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世纪初,如何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亟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对中、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理解的分野,来自英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家理查德·H·托尼与中国本土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为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设计了不同的发展路径。1932年,通过对英国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托尼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的起点在农业文明而非工业文明。基于对现代市场的敏感与警惕,费孝通则与托尼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托尼相反,他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重点不在农业,而在乡土工业。早在1936年对江村的调查中,费孝通便关注到乡土工业、农业与市场的关系。在江村,虽然村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皆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是最为重要的产业,但若单纯依靠农业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以缫丝为主的家庭副业不仅成为弥补家庭收支缺口的重要手段,还使得农民有余钱可以开展各种日常文娱与礼节性活动。但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下跌的影响,上述活动在当时已经停止十年有余(费孝通《江村经济》)。费孝通认为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制度对乡村工业进行改革,才能重新使得中国在现代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乡土工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当费孝通晚年重新回归对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时,其部分思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虽仍与托尼相反,但在总体上已经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倡农副、牧业混营与园艺改革两条路径的并举。此外,费孝通重回乡村振兴以及园艺改革,还与当时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有着莫大关系。伴随着中国向集体化时代的告别,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了乡村经济以更大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增强了乡村振兴在现实上的可能性。随着费孝通对中国各地区系列考察的逐步推进,其关于园艺改革的构想也渐次深化,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市场与园艺改革的关系。1986年,费孝通对湖南洞庭湖区的园艺改革状况进行了考察,鉴于洞庭湖区因地制宜发展园艺改革的成功经验,他深入思考了园艺改革的可能性。这一构想在其对河南民权园艺改革事业的考察中最终发展成熟。民权人民通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园艺改革,成功适应了现代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脱贫致富的典型。“民权模式”的成功使得费孝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构想彻底发生了转变,走出了原来基于苏南模式“无工不富”的单一工业文明现代化的路径,认识到园艺改革对于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费孝通晚年进行的数次农村考察中,他都格外关注当地的园艺改革事业,希望从“民权模式”出发,通过园艺改革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增添新的活力,走出一条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摘编自张亚辉、庄柳《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材料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要看到,一些乡村在追求美、营造美、建设美的过程中,曾走了些弯路、遇到了些问题。比如,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往往因为规划不到位,“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一些历史文化古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随意拼凑建筑符号,导致“千村一面”,文化品位不高;村民盖房缺规划设计,缺专业指点,瓷砖墙、琉璃瓦、塔尖顶等元素和风格杂糅。这些都提示我们,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活环境、文化品位、乡风民俗等各方面的美育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深切感受到,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此次浙江开展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建设,将对试点村(社区)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包括集中专业培训一支乡村美育导师队伍、策划举办特色化的本土美育活动、组建文创专家团队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等。这些措施,既有助于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以“美丽经济”助力产业兴旺,也有助于高标准、高品位地建好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同时,也能通过激发“美”的感染力、文化的感召力,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才能构筑城乡全域美丽新格局。(摘编自江南《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1.费孝通振兴乡村经济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2.建设美丽乡村可以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①20世纪30年代,坚持以乡土工业为起点来实现振兴乡村的构想。②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或:提倡农副、牧业混营与园艺改革两条路径的并举)。③20世纪后期,主张走发展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2.①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要统一规划。②提升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古村落的文化品位。③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④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费孝通振兴乡村经济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信息集中在材料一中。通读材料一可知,文章按照历史发展(时间)为序,阐述了费孝通对乡村经济认识的三个阶段。由材料一“费孝通认为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制度对乡村工业进行改革,才能重新使得中国在现代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乡土工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可知,20世纪30年代,坚持以乡土工业为起点来实现振兴乡村的构想。由原文“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当费孝通晚年重新回归对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时,其部分思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虽仍与托尼相反,但在总体上已经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倡农副、牧业混营与园艺改革两条路径的并举”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由原文“在费孝通晚年进行的数次农村考察中,他都格外关注当地的园艺改革事业,希望从‘民权模式’出发,通过园艺改革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增添新的活力,走出一条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可知,20世纪中后期,主张走发展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2.