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满分作文【真题在线】赏留园,觅得江南园林的故事;习方言,解锁传统文化的密码;访博物馆,洞见人类文明的星火……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去发现。请以“学问藏在____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学问藏在山水里学问大概是从山水里来的。循文明的滥觞——《诗经》内容大多取材于山水。《蒹葭》将情与水相连,多几分含蓄,亦多几分深挚。《渐渐之石》中,将行军之苦,与“山川悠远”相融,多几分苦难,又多几分豪情。生活与山水的相映,国家与山水的相依,如此感情,构建了士大夫人文情怀的雏形文化从山水走出,又常常想回到山水中去。“贬官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在红尘中受了挫折,便一头埋入原始的山水,由此,激发了许多感触,诞生了许多诗篇,造就了许多名士。看惯了人间喧嚣,自然山水更能给人以最直接,真实的触动。洞庭湖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何尝不是让画前的范仲淹观在眼中,动在心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豪情,这样的开阔,是其胸怀之大,亦是景的激发。范仲淹从山水中感发的胸襟,又将其回馈于文明,这份进取与淡泊,渐成儒士的学问。文人循此传统,带着从山水中来的学问,又把山水带入文明的城市中。苏州园林便是由此而生。几座太湖石,几丛翠竹,几方小潭,几条游鱼.区区几亩.便将最秀雅的山水纳入其中。文徵明一生不得志,晚年全身心投人拙政园,将自己的心志操守化作园中小景,作画吟诗。最终以古代文人少有的高龄逝世.将这不朽的山水,留与后世,也留住了自己铁画银钩的清名。国学大师钱穆,作为最后一代的传统文人,即使与新文化浪潮相背,却依然潜心研究国学。他在苏州长大,即便半生辗转香港、台湾,身后也要托儿女将骨灰运至西山,这座太湖中的小岛。曾有幸瞻仰先生之墓,位置很偏,若无乡人指点,难以到达。墓在半山腰,一路上树林葱郁,茶园环绕,缀着乡民之墓。林中探出,见先生的墓最高,也最开阔。但大小却与普通的墓无异,所多的不过是几步台阶,一小段慕志铭。不经意回首,惊异地发现眼前竟是无边的太湖,远方的山,山脚下的村庄,尽收眼底。伴山依水,抱月而眠,这在山水中,亦在人世中。我曾以为钱穆的学术与自然,与社会,是脱节的。如今才从这里领悟到钱穆的人生哲学,他坚守传统、孤身办学,无论顺逆,如眼前流水一般淌去,山峰一般矗立,不急不躁,退守攻取间是浩渺山川孕育出独立的人格。从山水里汲取学问,再馈于人世,馈于后世,馈于自己,明心见性文人精神的演进,藏着学问在山水和人世之间的传递。【赏析】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有几个分论点,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逐渐深入。首先,文章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诗经》谈起,论证了“学问大概是从山水里米的”。接着,又举“贬官文化”之例,论证了“文化从山水走出,又常常想回到山水中去”。随后,用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论证了“文人循此传统,带着从山水中来的字间,又把山水带入文明的城市中。”最后,举苏州学者钱穆的一生,论“从山水里设取学问,再馈于人世,馈于后世,馈于自己,明心见性”。于此总结“文人精神的演进,藏着学问在山水和人世之间的传递。”论点皆单独成段,又互为支撑,结构清乐,这是本文的亮点之一。其次,文章在选择论据时,选取了自己家乡苏州的例子,一是苏州园林,二是字大师钱穆,文章虽然是一篇议论文,但是却有作者生活的影子,这与作文题中的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子、去发现"恰好契合,既有作者在思想层面的深度思考,也有其真实的生活体验,本文的语言风格也较为典雅。从引用《渐渐之石》、举文微明、钱穆的例子可破生的阅读积累多于同龄考生,在语言方面多处采用整句、四字句等句式,用风他领为稚致,有力论证的同时,又给人以娓娓道来之感,为考场议论文之佳作。【趋势分析】苏州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都是命题作文,并且带有较浓的文学味道、文艺气息。如2020年的“那些灿烂的细节”,2021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2022年的也不例外。2022年的“学问藏在____里”,充分体现了苏州中考作文的传承性。2020年的“那些灿烂的细节”,其中“那些”一词意味看在数量上不止一个细节,要有两个以上的细节;“灿烂”是说选材要积极向上、给人以正能量,能给人带来快乐、感动和激励;“细节”意味着与作时,一定要抓住起关键作用的细节来写,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2021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其中“精神”是关键词,它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服、不甘苟且的气节和品质,提示语对“精神”的内涵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并强调了“精神”对人的重要性。【真题解读】2022年的苏州作文题是一道材料加命题式的作文题,题目分别给出了提示语和写作要求。提示语列举了三种生活方式,分别是赏留园、习方言和访博物馆,当然类似的方式还有很多,这三种方式只是命题者举出的例子。在这些生活方式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学问。所以,要写好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弄懂“学问”的含义。其实,学问的含义很广,它可以包含知识、文化、道理等。其次,就是要将题目补充完整。如何进行补充最好呢?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填写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内容。比如说,可以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一本书,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当然也可以写一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等等。