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_第1页
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_第2页
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_第3页
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_第4页
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教育活动中最直接的教育者是()A.学生B.学校教师C.教材D.教材编写者3.普通教育学适用于()教育。A.幼儿B.小学、中学C.成人D.普通4.下列属于荀子的教育思想的是()A.人性素丝说B.性善论C.性恶论D.性三品说5.“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国家的教育特征。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6.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7.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民主主义及教育》B.《政治学》C.《理想国》D.《大教学论》9.1970写成并出版《终身教育引论》而成为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的是A.保罗·朗格朗B.R·H·戴维C.穆克·德洛尔D.埃德加·富尔10.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军事体育训练D.读、写、算的教育11.特别重视学生活动的重要性的教育流派是()A.传统教育B.现代教育C.形式教育D.实质教育12.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13.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14.“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5.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A.孔子B.墨翟C.董仲舒D.朱熹16.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类型是()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制D.多轨制17.()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18.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形成学生的品行B.培养学生的知识C.提高学生的能力D.发展学生的智力19.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制度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20.“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21.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C.教师亚文化D.学生亚文化22.一个国家的人口()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A.数量B.增长率C.质量D.分布23.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A.生产力B.人才C.劳动力D.科学知识2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作了总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A.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D.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25.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A.内发论B.三因素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外铄论26.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龄及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27.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教,属于()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28.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A.任课教师B.教导处C.校长D.班主任2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30.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是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中的()A.自由管理B.民主管理C.常规管理D.平行管理31.班级组织机构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的一种形式结构图式如下: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这种班级组织机构属于()A.职能式B.直线式C.直线职能式D.以上都不是32.为了及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导者D.协商者33.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连续性C.复杂性D.创造性34.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A.坐而论道B.知行统一C.养成习惯D.闭门造车3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36.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整体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盲观性原则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3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的主体地位。A.学生B.教师C.家长D.教学内容38.“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39.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性的不可侵犯权D.人身自由权40.《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所在单位可以予以()A.停薪留职B.解除合同C.下岗待聘D.开除教职41.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A.直线式B.螺旋式C.分科式D.综合式4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43.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B.教学及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及整体的关系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这两者等同D.教学由教及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45.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不包括()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课外辅导D.制定教学进度计划46.现代教学法的方式是()A.添加式教学B.注入式教学C.机械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47.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是()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凯洛夫D.巴班斯基48.选择及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学生特点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D.学校的要求49.教师通过测验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的方法叫()A.选择性问卷B.观察法C.谈话法D.知识测验法50.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即时练习及反馈校正属于()A.教师主导取向B.学生自学取向C.形式型策略D.方法型策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A.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教育就是学校教育C.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A.引导、培养和塑造个体发展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价值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3.下列属于《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的有()A.教学相长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4.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下列哪些客观条件()A.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B.文化发展的要求C.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D.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5.直观教具可分为()A.实物教具B.图形教具C.模型教具D.模象教具6.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A.班级B.小组C.少先队D.小集团E.团员7.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阶级性B.道统性C.功用性D.专制性E.刻板性8.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策略主要有()A.对学生实行专制管理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A.以儿童为中心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展C.学校即社会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不断增长10.“七艺”中的“三科”是指()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11.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A.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B.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C.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D.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E.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12.下列对于教师的认识正确的有()A.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B.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C.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D.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E.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因此教师不需要学习13.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包括()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无差别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及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无歧视原则14.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A.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深厚感情B.培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C.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D.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E.教育儿童正确理解其他民族及其他国家的利益,树立起尊重、友爱及合作精神,尊重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1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A.谈话B.问卷C.座谈D.观察法E.分析书面材料16.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竞赛活动C.游戏活动D.小组活动E.个人活动17.重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由是()A.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B.家长最关心孩子,有利于孩子把精力用于学习上C.家庭教育可以起到影响和调节学校教育的作用D.家庭教育使儿童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E.家长掌握教育学的知识18.在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访问时,及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及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E.提问时,应尽量回避那些敏感性问题19.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A.注意B.明了C.方法D.联合E.系统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非正式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21.一堂好课至少要包括的基本要素有()A.传道B.授业C.练习D.引起主动学习22.严谨治学的内涵主要包括()A.树立良好的学风B.刻苦钻研业务C.不断学习新知识D.积极探查教育教学规律E.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23.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A.兼爱B.有教无类C.学而时习之D.教学相长24.属于我国普通教育教学任务的是()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E.培养学生就业能力25.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几大难题,包括()A.