绘出一幅凄厉悲凉的图景。
D.尾联点题并描述不堪奔波宦游生涯,抒发了诗人因壮志难酬而意欲归隐之情。
16.这首诗在对人和物的描写方面各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黄昏时边塞风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
(3)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也已是惘然,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话说食物的口味,南北差异是的话题,就连在小小的吃面问题上,双方也很难达成共识。在南方,面是精巧而细腻的吃食,而在面食重镇西北,如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等地,面是一门共通的语言。不同于南方面食的精致,西北面食显得豪迈而粗犷。西北五省的面食各有各的特色,不仅它们撑起了西北人餐桌上的半壁江山,而且更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着西北人的性格——豪爽热情与仗义。在异乡漂泊的南方人,或许会想念苏式面、竹升面,而对于在外奔波的西北人来说,大盘鸡拌面、羊肉面、兰州牛肉面就是他们的念想。
他们先是在路边停好大车,之后拎着大大的保温杯,一路小跑,找个椅子坐定。风尘仆仆的他们通常不看菜单,直接高呼暗号:“来个拌面!”老板们对此已_____________,不一会儿,大盘鸡拌面就被端上了桌台。硕大的碗里,演绎着鸡块与面条交相辉映的乐曲,鸡肉鲜嫩,宽面爽滑。搭配上淋着辣油的汤汁,食材和调味料的配合_________________。对于为生活奔走的西北人来说,吸溜上这一碗面,就是一份宽慰。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它们撑起了西北人餐桌上的半壁江山,更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着西北人的性格——豪爽、热情与仗义。
B.它们不仅撑起了西北人餐桌上的半壁江山,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着西北人的性格——豪爽、热情与仗义。
C.它们不仅撑起了西北人餐桌上的半壁江山,而且更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着西北人的性格——豪爽、热情与仗义。
D.不仅它们撑起了西北人餐桌上的半壁江山,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着西北人的性格——豪爽、热情与仗义。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硕大的碗里,鲜嫩的鸡肉、爽滑的宽面交相辉映成一首乐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不少家长担心作业少了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其实,“双减"政策在学生作业方面的规定,不仅有“减少”,还有“提高"。减少的是作业总量,防止学生书面作业量过多;①_____________,杜绝重复性、无效性的作业。“双减”还规定应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少培训负担。因此,②_________________。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③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孩子课外时间多了,需要家长履行好法定监护职责。同时,还要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等方面同样做出部署。
近日,一位家长担心“双减"后会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向教育局建议,应该禁止教师在课外给自己的孩子补习功课,这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2.针对家长向教育局提出的建议,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作出答复。要求:①不超过50字;②答复要用归谬法。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过十多年的语文学习,我们在课本中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如项羽、刘邦、屈原、苏武、司马迁、苏轼、李白、杜甫等,也认识了许多文学形象,如林冲、王熙凤、祥林嫂、孔乙己等,甚至还有不少外国文学形象,如奥楚蔑洛夫、保尔·柯察金、圣地亚哥、玛蒂尔德、别里科夫等。无论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引发我们许多思考和感悟。
请你从上面所列举的人物中,任意选取两个进行比较分析评论,写一篇副标题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比较”的评论文章,横线上需填写你选取的人物名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B
D
C
4.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然后从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与倡议;②在阐述“古村落保护区"与“露天博物馆”两部分时都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都是先阐释概念,再明确必要性,最后阐述具体做法。
5.①依托5个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村,构建古村落保护区;②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加强对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③注重活态文化特别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已不适应新时代村落保护的形势"说法错误,依据原文“采用名录制……这种方式对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可知,名录制传统村落保护方式是新时代村落保护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C.“二者表达的内涵相同"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可知,整体地保护是对古村落群的保护;依据原文“整体性保护……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可知,整体性保护是指不仅保护村落,还有周边生态环境和风俗信仰等多方面,因此两者内涵是不同的;
