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9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表明,良渚聚落的汇观山观象台、莫角山宫殿台基、水坝、城墙、钟家港河道等工程都围绕古城而建。城内近似“井”字形的路网,把宫殿区与墓葬区围合在中间。荀山村落社区的瑶山墓地与庙前墓地,在埋葬方式及葬俗方面基本相同。姜家山墓地大多属于贵族阶层,桑树头墓地大多属于平民阶层。据此可知,良渚时期A.礼制观念成熟B.手工业技术高超C.国家形态初显D.血缘关系被打破2.甲骨文将“仁”写作“”,是“”(人)加上“”(二,表示两个人,也表示等同、相等);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说文解字》中载:“仁,亲(亲爱)也”。下面是“仁、信、孝”的文字示例。据此可知A.文字的载体发生变化B.汉字可缘意求理以传承华夏文明C.世人的认知水平提升D.不同史料会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3.秦王嬴政声称,因韩国“倍约”,赵国“倍盟”,魏国“始约服”而后“谋袭秦”,楚国“畔约”而出兵六国。秦灭六国后,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刻石曰:“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秦始皇对战争合理性构建的变化A.源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B.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覆灭C.确立了秦始皇的独尊地位D.体现出秦统治策略的调整4.西汉《礼记·乐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这一思想寄托了A.隆礼重法的精神B.实现学术创新的理想C.修身明德的追求D.对“百家争鸣”的推崇5.有学者指出:“汉(西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师法之严如此。”《后汉书》所载名臣列传中频频出现“传父业”的字眼,如杨秉“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伏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汉朝从重“师法”到重“家法”的转变①体现了文化教育的日益普及②易造成一定的学术垄断和阶层固化③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④有利于促进当时学术的繁荣和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6.《史通·断限》载:“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江左既承正朔,斥彼魏胡。故氐、羌有录,索虏成传。”唐高祖君臣则提出修写前朝“六代史”的概念。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史官整合了宋、齐、梁、陈诸政权的历史,著为《南史》;统合了魏、齐、周、隋的历史,完成了《北史》。这一变化源于A.民族关系趋向平等开放B.中华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C.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政治统治与文化传承的需要7.下表所示为宋神宗时期南北方商、盐、酒、茶四项赋税的收入统计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宋朝A.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B.国家鼓励民众从事多种经营C.经济重心南移已基本完成D.长途贩运贸易获得较快发展8.宋末元初的词人赵文在《学蜕记》中指明:“士欲舍科举而专意义理,势有所不能,科举义理之学两进,日有所不给。”金末元初的文人刘祁在《归潜志》中记载:金章宗时,宋使进贡枇杷,章宗命文人赋诗,状元王泽因不识枇杷而无法成诗。当时文人的这些举动A.获得了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B.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对立C.强调了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D.体现出对科举制的反思9.有学者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过程中,国家在制度改革中居于主导地位,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强,商帮兴起,历史发展进程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博弈与合作交错的过程。该学者意在强调,明代白银货币化A.促使朝贡贸易体系最终瓦解B.呈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D.是明代国家法令推行的单向过程10.马克思指出,“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对于西方列强而言,引发1848年这场动摇和冲击其资本主义根基的革命的“导火索”,正是远在中国的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11.广州织布局筹建时,张之洞上书清廷:“臣并当劝谕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保我利源,似为今日销土货、塞漏卮之要策”。在织布局迁鄂的进程中,张之洞上书清廷:“查上海已设织布机器局,本年于广东设局织布,因时兴利,实为不可缓之举”。张之洞的这些设想A.有效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B.克服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C.旨在推进中国的早期现代化D.表明他具有革新和自强意识12.19世纪中后期,时常发生民众对机器的暴动、捣毁机器等现象。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斯·古莱特说:“技术研究与发展肯定会继续,但不会无节制地进行下去……还要考虑不同的社会承受技术的不同能力。”上述史料最适合论证近代中国A.“土洋结合”技术演化路径有一定合理性B.立足于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C.“中体西用”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D.清廷被迫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13.有学者说:“共和之发轫也,主动于黎军(湖北新军),被动于各省志士,然原动力则孙、黄诸君也。共和之解决,主动于段军,被动于各军将校,然其原动力则廖(少游)、靳(云鹏)制诸君也。”这可以用来说明A.新军成为军阀势力扩大的关键B.共和建立的多源性和复杂性C.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政府不作为引发了政治危机14.右图是1911年末《时报》刊载的漫画《女子革命军赴前敌》。这些女子身着军装,英姿飒爽,手持武器,队列整齐;她们的表情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勇敢。该放前赴军命革漫画反映出当时A.社会革命与妇女解放相辅相成B.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C.