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_第1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_第2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_第3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_第4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企业改革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二节

传统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改革历程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一、社会形态与经济形态(一)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社会存在的状态。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形态的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演变与生产力发展有关。原始共产

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从人类直立行走开始到奴隶主阶级的形成为止奴隶主占有奴隶劳动成果封建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剥削和占有农民劳动成果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之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二)经济形态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转的状态。高级

产品经济原始

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劳动果实

少得可怜自给自足,自种自吃,自做自用买卖成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劳动果实

极大丰富社会形态原始

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原始

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高级

产品经济(三)社会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关系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阶段

共产主义阶段(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特点1.跨越的时间长短不同2.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不同3.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同市场的范围、规模的大小不同市场的完善程度与市场的概念不同三、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商品经济跨越了从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直到进入共产主义之前的历史阶段,它包括封建社会的一部分,包括资本主义的全过程,也包括共产主义的前期阶段——社会主义时期。社会制度与经济形态没有必然联系,商品经济不归资本主义所固有,社会主义社会照样可以搞、应该搞、而且必须搞商品经济,这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第二节传统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

条件下的企业一、传统社会主义与单一计划经济传统社会主义是和现代社会主义对应的,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的、外国的统称为传统社会主义。单一计划经济一切都离不开计划,因此企业只能依赖国家,国家主宰了经济运行的全部职能。离开计划,企业无法转动。二、传统社会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1953―1957年(“一五”期间),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大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5年,社会主义企业的困难和调整期。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第四阶段:1976―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恢复和发展时期。第五阶段:1978年以来,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新时期。三、传统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一)企业经营机制1.机制机制是事物内部有机联系着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互相推动互相制约,促使事物正常运转的机能与形式。2.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内部有机联系着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推动又互相制约,促使企业正常运转的机能与形式。也就是企业的组织机构及推动组织机构运转的动力。(二)传统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先进阶级推翻腐朽阶级的阶级斗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革命的结果表明也确实解放了生产力。企业的实践雄辩地、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条真理。2.传统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的形成和运转是公有制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国家经营企业对政府有一个隶属关系3.传统的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的特点(1)国家直接经营企业(2)企业对国家的高度依赖性(3)取消市场,排斥竞争(4)制度上的“三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

锅饭(5)思想政治工作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改革历程一、真理标准讨论与凤阳春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应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存在着两条尖锐对立的路线。

“两个凡是”派:以华国锋为代表,坚持“文化大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实事求是”派:以邓小平、叶剑英和陈云等为代表,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完整地、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真理标准大讨论后,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全国各地农村改革的试验增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国最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安徽实行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效。二、扩大企业自主权与承包制扩大企业自主权特指社会主义企业改革之初,政府以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为重点,有限地扩大企业的生产计划、产品销售、劳动管理、内部分配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改革。从1987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推行了承包制。承包经营以“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为基本内容,使企业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并落到实处,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和利益约束机制。承包制的局限性:第一,承包制不能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第二,承包制不能消除企业的短期行为。第三,承包制企业不能解决自负盈亏的问题。第四,承包制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三圆理论(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21年,列宁认真总结了十月革命的实践经验后认为立即消灭商品货币关系是错误的,并提出了著名的“新经济政策”。1952年斯大林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在我国,毛泽东同志在商品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清除了“左”的思想影响,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指导思想。接着就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二)同藤异果

南阳光辉机械厂和河南某县L机械厂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民所有制的农机企业。1980年那次调整中,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考验面前他们走了两条路,结出了两个不同的果。(三)新的企业经营机制的形式“三圆理论”是传统社会主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不同的经营机制及如何从旧机制转向新机制的理论,它是对两种经营机制和转换经营机制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传统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政府计划产值产量经营企业管理生产“三个转”形成了三个同心圆,大圆套中圆,中圆套小圆,大圆覆盖中圆和小圆。经营管理生产现代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生产企业管理经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整个企业经营要从围着政府的计划转,转到围着市场转;企业管理从围着产值转,转到围着效益转;企业生产从围着产品的数量转,转到围着产品的质量转上来。四、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

按照党中央指出的改革方向,从1994年10月开始,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全国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展开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使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思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时间与内容上划分为前期准备、工作启动、组织实施三个阶段。1993年年底到1994年10月,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前期准备阶段。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贯彻《转机条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国企改革的新思路。第二,选择少数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协调会制度。第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准备工作普遍在全国展开。1994年10月至1995年6月,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启动阶段。第一,国务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开始启动。第二,试点工作的操作程序加快部署。第三,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第四,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启动。从1995年6月到1997年底,为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全国百家试点企业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第二,各种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参加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经济状况在三个方面优于非试点企业:(1)试点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好于全国企业的平均水平。(2)早试点企业的状况好于晚试点的企业。(3)多元出资的试点企业好于独资的试点企业。五、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加市场经济,即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二)市场经济的特征1.决策分散2.消费者主权3.价格与竞争机制4.分配多元化第二章现代企业制度第一节

