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_第1页
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_第2页
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_第3页
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_第4页
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PAGEPAGE1摘要: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仁学思想是在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的基础之上,通过先验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思想是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两人由于是继承关系,必然存在相同之处:都是在人生而有之的真实情感上,以个人为出发点,要求以人为本,最终实现对社会秩两人由于是继承序价值的追求。但二人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在思想的立足点上存在差异。孔孟二人虽然距今已经超过两千年了,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思潮和经济形态来说存在缺陷,但也不无助益,而且助益是主要的。关键词:孔孟;仁;仁政TheideaofcomparativedifferencesofConfuciusbenevolenceAbstract:ConfuciusisthefounderoftheConfucianismthoughtsystem,itscoreisbenevolence,droveinbenevolenceintoGoodmoralaccomplishmentbenevolenceandGoodpoliticalbehaviortwoaspects:Goodmoralaccomplishmentbenevolenceaskedindividualsinlove,abidebyaseriesoffoundationofmoralnorms,implementationaswellasthecoreofthesystemwillbeinperfectshapepersonalpersonality,Thekernelisthemoralpoliticsaspoliticalbasis,zhoufoothold,throughtherectificationforrestorationofzhou.Goodmoralaccomplishmentbenevolenceisthestartingpointofthekernelisindependent,objective.MenciuswaswarringstatesperiodofConfucianism,hisbenevolenceisinsuccessionofConfucianbenevolence,throughthecorebasedonthe"allmenhaveaprioriobtainedof"giving"protectingtheleadership,benevolentgovernanceandtheking":yourpeoplethoughtisthecoreofmorality,andthepeoplewiththeproductionofyourpeoplethoughtiscarriedout.Theyareduetoinheritrelationships,theremustbeofthesame:allisinlifeandtruefeelings,basedonindividualasastartingpoint,people-oriented,finallyrealizesocialranktwoduetothepursuitofthevalueofsequenceisinherited.Buttwopeopleofdifferentbackgrounds,becauseinthestandpointofideologicaldifferences.AlthoughithastwoConfuciusthoughtformorethantwothousandyears,modernsocialandeconomicform,butalsodefects,andhelpful.key:Confucius;Mencius;benevolence;benevolentgovernance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任浩(甘肃天水师范学院2006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741001)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儒学的创始人,孟子处于战国初期,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儒,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孔子面对天下失范的局面,要求恢复恢复周礼,以周礼来恢复社会的秩序,所以孔子以仁注礼,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全面道德规范体系。孟子面对诸侯争霸的乱世,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通过保民而王来解决当时政治合法性缺位的问题。一、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相当多,并且散见于《论语》一书中。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论语》一书中出现的仁有66次之多,但没有一个仁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这里主要从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方面来阐释。(一)成德之仁孔子的仁涉及到当时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等,是对个人生活的规范。可以说,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应该遵从的道德准则,是人们内在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所以仁就是有道德的生活。1、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根本内容,“仁”的本质是“爱”。“仁”字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古人将其解释为“相人偶”,意思就是指两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人关于“仁”的思想,并且明确指出“仁”的实质就是‘“爱”。譬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人,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些都是关于“爱”的集中体现。但是孔子的爱人并非像墨家“兼爱”思想那样不分差别的爱一切人。首先,仁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道德评价标准“为人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正如蒙培元先生所说“‘仁’并不是无原则的爱,仁爱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从主观上说,是仁之应对能力;从客观上说,是知人之善恶,是以知为条件的。