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记叙文专题修辞鉴赏(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修辞鉴赏
基础热身
1、字音字形
狩猎(shòu)枯燥(zào)掸去(dǎn)沙砾(lì)龟裂(jūn)
悬崖绝壁(xuán)帷幕(wéi)沉淀(dià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屋舍俨然(yǎn)便要还家(yāo)妻子邑人(yì)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ù)诣太守(yì)水尤清冽(liè)为坻(chí)
为嵁(kān)参差披拂(cēncī)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hù)
往来翕忽(xī)犬牙差互(cī)悄怆幽邃(qiǎochuàng)
词语含义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或诗文完美无缺,找不到任何破绽或漏洞。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病句修改
①计划到2025年,推动70万家企业上“云"、4万家企业上平台,实现智能制造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②学雷锋月,通过学校团委发起的“爱心收集箱”活动,使我们培养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意义深远。
4、默写
(1)《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____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2)《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如三月兮”。
(3)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4)杜甫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
①.辗转反侧②.一日不见③.海内存知己④.天涯若比邻⑤.气蒸云梦泽⑥.波撼岳阳城
常考题型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子。
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解题方法
1.比喻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1)比喻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2)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比喻的表达效果要落实到情感上。
2.拟人
拟人,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1)拟人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2)答题格式:
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现了……
3.排比
排比是指三项以上(含三项)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
(1)排比作用:恰当的使用排比,能使表达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能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2)答题格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
4.夸张
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1)夸张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2)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性,(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等)表现了---
5.设问(考试频率低)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
(1)设问作用: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2)答题格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
6.反问
反问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加强语气,态度鲜明,突出强调了……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问而不答,答案在问句中)
它加强了句子的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结尾用反问句,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往往能语气强烈,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强烈的共鸣,能极好的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修辞手法解题步骤
思考过程:采用何种修辞手法→基本含义→与普通表达形式的差异→表达形式的特殊性→对情感、主旨、结构的表达作用→给读者带来的审美效果。
答题思路总结:①点明手法②分析手法(手法体现在哪里)③人/事/物的特点④情感(双向)、形象等⑤侧面+铺垫
例题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
【答案】线索:桑葚。(2分)
主要写了两件事:①写了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1分)
②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1分)
2.阅读全文,请用原文语句回答第②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2分)
【答案】盼望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2分,不用原文语句不给分。)
3.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8分)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1)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2分),从而由衷地表达了对桑葚的喜爱之情。(1分)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
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2分),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在找桑葚、吃桑葚时的激动和喜悦的情形(1分)。突出表现了桑葚给儿时的我们带来的快乐(1分)。
4.作者在第⑦段中写到“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社戏》的结尾也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他们怀念的仅仅是桑葚或罗汉豆吗?说说你的看法。(4分)
4.围绕“亲近自然,回归纯真,保持童真、童趣,保持内心的纯净,追求淳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4分)。
【解析】
1.试题分析: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叙事线索有以下几种类型:人物线索即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即某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3.感情线索即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即中心事件。还有时间线索。寻找线索,要看标题及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文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等。
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赏析的方法是先找出鉴赏的角度,如修辞,描写,字词运用,然后写出句子本义,特点,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的梦想
莫言
①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②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③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④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⑤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⑥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⑦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⑧1973年,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⑨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⑩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
1.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坚持创作,从不懈怠。请你简要概括作者18岁、23岁时创作的经历。(4分)
(1)18岁时: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写下《胶莱河畔》第一章。
(2)23岁时:我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_