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也要看到,一些乡村在追求美、营造美、建设美的过程中,曾走了些弯路、遇到了些问题。比如,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往往因为规划不到位,‘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可知,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要统一规划。由原文“一些历史文化古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随意拼凑建筑符号,导致‘千村一面’、文化品位不高”可知,提升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古村落的文化品位。由原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深切感受到,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此次浙江开展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建设,将对试点村(社区)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包括集中专业培训一支乡村美育导师队伍、策划举办特色化的本土美育活动、组建文创专家团队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等”可知,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模式。由原文“同时,也能通过激发‘美’的感染力、文化的感召力,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才能构筑城乡全城美丽新格局”可知,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23春·安徽淮南·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记者:农业节庆活动应如何挖掘农耕文化内涵?孔祥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都和农耕文明密切相关,如秋分。华北地区农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但这些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小麦种植时间已经向后推迟,山东、河北的一些地区已经推迟到寒露节气。河南、陕西关中一带的农谚则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小麦种植依次向后推迟一周甚至一个节气。这是由各地气温不同造成的,各地小麦品种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差异。汉末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随着每个节气的到来,农民就知道应该干什么农活了。因此,农业的节庆活动应该与农时、农事密切相关。有关部门组织节庆活动也要在庆祝之余更多涉及农事活动。丰收节正值秋收,各种农产品已获丰收或丰收在望,如何实现价值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国家设立的第一个农民的节日要使广大农民在庆祝活动中得到实惠。从长远看,农村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历史名人、当代名人、历史典故、特色建筑、特色食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庆祝丰收节也要充分挖掘这些文化遗存,并使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作用。记者:如何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孔祥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绝对不是把过去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用的东西。对于目前尚且保留下来的农村物质文化遗存如古代建筑等,要花大力气保护起来,并且修旧如旧,让它们成为地方文化的标志物,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存,要努力使其传承下去,创新产品形态,依靠目前的微信、电商等新的传播、销售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甚至购买它们。必要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介入,采取经济手段促进其传承。要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重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节选自李慧《为何把“丰收节”定在秋分这一天?》,《光明日报》)材料二:打造趣味性丰收活动。游客参与丰收活动的目的是体验丰收的喜悦,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体验活动都是收获“喜悦”的方式,可以是集体丰收“喜悦”,也可以是自家丰收“喜悦”。集体丰收“喜悦”是农场或专业机构种植,大量游客集体参与丰收活动。根据农作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体验方式,展开比赛“多收多得”、采摘产品等各种趣味性活动。这既可以大量销售农产品,又符合游客体验丰收的愿望,自家丰收“喜悦”是游客通过购买果树或农作物幼苗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而获得收获的一种方式,参与农作物生长过程,收获拥有自己汗水的“喜悦”。在农作物成长期间,游客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性照顾果树及幼苗,其余时间由农场或者相应机构进行专业的日常管理。对于游客而言,这种方式既不会产生过大经济及时间压力,又可以参与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对于农场或机构而言,可以以更高价格出售农产品,降低农产品滞销风险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压力,可以实现“双赢”。总之,趣味性的丰收活动重在体验丰收过程和丰收喜悦,游客处于兴奋状态时可能会产生更多购买农产品的欲望或积极的购买行为。(节选自陈雪娇《打造乡村特色丰收节模式》,中国社会科学网)材料三: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深刻的乡土文化内涵,是对乡土中国的回望和凝思。和,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追求,万物以和为贵,以和为乐,以和为美。天地人是构成宇宙的主要内容,天和、地和、人和,这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最理想最美好的生活状态。在我国乡土传统文化中,把“三和”视为万物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三和”在农业中的最好表现,就是农作物的丰收,这是天地人共同配合的结果,这三种因素,缺一不可,缺一则构不成丰收景象。因此,在古代,上至天子,下到黎民,一年之中最大的期盼莫过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期盼慢慢演化为年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仪式祈年。哪怕是再贫寒的人家,过年时也要向天地神灵表达对丰收的期盼,也要以虔诚的心理和隆重的仪式求得天地人的和睦相处,其实质,还是一个“和”字。唯有和,才能天遂人愿;唯有和,才能地遂人心;唯有和,才能换来丰收景象。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丰收是“和”的结果。(节选自《丰收节与农耕文化》,中国社会科学网)3.“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出自《荀子》,成为乡土文化内涵,启迪当下,万物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三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如何推动中国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3.①“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出自《荀子》,强调“天和、地和、人和”,重视“天、地、人”三要素的密切关系。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追求。②“和”成为乡土文化内涵,启迪当下,万物和谐共生,在我国乡土传统文化中,把“三和”视为万物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③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深刻的乡土文化内涵,丰收是“和”的结果。