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历史9月份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6道题,每题3分,总共48分)1.在距今4300—4000年左右的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各种质地的礼器和各类乐器,如陶礼器、玉礼器、漆木礼器、鼍鼓、土鼓、铜铃、陶埙、陶铃、口簧等。大墓里出土的乐器还出现了“三固定现象”:鼍鼓、土鼓、石磬构成的乐器组合是固定的;两个鼍鼓、一个石磬、一个土鼓,乐器数量固定;其在墓中的摆放位置固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原始手工业分工细致B.早期的礼乐制度初显C.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D.阶级的分化不断加强2.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D.否定了君权神授3.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C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4.王莽正式称帝后,各地兴复汉室为旗号的武装活动更加活跃。赵国邯郸人王昌诈称是汉成帝之子,赢得豪强支持;宗室刘玄在“兴复汉室”的旗号下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将自己说成是汉室中兴之主。这些现象说明了()A.复兴汉室为荣的社会风气已形成B.正统观念对于民族认同有重要引导作用C.最高统治权力的争夺异常的激烈D.以汉朝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经受住了考验5.下表是根据《汉书》整理的关于郡县官员的考核情况记录,据此可知汉代官员考核()(陈立)为天水太守,劝民农桑,为天下最。(祭彤)除偃师长,视事五年,县无盗贼,州课第一,迁襄贵令。(韩延寿)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A.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品质B.标准多样切合实际需要C.以任满三年为考核周期D.是官员升迁的唯一依据6.学者许倬云认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政府通过移民,使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大为减轻。根据许倬云的分析,汉代人口分布的变化()A.加剧了汉代的人地矛盾 B.加快了少数民族内迁的步伐C.缓解了边境地区的危机 D.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平衡7.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长乐长公主元瑛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A.女性教育得到发展B.女性的自主意识增强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社会伦理道德儒家化8.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9.如图是唐代某一时期进士籍贯分布图,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唐代的进士籍贯分布情况反映了当时()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A.南方发展后来居上B.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C.江浙地区人才辈出D.选官制度促进社会创新10.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毁《周礼》、疑《孟子》……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清人皮锡瑞也指出,庆历后“其时风气实然,亦不独咎刘敞、王安石矣”。这种社会风气()A.有助于士人地位提升B.阻碍变法运动的推行C.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D.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11.贞观三年,太宗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唐太宗此论意在()A.凸显君主的绝对权威 B.扩大监察官的谏政职能C.降低中书省政治地位 D.激励宰执辅政的积极性12.南宋时期江南一带,四五月间“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腰镰刈晚禾,荷锄种新麦。”当地充足的劳动力是实现一周左右完成收麦与秧稻“双抢”的必要保证。据此可知()A.政局变动引发劳作方式变革B.地缘因素决定生产发展C.稻麦复种制提高了粮食产量D.北民南迁助推区域经济13.据《元史》记载:“官吏受贿及库管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论罪。”这反映了元朝()A.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B.重视监察职能的发挥C.各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D.严厉惩治权臣乱政行为14.元朝一改以往王朝仅对云南象征性征收土产的做法,在云南征收秋税和夏税,主要是粮税与矿课、酒课等实物税。另据《元史·食货二》记载,天历元年,云南行省纳金课184锭、纳银课735锭,所纳数量居全国之冠。由此可知()A.云南的赋税征收逐渐制度化B.元朝彻底消除云南地区地方割据的隐患C.元朝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D.云南成为元朝主要赋税基地15.铁犁牛耕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到汉代耕犁基本定型,唐朝发明了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此后曲辕犁一直沿用至清朝,没有革命胜突破。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耕犁技术世界领先 B.农业生产面临困境C.小农经济出现停滞 D.经济体制的稳定性16.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7月27日申遗成功。该中轴线属于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类型,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全长7.8公里。这些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此建筑群的成型和建构主要反映了()A.中华文明宏大丰富的文化价值B.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局面C.北京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D.北京城市化水平已领先于西方二、材料分析题(4道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春秋时期诸侯林立。春秋以后被消灭的诸侯国数不胜数,强大的诸侯国灭掉小诸侯国之后并没有采取分封,而是以县、邑的形式赏赐给有功之臣进行管理。战国时期,君王开始有意识地削弱一县最高长官的权力,这一时期以“郡”为单元的行政主体不断出现并扩大,郡长官也是由君王直接任免,地方权力基本被收归到了中央。——摘编自陆杰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郡下设县,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下面也有自己的郡、县。《汉书·高惠高后功臣表》说:“逮文、景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摘编自刘太祥《汉文化研究丛书:汉代政治文明》材料三封建王朝时期君王对地方制度的改革以及行政管理权的划分,都离不开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出现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历代统治者往往在地方同一层级设置不同类别的官员,这些官员权力侧重不同,相互独立和制约,都受中央垂直管理。