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3年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3年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3年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3年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精要汇总(教科版)

目录

初中物理精要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试验室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第三章声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第五章物态变化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

第八章力与运动

第九章压强

第十章流体的压强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

第十二章机械能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二章变化世界的热机

第三章磁与电

第四章认识电路....................................................................

第五章探究电流....................................................................

第六章欧姆定律....................................................................

第七章电功率......................................................................

九年级(下册).....................................................................

第八章电磁互相作用及应用..........................................................

第九章家庭用电....................................................................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第十一章物理学的发展与能源技术创新...............................................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试验室

1.走进试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3.活动:降落伞比赛

一、有关物理

1)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构造的一门科学。

2)观测和试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

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有关物质

1)物质的物理性质: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多种物质具有许多不一样的性质。如磁性、导电性、导

热性、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弹性、质量等。

2)物质的磁性:物体可以吸引铁、钻、镣等物质的性质。

3)按导电能力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体是轻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绝缘体是不轻易导电的

物体(如橡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半导体(如硅、错等材料)。

4)按导热性能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量导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等。

5)物质的硬度:即物质的坚硬程度(硬度大可以划破硬度小的物体的表面)。

三、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

1)测量长度工具: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测量时间:秒表。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尚有像:日辱、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3)其他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

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四、物体的尺度及测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微米pm、纳米nm(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jm=10_6m>

1nm=10-9m)。

2)长度的测量成果包括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刻度尺的使用措施: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时刻度线要紧贴

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

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望或者俯视。

4)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措施: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

只能减小而不可防止。可通过选用精密仪器,改善测量措施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特殊的测量措施:即碰到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而改用间接的措施来测量,如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或者头发的直径等。常用措施如下:①累积法;②曲直互化法;③平移法一一等量替代法;④公式

法。

6)体积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其他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

(cm3)、升(L)、毫升(mL)等。(1L=1000mL>1L=1dm3)

7)量筒、量杯的使用:放于水平桌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顶)相平。

8)控制变量法:即先观测其中一种原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保持其他所有原因不变的研究措施。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2.运动的描述3.运动时速度4.能量

一、宏观世界的运动

1)机械运动:一种物体相对于另一种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机械运动的鉴别措施:❶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❷宏观

物体的运动;❸位置与否发生变化。

3)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物质的三态: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3)原子核式构造模型: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它几乎集中

的原子的所有质量,电子质量几乎为零。(1923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试验提出)

三、运动时描述:

1)宇宙由物质构成,且处在运动和变化发展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时。

2)参照物:要描述一种物体是运动或静止,要选定一种原则物体做参照,这个原则物叫参照物。相对于参

照物,某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位)变化了,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3)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判断一种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所选日勺参照物有关。

4)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详细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以便而选

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一般选地面为参照物。

5)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似日勺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6)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四、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措施:❶在相似时间内通过的旅程的大小;❷通过相似日勺旅程所用时间的多少。

2)匀速直线运动: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称匀速直线运动。

3)速度:物理学中,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旅程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4)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公式:v=s/t,v速度:米/秒(m/s)、s旅程:米(m)、t时间:秒(s)

6)速度的单位:国际是米/秒(m/s),交通运送中常用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为1m/s=3.6

km/h,1km/h=1/3.6m/s,可见1m/s不小于1km/h。

五、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一的运动。描述其运动快慢用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表达物体在某段旅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4)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差异:平均速度反应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快慢,瞬时速度反应的则是物体在运

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快慢。

5)平均速度的测量:测得总旅程和总时间两个物理量,带入速度公式即可。

六、多种形式的能量

1)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自然界存在多种形式的物质运动(如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等),不一样的运动形式对应不一样形式日勺能

量。

3)光能: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能源。

4)机械能:表达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即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

能。

5)内能:物体内一切微粒(如分子做热运动)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6)电能:指电以多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泛指与电相联络的所有能量。

