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货币供给_第1页
第15章-货币供给_第2页
第15章-货币供给_第3页
第15章-货币供给_第4页
第15章-货币供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第五节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一、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即在政府部门、企业、个人及金融机构中的货币总存量。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二、货币供给即货币供给主体—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货币基本上是由银行创造的,尤其是作为可以直接用于购买与支付的M1,绝大部分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产生的。银行供给货币的活动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主体部门进行,二者在货币创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银行是货币供应的主体。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专栏15-1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动态势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图15-1显示了2002—2017年我国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动态势,从图15-1中可以看出,在这十几年间,现金漏损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而我国的货币第十五章货币供给239乘数基本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呈现出反向变动的关系。自2002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的货币乘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造成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是现金漏损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而同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货币乘数的变化被现金漏损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所主导,呈现出上升态势。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自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的货币乘数进入了剧烈波动的时期,这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尤其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紧密相关。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这两年间,为了对冲市场上充裕的流动性,我国中央银行连续19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10个百分点,上调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7.5%,显著的超过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持续下滑所导致的货币乘数的上升,同期的货币乘数从5.12下降到3.84,达到了预期的调控效果。另外,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银行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于2008年9月至12月四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15.5%,并一直持续到2009年底。其与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共同导致了货币乘数的上升,起到了刺激经济复苏的目的。其后,由于通胀压力,我国又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5.5%上升至2011年第三季度的21.5%,并于通胀压力缓解后降至2017年的17%,这也导致了这一时期货币乘数的先降后升态势。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整体上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调控货币乘数的有效手段,在货币乘数的三个直接影响因素中,可以主导货币乘数的变化,因此,我国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经济是较为有效的。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含义(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一般来说,只有商业银行才能经营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在经营存贷款的过程中具有了创造存款的能力。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而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是指银行用转帐方式发放贷款时所创造的存款。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或多倍紧缩,实际上就是指派生存款的多倍创造或多倍消失。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存款准备金比率目前,各国普遍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储备。存款准备金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量的比例。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法定存款准备金: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准备金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银行按照法定存款准备率,对活期存款总额应保留的准备金,用公式表示:

Rd=D·rd

其中: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D为活期存款总额,rd是法定存款准备率。如果用E表示超额准备金,R表示银行的实有准备金,则有:

E=R-D·rdrd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与原理在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的超额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中。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准备金。它在保留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又可将超额准备金部分用于发放贷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存款。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为了进一步说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必须先作几条假设: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20%;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并不保留超额准备金;银行的客户并不持有现金。现假设A企业将10000元存入第一家银行,该行增加原始存款10000元,按20%提留200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将超额准备金8000元全部贷给B企业,B企业用来支付C企业货款,C企业将款项存入第二家银行,……,如此循环下去。见下表。

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银行名称存款增加数按20%应留法定准备金数放款增加数第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第三家银行第四家银行第五家银行第六家银行第七家银行第八家银行第九家银行第十家银行十家银行合计其他银行10000.008000.006400.005120.004096.003276.802621.442097.151677.721342.1844631.295368.712000.001600.001280.001024.00819.20655.36524.20419.43335.54268.448926.261073.748000.006400.005120.004096.003276.802621.442097.151677.721342.181073.7435705.034294.97

总计50000.0010000.0040000.00(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由上表可知,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10000元的原始存款,可使银行共发放贷款40000元,并可使活期存款总额增至50000元。活期存款总额超过原始存款的数额,就是该笔原始存款所派生的存款总额。银行的这种扩张信用的能力决定于两大因素,即原始存款的多少和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用公式表示:△D=△R·(1)其中,△D表示存款总额的变动量,△R表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变动量,rd表示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从上式可知,活期存款的变动与原始存款的变动之间显然存在一种倍数关系,用公式表示:△D=△R·K(2)K称为派生倍数,由(1)(2)式可知,该倍数即是rd的倒数。K=1∕rd(3)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三、派生倍数的修正

前面指出,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决定于原始存款和派生倍数。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派生倍数还会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大为缩减,因此必须作进一步的修正。

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一个修正为现金漏损。前面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对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曾作过简单的假定,即客户将收入的一切款项均存入银行系统,而不提现金。事实上,多数客户总会有提现的行为。如果在存款派生过程中某一客户提取现金,则现金就会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C),而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减少,派生倍数也必然缩小,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下降。由于△C常与△D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其现金漏损率为c,这样,存款额变动(△D)对原始存款变动(△R)的比率,可以修正为

