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教学教程_第1页
农用地分等教学教程_第2页
农用地分等教学教程_第3页
农用地分等教学教程_第4页
农用地分等教学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用地分等(耕地)一、农用地分等的概述1、定义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下,根据规定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2、任务根据农用地自然、经济属性,对其质量优劣进行评定,划分等级。耕地分等的内涵耕地分等是根据构成土地质量相对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自然条件为主),综合反映不同自然条件的耕地在不同经济条件和利用水平下的收益差异,统一划分形成等别顺序和修正体系;侧重于反映因耕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耕地生产力水平差异。耕地分等和定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分等侧重于反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耕地潜在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在全国具有可比性;定级侧重于反映耕地现实的生产力水平,仅在县级行政区内具有可比性。定级是在分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等结果间接地反映了定级中相对稳定的因素部分,但并非是定级的全部,定级必须结合实际,对分等参数(如耕地利用系数、耕地经济系数)进行必要的修正,并在考虑一些易变的自然质量因素的同时,考虑市场因素、交通便利因素等。等别高低对级别有很大的影响,但级别并非是等别的细分。

耕地分等技术流程图(一)综合分析原则(二)主导因素原则(三)土地收益差异原则(四)可比性原则(五)定量分析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六)分层控制原则

二、分等的原则三、相关术语的定义标准耕作制度: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基准作物:是理论标准粮的折算基准,指全国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按照不同区域生长季节的不同,进一步区分的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早稻和晚稻等7种粮食作物。指定作物:是指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及的作物。指标区:是对区域内决定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各种因素和因素组合,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它指标区的最小单元。评价(分等)单元:是农用地等级进行评定和划分的基本空间单位,单元内部土地质量相对均一,单元之间有较大差异。例如,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不划为同一单元;山脉走向两侧水热分配有明显差异的不划为同一单元;地下水、土壤条件、盐碱度等土地因素指标有明显差异的不划为同一单元。产量比系数:是以国家指定的标准粮食作物为基础,按当地各种作物单位面积最高理论产量之比算的各种作物产品与标准粮单位折算的比率。土地利用系数:用来修正土地的自然质量,使达到接近土地的实际产出水平的系数,计算公式:(KLj为某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Y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单产;Yj,max为第j种指定作物的全国最高单产)。“产量—成本”指数:计算公式为:(aj为第j种指定作物的“产量—成本”指数,单位为千克/元;Y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产,单位千克/公顷;C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成本,单位为元/公顷)。土地经济系数:计算公式:(Kc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aj为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Aj为第j种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的全国最大值)。光合生产潜力:假设作物具有理想的群体结构,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热量、水分、CO2、土壤养分等外界环境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等都处于最佳状态,在作物光合器官以最大效率摄取太阳光能的条件下,根据光合理论测算的作物群体的最高产量称为光合生产潜力。亦称作物产量的理论上限。光温生产潜力: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水分、CO2供应充足,其它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理想作物群体在当地光、热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亦即光合生产潜力受到地区温度条件限制后的理论产量。气候生产潜力: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其它环境因素均处于最适状态时,在当地实际光、热、水气候资源条件下,农作物群体所能气候生产潜力: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其它环境因素均处于最适状态时,在当地实际光、热、水气候资源条件下,农作物群体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即在光温生产潜力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降水的限制作用后的理论产量。达到的最高产量。即在光温生产潜力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降水的限制作用后的理论产量。四、耕地分等的方法及技术流程(一)耕地分等的方法经过外业调查、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后,首先要确定标准耕作制度、指定作物、基准作物、指标区、划分评价单元及确定各指标区的分等因素;然后编制各指标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指标值——质量分”关系表,并用特尔菲法确定权重值,指定作物稻谷(早稻或晚稻)各分等因素分级分值及分等因素的权重值;最后按照分等数学模型计算出各评价单元的地等指数,进行初步分等,经实地校核调整后,确定各单元的地等指数和等别。(二)耕地分等的技术流程耕地分等是对耕地的综合评价,包括自然质量、经济、生产力、利用程度评价等,在整个过程中穿插体现,最终获得多层次的成果。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的经验和成果,在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耕地自然状况、利用状况、投入—产出状况的补充调查。以国土资源部制定的《规程》提供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等参数的计算成果为基础,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对耕地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确定耕地等别。具体的分等流程见图2-2。图2-2耕地分等技术流程图四、耕地等别划分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生产力理论地租理论AEZ理论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基础资料的真实性

