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_第1页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_第2页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_第3页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_第4页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汇总(通用版)

一、单选题

L"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

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是华生的名言,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正确答案:B

解析:"先行组织者”概念由奥苏贝尔提出。这种先于学习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

习材料能使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学习的内容。

3.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正确答案:C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

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4.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

是()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接受学习

D、掌握学习

正确答案:A

解析: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

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5.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是学习了()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加捏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题干的表述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6.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斯金纳

C、加理

D、金布尔

正确答案:B

解析: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而斯金纳正是行为主义

心理学派的代表。

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形成条件反射

B、形成整体完形

C、同化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

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其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8.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学习的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其中态度表现为个体对人、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

倾向。小刚对于陌生人的倾向发生了改变,所以是态度学习。jin

9.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

态性。

10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正确答案:A

解析:斯金纳根据其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了程序教学方法。

11.()强调"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A、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D

解析:人本主义倡导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正确答案:A

解析:苛勒等人通过著名的黑猩猩实验,对学习中个体产生变化的实质及原因做

出了解释。

1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

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正确答案:D

解析:强化能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但强化性刺激必须紧随行为,在行为之后出

现。

14.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程序教学

正确答案:B

解析: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经常

用于接受学习。

15.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观察学习

D、有意义学习

正确答案:C

解析: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实现

的,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16.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B、形成认知地图

C、形成新的完形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正确答案:C

解析格式塔学派认为,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因此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了新的完形。学习的过程就是顿

悟的过程。

17.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

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间隔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给予表扬,呈现学生想要的愉快刺激,是正强化的运用。

18.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期待惩罚理论

正确答案:C

解析:这种做法依据的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1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

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A

解析: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良好的准备状态是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这条定律由桑代克提出。

20.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正确答案:C

解析:不准孩子吃肯德基,对于孩子来说,是撤销了一个愉快刺激,因此属于惩

□XI

iUo

21.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正确答案:C

解析: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教师的任务

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22.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正确答案:C

解析: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

相应的学习行为。

23."杯弓蛇影"是一种()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正确答案:A

解析:刺激泛化是指对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24学习的"试误说"是由()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正确答案:C

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2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

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替代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

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26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正确答案:D

解析:托尔曼提出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27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正确答案:A

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的刺激会影响以后该行为出现的概率。

合理运用强化原理,能有效地塑造或矫正学生的行为。

28.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正确答案:D

解析:华生相信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模式适用于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以此为基础

建立了自己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9.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正确答案:C

解析:A、B、D项都是本能活动。

30.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

中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正确答案:D

解析: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

结果而减弱。

31.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正确答案:C

解析:强化是通过条件反射来增加反应的概率,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

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

频率。

32.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分化是指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

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33.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正确答案:B

解析:减少批评即消除不愉决刺激从而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是负强化的实例。

34.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垂直迁移

正确答案:A

解析:会讲英语促迸了德语的学习,这是正迁移的现象。

3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

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

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

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6.在教室里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

及和谐的色彩等,还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

是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正确答案:D

解析:该题是环境管理策略的具体做法,而环境管理策略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一

种。

3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容量是7±2个组块,就是5~9个组

块。

38.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观,那么正确的归因观主要是归因于()

A、内部稳定的因素

B、内部可控的因素

C、内部不可控因素

D、外部可控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正确的归因观应该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归因于稳定、不可控、外部因素容易使学生产生无助感,从而慢慢放弃自己。

39.有意义学习的类型不包括()

A、表征学习

B、态度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正确答案:B

解析: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

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以及命题

学习均属于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为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

向。

40.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正确答案:B

解析:内部言语的活动符合智力技能的特点,因此智力技能又称为心智技能。

41.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

B、20-40

C、60-120

D、70-80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存储时间1分钟以内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一

般来说,短时记忆在脑内存在的时间是30秒左右。

42.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正确答案:D

解析:安排学习时间表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

43."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

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强化理论

D、自我效能感理论

正确答案:C

解析: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或惩罚手

段加以强化。

44.在智力技能形成的某一阶段,言语成了智力活动的对象,该阶段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

C、操作定向

D、原型定向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原型内化阶段,言语成为智力活动的对象。

45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班杜拉

D、杜威

正确答案:A

解析: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

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

得。

46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D、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正确答案:D

解析: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普遍

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其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是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

