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3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3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3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3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最早的稻麦二熟制出现于唐朝的南诏(即今云南),就当时而言,种植的区域也仅限于极少数地区。稻麦二熟制推广于北宋,发展于南宋。南宋时期,小麦在南方的大规模种植与稻麦二熟制得到全面发展,缓解了人口增长与土地稀缺的矛盾,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宋王室的南迁直接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上到王权皇贵下到商家农户,前后达数百万之多。南北饮食习惯的不同,北人开始大量种麦,人口的骤增,小麦供不应求,利益驱使南人也开始种麦,“一斛麦达万二千钱"。

对于稻麦二熟制的推广,宋朝多次颁布劝农种麦诏令。孝宗皇帝为了彰显榜样的力量,不惜以一国之尊亲自在宫中种植二麦,作为天下表率。在惠农政策驱使下,加之地方官员的积极督导劝诱,稻麦二熟制于宋朝得到了普遍发展,以水稻为主的长江流域也开始了小麦的广泛种植。“刈麦种禾(稻),一岁再熟”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北宋时苏州稻麦的广泛种植。这种对于稻麦广泛种植吟诵式的记载,南宋时就更多了,如杨万里《江山道中麦熟》、范成大《刈麦行》、方岳《农谣》等。这种“四海无闲田"的现象,也是与宋朝的政策有关。农户种植小麦可以不必交租,所有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政府的这一规定,让农户的收益有所增加。国家优惠政策和经济利益驱使,刺激了广大农民种麦的积极性。地方官也大多能秉承朝廷的旨意,认真推广种麦。

北麦南种和二熟制大大提高了太湖地区的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史载,北宋年间“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到了南宋年间,亩收三石已经是极为平常之事,更有“上色可收谷四石"的高产田出现,少数上田可达五石,所以在南宋时候出现了民谚“苏湖熟、天下足”。

除了南方种麦、推广稻麦二熟制外,宋太宗时期,在与辽接壤的河北地方、灌溉便利的地带也开始尝试种植水稻,“展海子直抵西城中山王冢,悉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清波弥浸数里,颇似江南矣"。可以看出靠近塘泊池淀各州也相继种植水稻,种植范围颇为可观。

为了抗旱、确保水稻收成,北宋真宗时期,积极改良稻种,特派使臣从福建地区征调占城稻种。因为占城稻种本身的高产优势,再加上宋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广,占城稻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而且占城稻在北宋国土内落地生根,又培育出了适合大江南北生长的各种成熟期稻种,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总之,宋朝因地制宜,实现了土地与人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宋朝农业土地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

材料二:

在宋朝,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垦,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之一是引进了南方的水稻栽培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方粮食短缺的问题。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如旱地稻、早稻、秧田、田间管理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以小麦、黍子、粟、豆类等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水稻、棉花、茶叶等为主。宋朝时期,南方的种植业发展更为迅速,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茶叶和丝绸的生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另外,在宋朝还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如山区农业、园林农业和草地畜牧业等,这些新模式为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机遇。例如,山区农业主要发展以梯田为主的水稻种植,有效地利用了山地资源,保证了当地人民的粮食安全。园林农业则是以花卉、果树、蔬菜等为主的多种植物混合种植,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丰富人们的膳食。草地畜牧业则是在较为荒凉的地区,通过放牧和人工灌溉,种植多年生的牧草,以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总的来说,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繁荣。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其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朝农具制造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生产出许多新型农具,如镰刀、犁、耙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宋朝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间新开河渠、修建水闸,修建了许多大小水库,加强了排灌、节水灌溉的技术手段,改善了水利设施,增加了农田面积,提高了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宋朝政府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积极鼓励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政府出资设立种植实验场,编纂农业专著,培训农技人员,提供种子、肥料、农具等生产资料,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宋朝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宋朝农业生产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于唐朝并在宋朝得到推广发展的稻麦二熟制,与北麦南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

B.宋朝出现山区农业、园林农业和草地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的新模式,为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C.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变革、极大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

D.宋朝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麦南种和二熟制推广提高了太湖地区粮食产量,河北等地种植水稻则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持续发展。

B.宋朝种植业在发展规模空前的同时,还不断引进南方水稻栽培与种植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C.山区农业和园林农业均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美化了环境,草地畜牧业通过放牧和人工灌溉,提高了牲畜的饲养效益。

D.宋朝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出许多新型的农具,建设了大小许多水库,加强了排灌、节水灌溉的技术手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宋代重视“厚农桑”,并设置“劝农使”,促进了当时丝织业的产品原料发展、细分市场发展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B.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局限,在山坡、江畔、海边开垦农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扩大耕地面积。

C.宋代雕版印刷术已成型,部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书籍在官方允许下得以传播,从而促进了桑蚕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D.宋朝建立于动荡时期,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战乱和社会动荡,朝廷更加注重发展文化和教育,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

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图1北宋真宗年间占城稻引进方向图2宋代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及推进

A.北宋时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迅速向全国推广,水稻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由此得到提升。

B.北宋在引进占城稻后,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应性成熟期稻种,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C.宋代南方种植业兴盛,粮食作物如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如茶叶亦蓬勃发展。

D.宋代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而棉花种植则由北往南逐步推进。

5.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我一支枪

茹志鹃

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嗒嗒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支枪,哪怕是一支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

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

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在一次回营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战斗机的围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护了我。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给我一支枪!"

