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专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_第1页
《机动车专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_第2页
《机动车专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_第3页
《机动车专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_第4页
《机动车专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CECS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机动车专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regardingFiresuppression

systemsusedinpassengervehicles

(征求意见稿)

《机动车专用灭火装置技术规程》编制组

2014年10月

1总贝IJ

1.0.1为了合理使用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减少火灾事故,保护人身和财

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国载客汽车(除乘员舱外)灭火系统的配置、设

计、安装、验收和维护管理。其它机动车灭火系统的应用可以参照执行。

1.0.3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和方针政策,针对载客汽车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和新设备,做到安全可靠、维护简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配置、设计、安装、验收及维护管理,除应

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机动车power-drivenvehicle

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

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拖拉机

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挂车。

2.0.2载客汽车passengervehicle

设计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载运人员的汽车,包括装置有专用设备或器具

但以载运人员为主要目的的汽车。

2.0.3载客汽车灭火系统firesuppressionsystemsusedinpassenger

vehicles

安装在载客汽车上,满足载客汽车工况要求,由灭火装置、探测与控

制装置等组成的专用灭火系统。

2.0.4全淹没灭火方式totalfloodingextinguishingway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

满该防护区,扑救该空间初起火灾的灭火方式。

2.0.5局部应用灭火方式localapplicationextinguishingway

向局部单元保护对象或某一具体保护对象直接喷射灭火剂,扑救其初

起火灾的灭火方式。

2.0.6发动机舱enginecompartment

发动机舱里一般包括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发动机排气系统、水箱补

液罐、继电器盒等。

2.0.7电涡流缓速器electriceddycurrentretarder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俗称电刹,主要应用于大型

客车、城市公交车辆及重型卡车。该装置安装在汽车驱动桥与变速箱之间,

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

2.0.8仪表盘dashboard

在驾驶室内,其主要是由仪表、方向盘、仪表台壳体、仪表台骨架和

仪表台线束等组成。

2.0.9蓄电池舱batterycompartment

车辆上供放置为非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电池的空间。

2.0.10燃油加热器舱Fuelheatercompartment

车辆上供放置燃油加热器及其辅件的空间。燃油加热器是一种对燃料

油预先加热节能设备,实现对燃料油在燃烧前的加温,达到降低燃料油的

粘稠度,促进充分雾化燃烧等作用,最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0.11干粉灭火装置drychemicalfireextinguishingequipment

固定安装在保护区域(或保护对象附近),能通过自动探测启动或控

制装置手动启动,由驱动介质(气体或燃气)驱动干粉灭火剂实施灭火的

装置。

2.0.12热气溶胶灭火装置condensedaerosolfireextinguishing

device(abbreviateextinguishingdevice)

使气溶胶发生剂通过燃烧反应产生气溶胶灭火剂的装置。通常由引发

器、气溶胶发生剂和发生器、冷却装置(剂)、反馈元件、外壳及与之配

套的火灾探测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

2.0.13水基型灭火装置water-basedfireextinguishingdevice

由灭火剂储罐、探测元件、分配管网以及喷嘴等元件组成,当特定区

域或保护对象发生火灾时喷放灭火剂以灭火或防护冷却的灭火装置。

2.0.14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hanginggaseous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由灭火剂贮存容器、启动释放组件、悬挂支架(座)等组成可悬挂或

壁挂式安装,能自动或手动(电气启动或机械应急启动)启动喷放气体灭

火剂的灭火装置。

2.0.15防护单元protectiveunit

满足火灾报警和/或灭火控制要求的有限空间。

2.0.16控制启动组件integratedfirecontroldevice

能接收火灾探测元件报警信号,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发出控制信号,

控制各类消防设备实现相应功能的控制设备。

3防护单元

3.1防护单元划分

3.1.1载客汽车(除乘员舱外)划分防护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发动机舱应为独立的防护单元;

2电涡流缓速器及其附近非金属材料宜为独立的防护单元;

3仪表盘及相连的放置电器元件的空间宜为独立的防护单元;

4蓄电池舱应为独立的防护单元;

5燃油加热器舱应为独立的防护单元。

3.1.2当用于其它机动车消防保护时,其防护单元的划分可参考上述划

分方式,如有形式完全不同的防护单元,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根据工

况条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确定。

3.2防护单元防火保护(宜采用)

3.2.1载客汽车(除乘员舱外)的防火保护应满足下列基本规定:

