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生物化学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植日本班级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必修课必修课程(J);限选课程();全校性选修课程()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闭卷(J);开卷();课程论文()
考核方式
具体操作();多种形式结合()
课程教学
80学时学分数
总学时数
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课26学时;田间观察学时
学时分配
实际探作学时;时M1竽时;上机字时
出版社及林业出版
教材名称基础生物化学作者王金胜
出版时间社,2006
高教出版
社,2002
生物化学王镜岩
化工出版
社,2005
指定出版社及
现代生物化学作者黄熙泰中国林业
参考资料出版时间
出版社,
1996
《基础生物化学》沈黎明
高等教育
《普通生物化学》郑集出版社,
1998
授课教师职称单位生科院
授课时间第1周至第15周:星期1、3第6/7节
备注
注:表中()选项请打“
周次第一周,第一次课;总第1次课
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班““龄。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课堂讲授
授课方法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含义,任务和主要内容
教学基本内二、生物化学的发展及在各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容纲要三、生物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及与各专业的关系
四、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生物化学的概念
教学重点
与难点难点:生物化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讨论:
作业、讨论生物化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及辅导
课后小结
吴显荣主编《基础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沈同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隆飞等编《基础生物化学》
沈仁权等编《普通生物化学》
参考资料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次课;总第2次课
第二章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的化学概念第二节蛋白质的分类第
章节名称
三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二章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的化学概念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类
一、根据分子形状分类
教学基本内
二、根据组成和溶解度分类
容纲要
三、按功能分类
第三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氨基酸
重点:蛋白质的化学概念蛋白质的分类根据分子形状分类根据组
成和溶解度分类按功能分类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教学重点氨基酸,非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的重要性质。
与难点
难点: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等电点及其计算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
作业、讨论Glu,Asp,Gly等电点的计算
及辅导
20种基本氨基酸结构及三字符名称的记忆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次课;总第3次课
章节名称第四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妙心以知。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
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
用。
第四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氨基酸基本连接方式,氨基酸排列顺序,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
教学基本内原理与方法
容纲要二、蛋白质二级结构及二级结构单元、超二级结构、结构域
三、蛋白质三级、四级结构
四、蛋白质分子中的重要化学键
五、纤维状蛋白与球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肽的概念,重要的寡肽,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一
级结构,氨基酸基本连接方式,氨基酸排列顺序,蛋白质一级结构
测定原理与方法,蛋白质二级结构及二级结构单元、超二级结构、
教学重点结构域、蛋白质三级、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的重要化学键纤维
与难点状蛋白与球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原理与方法,蛋白质二级结构及二级结
构单元、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三级、四级结构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1、用什么方法测定多肽链的氨基末端和竣基末端?
作业、讨论2、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原理与方法
及辅导3、什么叫蛋白质二级结构及二级结构单元、超二级结构、结构域、
蛋白质三级、四级结构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次课;总第4次课
章节名称第五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妙心以知。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五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蛋白质的分子量
胶体性质
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教学基本内
变性与复性
容纲要
沉淀作用
紫外吸收
呈色反应
重点:蛋白质的重要性质蛋白质的分子量,胶体性质,变性与复
教学重点性,沉淀作用,紫外吸收,呈色反应
与难点难点:蛋白质两性解离与等电点,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其测定原理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
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1、为什么可利用260nm波长下的紫外吸光度测定蛋白质含量
作业、讨论
2、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其测定原理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课;总第5次课
第三章核酸化学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和组成第二节核酸的
章节名称
结构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济“口给。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课堂讲授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
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
用。
第三章核酸化学
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和组成
第二节核酸的结构
一、核酸的一级结构
教学基本内
二、核酸的二、三级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容纲要三、RNA的二、三级结构
重点:核酸的种类,分布和组成,核酸的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
教学重点核酸的二、三级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RNA的二、三级结构
与难点难点:DNA的双螺旋结构,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讨论: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与生命科学发展的关系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
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
外语可用TimesNew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周次第_周,第_课;总第6次课
章节名称第三节核酸的性质第四节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三节核酸的性质
分子大小,溶解性,紫外吸收光谱,变性,降解,分离提纯
教学基本内第四节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容纲要DNA和RNA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关系,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系,
核酸结构改变与生物变异,核酸与病变,核酸及其水解产物在人类
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核酸的性质,分子大小,溶解性,紫外吸收光谱,变性复性,
降解,分离提纯,核酸的生物学功能,DNA和RNA与遗传信息的传
教学重点
递关系,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系,核酸结构改变与生物变异,
与难点
难点: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1、什么叫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
作业、讨论
2、Tm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周,第一课;总第7次课
第四章酶化学第一节酶的概念,命名和分类第二节酶的催化特
章节名称
点及酶的组成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济“口给。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四章酶化学
第一节酶的概念,命名和分类
教学基本内第二节酶的催化特点及酶的组成
容纲要