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于是,我仍是全营中唯一没有武器的人,穿着军装,但没有枪。

“我一定要一支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

钟敲了十二下,已经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种夜的馨香,纯洁恬静,自由舒畅。我越发想起了枪。

“我要一支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复的思潮。

小鲁是战友的儿子。昨天傍晚,小义惊喜地跳进来报告,“妈妈,小鲁大哥哥来了!”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檐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

孩子趴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羡慕地端详他。“叔叔!"突然,孩子改变了对他的称呼,问道:

“你怎么没有枪?”

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停了半晌,才说:“我说我要一支枪,他们说还要慢一慢。"当然,现在给新战士发一支枪,已经不是问题了,从第一批工农拿起系着红缨的梭镖起,我们就知道,没有枪,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伸手开了灯,床前的玫瑰花儿立即跳回窗帘上去了。小鲁明天就要出发,昨晚硬给小义留了下来,说是要和解放军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间,电灯还亮着,柔和地照着两个人。小鲁眉毛乌黑,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那毛茸茸的头,略仰着脸,似乎在问:“叔叔,你有枪吗?”

“给我一支枪!"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支枪,是在同年的秋末。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那一天,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没有男人,房东是位大嫂。

“大嫂,你家大哥呢?”

她没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忽然,小鲁在梦中皱了皱眉,一个翻身,把小义抱在怀里。年轻的战士,你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还没有一支枪吗?我给他们关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生活在行进,时而严峻、鲜明,时而又温和、含蓄,絮絮地向我们披心沥胆。

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给我一支枪,或者让我上去缴一支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

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果然给我送来一支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支。

“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

一支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小鲁,年轻的战士,不用我说,你能懂得我当时的心情……

一点了,生活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我们离过去又远一天了,但是,历史是不会消亡的,也决不重复。小鲁,现在你不会等自己同志牺牲以后再有一支枪的。

我有一支枪了,我到底有一支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一直到我转业的时候,交给组织,一把左轮,五颗子弹。还有一颗,我用了。

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鲁挂在椅背上的军衣,轻轻地给他们关上了电灯,掩上了门。

回到床上,我却无法入睡。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还带了一个妇女会的姑娘。敌机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飞越低,毫无顾忌地在我们头上削过去,搅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伏着一动不动。我愤怒,但没有屈辱的感觉,因为我想起我有一支枪,我到底有了枪。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在保卫自己,保卫解放了的土地。敌机尾巴一沉,朝上飞去,小心地在上空盘旋扫机枪。他怕了,他胆怯了。

钟敲两点了,窗帘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墙。真是该睡了,天明还有工作呢!我们的夜纯洁恬静,自由舒畅,她守护我,我也守护她。

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

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支枪……

1962年1月5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梦境缘于战争时期的一次真实经历,面对敌机却没有武器反抗的愤怒,让“我"多年后仍然不能忘怀。

B.小鲁入伍却没有领到枪,因而显得十分拘束,当小义问起时,他的脸“慢慢红了”,说明还是有些委屈的。

C.文中多次写到左轮枪的子弹,并提到数量由“六颗"变为“五颗”,反映了“我"心境的改变,也顺势引出后文的故事。

D.鲁西南地区村外光秃秃的,四处没有庄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村边上拱起新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淡化情节,用简笔勾勒人物,通过简洁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了多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B.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C.作者通过女性视角,描写温馨的夜色和孩子们安睡的场景,笔触细腻,凸显了歌颂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主题。

D.文章最后一段,小鲁身上仿佛背着一支枪,这把“枪”是军人身份的象征,是战斗精神的延续,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8.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分析其用意。

9.本文的叙事方式有什么特点?结合文本分析采用这种叙事方式的好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楚灵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臣故敢献其愚,效愚忠。为大王计,莫若安民无事,请无庸有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故夫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常苦出辞断绝人之交愿大王慎无出于口也……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夫A谋人之主B伐人C之国D常苦出辞E断绝人之交F愿大王慎G无出于口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文中指“爱护”,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的“爱”意思相同。

B.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C.是,文中指“这”,与成语“明辨是非"中的“是”意思不相同。

D.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政治主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就要以人为本;想要上下一心,就要专心政事;想要治理好政事,就要任用善于治国的人。

