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解析版)_第1页
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解析版)_第2页
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解析版)_第3页
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解析版)_第4页
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答案:D解析:据题干柱状图可知,自西晋到唐朝,地方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总体呈现不断升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实行,使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故选D项;题干柱状图仅能够反映传统门第观念的不断弱化,但是远未达到“颠覆”的程度,排除A项;题干柱状图的变化能够体现出科举制的实行,但是这是问题的表象,而不是“本质”,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能够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但并不能扩大为“全面提高”,排除C项。2.(2023·辽宁葫芦岛二模)唐德宗为培养近臣,于贞元二年正月特发诏书,以罹灾京畿诸县的名义,亲自从尚书省郎官、御史中拣择10名官员,外放为京畿诸县县令进行历练。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这反映了该时期()A.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B.君主亲掌地方官员选拔C.士族有较大政治影响力D.以家世门第为标准选官答案:C解析:据材料“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德宗为培养近臣,选了一批士族出身的官员,反映出唐朝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但士族仍有较大政治影响力,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些官员参加科举考试,无法得出“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这一结论,排除A项;君主没有亲自掌握地方的官员选拔,材料只是选拔了十人,不是所有地方官员,排除B项;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注重家世门第,唐朝选官是以科举制为主,注重学识,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3.钱穆曾写道:“自西汉以来,早已将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更是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朝科举制()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C.促进阶层流动 D.开放范围有限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自西汉以来国家不断鼓励知识分子入仕,唐朝科举制更是进一步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但部曲、杂户、工商群体还是被排除在外,这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开放范围有限,故选D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唐朝科举制的地位以及参考的资格,不能由此得出引领教育风尚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排除B项;唐朝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但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4.武则天当政时期,科举制成为进入官场的重要方式,通过科举担任宰相的人数,占到宰相队伍人数中的35%。据此可知,科举制()A.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打破世家大族垄断相权局面D.推动了酷吏集团发展答案:C解析:唐朝武则天时期,通过科举担任宰相的人数所占比例增大,这打破了东晋南朝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相权的局面,故选C项;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所占比例增大,这属于中央官制,和中央集权没有关系,排除B项;通过科举考试入仕成为宰相的人数增多,指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而酷吏是指官员处理政务的方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5.汉唐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甚至有“哀毁”的自残行为。唐末宋初以后,“哀毁”的现象减少,匿丧和利用各种手段不守丧者越来越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演变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C.域外文化的影响D.理学兴起引发伪善之风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朝时期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特别重视“孝”和“廉”,所以官员注重孝道,自觉停职守孝,到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所以唐宋时期匿丧和利用各种手段不守丧者越来越多,据此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选官制度的演变,故选A项。6.(2023·湖南长沙模拟)贞观四年,“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命中书侍郎颜师古、国子祭酒孔颖达等人“考订五经”,编纂《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付国学施行。其后三十年间又多次订正,“明经令依此考试”,颁行天下。这一行动()A.体现了唐文化的多元宽容B.形成了理学体系的雏形C.反映出儒学遭受佛道冲击D.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编纂的《五经正义》,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统一教材是中央政权统一意识形态的行动,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故选D项;《五经正义》是官方颁布的经学统一教材,不能体现文化的多元宽容,排除A项;《五经正义》是官方颁布的作为科举明经考试的教材,仅仅统一教材的行为与理学体系的形成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编纂的《五经正义》没有在内容上涉及佛道内容,体现不了佛道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7.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据材料“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可知,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真正原因是削弱尚书省参与决策的权力,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书令属于中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属于尚书省的长官,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担任过尚书令……还曾担任过中书令”可知,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只是表象,没有反映出不设尚书令的实质目的,排除C项;唐朝时期是三省六部制的成熟期,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8.(2023·湖北襄阳模拟)史料记载,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曾写信给东晋豫州刺史祖逖,要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魏书·食货志》曰:“自魏德既广……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此时()A.政权林立更迭频繁B.南北经济差距在缩小C.北方商品经济繁荣D.南北方联系未曾中断答案:D解析:据材料“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曾写信给东晋豫州刺史祖逖,要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自魏德既广……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无远不至”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贸易仍在不断发展,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上的联系,而不是政权林立更迭频繁,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南北方之间贸易的联系,而不是强调南北方经济的对比,排除B项;南北互市,而非北方地区商业发展,排除C项。9.(2023·重庆模拟)唐代尚书省实行制敕、管理行政的会商制度,尚书省的首脑机构都省有都堂会议。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这一会商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决策效率B.对宰相政务工作有监督作用C.有助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D.有利于行政部门的分工协作答案:D解析:据材料“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可知,尚书省的会商制度既能方便不同部门的协作,又能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故选D项;尚书省为执行机构,并不是决策机构,排除A项;会商制度主要是为了行政部门的分工协作,唐代御史台对宰相政务工作有监督作用,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尚书省的工作制度,不能代表整个中央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排除C项。10.唐代大和四年(830年)以后,朝廷实行户帖的制度。户帖是由县一级政府下发给具体的税收征管人员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户帖以登记的形式把每户的资产固定下来,使百姓能够以客观的载体寻找资产归属和所有者。据此判断,唐代实行户帖制度反映了()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加深B.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C.朝廷已经实施推广了两税法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据材料“户帖制度……征收赋税的依据……资产固定”可知,唐代大和四年赋税征收以资产为主要标准,反映了此时已经实施了两税法,且户帖制度的实施表明两税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指的是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比例的增大,这与户帖制度无关,排除A项;两税法使赋税征收标准由人丁转向财产,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唐代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提高,该说法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信息不涉及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11.《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徵(征)求运输,百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这反映了当时()A.赋役制度亟须调整B.户籍制度管理严格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募兵制度难以为继答案:A解析:据材料“百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可知,安史之乱之后,因为兵役繁重,天下大乱,各种劳役同时兴作,人口户数减耗,户籍空虚,原先的租庸调制难以为继,赋役制度亟须调整,故选A项;材料“版图空虚”体现的是户籍难以有序管理,而非管理严格,排除B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募兵制度到宋代仍在实行,并非难以为继,排除D项。12.(2023·山西运城二模)下表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这说明当时()类型比例(%)时期核心家庭(2—3)人主干家庭(6—8)人联合家庭10人以上其他家庭总计710—769年户数(户)471391483百分比56.615.710.417.3100820—876年户数(户)3612223百分比132651.29.8100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衰退B.税制变化推动了家庭结构的变迁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完善答案:B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联合家庭占比由10.4增加到51.2,联合家庭的占比变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颁行的两税法主要以资产多少为收税标准,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收原则,因此农户隐瞒户口的现象减少了,家庭规模也扩大了,促使农民家庭人口由核心家庭向联合家庭整合,故选B项;小农经济衰退和瓦解始于鸦片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敦煌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C项;精耕细作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量,材料并不能得出精耕细作的发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祖(刘秀)诏: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摘编自[汉]应劭《汉官仪》(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他朝代选官制度的任一特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以四科取士,注重品德与才学;自下而上举荐人才;选拔审核较为严格。(2)特点:唐代科举制不重家世门第,通过分科考试选官。理由:隋唐时期,为了抑制门阀士族势力的膨胀,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意在为政府选拔出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解析:(1)据材料“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二曰学通行修”可知,东汉选官采用四科取士,既注重被举者的德行,也注重个人才学;据材料“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可知,东汉时期的选官采用了地方长官向中央举荐人才的方式,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