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词语运用(原卷版)【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孔繁森不仅告诫别人,也时时警醒自己,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箴言:“勤奋、廉洁、坦诚、开拓”。B.“严谨和自律”一直是方明恪守的准则,他极少出错,被业内人士奉为学习的楷模。C.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我们才能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才会有进取的无限动力。D.小李做事十分严谨细致,平时大家不以为然的一些小细节,他总能注意到。【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请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与随心所欲、听之任之,让学生个体“偷摸着自由阅读”相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水浒》内容被选入教材,又何尝不是明智之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三)B.有善,有恶,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幻想、隐忍、挣扎、妥协、反抗……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三)C.在这些从岁月深处跋涉而来的古木面前,我感觉到自身如微尘般渺小。(《凝秀钟声》)D.亭顶盖了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脊,富丽堂皇。地面上铺了从旧房子里挖出的青砖。整个钟亭虽然看起来做工有点粗糙,但不失古典味道。(《凝秀钟声》)【2023·广东汕头·校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将课本剧《变色龙》中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B.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C.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改头换面,给了师生们一个惊喜。D.文言文至现代汉语再到翻译的过程,有一点点的误差,表达的含义就会大相径庭。【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登山队员外出活动前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因此在山体滑坡时能随心所欲地应对。B.夏明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约定,星期日上午8点在母校的文学院大楼前不期而至。C.广博馆藏服饰上的花鸟虫鱼历经100多年仍栩栩如生,展示着绣工们高超的手艺。D.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目空一切、倾心投入,就能够在专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下列横线上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22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设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展览的食器凭借巧夺天工的优美造型,让人叹为观止。观众徜徉于喜乐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喝到嫦娥奔月拉花的咖啡,吃到大盂鼎模样的雪糕,买到在设计上别有用心的文创产品。庄重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不期而遇,让人们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A.巧夺天工 B.徜徉 C.别有用心 D.庄重【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B.正确领悟先贤“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达观智慧,可帮助我们早日彻底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C.佛山市第三届少儿粤剧节中,西樵镇第一小学孩子们精彩的唱腔,听起来让人叹为观止。D.国庆假期是冬枣采摘季,在河北省滕庄子镇孔店村街道两旁,采购商和枣农摩肩接踵。【2023·广东广州·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工程,需要的是临危受命的高科技人才,需要的是孜孜不倦的党员身影。B.国学热,不是穿着昂贵的汉服咬文嚼字,而是要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C.就写景来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D.以前登上月球被人们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事,如今已成为了现实。【2023·广东揭阳·校联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B.冰河开裂,花蕾待放,鸟儿欢快的鸣叫,这热闹的景象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C.49岁德国老将第八次征战冬奥会,尽管最终成绩排在最后一位,但她不以为然的说:“我是笑着滑过终点线的。”D.英俊的脸庞和魁梧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2023·广东惠州·黄冈中学惠州学校校考一模】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挺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A.瞬息万变 B.络绎不绝 C.胸有成竹 D.人迹罕至【2023·广东湛江·校联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鼠年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喧嚣的城市停下了前进的脚步。B.回顾历次大阅兵,就像在聆听一首雄浑的交响乐,就像在欣赏一部隽永的共和国史诗。C.习近平总书记学养深厚,无论是中国的诗词歌赋,还是外国的史诗巨著,在讲话中常常信手拈来。D.自复工复产以来,我市不少企业马力全开,生产订单不断地纷至沓来,实现了“开门红”。【2023·广东·统考一模】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细读、精读剧本,领悟其精髓,才能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B.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是所学,皆是性格。C.多数人对吃已经提不起兴致,面对丰盛的美味,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D.谷爱凌似乎对自己的成绩胸有成竹,她跳完后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2023·广东佛山·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侵略军在这块圣地上扎营就是对这块圣地的亵渎。B.日已三竿,闹市行人渐渐稀少,一些小贩也拾掇收摊了。C.每次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如雷贯耳的吆喝。D.一旦场面拉开,你是高手还是庸才,是才华横溢还是附庸风雅,终会露相的。【2023·广东深圳·深圳中学校联考一模】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字形字源字源之义词性选一个意思写成语红①本义指粉红、桃红。