47寸巴大目标分成子目标,然后进行搜索,逐渐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

间的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A、问题空间

B、手段一目的分析

C、启发式

D、算法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手段一目的分析法的含义。

48.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过

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型内化阶段的特点。

49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物质性、内潜性、展开性

正确答案:C

50.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正确答案:C

解析: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

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51.某人一直很喜欢一项活动,这里主要体现的是态度的()成分。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B

解析:一直喜欢一项活动,是对这项活动的有积极的主观体验,所以属于态度的

情感成分。

52.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法

B、视觉想象法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正确答案:D

解析:谐音联想法是指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

53.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

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正确答案:B

解析: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衣现出

来,但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54根据声音表象和动觉表象进行的思维属于心智技能的(1

A、物质或物质化阶段

B、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

C、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

D、内部语言阶段

正确答案:C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

力活动的阶段。

5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称为()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正确答案:A

解析:注意原型与原型启发的区别。

56.先掌握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掌握水果的概念,这属于()迁移。

A、垂直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远迁移

正确答案:A

解析: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

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

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57.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属于学习过程的()

A、理解阶段

B、获得阶段

C、保持阶段

D、知识提取阶段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三个阶段特征的考查,题目所述是知识提取

阶段的特征。

5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经验和方法

D、认知策略

正确答案:B

解析:学习策略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59.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

正确答案:C

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

一种需要。

60.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正确答案:C

解析: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

的愿望或趋势。本题是对成就动机概念的考查。

61.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

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负迁移

正确答案:B

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

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

种学习之中。

62.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A、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C、理解技能和应用技能

D、心智技能和应用技能

正确答案:B

解析: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又

称动作技能。

63.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形式是()

A、表象编码

B、听觉编码

C、视觉编码

D、语义编码

正确答案:D

解析: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两种,其中语义编码是最主要

的编码形式。

64.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D

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标志。

65.问题解决时没有固定的答案,是通过发展新方法形成新思路和步骤的是()

A、常规性问题解决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C、启发法

D、创造性问题解决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创造性问题解决概念的考查。

66.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与学习策略无关,B项属于迁移现象,D项属于认知策略。

67.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桑代克

B、武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正确答案:C

解析:迁移的经验类化说也叫概括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

68.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有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正确答案:B

解析: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题干表述的情况正是功

能固着的表现。

69.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A、经验的情绪后果

B、参照群体

C、知识水平

D、社会因素

正确答案:C

70.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是在()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定向

正确答案:C

解析: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

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71.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认知内驱力

正确答案:B

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这种动机很具体。

7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正确答案:D

解析: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

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73.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

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正确答案:D

解析:麻雀、燕子等为鸟的正例。

74.米勒为了解释短时记忆的容量,提出的一个概念是()

A、单元

B、组块

C、单位

D、组织

正确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5~9个,但是常常会因为实验材料的不同而出现

较大波动,米勒便提出"组块”这个概念来解释。

75.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正确答案:C

76.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及时的反馈,这种途

径的理论基础是()

A、需要层次理论

B、强化理论

C、自我效能感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正确答案:B

解析:通过教师的反馈会对学生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其实本质是指一种学习

的概率完全取决于学习之后的反应,受到强化的学习比没有受到强化的学习再次

出现的概率会更高一些,这就是动机的强化理论。

77.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C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

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学习课文分段、总结段意是精加工策略。

78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韦特海默

B、马斯洛

C、韦纳

D、阿特金森

正确答案:C

解析: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韦纳。jin

79.一种记忆的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

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动作记忆

正确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存储时间短,存储量小;瞬时记忆存储时间很短,但存储量大。

80.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这种效应称为()

A、社会抑制

B、责任分散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霍桑效应

正确答案:B

解析:责任分散效应是指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或者说,

他人在场对个体利他行为所产生的抑制作用。

8L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阶段。

A、依从

B、同化

C、认同

D、内化

正确答案:C

解析: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

一致。

82."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练习

B、示范

C、言语指导

D、反馈

正确答案:A

解析:大量的实验都证明,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

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见者易,学者难”的现象正说

明不练习,仅凭观察是不可能真正学到动作技能的。

83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划分为()

A、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C、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D、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

学习动机。

8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不包括()

A、独创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批判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批判性不是创造性思维特有的品质,聚合思维也可以有批判性的品质。