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D.新文化运动开展成效显著15.民国初期,邹鲁曾批评说,国民党“组织缺乏,不特党员之行为言论纯任自由,未有指导,甚至一经入党,住居何处,所执何业,亦莫之悉,因而训练不能周到,致有党员不明党义,遑言政策”。孙中山也认为:“然按之实际,则除册籍载有姓名者外……毫无活动,衡量党力,更属微渺”。这反映出当时A.照搬西方政治体制B.军阀割据影响政治运作C.政治转型存在困难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中国古代的天下观](14分)材料一“天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召诰》,《诗经·小雅》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这一含义。“天下制度”确立起天子(天下)——诸侯(国)——大夫(家)的政治秩序和伦理(价值)秩序,并将四夷以“五服”“九服”的秩序设想纳入“天下”之中。及春秋末,各诸侯国兵伐不断、战争不息,诸夏文化也随之扩散至四方。战国时期,诸侯的“国”与大夫的“家”的含义差别仅在范围大小,“国家”一词开始兴起。在孟子的天下观中,以“仁”为基础的文化与价值压倒了政治,成为天下“定于一”的价值准则。荀子讲“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其根本特性是大一统国家继承了天下观念的精神遗产,把天下观念用于国家建构而发明了“一国多制”的大一统。——摘编自袁宝龙《先秦时期天下观的演进》材料二顾炎武认为,“教化纲纪”不行、“杨墨之言(杨朱和墨翟)”横行,则“仁义充塞”;“仁义充塞”则“风俗人心”沦丧;“风俗人心”沦丧则人才不肖、天下将亡、国家不保,并在此意义上赋予每个人正“风俗人心”的使命感,使得每个人在面对国破家亡、民族危难的时候能够坚持气节,在面对生死抉择、人性考验的时候能够坚守底线。——摘编自汪日宣《顾炎武的“天下观”及其现代性转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儒家天下观形成的背景,并说明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的天下观相较于先秦时期天下观的不同之处。(4分)17.[中国近代农学会的创建与发展](14分)材料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创立农学会。1896年,罗振玉等人牵头在上海发起成立务农会,后改名为农学会,该协会主张“兴天地自然之利,植国家富弱之原”,其主要活动有“立农报、延农师、开学堂、译农书”等,旨在通过农学会工作达到“俾中国士夫,咸知以化学考地质,改土壤,求光热,以机器灌溉,精制造之法之理”,全面推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之发展。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各省设立农务学堂和农会等。1917年1月,中华农学会在上海成立,其宗旨是“研究学术,图农业之发挥;普及知识,求农事之改进”,创始会员中美日留学归国人员有50多人。1917年后,农学研究重心逐渐由北京等地向江浙沪等地转移,中华农学会以沟通南北交流、统一农会团体为办学理念。此外,中华农学会还出现了众多海外和地方农学会、学校社团以及各种专门学会。1919年,中华农学会与留日殖产协会合并,在东京设分事务所。1925年,中华农学会与旅美中国农业会合并,旅美中国农业会更名为中华农学会美洲分会。在此过程中,中华农学会逐步确立了其在农学界的关键地位。——摘编自仪德刚等《中国近代农学会的创建与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学会创建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农学会的创建与发展带来的启示。(6分)18.[新文化运动](15分)材料一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著名论断中,从历史的观点看,我们承认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样强调两者间有着无法割裂的历史连续性。但说历史连续性,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滞留于五四、晚清是压抑与被压抑的紧张对抗关系的现有描述之中,而是要跨前一步去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导致历史连续性的断裂以及晚清现代性的收缩,但“断裂”本身在英国学者吉登斯那里不正是“现代性”的普遍特性吗?第二,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现代性的断裂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垄断,即“以西学是尚的现代观念,几乎垄断了文学视野”,那么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纯粹的西方现代性吗?第三,如果说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与晚清相比更多地接受了西学影响,那么是否可以据此断定其不是重塑而是抛弃了“中国多重传统”,并最终导致了“单一的现代性”?归根结底,就是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性?材料二传统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其“凝聚性结构”的认同特性会在心灵最深处规约五四学者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时的基本立场。可从“一个群体”“一个命题”和“一个错位”具体回应对新文化运动的质疑。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许徐《新文化运动现代性问题再考察——从反思“被压抑的现代性”开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一观点进行合理解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9分)19.[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创新](12分)材料中华民族史是一部从未间断、接续发展、不断更新的文明创造史。历史连续中创新进取的文明发展史,铸就了中华文化以我为主、差异融合、创新再生的发展逻辑,在持续不断的中心扩散与向心凝聚的双向互动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对生产生活、阶级斗争的实践进行凝练提升,留下了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文化成果。中华文明差异融合的历史进程和发展逻辑中,包含着革故鼎新、创新发展的内在基因,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开拓新局面、创造新事物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守正出新、自我超越的传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具体体现为自我批评、自我警醒、自我变革、自我完善的思想智慧。