本作“朱”。引申为大红。妇女装束喜用红色,所以“红”借指妇女。②“红”还借指人在官场上有名声、有地位,比喻事业的兴盛、成功。③“红”用于象征喜庆或革命。④“红”指妇女刺绣纺织等工作,读gōng。基本词性:①形容词;词性变化:②名词;③动词红装素裹“红”的词性是(只写序号):A_______________B_____①本义指青中带黄的颜色。②呈现本色。③专用于某些名词,读lù。基本词性:①形容词;词性变化:②名词;③动词B_________云扰扰【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跟着书本去旅行,脚步如书页,翻动着历史长河的星星点点:(1)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登岳阳楼(A)极目远眺,览山河之胜景,悟“古仁人”之意yùn;抑或纵马隆中,小憩茅庐,听英雄“三分天下”的(B)高谈阔论:走完古迹还看“今朝”,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待晴日看(C)红装素裹,分外妖ráo;(2)最后回到“故乡”。(D)身临其境看绍兴的日新月异,感鲁迅作为民族脊梁的深沉与忧思。12.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意yùn()
妖ráo()13.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极目远眺 B.高谈阔论 C.红装素裹 D.身临其境14.画线句子(1)是一个病句,请在横线上修改。15.联系上文,请将画线句子(2)改写成递进关系的复句。【2023·广东深圳·深圳中学校联考一模】今年春晚《满庭芳·国色》让人惊艳。节目创意无限,节目组③地设计让人赞叹——演员赵丽颖化身“寻色人”隐①nì在天地之间,寻找最美中国色,包括中国传统色——红、黄、青、白、黑五大色系里的桃红、缃叶、群青、凝脂、沉香,色彩内在的韵味通过舞蹈演绎得淋漓尽致,画面不仅诗意盎然,而且让人有④之感!这是一种极好的文化艺术②xūn陶:桃红是桃花的颜色,让人不禁联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盛开一如美丽女子明艳鲜活,这是她人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凝脂,白色的一种,让人不禁联想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有一位纤纤素手的女子在不远处莞尔一笑,秋波含情……通过每种色彩,都记录了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时无尽的风雅。可见,中国色的美,不仅美在名字雅致动听,还美在这些名字带给我们的美好想象,它传达出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意趣。16.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的位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结合语境,请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词语对应的选项。A眼花缭乱
B身临其境
C独具匠心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段里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专题03词语运用(解析版)【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孔繁森不仅告诫别人,也时时警醒自己,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箴言:“勤奋、廉洁、坦诚、开拓”。B.“严谨和自律”一直是方明恪守的准则,他极少出错,被业内人士奉为学习的楷模。C.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我们才能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才会有进取的无限动力。D.小李做事十分严谨细致,平时大家不以为然的一些小细节,他总能注意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A.箴言:规谏告诫的话。“勤奋、廉洁、坦诚、开拓”就是规谏告诫的话,符合语境;B.恪守:谨慎而恭顺地遵守、严格遵守。“恪守准则”,使用恰当;C.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这里形容对自己的要求,符合语境;D.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能形容不在意小细节,使用有误;此处应为“不以为意”;故选D。【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请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与随心所欲、听之任之,让学生个体“偷摸着自由阅读”相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水浒》内容被选入教材,又何尝不是明智之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三)B.有善,有恶,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幻想、隐忍、挣扎、妥协、反抗……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三)C.在这些从岁月深处跋涉而来的古木面前,我感觉到自身如微尘般渺小。(《凝秀钟声》)D.亭顶盖了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脊,富丽堂皇。地面上铺了从旧房子里挖出的青砖。整个钟亭虽然看起来做工有点粗糙,但不失古典味道。(《凝秀钟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A.随心所欲: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句中用来形容对学生阅读的态度,符合语境;B.镌刻:雕刻。句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中透露着人性,符合语境;C.跋涉:爬山蹚水,形容行程艰难。句中用来形容古木经历过很长很艰难的历史过程,符合语境;D.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形容文章辞藻华丽。句中用来描写小亭顶部的特点,使用对象不准确;故选D。【2023·广东汕头·校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将课本剧《变色龙》中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B.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C.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改头换面,给了师生们一个惊喜。D.文言文至现代汉语再到翻译的过程,有一点点的误差,表达的含义就会大相径庭。【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不能用来形容表演的角色贴近作品,用错对象;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能用来形容说了很多话,用错对象;C.改头换面:指人的容貌发生了变化,现在多比喻只改变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不能用来形容教学楼整修后的样子,使用有误;D.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符合语境。故选D。【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登山队员外出活动前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因此在山体滑坡时能随心所欲地应对。B.夏明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约定,星期日上午8点在母校的文学院大楼前不期而至。