85.下列符合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正确答案:A

解析:高成就动机者往往选择有50%概率成功的任务。企业家的工作比专业工

作有风险和挑战性。D项的表述与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无关。

86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提出。

A、费斯廷格

B、奥苏见尔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正确答案:D

解析: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班杜拉。

87.头脑风暴法的特征是()

A、跳跃式

B、不经过明显的推理

C、向不同的方向扩散

D、集体讨论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头脑风暴法的概念。

88.学生中流传"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说明

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B、动机强化说

C、动机需要论

D、归因理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这是依据的耶克斯-多德森定

律。

89.下面哪一选项是迁移()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教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正确答案:D

解析:把计算一位数加法的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上。

90.皮亚杰认为,()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10

B、9

C、12

D、18

正确答案:A

解析: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

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

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91.属于内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是()

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

正确答案:B

解析:努力因素是内部、不稳定、可控的。

923既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正确答案:A

解析: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概念同化是指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

习者呈现新概念,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

9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的()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一般性迁移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

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

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94.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正确答案:D

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

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

95.以往习得的经验对当前活动有影响,这种现象属于()

A、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迁移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迁移概念的考查,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

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晌。

96.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正确答案:A

解析:掌握知识有许多环节,其中理解是关键。

97.态度过于偏激会让一个人失去很多朋友,这体现了态度的()

A、适应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价值表现功能

D、认识或理解功能

正确答案:A

解析:态度过于偏激会降低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很难获得朋友、亲人

等的认同,所以体现的是态度的适应功能。

98.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智力技能具有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等特点,注意与动作技能的特点作

比较记忆。

99.测验时跳过某个题目,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加工策略

正确答案:B

解析: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100.下列不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A、记忆术

B、提问

C、做笔记

D、列提纲

正确答案:D

解析:列提纲属于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主要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

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等。

101.学习策略能够迁移到类似或者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这种迁移属于()

A、具体迁移

B、特殊迁移

C、一般迁移

D、水平迁移

正确答案:C

解析: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是一般迁移,因此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属于

一般迁移。

102.小明把新学习的概念"钢笔"归到以前学习的概念"笔"之下,这种策略属

于()

A、计划策略

B、精如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D

解析:把钢笔归人到笔这一类里,属于组织策略。

103根据迈克尔的划分,抄写、口述、提纲属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辅助性策略

正确答案:A

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

组织策略,抄写、口述属于复述策略,提纲属于组织策略,它们均属于认知策略。

104.在归因理论中,能力属于()

A、稳定、内在、不可控因素

B、稳定、外在、可控因素

C、不稳定、内在、可控因素

D、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

正确答案:A

解析: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比较稳定,也是内在的因素;能力的形成受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影响因素中前三个都是客观

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能力属于不可控因素。

105.凭借关于水流的知识来理解电流,奥苏贝尔将这种学习方式称为()

A、顺应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组合学习

正确答案:D

解析:并列结合学习又称组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

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

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10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

心理过程。

107.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正确答案:B

解析:态度有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其核心成分是情

感成分。

108.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正确答案:C

解析: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09.为了促进迁移,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概括化水平,依据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关系转换说

D、认知结构迁移论

正确答案:D

解析:认知结构迁移论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高、概括程度高、稳定性强,就

越能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

110.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正确答案:D

解析:"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所以是顺向正

迁移。

UL很多科学家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进行不懈的探索,他们的动机主要为()

A、自我提高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外部动机

正确答案:B

解析: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主要是为了了解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是

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因此属于认知内驱力。

112."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正确答案:B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节方

式。"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U3.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正确答案:D

解析:智力技能具有观念性、内隐性和简缩性的特点,阅读、运算等属于智力技

能。

114.小明在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这种策略属于()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正确答案:B

解析: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

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监控

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和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

和时间等。

115.受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变式

C、原型

D、内化

正确答案:A

解析: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

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

116.精加工策略的实质是()

A、重现学习材料

B、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

C、把材料归类

D、计划监控

正确答案:B

解析精加工策略也就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

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因此它的实质就是建立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

117.形成稳定的态度和品德是在()阶段。

A、依从阶段

B、认同阶段

C、内化阶段

D、同化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也就是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

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和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成的价值体系,

也就是品德形成的内化阶段特征。

118.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正确答案:B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

位与威望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

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也不是指向活动本

身,因此也属于外部动机。

119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近迁移和远迁移

正确答案:C

120.在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

影响,试图使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思想接近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认同的释义。jin