B.荀子认为能遵循古代的政治原则,以史为鉴,就是善于治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任不任用他们都对国家有很大的用处。

C.苏秦认为要保全赵国,赵王必须选对外交对象,与齐、秦为敌或者依靠任何一方都不行,因此应联合五国对抗秦国。

D.材料二能针对劝说对象的身份、地位提出建议,因此容易被对象接受。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先贤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

(2)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1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异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红楼梦》中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问菊

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①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注】①蛩:蟋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直切“问”字,所谓“讯秋情"即问讯菊花的情怀意向,将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菊花。

B.颔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菊花不与百花争艳、深秋开放的特点,十分切合小说中黛玉之性格。

C.颈联写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交代了菊花生活的环境,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寂寞、相思之情。

D.尾联运用拟人手法,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赞美菊花的“孤标傲世”的高洁风格。

16.《红楼梦》中人物的诗作往往暗含其性情与命运,请结合本诗并联系原著简要分析“人菊合一"的体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好的老师往往是循循善诱的,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谈话之前,便用“__,__”,温和而自谦,打消学生的顾虑。

(2)在《赤壁赋》中,“客"感慨曹操“__,_”,这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所表达的意思相似。

(3)大自然是壮丽的诗,而秋天的树叶更是别具一格,给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生趣,请你写出高中阶段学过的含有秋天树叶的诗句: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游神”是福建地区春节期间盛大的民俗活动之一,游神文化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以闽、粤最盛。到了游神的日子,(乙)村里村外①、鞭炮齐鸣、万人空巷。神将是游神中颇为醒目的存在,(丙)“挺神将"迈着特有的步伐,忽左忽右,将塔骨的双臂有技巧地甩动,或灵活或庄重,将巡视村庄的“神明”演绎得②。(丁)游神活动中蕴含着竹编技艺、脱胎漆器、十番音乐等非遗元素,鼓乐、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一同上阵。有评论称之为“行走的民俗博物馆"。

延续至今的民间信俗有何内生动力?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瑞认为,归根结底是人们将美好的品德寄托在神明的身上,神明信仰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③。比如,(戊)妈祖文化蕴含的是海洋精神;临水夫人陈靖姑文化蕴含的是关爱妇孺的品德;而关老爷则是忠义的象征。

①如今,②这项别具特色的祈福活动已入选地方非遗项目。③游神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人手中传达到年轻人手中,④为其注入鲜活的生命力。⑤随着越来越多的闽、粤游子走出国门,⑥使得游神文化也被带去海外,⑦日益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关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关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引号的作用与丙处引号的作用相同。B.乙处的两个顿号均应改为逗号。

C.丁处的“等"字后应加上省略号。D.戊处的两个分号均应改为逗号。

20.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要做的事很多,①:一件是种树,另一件是读书。我国自古以来就鼓励种树、推崇读书,历朝历代对种树之书更是高看一眼。种树,舒展筋骨,愉悦身心;读书,俯仰天地,涵养性情。种树,是为了绿化大好山河、沐浴花香;读书可以浸润书香,培育自己的精神绿洲。不种树、土地会变为童山荒漠,变得单调枯燥,失去亮色;不读书,容易形成文化沙漠,姣好的面容亦因缺少气质而减分。种万棵树,让江山如此多娇,看绿水青山,分外妖娆;读万卷书,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输文采,不逊风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②,立身要正,否则容易长歪。发现倾向性问题,要“扶”一把,③。掩上土要踏结实,这样才经得起风吹雨打。“立品如岩上松,必历千百载风霜,方可柱明堂而成大厦;检身若璞中玉,经磨数十番沙石,乃堪琢圭璋而宝庙廊。"

去种树吧,以后好在树下读书;去读书吧,书中记载着前人种树的故事和树下悟出的道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散句,请改成两组整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去读书吧,书中记载着前人种树的故事和树下悟出的道理。

——语言文字运用Ⅱ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

以上材料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自身,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最早的稻麦二熟制出现于唐朝的南诏(即今云南),就当时而言,种植的区域也仅限于极少数地区。稻麦二熟制推广于北宋,发展于南宋。南宋时期,小麦在南方的大规模种植与稻麦二熟制得到全面发展,缓解了人口增长与土地稀缺的矛盾,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宋王室的南迁直接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上到王权皇贵下到商家农户,前后达数百万之多。南北饮食习惯的不同,北人开始大量种麦,人口的骤增,小麦供不应求,利益驱使南人也开始种麦,“一斛麦达万二千钱”。