翔实的基础资料是确保耕地分等科学性的重要前提。无论是自然条件资料,还是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都必须进行认真分析,不能盲目地引用。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距今已经20多年了,现有的部分耕地可能还是普查之后才开发的;又如由于受到政策或是追求政绩等因素影响,各地方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主观随意性较强,可信度值得怀疑等。因此,现有资料除了收集基本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壤图、地形图、水利图、农业区划图等相关图件资料,耕地自然条件资料和农经资料外,还必须进行外业补充调查。其主要目的是对现有资料进行验证、核实、补充、更新,外业补充调查的内容包括分等自然质量状况补充调查、耕地利用状况调查、耕地投入—产出调查。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指标区的划分

指标区是指计算耕地自然质量分的分等因素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于各评价单元的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分等评价的主导因素也应不同。根据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将决定耕地自然质量的主导因素一致和分等因素相似的区域划分为同一指标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改变了部分原有地貌类型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实际意义,如城镇附近的沿海平原区多为防洪标准高、排水条件好的区域,把排水条件作为该区的主导因素已失去意义;水利设施条件好的低丘台地区也可能和沿海平原区具有同样的主导影响因素;各地方在进行指标区划分时,主要以地形、地貌为主,甚至有的直接利用等高线进行划分,忽视了水系、水利设施等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故主张以地貌、水系以及水利设施等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区。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

分等单元确定之后,应该根据当地的标准耕作制度确定指定作物。对于一些规程中未涉及,而实际上确实普遍的作物,各省级部门应组织技术力量,以基准作物为参照,对其产量、投入—产出等进行可比性的转换,并组织专家对其参数进行技术论证,其成果应在各省《方案》中体现,以便规范各县域的耕地分等工作。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例如一组数列由1,2,3,…,12构成,若将其视为1组则均值为6.5;分成2组则均值分别为3.5、9.5;分成3组则均值为2.5、6.5、10.5;分成4组则均值分别为2、5、8、11。显然组别对均值的影响是重要的,为了使分等的结果更为合理、更具有可比性,有必要对其做出定性的规定。相对于全国范围来说,县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差异已经极其微弱,在考虑其内部差异的基础上,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等值区控制在3-5个为宜。

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土地利用系数修正

为什么要修正?如何修正?修正的基本思路

在耕地自然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农业潜在的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间接地体现其潜在的平均利用水平。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用相应的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各省区进行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并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划分经济区,把同一经济区中的省级行政区综合指数(经[0,1]标准化后的指数)的均值当作该经济区中各省级行政区的系数。由于省域范围内经济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农业平均利用水平也应有所区别,同时考虑到省际间各县级行政区的相对可比性,进行各县经济水平系数计算时,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所得的综合指数(均值为0)的方差,对省级系数修正,各县系数以该省系数为均值,方差为均值上下波动范围。按类似的方法确定县域范围内的各乡镇系数。并以此系数对各乡镇的各分等单元的耕地利用系数(按《规程》计算的系数)进行修正。全国范围内选择了6个一层次指标,14个二层次指标:①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X1——人均GDP(元/人);X2——人均财政收入(元/人);X3——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元/人);X4——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人)。②反映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X5——GDP(亿元);X6——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7——货运总量(万吨);X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③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X9——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④反映经济发展速度的指标:X10——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率(1998-2001)(%)。⑤反映经济发展效益的指标:X11——总资产贡献率(%);X12——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⑥反映教育和卫生保健等社会服务保障程度的指标:X13——每万人大专以上人数(人/万人);X14——每万人医生数(人/万人)。表3-1旋转后因子载荷量结果分析表指标选取表3-2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排序表