企业制度及其类型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第一节

企业制度及其类型一、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第一,企业一诞生便有了企业制度。第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形态的法律范畴,通常表现为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基本法律形式。第三,从资源配置的方式来看,企业制度是相对于市场制度和政府直接管理制度而言的。二、企业制度的分类(一)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形式分1.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指个人出资兴办,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这种企业在法律上称自然人企业或个人企业。

优点:一是企业的开设、转让与关闭等行为,仅须向政府登记即可,手续非常简单。二是利润归个人所得,无需与别人分享。三是企业由业主自由经营,处理问题机动、敏捷。四是技术、工艺和财务不易泄密。五是企业主可以获得个人满足。

缺点:一是业主要承担企业的无限责任。二是企业规模有限。三是企业寿命有限。2.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共同出资,为了获利共同经营,并归企业主共同所有的企业。(1)合伙经营合同成立合伙企业必须经合伙人协商同意,然后采用书面协议的形式,把每一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都确定于合约之中,这个书面合约即合伙经营合同。(2)合伙人的类型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其他合伙人(3)合伙制企业的优点:一是扩大了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二是集合伙人之才智与经验,提高了合伙企业的竞争能力。三是增强了企业扩张的能力。(4)合伙制企业的缺点:一是产权转让困难。二是承担无限责任。三是企业的寿命仍不易长久。四是合伙人意见分歧时,难以统一,从而影响企业决策。五是企业规模仍受局限。3.公司制企业公司是由许多人投资创办并且组成一个独立法人的企业。(1)公司制企业的优点:一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负有限责任,其风险要比个人业主、合伙人小得多。二是公司可通过发行有价证券的方式来筹资,容易筹措大额资金,满足公司大规模扩张的需要。三是公司具有独立寿命。四是管理效率高。(2)公司制企业的缺点:一是创办公司手续繁杂,组建费用高昂。二是政府对公司制企业有较多的限制。三是财务报表全部公开。四是双重缴纳所得税。

(二)按企业组成的方式分1.工厂制企业工厂是指以机器体系为主要生产手段,不同工种的劳动者进行分工和协作,直接从事工业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工厂有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1)自由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种工厂就是企业,拥有法人资格,叫做工厂制企业。(2)属于企业或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政府机关附属的工厂,这种工厂不是企业,没有法人资格,不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单位。2.公司制企业公司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集资联合组成经济实体的经济组织。作为联合体而存在的公司,有着下面两个共同特征:(1)集资联合组成的公司资金和财产,是由公司支配的独立资金和财产,用于公司统一的经营活动,并承担着公司自负盈亏的经济责任。(2)集资联合组成的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公司法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三)按经营管理方式来分1.传统国有制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上最具有典型性的企业制度。2.承包制是按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方式,确定国家与企业间的责、权、利关系,在承包合同范围内,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3.股份制是指由股东出资创办企业,交由专家进行经营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最后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投资收益和承担投资风险的企业制度。

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一、现代企业(公司)及其特征(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二)拥有现代技术(三)拥有现代化的管理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要求用法律手段来界定出资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

政企分开要求国家作为政权机构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包括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家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分开。

管理科学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实施,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协作关系。(二)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有两类:一类是消费者。另一类是企业。企业消费者生产要素支付报酬商品交付商品价款市场(三)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公司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适合企业集中巨额资本扩大社会经济生产规模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节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一)产权与产权制度

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其中权能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地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对财产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和处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产权主体的地位、行为、权利、责任、相互关系加以规范的法律制度。(二)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1.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第一次分离

原始所有权是指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表现为股权及债权,股票和债券是它的载体。法人产权是指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和自由处置转让权。2.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第二次分离

经营权是企业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执行机构等公司治理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明确划分责、权、利,形成了调节所有者、公司法人、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制衡和约束机制。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一)公司的外部组织形式1.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有限责任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的公司。2.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3.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4.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是指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构成的企业。1.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2.监督机构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董事会及公司经理人员活动进行监督。3.执行机构经理人员是董事会领导下的公司日常管理与执行机构。股东大会总经理监事会部门经理董事会代表领导关系代表监督关系(二)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第一,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第二,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第三,拥有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并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第四,有一套符合本企业特点、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高效率运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第五,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电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现代化管理。第六,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四、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1.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确立了企业的法人地位和企业法人财产权。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以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确定了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适应,企业各项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第四节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行机制(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规则1.同股同权原则2.同股同利原则3.按资分配原则(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机制1.自负盈亏的产权管理机制2.自主经营的决策机制3.自我发展的积累机制4.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机制(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制股东的权利通过股东大会来保障,并通过由股东大会确定的监事会来监督。公司的拥有者和管理者是相互分离的,负责公司管理经营活动的不是股东自己,而是一个专家班子——董事会和经理负责。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行机制它既有股份可以转让,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的优点,又避免了转让过于频繁,会给公司造成动荡的缺点;它既有所有者与经营者适当分离的优点,又克服了股权过于分散造成股权地位弱化、股东责任心不强的缺点,因而它有比较灵活的运行机制。第三章