7)化学能: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

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所放出的能量。

8)核能: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者聚变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七、能的转化和转移:

1)能的转化:多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互相转化。

2)能的转移:在热传递中,能量从一种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能量

日勺总量保持不变。

3)判断:看前后能的形式与否发生了变化,若发生变化则为能量的转化;若形式没有变,则是能量的转

移。

第三章声

|1.什么是声音|2.乐音时三个特性|3.奇异时声现象|4.噪声|5.声与现代技术

一、声音时产生

1)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来回运动叫振动,来回一次即振动一次。

2)能发声日勺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话靠声带振动,弦乐是靠弦的振动,管乐

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靠鸣膜振动,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

膀振动发声。

4)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错误的表述: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

1)声的介质:但凡可以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通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

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4)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一耳朵(听力正常)

5)太阳和地球等也在振动发声,人类听不到其声音的原因是:前者由于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是真空,即没有

传播声音的介质;而后者是由于地球的振动频率不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

三、声速

1)声速:声音传播股I快慢。(声音在不一样的介质中传播日勺速度不一样,一般状况下气体中的声速不不小

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2)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人类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230Hz范围内。

四、乐音

1)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表达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2)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3)乐音的三个特性(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4)音调:声音的高下。(俗称声音的粗细)

5)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6)响度: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7)影响响度的原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8)音色: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是辨别不一样发声体的根据)。

9)决定音色的原因:由发声体的材料、构造和振动方式等原因决定。

五、回声&共鸣

1)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所形成的声音现象。

2)回声抵达人耳与原声抵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最短距离为17m),人可以把原声与回声辨

别开。若不不小于0.1S,原声和回声则混在一起,使得原声加强。因此比起操场上,在屋子里的说话

的声音总是比较响亮。

3)回声时应用:运用回声和速度公式(S=l/2vt)可以测距离(如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潜水艇位置

等)。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取。

5)概念:发声器日勺频率假如与外来声音日勺频率相似时(即音调相似),它将由于共振作用而发声,这种声

学现象叫作共鸣(如两个频率相似日勺音叉靠近,其中一种振动发声时,另一种也会发声)。

六、噪音

1)物理学定义:把由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叫噪声。其大小用声级表达,单位是分贝(dB)。

2)从环境角度:但凡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的声音都是噪声。

3)乐音与噪音的联络: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属于乐

音,但从环境保护或心理效应看却属于噪音。

4)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❶在声源处减弱;❷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取;❸制止其进入耳朵。吸声、隔

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受处控制。

七、超声与次声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230Hz的声波。

2)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但许多动物则否则,如蝙蝠可以发出超声,狗狗可以听到超声。

3)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❶频率高、反射强(超声雷达,声纳);❷穿透能力强(B超、金属探测器、探

伤);❸“破碎”能力强(消毒杀菌、加湿器、碎石、除垢、洁牙);❹生理作用(缩短种子发芽时

间,提高发芽率)。

4)声音具有能量:具有并能传播能量,运用这一特性,可以清洗精密机械、清除胆结石及超声波诊断

等。

5)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6)次声的来源:重要产生于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此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时奔

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7)次声的危害:次声很轻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能量高的次声有很大破坏力,对人有危害。强次声

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破坏倒塌;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功能将遭到破坏,

会产生恶心、眩晕、旋转感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内脏出血破裂而危及生命。

8)次声的应用:根据次声传播距离远,能量损失小的特点,可对各类次声源进行检测,如核爆、海洋温度

检测、各类自然灾害等。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光的传播2.光日勺发射定律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4.光日勺折射定律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神奇的眼睛7.通过透镜看世界8.走进彩色世界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恒星、闪电、发光的白炽灯、霓虹灯、二极

管、萤火虫、烛光鱼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成直线、射击时

“三点一线”、木工检测木料表面与否平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4)真空中时光速是宇宙间传播最快的,C=3x108m/s(太阳光传到地球约需8分20秒。空气和真空中的速