此外,古代统治者还从依靠天灾、天象到借助道德、制度等,一直在探索对地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摘编自杨翠婷《中国古代治理智慧》等(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分)(2)分析材料二中郡国并行制的“两面性”。(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变革的特点。(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礼记》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所谓“备荒莫如裕仓储”。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以稳定粮价。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汉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元康年间连年丰收,谷价低至一石五钱,“农人少利”,宣帝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在边郡普遍设置粮仓,名曰常平仓。“民便之”。——摘编自王文涛《社会救助视角下的汉宣帝中兴》材料二两宋时期,设置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仓储系统,除继承前代常平仓、义仓外,北宋还创建了广惠仓、惠民仓,惠民仓用于城市粮价调节,功能与常平仓类似;广惠仓侧重于常规性济贫,是为配合政府福利机构而专门设立的恤贫仓储。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即常平新法。具体运作是将原有常平仓、广惠仓钱谷兑换成现钱,以借贷的方式,贷给城乡居民。南宋时期,朱熹在乡里创建社仓,并由民间自主经营,之后宋廷诏行“朱熹社仓法”于诸路。——摘编自杨芳《“国家大本,足食为先”;宋代仓储制度的发展与创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建立常平仓制度的背景。(4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常平仓制度的发展。(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常平仓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19.法律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律产生于战国后期至秦朝统一的社会转型时代,受到传统与变革的双重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一些过渡性的旧制度的残余,重法轻礼、轻罪重刑,确立了君主专制集权的法律制度与独裁统治。——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太宗时,房玄龄、长孙无忌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全面修订《贞观律》。《旧唐书·刑法志》载:“凡削繁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唐高宗时,命人对《永徽律》逐条逐句统一注解。唐玄宗时编订的《唐六典》,开了律典分野的先河。——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律)萌芽生长、发展成熟于中华大地,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作出重要贡献,也在人类法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展示中华法治文明的价值与风采。——摘编自朱勇《中华法系的形成与特征》(1)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律发展的趋势。(4分)(2)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评价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5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突出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角度内涵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统一性中华文明具有大一统传统。……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它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释。(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9月考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6道题,每题3分,总共48分)1.解析:B对,材料中“发现了各种质地的礼器和各类乐器”,说明当时礼乐制度初显。A错,材料中没有体现原始手工业分工。C错,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材料中没有体现阶级的分化。答案:B2.A.根据材料信息“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可翻译为“一个人为你的国祝祷,一国百姓都在向神灵祈祷赶紧让你的国亡掉;一个太祝的祝祷不能胜过成千上万人的诅咒,国家灭亡不也是应当的吗?”可见太祝认为中行因为德行不够而招致百姓的怨怼,才使得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故太祝认为要重视百姓的利益,太祝的观点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倾向,故A项正确;B.根据材料信息“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可知太祝并未质疑祭祀的功用,故B项错误;C.材料的主旨是太祝认为中行因为德行不够而招致百姓的怨怼,并未涉及宗法伦理的相关内容,故C项错误;D.“君权神授”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3.依据材料“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可知,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故B项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并不是说明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也有可能是通过经济交流传入内蒙古地区的,故A项错误;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故C项错误;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说明秦朝军队有使用铁制兵器,不能得出“主要使用”的结论,故D项错误。故选:B。4.【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王莽篡汉后,各地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进行反莽斗争,说明的是以汉朝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经受住了考验,D正确;材料与复兴汉室为荣的社会风气无关,A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认同,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答案】D5.【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表格中对官员的考核有不同政绩方面的标准,例如生产发展、社会治安、漕运等,反映汉代官员考核标准多样切合实际需要,B项正确;官员考核强调伦理道德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考核周期时长,排除C项;考核结果也并非官员升迁的唯一依据,说法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北方开发较早,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依据材料,东汉时期的“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等人烟稀薄地区的人口增长却非常显著,这一变化有利于中国各地区和南北方社会的发展趋于平衡,D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东汉时期的南方地区,人口稀少,排除A项。