因此他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爱之中有好恶,好恶是有标准的,其标准是建立在知之上的。”[1]所以孔子在结交朋友方面主张“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其次,由于仁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周礼,所以,“爱人”的思想又受到礼的约束,其中主要受到“亲亲原则”和“尊尊原则”的约束。孔子认为,爱的实现过程,就是以家庭为起点,由近及远,向四周扩散的过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正如有若所揭示的那样“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所以出现从孝敬父母到社会交往的差别,即爱从又高到低的扩散过程,有从中心向四周效力不断减弱的痕迹。这就是说爱要先爱其亲即亲亲原则。同时,在周礼中,君臣父子各有各的本分,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也要按照自己所处的地位不同而行使不同的方法,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君臣父子要各安其位各行其道,不可逾越。由此可以看出,就是用“尊尊”这种等级制度对“泛爱众”(《论语·颜渊》)进行节制。此即是“仁者,即人之性情真的及合礼的流露”[2]了。2、仁是一个全面的道德规范体系孝悌在孔子那里,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其他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由此句可以看出,孝悌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前提,包括社会交往和个人发展。所以,孝悌就是有若所说的“君子务本”(《论语·学而》)中的本了。孝悌以外,孔子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道德规范。表现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五个方面,“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除这五德之外,还包括其他的道德规范,如:温、良、俭、让、勇、刚、智、忠、直、义、中庸等。除了从正面表达以外,还从反面提出不仁的表现,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等等。3、仁的实现方法每一种思想都会有一套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也不列外。“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里仁》)”“求仁而得仁”(《论语·述而》),这是孔子所要达到的境界,方法有如何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为仁是一种自主行为孔子认为,为仁应该是自身主动的,而不是受到压力而被迫接受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在为仁的过程中,应该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不能中途而废,反对那些自我设限并为自己找借口的言辞,“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2)“忠恕”为根本方法在孔子的思想中,“忠恕”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就是指自己要竭尽全力,不可半途而废,恕,就是自己要移情于他人。“尽己谓之忠,推己谓之恕。”(《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里仁》)要如何做到“忠恕”呢?关于忠,孔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予以说明:外在方面要选择有助于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外部环境。“里仁为美。不择仁而处,焉得智?”(《论语·里仁》)在正面,要通过对别人好的道德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见贤思齐”(《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同时还要做到“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在反面,要与不仁言行划开界限,“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在内在方面,要做到不断反省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既要在见到不仁的行为时反省自己,“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又要独处时反省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关于恕,在积极方面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消极方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由此观之,忠就是不断从外界吸取养料,提高自己的修养的过程;恕就是把自己已获之修养作用与外界的过程。在“忠恕”的过程中,还要坚持“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论语·子罕》)的原则,就是要一准于道,不可固执己见。(3)受到礼的节制孔子认为,没有礼的节制的仁必然会走向它的反面,“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所以,仁必须受到礼的节制,“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二)为政之仁在人完成自身道德完美的修养之后,孔子把仁推到政治方面,把为政作为为仁的目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也。而为政的终极目标则在于恢复社会秩序,主要体现在已下发面:1、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在孔子看来,政治就是一种正人心的东西,就是道德的升华,“政者,正也”(《论语·颜渊》)。所以他要求执政者“为政以德”(《论语·为政》)认为只要为政者“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天下就会想群星绕北辰那样归顺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群星拱之。”(《论语·为政》)孔子的为政以德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而是具体的,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之中,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把执政者的个人道德看做为政的起点认为执政者的个人道德政治关乎统治的的合法性,关乎天下人对政权的向心力和归顺度,“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所以执政者必须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反对那些品行不端的人执政,“不能正其身,其正人何?”