万物以和为贵,以和为乐,以和为美。4.①挖掘内涵。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内涵,让农业节庆活动与农时、农事密切相关。②有机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③与时俱进。打造趣味性丰收活动,让农耕文化活起来。④古为今用。回望乡土中国,以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展现乡土文化的精髓,如农作物的丰收是“三和”精神在农业中的最好体现。【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深刻的乡土文化内涵,是对乡土中国的回望和凝思。和,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追求,万物以和为贵,以和为乐,以和为美。天地人是构成宇宙的主要内容,天和、地和、人和,这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最理想最美好的生活状态”可知,“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出自《荀子》,强调“天和、地和、人和”,重视“天、地、人”三要素的密切关系。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追求。由“在我国乡土传统文化中,把‘三和’视为万物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可知,“和”成为乡土文化内涵,启迪当下,万物和谐共生,在我国乡土传统文化中,把“三和”视为万物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由“唯有和,才能天遂人愿;唯有和,才能地遂人心;唯有和,才能换来丰收景象。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丰收是‘和’的结果”可知,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深刻的乡土文化内涵,丰收是“和”的结果。万物以和为贵,以和为乐,以和为美。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因此,农业的节庆活动应该与农时、农事密切相关”可得出:挖掘内涵。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内涵,让农业节庆活动与农时、农事密切相关。由“记者:如何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孔祥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绝对不是把过去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用的东西……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可得出:有机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由“打造趣味性丰收活动……趣味性的丰收活动重在体验丰收过程和丰收喜悦,游客处于兴奋状态时可能会产生更多购买农产品的欲望或积极的购买行为”可得出:与时俱进。打造趣味性丰收活动,让农耕文化活起来。由“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着深刻的乡土文化内涵,是对乡土中国的回望和凝思……‘三和’在农业中的最好表现,就是农作物的丰收,这是天地人共同配合的结果,这三种因素,缺一不可,缺一则构不成丰收景象”可得出:古为今用。回望乡土中国,以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展现乡土文化的精髓,如农作物的丰收是“三和”精神在农业中的最好体现。(2023春·湖北荆门·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里,但是“忠”字的意义,在《论语》中并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恕”的注解,是“对人之诚”。“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的“忠”字,但是并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君臣关系间的道德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起的,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私之间的关系。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他无父无君了。(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对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形成原理的分析,有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而形成这种“差序格局”的文化基础,就是梁漱溟所谈的“家伦理本位”文化。正如《论语》里所讲述的,对于父亲偷羊的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就是诚实是应该的,但在特殊情境下父为子、子为父说了谎,还是能被接受的。儒家是以“己”为起点从亲人间的“孝悌”入手推广到他人,这种思想应用到日常人伦中,爱变得有差等,于是形成了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的文化心理让中国社会的各个地方都形成了“圈子”现象,尤其是在商场、官场上,那些有资源、有权力的人形成的小圈子更可成为有足够实力的小团体。既可以为善,变成办事有效率、有效能的团队,一加一大于二,发挥小集体的战斗力;也可以为恶,将权力私人化,为小集团的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善恶之间,关键就取决于小圈子里从领袖到成员,其行为有没有愿景、能不能做到“礼法并治”,也就是说,有没有大家都会遵守的非正式规范或正式法则,并能有效地动态平衡礼与法的矛盾,化解原则与利益的冲突,以及平衡圈内圈外的不同利益。“圈子”由关系连接而成,当极端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搞关系的人会用一切手段来拉近自己与圈子中核心人物的距离,从而换取最大利益。因此我们看到,不论是政界、商界,还是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人人似乎都以自己属于某个圈子为荣,想尽办法进入圈子,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依靠圈子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极端情况下,法律、道德往往让位于圈子的利益,公共权力成为各种圈子的私家领地。种种情况,都对社会的良性治理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对此,有人主张用法治取代德治,有人主张去关系化,还有人主张以契约道德取代传统道德。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法治不彰的现象,加强法制建设也是应该的、必须的,但是要用法来取代道德,或以契约交易的关系取代讲仁义、讲博爱的人际关系,则违背了中国人的民族性。事实上,那种主张以法律取代道德、以契约关系取代情感关系或是去关系化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是因为“圈子”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即使是处处讲求法治的美国也意识到其重要性,也才因此发展出了对社会网的理论分析,如今在美国,社会网结构和关系研究已成为显学;另一方面,任何社会底线失守,任何治理手段都可能成为作恶的工具,崇尚法治的美国同样有安然案、安达信(美国最大的会计事务所)造假案,以及华尔街肥猫们有意设计有毒资产进而引发金融海啸等不法行为。尽管如此,我们也都知道这些并不是法治的错,同样的,为一己之私、追逐小圈子利益而牺牲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也不是圈子和关系本身的错,而是贪婪纵欲、好大喜功又短视近利的错。社会也罢、组织也罢,要实现良性治理,需要做的不是消灭圈子,也不是简单照搬照抄西方的治理体系,而是要顺应中国的社会现实,充分了解这种“圈子文化”,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最终实现良性治理。(摘编自罗家德《辨析“圈子”现象:圈子或善或恶原因何在》)5.在“差序格局”社会里,道德观念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6.社会上存在一些诸如宗亲会、校友会以及商会等各种带有“圈子文化”色彩的团体。如何正确引导它们,使其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建议。【答案】5.①道德依附于个人关系之上,没有统一的道德观念。②道德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③在极端情况下,道德往往会让位于利益。15.①加强教育,建立起社会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其有效地平衡礼与法的矛盾。②激发这些团体组织办事效率高、有战斗力等积极因素,更好服务于社会。③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对其实现良性治理。