度靠近。水中的速度约为空气的3/4,玻璃约是空气的2/3)。

5)光年是长度单位,即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1光年心9x1015m)。

6)一种天文单位: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7)光传播能量和信息:像太阳能灶、激光打孔及切割、浴霸等阐明光可以传播能量;交通信号灯、海员用

旗语交流信息,聋哑人通过手势、动作及表情的变换进行交流等可知,它们都是物体发出或反射时光

传播到我们眼中是我们获得信息。

8)看不见时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9)红外线: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

线传送到地球上的。它重要应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

10)紫外线: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其最明显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验钞机),此外还可灭

菌。

二、光的反射

1)概念: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又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为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射

向各个方向的为漫反射,它们都遵照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

1)像:在照镜子时,里面会看到此外一种“你”,这个人就是你的像。像是相对于物而言的,是物的形状

时另一种体现形式。

2)实像和虚像:可以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测)。

物体发出时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后成为发散时光线,则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称为“虚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只能用眼睛观测,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因此,平面镜成的像是虚

像)。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现象。(实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❶成正立的虚像;❷像与物大小相等;❸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❹物像连线与镜面

垂直澄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对调。

5)平面镜时应用:❶成像;❷变化光的传播路线。

6)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7)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

8)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大型反射

式望远镜、汽车头灯…)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注:❶发生折射时,在

界面也同步发生光的反射;❷光在发生折射的两种介质中日勺传播速度不一样;❸光路可逆)

2)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的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

射角增大(减小);当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

3)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折射角

等于入射角,均为零。

4)生活中的折射:从岸上看水里的景物或从水里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都是升高了的虚像。

五、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a.要借助工具作图;b.是实际光线画实线,否则画虚线;c.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之间不要断开;d.作光的

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时

关系作出光线;e.光发生折射时,处在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f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g.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镜后的像;h.

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达实心。

六、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3)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叫做透镜的光心。通过光心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4)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

距。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5)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

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

6)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7)透镜的辨别措施:❶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日勺为凸透镜;❷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

斑的是凸透镜;❸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凸透镜成像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焦距、物距、像距。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

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摄影机

u=2fv=2f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v>2f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u<fv>lf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备注:放大镜的使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1倍焦

距。

八、常见时光学仪器

1)放大镜运用物距不不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2)放大镜时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日勺虚像,物像同侧。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

过一倍焦距。

3)摄影机运用物距不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摄影机的镜头相称于凸透镜,景物

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究竟片的距离为像距(原理:当物距不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像距在1到2倍焦距之间)。要使底片上的像大某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摄影机离景物

近些,同步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4)投影仪运用物距不小于1倍焦距不不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幻灯片或投影片

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原理:当物距在1到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像距不小于物距)。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

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步使屏幕远离透镜,即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

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变化光的传播方向。

5)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称于幻灯机,目镜相称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

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X目镜的放大倍数)

6)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称于摄影机,目镜相称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

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因此能看得很清晰。

九、眼睛

1)眼睛:眼睛相称于摄影机,瞳孔相称于摄影机的光圈,晶状体相称于摄影机的镜头,视网膜相称于摄影

机日勺底片(眼睛中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称于凸透镜,视网膜相称于屏幕)。

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称于凸透镜,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2)原理:当物距不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3)眼睛通过睫状肌来变化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

松晶状体变薄,眼睛能看清最远点,正常眼日勺远点在无穷远。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变厚,对

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眼睛能看清近来点。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

4)眼睛与透镜:眼睛的作用相称于凸透镜,眼球仿佛一架摄影机,来自物体时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5)近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不不小于25cm,配载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6)产生近视眼的原因:O睫状体功能减少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大。❷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

长。这两种成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用凹透镜制

成眼镜矫正近视。

7)远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不小于25cm,配载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眼镜(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8)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时光成在视网膜背面。

与近视相反,需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9)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时度数是正的。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凹透镜