C.广博馆藏服饰上的花鸟虫鱼历经100多年仍栩栩如生,展示着绣工们高超的手艺。D.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目空一切、倾心投入,就能够在专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使用。A.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愿,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与语境登山队员应对滑坡不符;B.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的相遇。前后矛盾,选项是约定好的;C.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D.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该词是贬义词,情感色彩使用有误;故选C。【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下列横线上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22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设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展览的食器凭借巧夺天工的优美造型,让人叹为观止。观众徜徉于喜乐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喝到嫦娥奔月拉花的咖啡,吃到大盂鼎模样的雪糕,买到在设计上别有用心的文创产品。庄重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不期而遇,让人们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A.巧夺天工 B.徜徉 C.别有用心 D.庄重【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C.“别有用心”含贬义,指心中另算计,一般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应换为“别出心裁”;故选C。【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B.正确领悟先贤“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达观智慧,可帮助我们早日彻底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C.佛山市第三届少儿粤剧节中,西樵镇第一小学孩子们精彩的唱腔,听起来让人叹为观止。D.国庆假期是冬枣采摘季,在河北省滕庄子镇孔店村街道两旁,采购商和枣农摩肩接踵。【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A.桑梓:指的是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借指故乡,使用正确;B.达观:意思泛指畅通,谓心胸开朗,见解通达。使用正确;C.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不能跟“听起来”搭配;D.摩肩接踵:意思是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使用正确;故选C。【2023·广东广州·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工程,需要的是临危受命的高科技人才,需要的是孜孜不倦的党员身影。B.国学热,不是穿着昂贵的汉服咬文嚼字,而是要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C.就写景来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D.以前登上月球被人们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事,如今已成为了现实。【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临危受命: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不符合“乡村振兴工程”的语境。使用有误;B.咬文嚼字:形容仔细斟酌字句。常用来指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符合“而是要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的语境。使用正确;C.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符合“就写景来说”的语境。使用正确;D.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符合“以前登上月球被人们认为无法完成的事”的语境。使用正确;故选A。【2023·广东揭阳·校联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B.冰河开裂,花蕾待放,鸟儿欢快的鸣叫,这热闹的景象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C.49岁德国老将第八次征战冬奥会,尽管最终成绩排在最后一位,但她不以为然的说:“我是笑着滑过终点线的。”D.英俊的脸庞和魁梧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A.缅怀:意思是遥念、追思;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本句用来形容对革命行列的追思,使用正确;B.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本句用来形容人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向往之情,使用正确;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本句用来形容征战冬奥会的德国老将对自己的成绩毫不在意的态度,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D.鹤立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本句用来形容他在人群中非常出众,使用正确;故选C。【2023·广东惠州·黄冈中学惠州学校校考一模】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挺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A.瞬息万变 B.络绎不绝 C.胸有成竹 D.人迹罕至【答案】B【详解】A.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本句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极快,使用正确;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本句用来形容困难多,对象误用,使用不正确;C.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本句用来形容科考队员们信心十足,使用正确;D.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本句用来形容峰顶少有人至,使用正确;故选B。【2023·广东湛江·校联考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鼠年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喧嚣的城市停下了前进的脚步。B.回顾历次大阅兵,就像在聆听一首雄浑的交响乐,就像在欣赏一部隽永的共和国史诗。C.习近平总书记学养深厚,无论是中国的诗词歌赋,还是外国的史诗巨著,在讲话中常常信手拈来。D.自复工复产以来,我市不少企业马力全开,生产订单不断地纷至沓来,实现了“开门红”。【答案】D【详解】A.喧嚣:是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形容城市的吵闹,恰当;B.