【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可知,在“差序格局”社会里,道德依附于个人关系之上,没有统一的道德观念。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可知,在“差序格局”社会里,道德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可知,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圈子’由关系连接而成,当极端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搞关系的人会用一切手段来拉近自己与圈子中核心人物的距离,从而换取最大利益。因此我们看到,不论是政界、商界,还是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人人似乎都以自己属于某个圈子为荣,想尽办法进入圈子,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依靠圈子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极端情况下,法律、道德往往让位于圈子的利益,公共权力成为各种圈子的私家领地”可知,在“差序格局”社会里,在极端情况下,道德往往会让位于利益。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善恶之间,关键就取决于小圈子里从领袖到成员,其行为有没有愿景、能不能做到‘礼法并治’,也就是说,有没有大家都会遵守的非正式规范或正式法则,并能有效地动态平衡礼与法的矛盾,化解原则与利益的冲突,以及平衡圈内圈外的不同利益”可知,对于带有“圈子文化”色彩的团体应加强教育,建立起社会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其有效地平衡礼与法的矛盾。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为一己之私、追逐小圈子利益而牺牲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也不是圈子和关系本身的错,而是贪婪纵欲、好大喜功又短视近利的错”可知,对于带有“圈子文化”色彩的团体应激发这些团体组织办事效率高、有战斗力等积极因素,使其更好服务于社会。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社会也罢、组织也罢,要实现良性治理,需要做的不是消灭圈子,也不是简单照搬照抄西方的治理体系,而是要顺应中国的社会现实,充分了解这种“圈子文化”,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最终实现良性治理”可知,对于带有“圈子文化”色彩的团体应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对其实现良性治理。(2023春·湖南岳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提出了“熟人社会”这一概念。费先生对于熟人社会是这样定义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由于中国人生活范围狭窄、封闭且缺乏社会流动性,所以人们大多在某一地方“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就形成了人与人相互熟悉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私人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什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天天生活在熟人的生活圈中,很少与陌生人打交道。人们的社会地位及其行为规范都被打上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烙印,人们之间讲的是亲情、交情。人们的行为主要靠道德伦理来调节和规范,人际关系依赖熟人间的人情来维系,是一种伦理型的人际关系。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活动束缚于血缘、地缘。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了血缘、地缘社会的界限,大多数人的生存、生活半径早已越过了村、镇、县、省,跨出国界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平常,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首先提出“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他以这样的画面来描述现代社会的陌生性:“我们打开包装和罐子吃下陌生人在遥远的地方制造和加工的食品;我们不知道这些加工者的名字或者他们的任何情况。我们搬进陌生人的、我们希望是精致的、建造的房子。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是被“锁”在危险的、飞快运转的机器里面,如小汽车、公交车、火车、电梯、飞机等里面度过……因此我们的生活也掌握在那些制造和运转机器的陌生人手中。”“陌生人社会”即社会流动性增大,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在彼此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这恰好与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传统中国“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哭于斯”的熟人社会形成鲜明对比。“工业社会以及它的市场经济,把完整的个体的人的存在抽象化为‘经济人’,使人只认识金钱和利益得失,时时处于计算与算计的行为谋划中,这对农业社会的‘亲情’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社会分化加剧,陌生人世界形成,人际关系由以伦理关系为主向以金钱关系为主转变,由熟人社会的规则向陌生人社会的规则——冷漠、互防、少事等转变;过去在“熟人世界”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似乎在“陌生人世界”都能说、都能做,不受面子制约、熟人监督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至今的社会现状总结。(摘编自《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社会信用体系新思考》)7.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8.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答案】7.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8.①在当今的社会中,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了血缘、地缘社会的界限,大多数人的生存、生活半径早已越过了本乡本土,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②“陌生人社会”即社会流动性增大,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在彼此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③社会分化加剧,陌生人世界形成,人际关系由以伦理关系为主向以金钱关系为主转变,由熟人社会的规则,向陌生人社会的规则转变。所以,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①开篇提出观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先说“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从而造成了“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就形成了“熟人社会”,这种社会结构是“有机的团结”;进而说明因为“熟悉”,所以“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也因为熟悉,所以用不着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最后说“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引证法“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对比“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如“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活动束缚于血缘、地缘。