D.“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是传统村落保护已取得的成效”说法错误,“开展传统村落田野调查"不属于传统村落保护取得的成效,只是落实保护前所做的工作。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要想……就要……”关系错误,“发掘传统村落形态的审美价值"与“建造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博物馆”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选项硬加条件关系,表意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二主要阐述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除了村落还要保护其自然、风俗、精神等方面。
四个论据中,A项体现了保护自然生态景观资源,B项体现了保护农耕社会人情味和乡土礼俗的原野气,D项体现了文化资源。均符合材料二论点。而C项自媒体宣传代言,是新兴方式借助古村落文化发展经济,不是传统,所以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类型。
分析材料一,第一段首先提出“一是‘古村落保护区’,一是‘露天博物馆’"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这是总;然后在第二段阐述“古村落保护区”式的保护方式,三四五段阐述“露天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这是分述;最后第六段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与倡议,又是总。所以文章采取的论证结构方式为总分总;
在分述两种新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时,每一段在开篇都阐释概念,然后分析此种方式的特点和必要性,最后阐述具体做法,这种论证是层进式论证结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再联系所给文字找准对应点来组织答案。
依据材料一“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的一种古村落保护方式。该区域内的村落有的已经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有的没有列入,但它们是一个家园化的历史群落,通常称为‘古村落群’。非群落的传统村落适宜单体保护,“古村落群”则可采取保护区方式"可知,所给材料中“该县已有5个古村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一些村落虽未列入名录,却是这个农耕群落的重要成员”,那就要依托5个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古村,构建古村落保护区;
依据材料二“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最重要一点就是缺少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大都侧重于对传统村落建筑原有样式的保护,而对与传统村落休戚与共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对道路、交通等设施,尤其是当地群众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活态文化的保护,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可知,所给材料中“依山建村,叠石为屋,民风质朴,人文醇厚”是其重要的环境资源,那就要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加强对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
材料所给此地是“上世纪中期又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还需注重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
6、B
7.B
8.①侧面反映了当时民间缺乏合格的民国老师,民众风气未开,新知识、新文化得不到普及的社会环境。②侧面说明湖南第一师范声望之高,黎锦熙接待何叔衡的诚恳热情也代表了学校有不拘一格招人才的开放胸襟和气度。③丰富了小说情节内容,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感。
9.①他们积极上进。带着求知的热情并积极投身于师范学校的报名之中。②他们乐天达观。毛泽东、蔡和森等虽出身贫寒,却并不自卑,以开朗乐观的姿态报名学习。③他们才华横溢。蔡和森、萧子升等都是成绩优异的才子,而毛泽东更是阅历丰富,颇有见识。④他们豪迈自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人在报考师范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己才学的充分自信。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是因为他郁郁寡欢,并且反感毛泽东等人为报名竞争者过多开玩笑的举动”中“郁郁寡欢"于文无据,从小说中看不出他郁郁寡欢;而“反感”一词语意过重,他只是不理解毛泽东等人的做法。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意在写黎对何的不理解"分析错误。作者并非要写黎对何的不理解,而是突出何思想的开放性。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从小说中可知,何叔衡在报考湖南第一师范时已经37岁,他之所以在如此高龄还要报考师范学校,是因为“……可过去学的,都是些老掉牙的八股文章,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如果不多学些新知识、新文化,再教下去,只怕就要误人子弟了”,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民间缺乏合格的民国老师,民众风气未开,新知识、新文化得不到普及的社会环境。
其次,何叔衡自己曾办过学校,当过教员,但在37岁还要来湖南第一师范深造,从侧面说明湖南第一师范声望之高,而黎锦熙热情诚恳地接待了何叔衡,欢迎何的加入,也代表了学校有不拘一格招人才的开放胸襟和气度。
最后,这一段的加入,在学生的群体中加入何叔衡这一异数,让小说内容更加丰富,小说的情节因此跌宕起伏,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对于以毛泽东、蔡和森为首的众多青年是一个杰出的青年群体这一论断,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首先,从小说中的内容可知,以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这些青年,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也有着对国家的高度责任心,他们带着求知的热情并积极投身于师范学校的报名之中,体现出他们积极上进的特点。