121.通过排除材料间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等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正确答案:D

解析: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在复述的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在复述

的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在复述的方法上,包括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

协同记忆、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等。

122.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

正确答案:C

解析: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称

为服从。

123.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减少课堂混乱

C、听课的效果

D、家长的意见

正确答案:A

解析:座位分配对学生间的交往关系影响最大,是教师最应考虑的问题。

124.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正确答案:A

解析:布卢姆根据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125.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真从众、权宜从众的含义。真从众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

致,而且内心的看法也认同群体。有些情况下,个体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

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这种是权宜从众。

126.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

A、学生的成绩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目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整个教学设计

中最重要的部分。

127.个体独自完成工作需要两天时间,如果与别人进行工作竞赛,一天半就能完

成,这种现象是()

A、社会惰化

B、社会助长

C、社会干扰

D、利他行为

正确答案:B

解析:个体与别人一起活动或者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社

会助长,题目所述与社会助长概念相吻合。

128.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A、学能测验

B、成就测验

C、标准参照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正确答案:D

解析:常模参照测验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

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主要用于选拔、编组等。

129.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

正确答案:C

解析: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需要包括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

130.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

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

131.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爰干活,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

正确答案:B

解析:全班同学大扫除,有些同学所付出的努力比自己单独打扫时要少,这是社

会惰化现象。

132.松散群体的特点是学生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

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正确答案:A

解析: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松散群体,已经具有了群体的一部分特征,

但是还没有共同的目标和内容。

133.渴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并建立和谐关系体现了人际关系需要中的()

A、感情需要

B、爱的需要

C、控制需要

D、包容需要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包容需要概念的考查,包容需要与感情需要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强

调在情感上与别人维持良好关系。

134.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称为非正式

群体,它是群体的一种重要形式。

135.以下不是从众现象的有()

A、入乡随俗

B、足球赛后的骚乱

C、暴乱中跟大家一起破坏

D、买彩票

正确答案:D

解析:从众行为表现为与多数人的行为趋向一致。买彩票并非由于多数群众的引

导或压力,而只是出自个人的意愿。

136.程序教学的提出者是()

A、华生

B、斯金纳

C、加涅

D、布卢姆

正确答案:B

解析:程序教学是由斯金纳首创的个别化的教学形式。

137.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

正确答案:B

解析:社会干扰指他人在场时,因为害怕其他人评价,个体就会紧张和焦虑,使

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

13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正确答案:B

解析: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情感领域的

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价值体系个性化。

139.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正确答案:A

解析: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

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还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它代替的

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40.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实际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与多数人保持

一致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

C、顺从

D、服从

正确答案:A

解析:从众、依从或顺从、服从是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其程度有差异,注意区

分。

141.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干描述的是群体规范的定义。

142•一个班集体成功的重要标志是()

A、积极的课堂气氛

B、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C、一致的群体规范

D、很强的群体凝聚力

正确答案:D

解析:群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凝聚力强的班级,会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143.有些课题包含高度结构性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法等),

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很!J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A

解析:结构化的有序材料适宜于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教学策略。

144.课堂纪律管理的终极目标是()

A、形成教师促成的纪律

B、形成集体促成的纪律

C、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

D、形成任务促成的纪律

正确答案:C

解析:自我促成的纪律就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为内部约束力,这

种纪律对学生的约束力最持久。

145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正确答案:D

解析:掌握学习由布卢姆首先提出,是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146.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正确答案:D

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其发展变化决定

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147.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

容,而是取决于他们的()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正确答案:C

解析: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学校中传授的课

程。

148.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创造课堂自由气氛,

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

149.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正确答案:D

解析: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

个层次。

150.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正确答案:D

解析: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151.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

152.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是()

A、人际互斥

B、人际沟通

C、人际关系

D、人际交往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目中四个答案都是与人际有关的概念,要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153.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性质

C、对教师的期望

D、学生的个体特点

正确答案:B

解析:班级性质指班级的群体规范和凝聚力,这是影响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

154.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维护心理健康的疗法是()

A、精神分析疗法

B、行为主义疗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消极情绪来自不合理的认知,故需改变不合理的认知,

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155.心理评估的对象是()

A、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B、学生的异常心理

C、学生的异常行为

D、学生的心理状态

正确答案:A

解析:心理评估是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56.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正确答案:C

解析: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157.教师通过()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