1发动机舱使用的隔音、隔热材料应达到《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

性》GB8410的4.6规定的A级要求。(GB7258中11.7)

2发动机舱或其他热源(如电涡流缓速器或车内采暖装置,但不包

括热水循环装置)与车辆其他部分之间应安装隔热材料,用于联接隔热材

料的固定夹、垫圈等也应防火。(GB7258中11.7)

3所采用的阻燃材料耐火等级及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

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的相关规定。(风电规程)

4消防控制电缆应采用阻燃耐火电缆,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行业标准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

电缆》GA306.2的相关规定,且耐火级别不低于H级。所有电器导线均应

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在接头处装设绝缘套,在导

线穿越空洞时应装设阻燃耐磨绝缘套管。电子元件应连接可靠,乘员舱外

部的接插件应有防水要求。(GB7258中&6.2;红色为后加内容)

4系统选型

4.1系统使用环境温度及分类

4.1.1放置在防护单元内的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应符合下

列要求:QC/T413-2002有温度范围要求。贮存压力式灭火装置。

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90℃o

2当用于其它机动车消防保护时,其工作温度范围应满足相关机动

车的工况环境要求。

3放置在防护单元外的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应符合相

关标准要求。

4.1.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分类,按充装灭火剂可分为:

1干粉灭火装置;

2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3水系灭火装置;

4气体灭火装置;

5其它灭火装置。

4.2系统设备选型

4.2.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设备选型,应与载客汽车(除乘员舱外)防

护单元的环境条件、运行工况相适应,并应满足本规程4.1.1条的规定,

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加温、降温或防腐措施。

4.2.2各防护单元宜按表1规定进行火灾探测元件的选型。

表1火灾探测元件选型

火灾探测元件类型

防护单元

热引温控感温感温玻温度

发器开关电缆璃球传感器

发动机舱■■■■■

电涡流缓速器■OOOO

仪表盘■O■OO

蓄电池舱■■■■■

燃油加热器舱■■■■■

注:“•”一一推荐;一一不推荐;“-”一一不要求。

4.2.3各防护单元宜按表2规定进行灭火装置的选型。

表2灭火装置选型

载客汽车灭火装置类型

防护单元

类型干粉灭火热气溶胶气体灭火水系灭火

装置灭火装置装置装置

发动机舱■■O■

电涡流缓速器

•OO■

周围易燃物

乘用车

仪表盘OO■O

蓄电池舱■■■O

燃油加热器舱•■■O

发动机舱■・O・

电涡流缓速器

■OOO

周围易燃物

客车

仪表盘OO■O

蓄电池舱・■■O

燃油加热器舱■■■O

发动机舱■■O■

电涡流缓速器

■OOO

周围易燃物

校车

仪表盘OO■O

蓄电池舱■■■O

燃油加热器舱••■O

注:一一推荐;一一不推荐;“一”一一不要求。

5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组件

5.1一般规定

5.1.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采用的灭火系统装置、火灾探测元件、控制启

动组件及相关组件,除应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部分:洒水喷头》

GB5135.K《自动灭火系统用玻璃球》GB18428、《干粉灭火装置》GA602、

《气溶胶灭火系统第1部分:热气溶胶灭火装置》GA499.1和《悬挂式气

体灭火装置》GA13等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

合本规程4.1.1条的规定。

5.1.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应满足的下列性能要求:(GB7258要求)(安装

在发动机舱内或类似高温环境的灭火装置应满足的下列性能要求)

1湿度;

2耐腐蚀试验,ISO21207测试方法A,6周暴露时间;

3耐振动试验(热振动仪,洪),抗震性能要达到SS-IEC68-2-36,

ISO16750-3:2007;

4耐温度循环试验

5耐高压水喷射性能(防水性能),防水性能至少要达到SS-IEC529,

IP65;

6耐化学试液腐蚀性能,耐融雪剂腐蚀性能;

7探测器及连接线路电磁兼容

8启动滞后时间;

9耐老化性能;

10机械应力热应力复合耐受性;

5.1.3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应具有手动启动和自动启动两种启动方式手动

启动应具有防止误动作的措施。(只在发动机舱要求自动手动,其它区域

自动即可)

(条文说明:自启动方式包括:玻璃球、热敏线、易熔合金、磁电开关等,)