其次,从小说中“‘哎,萧菩萨,想不想对个对子?上联是——叫花子开粥厂。’那位‘萧菩萨’才回过头,还没来得及答话,大个子却自行接了下去:‘眼前就是绝妙的下联——穷师范招学生。’"等内容可以看出,毛泽东、蔡和森等虽出身贫寒,却并不自卑,以开朗乐观的姿态报名学习。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乐天达观。
再次,从小说中“子升兄?你这湘乡第一才子也来考?你看看你看看,你这一跑来,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啊?干脆直接回家得了。”“嗨,长沙的学生,哪个不晓得有个蔡和森,去年考铁路学堂,作文考了105分。满分不够,还另加5分,天下奇闻啊!原来就是你呀。"我呀,是家在农村种过地,老爹贩米帮过忙,出了私塾进学堂,辛亥革命又扛枪。五花八门,反正都试了一下。”等内容可知,蔡和森、萧子升等都是成绩优异的才子,而毛泽东更是阅历丰富,颇有见识,从中可看出他们才华横溢。
最后,从“毛泽东手一挥:‘怎么会考不上?肯定考得上’!"等内容可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人在报考师范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己才学的充分自信,体现出他们的豪迈自信。
B
B
12.A
13.(1)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使自己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
(2)为什么不用绳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在江湖之上浮游呢,却担忧它大而没有容纳的地方?
14.①不求仕进,追求自由;②见识通达,知无用之用;③顺应自然,无所偏执。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
“郊祭之牺牛”作“不见"的宾语词,其间不能分开,排除AC;
“孤豚”是“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个“贻”意都为“赠送、送给”,“贻”意思相同。句意: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B.第一个“说"意为“取悦,讨好”;第二个“说"意为“说出”,“说"意思不同。句意:取悦吴王。/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C.第一个“止”意为“停留、停止";第二个“止”意为“处于、达到”,“止”意思不同。句意: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D.第一个“志"意为“记住”;第二个“志"意为“做标记”,“志"意思不同。句意:弟子们记住了。/处处都做了标记。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他的著作都是用来诋毁孔子的门徒而宣扬老子学说的”错误,原文“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是诋毁孔子的门徒宣扬老子学说,而“《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不是,“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还有针对墨子学说。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宁”,宁愿;“污渎”,污浊的小沟渠;“游戏”,游玩;“为……所”,被。
(2)“虑”,用绳结缀;“浮乎江湖”,正常语序为“乎江湖浮”,“乎江湖"作状语,状语后置句;“所容”,容纳的地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分析,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哩!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愿为官的立场。庄子不愿受羁绊,不求仕进,追求自由。
材料二“能不皲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在惠子眼中无所用处的大葫芦,庄子认为可缚系于腰间作济渡之用。对待事物价值大小的问题,要达到因物尽用,用物之大用,最大限度地发掘事物的价值和作用,关键在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才能够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真正价值之所在。说明见识通达,要突破世俗,知无用之用,开阔眼界。
材料三,“其为道德之乡乎”,写山木无用却能保全和雁不能鸣因而被杀,说明很难找到一条万全的路,最好的办法也只能是役使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浮游于“万物之祖”和“道德之乡"。也就是说要顺乎天理地生活,无所偏执,一切归于自然。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庄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重视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让他出任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啊!”
文本二: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瓠,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入侵吴国,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文本三: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
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
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天道却并非真正与天道相合,因此还是不能免于受累。至于掌握了天道天德,活动就不会有所拖累。对赞誉与诋毁都无所谓,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执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和顺为标准,活动于虚无的境界,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习俗,就不是这样的。你想聚合,别人就使你离;你想成功,别人就要破坏;你穷困,别人就压抑你;你尊贵,别人就非议你;你要有所作为,别人就要损害你;你贤,别人就会谋算你;你不肖,别人就欺负你:怎么能得到并一定如愿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吧!”