——摘编自金民卿《中华文明的突出创新性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品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古代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高三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考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聚落的汇观山观象台等工程都围绕古城而建,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表明当时良渚聚落具备了国家形态中对社会资源进行集中调配的特征;城内近似“井”字形路网,把宫殿区与墓葬区围合在中间,这种城市规划体现了明显的功能分区,这种等级秩序和职能分工是国家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荀山村落社区的瑶山墓地与庙前墓地,在埋葬方式及葬俗方面基本相同,各自体现出社区内部人群集团之间的血缘关系。墓地的差异表明良渚社会存在明显的阶层分化,这种阶层分化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故C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礼制观念的萌发时期,而礼制是西周时期形成的制度,故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在良渚文化的墓葬中,同一氏族的成员往往集中埋葬,而且不同等级的墓葬在位置、规模和随葬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显示出血缘关系与社会等级紧密相连,故排除D项。2.B考查汉字的起源及意义。根据材料可知,甲骨文中“仁”的书写指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指人人相等,应等而视之、视人若己、将心比心、同情包容;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说文解字》中载:“仁,亲(亲爱)也”。图中三字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友善、求和谐”,据此可知,汉字不仅有优美的字形,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道德内涵,故B项正确,排除D项。中国古代文字载体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甲骨→青铜→竹简和木牍→帛书→纸张,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孔子所主张的“仁者爱人”,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的思考,对“仁”的内涵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地阐述,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而非仅仅是某一时期人群认知水平的线性提升,故排除C项。3.D考查秦朝政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王以违约为借口,对六国发动战争;但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秦对战争合理性的构建主要表现为宣扬统一战争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强调民众支持是一种更为柔和的统治策略,注重争取民心,以稳定社会秩序,这体现出统治策略的调整,即从强调外部理由(如他国违约)转向强调内部因素(民众支持),以寻求新建立的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故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社会结构重大改变无直接关联,且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源,故排除A项;B项中“覆灭”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皇帝制度确立了秦始皇的独尊地位,故排除C项。4.A考查西汉思想。“礼乐刑政”四维面向的宏观结构,即体现为“王道”的完备制度,表明“礼乐刑政”是一个具有目的一致性而在实际功能上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体系化结构。这种理念寄托了“隆礼重法”的精神,即重视“礼”的教化作用,同时也不忽视“法”的约束和惩戒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学术创新”,故排除B项;“修身明德”强调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培养美好的品德,以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材料所述与之不符,故排除C项;西汉建立后,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思想统治的理论和方法,《礼记·乐记》的创作应运而生,与“百家争鸣”无关,故排除D项。5.B考查汉以来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汉代初期,察举制注重对人才品德和才能的考察,而此时的“师法”传承有助于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道德规范的人才,为他们在察举中获得推荐提供了基础。然而,到了东汉时期,门第和家族背景在选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些世家大族通过掌握独特的“家法”,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子弟,使其在选官中更具优势。据此可知,汉以来,从重“师法”到重“家法”的转变易造成一定的学术垄断和阶层固化。汉以来,家法的形成使得各地出现了不同的经学流派和学术传承,丰富了地方的文化教育内容,鼓励了学者们在学术上的创新和探索。不同的家法之间相互竞争、交流,促使学者们不断思考和完善自己的学说,从而推动了经学乃至整个学术领域的进步,②④说法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正确。自汉尤其是东汉以来,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大族所垄断;汉以来,从重“师法”到重“家法”的转变,主要反映的是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学术传承方式的变化,与“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排除A、C、D三项。6.D考查唐朝政治与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统治者重视下,唐朝修史实现从“国别”断代史至“区域”通史的转变,中华民族整体史观意识逐步增强。唐朝建立后,国家实现了大一统。唐高宗君臣提出修写前朝“六代史”的概念,旨在通过整合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强调唐朝继承的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脉络,以彰显唐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唐朝统治者通过修史,可以向民众展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增强民众对唐朝统治的认同和支持,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中华民族国家意识形成于近代,故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7.C考查宋朝经济。