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了血缘、地缘社会的界限,大多数人的生存、生活半径早已越过了村、镇、县、省,跨出国界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平常,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可知,在当今的社会中,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了血缘、地缘社会的界限,大多数人的生存、生活半径早已越过了本乡本土,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②由“‘陌生人社会’即社会流动性增大,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在彼此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可得出:“陌生人社会”即社会流动性增大,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在彼此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③由“社会分化加剧,陌生人世界形成,人际关系由以伦理关系为主向以金钱关系为主转变,由熟人社会的规则向陌生人社会的规则——冷漠、互防、少事等转变;过去在‘熟人世界’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似乎在‘陌生人世界’都能说、都能做,不受面子制约、熟人监督了”可知,社会分化加剧,陌生人世界形成,人际关系由以伦理关系为主向以金钱关系为主转变,由熟人社会的规则,向陌生人社会的规则转变。所以,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2023春·江苏常州·高一常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世纪初,西方考古学引入中国,对中国考古学产生较大影响。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等讨论了考古学研究中理论、方法和材料三者相对重要性的问题。他们认为考古材料只有在理论和方法充分完善的情况下才能被了解。这意味着,考古材料的意义和重要性取决于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而各种方法是根据我们的研究目的和手头材料来进行选择和开发的。对于当代高水平的考古研究,理论预设性引导和问题科学性设计就变得极其重要。考古学就本质而言旨在研究古代未知名者的遗存,这些物质遗存更多体现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和经济状况,并有助于人们追溯它们的历时发展。由于证据的物质性特点,考古学家只能对它们的含义作出一般性推断。加上这些证据常常是残缺不全或碎片化的,所以需要不断优化考古学的理论、方法来提炼各种信息,以便对这些无言的物质材料作出科学解释。由于研究对象的性质与特点,考古学不可能提供与文献资料完全相同的信息,但是可以在探究人地关系和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上大有作为。在中国当下的上古史重建中,考古学根据自己材料的特点和理论、方法的创新来探索这门学科最擅长的领域,并在不少专题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测年技术的发展使得考古学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文化变迁;环境考古学能够帮助考古学家详细了解生态变迁和人地关系,以及复杂社会兴衰的经济基础;人工制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各种器物的生产方式、专业化程度以及制造、使用与分配;分子人类学能够提供基因的流动、古代人群的血缘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当今考古学提炼的这些信息已基本上能够独立重建史前期和上古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果加上文献证据,就能够为这种历史重建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中国学者近年来十分重视并引入了国外考古学的一些技术,多学科交叉的趋势正在加强,这给理论的预设与方法的完善提供了支持。(摘编自陈淳《从考古学理论方法进展谈古史重建》)材料二:对传说时代古史的考古学研究,离不开理论的引导和问题的设计。借鉴国外考古学的理论与技术,立足于中国实际,我们认为,由文化谱系、族属谱系和基因谱系相结合的“谱系法”理论,是研究中国古史较为可行的路径之一。文化谱系,就是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和演变传承。族属谱系,就是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族属类型和演变传承。基因谱系,就是通过对当前人类DNA序列的分析,推断祖先的DNA类型,并研究其演变传承。在文化谱系中,一定时期居住在特定自然环境里的人们共同生活,密切交流,会形成共同习俗甚至语言;而在族属谱系中,血缘关系则应当是远古人类共同生活、形成社会的天然纽带。因此,理论上文化谱系和强调血缘认同的族属谱系就存在相互对应的可能性。某族与邻近区域其他族群相互交流,可能形成相似的文化,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迁徙等各种原因,属于某一考古学文化的居民有可能属于不同的族,不过其中总有一族占支配和领导地位。当然,随着社会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国家社会,“按地区划分国民”的情况越来越多,血缘关系自然会受到削弱,但以血缘相维系的族属认同不但不会消失,而且还有可能在不同族群的碰撞刺激中得到加强,统治者的族属认同更是如此。统治者还可能通过扩张、移民、封建等手段,不但将其族属认同,还将与族属相对应的文化扩展到更广大的地域,从而使得早期国家的核心和主体区域成为统治者族属和与之对应的强势文化的分布区,四周则为从属族属和与之对应的弱势文化分布区。甲骨文和传世文献记载的晚商王朝的王畿、四土、边疆方国,与殷墟文化中心区、亚文化区和文化影响区范围基本对应;金文和传世文献记载的西周王畿、封建诸侯国、边疆地区,与西周文化中心区、诸侯文化区、文化影响区范围基本对应,足证考古学文化和族属的对证研究一定程度上是可靠可行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为推断祖先的DNA类型提供了科学依据。搞清楚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家族之间的遗传距离,从而建立晚商以前的基因谱系,不再只是一个梦想。将其与文化谱系、族属谱系结合,一定会取得古史研究的重大突破。但基因谱系确定的只是相应人群的血缘关系,而非文化关系,族属虽基于血缘,但更能体现文化,因此不能将基因谱系简单等同于族属谱系,就如同不能将文化谱系简单等同于族属谱系一样。没有理论的引导和问题的设计,只是将某地的重要发现和传说轻易对应,无视考古年代和其他地区的同类传说;或者将某个基因溯源结果和传说时代某“祖先”轻易挂钩,无视这些“祖先”的族属、文化属性,都不是对传说时代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应该提倡的做法。(摘编自韩建业《传说时代古史的考古学研究方法》)9.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认为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向外扩展,主要体现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对此加以说明。10.四川三星堆遗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如果要对其历史遗存进行研究,在“理论的引导和问题的设计”上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9.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族属谱系,再通过婚姻、交往等扩大范围;②统治者通过扩张、移民、封建等手段,将其族属认同扩展到更广大的地域。10.①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借鉴国外考古学的理论与技术,完善对三星堆遗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②要以三星堆遗存的历史背景为旨归,探究其人地关系和社会变迁;③要能灵活运用“谱系法”理论,多角度全方位提炼三星堆遗存的各种信息,作出科学解释。【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族属谱系,就是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族属类型和演变传承”“而在族属谱系中,血缘关系则应当是远古人类共同生活、形成社会的天然纽带”“因此,理论上文化谱系和强调血缘认同的族属谱系就存在相互对应的可能性。某族与邻近区域其他族群相互交流,可能形成相似的文化,但由于婚姻、交往、征服、迁徙等各种原因,属于某一考古学文化的居民有可能属于不同的族,不过其中总有一族占支配和领导地位”可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族属谱系,再通过婚姻、交往等扩大范围;由原文“……但以血缘相维系的族属认同不但不会消失,而且还有可能在不同族群的碰撞刺激中得到加强,统治者的族属认同更是如此。统治者还可能通过扩张、移民、封建等手段,不但将其族属认同,还将与族属相对应的文化扩展到更广大的地域”可知,统治者通过扩张、移民、封建等手段,将其族属认同扩展到更广大的地域。1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由原文“20世纪初,西方考古学引入中国,对中国考古学产生较大影响”“中国学者近年来十分重视并引入了国外考古学的一些技术,多学科交叉的趋势正在加强,这给理论的预设与方法的完善提供了支持”可知,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借鉴国外考古学的理论与技术,完善对三星堆遗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由原文“由于研究对象的性质与特点,考古学不可能提供与文献资料完全相同的信息,但是可以在探究人地关系和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上大有作为”“在中国当下的上古史重建中,考古学根据自己材料的特点和理论、方法的创新来探索这门学科最擅长的领域,并在不少专题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测年技术的发展使得考古学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文化变迁;环境考古学能够帮助考古学家详细了解生态变迁和人地关系,以及复杂社会兴衰的经济基础”可知,要以三星堆遗存的历史背景为旨归,探究其人地关系和社会变迁;由原文“我们认为,由文化谱系、族属谱系和基因谱系相结合的‘谱系法’理论,是研究中国古史较为可行的路径之一”“文化谱系,就是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和演变传承。