D
①在写人方面,运用神态描写。用“黄尘满面"往来屑屑”写己,描绘了诗人不堪奔波的劳碌相;用“君应笑"状友,是从友人的角度看诗人的宦游生涯,都极生动、形象。
②在写物方面,运用白描手法。写鸿雁用“瘦”,写出鸿雁万里奔波,消瘦无力,是作者奔波劳碌的形象写照;写鸟乌用“微”,写出暮色苍茫中昏鸦归去的寥落的景象,暗含作者前途迷茫之感。不仅各具特征,宛然可见,而且很符合秋归之日的节令和此诗的题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因壮志难酬而意欲归隐之情”理解错误。尾联是说:我这忙碌的样子,你看见恐怕都会笑话我吧,可是还是要就着这南池之水照映着客居他乡的我。尾联向朋友告知不堪奔波的宦游生涯,抒发了诗人因得不到重用而产生的怨恨和牢骚。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颔联“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中,用人、秋作比,以秋归反衬人不仅难“归”,而且还不得不“犹去"的凄凉境遇。对于外貌“黄尘满面”一副劳碌相的人,红叶只是“无言”,这神态,是同情诗人的不遇,或是劝其与秋同归。
诗歌尾联“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回头点题。“往来屑屑"照应“黄尘满面”,用了神态描写来说明人的不堪奔波的情态,“君应笑"在点明“示友”的同时又照应首联。
诗歌颈联“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中运用白描写景,情在景中。天寒、雁瘦、岁暮、乌微,这一幅幅丧飒凄厉的图画,正是诗人心灰意懒惰绪的反映。鸿雁乃信使,瘦则无力,当然是寄书难达了。乌鸦至日暮便聚栖在村舍附近,诗中着一“微”字,表示暮色苍中视野模糊,更显诗人的茫茫之感。
总的来说,诗中用“黄尘满面"往来屑屑”写己,用“君应笑"状友,都极生动、形象,在主客之间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此外,白描手法运用恰当,写鸿雁用“瘦”,写鸟乌用“微”,不仅各具特征,宛然可见,而且很符合秋归之日的节令和此诗的题旨。
17、①.忧劳可以兴国②.逸豫可以亡身③.大漠穷秋塞草腓④.孤城落日斗兵稀⑤.此情可待成追忆⑥.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豫”“腓"已”“惘"。
18.亘古不变;了然于心;恰到好处
19.B20.①强调重点不同:原句突出“鸡肉鲜嫩”“宽面爽滑”,强调食材的可口,易于调动读者的联想,产生同感;改句突出“乐曲”,只是强调食材的搭配合宜。②衔接效果不同:原句食材的描述,与下文内容衔接更为紧密、表达更流畅;改句的语意落脚点“乐曲"与下文衔接不够严密。③句式选择不同:原句长短结合,表意灵活明快,有参差错落的节奏感;改句为长单句,节奏舒缓,结构虽然紧凑,但表达较原句缺乏生气。综上,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食物口味南北差异难以协调的现实特点,可用“亘古不变”。“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第二处,根据食客的需求,老板们心里明白并用实际行动作出热情回应,可用“了然于心”。“了然于心”,心里非常明白。
第三处,本处形容食材与调味料的配合非常适当,可用“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恰好达到了最适当的地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深孔钻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届贵州省毕节大方县德育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试卷
- 不续签合同离职
- 标本收送协议书范本
- 银屑病病例分享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泸县五中2024年秋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植物染料染色床上用品》
- 犬猫根管治疗教学
- 13 A波的描述 基础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会议记录格式及范文电子版(24篇)
- 家长学校教研活动记录文本表
- 儿童口腔项目方案
- 树合规风做合规人银行合规培训PPT
- 新媒体营销完整PPT全套教学课件
- 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2021年度补考题库及卫生专科课题库
- 风险事件分类清单
- 2023年03月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招考聘用企业编制工作人员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超声引导下腰椎部位穿刺
-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集合5篇)
-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