对于稻麦二熟制的推广,宋朝多次颁布劝农种麦诏令。孝宗皇帝为了彰显榜样的力量,不惜以一国之尊亲自在宫中种植二麦,作为天下表率。在惠农政策驱使下,加之地方官员的积极督导劝诱,稻麦二熟制于宋朝得到了普遍发展,以水稻为主的长江流域也开始了小麦的广泛种植。“刈麦种禾(稻),一岁再熟"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北宋时苏州稻麦的广泛种植。这种对于稻麦广泛种植吟诵式的记载,南宋时就更多了,如杨万里《江山道中麦熟》、范成大《刈麦行》、方岳《农谣》等。这种“四海无闲田”的现象,也是与宋朝的政策有关。农户种植小麦可以不必交租,所有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政府的这一规定,让农户的收益有所增加。国家优惠政策和经济利益驱使,刺激了广大农民种麦的积极性。地方官也大多能秉承朝廷的旨意,认真推广种麦。

北麦南种和二熟制大大提高了太湖地区的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史载,北宋年间“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到了南宋年间,亩收三石已经是极为平常之事,更有“上色可收谷四石”的高产田出现,少数上田可达五石,所以在南宋时候出现了民谚“苏湖熟、天下足"。

除了南方种麦、推广稻麦二熟制外,宋太宗时期,在与辽接壤的河北地方、灌溉便利的地带也开始尝试种植水稻,“展海子直抵西城中山王冢,悉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清波弥浸数里,颇似江南矣”。可以看出靠近塘泊池淀各州也相继种植水稻,种植范围颇为可观。

为了抗旱、确保水稻收成,北宋真宗时期,积极改良稻种,特派使臣从福建地区征调占城稻种。因为占城稻种本身的高产优势,再加上宋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广,占城稻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而且占城稻在北宋国土内落地生根,又培育出了适合大江南北生长的各种成熟期稻种,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总之,宋朝因地制宜,实现了土地与人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宋朝农业土地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

材料二:

在宋朝,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垦,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之一是引进了南方的水稻栽培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方粮食短缺的问题。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如旱地稻、早稻、秧田、田间管理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以小麦、黍子、粟、豆类等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水稻、棉花、茶叶等为主。宋朝时期,南方的种植业发展更为迅速,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茶叶和丝绸的生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另外,在宋朝还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如山区农业、园林农业和草地畜牧业等,这些新模式为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机遇。例如,山区农业主要发展以梯田为主的水稻种植,有效地利用了山地资源,保证了当地人民的粮食安全。园林农业则是以花卉、果树、蔬菜等为主的多种植物混合种植,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丰富人们的膳食。草地畜牧业则是在较为荒凉的地区,通过放牧和人工灌溉,种植多年生的牧草,以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总的来说,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繁荣。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其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朝农具制造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生产出许多新型农具,如镰刀、犁、耙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宋朝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间新开河渠、修建水闸,修建了许多大小水库,加强了排灌、节水灌溉的技术手段,改善了水利设施,增加了农田面积,提高了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宋朝政府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积极鼓励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政府出资设立种植实验场,编纂农业专著,培训农技人员,提供种子、肥料、农具等生产资料,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宋朝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宋朝农业生产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1.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于唐朝并在宋朝得到推广发展的稻麦二熟制,与北麦南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

B.宋朝出现山区农业、园林农业和草地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的新模式,为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C.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变革、极大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

D.宋朝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麦南种和二熟制推广提高了太湖地区粮食产量,河北等地种植水稻则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持续发展。

B.宋朝种植业在发展规模空前的同时,还不断引进南方水稻栽培与种植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C.山区农业和园林农业均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美化了环境,草地畜牧业通过放牧和人工灌溉,提高了牲畜的饲养效益。

D.宋朝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出许多新型的农具,建设了大小许多水库,加强了排灌、节水灌溉的技术手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宋代重视“厚农桑”,并设置“劝农使”,促进了当时丝织业的产品原料发展、细分市场发展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B.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局限,在山坡、江畔、海边开垦农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扩大耕地面积。

C.宋代雕版印刷术已成型,部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书籍在官方允许下得以传播,从而促进了桑蚕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D.宋朝建立于动荡时期,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战乱和社会动荡,朝廷更加注重发展文化和教育,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

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图1北宋真宗年间占城稻引进方向图2宋代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及推进

A.北宋时引进占城稻由福建迅速向全国推广,水稻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由此得到提升。

B.北宋在引进占城稻后,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应性成熟期稻种,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C.宋代南方种植业兴盛,粮食作物如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如茶叶亦蓬勃发展。

D.宋代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而棉花种植则由北往南逐步推进。

5.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C2.A

3.B4.D

5.①扩大农田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②颁布劝农诏令,制定惠农政策,加强地方督导。

③倡导北麦南种和南稻北种,大力推广稻麦二熟制,实现持续利用土地。

④引进并推广占城稻,积极改良稻种,确保水稻收成。

⑤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改善水利设施,提高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⑥注重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鼓励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错误。由原文“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繁荣”可知,材料二原文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繁荣”,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宋朝种植业在发展规模空前的同时”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在宋朝,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垦,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之一是引进了南方的水稻栽培技术"可知,原文没有说“宋朝种植业在发展规模空前”。