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系统第一节企业管理的涵义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第四节

企业管理系统第一节企业管理的涵义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求,以盈利为目的,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经济系统并使其具有活力的细胞。二、企业的种类企业分类原则企业类型根据企业财产构成和所负法律责任1.单一业主制;2.合伙制;3.公司。根据企业所属经济部门1.农业企业;2.工业企业;3.建筑安装企业;4.运输企业;5.商业企业;6.邮电企业;7.金融企业;8.咨询企业。根据生产力要素比重1.劳动密集型企业;2.技术密集型企业;3.知识密集型企业;4.资源密集型企业。根据企业经营规模1.大型企业;2.中型企业;3.小型企业。根据企业经营方式1.国有国营;2.国有民营;3.民有国营;4.民有民营。根据产品的经济性质1.工业品生产企业;2.消费品生产企业;3.军工生产企业。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类型1.企业集团;2.公司;3.总厂;4.工厂。三、企业管理的由来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历史过程,它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企业这个事物后才出现的。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也是不断调节人与劳动资料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企业管理就是适应生产力进步、生产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四、企业管理的含义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活动是属于企业内部的;另一部分是属于企业外部的。五、管理的特点1.管理的科学性2.管理的艺术性3.管理的综合性4.管理的不精确性5.管理的系统性6.管理的二重性六、企业管理的任务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发展商品生产,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管理还必须是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职工队伍作贡献。七、企业管理的重要性(1)管理是企业经营好坏、效益高低、乃至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2)管理是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3)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4)管理不仅担负创造物质文明,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建设新人,提高职工素质的任务。(5)管理起到调动各级和全体职工积极性,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关系的重要作用。(6)管理也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保证。第二节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一、传统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指1900年以前,即从18世纪工业革命后,由手工工厂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企业,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开始以前。特点:①管理的指导思想认为工人总是偷懒的,必须实行强制性的管理。②管理的方法是家长式的,独断专行。③管理的依据是靠个人的经验和感觉,不靠数据靠记忆、靠主观思考来管理。④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靠师傅带徒弟传授经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二、科学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大体是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一)泰罗制内容:(1)“定量作业”(规定定额)。(2)工作标准指导卡。(3)计件差别工资率。缺点:(1)各工序间完成定量不平衡,各零件完成定量不等,形成零件不配套,造成在制品多,资金占用多,工资发得多,对资本家不利。(2)没有从整体出发,解决计划决策问题、协调问题和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整体效益问题。(3)不重视人的思想、行为的作用,不重视人群关系问题。(二)福特制内容:(1)零件各工序同期化。(2)传送带制(3)组织大量生产,推行标准化。福特制克服了泰罗制的缺点,使零件各工序同时完成,使产品的各种零件同期完成,及时装配,减少运输,减少在制品,简化管理,减少报表和数据的填写。其缺点是对工人强制劳动,工作单调,技术简单,影响工人的情绪。三、现代化管理(最新管理)阶段(一)技术学派(管理科学派)技术学派认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主要是依靠最新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管理,要应用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及运筹学等数学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作为管理手段,把企业看成是人和物组成的有机整体。(二)行为学派行为学派认为管理主要不是靠技术,管理技术再先进,人不很好地执行也没用。管理主要靠人群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人是决定的因素。第三节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一、早期的管理思想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32-1790)发表了《国富论》,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1771-1858)以其博大的仁爱之心进行了多项实验,试图证实发展生产力并不一定需要当时那种残酷的剥削、压榨方式。19世纪初,英国的巴贝奇(1792-1871)在其广泛的调查与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他的管理思想。二、古典的管理思想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在这本书里,经过大量的实验,实施标准的操作方法,据此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管理只是经营的6种职能之一的论断。

韦伯发表了《社会组织和经济理论组织》一书。韦伯认为,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要把组织中的全部活动分解为各种基本业务,以分配给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三、中期的管理思想(一)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1933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中的问题》一书。在书中他全面总结了霍桑实验的结果。人群关系理论的出现,使资本家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的真正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发表了《人的动机理论》,论述了作为人的动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5种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形成金字塔形的层次。四、现代的管理思想(一)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巴纳德。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由相互协作的个人组成的系统。(二)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并且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三)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卡斯特,他著有《系统理论和管理》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并与环境保持协调;管理靠系统性来实现。(四)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德鲁克、戴尔等。德鲁克著有《管理的实践》和《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戴尔著有《伟大的组织者》。(五)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伍德沃德,著有《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一书。(六)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是伯法等人。伯法的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第四节

企业管理系统一、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系统是指由事物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特性:(1)集合性。(2)关联性。(3)目的性。(4)层次性。(5)整体性。(6)对环境的适应性。二、现代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中,包含着企业管理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动态系统)和组织机构系统(静态系统)。运营活动的内容:(1)营销活动。(2)企业的生产活动。(3)技术活动。(4)财务活动。(5)会计活动。一般管理性

职能活动企业运营性职能活动系统决策性职能活动信息反馈运行计划决策技术生产财务会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营销反馈第四章企业决策性职能第一节企业决策管理系统第二节