图表显示了北宋神宗时南北方商、盐、酒、茶四项赋税收入的详细情况,这四类赋税收入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活跃度。较北方而言,南方地区四项赋税累计收入较高,占本地区总赋税收入的比例也比北方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且南方赋税总量也较北方略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已基本完成,故C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不代表自然经济瓦解,在古代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鼓励民众从事多种经营”,故排除B项;长途贩运贸易获得较快发展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D项。8.D考查宋(金)末元初的科举制。材料“士欲舍科举而专意义理,势有所不能,科举义理之学两进,日有所不给”揭示了当时文人在科举制度下的两难困境,这表明科举制度使得学术研究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文人学习和研究学问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试,而不是出于纯粹的学术追求和对知识的热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深入发展和创新。状元王泽不识枇杷这一事件,凸显出当时文人知识结构的单一及科举制度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故D项正确。在宋(金)末元初的历史背景下,文人的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获得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但“获得了”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当时文人的这些举动并没有加剧民族之间的对立,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故排除B项;理学强调“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是顾炎武“实学”的观点,故排除C项。9.B考查明朝白银货币化及其影响。从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明朝白银货币化并非是由单一力量决定的单向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有国家制度的引领和规范,又有市场需求的推动和促进,两者相互博弈又相互合作,充分体现了其复杂性和多面性,故B项正确,排除D项。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是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贸易的冲击下瓦解的,故排除A项;白银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10.A考查鸦片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主要是指鸦片战争后,来自列强的棉纺织品和鸦片充斥着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鸦片的过度输入和消费,导致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其他商品陷于滞销,从而引发欧洲的社会动荡和阶级对立并面临经济危机的风险。1848年欧洲革命就是在这样的“两极相联”中爆发的。因此,引发这场动摇和冲击其资本主义根基的革命的“导火索”,正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11.D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倡导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反映出他希望借助民间资本和市场力量来促进纺织业的工业化进程。从织布局的迁移和多地设局的计划,可以看出张之洞在布局工业发展时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可见,张之洞的这些举措表明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改革精神,努力为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自强寻求出路,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效果,故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故排除B项;张之洞这些设想旨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排除C项。12.A考查近代中国技术演化路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正处于变革时期,其经济能力、技术水平、民众认知等因素使得民众不能完全接受西方“洋”技术。19世纪中后期,时常会发生民众对机器的暴动、捣毁机器等现象说明我们不能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直接应用西方“洋”技术,还需要以“土洋结合”来解读西方“洋”技术的应有之义,方能将其适用于社会现实。“土洋结合”使那些曾经被视为外来的“洋”技术能够转化为本土的内在动力,成为本土技术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涉及近代中国技术发展演化路径,没有体现“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故排除B项;“土洋结合”的理念在整个中国近代发展历程中贯穿始终,且“中体西用”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被迫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时间及主旨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13.B考查辛亥革命及共和制度的建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共和的发轫到解决,涉及不同的军事力量和人物群体。这表明共和的实现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力量所能决定。特别是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共和制度的建立也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故B项正确。新军只是军阀势力扩大的一个因素,还有其他诸如政治动荡、经济混乱、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故排除A项;材料所述并非“群众”,故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14.A考查辛亥革命。女子们以实际行动参与革命战争,她们的行动为革命增添了力量,加速了革命的进程,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渴望和追求,故A项正确。