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34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考纲要求】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乙醇、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考点一|乙醇和乙酸(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巩固教材知识]1.结构和物理性质物质名称乙醇乙酸结构简式CH3CH2OHCH3COOH官能团—OH—COOH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挥发性易挥发易挥发密度比水小溶解性与水任意比互溶与水任意比互溶2。乙醇的化学性质3.乙酸的化学性质4.用途名称用途乙醇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75%时可作医用酒精乙酸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5。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2)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3)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4)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5)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6)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7)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8)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应类型相同。()答案:(1)×(2)×(3)√(4)×(5)×(6)√(7)√(8)√[练透基础小题]题点一乙醇、乙酸的性质及其应用1.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硝酸 B.无水乙醇C.石灰水 D.盐酸解析:加热铜片发生反应:2Cu+O2eq\o(=,\s\up7(△))2CuO,铜片质量增加,CuO能与HNO3、HCl反应:CuO+2H+=Cu2++H2O,铜片质量都减小,且HNO3还能与Cu反应,使部分Cu形成Cu2+;CuO不与石灰水反应;无水乙醇能与CuO发生反应:CH3CH2OH+CuOeq\o(→,\s\up7(△))CH3CHO+Cu+H2O,铜片的质量前后不变。答案:B2.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B.0。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molH2,说明一个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C.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D.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解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乙醇分子断裂的是H-O键,A错;0。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mol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B正确;酯化反应需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浓硫酸也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错误;乙醇与浓硫酸共热,温度不同,发生的反应也不同,其中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乙醇氧化,而浓硫酸被还原生成SO2,通入溴水,也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答案:B3.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C2H5OH②CH3COOH(溶液)③水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②〉③〉①答案:D4.(2015·全国高考课标卷Ⅱ)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 B.C14H16O4C.C16H22O5 D.C16H20O5解析:1mol该羧酸酯和2molH2O反应得1mol羧酸和2molC2H5OH,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答案:A[备考提醒]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结构CH3COOHH-OHCH3CH2—OH遇石蕊试液变红不变红不变红变浅红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水解不反应反应羟基氢活泼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题点二乙酸乙酯的制备5.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解析:B、D两项装置易发生倒吸;C项生成的乙酸乙酯会在NaOH溶液作用下水解,故A项正确。答案:A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的液态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3)试管B中的液体能和生成物中混有的杂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甲、乙、丙均为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故A试管中盛的液态物质有:乙醇、乙酸和浓硫酸;(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能用丙,因为丙装置中的导管插入B中的液体了,易造成倒吸现象;(3)试管B中的液体为饱和Na2CO3溶液,能和混在生成物中的乙酸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答案:(1)CH3CH2OH、CH3COOH、浓硫酸(2)丙(3)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备考提醒](1)试剂①向试管内加入化学试剂的顺序: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注意不能向浓硫酸中加入乙醇或乙酸,防止液体溅出伤人。②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③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a.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b.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除去乙酸;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分离得到酯。(2)装置①长导管的作用:导出乙酸乙酯和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②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③长导管位置: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若插入液面以下,应使用防倒吸装置,如干燥管等。(3)加热①刚开始小火均匀加热的目的:防止乙醇、乙酸过度挥发,并使二者充分反应.②反应末大火加热的目的: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出来。(4)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上层油状物为产物乙酸乙酯。考点二|基本营养物质(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巩固教材知识]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糖类单糖C、H、O葡萄糖、果糖C6H12O6易溶二糖麦芽糖、蔗糖C12H22O11易溶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油脂油C、H、O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溶脂肪C、H、O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溶蛋白质C、H、O、N、S、P等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2.化学性质(1)糖类的性质①葡萄糖:[CH2OH(CHOH)4CHO]②二糖: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单糖,如蔗糖水解:③多糖:a.在稀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2)油脂的性质①酸性条件水解: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②碱性条件水解(皂化反应)油脂+NaOHeq\o(→,\s\up7(△))高级脂肪酸钠+甘油(3)蛋白质的性质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的用途eq\x(葡萄糖)-eq\a\vs4\al(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eq\x(淀粉)-可做食物,用于生产葡萄糖和酒精。|eq\x(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酯、黏胶纤维等。(2)油脂的用途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3)蛋白质的用途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③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4.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2)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3)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4)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5)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6)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7)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8)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9)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10)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1)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12)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答案:(1)×(2)√(3)√(4)×(5)√(6)√(7)×(8)×(9)×(10)×(11)√(12)×[练透基础小题]题点一糖类1.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答案:B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解析:混合液呈碱性,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答案:D题点二油脂3.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C.油脂是酯的一种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答案:D4.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的下述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加氢)可以变为脂肪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答案:C题点三蛋白质5.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B.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D.蛋白质跟浓盐酸作用时呈黄色解析:蛋白质中加入浓的铵盐产生沉淀,加水后能够溶解,A不正确;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C不正确;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能发生颜色反应,而不是浓盐酸,D不正确。答案:B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C.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盐析D.“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解析: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正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B项正确;K2Cr2O7为强氧化性盐,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皮革奶”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项正确。答案:C[备考提醒]1.编织糖类知识网络2.对比明确油脂“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应;通过氢化反应后,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3.图示蛋白质的性质[真题发掘·知识串联]串线索固双基回扣关键知识以“分枝酸”为载体串联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9页高考载体(2015·山东高考卷)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下图。知识串联——高考还可以这样考(1)分枝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a\vs4\al(考查有机物的结构)(2)分枝酸分子中存在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三种)。eq\a\vs4\al(考查对官能团的识别)(3)分枝酸能与乙醇反应,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eq\a\vs4\al(考查常见有机反应类型)(4)在标准状况下,1mol分枝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生成________L氢气。