2.结合文章第④段中“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说一说当时作者具体有哪些感慨?(4分).①感慨当年是张老师最早发现我有文学才能并辛勤培育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②感慨当年年幼无知,紧跟形势,与张老师闹翻了脸,伤害了张老师,也无缘继续得到张老师的指教;③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虽然坚持追寻写作的梦想,可是至今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
3.文章第⑩段中“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编辑钢笔字体的潇洒漂亮,龙飞凤舞,也突出了我对收到第一封编辑来信的印象之深刻,记忆之鲜活。
4.莫言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句来进行简要赏析。(4分)
示例: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含蓄地表达了随着我作文成绩的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爱屋及乌,更多的是关注我的作文,我的“腰带和裤裆”的尴尬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一生都在成长
闫红
①我妈是68岁时拿到驾照的。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了,有必要吗"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又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于是我态度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终于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②有一次她去商场,交停车费时,收费员探身问∶"大姐,您今年可有60岁"我妈回答∶"我啊,71岁了!"我妈说这类事经常发生。也是,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的太罕见了
③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她父母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浑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家庭负担沉重,家中长年累月捉襟见肘,有几年还出现各种变故,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④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充实感。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也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有些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每月杂志寄到家的那几天,我们家的饭桌上总会开几轮小型文学讨论会,我爸妈会把他们忙里愉闲看过的那几节分享出来。我对文学最初的兴趣,大概就来自这种家庭讨论。等我长大一点,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发表。对此,我惊叹不已。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电脑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王旁青头兼五一”地背诵起来,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我给她买了iPad,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在节假日发送文字祝福,聊天使用各种表情包也不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想到吸收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学习了,并常常化为己用,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我将自己与她做个对比,发现她比我更多一种勤奋。这种勤奋不是“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不眠不休,而是勇于拥抱人生的热情。
⑨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过种愉悦感无须依靠,自给自足,不看别人险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混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给。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无所作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读者)2022年11期,有删改)
17.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情节家人的情感或态度
妈码65岁学驾照①
②惊叹不已
妈妈学习打字技术③
④叹服
(1)①由反对到支持②妈妈投稿发表③佩服不已④很快她学会用微信文字祝福,表情包。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面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好学的母亲比作“行走的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知识渊博和好学的特点。母亲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她都会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夸赞。
19.请你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共6分)
【链接材料】近年来,网络上流行"躺平"一词,指一些年轻人不思进取、放弃奋斗,不学习不努力,抱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2021年5月25日,《南方日报》就目"躺平"现象发文表示∶躺平就是毒鸡汤,不仅不正义。示且可耻!表运了应"躺平族"的批判。躺平让年轻人迷失方向,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并不能解决生活的迷茫和内心的空虚;同时,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又有年轻人始终积极向上,社会才有活力,国家才有希望。
(1)文章结尾说"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①这句话是说命运多次打击我妈,但我妈从来没被命运击倒,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命运,变得愉悦,不惧任何困苦处境。
(2)“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过程。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终身学习"的看法和感悟。(4分)
②“终身学习"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过程。文章中的妈妈在结婚后也看我爸订的文学期刊,女儿长大后,她也写作投稿,而且还发表了,电脑打印机刚流行时,妈妈学习打字技术,这几年微信流行,她学会用微信文字祝福,表情包。妈妈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让她变得很了不起。而反观很多年轻人,年纪轻轻就不思进取、放弃奋斗,不学习不努力,不但自己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无声地成长
①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远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②爸爸早把我的毛线帽拉低,盖住我的耳朵。但是隔着帽子,我还是听得到声音。农场里的一只狗,跟着汽笛叫了起来。接着,第二只狗也叫了。火车和狗,齐声歌唱,唱了好一阵子。闹声消失以后,四周静极了,就像在梦里。爸爸,还有我,一直向着树林走去。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
③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举手做了个手势。我立刻收住脚步,在原地等着。爸爸向上看,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他开始呼叫起来:
④“呼,胡胡胡胡——呼!"学的是大角猫头鹰的叫声。
⑤“呼,胡胡胡胡——呼!”
⑥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一下。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我的几个哥哥都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⑦我们再往前走。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⑧我们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比我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阴暗,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茸地护着我的嘴。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⑨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我喘着粗气。爸爸听见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⑩“呼,胡胡胡胡——呼!"
“呼,胡胡胡胡——呼!”