C.“山区农业和园林农业均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美化了环境"错误。由原文“山区农业主要发展以梯田为主的水稻种植,有效地利用了山地资源,保证了当地人民的粮食安全。园林农业则是以花卉、果树、蔬菜等为主的多种植物混合种植,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丰富人们的膳食”可知,山区农业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园林农业美化了环境,而不是“均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美化了环境"。

D.“宋朝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其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朝农具制造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生产出许多新型农具,如镰刀、犁、耙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可知,原文只是说“宋朝农具制造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没有说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中心观点是“宋朝因地制宜,实现了土地与人的持续发展"。

A.可论证宋代实施劝农政策发展生产,促进丝织业的发展。

B.所述开垦农田的做法是“因地制宜”的具体表现,因而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中心观点。

C.可论证印刷术的成型对桑蚕生产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的意义。

D.可论证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图表的能力。

D.“而棉花种植则由北往南逐步推进”错误。据材料二“南方地区则以水稻、棉花、茶叶等为主"及图2,宋代的棉花种植应是“由南往北逐步推进”。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筛选关于宋朝政府稳定粮食生产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结合“山区农业主要发展以梯田为主的水稻种植,有效地利用了山地资源,保证了当地人民的粮食安全。园林农业则是以花卉、果树、蔬菜等为主的多种植物混合种植,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丰富人们的膳食。草地畜牧业则是在较为荒凉的地区,通过放牧和人工灌溉,种植多年生的牧草,以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改善了水利设施,增加了农田面积,提高了耕地的产量和品质"可概括出,扩大农田面积,利用山地,利用梯田种植农作物,同时种植果树,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美化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结合“对于稻麦二熟制的推广,宋朝多次颁布劝农种麦诏令……在惠农政策驱使下,加之地方官员的积极督导劝诱……农户种植小麦可以不必交租,所有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政府的这一规定,让农户的收益有所增加”可概括出,颁布劝农诏令,制定惠农政策,加强地方督导,一系列的政策非常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百姓受益良多。

结合“小麦在南方的大规模种植与稻麦二熟制得到全面发展,缓解了人口增长与土地稀缺的矛盾,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除了南方种麦、推广稻麦二熟制外,宋太宗时期,在与辽接壤的河北地方、灌溉便利的地带也开始尝试种植水稻……"可概括出,倡导北麦南种和南稻北种,大力推广稻麦二熟制,实现持续利用土地,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结合“北宋真宗时期,积极改良稻种,特派使臣从福建地区征调占城稻种。因为占城稻种本身的高产优势,再加上宋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广,占城稻得以在全国范围之内迅速发展”可概括出,引进并推广占城稻,积极改良稻种,确保水稻收成,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结合“宋朝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间新开河渠、修建水闸,修建了许多大小水库,加强了排灌、节水灌溉的技术手段,改善了水利设施,增加了农田面积,提高了耕地的产量和品质"可概括出,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改善水利设施,为农业提供保障,保障灌溉农田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结合“宋朝政府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积极鼓励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可概括出,注重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鼓励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使国家繁荣昌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我一支枪

茹志鹃

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嗒嗒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支枪,哪怕是一支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

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

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在一次回营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战斗机的围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护了我。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给我一支枪!”

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于是,我仍是全营中唯一没有武器的人,穿着军装,但没有枪。

“我一定要一支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

钟敲了十二下,已经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种夜的馨香,纯洁恬静,自由舒畅。我越发想起了枪。

“我要一支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复的思潮。

小鲁是战友的儿子。昨天傍晚,小义惊喜地跳进来报告,“妈妈,小鲁大哥哥来了!"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檐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

孩子趴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羡慕地端详他。“叔叔!”突然,孩子改变了对他的称呼,问道:

“你怎么没有枪?"

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停了半晌,才说:“我说我要一支枪,他们说还要慢一慢。”当然,现在给新战士发一支枪,已经不是问题了,从第一批工农拿起系着红缨的梭镖起,我们就知道,没有枪,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伸手开了灯,床前的玫瑰花儿立即跳回窗帘上去了。小鲁明天就要出发,昨晚硬给小义留了下来,说是要和解放军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间,电灯还亮着,柔和地照着两个人。小鲁眉毛乌黑,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那毛茸茸的头,略仰着脸,似乎在问:“叔叔,你有枪吗?"

“给我一支枪!”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支枪,是在同年的秋末。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那一天,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没有男人,房东是位大嫂。

“大嫂,你家大哥呢?"