5.1.4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应具有启动信号反馈功能;贮压式灭火装置还

应具有欠压报警功能,报警信号应为能连续向驾驶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只在发动机舱要求自动手动,其它区域自动即可)。

5.1.5灭火系统应在启动后30s内灭火,且不应复燃。灭火系统的喷射

强度、喷嘴压力、喷嘴最大间距、喷嘴的最低和最高工作压力,喷嘴与保

护对象的最小和最大间距、喷嘴覆盖面积均应满足经灭火试验确认的试验

参数。灭火系统管路应畅通。

5.1.6灭火系统用连接管路的工作压力、爆破压力、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

相应标准的规定。

5.1.7灭火系统在各防护单元的灭火性能应取得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试

验验证的报告。

5.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

5.2.1载客汽车中采用的水系灭火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系组合分

配)(是否允许车上采用不同装置保护不同防护单元)

1灭火装置一般由灭火剂贮存容器、探测元件、启动元件、信号反

馈装置、分配管网、喷嘴等组成;

2灭火系统各部件应无加工缺陷或机械损伤,部件外表面应进行防

腐处理,防腐涂层、镀层应完整、均匀;

3灭火系统如设有灭火剂贮存容器、加压或启动装置气瓶,应在容

器的外表正面标注内贮灭火剂或气体的名称,字迹应明显、清晰;

4灭火系统的启动不应导致失电、载客汽车的机动性降低;

5灭火系统启动时,应在驾驶室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应区别于“探

测与故障报警系统”的报警;

6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最低工作压力。灭

火系统中任意喷嘴的工作压力不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7灭火装置的喷嘴有效覆盖面积应符合GB/T25012中4.5.18的规

定;

8灭火装置管路材料宜选用不锈钢。

9灭火系统应有防止喷嘴被管路中的杂质所阻塞的措施。喷嘴还应

采取防堵、防尘措施,防止外部尘土颗粒堵塞;

10灭火系统用灭火剂应为具有资质机构认证或检测过的产品;

11灭火剂贮存容器强度、密封、爆破测试;

12安全泄放机构在常温、最低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动作测试;

13常温100次工作可靠性,低温、高温各10次工作可靠性;

14耐使用介质腐蚀性能,贮存灭火剂容器应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内部腐蚀试验,试验后容器内部涂层不应有脱落、开裂及气泡等现象;如

果内部无涂层,其内壁表面不应有可见的锈斑;且灭火剂无明显的变色现

象。

将贮存灭火剂容器放入试验箱,按表2规定的试验温度及时间经受八

次循环。

表2试验程序

步骤试验温度℃持续时间h

1装置最低使用温度±224+1

2+20+5>24

3装置最高使用温度±224+1

4+20±5>24

试验到期后,将容器内灭火剂放出,与试验前相同灭火剂的备份比较,

观察并记录灭火剂有否变色现象。然后将容器剖成二段,观察其内部,结

果应符合规定。

15压力指示器应符合《干粉灭火装置》GA602中6.17条的规定。

5.2.2载客汽车中采用的控制启动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启动组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应能远传到驾驶室;

2应具有自检功能,自检信号应传输到驾驶室。系统应在驾驶室配

备驾驶员易于观察到声、光报警装置;

3控制启动组件应能显示每个防护单元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状态

显示功能。

5.2.3载客汽车中采用的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耐油侵蚀、金属屏蔽特性;

2应具备连续测温功能和短路报故障功能;

3除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

16280的规定。

5.2.4载客汽车中采用的热引发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引发器宜采用套管保护,防止出现明火;

5.2.5载客汽车中采用的温度开关与温度传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温度开关与温度传感器应符合《干粉灭火装置》GA602中6.20.5

条的规定;

2动作温度偏差不应大于±10℃,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

3工作可靠性10000次,无故障;

4表面应有永久性标志,标清动作温度、型号规格、生产单位。

5.2.6载客汽车中采用的感温玻璃球应符合下列要求:

1感温玻璃球的公称动作温度不应小于121°C;

5.2.7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应用的其他类型的火灾探测元件、灭火装置,

其技术性能应根据载客汽车的特殊工况条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确定。

6工程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设计时首先应确认载客汽车运行的工况环境、地域、气候,按照

