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_第1页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_第2页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_第3页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_第4页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原材料存储与管理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场,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台账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检验结果及原材料去向等。“原材料管理台账”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原材料去向一定清晰。混凝土原材料堆放场地应硬化并设置遮阳防雨设施、冬季施工时骨料堆场应设这保温加热系统。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粗骨料应按配合比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骨料的堆放场地应备有清洗、排水设施,以便对有害杂质含量超标的材料进行清洗。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特别注意防潮。水泥储运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②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掷袋装水泥。③不宜露天堆放水泥,临时露天堆放时应上盖下垫。④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⑤不同强度等级、品种的水泥宜存贮于不同库房,不应混合存放、使用,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水泥,堆垛高度不宜大于2m。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预留通道。⑥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⑦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而变质时,应及时运出场外。计量与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应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每次开盘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准确称量,每盘的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生产混凝土前,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率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增加含水率的检测次数。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30秒,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分钟,也不宜超过3分钟。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需要加热骨料时,骨料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水泥、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不得直接加热。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小于40℃,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加冰等降低水温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应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并采用低温水生产,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运输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当运输距离较长时,应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当运输距离较近时,可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等运输。在装运混凝土前,应认真清除运输设备内的积水以及内壁粘附的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r/min--4r/min的转速转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s--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后应清洗干净。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泵送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加强组织和调度,确保连续均匀供料。②混凝土泵的输运能力应与混凝土的供应能力相适应。③配置输送管时,应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头。输送管应平顺,内壁光滑,接口不得漏浆。④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外,输送管路的其他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得与模板和钢筋接触。⑤泵送混凝土前,应先用同水胶比的水泥砂浆或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相同、但粗骨料减少50%的混凝土通过管道。当用活塞泵泵送混凝土时,泵的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⑥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⑦混凝土泵的位置宜靠近浇筑地点。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大于3m。不得用插入式振捣器平托混凝土,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器将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推向远处。⑧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在1/2初凝时间内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⑨应保持混凝土泵送连续进行,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泵送的连续性。如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min--5min开泵一次,正转和反转两个冲程,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宜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混凝土在转运、分配或倾注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或漏斗等金属类器具辅助进行。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和运输时间。混凝土从加水拌和到入模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混凝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采用有效措施保证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仍保持规定的拌合物性能。为了避免日晒、雨淋和寒冷气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应对运输容器采取遮盖或保温隔热措施。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①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施工缝。②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降温防裂措施。③清除基础上松动的岩块、杂物及泥块,并采取防、排水措施。对干燥的费粘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④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以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满足要求。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规定:①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安排在傍晚开始浇筑,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②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办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③新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钢筋、模板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④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与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特点等条件确定。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其他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⑤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式,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品种、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降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所采取取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②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施进行混凝土浇筑。③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施工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素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埋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5d,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振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或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时(如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