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B.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C.每个学校都有大量的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D.教材内容太难26.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B.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C.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E.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27.下列关于练习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等B.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及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C.精选练习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D.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E.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28.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为上课做好准备?()A.钻研教材B.教学目的明确C.了解学生D.设计教学过程29.一般来说,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是()A.教学目的明确B.教学内容正确C.教学方法适当D.教学过程紧凑30.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正确的是()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E.在教学中应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2.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是宫廷学校。()3.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发现教育规律。()4.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就有自我观察的意思。()7.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8.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9.义务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教育。()10.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11.只有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才有资格接受素质教育。()12.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中,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涂尔干和巴格莱等。()13.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14.师生冲突对师生双方的影响是消极的。()15.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16.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计划之内的。()17.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8.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及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19.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20.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奴隶社会2.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3.教育质的规定性指的是()A.传播知识B.培养人的基本技能C.传承文化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4.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是()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5.“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隐性功能6.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7.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8.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A.教育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遗传素质9.()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A.幼儿期B.青春期C.成期D.成熟期10.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11.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促进受教育者的(),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及社会生活。A.个性化B.社会化C.科学化D.个性自由发展12.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等教育D.终身教育1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及社会两者兼顾。但是,他的努力不能说是成功的。A.杜威B.卢梭C.马克思D.孔德1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15.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16.()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A.教材B.事例C.个案D.情境17.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18.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A.科学技术B.个人需要C.科学知识D.社会需要19.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A.学校B.学生C.国家D.教师20.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A.《论演说家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何处?()A.《韩非子》B.《荀子》C.《中庸》D.《诗经》22.学校教育及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A.以学生为本B.以学校为本C.以知识为本D.以成绩为本24.过程模式是指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整个过程的核心人物是()A.教师B.学生C.班主任D.校长25.学风、校风、教风、班风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学生文化2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及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7.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28.培养学生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A.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D.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9.倡导活动课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柏拉图D.杜威30.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A.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B.综合学科考试成绩C.学科考试或考查成绩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今后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A.促进公平B.育人为本C.改革创新D.提高质量3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自行决定3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育个别学生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34.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及班级管理的积极性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35.班级成员互不认识,每位同学只是按照课表进入同一教室上课或根据班主任统一安排参及共同活动。这一时期的班集体属于班集体形成的哪个时期()A.形成期B.初建期C.巩固期D.成熟期36.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A.权威型B.放任型C.民主型D.专制型37.学科教学要以()为本。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8.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A.教学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D.校外活动39.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及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及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0.泰勒的“目标行为模式”所注重的是教学评价的()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鉴定功能D.改进提高功能41.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形成性评价42.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道尔顿制4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44.()的核心及关键是人际关系。A.“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B.非指导性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程序教学法45.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A.发挥学生的主动性B.备好课C.气氛热烈D.内容正确46.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47.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A.检查复习B.布置课外作业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48.()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4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50.《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广义的教育包括()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2.下列教育学著作中,作者和其作品相一致的有()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及教育》E.乌申斯基的《爱弥儿》3.实施综合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开设了()等综合课程。A.英语B.艺术C.科学D.品德及社会4.下列人物中,()属于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A.沛西·能B.孟禄C.利托尔诺D.马克思E.赫尔巴特5.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B.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及非制度化的影响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6.班级组织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班级组织建构应当坚持哪些原则?()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D.小规模原则7.下列关于生产力及教育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没有影响D.教育能够再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E.教育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同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8.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有()A.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B.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D.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E.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9.师生关系的内容包括()A.在知识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B.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C.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D.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E.服从及被服从的关系10.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它主要包括()A.教科书B.活动指导书C.参考书D.讲义E.讲授提纲11.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A.重点突出B.方法得当C.目标明确D.表达清晰E.内容正确12.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包括()A.班集体的初创期B.班集体的巩固期C.班集体的成熟期D.班集体的形成期E.班集体的发展期13.西欧中世纪把“七艺”作为教育内容,以下不属于这七艺内容的是()A.音乐B.骑马C.修辞D.击剑E.宗教14.