eq\a\vs4\al(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5)分酸酸与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a\vs4\al(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答案:(1)C10H10O6(2)羧基、羟基、碳碳双键(醚基)(3)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4)33.6(5)是课时作业(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1页)1.关于乙烯、乙醇和乙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酒中含有乙醇、食醋中含有乙酸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乙烯、乙醇和乙酸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甲基D.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可以被氧化成乙醇,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酸解析: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取代)反应,B错误;乙烯中无甲基,C错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醇,D错误。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B.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相同,均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聚乙烯中不存在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均为取代反应,C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式,即(C6H10O5)n,但n值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答案:C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干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B.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C.乙烷、乙醇、乙酸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D.蛋白质中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解析:汽油、煤油和柴油是由石油分馏得到的,A项错误;聚乙烯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B项错误;乙烷不能与Na反应,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和乙酸分子中的羧基均能够与Na反应产生氢气,C项错误。答案: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将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B.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C.蔗糖和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产物相同D.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饮食中不必控制油脂的摄入量解析:裂化的目的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A错;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淀粉最终水解只得到葡萄糖,C错;食用油脂过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大、肥胖等,不利于健康,D项错误.答案:B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解析:将乙醇与浓硫酸、乙酸混合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C4H10只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则不能,故D正确。答案: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聚乙烯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C.煤油是煤干馏的产物之一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水解都生成葡萄糖解析:A项中苯与液溴反应和乙酸乙酯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正确;B项中聚乙烯和乙烯的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中煤干馏的产物是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不是煤油,错误;D项中蛋白质水解生成α氨基酸,而不是葡萄糖,错误。答案: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解析:运用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项,糖类化合物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所含官能团并不一定相同;B项,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项,油脂的皂化反应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丙三醇;D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答案:B8.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后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取出袋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②新制Cu(OH)2加热、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A.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B.不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C.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D.不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解析: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而淀粉酶属于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显黄色。答案:B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解析:反应物混合的顺序为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故A不正确。答案:A10.(2017·台州质检)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用试剂方法A甲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B乙醇(水)生石灰分液C乙醇(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D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解析:A。甲烷中混有杂质乙烯,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乙烯被氧化为CO2,仍然存在杂质,错误.B.乙醇中混有水,加入生石灰,水反应变为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于乙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错误.C.乙醇中混有乙酸,若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乙酸发生反应变为乙酸钠,但是乙醇能够溶于该溶液中,不能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D.乙酸乙酯混有杂质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杂质发生反应变为容易溶于水的物质,而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分层,因此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正确.答案:D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天然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也是混合物B.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二者均有两性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但其中的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故D错;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二者均有两性,故C正确。答案:C12.能一次区分CH3CH2OH、CH3COOH、和CCl4四种物质的试剂是()A.H2O B.NaOH溶液C.盐酸 D.石蕊试液答案:D1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分子式为C4H10O的醇有3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三种溶液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丁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乙烯与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C项错误;常温下,乙酸能够使新制氢氧化铜溶解,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够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醇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D项正确。答案:D14.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苹果酸分子式为C4H6O5B.苹果酸含有两种官能团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又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1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molH2解析:A项根据结构简式得分子式;B项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分别为羟基和羧基;C项,含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含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项,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钠反应,根据H原子守恒,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应生成1.5molH2。答案:D15.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以香叶醇键线式为载体,理解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规律,分析判断官能团的种类及其所决定物质的特征性质和应用。A项,依据碳原子结构分析可知,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在键线式中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18O;B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紫红色褪去;D项,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16.(2017·济南诊断)“神十”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可以在引发剂作用下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1mol乙物质可与2mol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氢气C.丙物质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甲、乙、丙三种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甲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乙物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1mol乙物质可与2mol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H2,B项正确;丙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合同工龄延续模板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认识角(4)-北师大版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合计3份)
- 2025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雁门太守行》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春望》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2025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活在课堂里 课件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全册
- 汶川地震波时程记录(卧龙3向)
- 震旦ad188维修手册
- 五金英语词汇盘点
- 内容讲义说明案例nxt pop trainning
- 工业自动化设备项目用地申请报告(模板)
- 2021年羽毛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手势
- 标准色卡(建筑类)下载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 NB∕T 32004-2018 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