隽永:(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入胜。这里形容“史诗”,恰当;C.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这里形容对中国的诗词歌赋、外国的史诗巨著熟练使用程度,恰当;D.纷至沓来:指连续不断地到来。词义与句中“不断地”重复;故选D。【2023·广东·统考一模】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细读、精读剧本,领悟其精髓,才能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B.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是所学,皆是性格。C.多数人对吃已经提不起兴致,面对丰盛的美味,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D.谷爱凌似乎对自己的成绩胸有成竹,她跳完后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答案】C【详解】A.只有:表示必要的条件关系(常跟“才”呼应);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周密:周到而细密。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烛一样。形容文章、语言等枯燥无味。此处用于形容丰盛的美味,望文生义,使用错误;D.胸有成竹: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2023·广东佛山·模拟预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侵略军在这块圣地上扎营就是对这块圣地的亵渎。B.日已三竿,闹市行人渐渐稀少,一些小贩也拾掇收摊了。C.每次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如雷贯耳的吆喝。D.一旦场面拉开,你是高手还是庸才,是才华横溢还是附庸风雅,终会露相的。【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A.亵渎:轻慢、冒犯、不恭敬。句中用来描写侵略军对土地的行为,符合语境;B.拾掇:整理、修理。句中用来描写小商贩收摊,符合语境;C.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很大。句中用来形容茶堂倌的吆喝声,对象不对;D.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句中用来描写庸才,符合语境;故选C。【2023·广东深圳·深圳中学校联考一模】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字形字源字源之义词性选一个意思写成语红①本义指粉红、桃红。本作“朱”。引申为大红。妇女装束喜用红色,所以“红”借指妇女。②“红”还借指人在官场上有名声、有地位,比喻事业的兴盛、成功。③“红”用于象征喜庆或革命。④“红”指妇女刺绣纺织等工作,读gōng。基本词性:①形容词;词性变化:②名词;③动词红装素裹“红”的词性是(只写序号):A_______________B_____①本义指青中带黄的颜色。②呈现本色。③专用于某些名词,读lù。基本词性:①形容词;词性变化:②名词;③动词B_________云扰扰【答案】
①
绿
绿【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红装素裹: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素裹:淡雅装束。“红”是形容词。故选①处选①。“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出自《阿房宫赋》,意思是:绿云袅绕,原来是她们在早晨梳理头发。绿云,比喻女子黑而长的头发,借指年轻女子。故②处、③处均填:绿。【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跟着书本去旅行,脚步如书页,翻动着历史长河的星星点点:(1)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登岳阳楼(A)极目远眺,览山河之胜景,悟“古仁人”之意yùn;抑或纵马隆中,小憩茅庐,听英雄“三分天下”的(B)高谈阔论:走完古迹还看“今朝”,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待晴日看(C)红装素裹,分外妖ráo;(2)最后回到“故乡”。(D)身临其境看绍兴的日新月异,感鲁迅作为民族脊梁的深沉与忧思。12.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意yùn()
妖ráo()13.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极目远眺 B.高谈阔论 C.红装素裹 D.身临其境14.画线句子(1)是一个病句,请在横线上修改。15.联系上文,请将画线句子(2)改写成递进关系的复句。【答案】蕴
娆
B
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畅游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或:这里是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语序不当)
最后回到“故乡”,不仅可以身临其境看绍兴的日新月异,还可感鲁迅作为民族脊梁的深沉与忧患。【解析】12.本题考查字形。意蕴,yìyùn。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妖娆,yāoráo,妩媚艳丽动人。1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极目远眺,指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正确;B.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言论(多含贬义)。不能用来形容“英雄”;C.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正确;D.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正确;故选B。14.本题考查病句。句子(1),语序不当,“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改为“畅游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或:缺少主语,“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改为“这里是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15.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改写成递进关系要运用上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不仅(不但)……,还(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自己退休协议书
- 旧书捐赠协议书范文
- 异地合伙创业协议书
- 邮政离职保密协议书
- 转租中介保密协议书
- 有关车祸理赔协议书
- 就业意向协议书注意
- 矿山项目收购协议书
- 期房转让协议书公证
- 政府投资协议书模板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选必修2第三单元B卷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果园种植管理合作合同范本
- 居室空间设计 课件 项目四 起居室空间设计
- 【历史】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国水泥回转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单词表(按单元顺序)七年级至九年级
- 枪支安全及使用指南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