从文体角度来看,这个作文题目写成记叙文比较容易出彩,如将“博物馆”一词补到横线上,就可以写自己参观博物馆得到的收获,其中可以重点突出某件文物给你带来的震撼与思考。【命题透视】苏州中考作文题一贯带有较浓的文学味道、文艺气息,2022年也不例外。“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2017年),“什么是个好(2018年),“我在看太阳”(2019年),“那些灿烂的细节”(2020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2021年),考生在日常训练中已经较为熟悉,应该不会存在审题的障碍。从命题形式上来看,除了2019年采用半命题的形式,其他年份均采用了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2022年苏州中考作文题又回归半命题形式,选择面更宽。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细读导语。要能够从导语中提炼出关键词句,“赏留园”“习方言”“访博物馆”,意味着,我们要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探寻,去发现”;意味看,我们要用心咸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导语中的命题立意指向关注考生自我成长,体现了《新课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导向。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紧扣大千世界中的“学问”二字展开。“学问”这个词比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能够做到“小中见大”,要善于“化大为小”,可以对“学问”二字进行解释、修饰、补充,如苏州园林里的“学问”、苏州交通工具(地铁、轨道交通、定制公交等)里面的“学问”、二十四节气里面的“学问”、“吴侬软语(苏州方言)里面的“学问”……还可以关注自己的生活、学习,描写练习吉他的“学问”,爬山、长跑里的学问……选材上,可以考虑在青春期、成长过锃中发生的具有正能量、励志性的事件,要能体现“学问”二字。因为“学问”涵盖的内容太多了,我们可以选择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给人以教育意义,生活中的积极、乐观、阳光类的材料进入我们的作文。【名师解题】2022年江苏苏州卷中考作文题是“材料+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材料中的“江南园林”指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符合地方特色,有意引导考生关注家乡,题目整体上对考生提出了深入领悟文化底蕴、学会探索事物内涵的要求。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较为浅显易懂。与全命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的题型在避免考生思维过于天马行空的同时,也给了考生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方便考生正确审题,并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省略号之前的排比句和省略号之后的总结句。省略号之前以分号间隔的三个分句中,“赏留园”“习方言”“访博物馆”都是了解、学习、传承文化的方法,而“江南园林的故事”“传统文化的密码”“人类文明的星火”则是通过这些方法深人探究某种文化后得到的结果。但显然,材料并没有将视野局限于文化文明之中,而是以一句“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将选材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也点明了题目的中心词“学问”。再看“学问藏在____里”这个作文题目,根据材料,横线上可以填“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东西,如材料中提到的留园、方言、博物馆,或者书籍、某场赛事、家里的橱柜等,甚至还可以是笑容、劳动、春风等较为抽象的事物。但要注意,无论选择填入横线的词是什么,考生写作时都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只描写事物表面,而应该深人事物本质,写出这些事物背后蕴含的“学问”(道理)。另外还需注意,材料中的“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去发现”和题目中的“藏”字都表明,这“学问”是隐而不露的,需要我们经过挖掘、探究、感悟之后才能获得,所以在写作时,也应该写出自己通过思考得出“学问”的过程。【审题聚焦】2022年的苏州中考作文题是一道材料加命题式的作文题,题目分别给出了提示语和写作要求。提示语列举了三种生活方式,分别是赏留园、习方言和访博物馆,当然类似的方式还有很多,这三种方式只是命题者举出的例子。在这些生活方式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学问。所以,要写好这道作文题目,首先要弄懂“学问”的含义。其实,学问的含义很广,它可以包含知识、文化、道理等。其次,就是要将题目补充完整。如何进行补充最好呢?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填写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内容。比如,可以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一本书,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当然也可以写一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等等。从文体角度来看,这个作文题目写成记叙文比较容易出彩,如将“博物馆”一词补到横线上,就可以写自己参观博物馆得到的收获,其中可以重点突出某件文物给你带来的震撼与思考。【写作指导】首先是审题。“学问”意为指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这个知识浅层次可以指单纯的学科知识,但更适合的是收获的成长感悟,人生哲理。“藏”指不明显的,需要用心去观察、学习、体会的。“物之后,事之中”,这道题的限制很少,补题时可以选择背后藏有学问的事件,也可以选择背后藏有学问的事物。