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呼,胡胡胡胡——呼!"
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呼!”
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
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
“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我知道我可以说话了,也可以放声地笑。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声不响,像一道影子。
很多年后,当我被生活打击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爸爸的话便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
17.阅读文章内容,完成表格。(4分)
地点情节我的心理感受
树林中我跟着爸爸后面,要去看猫头鹰①
松林地带②不难过
③爸爸再次呼叫,猫头鹰终于有了回应开心
/我回忆起爸爸的话④
①盼望已久或期待;②爸爸呼叫猫头鹰,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③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④受激励。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答案】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讲“我”和猫头鹰足足对视了几百分钟,是时间上的夸张。一方面写出“我"看猫头鹰时的投入专注,一方面表现出“我”愿望实现时的惊喜和兴奋。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本文语言质朴无华,通过叙述“我"跟随父亲看猫头鹰的经过,展现了“我”内心的变化与成长。
B.第①段运用了环境描写,用皎洁的月光,拉得很长的汽笛声,来衬托冬夜的静谧。
C.文章第⑨段中的“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我”捂嘴的动作之快,表现了“我"的急切和紧张。
D.在文章第段中,我跟在爸爸后面,一声不响”,是因为猫头鹰飞走了,“我"内心有一种小小的失落,而不想说话。
20.请说说你对标题“无声地成长”的理解。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感悟。(7分)
【链接材料】2019年10月,湖南一所高校的一名20岁的大学生陈宇,因校园生活不能自理,人缘关系差而抑郁,于是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心理师在与其聊天后发现,陈宇的母亲对陈宇的一份“独特的爱”是其抑郁的主要原因。陈宇幼时,父母怕陈宇被欺负,总是一直紧紧盯着陈宇与小伙伴玩要,寸步不离;只要陈宇提出要求,他们都会尽一切办法去满足他。上学后,怕陈宇读书苦,父母经常纵容其迟到,旷课,只为他能好好在家休息。总之,陈宇的衣食住行,都由父母一手打理,陈宇只管吃饭、睡觉,而无须操心任何事情,这导致陈宇虽然已经成年,但在心理上却滞留在婴儿阶段。
(1)对标题“无声地成长"的理无声地成长”中的“无声"既指环境的寒冷无声,也指父亲无声的陪伴。成长是指作者在此次看猫头鹰过程中战胜了寒冷和恐惧,学会了忍耐克制,学会了在前进路上心存希望,变得勇敢、坚强。
(2)对“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感悟:文中的父亲,一直无声地陪伴着孩子,在“我"遇到困难时,他没有主动帮助“我”,而是让“我"自己克服,慢慢变得独立和坚强。而材料中的母亲因为在孩子成长路上进行了过多的干预,从而让孩子的性格与能力都出现了诸多问题。我认为父母应在孩子成长中起引导而非控制的作用。父母既要陪伴和关爱孩子,但又不能过度保护与干预,尤其是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大包大揽,应鼓励孩子直面困难,引导孩子独立解决困难。这样孩子在成年之后才能独当一面,具有责任与担当的品质。记叙文-修辞鉴赏
基础热身
1、字音字形
狩猎()枯zào()掸去()沙砾()
龟裂()悬()绝壁wéi()幕沉淀()
刨刮()楔形文字()屋舍yǎn()然便要还家()
妻子邑人()间隔()此中人语云()诣太守()
水尤清冽()为坻()为嵁()参差披拂()
yǐ()然不动chù()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犬牙差互()悄怆幽邃(___)
词语含义
天衣无缝:
目空一切:
病句修改
①计划到2025年,推动70万家企业上“云”、4万家企业上平台,实现智能制造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②学雷锋月,通过学校团委发起的“爱心收集箱"活动,使我们培养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意义深远。
默写
(1)《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____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2)《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如三月兮"。
(3)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4)杜甫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
常考题型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子。
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解题方法
1.比喻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1)比喻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2)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比喻的表达效果要落实到情感上。
2.拟人
拟人,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1)拟人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2)答题格式:
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现了……
3.排比
排比是指三项以上(含三项)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
(1)排比作用:恰当的使用排比,能使表达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能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2)答题格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
4.夸张
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1)夸张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2)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性,(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等)表现了---
5.设问(考试频率低)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
(1)设问作用: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2)答题格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
6.反问
反问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加强语气,态度鲜明,突出强调了……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问而不答,答案在问句中)
它加强了句子的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结尾用反问句,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往往能语气强烈,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强烈的共鸣,能极好的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修辞手法解题步骤
思考过程:采用何种修辞手法→基本含义→与普通表达形式的差异→表达形式的特殊性→对情感、主旨、结构的表达作用→给读者带来的审美效果。
答题思路总结:
例题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
2.阅读全文,请用原文语句回答第②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2分)
3.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8分)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