她没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忽然,小鲁在梦中皱了皱眉,一个翻身,把小义抱在怀里。年轻的战士,你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还没有一支枪吗?我给他们关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生活在行进,时而严峻、鲜明,时而又温和、含蓄,絮絮地向我们披心沥胆。

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给我一支枪,或者让我上去缴一支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

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果然给我送来一支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支。

“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

一支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小鲁,年轻的战士,不用我说,你能懂得我当时的心情……

一点了,生活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我们离过去又远一天了,但是,历史是不会消亡的,也决不重复。小鲁,现在你不会等自己同志牺牲以后再有一支枪的。

我有一支枪了,我到底有一支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一直到我转业的时候,交给组织,一把左轮,五颗子弹。还有一颗,我用了。

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鲁挂在椅背上的军衣,轻轻地给他们关上了电灯,掩上了门。

回到床上,我却无法入睡。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还带了一个妇女会的姑娘。敌机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飞越低,毫无顾忌地在我们头上削过去,搅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伏着一动不动。我愤怒,但没有屈辱的感觉,因为我想起我有一支枪,我到底有了枪。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在保卫自己,保卫解放了的土地。敌机尾巴一沉,朝上飞去,小心地在上空盘旋扫机枪。他怕了,他胆怯了。

钟敲两点了,窗帘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墙。真是该睡了,天明还有工作呢!我们的夜纯洁恬静,自由舒畅,她守护我,我也守护她。

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

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支枪……

1962年1月5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梦境缘于战争时期的一次真实经历,面对敌机却没有武器反抗的愤怒,让“我”多年后仍然不能忘怀。

B.小鲁入伍却没有领到枪,因而显得十分拘束,当小义问起时,他的脸“慢慢红了”,说明还是有些委屈的。

C.文中多次写到左轮枪的子弹,并提到数量由“六颗”变为“五颗”,反映了“我”心境的改变,也顺势引出后文的故事。

D.鲁西南地区村外光秃秃的,四处没有庄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村边上拱起新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淡化情节,用简笔勾勒人物,通过简洁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了多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B.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C.作者通过女性视角,描写温馨的夜色和孩子们安睡的场景,笔触细腻,凸显了歌颂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主题。

D.文章最后一段,小鲁身上仿佛背着一支枪,这把“枪"是军人身份的象征,是战斗精神的延续,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8.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分析其用意。

9.本文的叙事方式有什么特点?结合文本分析采用这种叙事方式的好处。

【答案】6.B7.C

8.①照应文章标题;②串联起三次向营长要枪场景,使现实和回忆的场景灵活切换;③突出表现了“我”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体现了“我"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9.本文采用现实与回忆穿插、现实与梦境交织的叙事方式。

好处:①回忆与现实巧妙交织,丰富了营长、小鲁、“我”的形象,塑造了英雄群体形象;

②回忆和现实灵活切换,深化了文章主题,赞美了保家卫国、勇于战斗的革命精神,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

③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交错,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增强了感染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因而显得十分拘束"还是有些委屈的”表述不当,由原文“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沿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可知,小鲁拘束是性格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枪。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凸显了歌颂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小说主题”有误,由原文“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等信息可知,小说以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方式叙述故事,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保家卫国才是小说的主题。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时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可从结构、情节、主题的角度鉴赏分析。

“给我一支枪!”与题目完全一样,照应文章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巧于设计。

第一次“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给我一支枪!’”,引起下文的回忆,写出当时部队武器缺乏的现状;第二次“‘给我一支枪!’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支枪,是在同年的秋末”,回忆自己得知大哥牺牲,想为他报仇的心情;第三次“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给我一支枪,或者让我上去缴一支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写当时没有枪要出发的情景,想去作战;也引出回忆营长的牺牲,串联起三次向营长要枪的场景,使现实和回忆的场景灵活切换。

枪是实指,指一枝用来射击的枪,是抵抗敌人、保家卫国的武器,在内容和主题上突出表现了“我”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体现了“我"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叙事方式的能力。

解答时先明确叙事方式,可从人物、主题、情节的角度分析。

结合“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可知,本文采用现实与回忆穿插、现实与梦境交织的叙事方式。

好处:小说开篇前两段写梦境,“我”因为没有一枝枪而遭到敌机的欺凌,引发了回忆;然后转入对十几年前经历的回忆“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我一定要一枝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写出“回忆里"以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保家卫国所做的牺牲,丰富了营长、小鲁、“我”的形象,塑造了英雄群体形象;

接着又回到现实,写小鲁到来,“我"夜晚睡不着,回忆当年的事,直到第二天早晨小鲁离开。这样的叙事方式强调了过去与现实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勇于战斗,对“枪”的渴望的主题,深化了文章主题,赞美了保家卫国、勇于战斗的革命精神,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

叙事方式采用现在的生活与回忆、梦境交织穿插的叙事方式,时空交错,调节了叙事节奏,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这样的叙事方式虚实交融,意境诗化,增强了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楚灵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臣故敢献其愚,效愚忠。为大王计,莫若安民无事,请无庸有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故夫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常苦出辞断绝人之交愿大王慎无出于口也……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夫A谋人之主B伐人C之国D常苦出辞E断绝人之交F愿大王慎G无出于口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文中指“爱护”,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的“爱”意思相同。