企业人员素质与企业决策第三节

企业经营战略第四节

企业决策的程序第一节企业决策管理系统一、科学决策的形成和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一)科学决策的形成最早把决策这个概念引入管理理论是在1938年,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C.I.Barnard)在其所著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管理中的决策概念。60年代初,由西蒙(H.A.Simon)等人倡导的决策科学理论形成,并且得到广泛传播。(二)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1.经营决策是企业系统的基本行为2.经营决策正确与否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3.科学经营决策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二、科学决策的一般原则(一)信息原则(二)系统原则(三)可行原则(四)满意原则(五)民主原则(六)反馈原则三、企业经营决策的种类(一)管理问题决策和经营问题决策

管理问题决策主要是解决有关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的问题。

经营问题决策主要是解决有关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问题。(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作业决策

战略决策是指影响企业全局活动、左右企业长远发展、有关企业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

战术决策,是指企业在战略决策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战略决策得以实施的手段性决策。

作业决策是指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提高生产经营工作的效率所采取的决策。(三)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高层决策是企业领导者的决策。中层决策是企业的职能部门与车间领导者的决策。基层决策是基层作业者的决策。(四)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影响决策目标实现的各因素已知并且稳定,决策是在条件相当明确的条件下进行的。

风险型决策是指影响决策目标实现的自然状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哪种状态会发生,在决策时是无法确定的,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是可以估计的。

非确定型决策的条件与风险型决策基本相同,只是无法测算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五)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也称为例行性决策,大部分是企业管理中的基层决策。这种决策处理的一般都是企业管理中会反复出现的涉及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常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决策。这种决策主要靠决策者的经验、创新精神和判断能力来进行。第二节企业人员素质与企业决策一、企业家与企业决策(一)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企业家是指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非凡业绩的职业化的企业管理者。企业家在企业决策管理系统中居于最高层,主要任务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决策。这种决策往往具有非程序性、长远性、全局性。企业家的战略决策对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二)科学决策对企业家素质的要求1.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2.要有超前的眼光3.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4.要善于走群众路线二、企业中层管理者与企业决策企业中层管理者既是企业高层战略决策的执行者,也需要为企业的高层战略决策提供决策方案或决策建议,同时又需要为其下级的决策制定决策目标,对下级进行决策指导。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决策决策决策战略战术业务第三节企业经营战略一、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征(一)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企业经营战略就是企业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为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是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管理和制定经营计划的基础。(二)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1.纲领性企业经营战略是长期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是企业经营管理综合思想的体现。2.竞争性这是从企业经营战略的目的来看其应该具有的特征。3.全局性企业经营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总体谋划。4.长期性由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是着眼于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获取企业短暂的成功,因此,企业的经营战略具有长期性的特征。二、企业经营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一)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企业为了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制定出企业经营战略,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二)经营战略确定了企业的奋斗目标企业经营战略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确定了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三、企业经营战略的种类(一)发展型战略发展型战略,又称进攻型战略。它侧重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在避开各种威胁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源的作用,求得企业的发展壮大。1.竞争战略2.企业联合战略3.外向型经营战略(1)市场渗透战略(2)产品发展战略(3)市场开发战略(4)多角化经营战略(二)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1.小而专、小而精战略即企业通过市场细分,选择能发挥企业自身专业化优势而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经营战略。2.钻空隙战略即企业通过调查,发现市场供应空缺,利用企业快速灵活的优势,以此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获得企业的发展机会。3.经营特色战略即企业通过生产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4.联合战略即中小企业紧密地依附于一个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接受它们的长期订货,成为它们的一个配套生产单位或联营单位。第四节企业决策的程序明确经营问题明确决策目标拟定决策方案评价选择方案①外部研究和内部分析②比较分析找差距①需要②可能①初步设想“全”“粗”“新”②精心设计“精”“细”可操作①确定评价标准②选择方案经验法教学法试验法①组织落实②思想落实③信息反馈方案补充发现补充新方案修订目标方案实施决策过程具体步骤一、明确经营问题,确定决策目标(一)明确经营问题发现问题是决策者的重要职责。为此决策者必须注意调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问题。(二)确定决策目标1.目标的要求第一是目标要有根据。第二是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含糊,不能有多种解释。第三是目标应尽可能数量化。第四是目标要有现实性,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2.多目标问题的处理对多目标问题,应在满足决策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目标。二、拟订可行性方案拟订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够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二是必须能够进行实施,也就是要能够付诸实施。三、评价和选择方案评价和选择方案就是在对所拟订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实施方案的过程。1.价值标准2.满意标准3.期望标准四、决策的实施与反馈决策方案确定之后,决策过程并没有结束,还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制订各有关部门、人员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决策目标落到实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实现企业的决策目标。在决策之后的实施过程中,决策者还需要对决策的执行进行连续的追踪调查,建立信息反馈渠道,随时将决策实施的情况与预期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异常原因,要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五、追踪决策1.回溯分析这种决策是对原决策的产生及环境变化情况逐步地进行逆推分析,指出发生偏差的环节,确定问题的症结,总结教训。2.非零起点追踪决策是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重新决策。3.双重选优追踪决策作出的决策必定会优于原方案。4.心理效应决策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人员处在既有的而又将改变的利害关系之中,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第五章