(《论语·子路》)(2)执政方式上要求道德的手段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反对当时的统治者对百姓实施杀戮政策。“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证,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的风,小人德草,草尚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并且自己提出了一套执政手段,主要包括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执政者做好表率,以此来影响百姓,“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在另一方面,主张用道德教化百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3)执政效果要符合道德孔子特别注重执政者的执政效果,认为执政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使民安居乐业,即执政者要实惠于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为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所以,在执政效果方面,孔子对管仲是高度赞扬的,“管仲相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赐”(《论语·子路》)。2、要求通过“正名”以恢复周礼(1)对待周礼的态度孔子认为,周礼是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损益发展出来的,是完善完备的,所以说“周监于二代,吾从周”(《论语·八佾)。反对那些媚俗弃礼的流言,并给周礼披上了天意的神秘色彩,认为废弃周礼会得罪上苍,“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不如媚于灶,何如?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孔子不仅在言论和思想上如此,在行为上也是谨守如一,不敢越雷池半步,“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不仅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对别人的要求也是这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阻止别人的越礼行为,“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对于那些逾礼而自己又力所不及的,也要表示谴责“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综上所述,孔子对于周礼的态度是守旧的,借他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信而好古”(《论语·述尔》)。(2)“正名”是恢复周礼的根本途径既然对待周礼的态度是守旧的,那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只有恢复周礼的秩序了。而恢复周礼的根本方法,就是“正名”,“子路问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所以在齐景公问政时,给出的答案也只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君臣父子恪守周礼之本分而不可逾越,“孔子以为苟欲拨乱世而反正则莫使天子仍为天子,诸侯仍为诸侯,大夫仍为大夫,陪臣仍为陪臣,庶人仍为庶人。使实皆如其名,此即所谓正名主义也。”[2p36]3、强调人才在为政中的作用孔子通过对历代兴衰的总结,认为人才对国家治乱有极大的关系,在每一个大治的社会,总有优秀人才再做贡献,要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执政者必须把注意发现人才引用人才,“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论语·泰伯》)所以要求执政者注意选拔人才,以弥补“亲亲原则”的不足。子游为武城宰时,首先问的是得到人才没有,“汝得人焉尔乎”(《论语·雍也》),在仲弓问政时,也提出要“举贤才”(《论语·子路》)。同时,在举用人才方面,孔子也提出了一些见解,即他认为任贤才应首先选用出身寒微的人,“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4、主张养民惠民孔子反对执政者的贪婪无度,盘剥百姓,主张“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所以在得知冉求帮助季氏聚敛时,极度气愤,“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为之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反对当时执政者无度的劳役,主张“使民以时”。同时认为为政之道在于富民教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三)仁与礼的关系综合前文可以看出,仁是依据人的真实情感产生的,是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普遍的道德价值的追求,礼产生在仁之后,只是对仁的一种修饰和固定,“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徇兮’,何谓也?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之言诗矣。”(《论语·八佾》)所以,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实质,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二者缺一不可,有仁无礼,会造成情感的泛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人必须靠礼来节制。但是有礼无仁,只会让礼流于形式,所以孔子也是极力反对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二、孟子的仁学思想孟子的仁学思想是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核心内容是仁政。仁政是在先验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的基础上发展扩充来的。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同时,孟子仁政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危机。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解释:(一)仁政的哲学基础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并把善于不善提升到人与非人的本质区别。