B.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C.是,文中指“这”,与成语“明辨是非"中的“是”意思不相同。

D.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政治主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就要以人为本;想要上下一心,就要专心政事;想要治理好政事,就要任用善于治国的人。

B.荀子认为能遵循古代的政治原则,以史为鉴,就是善于治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任不任用他们都对国家有很大的用处。

C.苏秦认为要保全赵国,赵王必须选对外交对象,与齐、秦为敌或者依靠任何一方都不行,因此应联合五国对抗秦国。

D.材料二能针对劝说对象的身份、地位提出建议,因此容易被对象接受。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先贤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

(2)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1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异同。

【答案】10.BDF11.A12.B

13.(1)所以我私下为大王考虑,不如让韩、魏、齐、楚、燕、赵六国成为一体,合纵亲善,来背弃秦国。

(2)那么,大王最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楚来朝见,统治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14.①同:都写了为君之道。异:②材料一强调君王应修身,爱民好士;③材料二强调治国之要在于安民。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谋算别国的君主,进攻别人的国家,常常苦于公开申明断绝跟别国的外交关系,希望大王千万谨慎不要说这样的话。

“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句式一致,BD处断开;

“人之交”作“断绝"的宾语,在其后F处断开。

故在BDF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

A.错误。“吾何爱一牛”中“爱"的意思是吝惜、舍不得,两者意思不同。句意:所以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够使人民得利。/我怎么会吝惜到舍不得一头牛的地步。

B.正确。句意:只有这种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国家政权的原因。/特意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

C.正确。“明辨是非”中的“是"意思是“正确”。句意:这种善于治国的人。/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D.正确。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彼其人者……臧否若别白黑"是说善于治国的人,遵循着古代的政治原则,能够以史为鉴。选项“能遵循古代的政治原则,以史为鉴,就是善于治国的人”的表述与原文逻辑不一致。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窃”,私下;“一”,数词活用为动词,成为一体;“傧畔”,背弃。

(2)“所大欲”,所字结构,最想要的东西;“朝”,使动用法,使……朝见;“莅”,统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分条进行概括即可。

同:材料一中“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是说为君之道,要爱民、爱才,得民心,施仁政;材料二中“……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是说为君之道,应采取合纵政策,共同对秦。可见两则材料都写了为君之道。

异:材料一:由“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可知,君王要加强自我修养,爱护百姓,重视人才。

材料二由“为大王计,莫若安民无事,请无庸有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可知,比让百姓生活安宁、国家太平无事,并且不用让百姓卷入战争中,这是治国之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请问怎样治理国家?回答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过怎样去治理国家。君主,就像测定时刻的标杆;民众,就像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么影子也正直。君主,就像盘子;民众,就像盘里的水;盘子是圆形的,那么盘里的水也成圆形。君主,就像盂;民众就像盂中的水;盂是方形的,那么盂中的水也成方形。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所以朝廷上有饿得面黄肌瘦的臣子。所以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过怎样治理国家。

君主,就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混浊,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混浊。所以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够使人民得利,而要求人民亲近爱戴自己,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不受人民亲近、爱戴,而要求人民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牺牲,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人民不为自己所用、不为自己牺牲,而要求兵力强大、城防坚固,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兵力不强大、城防不坚固,而要求敌人不来侵犯,那是不可能办到的。敌人来了而要求自己的国家不衰危、不灭亡,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国家衰危、灭亡的情况全都积聚在他这里了,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狂妄无知的人,不用等多久就会衰败灭亡。所以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安逸快乐,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人民上来;想要使臣下归附、使人民与自己一条心,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政事上来;想要治理好政事、使风俗淳美,没有什么比得上寻觅善于治国的人。那些善于治国的人,生在今天的时代,却向往着古代的政治原则。只有这种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国家政权的原因,失去国家政权的原因,他了解国家的安危、政治的好坏就像分辨黑白一样清楚。这种善于治国的人,如果君主重用他,那么天下就能被统一,诸侯就会来称臣;如果君主一般地任用他,那么威势也能扩展到邻邦敌国;即使君主不能任用他,但如果能使他不离开自己的国土,那么国家在他活着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变故。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爱护人民、喜欢有才德的人,国家就会安定繁荣,这两者一样都没有就会灭亡。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宣扬合纵主张,他游说赵王说:“当今天下的卿相人臣,以及民间的有识之士,没有谁不认为大王的仁义之举高尚贤良,都愿意在您面前接受教诲、进献忠心,这已经很久了……所以我才敢来敬献一点愚策,表达我的愚忠。我为大王考虑,没有比让百姓生活安宁、国家太平无事,并且不用让百姓卷入战争中更好的了。安民的根本在于选择良好的邦交。选择良好的邦交就能安民,不能选择良好的邦交百姓就终身不得安定。我再说说外敌入侵的祸患:假如齐、秦两国是您的敌国,那么赵国百姓不得安定;假如依靠秦国进攻齐国,那么赵国百姓不能安定;假如依靠齐国进攻秦国,那么赵国百姓也不能安定。所以谋算别国的君主,进攻别人的国家,常常苦于公开申明断绝跟别国的外交关系,希望大王千万谨慎不要说这样的话……所以我私下为大王考虑,不如让韩、魏、齐、楚、燕、赵六国成为一体,合纵亲善,来背弃秦国。”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红楼梦》中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问菊