少数民族内迁是在东汉末年以后,原因是由于中原地区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和社会动荡,排除B项。C项的结论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选:D。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皇族女性墓志中讲究“六行”“四德”“孝友”“柔恭”“妇道”等,这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由此可知,当时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D正确;材料强调北魏皇族受儒家伦理影响大,没有体现门第观念,排除A;因俗而治强调因地制宜,在汉族聚居地区实行汉法,在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按照少数民族办法进行治理,而材料强调的是鲜卑族的汉化,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鲜卑族接受儒家伦理道德,体现了鲜卑族的汉化,而非鲜卑族对礼仪规范的传承,排除C。故选:D。8.【答案】B【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尊敬老人,推动社会的“尊老”之风,以此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巩固统治,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9.B10.【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毁《周礼》、《孟子》……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可知,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社会风气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士人地位提升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变法运动的推行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儒学正统地位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意思是“朝廷设置中书、门下这样的机要部门,选择人才担任官职,他们的任务和作用其实是很大的。皇上下达的诏书和命令如果不正确,他们必须大胆地指出来。然而近来我却发现他们只会唯命是从,顺水推舟,没有一个人敢直言进谏,朝廷的官员怎么能够有这样唯唯诺诺的作风呢?”等等,因此,唐太宗此论意在强调的是国家治理有赖于严格执行国家制度,从而激励宰执辅政的积极性,D项正确;唐太宗此论意在激励宰执辅政的积极性,未涉及君主绝对权威的凸显,排除A项;唐太宗此论意在激励宰执辅政的积极性,材料内容与扩大监察官的谏政职能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中书省地位变化等内容,无法体现降低中书省政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12.【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宋时期江面一带,四五月间‘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腰镰刈晚禾,荷锄种新麦。’当地充足的劳动力是实现一周左右完成收麦与秧稻‘双抢’的必要保证”,可得出,南宋时期,江面一带的稻麦复种制提高了粮食产量,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局变动引发劳作方式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地缘因素决定生产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民南迁助推区域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C13.依据材料“官吏受贿及库管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论罪”可以看出元朝监察官员应该发挥监察职能,否则要受到处罚,说明元朝注重对监察官员职责的发挥,故B项正确。元朝的治国理念不是严刑峻法,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监察官员应该发挥监察职能,否则要受到处罚,并不能说明各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也不能说明严厉惩治权臣乱政行为,故CD项错误。故选:B。14.【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朝一改以往王朝仅对云南象征性征收土产的做法,在云南征收秋税和夏税,主要是粮税与矿课、酒课等实物税”可知,元朝时期云南的赋税征收逐渐制度化,故A项正确;元朝并未彻底消除云南地区地方割据的隐患,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云南成为元朝主要赋税基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元朝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故D项错误。【答案】A15.材料没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比,无法得出耕犁技术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业生产面临困境,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耕犁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展和创新,反映了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出现停滞,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出现停滞,未体现经济体制的稳定性,排除D项。故选:C。16.A17.(1)变化:由分封制转向郡县制。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结构的变动;列国纷争的影响;百家争鸣的推动;各诸侯国加强君主权力的需要。(任答三点即可)(2)两面性:埋下了国家分裂的隐患,威胁汉朝统治;客观上增强了各国发展的主动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3)特点:实行层级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雷设施安装维护合同三篇
- 化妆品行业保安工作总结
- 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美工工作总结
- 林业行业美工的森林保护
- 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 【八年级下册地理粤教版】第8章 珠江三角洲 单元测试
- 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 2025届扬州市高三语文(上)1月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解析
- 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合同(2篇)
- DB33T 2188.4-2019 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规范 第4部分:礼宾接待志愿服务
-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首
- 蓝色国家科学基金4.3杰青优青人才科学基金答辩模板
- DLT 5434-2021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表格
- 2024年房屋交接确认书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天疱疮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案研究
- 开放系统10861《理工英语(4)》期末机考真题及答案(第102套)
- 综合技能训练实训报告学前教育
-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MOOC 管理学-郑州轻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