具体如下:“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是由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组成的,认为这四个方面犹如人的四肢,缺一不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在肯定“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都是良知良能的主张,“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都是人天生所具有的,是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所以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无需求诸外,只需求诸内就行了。既然人的仁义礼智都无需求诸外,那么在处理与外界的周遭关系时,只需将仁义礼智四端扩充而已,“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泉之始达也。”(《孟子·尽心上》)反对那些自认为不能行仁义的推托之词,“有此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扩充与不扩充的结果,“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所以最后得出结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其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再此“不忍人之政”即为“仁政”。既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则帝王也不会例外,都具有“不忍人之心”,都可以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所以要求执政者要做到后王法先王,行仁政于天下,讥笑那些认为仁政是不可能办到的人,“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是故在孟子那里,基于性善之基础,实行仁政就像为长者折枝那样简单了。(二)仁政的具体表现1、贵民思想面对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贵民思想,就是要求执政者在政治生活中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尽心下》)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核心,是政治生活的中心,国家其次,君最后,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认为有了百姓才有了国家,有了国家才有了管理者,而君主不过是管理者中的最高位阶而已。所以国家为民所建,君主为民而设,这样,三者的轻重主次就已经很明显了,国家的政治,一切归于民。贵民思想是德配君和制民之产的前提和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2、以德配君既然国家以百姓为本,那么政权的合法效力最终来源于天下百姓的拥护,也可以说是民心的归属问题,所以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这里“人和”就是指百姓心归于一,真诚的拥护。同时孟子把它上升到道德的层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既然民心的归属已经上升到道德的至高点,就必须落实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之中,所以要求以德配君:一切的政治职务都具有道德属性,各个政治人物要有相应道德才能配得上一定的职务。“天下有道,小德役于大德,小贤役于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其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所以,在政治的运行全过程中,,要完全以德为准,须臾不可偏离。依据此种观点,君主具有最高道德,不断等而下之。(1)君主方面既然君主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的,当无德之人占据此位时,百姓有权变甚至是用暴力推翻他,并且否认他们是君主,因为他们无德配此位,并不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还将其指斥为独夫民贼,“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贼仁谓之贼,贼义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正是基于以上的条件,孟子反对危害天下生灵的不义之战,对当时执政者不顾百姓死活而随意发动战争的行为大加痛斥“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而食人肉,罪不容死。”(《孟子·梁惠王下》)同时,他又主张兴王者之师,行仁义之事,吊民伐罪,解民于倒悬。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2)在官员方面首先,在官员的任用上,要选贤任能,慎重抉择,在任用官员之前,必须考察备用官员的品德。并且,孟子提供了一套方法,就是在生活中考察他们的品德,用人者不可为他人之言论所左右,“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侯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侯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其次,在现任的官员方面,要求他们做到保民,认为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官员为政的最高道德表现。所以孟子在见到齐国大夫距心才会斥责他没有尽到为政的责任,“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於沟壑,壮者散之四方,几千人矣。”(《孟子·公孙丑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与?”(《孟子·公孙丑下》)当官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则应该去位,即使是诸侯也不例外,“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3)君臣伦理道德方面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发展了前人“君臣义”的观点,认为君与臣之间,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君主尊重臣子,即“君使臣以礼”(《孟子·离娄上》),认为君不尊重臣,臣也不会尊重君,是天经地义的,“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另一方面,要求臣忠于事君,即“臣事君以忠”(《孟子·离娄上》),就是要求臣子竭诚为君王服务,对君王要责难陈善,补君之过失,即使犯君亦在所不惜,所以在景子责备他不敬齐王时,他说游说齐王于仁义是对齐王最大的尊重,齐国各位官员也赶不上他。3、制民之产孟子认为,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就要做到“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以解决当时“厩有肥马,庖有肥肉,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的社会现象。而孟子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上》),认为这是仁政的开始。