K=(4)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二个修正为超额准备金。前面曾假定银行将超额准备金全部贷出。但实际上,银行的实有准备金总会多于法定准备金,有一定数额的超额准备金(E)尚未贷出。前面提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等于存款总额乘以法定准备率,即△Rd=△D·rd。超额准备金(△E)也常和△D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其系数为e,则:△E=△D·e这样,存款额的变动由于e的存在,必使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削弱,从而引起派生倍数的变动为:

K=(5)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三个修正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企业持有的活期存款中,也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定期存款,因为有的国家对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一般地说,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率低,活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率高。因此,银行要按定期存款(Dt)的法定存款准备率(rt)提留准备金,从而影响存款的派生倍数(K)。定期存款准备金(rt·Dt)同活期存款总额(D)之间也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设t为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则:t=Dt/Drt•Dt/D=rt•t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rt·t的存在,可视同法定存款准备率(rd)的调整,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相应变化,因此,派生倍数(K)即可修正为:

K=(6)

由上是可知,银行吸收一笔原始存款,要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分母的数值越大,则派生倍数的数值越小。第二节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主体,主要通过调整、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能力及行为实现其在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作用。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它可以获得的“原始存款”的多少。商业银行原始存款的来源有两个,其一为吸收客户的现金存款;其二为从中央银行取得的贷款。如果我们假定整个社会的现金均已存入银行系统,而商业银行均以最大限度地将其运用出去,那么,决定商业银行增加放款从而增加存款创造的决定性因素便是中央银行提供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货币资金的方式主要有再贴现、再贷款、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及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发生变化,即增加超额准备,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当中央银行认为有必要改变货币供应量时,它可以:1.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这样做,可以强制地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2.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积极性,因而改变其超额准备。显然,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调整,商业银行可以有选择地决定是否相应改变从中央银行的借款量。

3.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售出或买进政府债券。这样做,等于直接减少或者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因为通过结算,首先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额的减少或增加。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以上3种方式中,除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外,其他2种都或多或少地具有选择性,例如,在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不愿出售,则货币供应的扩张难以形成。因此,尽管中央银行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作用并不直接,或说并不十分肯定。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中央银行除了具有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的调节能力外,还掌握着对M1中的另一部分——现金发行的控制权力。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均有一套严谨的现金发行程序。但是,中央银行掌握现金的发行权并非意味着中央银行能够完全控制现金的发行数量。严格地说,现代经济中,中央银行只是从技术上管理现金发行,但现金发行数量的多少最终取决于各经济部门对现金的需求量。在现金与存款货币可以完全自由转换的经济体中,使用M1中的哪一种货币形式,取决于经济主体的意愿。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当经济主体需要较多的现金时,表现为对商业银行提现量增加。商业银行在库存现金量不足的情况下,以现金方式提取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形成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减少及流通中现金增加。当社会公众对现金的需要量减少时,则会增加存款。商业银行由于库存现金超过必备量,通过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实现现金回笼,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及流通中现金减少。因此,从整个过程看,中央银行对现金发行的控制只是处于被动的位置。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一、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一)货币化率货币化率即社会货币化程度,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3个常用指标是:实际金融资产存量/国民生产总值;实际金融资产存量/有形财富总量以及人均实际货币量。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现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构成基础货币,用公式可表示为:

