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高中历史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高中历史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高中历史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高中历史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高中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国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构建·时空坐标】【归纳·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是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时期,政局动荡,社会分裂,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政治上,国家分裂与门阀士族崛起。由于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陷入分裂。门阀士族由东汉豪强地主发展而来,影响深远。(2)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多民族交融成为魏晋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3)经济上,江南经济获得开发。这一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也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4)思想上,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儒学也有了新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第7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特征。2.知道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3.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学什么梳理教材主干明晰命题核点考什么命题角度解读核心素养提升练什么高考内容衍生热考命题对接目录CONTENTS/////////////////////课时训练///////知识点一从三国到两晋1.政权更迭三国220年,______称帝,定都洛阳;刘备定都成都;孙权定都建业。西晋266年,________代魏称帝,国号晋。________年,西晋灭吴。316年,西晋被内迁______贵族灭亡。东晋317年,________在______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曹丕司马炎280匈奴司马睿建康2.士族崛起(1)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特权,______阶层形成。(2)______________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士族北方高门士族3.政治制度(1)中央: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________,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3)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链接·选择性必修1·P30】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创立曹魏时期,中正根据______、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特点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______,后来只看重______。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______。但后来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尚书省家世才能家世中央集权4.律令儒家化

【链接·选择性必修1·P47】(1)推动因素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__________。②魏明帝时期,设置________,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2)评价:法律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__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以经注律律博士尊卑亲疏5.户籍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P100】(1)黄籍与白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______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______”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2)“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______”,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黄籍白籍土断知识点二南北朝与十六国1.南朝: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______。2.十六国 (1)民族交融:十六国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学习汉族的__________;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______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南朝典章制度氐族3.北朝(1)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________年统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

【链接·选择性必修1·P23】439时间5世纪后期内容①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②迁都洛阳、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影响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__________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__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民族矛盾隋唐盛世北朝辨正误问题导学1.从全局来看,三国到西晋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生产力是在不断发展的。(

)2.北魏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3.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从文化风俗讲,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交融的总体趋势主要是汉化的过程。(

)4.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就是儒家引经断狱、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过程。(

)√√√√挖教材1.阅读必修教材P27“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这一印文有何史料价值?

提示

印文是反映西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实物见证,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2.东晋建立之初曾出现“王与马,共天下”。(摘自必修教材P28)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现象:士族专权是东晋政治的基本特点。问题:东晋皇权衰弱,依靠士族维护统治。3.读必修教材P38“历史纵横”,归纳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及意义。提示原因: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察举制的弊端;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意义: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4.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摘自必修教材P31)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有什么意义?

提示

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

意义:有助于鲜卑与汉族的民族交融。拓视野1.重要史实——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内迁东汉以后,分布于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与汉族杂居,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少数民族内迁后受到统治阶层沉重压迫,民族矛盾激化,在西晋内乱后纷纷起兵,建立政权,加剧了国家分裂。另一方面,两者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也为汉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思考历史学者陈寅恪认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他认为李唐开创盛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重要概念——门阀士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东晋末至南朝,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思考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兴起依靠的主要制度是什么?提示九品中正制。主题一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史料探究】史料九品中正之制,各州郡皆置中正①,品评其本地的人物……九品中正最大的弊病就是中正都是本地方人,……于是所选举的,总不外乎这一阶级里的人。就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②”的局面。……这种制度,于两晋南北朝的门阀阶级,是很有关系的。——吕思勉《中国通史》视角1从“德才”到“门第”——九品中正制思考根据史料,说明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主观目的及客观效果。提示主观目的: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客观效果:中正官由本州郡世家大族担任,造成重门第轻才干的局面。世家大族执掌官吏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中正由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②地方世族的势力庞大,影响着朝廷对官员的选拔。【素养提升】历史解释——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影响(1)内容:九品中正制由三国时期魏国尚书令陈群提出,曹丕认可,颁布实施,西晋时期成为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南北朝时有所变化,直到隋朝科举制实施乃废。其内容大致如下:首先,由中央挑选“贤有识鉴”的官吏组成中正官,然后按照家世、品德、才干,计赀定品,于中正官所在的州郡选拔人才。人才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2)影响: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首先,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时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史料探究】史料周代形成了以维护宗法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典章制度,并使全部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都纳入到礼的范畴。在司法实践中,刑罚与礼互不相属。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制定的成文法开始居于法律规范体系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各种社会行为“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礼被排斥在法之外。汉儒以引经注律、经义决狱的方式,“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定的法律里”,开启了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这个过程经过魏晋南北朝至唐律“一准乎礼”而告完成。——摘编自谢作《中国古代礼法关系的演进》视角2引礼入法——魏晋律令儒家化思考根据史料,归纳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礼法关系。提示西周时期,以礼规范全部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礼法互不相属;春秋战国时期,以法规范各种社会行为,礼被排斥在法之外;汉代以来,法律儒家化。【素养提升】历史解释——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1)以刑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律始终以刑法为主,民法、诉讼法、行政法诸法合一,民刑不分。(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儒家思想对古代法律影响深刻,礼法并用。(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题二魏晋时期的民族大交融【史料探究】史料319年,石勒建立后赵,采取“胡汉分治”的政策,实行“讳胡之令”①,以提高少数民族贵族的尊荣。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他对兄死妻嫂这一胡族的普遍风习加以禁止,以适应汉人习惯。在职官设置方面,大体依照晋制而有增设②。农业方面,设置劝课农大夫、典农使者等职务,“核定户籍”并“劝课农桑”,减轻每户所课租调。石勒还很注重教育,并在襄国和地方设立学校。关于对石勒的评价,史学大家范文澜却说“石勒比起西晋和东晋的腐朽统治来,显得有些新气象”。——摘编自张秀平《关于石勒的再评价问题》视角1文明演进——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因石勒本是胡人羯族人,特别忌讳“胡”的称谓。②反映了石勒接受了汉族政治制度。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范文澜关于石勒统治“新气象”的观点。提示建立政权,恢复和重建了封建统治秩序;废除陈规陋习,推动羯族封建化,促进民族交融;重视农耕,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减轻租调,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重视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