“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1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环境的是()A.课堂气氛B.师生关系C.社会文化背景D.课堂纪律E.同学关系16.国外学者把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分为哪几种类型?()A.独裁型B.保护型C.和平共处型D.合作型17.及“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不相符的评价是()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18.学校的制度文化包括()A.传统B.规章C.政策D.礼仪19.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教育活动20.制定课程的依据主要有()A.对学生的研究B.对社会的研究C.对教育目的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法的研究21.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竞技体育观念和竞争意识22.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性包括()A.学生是能动的主体B.学生是能动的客体C.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D.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E.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23.教师行动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A.校本培训B.校本课程开发C.校本教学研究D.校本管理研究24.下列活动中属于科技活动的有()A.举办科技讲座B.成立无线电小组C.成立航模小组D.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E.成立数学活动小组25.教育目的具有()功能。A.导向B.激励C.规定D.评价E.示范26.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D.借助职业权势建立威严E.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2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应()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教育教育就行28.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教师为人师表内容可以概括为()A.教师的行为示范B.教师的语言示范C.教师的衣着、仪表示范D.教师的举止示范29.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B.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D.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E.发扬教学民主30.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法包括()A.讨论法B.练习法C.谈话法D.讲授法E.实验法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巴班斯基。()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培根()3.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及教育》。()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5.洛克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话》。()6.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又称为“产婆术”。()7.教育可以完全脱离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8.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9.“活动课程论”重视儿童对系统知识的学习。()10.打乱传统的按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内部分组。()11.观察、实验、测量、社会调查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的形式。()12.群众性活动是学校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13.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14.教育培养青少儿童的过程就是德育过程。()15.王老师是英语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有较好的教学监控能力。()16.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17.实习作业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把理论及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1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商代,当时称为校、庠、序。()19.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终身的。()20.适龄儿童、少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按照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A.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B.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C.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D.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3.“六艺”教育的内容不包括()A.礼乐B.射御C.书数D.经义4.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轻一代)的现代思想家是A.德国的瓦根舍因B.德国的雅斯贝尔斯C.美国的布鲁纳D.前苏联的赞可夫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生物进化论6.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及教育》7.洛克的代表作()中反映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A.《人类理智论》B.《论信仰自由书》C.《教育漫话》D.《教育学纲要》8.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A.杜威的《民主主义及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9.“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A.古代社会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1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及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影响的是()A.教育B.遗传C.环境D.主观努力11.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12.()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13.政治及教育内容的关系是()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B.政治决定及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C.政治及教育内容无关D.政治决定及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14.“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及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个体发展上的()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活动论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6.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多因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B.人的身心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但是人接受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人的发展应完全由教育来承担D.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7.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时,高等教育就处于普及化阶段。A.低于15%B.大于50%C.大于30%D.大于15%小于50%18.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A.柏拉图B.福禄贝尔C.杜威D.圣奥古斯丁19.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的目的。A.全民教育B.社区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20.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作出规定。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21.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2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2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4.高中课程结构是以()为主。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分科及综合相结合的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5.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2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27.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28.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A.1993《九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B.199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C.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1999《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9.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B.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30.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3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32.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33.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错误的做法是()A.钻研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B.通过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弄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C.掌握学科的重点、难点所在D.只看教科书,不看任何参考资料34.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不包括()A.作业形式要具有多样性B.明确规定作业完成的时间C.对学生一视同仁,布置难度相同的作业D.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35.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能力的测验表明其()很高。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36.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37.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要有个结束语,这是教学评价的()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个体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3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39.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管理”是由()提出的。A.马卡连柯B.德鲁克C.皮亚杰D.夸美纽斯40.有位教师经常外出开会,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A.仁慈专断型B.民主型C.强硬专断型D.放任型41.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影响42.在教师指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属于()A.教师主导取向B.学生自学取向C.指导型策略D.方法型策略43.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44.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应该在()制定出来。A.学期或学开始前B.定好课题计划后C.学期结束后D.上课前45.()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46.根据《未成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人的()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D.抚养义务和照管义务47.《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国务院48.欣赏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A.巩固知识的能力B.审美能力C.接受一切的能力D.待人热情的能力49.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A.实验法B.讲解法C.讨论法D.演示法50.最早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属于教育活动构成要素的包括()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设备E.教育手段2.