B:C十R(7)其中,B为基础货币;C为流通中现金;R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基础货币的概念是针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内容提出来的。它所包含的内容说明,相对于其他货币形式来说,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尤其对其中的R部分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基础货币可以按照一定的倍数成倍增加,形成货币供应总量。基础货币是就整个经济体可能导致货币倍增的基础而言,包括了所有流通中现金量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由于基础货币的变化可以迅速引致货币供应量的改变,进而影响经济调节的最终目标,因此,基础货币具备了理想的相关性与可控性,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总结以上内容,可以发现,货币供给的过程是通过两极实现的。第一极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可以创造货币,用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当然,这种存款并非最终意义上的、处于流通中的货币。如果商业银行对这笔增加了的存款不予使用,该存款并不能构成流通中货币。只有当商业银行将这笔存款用出去,用于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时,它才会转换为流通中的货币,成为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因此,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的过程中实际不过是初极,必须具备第二极。第二极的角色是由商业银行扮演的。商业银行通过运用超额准备金存款,完成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从而最终改变货币供应数量。因此,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过程中处于终极的位置。当然,无论初极还是终极,必须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第三节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从以上的分析中似乎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观点:银行主宰货币的供应,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形成取决于银行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操作。其实,这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推论。实践证明,通过银行业务操作实现的货币供应及其调整,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各部门对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对于货币供给的决定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一,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直接程度受制于货币需求。事实上,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控制的直接程度只是相对的。在基础货币中,中央银行控制流通中现金部分的能力,如前文所述,远非有力的,最终还要受制于社会各部门的现金需求。至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部分,也体现了中央银行控制的相对性。按照上述分析,中央银行在调节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时,除法定存款准备率以外,其他手段对准备金存款的影响都不十分直接。无论贴现率变化,还是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均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决策,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实施调节手段的反应,不仅取决于该政策手段本身的诱惑,还取决于银行可贷款规模、物价稳定程度、对市场的良好预期、经济周期等一系列因素。在经济萧条时期,如果商业银行对前景预期悲观,即使中央银行降低放款利率,准备金存款终究会由于商业银行较低的筹资愿望迟迟不能扩大。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二,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受制于社会的信贷资金需求。贷款的形成取决于借贷双方的共同意愿,有一方不愿意,交易便无法达成。如果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实施种种扩张的货币政策手段后最终增加了存款准备金额,货币供应量是否会相应扩大,还是一个不定数,还取决于双方的意愿。借贷双方意愿不一致的现象是经常存在的。例如,银行愿贷,但客户不愿借,借贷难以形成。这种情况在经济萧条期尤其容易出现。货币供给的扩张会在需求不足下受到阻碍。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三,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愿望影响货币供给总量。流通中现金存入银行,可以成倍派生存款,扩大货币供应量。但现金被存款户从银行中取出,则会大幅度地减少存款货币量。因此,非银行部门持有现金数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货币供应总量。社会持有现金的量也受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繁荣期,利率上升,人们愿意放弃不生息的现金,将其转换为存款及各种有价证券,减少持币量;经济萧条期,对金融资产的不安全感使人们纷纷从银行提现以求安全。因此,社会持现量的变化,不完全是一种心理因素。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综上所述,在货币供应量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及障碍。首先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程度,然后是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改变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形成。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中,货币供给量的扩张在繁荣期比萧条期更容易形成。这个状况给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带来影响,因为当前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都是逆风向而动,即繁荣期实施紧缩的政策,萧条期实施扩张政策。结果,货币政策效果,尤其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受到影响。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制约作用说明,尽管银行部门可以提供或者调整货币量,但社会并不简单地接受这个量。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形成是社会各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因此,如果我们把由社会经济活动决定的经济变量定义为内生变量,将由非经济活动决定的量定义为外生变量,那么,货币供给从最终形成的意义上说,是一种内生变量,无论它怎样表现为由政府决策部门决定并进行实施的过程。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认货币供给依然具有一定的外生性。比如,政府为支付战争经费、为应付突然出现的灾害向中央银行借款,由此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就是一个外生因素决定的过程。现代经济中,如果政府的经费支出主要用于非经济用途,那么,由财政赤字诱发的货币供应量是形成外生货币量的主要原因。第四节决定货币供应的其他因素(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根据以上对货币供给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货币供应过程中各个因素间的关系:

M1=B·K1(8)

其中M1表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即货币层次中的第一个层次;B表示基础货币;K1表示狭义货币M1的乘数。公式的基本含义是,基础货币按照一定的乘数扩张,形成货币供应总量。公式中,B是中央银行可以基本直接控制的量。在M1目标值一定下,中央银行根据某个时期测定的K1,确定此期间内对B的调节量,并通过调节B达到调节M1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测定K1,以及K1是否稳定。如果K1不稳定,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进而调节M1的目标就会落空。第五节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货币乘数的表示如下:

c+1K1=—————————(9)c+e+rd+rt•t其推导过程是:M1=C+D(10)

B=C+R(11)

R=E+Rd+rt•Dt(12)第五节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由(8)式得

K1=M1/B=(C+D)/(C+R)

=(C+D)/(C+E+Rd+rt•Dt)(13)将(13)式的分子分母除以D:

K1=(c+1)/(c+e+rd+rt•t)(14)将(14)式代入(8)式,有:

M1=B•(c+1)/(c+e+rd+rt•t)(15)第五节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15)式为货币供给的完整模型,其中,中央银行虽然可以决定B、rd、rt,但对于c和e,中央银行的影响力就很弱了。c与e的变化基本取决于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因此,货币供给模式说明M1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几方面共同决定的。第五节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专栏15-2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基础货币是人民银行负债的重要项目之一,其变动会在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加以反映,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研究基础货币的来源。下表为调整后的我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从我国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来看,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国外净资产、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以及其他资产五项。其中,国外净资产所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已达到85.71%,对金融机构债权为7.00%,对政府债权为4.86%。货币当局的负债包括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政府存款、自有资金以及其他负债六项。其中,储备货币所占比重超过80%,而央行发行债券与政府存款合计所占比重为11.54%。第五节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第五节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本科)第15章货币供给ppt课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