在他看来,要达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上》)的境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让百姓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把它与社会的稳定联系在一起,“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滕文公上》)并且认为“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是国家的责任,是执政者分内之事。“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制度方面孟子认为,周朝的井田制是完善的,只要稍加润泽便可以使用了,所以主张推行井田制,以解决当时社会“上下交征利”(《孟子·梁惠王上》)、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资料、饿殍遍野的社会状况。“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馀夫二十五亩。死徒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2)税收制度方面孟子反对当时执政者取闽无度,任意盘剥百姓的野蛮行径,主张把税收制度固定下来,防止国家在征收税收时的任意性,以保护百姓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同时,还在税收的数量上作出要求,他认为三代的税收是合理的,主张恢复三代的什一税,“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3)在徭役方面在农业社会,劳动力使用的好坏决定着农业的收成,所以孟子反对执政者任意征发民力,主张“使民以时”(《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三、二者仁学思想的比较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而然在思想上具有传承关系是不可避免的,韩愈的道统论就是孔子-曾参-子思-孟子的一个传承过程,但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决定了二人思想具有差异。(一)二者仁学思想的相同之处1、二者思想都是以仁为根本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根本都是“仁”。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以前文所述,孔子认为人的一种真实情感,是先天具有的,礼是为了节制人的情感而产生,虽然“以仁注礼”,但还是把礼看作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精神实质。所以“仁”又是最根本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孟子同样如此,认为“仁”是人的根本,虽然还有“义”“礼”“智”等方面的因素,但在“亲亲为大”的思想的指导下,都只是“仁”的扩散,“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此二者弗去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2、在哲学渊源上都是先验论孔子认为圣人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学习而成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同时,“孔子还认为具有仁德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地,即实现仁依靠本人的觉悟和努力,是个人的独立的自由的意志表现,并不受别人或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孔子这种关于仁的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的特点,又是以仁的先验性为基础。例如,他提出的达到仁的途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当然假定“己”心都是善良的,都是先验的认识什么是善良,这种情况之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具有道德价值,成为达到仁的途径。”[1p]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先验论思想,孟子先验的假定“人皆有四心”(《孟子·公孙丑上》),把它作为人与非人的界限。同时认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并且认为“人而不仁”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没有守住自己的“本心”,所以“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只需“反求诸己而已”(《孟子·公孙丑上》),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3、都是以家庭为出发点孔孟二人的思想,都是以家庭为原点,不断向社会扩散的过程。孔子认为只有在家里做好了子女的本分,才可以接受其他教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这一思想有绝妙的阐述,认为家庭是社会的根本,关系的国家的稳定,所以有德行的人,首重的就是孝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孟子对此则阐述的更加明确,孟子认为仁政是“四心”的扩充。而四心中的仁就是指事亲,义就是指事兄,“亲亲,仁也”(《孟子·离娄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事兄是也”(《孟子·离娄上》)。所以,二人都是以家庭为出发点,都与社会的稳定相联系。4、都是对社会秩序价值的追求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都是天下失范、社会混乱的时代,二人都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恢复社会秩序的主张。孔子出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但社会还是保留了周礼的遗风,所以孔子对周礼并未失望,认为天下大乱是由于人们放弃了周礼的缘故,只要恢复周礼,天下就会稳定了,因此,孔子以仁注礼,希望人们通过自心感受来主动遵守周礼,并对那些违反周礼的行为大加挞伐。孟子处在诸侯兼并的战国时代,周礼已经被抛弃至于无人能够全识,所以孟子希望通过仁政来重新建立一个社会秩序,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一个与现实完全相反的小农社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5、都是在人的真实情感上要求以人为本前文已经述及,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基础是道德,要求“为政以德”。仁德的核心则是“人的价值的发现”[3]例如:“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这里的人就是指养马的奴隶,在春秋时代奴隶比马贱。即使在战国时候,秦国制定法律,对那些扬灰于大道的人要处以斩刑,就是因为小马驹沾灰之后会不适应而死亡。可见马比平民还尊贵,更何况于养马的奴隶。朱子认为“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该贵人贱畜,理当如此。”