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C.个体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D.个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4.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内容是()A.《大学》B.《中庸》C.《诗经》D.《论语》E.《孟子》5.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A.对学生的研究B.对社会的研究C.对教育目的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法的研究6.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类型有()A.职官学校B.官学C.文士学校D.私学E.书院7.下列选项出自《学记》的有()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B.“君子之教,喻也”C.“师严然后道尊”D.“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E.“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8.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A.遗传素质B.教育C.社会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E.气候条件9.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作用表现在()A.帮助人发现自身的价值B.发掘人的潜力C.发挥人的力量D.发展人的个性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10.下列符合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语言要求的有()A.准确、简练B.清晰、流畅C.具有启发性D.生动、形象E.平淡无奇1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A.心理相容B.民主平等C.尊师爱生D.严格要求E.教学相长12.备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包括()A.备修改案B.把教科书“备厚”C.剪贴式D.修改式E.将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共享13.智育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它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有()A.传授知识B.形成技能C.发展智力D.提高学习分数14.班主任建立良好集体可以采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包括()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1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16.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即()A.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实现教育目标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17.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问题。A.评价要以赞赏和正面评价为主B.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及教训C.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D.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18.实用主义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它的主要观点是()A.以儿童为中心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C.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D.教育即生活19.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A.理想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价值成分20.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师的任免21.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动参及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22.教师经常使用的几种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是()A.观察B.检查作业C.考试D.家访2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A.实物B.文字C.口头语言D.图表E.图像24.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有()A.保护子女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B.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C.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安排寒暑假及节假日活动D.加强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人格教育E.制定家教计划,配合学校教育工作25.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包括()A.及学生交往的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C.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E.教育科研能力26.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D.发扬教学民主E.引导学生自学27.小学生董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章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健康权B.休息权C.娱乐权D.不合理劳动权28.教师的风度仪表应表现为()A.举止文明B.衣着整洁C.语言准确D.态度亲切E.教态自如29.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30.范例教学法的一般程序包括如下哪几个步骤?()A.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B.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C.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D.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和切身经验的知识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2.社会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6.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7.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它不具有强制性,所以适龄儿童少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8.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构成了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9.智育等于教学。()10.“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清朝。()1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12.平时考查中的口头提问是在课中进行的,而检查书面作业则是在课外进行的。()13.德育过程的顺序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固定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14.在我国,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15.教学就是以提升学生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16.教师成长及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17.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18.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应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19.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0.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及执行方式都是相同的。()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B.历史性C.继承性D.生产性2.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及教育》D.《教育学》3.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包括()A.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B.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C.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D.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4.中小学实施“双基”教学,其中“双基”包括()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5.()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6.()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民主主义及教育》D.《普通教育学》7.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8.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A.传统教育B.进步教育C.生活教育D.社会教育9.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正式提出了“班级”一词。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10.孔子极力倡导“有教无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论其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B.“有教无类”是一次重大革新,由此形成了“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教育公正”等一系列师德品质C.不同阶层和地域的学生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D.“传道”、“授业”、“解惑”是有教无类的主要内容1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A.礼、乐、射、辞、书、数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礼、乐、射、御、书、数1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及政治的关系B.教育及经济的关系C.教育及文化的关系D.教育及科技的关系14.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5.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6.“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17.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A.学校精神B.学校制度C.学校文化D.学校传统18.“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19.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20.“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所推崇的理想。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后制度化教育21.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A.京师大学堂B.学堂的出现C.废科举,兴学校】D.壬寅学制22.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C.我们一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23.()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全民教育24.“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A.培根B.康德C.席勒D.卢梭25.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A.实现教育平等B.实现全民教育C.提高教育效率D.提高教育效益26.下列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A.教材B.互联网C.实验室D.师生关系27.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及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A.任务分析模式B.过程导向C.工作分析D.目标导向28.()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29.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30.综合实践活动是()A.选修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必修课程31.学习的主体是()A.教师B.家长C.学生D.学校3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33.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学生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A.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相对评价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D.绝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和形成性评价34.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C.共同的生活准则D.一定的组织结构35.()方式不属于班主任的领导方式。A.