族属谱系,就是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族属类型和演变传承。基因谱系,就是通过对当前人类DNA序列的分析,推断祖先的DNA类型,并研究其演变传承”可知,要能灵活运用“谱系法”理论,多角度全方位提炼三星堆遗存的各种信息,作出科学解释。(2023春·陕西榆林·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乡土中国》之所以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影响,是因为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乡村发生了巨变,但是许多乡土的或者说基于人际关系的属于中国人特有的东西,在城乡之间似乎都还存在。我们今天重读《乡土中国》,无形中就可以去认识变化前的乡土中国,然后再去理解如今变化后的乡土中国。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传统中国社会做了三点总结。首先,是人与土地的关系。传统的乡土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是因为人与土地紧密联系,乡土性是基础。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熟悉性。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熟人社会。再次,是对私人关系、人情关系的强调。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越是自己熟悉的人关系越强,然后逐渐向外一层层疏远。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大家总能感觉到有人情味,就是因为在这样一种差序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除此之外,费孝通还强调了乡土中国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无讼理想”。许多乡村的宗族条规都将无讼的理想潜移默化带入到老百姓的生活里,让大家把打官司看成是不很好的事情。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要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这也就意味着法律对于传统中国社会是没有效率的,维持乡村秩序、治理乡村事务依靠的是一种“礼”的习俗传统。只有到了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熟悉社会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礼治失去了存在的社会条件,才产生了法律契约的关系。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理解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的初衷。1947年前后,当时的媒体、学界普遍流行着这样一个话题:未来如果有一个新中国的话,它要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费孝通在当时写这部书,当然是在思考像这样的关乎未来中国走向的大问题。他认为,如果对中国人而言是这样一个维系私人道德的东西在起作用的话,那么发展一个公共的领域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所以就需要在一个更加务实的基础上建设国家,而不是一个过度理想主义的思路。他强调当现代国家建立后,必须要把传统乡土社会中内生性的互惠关系放到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当中。这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没有完全讨论到的,却是今天的社会里需要注意和强化的。比如我们国家所提出的“共同富裕”就是要避免某一方的资产或所得变成独享的。社会的合理存在就是要有相互性的往来,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费孝通在晚年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完全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面对当今世界性的文化转型,他强调说:“我深深体会到,我们的社会生活还处于‘由之’”的状态而还没有达到‘知之’的境界。”这“由之”的状态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家不用去问为什么就按传统习俗规定行事;但是今天的世界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就是“知之”的状态。“在多元文化中生活的人们还未能寻找到一个和平共处的共同秩序,这是面临21世纪的世界人类共同的危机。”从原来的乡土社会到如今的全球社会,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简单概念就能解决的,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也促成了他在晚年从早期关注社会的乡土结构,转换到对文化价值的讨论上。当今的中国已经从封闭的乡土中国走向现代世界,通过诸如“一带一路”等不同文化、文明互鉴的举措,试图用中国曾经的文化逻辑服务于世界文明,从而寻求在走向世界性的过程中化解矛盾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中会遭遇许多挑战,也会有许多博弈,中国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人类学、社会学应当注意基于乡土互惠社会的研究对未来中国走向世界所具有的指导价值,基于这种互惠原则,未来中国将从一个地方性的社会存在变成一个世界共同体的存在。(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从〈乡土中国〉中理解中国社会》,有删改)材料二: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着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对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时事链接】2022年11月北京西城首批“无讼社区”启用。创建“无讼社区”的初衷并不是要制止诉讼,而是将非诉讼纠纷机制挺在前面,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目标,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效率。这就要求发挥法律调解和社区工作的作用,让矛盾纠纷在源头、在基层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家门口解决。11.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乡土中国》的具体影响。12.如今全国范围内正在推广“无讼社区”,请结合材料简析“无讼社区”与乡土中国中“无讼理想”的不同之处。【答案】11.①帮助人们认识变化前的乡土中国的特性:如乡土性、熟悉性、差序格局、无讼理想等。②帮助人们理解变化后的乡土中国:比如面对当今世界性的文化转型,应该从“由之”转向“知之”状态(又比如单纯依靠礼治并不适合变迁很快的现代中国)。③人类学、社会学可以通过研究传统乡土社会中内生性的互惠关系,为未来中国的共同富裕发展及走向世界提供参考指导。12.①二者对诉讼的态度不同:“无讼理想”是将诉讼视为不懂礼的表现和对传统规矩的破坏;“无讼社区”初衷不是要制止诉讼,而是将非诉讼纠纷机制挺在前面,为群众排忧解难。②二者依靠的方法和手段不同:“无讼理想”完全依靠传统“礼治”教化,“无讼社区”依靠的是社区工作者的服务和法律调解机制。③民众践行二者的状态不同:“无讼社区”是“知之”的状态,“无讼理想”还处在“由之”状态。【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由“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传统中国社会做了三点总结。首先,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熟悉性……就是因为在这样一种差序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除此之外,费孝通还强调了乡土中国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无讼理想’”可知:帮助人们认识变化前的乡土中国的特性:如乡土性、熟悉性、差序格局、无讼理想等。由“费孝通在晚年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完全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面对当今世界性的文化转型……这‘由之’的状态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家不用去问为什么就按传统习俗规定行事;但是今天的世界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就是‘知之’的状态”可知:帮助人们理解变化后的乡土中国:比如面对当今世界性的文化转型,应该从“由之”转向“知之”状态(又比如单纯依靠礼治并不适合变迁很快的现代中国)。