企业管理性职能第一节企业计划第二节

企业组织第三节

企业领导第四节

企业激励第五节

企业控制第一节企业计划一、企业计划的含义和特性(一)企业计划的含义从静态来看,企业计划是企业管理者制订的各种指导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周密的、完整的行动方案,包括实现预定目标的方法、步骤、进度等。从动态来看,企业计划是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情况,来制订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目标的具体的行动方案的工作过程。(二)计划的特性1.计划的复杂性2.计划的有效性3.计划的易行性4.计划的严肃性5.计划的灵活性二、企业计划的种类三、企业计划的编制(一)企业计划编制的原则1.统筹兼顾企业计划工作要全面考虑企业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各项计划首先要保证具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求具体工作必须与企业的整体工作相互协调。2.重点原则在企业计划工作中,应根据情况对问题加以分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确定方向和重点对象。3.发展原则计划工作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而要有预见性。(二)企业计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1.估量机会估量机会是计划工作的起点,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分析企业将来可能会有哪些成功的机会。2.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目标就是回答实施计划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目标是制订方案的基础,目标必须根据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来确定。3.方案拟订和选择在确定目标之后,就要拟订和选择达到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第二节企业组织一、企业组织的含义这里组织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内部工作内容不同的各个机构或部门;二是指企业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主要是指各机构之间以及机构内不同成员之间的权责关系。前者是组织的静态的含义,而后者是组织的动态的含义。二、企业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一)任务目标原则(二)精干高效原则(三)统一指挥原则(四)分级管理原则(五)权责对等与能级相称原则三、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一)直线制企业的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厂长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二)职能制各级行政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构,协助厂长从事职能管理工作。职能科室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职能班组职能班组职能科室班组长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班组长(三)直线―职能制把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线领导机构和人员,按命令统一原则对下级行使指挥权;另一类是职能机构和人员,按专业化原则,从事组织的各项职能管理工作。职能科室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职能科室班组长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班组长职能班组职能班组(四)事业部制

产品事业部,又称产品部门化。这种事业部制主要是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为基础,将与生产某一产品的有关活动,完全置于同一产品部门内,然后在产品部门内细分职能部门。市场甲产品部工程技术厂长生产采购人事财务乙产品部会计工程技术生产会计

区域事业部,又称区域部门化。其原则是把某个地区的业务工作集中起来,委派一位经理来主管这一地区的业务。总经理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市场采购财务人事人事工程生产会计销售澳洲(西部地区)(西南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东部地区)(五)模拟分权制模拟分权制是一种介于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它适用于钢铁、化工等连续生产的大型企业。总经理生产单位市场采购财务人事生产单位生产单位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车间车间车间(六)矩阵制矩阵制组织结构是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主要适用于新产品开发等需要多部门横向协作的情况。厂长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A产品负责人B产品负责人C产品负责人第三节企业领导一、领导的职责(一)指导职责领导的指导职责主要是领导者通过为企业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和管理制度、规范等来体现。(二)服务职责领导同时也是一种服务。领导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二、领导者的权力和权威(一)正式的权力和权威它包括法定的权力和权威、强制的权力和权威、奖励的权力和权威三个方面。(二)非正式的权力和权威它包括专长的权力和权威、品质的权力和权威两个方面。三、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一)领导者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二)领导者处事要客观、公正(三)领导者要体贴企业职工(四)领导者要有民主的作风,要平等对待职工第四节企业激励一、企业激励的概念和作用(一)企业激励的概念企业激励是企业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结合企业职工的内在客观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包括刺激、引导、鼓励等手段,使企业职工产生满足需要的动机,进而把企业职工这种满足需要的动机转化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具体的行动,使企业职工蕴含的潜能发挥出来的管理工作。(二)企业激励的作用1.激励是管理的关键激励就是要把职工对工作积极性的一面发挥出来,克服职工对工作消极的一面。激励的效果决定企业管理的水平高低。2.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性激励目标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促使职工把自身的潜力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企业各项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二、企业激励的过程第一阶段是激发职工内在的、未满足的需要。第二阶段是由职工的内在需要引起职工的行为动机。第三阶段是职工的行为动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第四阶段是职工行动的结果和行为校正。满足未满足的需要心理紧张生理紧张即动机寻找解除紧张获得满足的行为未满足满足新的需要引起产生达到目标未达到目标调整目标调整行为一、企业控制的意义企业控制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过程中,通过检查、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进展情况,并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然后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异常情况或不合理情况采取纠正措施,从而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的工作过程。第五节企业控制二、控制的过程和类型(一)控制的过程1.确定控制的标准控制标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部分。2.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实际情况是企业管理者应该经常进行的工作。3.进行差异分析要达到计划的目标,就必须在实际情况与计划情况发生差异时,采取措施,使差异缩小。4.采取控制措施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对原先计划方案的补充,也可以是对原先不切实际的计划目标的修订。(二)控制的类型1.反馈控制也称为事后控制,即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目标的最后实现。2.前馈控制也称为事前控制,它强调的是面向未来的控制。3.适时控制也就是即时控制。4.跟踪控制与提前控制跟踪控制的实质是无数反馈控制的综合;提前控制的实质就是前馈控制。三、控制的原则(一)控制的协调性(二)控制的准确性(三)控制的适应性(四)控制的及时性(五)控制的灵活性第六章