重点:酶的概念,酶的催化特点,酶作用的专一性,酶的化学组成,
酶的命名和分类
教学重点
难点:酶的命名和分类
与难点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
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根据酶催化反应类型将酶分为哪六大类?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周,第一课;总第8次课
章节名称第三节辅酶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酶的作用机理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三节辅酶的结构与功能
重要的辅酶(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基本内第四节酶的作用机理
容纲要酶的活性中心,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降低分子活化能的因素,酶
原及原激活
重点:辅酶的结构与功能,重要的辅酶(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酶的作用机理,酶的活性中心,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降低分子活
化能的因素,酶原及原激活
教学重点
与难点难点:降低分子活化能的因素,重要的辅酶(基)结构与功能的关
系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讨论:酶降低分子活化能的因素有哪些?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周,第一课;总第9次课
章节名称第五节酶的反应速度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班““龄。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五节酶的反应速度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酶浓度的影响;底物浓度的影响(米氏方程);pH的影响;温度的
教学基本内影响;
容纲要
重点:酶的反应速度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酶浓度的影响;底物
浓度的影响(米氏方程);pH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难点:米氏方程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1、米氏方程的推导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周,第一课;总第10次课
第六节酶活力的测定
章节名称
第七节同工酶、变构酶、诱导酶、多酶体系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激活剂的影响;抑制剂的影响;反应产物对酶作用的影响
第六节酶活力的测定
教学基本内
第七节同工酶、变构酶、诱导酶、多酶体系
容纲要
重点:激活剂的影响;抑制剂的影响;反应产物对酶作用的影响
酶活力的测定,同工酶、变构酶、诱导酶、多酶体系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难点:抑制剂的影响,酶活力的测定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
1、如何计算酶的活力、比活力?
及辅导2、酶的抑制作用有哪些?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课;总第11次课
第五章糖类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的概念第二节糖类的消化吸
章节名称
收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站a“将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0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五章糖类代谢
第一节新陈代谢的概念
教学基本内代谢概念及研究方法,生物体内的糖类物质
容纲要第二节糖类的消化吸收
重点:糖类代谢新陈代谢的概念,代谢概念及研究方法,生物体
内的糖类物质,糖类的消化吸收
教学重点
难点:生物体内的糖类物质,糖类的消化吸收
与难点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生物体内的糖类物质的种类
作业、讨论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____课;总第12次课
章节名称第三节双糖、多糖的酶促降解第四节糖酵解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拈必旺将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0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三节双糖、多糖的酶促降解
一、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酶促降解
二、淀粉(糖原)的酶促降解
教学基本内第四节糖酵解
容纲要概念,化学历程,化学计量,生物意义,丙酮酸的去路
重点: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酶促降解,淀粉(糖原)的酶促降解
糖酵解化学历程,化学计量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难点:糖酵解化学历程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简述糖酵解的过程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____课;总第13次课
章节名称第五节三竣酸循环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拈必旺将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0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要能够熟练应用,对基础
与要求知识要能够熟练应用。
第五节三竣酸循环
一、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
教学基本内二、三峻酸循环
容纲要三、三竣酸循环调控
四、生物学意义
重点: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三竣酸循环,三竣酸循环调控,生
教学重点物学意义
与难点
难点: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三覆酸循环,三竣酸循环调控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
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简述三竣酸循环的过程,三竣酸循环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周,第一课;总第14次课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第七节单糖的生物合成第八节蔗糖和多糖
章节名称
的生物合成第六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济“口给。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
反应历程,化学计算与生物学意义,调控
第七节单糖的生物合成
教学基本内糖异生途径,其它途径
容纲要第八节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第六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
概念,自由能及氧化还原电位,
重点:磷酸戊糖途径反应历程,化学计算与生物学意义,糖异生途
径,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概念,自由能
教学重点及氧化还原电位
与难点难点:磷酸戊糖途径反应历程,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概念,自由
能及氧化还原电位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
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作业、讨论1
2、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概念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课;总第15次课
章节名称第二节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学意义
教学基本内第二节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容纲要概念,电子传递链,传递链抑制剂
重点: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学意义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概念,电子传递链,传递链抑制剂
教学重点
与难点难点:高能磷酸化合物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1、高能化合物的种类
作业、讨论
2、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概念和传递链抑制剂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课;总第16次课
章节名称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教学基本内概念及类型,偶联部位,解偶联剂和抑制剂,
容纲要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线粒体穿梭系统,能荷
重点:氧化磷酸化概念及类型,偶联部位,解偶联剂和抑制剂,
教学重点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线粒体穿梭系统,能荷
与难点
难点: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线粒体穿梭系统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
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1、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
作业、讨论
2、线粒体穿梭系统的种类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_____周,第一次课;总第17次课
第七章脂类代谢;第一节食品原料中的脂类物质;第二节脂类的
章节名称
消化、吸收和转运;第三节脂肪的降解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济“口给2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要能够熟练应用,对基础
与要求知识要能够熟练应用。
