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_第1页
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_第2页
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_第3页
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一、前言随着现代住宅建筑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愈来愈受到重视及广泛地应用。在住宅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而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为了确保住宅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工作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住宅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住宅建筑施工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二、住宅建筑施工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1)原材料及配合比达不到要求。由于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使用数量庞大,施工规范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存在检验周期长、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取样代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主要依靠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进行判断,因而出现此类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砂、石的含水率、杂质及不合理级配等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指标更难以控制。(2)泌水现象。由于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使混凝土上下浇筑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各分层之间产生泌水层,导致混凝土层间粘结力降低。(3)温度裂缝。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502J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550kg/m3来计算,每m混凝土将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通常升高35℃左右,如果浇筑温度为28℃,则混凝土内部温度将达到65℃左右。如没有降温措施或浇筑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还会更高。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浇筑后的3-5d,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4)干燥收缩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硬化后,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导致混凝土相应地产生干燥收缩。在约束条件下,收缩变形导致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振捣过程中的漏振、过振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离析等现象;养护不好的混凝土强度低、抗裂性差;错误的浇筑顺序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三、加强住宅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探讨(1)选用优质的原材料。由于水泥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多少,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细骨料宜采用2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在可泵送情况下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使用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2)加强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具有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4种外加剂的功能,溶液中的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延长到5h左右。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选用l0~40mm连续级配碎石,优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及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经试配优选。?(3)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控制。1)一般情况下,对于结构尺寸不太大的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法,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对于厚度不大而面积较大的构件,宜采用分层分段踏步式推进的斜面浇筑方法;对于长度大大超过厚度的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次浇筑、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且不致出现裂缝。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2)选用Φ100插入式振捣棒,一个混凝土泵配备3台振捣棒,分3处布置。第一处布置在出料点,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面;第二处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三处布置在斜面中部。3)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二次振捣法振捣,振捣时直上直下,要求快插慢拔,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每个浇筑区域的振捣由专人负责。特别加强最后一层的振捣,严防漏振。4)每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下部混凝土初凝之前振捣结束;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5cm左右,进行超深振捣,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5)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小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先初步用刮杠刮平表面,并用木抹子搓毛和用铁滚筒碾压数遍,以减少砼表面收缩裂缝;搓毛后应立即用一層薄膜两层麻袋覆盖,防止混凝土温差过大和表面失水。(4)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1)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即可在石子入仓前先浇水冷却,并使其吸足水分,以减少坍落度的损失;可浇水冷却砂的温度等,从而达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目的;2)降低拌和料的出机温度(由碎石、砂、水及水泥实际温度、比热、通过热交换计算测得)。拌和料拌和好后,在运输的过程中,为防止拌合料升温,可搭个简易遮阳棚,并在混凝土泵送管上铺设两层保持湿润状态的草袋子(每日浇水两次,以保持湿润状态),防止日照及气候高温引起混凝土拌合料的大幅度温升,必要时也可在使用前冲洗骨料。运输工具如果具备条件也可搭设避阳措施。3)应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时间和缩减转料次数,可边浇筑边覆盖隔热被,也可在工作面现场采用凉棚并喷雾降低工作面气温,以达到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4)砼最高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8℃。在浇筑砼时可投入适量毛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约砼;浇筑时若外界气温过高,可采用在输送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的方法。(5)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为了防止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产生的高温而烧坏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可采用循环水系统降温的办法,保证进入口水温在25℃以下,出口水温在58℃~68℃以内,在水温超过C70时我们采用加快循环水量的办法,并在混凝土上部采用麻袋湿水保养的办法,一般养护为14d,前1~3d白天为2h/次,晚上不少于2次,4~7d白天每天不少于4次,晚上至少1次,7~14d白天每天不少于2次,并确保覆盖物湿润。(6)加强成品保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禁止上面上人;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严禁在上面放线、测标高、运输材料和搭设支模等,以防混凝土受到破坏。待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