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度数=100/f(f焦距,单位:米)

十、物体的颜色

1)光的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形成光谱的现象。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构成的复色光。

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可以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容许所有颜色的光都通过的物体是无色透

明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日勺色光,黑色物体能吸取所

有色光。

4)三原色:光(红、绿、蓝),颜料(红、黄、蓝)。

5)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取,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

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第五章物态变化

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2.熔化和凝固3.汽化和液化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一、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3)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物质处在固态

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之间空隙小、排列紧密,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因此固态物质有

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

使它们离开本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假如温度再升高,

分子运动愈加剧烈,当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挣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运动,这时物质便形成气

0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达。

2)温度计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温度计时分类

分类试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所装液体煤油、水银酒精水银

里在—20℃~110℃-20℃〜50℃35c〜42℃

分度值1℃0.1℃0.1℃

构造特点无缩口无缩口有一非常细的缩口

读数不能离开被测物不能离开被测物可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注意无无测量前要甩一甩

4)摄氏温度:在大气压为1.01x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

度,把。度到100度之间提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达。

5)温度计时使用:。使其与被测物长时间充足接触,直到读数稳定;❷读数时不能拿离被测物体;❸视线

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望和俯视;❹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底。

6)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

矶、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❶蒸发;❷沸腾)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影响原因:液体的温度、液

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某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到达降温时效

果。

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步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到达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7)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一般

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由于气压低,沸点低导致的。高压锅是运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

制成的I。

8)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如雨、雾、露、“白气”、玻璃窗出现小水珠等(液化的两种方

式:❶减少温度;❷压缩体积)。

9)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

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0)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液化放出热量(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

的措施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的)。

五、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像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

升华等)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等)。

六、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小汽化(吸热)+;「口

固体”液体“---------------------------►气体“

<---------------------------◄----------------------------

凝固(放热)“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七、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云:水蒸气在高空碰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

中。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本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雾和

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2)高压锅:工作时,与外界相通的放气孔被安全阀封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仍留在锅内,使得水上方的气

体压强增大。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因此水到了100度仍不沸腾,温度

继续升高,压强也继续增大。直到锅内气体压强能顶起安全阀,内部气体压强便可以维持在一定值,

水也到达沸点,水温也就维持在某一值而不再升高。一般家用高压锅内部温度可达110-120度。

3)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重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构成。其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

措施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

内的蒸发器,在蒸发器里迅速吸热汽化,使电冰箱内温度减少。

4)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火箭使用氢气作燃料,用氧气作助燃剂。由于气体体积较大,因此采用将氢气

液化的措施减小燃料的体积。飞船返回舱重要通过三种方式控制内部的温度: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

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热容量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熔化过程来吸取大量日勺气

动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品有辐射性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将热量辐射散发;三是烧蚀

防热,运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加热时表面部分材料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热量。

5)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减少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伴随能量的转

移。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2.物体的密度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一、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1)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符号:mo物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I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I

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主单位是公斤(kg),其他有:吨t、克g、毫克mg、微克pg,(1t=103kg,1kg

=103g>1g=103mg、1mg=103pg)。

3)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平、载子、地中衡等。托盘天平是试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时

构造: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4)托盘天平的使用:调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镶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调整平衡螺

母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测量:将待测物体轻放在左

盘中;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大小,由大到小,用镶子向右盘放祛码;用镶子拨动游码,使指针在中央

刻度线两侧摆的幅度基本相似,或者静止在中央刻线上;把右盘里祛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相加,得到物体的质量。祛码用毕必须放回盒内,不能用手捏祛码。(使用天平应注意:a.不能超过

最大称量;b.加减祛码要用镣子,且动作要轻;c.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物直接放在托盘上。)

二、物质的密度

1)由某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种常量,它反应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多少,即单位体积的质量。用符号P表达,每种物质均有一定的密

度,不一样的物质密度一般不一样。物质日勺密度与该物质构成的物体日勺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