(《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乡党》)孔子虽然维护周礼,但在现实中则更加注重人的德性,不以人的贵贱区别待人。在孔子的弟子里,有各色各样的出身的人,不但有努力,已有罪犯。“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子”(《论语·公冶长》)。孔子那里未出现奴隶的字眼,而只有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所以孔子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孟子继承了这一精神价值,并且说的更加明白清晰。“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把仁与人直接等同起来,“仁政”(《孟子·梁惠王下》)就是指“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完全建立在孟子假设的人皆有“四心”的本质的基础之上的,最后提出了“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所以孟子仁政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孔孟所代表的儒学就是一门人学。(二)仁与仁政的不同之处1、政治主张不同孔子处于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但当时周礼余韵犹存,所以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未完全失望,主张恢复周礼,他的根本方法就是“正名”(《论语·子路》),认为政治的合法性来源于周礼,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当时的天子仍为天子,诸侯仍为诸侯。孟子则不同,由于处于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激烈之时,周礼几乎完全崩溃,恢复周礼基本已经不可能,所以他放弃了孔子“正名”的主张,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认为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仁政”的实施,所以在梁襄王问政时,说能行仁政的人即可统一天下,放弃了孔子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恢复,“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下》)2、二人思想的立足点不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就是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周朝的宗法制度是一种贵族具有诸多特权的的典型的等级制度,所以,恢复周礼,就是恢复周朝的贵族制度,一切政治权利皆为贵族所设。孟子不同,孟子更加关注下层社会的百姓,仁政就是“保民而王”(《孟子·梁惠王上》),认为政治上百姓的拥护是关键,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民意,所以一切正是权利都是为百姓而设。四、仁与仁政对当今社会的启示蒋庆先生在《关于重建中国儒家的构想》中主张把儒家思想重新定为中国的统治思想,恢复他的正统地位,以解决中国政治权力百年来的“合法性缺位”的问题,为中国的国家政权奠定合法性的基础。那么儒学的思想是否可以达到此种目的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用儒学在当代社会的作用(这里主要从“仁”与“仁政”来说)来解决。(一)“仁”与“仁政'的缺陷百年以降,中国的儒学受到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更加尤甚,在一定程度上说,儒学正处于一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缺陷,具体来说就是儒家思想与现代的社会思潮和经济形态不相适应。1,在当今的社会思潮之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西方的自然法思想,特别是以卢梭为代表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卢梭的思想主要是社会契约论,把自然法思想推向了高峰。依据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人是先于国家出现的,国家并不是先天存在的,它是由于社会公民之间的契约而形成的。所以要求国家尊重个人的权利个人的价值,国家只是公民为了实现美好的社会生活而设立的一种工具而已。但是“仁”与“仁政”的最终落脚点却并不是个人的价值,而是社会的秩序,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最终依靠力量也不是个体的人,而是君王。虽然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论断,虽然极端重视人的生存权利,但主动权并不操于百姓之手,百姓不过依然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受动体,君王才是主体,主动权操之于君而非民。2,从经济形态上看,儒学中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古代小农社会的反映,即使是孟子最终实现的目标依然不过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上》)。而当今社会是一种市场经济,农业已经不再是经济形态的主体,在这中经济形态之中,经济交易极度频繁,构成了一种人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民社会。正是基于上述的缺陷,许多人都认为“仁”与“仁政”都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需要抛弃,那么是不是“仁”与“仁政”对当今社会一无是处呢?(二)仁与仁政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助益1、执政者要解决百姓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执政者解决百姓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执政者的职责,孔子要求执政者对待百姓要“富之,教之”,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要求执政者“制民之产”。所以,在现代社会,让百姓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特别是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在现代社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国的所有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进行了国有化,即公有化。由于实践最后证明,这种政治方式是行不通的。最后由邓小平进行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但是就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的时候,中国的产权不明的问题就出现了,严重阻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虽然当代中国已经进行了改革,在宏观方面由于政府的主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情况。