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对灭火系统进行选型。

6.1.2每个载客汽车防护单元宜为一个防火分区,灭火装置应按不同的

防护单元进行分区,彼此间相互独立。

6.1.3根据载客汽车各防护单元的内部结构和设备分布,确定适宜的设

计方案。

6.1.4除电涡流缓速器及其附近非金属材料应采用局部应用的灭火方式

外,其它防护单元宜采用全淹没应用的灭火方式。

6.1.5灭火装置宜安装在防护单元的侧壁和顶部,宜居中布置,设置多

具时宜均匀布置。灭火装置灭火剂喷射范围应包括发动机舱至少以下具有

着火隐患的热源(优先按涡轮增压器、发电机、高压燃油泵及油管、排气

管的顺序),启动工作时应能通过声觉信号向驾驶人报警。(GB7258中

12.9.3)

6.1.6防护单元的体积应该要计算总容积,发动机等的体积不要减去。

防护单元内灭火剂用量不应少于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验证过的生产单

位注册值;

6.1.7贮压式灭火装置宜设置在防护单元外的处所;

6.1.8灭火系统的安装支架应采取减震措施;

6.1.9整个保护区域应在灭火系统(喷嘴)最大有效喷射距离、覆盖面

积之内;

6.1.10灭火系统采用的弯头或弯管的型号规格应相同;

6.2灭火系统装置

6.2.1干粉灭火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同一防护单元内设置多具干粉灭火装置时,应符合现行标准《干

粉灭火装置技术规程》CECS322中3.1.5条的规定。

2干粉灭火装置宜采用超细干粉灭火剂,且应在20s内释放95%的灭

火剂。

3当同一防护单元内设置多具干粉灭火装置时,任意一具干粉灭火装

置的自启动装置动作时,应能同时联动本单元内所有干粉灭火装置在2s

内全部启动。

4任意一具干粉灭火装置启动后,启动信号应反馈到驾驶室;

5弯头、三通、接头之间连接管路应足够长,避免发生灭火剂与驱动

气体发生分离。

6宜按照均衡系统的方式布置管路系统,主管路、分支管路的长度差

均不应大于10%»按照非均衡系统的方式布置管路系统时,分支管路的长

度差不应大于300%。

6.2.2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同一防护单元内设置多台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时,任意一台热气溶

胶灭火装置的自启动装置动作时,应能同时联动本区域内所有热气溶胶灭

火装置在2s内全部启动。

2同一防护单元内的多台热气溶胶灭火装置之间的电启动线路应采用

串联连接。

3任意一具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启动后,启动信号应反馈到驾驶室。

4灭火装置应在20s内释放95%的灭火剂,低温也应满足要求。

6.2.3气体灭火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防护单元内部空间结构、设备布置情况等合理选择悬挂式气

体灭火装置,宜采用全淹没应用灭火方式,用量应不少于经具有相应资质

的机构验证过的生产单位注册值;

2当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时,防护单元空间应相对封闭,其泄漏孔面

积不应超过《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

计规范》GB50193的规定;当泄漏孔面积超过规定时,应对泄漏孔采用防

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3当同一防护单元内采用多具灭火装置时,灭火装置之间的电启动线

路应采用并联连接。

4任意一台灭火装置启动时,应能同时联动本区域内所有灭火装置在

2s内全部启动。启动后,启动信号应反馈到驾驶室。

6.2.4水系灭火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距离灭火剂贮存容器最远处的喷嘴的流量不应小于150g/s;

2对于低压灭火系统应在20s内释放85%的灭火剂;对于贮存压力

大于10MPa的高压灭火系统应在40s内释放85%的灭火剂,低温也应满

足要求;(喷放时间不小于20s)

3同一防护单元内应采用相同的喷嘴,应保证系统动作时同时喷放

灭火剂。

4喷嘴的设置数量不应超过水系灭火装置所允许的最大喷嘴数量。

5喷嘴的布置应避开影响其正常喷射的障碍物。喷嘴和管路不应妨

碍对机舱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6.3火灾探测元件

6.3.1火灾探测元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火灾探测元件应在防护单元顶部均匀铺设,应根据防护单元内部结

构增设探测元件。

2火灾探测元件设置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确保能够覆盖被防护单元的

全部空间。

3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元件应分别对各防护单元设定探测区域。

(条文说明:火灾报警时能报出具体部位)。

4火灾探测元件应在防护单元顶部均匀铺设,线型探测元件距离防护

单元的任意一外边的最近点应小于0.5m,点式探测元件的间距应小于0.5

m,距离防护单元的任意一外边的最近点应小于0.5m。

5除上述规定外,火灾探测元件的设置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

范的规定。

6.4控制启动组件

6.4.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宜设置控制启动组件;