其次是选材。可以选择由事件得出感悟。如在自己的学琴曲折中获得学问。从最初的羡慕弹琴的姿态音乐美,萌生学琴的愿望。到开始学琴体验到乐理的艰涩,练琴的枯燥,产生退却之意,受到先学的姐姐的鼓励和鞭策,决定再坚持坚持,终于有了第一次舞台大的展示,虽不完美,但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最后感悟到不管是干什么都不是仅凭兴趣就能成功的,还需要由面对挫折的勇气,坚持的毅力,方能成功。也可以选择由一物得出感悟。如在一次游历沧浪园时,背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在了解了沧浪园之后,更是被历代园主高洁正直的品质,建园工匠高超的技艺所折服。感悟到古代建筑中蕴含的民间智慧,古代士人高尚情操的代代传承。最后是写法。写事件要注意突出事件中蕴含哲思的关键情节,如学琴时学姐的鼓励和鞭策。写事物也要突出这一事物蕴含学问的特点。如有与沧浪园有关的历史典故,工匠特殊的建造工艺等。【思路导航】一、学问藏在这本书里。【构思】①总起:看到书,想到从书中获得的学问。②回忆看书的过程:描述某书的六要素,重点描写发现、探索学问的经过。③深化主题:指出看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呼吁大家多阅读。【选材】如写自己看《十万个为什么》,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如饥似渴地阅读,学到了很多知识,后来参加学校的知识竞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写“我”上小学时成绩不错,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加,学习压力增大。语文老师强调:“没有广泛的阅读,所有的成绩都是'短命'成绩;没有广泛的阅读作为基础,以后的学习就没有持久性。”由于一时跟不上初中学习的节奏,“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完成作业,并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渐渐远离了“我”,而“我”的成绩也在下滑。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掌握了课堂学习的方法,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成绩也随之慢慢提升。二、学问藏在大自然里。【构思】①总起:点明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学问的观点。②介绍一次走进大自然的故事:具体描述某次走进大自然时看到的现象或动植物使自己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见识的经历。③写出感悟:总结全文,写出大自然的魅力和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选材】如有一次,“我”给妈妈的花盆抜草时,无意间拔掉了一株与其他看起来不一样的小草。妈妈说那是她特意种下去的一种花,“我”赶紧重新种下去。两个星期后去看,它竟然长得更加茂盛了。如有一次,“我”帮助妈妈洗菜,结果,“我”分不清韭菜和香菜,妈妈说“我”“五谷不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呆子。由此,我明白了唯有走进大自然才是硬道理,否则往后难以在生活中立足。三、学问藏在景区或纪念馆里。【构思】①总起:走到某景区或纪念馆,感悟颇深。②介绍一次旅游的故事:具体描述一次自己在某一景区或纪念馆通过导游讲解等方式增长了知识的经历。③深化主题:表明自己从景区或纪念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选材】正面事例:如“我”在莫高窟看到那些古老的建筑,被深深地震撼,了解到那些壁画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地的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重要象征;感悟到莫高窟历经多个朝代,对莫高窟的兴建与维护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缩影。反面事例:如一次写游记作文,自己竟然无从下手,因为自己从小懒得出游,没有到过什么景区,也没有见过除了身边之外的其他景物,写不出文章,只能胡乱编造,结果制出了笑话。【思路导航】①学问藏在交通工具里。苏州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这里的交通工具琳琅满目,有穿城而过的千年大运河,有全国最长的一条国道312国道,有相当繁忙的沪宁高速,还有地铁,还有轨道交通,还有定制公交,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每一种交通工具,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放眼国内、国际,还有火箭,还有“神舟”系列,还有国际空间站……“学”二字就藏在种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少儿艺术培训家长合同(2篇)
- 通过率提升秘诀2024年体育经纪人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篮球裁判员考试的参考资料与读物 试题及答案
- 救生员职业生涯提升的建议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成功案例分享试题与答案
- 2024年植保员考试复习策略与资料试题及答案
- 裁判员对重要比赛的预判能力试题及答案
- 解读2024游泳救生员考试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便携平板吸入式DVD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农作物种子合作机制试题及答案
- 历届 最近十年 (新知杯)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含模拟试题及解答)
- 《心肺复苏及电除颤》
- 2023年河北建投能源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机电副矿长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防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