但是在微观方面,中国的这种情况毫无改变,反而变本加厉,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这是人之本性,但是就是在这朗朗乾坤之中,政府运用公权力随意侵犯百姓的财产,视百姓的财产如草芥,甚至个别政府还视人命为草芥,是对当代社会重视私有财产和人的生命的价值一种轻视,是一种无能政府的表现。所以,在当代中国,要解决百姓生活问题的根本,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解决百姓的产权问题,只有产权明晰,才能够进一步激活社会的活力,让百姓的创造力更加活跃,正如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科斯所说的的那样,一个良好的制度,能够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在当代中国,更要做到产权的明晰,才能够让社会的交易成本下降,才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一步提高。2、建设一个道德的政府在一个国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并且政治处在上层建筑的核心地位,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影响。所以政治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国家的政治运作也是倚靠人来进行的。在中国,政治的运作主要是依靠官员来运作的,在这中体制之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巨大提高。但就在这巨大的光环下,社会的危机也逐步出现。由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民社会的扩大,社会的经济交易越来越频繁,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物质的欲望也大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一些政府官员也就加入了最求物质利益的行列,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当今社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我们的官员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并不是自己正当的利益,而是损公肥私,使用国家的公权力为自己大肆谋取利益,不断损害纳税人的利益,比如现代官场盛行的权力寻租,政治不作为等一系列丑恶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道德性在下降。这些丑恶现象盛行,造成社会的共识,获利没有什么正当不正当,只要自己赚取了利润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了。所以,要保证纳税人的利益,端正社会的风气,建设一个道德政府是不可避免的。要建设一个道德的政府就是要以德配君,要官员有道德能够般配一定的政治职务,同时又要“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把政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道德的政治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加强官员的道德建设政府的运作是靠人来进行的,说得更加精确,就是依靠官员来运作的。官员的道德素质决定了他的行政行为。官员的思想不端正,做官如果只是为求获利而进入官员队伍,那么他会不择手段的为自己获利,所以,在官员道德方面首先是在官员的选拔上,要进行考察,选择那些有道德的人进入官员队伍,不能只是进行考试就可进入官员后备队伍,当然,在考察上并不能使一言堂,一把手说了算,而是要公议与考察相结合,把官员的选任放在阳光之下。对于在任官员,在行政之时,不应该只是上级说了算,官员不应该只是对上级负责就行了,政府的权利合法性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百姓的支持,那么,官员应该是对百姓负责,对于那些尸位素餐,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百姓有权利要求将其罢免。最重要的,也就是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官员的执政思想,思想是人最根本的,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之下进行的,所以必须把官员的思想转到以民为本,慎重对待自己手中所具有的权力,爱惜自己的羽毛。第二、加强国家制度的道德建设在当今社会,认为制度与道德是截然分离的观点早已过时,无论是在哪一个学科,无论是哪一个实践领域,都一直在关注着制度本身的道德性。例如,在十九世纪,法学家凯尔森提倡建立纯粹法学,认为法学与道德等其他社会现象无关。由于这种实证主义的盛行,导致了国家政治缺乏道德属性,社会缺乏人文关怀,正是在这中社会环境之下,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二战后,这种认为制度应该是冷冰冰的,不应该具有人文属性的观点受到了极大的批判,已经被社会所抛弃。所以,我们在改造甚至构建我们的政治制度时,应该注重它的人文属性,注重它的道德属性。在当今时代,政府的道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应该是一个民主的政府。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只有民主的政府,百姓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才更能有保障。其次,政府应该是一个法治的政府,政府的一切行为,应该受到社会共议的制约。而法治就是社会对国家形态的集体表达,法治是国家的法治,不是只有百姓才应当受到法律的制约,法律之下无特权,法律之下无例外。再次,政府的执政理念应当是重视人的价值。前文已经述及,政府是国家的管理机构,国家是由于有百姓才成立的,百姓是国家的基础,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的政治改革显然要落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真正的改革并没有进行,邓小平只是改变了毛泽东体制,是中国的政治形态恢复到常态而已,百姓的诉求不能够及时的有效的表达,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实现政治改革是势在必行。在政治改革时,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尊重人的价值的内在道德属性。3、政治要尊重人的情感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是完全建立在人的情感之上的,是以人的人的情感为基本出发点的。这也正符合了现代社会要求尊重人的情感的现代思潮。但是,即便有这种要求的出现,也并么有改变当今社会忽视人的情感的社会问题,现代的社会,犹如一个冷冰冰的冰窖,人人都在里面受到情感的煎熬。在我国,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这种情况则更加严重。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心与心的交流,而只是功利的结合体,在这个社会中,大家都在追逐利益,都在追求功名,仿佛活着就是为了名利,没有其他的意义了。