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

3)常用单位g/cm3,1g/cm3=1.0x1C)3kg/m3。

4)密度公式:P=m/v单位是公斤/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是lkg/m3=lX10-3g/cm3。

5)水的密度为1.0X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X1。3公斤。

6)密度的应用:可鉴别物质,也可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7)物体密度的测量:❶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

水的体积Vi;C.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所有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d.根

据所测数据用p=m/v求出固体的密度。❷液体密度的测量环节:a.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

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i;b.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d.根据所测数据用P=m/v求出

液体的密度。

三、新材料及其应用

1)纳米:把10-9m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称做纳米,大概是10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科技指的

是,当人们力图在纳米尺度上理解和控制物质时,所发现的许多新现象,所发明的许多新技术。

2)纳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

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措施处理后的领带具有自洁性,不沾水也不沾油。也有克制细菌生长的功能)。

3)“绿色”能源:锂电池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能多次充电、对环境污染小。硅光电池可以把太阳能

直接转换成电能,并且完全没有导致污染。

4)记忆合金:重要成分是保和钛,它独有的物理性质是:当温度到达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构造会

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外形的变化。

5)锂电池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能多次充电、对环境污染小。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

|I力2.力的描述3.弹力力的I测量4.重力5.摩擦力

一、力

1)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

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讨论某一种力时,一定波及两个物体,一种是施力物体,另一种是受力物

体。

3)只有一种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注:。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

以产生力。❷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❸两个物体不互相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4)力一般用字母F表达。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5)力的作用效果: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❷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变化包

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变化、运动快慢变化)。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达出来

的措施,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达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达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达力的

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达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测量

1)测力计时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

2)弹簧测力计时构造: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3)测力计时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或者说,在弹性程

度内,弹簧的形变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4)测力计时使用:O测量前要观测测力计时指针与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❷测量时对测

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❸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❹被

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时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5)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

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对的使用。C.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成果的

影响:使测量成果偏小。

三、压力:

1)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似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

果就越明显;当压力的大小相似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明显。

3)压力日勺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四、重力

1)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由牛

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公式:G=mg)。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

心,对于某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日勺几何中心上。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叫做重垂线。

4)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是一种定值,一般取

9.8N/kg。其含义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五、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

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一种物体在另一种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

3)滑动摩擦力: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O

4)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互相接触,且有相对

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日勺方向相反。)

5)滚动摩擦:一种物体在另一种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6)增大摩擦的措施:❶使接触面愈加粗糙;❷增大压力。

7)减小摩擦的措施:。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❷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

第八章力与运动

「.力的合成|2.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3.力的平衡|4力与运动

一、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几种力共同作用在一种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种力来替代,这个力叫做那几种力的合力。

假如已知几种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❶假如两个力的方向相似,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❷假如两个

力的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似,大小为二力之差。

注意:同一直线上H勺两个力,方向相似时,合力必不小于其中H勺任何一种力。方向相反H勺两个力,大小相

等时,合力为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不不小于较大日勺力,也许不小于较小日勺力,也也许不不小于较小

H勺力。

二、二力平衡

1)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2)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日勺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假如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在平衡状态,这种状况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

零。

三、运动和力的关系

1)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均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其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

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日勺空间、与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是有

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日勺。

第九章压强

1.压强2.液体的)压强3.连通器和液压技术4.大气压强

一、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似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当压力大小相似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用p表达。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物理量。

4)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o(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

5)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nA压强的单位是N/m2,读作“牛每平方米”,物理学中将压强的单位

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1N/m2(帕斯卡是一种很小的单位,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

时压强大概为20Pa)

6)增大、减小压强的措施:增大: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内部的I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同步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

等;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长而增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似时,液体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液体内部压强0tl公式:p=pgh,p压强(单位:Pa),p密度(kg/m3),g=9.8N/kg,h深度(m)。

三、连通器

1)连通器: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种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2)连通器的原理:假如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部分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的应用: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