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①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注】①蛩:蟋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直切“问"字,所谓“讯秋情”即问讯菊花的情怀意向,将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菊花。

B.颔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菊花不与百花争艳、深秋开放的特点,十分切合小说中黛玉之性格。

C.颈联写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交代了菊花生活的环境,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寂寞、相思之情。

D.尾联运用拟人手法,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赞美菊花的“孤标傲世"的高洁风格。

16.《红楼梦》中人物的诗作往往暗含其性情与命运,请结合本诗并联系原著简要分析“人菊合一”的体现。

【答案】15.C16.①生长环境恶劣。颈联描写菊花清冷孤寂的生存环境,暗寓林黛玉寄人篱下,处境艰难;

②清高孤傲,不趋时不从众。颔联描写菊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和林黛玉清高孤傲的品格相似;

③知音难求,不被世俗理解。“众莫知"何寂寞”“举世无谈者"明写菊花,实则写己,林黛玉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表现了她的孤独愁苦,渴望知音。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寂寞、相思之情”有误。“圃露庭霜何寂寞"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是用环境“侧面衬托”诗人内心的寂寞孤独。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意象和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时先理解物象的特点,再与人物的品质特点相结合,分条作答即可。

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菊花生长在寂寞冷清的环境中,以环境烘托菊花的寂寞。此联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恶劣,暗寓林黛玉身居贾府,处境艰难,孤独愁苦。

颔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菊花在秋季开放,不趋时不从众,赞美菊花清高孤傲。而林黛玉同样是这样孤傲高洁,不与世俗相合的品格。

尾联“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整个世间没有能够和菊花谈论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话语不妨和“我”小叙片刻。菊花无人交谈,没有知音,黛玉表示愿意和菊花交谈。诗人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表现了林黛玉不为世俗所理解、欣赏,渴望知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好的老师往往是循循善诱的,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谈话之前,便用“__,__”,温和而自谦,打消学生的顾虑。

(2)在《赤壁赋》中,“客”感慨曹操“__,_”,这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所表达的意思相似。

(3)大自然是壮丽的诗,而秋天的树叶更是别具一格,给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生趣,请你写出高中阶段学过的含有秋天树叶的诗句: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固一世之雄也④.而今安在哉⑤.无边落木萧萧下⑥.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毋、哉、萧、浔、荻、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游神"是福建地区春节期间盛大的民俗活动之一,游神文化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以闽、粤最盛。到了游神的日子,(乙)村里村外①、鞭炮齐鸣、万人空巷。神将是游神中颇为醒目的存在,(丙)“挺神将”迈着特有的步伐,忽左忽右,将塔骨的双臂有技巧地甩动,或灵活或庄重,将巡视村庄的“神明"演绎得②。(丁)游神活动中蕴含着竹编技艺、脱胎漆器、十番音乐等非遗元素,鼓乐、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一同上阵。有评论称之为“行走的民俗博物馆”。

延续至今的民间信俗有何内生动力?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瑞认为,归根结底是人们将美好的品德寄托在神明的身上,神明信仰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③。比如,(戊)妈祖文化蕴含的是海洋精神;临水夫人陈靖姑文化蕴含的是关爱妇孺的品德;而关老爷则是忠义的象征。

①如今,②这项别具特色的祈福活动已入选地方非遗项目。③游神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人手中传达到年轻人手中,④为其注入鲜活的生命力。⑤随着越来越多的闽、粤游子走出国门,⑥使得游神文化也被带去海外,⑦日益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关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关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引号的作用与丙处引号的作用相同。B.乙处的两个顿号均应改为逗号。

C.丁处的“等”字后应加上省略号。D.戊处的两个分号均应改为逗号。

20.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①锣鼓喧天②栩栩如生③息息相关

19.C20.③改为:游神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人手中传递到年轻人手中;⑤改为:越来越多的闽、粤游子走出国门或⑥改为:游神文化也被带去海外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强调鞭炮齐鸣,喜庆热闹的景象,故填“锣鼓喧天”。锣鼓喧天:指作战时敲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