指标选取图3-1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聚类图

指标选取图3-2全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分区图指标选取表3-3全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投入潜力系数表

全省范围内(福建)表4-6福建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及农业发展潜力系数表县域范围内(福清)表4-9福清市各镇农业生产投入潜力系数及聚类平均数表

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不考虑不同自然地区的光温水土条件,将全国各地的指定作物一视同仁,与同一参数相除而进行对比,或是考虑自然区,而不考虑区内的经济差异对土地等别的影响,都不是科学的。既然耕地的质量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确定作物理图3-3中国自然区划图

论最大产量时也应考虑自然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其中自然地区是从作物的适宜性方面考虑,而经济区则是出于对区域的平均利用水平方面考虑,并以此作为界定指定作物在多大范围内确定其理论最大产量。自然地区是根据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组合大致相同,区域气候的成因基本相似,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有一定共同性而划分的。同一自然地区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的方向基本一致,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基础上,将全国进一步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自然地区图与全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分区图进行叠加,综合后得到23类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内部自然属性基本一致,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的投入潜力大体相当。在各个区域范围内选定指定作物的理论最大产量,以此作为该区域该指定作物的参数,进而确定作物的利用系数。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4.8复种指数的修正熟制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当地的光温条件,在熟制相同的区域,由于降水条件、灌溉条件、地形因素、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等不同,实际表现出不同的耕作制度;加上从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角度考虑而进行的轮作休耕制度等,利用过程中很难达到理论上的熟制水平。而复种指数则基本上在熟制范围内,随着耕地的平均利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尔后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当受经济因素(如农业比较利益低)影响时又有可能出现指数回落的现象。在县域范围内进行耕地等指数计算时,对于两熟以上(包括两熟)的地区,可用同一单元上各指定作物地等指数的平均值与当地的复种指数的乘积作为该单元的地等指数;如此可以解决有些两熟只种一季、三熟只种两季或是三熟有些种两季、有些种三季、种三季的作物又各不相同等复杂的情况下耕地等指数的相对统一问题。

4.1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4.2基础资料的真实性4.3指标区的划分4.4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4.5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4.6土地利用系数修正4.7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4.8复种指数的修正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四、耕地等别划分4.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4.9.1基础图形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4.9.2投影坐标的转换与拓扑关系的建立4.9.3空间叠加确定分等单元4.9.4单元面积的计算4.9.5单元因素分值的计算4.9.6地等指数的计算4.9.7分等成果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及其链接关系4.9.8成果图的生成基础图形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扫描后在ARCVIEW中进行数字化处理,分别形成县界、乡界、村界、道路、地类、水域等图层,其中乡界层、村界层、地类层以面状特征表示;然后对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同比例尺的各分等因素的扫描图和指标区图分别进行矢量化;在矢量化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属性表,如指标区图层建立指标区字段,有机质图层建立有机质分值字段,地类层按我国农业部发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的二级编码输入地类代码字段等。投影坐标的转换与拓扑关系的建立

为了便于投影转化,在以上各图层矢量化过程中分别标注至少4个坐标点,在ARCTOOLBOX中把矢量化后的所有SHAPE文件转成COVERAGE文件之后,删除默认的TIC点,在标注点处加上新TIC点,并输入相应的坐标值。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投影方式,用CREATE、PROJECT和TRANSFORM等命令分别对各层进行投影坐标转换。图3-5利用ARCINFO进行文件转换图3-6控制点的处理图3-7投影的定义和转换空间叠加确定分等单元