6.4.2当采用自动灭火系统时,控制启动组件的控制程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并应与载客汽车

生产控制程序相协调;

6.4.3系统供电和接地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

计规范》GB50116的相关规定;

6.4.4除上述规定外,火灾报警控制器与灭火控制装置的设置尚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GB50116—2008的规定;

6.4.5控制启动组件的设置位置应避开防护单元易发生火灾的区域;

6.4.6远程手动启动按钮应设置在仪表盘上,在驾驶员能够触碰的范围

内,尽量避免启动按钮安装在防护单元易发生火灾的区域附近。

6.5布线

6.5.1灭火系统的布线和接口应符合载客汽车的相关技术要求。

6.5.2控制启动组件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阻燃、耐温

电线电缆,且宜采用屏蔽型电缆。

6.5.3所有导线均应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套,在导

线穿越孔洞时应装设阻燃耐磨绝缘套管。波纹管应达到《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

法和垂直法》GB/T2408的表1规定的V-0级。

6.5.4除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规范》GB50116的规定。

7安装

7.1一般规定

7.1.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有完整的工程设计安装图、设计说明、设备表、材料表等技术文件;

2设计单位应与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生产单位共同商定安装技术文

件;

3所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4各组件上的铭牌应清晰,完整;

5各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它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层完

好,保险铅封应完整;

6安装现场及安装中使用水、电、道路应满足安装要求,并保证连续

安装;

7各类消防设备的安装紧固装置应在安装前预制完备,不宜在现场加

工制作。

8安装中,在防护单元内部不宜进行电气焊等动火作业,对必须进行

动火作业的,应采取可靠的消防保护措施,制定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7.1.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安装技术标准进

行安装,不得随意变更。当需要变更时,应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变更。

7.1.3安装由载客汽车生产单位承担,安装单位应严格进行安装现场质

量管理,并按照附录A填写安装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表。

7.1.4安装前应对各类消防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合格证、

材质证明和符合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有效证明文件等进行检查,并应符合

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外观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按照附录

B.0.1填写相应记录。

7.1.5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应做好设计变更、隐蔽工程、检验等安装

过程记录,按照附录B.0.2和附录B.0.3填写相应记录。

7.1.6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安装不应影响载客汽车设备的正常运转、维

护。

7.2灭火装置的安装

7.2.1干粉灭火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干粉灭火装置的安装位置和喷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距安装壁不

应大于200mm;

2安装中,应确保各组件的完整性,严禁擅自拆卸装置组件;

3各组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支架应焊接牢固,如果不能焊接可钻孔

安装,用螺栓固定在安装面。并确保灭火装置不会旋转、不影响喷射,至

少采用2个螺栓连接;

4灭火装置安装位置应具有足够强度,应避免使其耐受冲击;

5灭火剂分布管路应从灭火剂贮存容器开始安装,确认按照预定方案

布置管路,管路尽可能避开火灾危险区域,按照预设计布置所有管路;连

接喷嘴,确保喷嘴喷射方向,分布管路需要穿过舱壁时,应确保软管不因

与舱壁的摩擦导致外部磨损(可采用橡胶套管),所有软管连接完毕后,

确定所有配件连接牢固,最后每隔L5m用管路夹固定管路;

6除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标准《干粉灭火装置技术规程》CECS

322的规定。

7.2.2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式应牢固可

靠;并应避开遮挡物,距安装壁不应大于200mm;

2当采用非限温型的热气溶胶灭火装置,200℃热间距的距离内不应

有可燃物。

3安装中,应确保各组件的完整性,严禁擅自拆卸装置组件。

4各组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支架应焊接牢固,如果不能焊接可钻孔

安装,用螺栓固定在安装面。并确保灭火装置不会旋转、不影响喷射,至

少采用2个螺栓连接;

5灭火装置安装位置应具有足够强度,应避免使其耐受冲击;

6除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263的规定。

7.2.3气体灭火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应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式应牢固可靠;使

用多具装置时,宜均匀布置。

2安装中,应确保各组件的完整性,严禁擅自拆卸装置组件。

3除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263—2007的规定。

7.2.4水系灭火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系灭火装置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灭火剂储存容器应安装