“显著提高”的说法过于夸大,故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女子革命军”,没有涉及“各阶层民众”,故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15.C考查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的政党存在组织管理松散、党员信息不明、教育训练缺失、训练不能周到、党力微弱、毫无活力等缺陷,而当时中国革命的全面推进必须构建组织更为严密的政党,运用政党的组织力量,覆盖和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层面;贯穿党的意志,进行社会全方位的动员,这反映出民国初期中国政治转型存在困难,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治转型存在困难,没有体现“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故排除A项;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故排除B项;D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16.(1)背景:社会动荡与变革;经济发展与阶层变动;文化交流与思想繁荣;民族交融的趋势;教育的发展与学术下移;地理知识拓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促进了政治理念与制度的构建;利于文化融合与传承;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精神。(4分,任答两点即可)(2)不同之处:关注重点的转移:先秦天下观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对社会伦理的遵循;顾炎武则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包括具体的国家、民族、文化等方面。责任主体的明确与扩大:先秦儒家天下观中,虽然也强调君子、士人等的责任,但责任主体相对较为模糊和局限;顾炎武天下观更具普遍意义和大众参与性,体现了一种民族责任感的觉醒。实践路径的差异:先秦儒家侧重于通过道德感化、推行仁政等方式来实现天下的治理和秩序的维护,如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顾炎武则更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走出家门,重视实践,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努力来解决社会问题。(4分,任答两点即可)17.(1)特点:发展具有阶段性;组织形式多样;功能多元化;地域发展不平衡;与政府和社会联系密切;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大。(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民族危机的刺激;传统农业的落后;西方农业科技的传入;重商思想的影响;有识之士的推动;政府的支持。(4分,任答两点即可)(2)启示:重视农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发挥科技在农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强化社会组织在农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理念。(6分,任答三点即可)18.(1)解读:思想启蒙的传承: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是对晚清思想启蒙的延续和深化,没有晚清时期的思想铺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就缺乏了思想渊源;社会变革的积累:在晚清时期开展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清末新政基础上,五四时期的社会变革更加全面和深入,涉及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文化转型的演进:晚清时期,西方文化开始大量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和融合,五四时期,文化转型进一步加速;民族意识的觉醒: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综上所述,晚清时期在思想启蒙、社会变革、文化转型和民族意识觉醒等方面,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6分,任答三点即可)(2)示例一:新文化运动是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尝试(1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群体是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组成。他们大多接受过西方教育,具有开放的视野和新的思想观念。然而,他们并非完全抛弃传统,而是在传统的“文化记忆”和“凝聚性结构”影响下,试图以新的理念和方法来改造中国文化。例如,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新思想、新文化,呼唤青年追求自由、进步,但他也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如民本思想等,并非全盘否定传统。鲁迅的作品虽然对封建礼教、旧道德等进行了深刻批判,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神品质,如坚韧、勤劳等也有所肯定。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引入,是为了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模式。他们在处理中西文化冲突时,是基于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族未来的责任感,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6分)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并非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与西方文化的简单对接,而是五四学者在传统的影响下,基于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开放的心态处理中西文化冲突,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它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应该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肯定。(2分)示例二:“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命题(1分)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命题。这并非是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随,而是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弊病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科学技术落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民主”旨在唤起民众的主体意识,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