第十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食品原料中的脂类物质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第三节脂肪的降解
一脂肪的酶促水解
教学基本内脂肪动员:脂肪动员的概念;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
容纲要该酶活力受激素调节的特点,是激素敏感脂肪酶;脂解激素与抗脂
解激素的概念;脂解作用的产物脂肪酸、甘油的去路及和糖代谢的
关系
二、甘油的降解与转化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脂肪酸的B一氧化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重点:脂肪酸的B—氧化;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教学重点
难点:脂肪酸的B一氧化
与难点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简述脂肪酸的B一氧化作用的主要过程。
及辅导
课后小结
吴显荣主编《基础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沈同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隆飞等编《基础生物化学》
沈仁权等编《普通生物化学》
参考资料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次课;总第幽次课
章节名称第四节脂肪的生物合成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2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要能够熟练应用,对基础
与要求知识要能够熟练应用。
第四节脂肪的生物合成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肝脏、脂肪组织及小肠的不同合成方式
(二)合成原料:葡萄糖代谢提供合成所需原料,糖脂可以互
变
(三)合成基本过程:甘油一酯、甘油二酯途径
教学基本内
二、脂酸的合成代谢:合成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由脂酸合成酶催
容纲要
化
(一)软脂酸的合成
(二)脂酸碳链的加长
(三)不饱和脂酸的合成:不饱和脂酸的种类及来源
(四)脂酸合成的调节:代谢物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三、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合成、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重点:脂酸的合成代谢
与难点难点:脂酸的合成代谢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
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试述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的主要过程。
作业、讨论
及辅导
课后小结
吴显荣主编《基础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沈同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隆飞等编《基础生物化学》
沈仁权等编《普通生物化学》
参考资料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12周,第_L次课;总第坦次课
章节名称第五节类脂代谢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2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要能够熟练应用,对基础
与要求知识要能够熟练应用。
第五节类脂代谢
一、磷脂的代谢
二、糖脂的代谢
三、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化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重点:磷脂的代谢;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化
教学重点
难点: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化
与难点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用图说明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过程。
作业、讨论
及辅导
课后小结
吴显荣主编《基础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沈同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隆飞等编《基础生物化学》
沈仁权等编《普通生物化学》
参考资料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课;总第20次课
第八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章节名称
第二节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要达到对基础知识点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的程度。
第八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
教学基本内
一、脱氨基作用
容纲要
二、脱峻基作用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
重点: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方式:转氨基,L-谷氨酸氧化脱
氨基,联合脱氨基等基本过程,氨的来源和去路。尿素生成鸟氨酸循环的过
程、部位及调节。氨基酸脱峻基作用,生成的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分解产
教学重点
物的去向。
与难点
难点:尿素生成鸟氨酸循环的过程、部位及调节。氨基酸脱段基作用,
生成的生理活性物质。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
教学过程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设计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作业、讨论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有哪些?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一周,第一课;总第21次课
章节名称第三节氨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妙心以知。
授课方式实际操作();讨论();上机()教子时数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和手段
通过对课内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基础知识点要达到熟练掌握,对重
教学目的点、难点内容要能够理解,对于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要能够熟练应
与要求用。
第三节氨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一、氮素循环
二、生物固氮
教学基本内
三、硝酸的还原作用
容纲要
四、氨的同化
五、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重点:氮素循环,生物固氮,硝酸的还原作用,氨的同化,氨基酸的生物合
教学重点成。
与难点
难点:生物固氮,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对学生既有知识作以简单回顾,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框架展开
教学过程
教学,适当穿插具体实例和部分例题,在能够进行扩展的知识点,
设计
适度引入相关内容。
氨在动物和植物体内分别主要通过那些途径进行同化?
作业、讨论
及辅导
课后小结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显荣等,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张来群等,生物化学习题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沈黎明等编《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龙翔等编,《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武等编,《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次第—周,第一课;总第22次课
第九章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甘酸代谢第一节核酸的酶促降解
章节名称
第二节核甘酸的降解
课堂讲授(J);实验();田间观察()
授课方式教学时数2
实际操作();讨论();上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再婚无子女家庭财产及子女抚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自驾游专用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合伙人转让协议与智能硬件产品开发合同
- 社交平台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与前景
- 租赁合同范本出售
- 二零二五年度专利保护与侵权预防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天津市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支付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硬件压缩监控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社区绿化的教育意义培养环保意识与行动
- 科技在优化小学生语文作业体验中的角色
-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计划
- 各级人员及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新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捡石头》课件
- 2.2学会管理情绪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建筑技术类)《建筑材料与检测》模拟练习试题库(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巴西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人行道道铺设施工方案
- 【历史】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度游戏工作室游戏客服中心用工合同
- 2025湖北社会工作师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