在防护单元附近,安装方式应牢固可靠。

2连接管路和喷嘴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并应采用专用管夹固定,固定

措施应保证连接管路和喷嘴牢固、工作可靠。

3喷嘴宜布置在保护对象的正上方,连接管路及喷嘴应安装在顶部和

侧壁200mm距离内。

4各组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支架应焊接牢固,如果不能焊接可钻孔

安装,用螺栓固定在安装面。并确保灭火装置不会旋转、不影响喷射,至

少采用2个螺栓连接;

5灭火装置安装位置应具有足够强度,应避免使其耐受冲击;

6灭火剂分布管路应从灭火剂贮存容器开始安装,确认按照预定方案

布置管路,管路尽可能避开火灾危险区域,按照预设计布置所有管路;连

接喷嘴,确保喷嘴喷射方向,分布管路需要穿过舱壁时,应确保软管不因

与舱壁的摩擦导致外部磨损(可采用橡胶套管),所有软管连接完毕后,

确定所有配件连接牢固,最后每隔1.5m用管路夹固定管路。

7.3探测元件和控制启动组件的安装

7.3.1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紧贴被保护物体表面安装,并应固定牢靠。

2宜采取正弦波型或S型方式安装在防护单元顶部,线型感温火灾探

测器宜采用尼龙扎带和其他专用卡具等与贴近的舱壁固定牢靠。

3探测器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其技术文件要求。

4探测器的转换盒和终端盒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高度宜

距离防护单元地(板)面1.3m〜1.5m,便于观察和维护。

7.3.2热引发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引发器应采用串联连接,互相插入对方套管内,使之两根感温热

敏线重叠在一起,重叠长度不应小于100mm,并重叠范围处的套管处扎紧

牢固;

2热引发器宜沿着发动机舱隔热层外侧铁丝网格固定,固定间距不应

大于300mm,热敏线布置平顺美观;

3热引发器不应与其他管线路捆扎在一起,热引发器端部暴露在护套

外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并保证其端部下垂长度不小于50mm。热引发

器端部暴露部分,应布置到涡轮增压器、发电机、高压燃油泵及油管、排

气管等易发生起火热源正上方,垂直高度应在200mm~500mm范围以内。

7.3.3温控开关、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温控开关、温度传感器应采用并联连接;

2应布置到涡轮增压器、发电机、高压燃油泵及油管、排气管等易

发生起火热源正上方,垂直高度应在200mm~500mm范围以内。

7.3.4感温玻璃球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感温玻璃球应采用并联连接;

2感温玻璃球应配备适当的保护框架,且保护框架不应影响感温玻璃

球的正常工作;

3应布置到涡轮增压器、发电机、高压燃油泵及油管、排气管等易

发生起火热源正上方,垂直高度应在200mm〜500mm范围以内。

7.3.5控制启动组件宜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并应采取加固措施。

7.3.6除上述规定外,探测元件和控制启动组件的安装尚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和其他相关标准的

规定。

8系统调试

8.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调试应在系统安装结束后进行,且应符合载客

汽车生产单位的相关规定。

8.0.2调试前应具备灭火系统布置图、线路图和调试需要的其他技术文

件资料。

8.0.3调试前应编制灭火系统调试工艺文件。

8.0.4调试前应检查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安装质量。灭火设备应固定牢

靠,线束联接应正确,固定符合工艺要求,不能错接,不能存在行车时与

其他零部件相互摩擦的可能。

8.0.5调试前应检查载客汽车灭火系统探测与控制启动组件需要联动控

制的设备在线路连接和装配固定方面的正确性,若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处

理措施。

8.0.7对每个防护单元的火灾探测元件、控制启动组件等设备应分别进

行单机通电检查,单机通电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对载客汽车所有防

护单元灭火系统均应进行调试。

8.0.8调试负责人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8.0.9按照附录C填写调试记录。

8.0.10调试完成后,恢复灭火装置和联动设备的连接线。将载客汽车灭

火系统恢复到准工作状态。

9竣工验收

9.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装配完工后,品质管理部门应负责检验,应符

合载客汽车生产单位的相关规定,验收不合格不得出厂。

9.0.2系统完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1系统布置安装图、原理图;

2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消防产品认证证书或新产品的技术鉴

定证书,型式检验合格和出厂检验合格的证明文件;

3管路、电线电缆等材料的合格证和材质证明文件;