4.作者在第⑦段中写到“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社戏》的结尾也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他们怀念的仅仅是桑葚或罗汉豆吗?说说你的看法。(4分)
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的梦想
莫言
①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②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③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④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⑤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⑥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⑦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⑧1973年,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⑨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⑩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
1.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坚持创作,从不懈怠。请你简要概括作者18岁、23岁时创作的经历。(4分)
(1)18岁时:_______________
(2)23岁时: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第④段中“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说一说当时作者具体有哪些感慨?(4分)
3.文章第⑩段中“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4.莫言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句来进行简要赏析。(4分)
一生都在成长
闫红
①我妈是68岁时拿到驾照的。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了,有必要吗"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又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于是我态度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终于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②有一次她去商场,交停车费时,收费员探身问∶"大姐,您今年可有60岁"我妈回答∶"我啊,71岁了!"我妈说这类事经常发生。也是,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的太罕见了
③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她父母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浑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家庭负担沉重,家中长年累月捉襟见肘,有几年还出现各种变故,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④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充实感。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也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有些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每月杂志寄到家的那几天,我们家的饭桌上总会开几轮小型文学讨论会,我爸妈会把他们忙里愉闲看过的那几节分享出来。我对文学最初的兴趣,大概就来自这种家庭讨论。等我长大一点,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发表。对此,我惊叹不已。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电脑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王旁青头兼五一”地背诵起来,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我给她买了iPad,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在节假日发送文字祝福,聊天使用各种表情包也不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想到吸收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学习了,并常常化为己用,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我将自己与她做个对比,发现她比我更多一种勤奋。这种勤奋不是“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不眠不休,而是勇于拥抱人生的热情。
⑨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过种愉悦感无须依靠,自给自足,不看别人险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混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给。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无所作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读者)2022年11期,有删改)
17.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情节家人的情感或态度
妈码65岁学驾照①
②惊叹不已
妈妈学习打字技术③
④叹服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面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19.请你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共6分)
【链接材料】近年来,网络上流行"躺平"一词,指一些年轻人不思进取、放弃奋斗,不学习不努力,抱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2021年5月25日,《南方日报》就目"躺平"现象发文表示∶躺平就是毒鸡汤,不仅不正义。示且可耻!表运了应"躺平族"的批判。躺平让年轻人迷失方向,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并不能解决生活的迷茫和内心的空虚;同时,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又有年轻人始终积极向上,社会才有活力,国家才有希望。
(1)文章结尾说"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过程。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终身学习"的看法和感悟。(4分)
无声地成长
①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远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贵港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四月考数学试题
- 采购合同维保内容
- 编制合同心得体会
- 防汛应急演练
- 银行会计主管述职报告
- 辽宁省丹东市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 高考班考题昌黎文汇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
- 放射性示踪在医学影像中的作用
- 风电电缆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基础地质勘查服务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4年技术授权与股权互换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油套管行业产销现状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业教育教师聘用制度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综合复习课件
- 2024年中级司泵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精练500题)
- GB/T 19963.2-2024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2部分:海上风电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蒂升技能等级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