主导因素图叠加法是将从综合基础图(如现状图、土壤图等)中剥离出来的单因素图重新合并。同时考虑到分等成果按村为单位统计的需要,将所有的乡、村界作为评价单元边界的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各指标区中决定自然质量分的主导因素不同,单因素图叠加时,选取相应的主导因素对各指标区分别进行叠置。其步骤如下:空间叠加确定分等单元①用ARC/INFO中的IDENTITY命令对地类层和乡界层进行叠置,生成图层1;②对图层1和村界层叠置,生成图层2;③同理,对图层2和指标区图层进行叠置,得到图层3;④用SPLIT命令在图层3中提取3个指标区域图;⑤把提取的指标区域图分别与相应的因素图进行叠置;⑥用MAPJOIN命令把叠置后的指标区域图重新合并;⑦用ELIMINATE命令消除细碎的多边形;⑧重建拓扑,形成分等单元图;⑨在属性表中添加单元编号字段,依据《规程》要求,以行政代码(6位)+乡镇代码(2位)+村代码(2位)+单元序号(2位)共12位进行编号。单元面积的计算

由于分等面积数据必须和耕地详查数据相符,但经数字化后生成的面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机械误差,因此必须对分等单元进行面积平差,即在严格按照现有单元数字化面积比例的前提下,按县、乡(镇)、村三级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都分别一致的要求,重新计算各单元面积,使各单元的新面积必须完全和详查面积数据相符。在ARCMAP中对分等单元进行面积平差,首先要给分等单元属性数据表和详查面积数据表分别建立分村分地类的公共字段(如031411、031414分别表示福清市宏路镇新华村的灌溉水田和旱地),然后采取和以上计算单元分等因素分值相类似的方法,依次进行表联接(把各村各地类的详查面积数据联接到单元属性数据表中)、求权重(各单元数字化面积在所在村的同种地类数字化面积中的权重)和各单元面积的计算。单元因素分值的计算经ELIMINATE调整之后,某些分等单元必定出现同一分等因素有多种分值的情况,应该对各单元各因素分值分别进行加权处理。处理过程如下:①表联接。以单元编号为公共字段,在ARCMAP中用JOIN命令对分等单元属性表和某一因素分值属性表(执行IDENTITY之后被赋予了单元属性的数据表)进行联接。②求权重。联接后的表有两列面积数据,一列为单元面积,另一列为单元内不同分值区的面积。用CALCULATE把后者和前者相除便得到权重值。③计算分值。添加分值字段,用CALCULATE把权重值和相应的因素分值相乘得到分值。④计算加权分值。利用SUMMARIZE,以单元编号为参考字段,对分值进行求和得到各分等单元因素加权分值。依此类推,计算出各因素分值,并分指标区对各因素分值进行汇总后,查取各指定作物各分等因素的权重(用特尔菲法确定),对各分等因素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单元各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分。地等指数的计算耕地利用系数和耕地经济系数的计算方法类似,以下仅以耕地利用系数的计算为例说明数据的处理过程。在ARCMAP中激活村界层,以村名为公共字段,把各村各指定作物单产数据表(DBF格式)联接(JOIN)到属性表中,依据单产的变化情况确定等级数,创建作物单产分区专题地图作为初步划分的等值区图,并建立等级属性字段。把外业调查原始数据转成DBF格式,按耕地分等的参数和计算模型在ARCVIEW或ARCMAP中导出属性表,计算出样点各指定作物的耕地利用系数。对各样点利用系数加权求和计算出各村各指定作物的耕地利用系数,然后联接到上述有等级号的村界层属性表中,用面积加权求和计算出各等值区的各指定作物的耕地利用系数。因《规程》要求等值区的划分不打破村界的完整性,故以村名作为公共字段把耕地利用系数联接到分等单元属性表中,得到各分等单元耕地利用系数。查取光温生产潜力等参数,根据分等模型,利用表处理方法计算出各单元的地等指数。3.9.7分等成果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及其链接关系耕地分等所涉及到的空间分析和属性数据的处理量较大,特别是属性数据的处理,有些并非仅用GIS软件便能完成,而必须借助EXCEL、DBASE等数据处理软件相互结合才能顺利完成。按照分等数学模型,将分等数据成果在EXCEL表格中建立函数关系式,并将各表格进行链接,形成完整的分等成果属性数据库系统(图3-8)。图中有彩色背景的为分等要求的数据成果,其它为数据处理的中间过程。成果图的生成