4调试记录。

9.0.3竣工验收时,应核查文件资料和进行工程质量验收,验收项目有1

项不合格时,应判定该系统为不合格。

9.0.4安装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更换设备或返工,直至重新验收

合格。

9.0.5验收合格后,应按附录D填写验收记录并编写验收报告。

9.0.6验收合格后,应将载客汽车灭火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9.0.7应对载客汽车灭火系统中下列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质量等进行

验收:

1火灾探测与控制启动组件(包括各种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动/紧急

停止按钮、声光报警器、控制启动组件等)。

2灭火系统装置(包括干粉灭火装置、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悬挂式气

体灭火装置、水系灭火装置等)。

9.0.8所有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全部抽验。

10维护管理

io.o.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管理者应制定操作规程和维护管理制度等。

10.0.2维护管理人员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承担。

10.0.3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维护管理的应建立下列档案资料:

1操作规程和维护管理制度;

2操作人员工作职责;

3值班日志、维护和检查记录表;

4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10.0.2当发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并做好记录。

10.0.4每日应巡查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各设备部件的外观、工作状态、灭

火剂贮存容器压力和自检功能等。

10.0.5每月(季度)应按一定比例进行火灾探测元件、控制启动组件的

功能试验,确保对所有防护单元的灭火系统设备每年至少试验一次。同时

检查灭火装置的灭火剂贮存容器、压力表、阀门、喷嘴、释放机构、自启

动装置、感温元件等主要部件的外观、安装情况和工作状态。

10.0.6每年应进行载客汽车灭火系统的联动试验:包括对控制启动组

件、火灾探测元件的各项功能进行试验,对灭火装置的模拟启动试验,以

及对相关联动控制设备的联动启动试验等。

10.0.7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应每年至少检测一次,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10.0.3灭火系统在进行日常检查、巡检、维护和功能试验后,应按照附

录E填写记录。

附录A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安装资料检查表

表A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安装资料检查表

名称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

序号项目内容

1设计图纸、文件

2工艺文件和规范

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

3

的消防产品认证证书

新产品的技术鉴定证

4

管路、电线电缆等材

5料的合格证和材质证

6设备管理

7其他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附录B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安装记录

B.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见表B.0.Io

表B.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

名称

安装单位

安装执行规程名称及编号

分项名称质量规定(规程条款)安装单位检查记录

火灾探测元件

控制启动组件

灭火系统(干粉灭

火装置、热气溶胶

灭火装置、气体灭

火装置、水系灭火

装置)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B.0.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安装过程检验记录见表B.0.2。

表B.0.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安装过程检验记录

名称

安装单位

分项名称质量规定(规程条款)安装单位检查记录

火灾探测元件

控制启动组件

灭火系统(干

粉灭火装置、

热气溶胶灭火

装置、气体灭

火装置、水系

灭火装置)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附录C载客汽车灭火系统调试记录

C.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调试过程检查记录见表C.0.Io

表C.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调试过程检查记录

名称

安装单位

安装执行规范名称及编号

分项名称质量规定(规程条款)安装单位检查记录

火灾探测元件

控制启动组件

干粉灭火装置

热气溶胶灭火

装置

气体灭火装置

水系灭火装置

调试人员:(签字)

年月日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附录D载客汽车灭火系统验收记录

D.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工程资料核查记录见表D.0.Io

表D.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工程资料核查记录

名称

设计单位

安装单位

序号资料名称数量核查人核查结果

设计图纸审核意见,

1

设计变更通知单。

系统布置安装图,原

2

理图。

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

目录的消防产品认证

证书或新产品的技术

3

鉴定证书,型式检验

合格和出厂检验合格

的证明文件。

管路、电线电缆等材

4料的合格证和材质证

明文件。

安装现场质量管理检

5

查记录。

材料进场检验记录、

6

安装过程检验记录。

7调试记录。

结论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月日年月日

D.0.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验收记录见表D.0.2。

表D.0.2载客汽车灭火系统验收记录

名称

设计单位

安装单位

安装执行规程名称及编号

验收项目验收评定

分项名称条款验收内容记录

名称结果

火灾探测元件

控制启动组件

干粉灭火装置

热气溶胶灭火

装置

气体灭火装置

水系灭火装置

结论

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年月日

附录E载客汽车灭火系统日常维护检查记录

E.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日常维护检查记录表见表E.0.1。

表E.0.1载客汽车灭火系统日常维护检查记录表

使用单位

维护检查执行的规范名称及编号

检查类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