由“因此,人类学、社会学应当注意基于乡土互惠社会的研究对未来中国走向世界所具有的指导价值,基于这种互惠原则,未来中国将从一个地方性的社会存在变成一个世界共同体的存在”可知:人类学、社会学可以通过研究传统乡土社会中内生性的互惠关系,为未来中国的共同富裕发展及走向世界提供参考指导。1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许多乡村的宗族条规都将无讼的理想潜移默化带入到老百姓的生活里,让大家把打官司看成是不很好的事情。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要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创建‘无讼社区’的初衷并不是要制止诉讼,而是将非诉讼纠纷机制挺在前面,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目标,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可得出:二者对诉讼的态度不同:“无讼理想”是将诉讼视为不懂礼的表现和对传统规矩的破坏;“无讼社区”初衷不是要制止诉讼,而是将非诉讼纠纷机制挺在前面,为群众排忧解难。由“这也就意味着法律对于传统中国社会是没有效率的,维持乡村秩序、治理乡村事务依靠的是一种‘礼’的习俗传统”“这就要求发挥法律调解和社区工作的作用,让矛盾纠纷在源头、在基层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家门口解决”可得出:二者依靠的方法和手段不同:“无讼理想”完全依靠传统“礼治”教化,“无讼社区”依靠的是社区工作者的服务和法律调解机制。由“但是今天的世界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就是‘知之’的状态”“这‘由之’的状态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家不用去问为什么就按传统习俗规定行事”可得出:民众践行二者的状态不同:“无讼社区”是“知之”的状态,“无讼理想”还处在“由之”状态。(2023秋·浙江丽水·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废名建构的乡村形象与“五四”主流乡土小说有着很大的差异。较之于当时颇为流行的“线性”时间观,废名显然更认同“循环”的时间观。在时间的循环往复中,乡村充满了宁静与祥和,呈现出礼俗社会的特有的情致。礼俗是“五四”乡土小说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当时的很多作家都倾向于把礼俗视为封建社会控制、压迫民众的工具。废名也对礼俗情有独钟,但他所描写的礼俗却是美善与情义之所在,其中少有“吃人”的无知与残酷。即便是带有“迷信”色彩的礼俗,废名也以儿童的视角,发现其中的欢乐祥和。“送牛”习俗在废名的家乡颇为流行。亲戚或朋友为初次登门的小孩送礼物,其中最正式的礼物是牛,故名“送牛”。在《桥》中,小林与琴子定了娃娃亲,小林初次登门后,史家奶奶决定送他一头牛。废名不厌其烦地描写“送牛”过程中的这些细节,虽然有些琐碎,但仔细品读这些细节,淳朴民风充溢其中,醇厚人情跃然纸上。通过“送牛”来定娃娃亲,本是包办婚姻的一种形式,若以“五四”的个性解放视角观之,其无疑属于旧社会的“恶习”,是对婚姻自由的剥夺。但在废名笔下,“送牛”这一行为所绽放的并非“恶之花”,所结出的也远非恶果。相反,它倒成了幸福生活的开始:小林与琴子两小无猜,长大以后依旧情投意合,不改初衷,即使后来细竹进入他们的生活,也未对他们的感情造成影响。废名对乡村世界的重新发现和构建,源于他独特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在废名眼里,“乡土中国”非但不是一个需要批判的对象,反而是一种独特的文明类型。这一文明类型具有深刻的内涵,不仅关乎中国的前景,也关乎人类的未来。尤其是其孕育出的自然与人和谐共生思想,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超越了西方启蒙主义及科学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其存在的价值不容否定。正是基于对“乡土中国”的高度认同,废名绕过了当时的乡村现实,将关注点放在了传统上。在废名看来,回归传统才是人间正道。与直接批判现实相比,他更愿意从传统出发返观现实,从而实现对现实的重构。(选编自徐志伟《乡土中国形象的再生产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材料三【前情简介】李寡妇将自家的地同时卖给了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为争夺这块地而大打出手。村子里拥来许多男女,先是鹿子霖的几个内侄儿插手上阵,接着白嘉轩的亲门近族的男子也上了手,很快席卷为白鹿两姓阵势分明的斗殴,满地都是撕破的布片和丢掉的布鞋。冷先生到达出事地点,吆喝一声:“住手!”有如晴天打雷,震得双方都垂手驻足。三天后的一个晚上,冷先生把白嘉轩和鹿子霖一起邀约到中医堂,摆下一桌酒席,俩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谦词,然后举酒连饮三杯,表示重归于好而且好过以往。俩人谁也不好意思再要李家寡妇那六分地了,而且都慨然提出地归原主,白家和鹿家各自周济给李家寡妇一些粮食和银元,帮助寡妇渡过难关。冷先生当即指派药房伙计叫来李家寡妇,当面毁了契约。李家寡妇扑通跪到地上,给白嘉轩鹿子霖磕头,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流眼泪。这件事传播的速度比白鹿两家打斗的事更快更广泛。滋水县令古德茂大为感动,批为“仁义白鹿村”,凿刻石碑一块,红绸裹了,择定吉日,由乐人吹奏升平气象的乐曲,亲自送上白鹿村。一向隐居的朱先生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碑子栽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子里,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选编自陈忠实《白鹿原》)1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传统”的重要性,但角度不同,请简要分析。14.材料三体现了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哪些观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3.①材料一从“礼”的角度阐述了“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影响力(重要性);②材料二从“乡村现实重构”角度强调从传统出发,返观现实。14.①体现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②无讼、礼治;③解决矛盾主要依靠长老或乡绅的调解;④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或主动服膺于礼也可得分)。【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根据“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分析,从“礼”的角度阐述了“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影响力(重要性);材料二,根据“正是基于对‘乡土中国’的高度认同,废名绕过了当时的乡村现实,将关注点放在了传统上。在废名看来,回归传统才是人间正道。与直接批判现实相比,他更愿意从传统出发返观现实,从而实现对现实的重构”分析,从“乡村现实重构”角度强调从传统出发,返观现实。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李寡妇将自家的地同时卖给了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为争夺这块地而大打出手。村子里拥来许多男女,先是鹿子霖的几个内侄儿插手上阵,接着白嘉轩的亲门近族的男子也上了手,很快席卷为白鹿两姓阵势分明的斗殴,满地都是撕破的布片和丢掉的布鞋”,和“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分析,体现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根据“冷先生到达出事地点,吆喝一声:‘住手!’有如晴天打雷,震得双方都垂手驻足”“冷先生把白嘉轩和鹿子霖一起邀约到中医堂,摆下一桌酒席,俩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谦词,然后举酒连饮三杯,表示重归于好而且好过以往”,和“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分析,无讼、礼治;根据“冷先生把白嘉轩和鹿子霖和“”一起邀约到中医堂,摆下一桌酒席,俩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谦词,然后举酒连饮三杯,表示重归于好而且好过以往……冷先生当即指派药房伙计叫来李家寡妇,当面毁了契约。李家寡妇扑通跪到地上,给白嘉轩鹿子霖磕头,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流眼泪”,和“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分析,解决矛盾主要依靠长老或乡绅的调解;根据“俩人谁也不好意思再要李家寡妇那六分地了,而且都慨然提出地归原主,白家鹿家各自周给李家寡妇一些粮食和银元,帮助寡妇渡过难关”“这件事传播的速度比白鹿两家打斗的事更快更广泛。