在这个社会中,人成功的标准,不再是道德,不再是爱心,而是以他是拥有多少钱财,有多高的官位,有多大的名气。就这样社会的,社会的责任被忘记了,那些尽了社会责任的人,反倒被认为是沽名钓誉之徒,一个人,只要拥有权钱财,不论这些是来自何处,都被认为是成功的人。这是一个没落的社会,是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情感的社会。在生活中,人人都像是僵尸。在生活中,应该尊重人的情感,而要尊重人的情感,则必须先从政治上做起,虽然马克思讽刺费尔巴哈是要建立一个爱的天国,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建立一个爱的世界,又何尝不可,难道不是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愿望吗?由于政治的优越性和上层建筑的核心的为,所以,要建立一个爱的世界,则必须先从政治做起,要从政治做起,就必须要求政治尊重人的情感。在这里也只讨论政治。在微观方面,人在社会生活中,对政府的直接感受是来自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直接接触的那一部分,所以,政治要做到尊重人的情感,政府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做到尊重他人,不可以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把自己当做是古代的父母官,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自己的职务当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工作而已,要做到为民服务,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民排忧解难。在宏观方面,基本上不会不会发生工作人员与百姓的接触,但是,一个国家尊重人的情感主要体现在这各方面,是社会要实现尊重人的情感的核心。所以,最主要的就表现在这两方面:制度上,要做到制度人性化,真正做到制度是为人服务的,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服务的,所以在制度的设计上,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反对少数人的统治,最主要的就是尊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生存方面,就是要求政府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让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这是社会百姓对于政治国家最低的要求。在发展方面,社会的要求就是要政府做到公平正义。具体表现就是:第一,在社会的流动方面,要求有社会各阶层能够自由流动。各施其能,各尽其才,社会百姓能够通过自己的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当今中国,存在着一大帮子的特权阶层,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只要在中国,无论在何地,无论从事于何种行业都要讲究一个根红苗正,而真正根红苗正的,也就只有那些元老的后代了吧,所以,在中国的各个行业,都被这些所谓根红苗正的人所占据。中国共产党带领百姓推翻了国民党特权阶层,但也带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特权阶层,所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也只是这些红色元老后人在控制而已。所以,作为一个合法的政府,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能者居其位,不贤者不得位。让那些出生寒微的人也能够在努力之后获得自己应当所得的。第二,在社会的分配方面,必须坚持公平的原则,一方面既要让有能者获得自己应当所得的,另一方面又要减少社会的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的怨愤。当今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中国出现的贫富差距也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必须坚持社会分派的公平。4、尊重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什么,这个哲学命题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在敲打着每一个人的灵魂。但就是这样一个崇洋媚外,贵金贱远的时代,人们恐怕早已忘记中国的先哲早已对此问题进行过讨论了吧,亦或是这些早已被放进金匮石室,只有几个人能够接触而已,亦或是由于西方文明体系太过庞大,学科太多,让先哲之言成了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了吧,不管怎样,作为一个有着浓厚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根是不能丢的,先哲的谆谆教诲就是我们文化的根。那么什么是尊重人的价值呢?首先,就是就是要重人而轻物,不可以把物的价值看做比人更加重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在春秋时代,马是社会的运输工具,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当时还出现了楚庄王要用大夫之礼来葬自己爱马的情况,可见要人做到不爱重器而爱与自己没有情感关系的人是很难的。当今时代,是经济时代,就是重物的时代。要人做到人的价值则更加困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已经逐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人把物质利益看得相当重要,进入了人情冷漠的时代。譬如,中国那些所谓的企业家,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来压榨盘剥自己的工人,开起了中国名副其实的血汗工厂,这些人不但在管理工人时不尊重工人,而且在社会责任方面也没有多大的积极性,认为自己使用严酷手段所得到的利益就是自己的,不是社会的,而那些所谓的富二代更是乘势而起,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在经济方面是如此,在政治上则更是如此,一切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不怎么尊重人的价值,对许多社会的不良现象也是听之任之,社会环境不断恶化,同样,自然环境也是如此。尽管现在中央领导人已经提出了要实行绿色GDP,提出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的价值,但是以我认为,口号多于实质,很多行动根本没有施展开。综合以上的现象的原因,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的不足之处显现出来了,因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就是要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而提出来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早已超出这种政策基本点。所以,我们要真正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