企业运营性职能第一节

企业营销管理第二节

企业生产管理第三节

企业技术管理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第五节

企业会计管理企业的运营性职能系统包括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研究开发、财务和会计五个部分。财务需求投入会计生产创造研究开发新设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需求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市场营销顾客需求投入产品提供新产品计划第一节

企业营销管理一、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一)市场营销决策与计划过程(1)明确企业目标。(2)市场形势分析。(3)市场营销战略与计划方案的制订。(二)市场营销计划的执行过程(1)建立和发展市场营销组织,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划分职责权限,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协调、沟通机制和制度。(2)建立挑选、培训、激励和评价市场营销人员的管理制度。(3)将市场营销计划任务落实到人,并明确时间进度。(三)市场营销控制过程(1)制定标准。(2)衡量成果。(3)采取纠正措施。二、企业市场营销业务管理(一)市场营销信息与研究管理1.企业内部经营信息包括有关销售、成本、存货、现金流程、应收账款等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2.企业外部环境及营销信息这又包括两个方面:①有关企业营销环境的信息;②有关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营销活动,以及营销组合的市场反应及执行结果方面的信息。3.收集信息的方式方法(1)市场调查的三阶段:①调查前准备阶段。②实际调查阶段。③调查结果处理阶段。(2)企业市场预测的步骤:包括确定预测目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资料分析、选定预测模型及方法、进行实际预测、分析预测误差、写出预测报告。(3)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询问法、观察法和试验法;市场预测的方法主要有经理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时间序列法、因果分析法等。(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1.市场细分化市场细分化是指根据顾客的不同特征和所需要的个别产品把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个消费者群,其中每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子市场。常用的市场细分的方法有单一变数法、综合变数法和系列变数法三种。2.目标市场选择策略(1)无差别市场策略。(2)差别市场策略。(3)密集市场策略。(三)市场营销组合管理1.产品管理(1)正确进行产品组合决策和产品大类决策(2)根据产品特点和顾客需求、心理特点及竞争者营销特点,进行产品的包装、品牌决策并加强对包装、品牌的管理(3)为消费者提供附加服务和利益2.价格管理(1)价格管理体制(2)制定价格要考虑的主要因素①企业的战略目标②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③销售成本(3)定价策略①地区性定价②价格折扣与折让,包括批发折扣、数量折扣、现金折扣、季节折扣等③促销定价④差别对待定价⑤新产品定价3.销售渠道和实体分配管理(1)销售渠道的选择①确定渠道的类型②确定中间商的类型③确定所使用中间商的数目(2)销售渠道的管理包括对具体的各个中间商选择、激励和定期评估;要选择有实力、有声望、有良好合作态度和发展潜力的中间商;要不断给以监督、指导与鼓励;提供适当的优惠条件;还要定期评估中间商的绩效。(3)销售渠道的改进企业应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对部分渠道系统或整个渠道系统加以修正和改进。4.促销及销售管理(1)关于促销组合决策①确定促销预算②在一定预算规模下,寻求效益最佳的促销组合③决策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类型、推销目标、产品寿命周期阶段和经济前景。(2)广告管理公司对于广告的管理,体现在广告的有效计划与控制上。(3)派员推销与销售管理①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②使用合同推销人员第二节

企业生产管理一、企业生产管理的性质和目标(1)生产是营销的基础(2)生产是竞争的武器(3)生产是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生产的基本目标是生产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企业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具有竞争的实力,能够实现其商品价格。二、企业生产管理的职能(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系统为有效地进行生产而对未来生产活动作出的系统的规划。

1.制定产品政策与计划2.选择厂址和确定生产能力3.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和各生产部门的任务(二)生产组织1.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形式它主要指对产品的生产加工采取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方式。专业化组织形式主要有工艺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和混合专业化。2.工厂及设备布置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形式决定了工厂及设备布置的基本方式,即有工艺专业化布置、产品专业化布置和混合方式布置。(三)生产控制1.采购和库存控制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合理采购和储存是保证生产过程连续进行并取得好的效益的基本条件。2.生产作业控制它主要是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产品数量和进度的控制,目的在于保证完成生产作业计划所规定的产品产量和交货期指标。3.质量控制它是指按照产品质量计划确定的标准,对影响质量的全部要素进行组织、监督和调整的全部工作。第三节