在ARCMAP中创建耕地等别图。对相关图层进行叠加、选取或调整相应的属性字段,创建耕地自然等别图、耕地利用等别图等中间成果图件,建立如下成果图形数据库。

①福清市耕地分等评价单元图;②福清市耕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图;③福清市耕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分早稻、晚稻、甘薯、花生);④福清市耕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图(分早稻、晚稻、甘薯、花生);⑤福清市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图;⑥福清市耕地利用等别图;⑦福清市耕地等别图。五、福清市耕地分等实证分析

5.1福清市基本概况5.2耕地分等指标区的界定5.3耕地分等单元的确定5.4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5.5耕地利用等指数5.6耕地等指数5.7耕地等别划分及其分布规律5.8耕地分等新旧模式对比分析5.1福清市基本概况福清市位于闽中沿海,隶属于福州市,辖21个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344~350天,春夏湿润多雨,年均降水量1050~2000mm,从西北山地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少。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多样,西北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为低谷地平原,东南沿海以低丘台地为主。耕地面积40449.1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93%。其中灌溉水田18779.15hm2、望天田1713.30hm2、水浇地751.27hm2、旱地19180.47hm2、菜地25.00hm2。水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以海口、音西、阳下、龙田、渔溪、江镜、上迳、镜洋较多;旱地主要分布在低丘台地区,集中分布在三山、高山、港头、沙埔、东瀚、龙田、江阴等镇。除河流沿岸、下游平原和滨海地区为冲积土外,绝大部分耕地由红壤发育而成,一般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磷、钾,偏酸性。4.1福清市基本概况福清市位于闽中沿海,隶属于福州市,辖21个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344~350天,春夏湿润多雨,年均降水量1050~2000mm,从西北山地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少。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多样,西北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为低谷地平原,东南沿海以低丘台地为主。耕地面积40449.1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93%。其中灌溉水田18779.15hm2、望天田1713.30hm2、水浇地751.27hm2、旱地19180.47hm2、菜地25.00hm2。水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以海口、音西、阳下、龙田、渔溪、江镜、上迳、镜洋较多;旱地主要分布在低丘台地区,集中分布在三山、高山、港头、沙埔、东瀚、龙田、江阴等镇。除河流沿岸、下游平原和滨海地区为冲积土外,绝大部分耕地由红壤发育而成,一般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磷、钾,偏酸性。

指标区分等因素沿海平原区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丘陵山地区表层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灌溉保证率坡度海拔低丘台地区表层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灌溉保证率土壤侵蚀度滨海围垦区表层土壤质地全盐量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pH值山间盆地区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福清市耕地分等指标区图5.2耕地分等指标区的界定5.3耕地分等单元的确定采用主导因素图叠加法,应用GIS技术,将从福清市综合基础图(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等)中剥离出来的单因素图有针对性地重新合并。同时考虑到分等成果按村为单位统计的需要,将所有的镇、村界作为评价单元边界的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各指标区中决定自然质量分的主导因素不同,单因素图叠加时,选取相应的主导因素,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属性数据处理的功能对各指标区分别进行叠置。而后将叠置后的指标区图层重新合并,最后形成福清市耕地分等单元2639个,各单元编号以行政代码(350127)+镇代码(2位)+村代码(2位)+单元序号(2位)共12位组成。

5.4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分等单元自然因素分值计算计算耕地自然质量分指定作物光温生产潜力计算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5.5耕地利用等指数5.5.1农业生产投入潜力系数(1)指标选取及预处理(2)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过程与结果(3)各县(市、区)农业发展潜力系数5.5.2各镇农业生产投入潜力系数(1)各镇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2)系统聚类分析及潜力系数的计算5.5.3耕地利用系数修正及等指数的计算(1)耕地利用系数(2)耕地利用系数等值区修订(3)耕地利用系数及利用等指数修正模型单元编号地类代码面积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分等指数等别3501270101011116.0426237633042350127010102111.4224056992782350127010103155.7425337362932350127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