滋水县令古德茂大为感动,批为‘仁义白鹿村’,凿刻石碑一块,红绸裹了,择定吉日,由乐人吹奏升平气象的乐曲,亲自送上白鹿村。一向隐居的朱先生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碑子栽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子里,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和“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分析,注重修身,注重克己。(2023秋·广东广州·高一广州市白云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这棵栽植于道光年间的古树是一棵‘救命树’,保护在树上避难的村民免受洪水侵袭,如今我们将其列为‘乡愁保护点’,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雄安新区大王镇大阳村,安新县乡愁保护工作队成员周建斌指着一棵古槐树说道。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在如火如荼建设场面背后,一些承载村民过往记忆的古宅、老树依然挺立,成为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为保护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雄安新区在全国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率先成立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首创雄安新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据辛公舜介绍,在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开工建设中也出现了工程建设和“乡愁保护点”位置冲突的现象,雄安新区乡愁工作专班采取了“一案一政策”的活态保护措施,根据“乡愁文化遗产”价值和规划建设需要,针对每一处“乡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了“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配合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雄安新区未来将利用保存下来的古宅以及古宅构件建设历史街区,利用老物件建设展示新区农耕、渔猎以及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利用古树打造乡愁林,让未来的新区居民记得住“乡愁”。除此之外,雄安新区将启动“数字乡愁”影像留存和“数字乡愁云”工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展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实时渲染技术等,构建与现实世界孪生的数字虚拟空间。通过对雄安新区内的数字乡愁点进行VR及视频解说制作,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未来,雄安新区将进一步打造相应的雄安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和展示区域,将传统文化融入雄安城市风貌之中。(摘编自鲁达、崔涛《“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雄安规划建设》)材料二: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5.材料一中,雄安新区对“乡愁文化遗产”做了哪些保护?请简要说明。16.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文本材料二的观点,联系《乡土中国》中相关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阅读材料:今年的中秋节,我再一次在美国度过。我居住的地方是美国中部的一个很小的大学城。中秋节前一天,我去一家华人超市的时候,看见不少华人大学生花比买一个汉堡包贵几倍的价钱买一块双黄莲蓉月饼。排在我前面到收银台的一个女大学生拿着一块月饼付款的时候,和收银员对话说的是汉语,一听口音就知道是老乡北京人。和她说起话来,她举着月饼一笑:“好几年没回家了,但也要过中秋节呀,怎么也得吃块月饼尝尝家的滋味呀,就当是回家了。”乡土是价值世界,还乡是一种价值态度。乡愁升华的最高形式便是还乡,无论是千里迢迢真正意义上的还乡,还是如这位女大学生一样精神还乡。为什么会产生身在美国的中国女大学生“以‘吃月饼’代替‘还乡’”的“乡愁”现象?【答案】15.①列“乡愁保护点”,保护古宅、老树;②针对“乡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③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16.①乡土社会中,血缘社群分裂,一部分人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产生了乡愁;②“以‘吃月饼’代替‘还乡’”是一种精神回乡。【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我们将其列为‘乡愁保护点’,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如火如荼建设场面背后,一些承载村民过往记忆的古宅、老树依然挺立,成为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可知,列“乡愁保护点”,保护古宅、老树;由“为保护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雄安新区在全国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率先成立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首创雄安新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采取了‘一案一致策’的活态保护措施,根据‘乡愁文化遗产’价值和规划建设需要,针对每一处‘乡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了‘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配合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可知,针对“乡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由“雄安新区将启动‘数字乡愁’影像留存和‘数字乡愁云’工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雄安新区内的数字乡愁点进行VR及视频解说制作,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可知,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16.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可知,乡土社会中,血缘社群分裂,一部分人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产生了乡愁;身在美国的中国女大学生“以‘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物业管理保密合同
- 保证书承诺文书的写作要点
-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2 钠的重要化合物习题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语拼音 11 ie üe er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秋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I have a pen pal说课稿 人教PEP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Unit 2 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 in China教案 外研版(三起)
- 2023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教科版
- 河北省工程大学附属中学初中体育《第一课 技巧 跳跃练习 》教案
- 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9 Population Unit 1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bout 137 billion教案 (新版)外研版
- 2024-2025版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 推拿手法完整版本
- 运动与健康(山东大学)学堂云网课答案
- 单侧双通道UBE手术
- 五育并举-同心筑梦家长会课件
- 物业工程能耗管控方案
- 文旅行业重大安全风险分析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帕金森病机制
- 2024航空工业集团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药鉴定技术》课件-甘草的鉴定
- 燃气巡线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