态度施加影响。

A、心理测验

B、观察法

C、自述法

D、评估性会谈

正确答案:D

解析:评估性会谈可以在会谈中当面澄清问题,也可以通过言语、行为等对学生

的认知、态度、情绪施加影响。

158.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

A、示范法

B、惩罚法

C、代币奖励法

D、肯定性训练

正确答案:C

解析: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

法。

159•一个人只要有(),才能鉴定为"健康"。

A、生理正常

B、心理正常

C、生理、心理都正常

D、生理、心理都正常,并且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二

160.ABC理论中B指的是()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的情绪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行为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ABC理论中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是个体的情

绪和行为反应。

16L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

教师目前处于()

A、关注学生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虚拟关注阶段

正确答案:B

解析:关注生存阶段的老师一般都是新教师,她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与学生、同事、领导的关系。因此这位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

162.专家教师通常是用()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A、开门见山式

B、迂回曲折式

C、导入式

D、实验式

正确答案:C

解析:专家型教师通常是用导人式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163.下列关于专家型教师教学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教师有半富的教学策略

正确答案:C

解析:新手教师往往比专家型教师更注意课堂的细节。

164.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成绩

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正确答案:A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65.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

()

A、考试焦虑症

B、考试强迫症

C、考试抑郁症

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

正确答案:A

解析:小强的症状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症。

166.()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正确答案:A

167彳散格教学有许多特点,但最重要的特点是()

A、训练单元小

B、反馈及时准确

C、训练程序合理

D、利于综合创新

正确答案:A

168.下列关于教师威信的观点错误的是()

A、教师威信包括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B、教师的威信分为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C、教师威信实质上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D、教师应该树立权力威信

正确答案:D

解析:教师应该树立信服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

169.()的目的是促进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

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A、全身松弛法

B、系统脱敏法

C、果敢训练

D、强化训练

正确答案:C

解析:果敢训练,也叫肯定性训练或自信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

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

定行为。

170.对于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

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

猫的惧怕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称为()

A、松弛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正确答案:C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

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

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71.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主要有()

A、认知、人格和行为

B、认知、气质和行为

C、认知、情绪和行为

D、认知、人格和道德品质

正确答案:A

解析教师主要的职业心理特征有认知特征,即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人格特征,

即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行为特征,即教师

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172.厌恶疗法属于()

A、行为矫正法

B、精神分析法

C、人本主义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厌恶疗法是通过呈现或体验厌恶性刺激,来逐步消除不良行为或消极情绪

的一种行为疗法。

173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

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正确答案:B

解析: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174.张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同时总是感觉很疲劳,

工作效率不高,那么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方面的表现。

A、去人性化

B、个人成就感低

C、情绪耗竭

D、缺乏工作动机

正确答案:C

解析: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

人成就感低。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情绪耗竭。

175.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

A、个案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对单独个体进行深人研究的方法属于个案法。

17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正确答案:D

解析:不破坏行为的自然状态而对行为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观察法。

177.廖世承在()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正确答案:D

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78.有人把()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正确答案:D

179.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讲述的知识。这种研

究方法叫()

A、个案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产品分析法

正确答案:D

解析:产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

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180.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

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正确答案:A

解析:教育改革运动由人本主义思潮掀起,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教育以学生

为中心"的思想。

181.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

A、裴斯泰洛齐

B、卡普捷列夫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正确答案:C

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

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他因此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877年

B、1879年

C、1903年

D、1913年

正确答案:C

解析: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jin

18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学生

B、教师

C、学习

D、教学

正确答案:A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都要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

究的主要对象。jin

184.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A

解析: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185.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

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正确答案:B

解析:有关儿童个性及社会适应等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程序教学和教学机

器兴起都发生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故选B项。

186.()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

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合作性研究的概念。

187.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正确答案:B

1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

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

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

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正确答案:A

解析: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

心”的主张;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

化发展论"和"内化说"。因此答案选A项。

189.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

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

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这是所有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应遵从的一个基

本伦理道德原则。

190.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正确答案:C

解析:jin

191.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A、自然科学

B、普通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理论心理学

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以应用为

主,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192.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

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

正确答案:B

193.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

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干描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194.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

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

A、个案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产品分析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干描述的是教育经验总结法的概念。

19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正确答案:D

解析:要知道教师该如何教,首先就要了解学生该如何学,因此学习过程是教育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96.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正确答案:C

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

展任务,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