企业技术管理一、研究与开发规划(一)研究与开发的目标(1)研究开发的方向是从事产品的开发和改进,还是寻求生产工艺的改进。(2)研究开发的重点应集中在哪类产品上,是原有产品线的扩展和改进,还是开发新的产品领域。(3)是否进行一体化的产品开发,即研究开发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或使用该产品生产其他产品。(二)研究与开发的深度研究与开发的活动过程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三个层次。(三)研究与开发竞争策略(1)技术领先策略。(2)紧跟领先者策略。(3)仿制策略。(4)实用工程策略。(四)研究与开发途径或方式的选择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机构和资源,独立进行研究开发活动,取得科研和开发成果,但是,多数情况下,企业应该考虑利用外协方式完成某一预计项目或取得某项研究成果。(五)资源及其分配科研与开发的基础条件包括科研与开发人员、工作场所、技术装备、情况资料、资金等,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资源是人员和资金。资源的分配可采用两种方法:(1)按各个研究项目的轻重缓急的顺序分配资源;(2)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三个层次分配资源。二、科研与开发项目管理(一)项目选择(1)设立备选项目的依据和新构思的源泉要围绕企业目标及科研和开发目标设立备选项目;收集整理来自客户、生产、销售、科研开发等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外部人员的建议、构思作为备选项目;通过集体的专题研究会议及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与开发环境等,形成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更有效的创新构思。(2)选择程序明确选择须考虑的因素和遵循的准则;进行分析评价;在论证基础上,对不同项目作出比较选择。(二)过程控制(1)计划与调整(2)建立和严格实行科研与开发责任制(3)进行预算和费用控制包括科研开发活动过程中的经济核算及终结结算。(4)加强成果管理(5)评价科研开发活动效益三、新产品开发管理①调查研究、寻求创意。②选择产品创意。③形成产品概念,并试验、选择和完善产品概念。④拟订初步经营方案,并进行经营分析和方案评选,对不同方案进行销售额、成本和利润的推算、评价以决定取舍。⑤进行产品开发,包括新产品设计和工艺准备以及试制。⑥新产品试验与评价鉴定。⑦产品商业化。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一、资金筹集(一)短期资金的筹措短期资金是指使用时间在一年以内的资金,筹措的主要途径有:(1)商业信用。(2)向银行借款。(3)出售商业票据。(二)长期资金的筹集长期资金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主要有发行股票和长期债务两种。(三)企业内部融资和利润分配企业筹措发展所需资金的最主要来源之一是保留盈余。保留盈余是通过利润的分配确定的。(1)股利的种类。股利按分发的标的物不同,可分为现金股利、期票股利、股票股利、公司债股利、财产股利等。(2)稳定的股利。一般股利分配政策有三种类型:①每股金额稳定;②固定发放率;③低的经常股利加额外股利。(四)企业的财务结构及其确定(1)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财务杠杆作用度=营业利润-(利息+优先股股息)(2)保持合理的偿债能力。(3)营业利润的增长率和稳定性及销售增长率与稳定性(4)贷款利率(5)行业一般负债比率水平与竞争程度二、资金的投放与运用(一)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属企业长期生产能力投资,其决策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构成要求。(二)流动资金的投放与控制(1)库存资金投放与控制。(2)应收账款的控制。(三)证券投资企业在进行证券投资时,要依据证券种类、特征、经济形势变化及其他条件的分析,考察其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第五节

企业会计管理一、财务报表(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资本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二)损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它是将一定期间内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内的营业费用(成本)进行配比,从而求出报告期利润总额。(三)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是报告本年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的报表。(四)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又称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是根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资产和各种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化,分析反映资金的取得来源和资金的流出用途,说明财务动态的会计报表。二、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一)比较分析法

横向比较法是将不同会计期间同一项目进行比较,以分析项目的发展趋势,如趋势分析法、比较财务报表等。

纵向比较分析主要是在同一报表内,以一个项目为基数,揭示其他项目与基数项目之间的关系,也叫“构成比较法”。(二)长期概要法需要对5年、10年,甚至20年的数字进行分析,并使用多种数学方法,以科学地归纳其趋势,分析未来趋势的潜在导向。(三)图表分析法使用框形图、坐标图线等方法,将分析结果直观地表现出来。(四)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指标:(1)衡量企业盈利性指标;(2)衡量企业流动性指标;(3)衡量企业效率性指标;(4)衡量企业稳定性指标;(5)衡量企业市场性指标。第六章

企业运营性职能第一节

企业营销管理第二节

企业生产管理第三节

企业技术管理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第五节

企业会计管理企业的运营性职能系统包括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研究开发、财务和会计五个部分。财务需求投入会计生产创造研究开发新设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需求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市场营销顾客需求投入产品提供新产品计划第一节