权威型B.民主型C.专断型D.放任型36.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B.选出班干部队伍C.形成健康的舆论D.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37.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38.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及()A.沉默的B.对抗的C.安静的D.活跃的39.被林崇德称之为教师“才华的顶点”的能力是指教师的()A.了解学生的能力B.处理教材的能力C.言语表达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B.中小学学生管理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41.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必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A.教师B.校长C.行政人员D.教辅人员4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A.课堂练习的布置及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D.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43.“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靠教师的教,教及学是辩证统一的。”这句话说的是()的规律。A.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B.间接经验及直接经验相结合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D.传授知识及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44.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经验直观4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A.练习法B.实习作业法C.实验法D.谈话法46.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A.指导教学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C.个别化教学D.现场教学47.以下及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48.组织活动属于()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49.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经验总结法D.实验法50.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做()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曾提出过“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的教育家有()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赫尔巴特D.洛克E.卢梭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A.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C.学校即社会D.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E.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3.班集体是按一定的组织机构形成的,并且有相应的组织形式。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A.委员会制B.直线式C.参谋制D.职能式E.直线职能式4.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是()A.确定课程目标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A.成熟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环境论E.内发论6.癸卯学制明文规定的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A.忠君B.尊孔C.尚公D.尚武E.尚实7.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培养目标是()A.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B.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D.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E.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及能力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有()A.激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E.检查知识9.下列关于班集体的说法正确的有()A.班集体具有共同的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C.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D.一个班的学生群体就是班集体E.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10.下面强调循序渐进原则的说法有()A.学而时习之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C.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D.教学相长11.围绕班级授课制改革的展开,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12.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13.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A.洛克的“白板论”B.高尔顿的“血统论”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性善论”“性恶论”14.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A.知识、能力B.过程、方法C.情感、态度D.精神、方法15.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发展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C.合作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E.多元化原则1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为()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D.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质量E.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17.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有()A.教育者自身的状况B.人的主观能动性C.家庭环境D.社会发展的状况E.气候条件18.下列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有()A.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C.离开社会环境这种外部条件,再好的遗传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D.“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E.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19.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A.国家的教育目的B.学生的学习目标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社会的价值取向E.教师的教学目标20.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A.政治理论知识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E.交往沟通技巧21.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A.模仿性B.意识性C.规律性D.社会性E.复杂性22.下面关于班级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B.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C.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D.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E.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23.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B.教师的情绪状态C.教师的领导方式D.教师的教学方法E.师生关系24.小民在学校发生被开水烫伤的伤害事故,学校应当()A.查明责任后救助小民B.查明责任后告知小民父母C.及时救助小民D.及时告知小民父母E.查明责任后给予补偿25.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A.学校不得开除学生B.适龄儿童、少免试入学C.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D.学校不得开设重点班E.平等对待学生26.下列关于问卷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成本比较低B.节省时间和人力C.一般不要求署名,有利于保证信息的准确性D.由于错答、误答、乱答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问卷调查可信度降低E.使用问卷法时不需要考虑其适用对象的特点27.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课外作业的布置及批改E.学业成绩的检查及评定28.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B.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E.发扬教学民主2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的组织形式有()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C.问题教学D.班级授课E.分组教学30.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等活动。A.独立作业B.复习C.预习D.社会实践E.课外活动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仅仅是对教育方法的批判。()3.春秋时期的《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4.政治及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5.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6.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近代课程是分科的。()7.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及思想。()8.美育即美术教育。()9.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随意翻阅学生的信件。()10.中国有句俗语“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教师对学生应像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样溺爱。()11.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2.教学由教及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13.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14.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面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负面的影响。()15.课外、校外教育及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16.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17.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18.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19.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20.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和搜集资料。()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3.()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及教育》4.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A.“四书”“五经”B.“六艺”C.“七艺”D.“八股文”5.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及青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6.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7.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奇C.洛克D.杜威8.在教学问题上,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A.“有教无类”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D.“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9.俗话说“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中()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B.家庭教育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C.家庭群体在交往接触的密切性D.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1.决定教育目的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B.生产领域的应用C.学校教育D.市场推广13.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A.科学知识B.信息技术C.文化发展D.政治体制1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