企业营销管理一、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一)市场营销决策与计划过程(1)明确企业目标。(2)市场形势分析。(3)市场营销战略与计划方案的制订。(二)市场营销计划的执行过程(1)建立和发展市场营销组织,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划分职责权限,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协调、沟通机制和制度。(2)建立挑选、培训、激励和评价市场营销人员的管理制度。(3)将市场营销计划任务落实到人,并明确时间进度。(三)市场营销控制过程(1)制定标准。(2)衡量成果。(3)采取纠正措施。二、企业市场营销业务管理(一)市场营销信息与研究管理1.企业内部经营信息包括有关销售、成本、存货、现金流程、应收账款等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2.企业外部环境及营销信息这又包括两个方面:①有关企业营销环境的信息;②有关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营销活动,以及营销组合的市场反应及执行结果方面的信息。3.收集信息的方式方法(1)市场调查的三阶段:①调查前准备阶段。②实际调查阶段。③调查结果处理阶段。(2)企业市场预测的步骤:包括确定预测目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资料分析、选定预测模型及方法、进行实际预测、分析预测误差、写出预测报告。(3)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询问法、观察法和试验法;市场预测的方法主要有经理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时间序列法、因果分析法等。(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1.市场细分化市场细分化是指根据顾客的不同特征和所需要的个别产品把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个消费者群,其中每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子市场。常用的市场细分的方法有单一变数法、综合变数法和系列变数法三种。2.目标市场选择策略(1)无差别市场策略。(2)差别市场策略。(3)密集市场策略。(三)市场营销组合管理1.产品管理(1)正确进行产品组合决策和产品大类决策(2)根据产品特点和顾客需求、心理特点及竞争者营销特点,进行产品的包装、品牌决策并加强对包装、品牌的管理(3)为消费者提供附加服务和利益2.价格管理(1)价格管理体制(2)制定价格要考虑的主要因素①企业的战略目标②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③销售成本(3)定价策略①地区性定价②价格折扣与折让,包括批发折扣、数量折扣、现金折扣、季节折扣等③促销定价④差别对待定价⑤新产品定价3.销售渠道和实体分配管理(1)销售渠道的选择①确定渠道的类型②确定中间商的类型③确定所使用中间商的数目(2)销售渠道的管理包括对具体的各个中间商选择、激励和定期评估;要选择有实力、有声望、有良好合作态度和发展潜力的中间商;要不断给以监督、指导与鼓励;提供适当的优惠条件;还要定期评估中间商的绩效。(3)销售渠道的改进企业应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对部分渠道系统或整个渠道系统加以修正和改进。4.促销及销售管理(1)关于促销组合决策①确定促销预算②在一定预算规模下,寻求效益最佳的促销组合③决策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类型、推销目标、产品寿命周期阶段和经济前景。(2)广告管理公司对于广告的管理,体现在广告的有效计划与控制上。(3)派员推销与销售管理①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②使用合同推销人员第二节

企业生产管理一、企业生产管理的性质和目标(1)生产是营销的基础(2)生产是竞争的武器(3)生产是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生产的基本目标是生产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企业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具有竞争的实力,能够实现其商品价格。二、企业生产管理的职能(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系统为有效地进行生产而对未来生产活动作出的系统的规划。

1.制定产品政策与计划2.选择厂址和确定生产能力3.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和各生产部门的任务(二)生产组织1.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形式它主要指对产品的生产加工采取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方式。专业化组织形式主要有工艺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和混合专业化。2.工厂及设备布置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形式决定了工厂及设备布置的基本方式,即有工艺专业化布置、产品专业化布置和混合方式布置。(三)生产控制1.采购和库存控制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合理采购和储存是保证生产过程连续进行并取得好的效益的基本条件。2.生产作业控制它主要是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产品数量和进度的控制,目的在于保证完成生产作业计划所规定的产品产量和交货期指标。3.质量控制它是指按照产品质量计划确定的标准,对影响质量的全部要素进行组织、监督和调整的全部工作。第三节

企业技术管理一、研究与开发规划(一)研究与开发的目标(1)研究开发的方向是从事产品的开发和改进,还是寻求生产工艺的改进。(2)研究开发的重点应集中在哪类产品上,是原有产品线的扩展和改进,还是开发新的产品领域。(3)是否进行一体化的产品开发,即研究开发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或使用该产品生产其他产品。(二)研究与开发的深度研究与开发的活动过程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三个层次。(三)研究与开发竞争策略(1)技术领先策略。(2)紧跟领先者策略。(3)仿制策略。(4)实用工程策略。(四)研究与开发途径或方式的选择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机构和资源,独立进行研究开发活动,取得科研和开发成果,但是,多数情况下,企业应该考虑利用外协方式完成某一预计项目或取得某项研究成果。(五)资源及其分配科研与开发的基础条件包括科研与开发人员、工作场所、技术装备、情况资料、资金等,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资源是人员和资金。资源的分配可采用两种方法:(1)按各个研究项目的轻重缓急的顺序分配资源;(2)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三个层次分配资源。二、科研与开发项目管理(一)项目选择(1)设立备选项目的依据和新构思的源泉要围绕企业目标及科研和开发目标设立备选项目;收集整理来自客户、生产、销售、科研开发等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外部人员的建议、构思作为备选项目;通过集体的专题研究会议及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与开发环境等,形成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更有效的创新构思。(2)选择程序明确选择须考虑的因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