【素养提升】1.历史解释——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五大途径(1)民族迁徙: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联合斗争:统治者的剥削和连年战乱,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3)友好往来: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4)民族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交融。(5)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2.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史料探究】史料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①。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②。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视角2国家认同——北魏孝文帝改革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寓意“同宗同祖”。②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北魏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提示措施:在中原建立政权;以黄帝后裔自居,追溯华夏族源;改汉姓、迁汉籍;祭祀先代诸圣。意义:强化华夏认同,明确政权和领土的统一性;推动北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延续中原政治续统,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加深各民族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

【素养提升】1.唯物史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2.唯物史观——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实质(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3)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4)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练•高考真题】B命题点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西晋的民族交融1.(2022·海南高考,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深化理解: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代,以民族冲突激烈最为引人瞩目,不同文化的相互冲突、交融构成了它的时代特色。野蛮的征服者往往被文明水平更高的征服者所征服。民族交融的方式,除武力征服之外,汉化政策是其不约而同的选择。民族冲突基础之上的民族交往、交融,虽然更多地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但是客观上缓和了民族矛盾,直接促成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本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命题点

从婚姻习俗角度考查魏晋门阀制度2.(2014·海南高考,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解题路径B解析材料主要论及的是择婿选定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故A项错误;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故D项错误。命题点

从国家治理角度考查北魏均田制3.(2014·海南高考,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深化理解:均田制的历史作用

均田制(485—780年)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的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D【练•经典模拟】1.(2022·广东清远期末检测)曹魏始创九品中正制,吏部选官的依据是中正对士人的评价。中正提供的“状”是对士人才、德的简单概括。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中的阮咸、阮籍因废礼行为遭清议,被中正降品,故而难登仕途。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A.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 B.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 C.官员选拔标准发生了变化 D.道德伦理观念依然稳固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时期的阮咸和阮籍因废礼行为而遭到清议,被中正降品而难登仕途,说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仍然稳固,故选D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但材料中并未反映佛教传播,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依然影响选官,并未强调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才、德,与汉代察举制相比并未变化,排除C项。A2.(2022·辽宁名校联盟3月联考)明堂起源于西周,是对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汉武帝曾复原明堂,此后长期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场所。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此举意在(

) A.彰显北魏政权的合法性 B.加大汉化改革的力度 C.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D.缓和阶级与民族矛盾

解析

据“明堂起源于西周,是对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此后长期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场所”可知,明堂是国家礼制的代表性政治符号,北魏孝文帝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体现了北魏国家政权要如汉族政权那样认祖归宗,既正统又合法,以此巩固统治,故选A项;北魏的汉化改革主要指改姓氏、说汉话、易服饰等文化建设和以均田制、官僚制为代表的一系列封建化建设,主要目的是促进北魏社会转型与进步,与政权的合法性、正统性不同,排除B项;北魏建明堂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其形式,而非经验,排除C项;北魏之前的朝代尽管存在阶级与民族矛盾,但明堂仍旧有设立,因此其设立与阶级、民族矛盾无关,排除D项。

B3.(2023·河北衡水模拟)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记载:“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观德择贤,亦济身之急务也。江南谓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于准的,揖让升降,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这表明当时的射箭活动(

) A.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承载了多重社会功能 C.在江南地区逐渐衰落 D.受到世族儒生的轻视解析题干中《颜氏家训》中的记载内容大意是:弓箭的锋利,可以威服天下,前代帝王以此观察人的德行,选择贤才,同时也是保全自身的紧要事情,江南地区称社会上的一般习射叫兵射,仕宦人家的读书人大多不操习它,另有一种博射,用软弓长箭,射在箭靶上,讲究揖让进退,以此表达礼节,这些对于防御敌寇,却毫无用处,所以这表明当时的射箭活动并不真的是出于防御敌寇的目的,而是更多成了社会礼仪性的行为,同时也是帝王选择贤才的手段,因而等于承载了多重社会功能,故选B项;题干强调的是射箭活动的多重功能,而不是强调其社会基础问题,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江南地区存在兵射和博射两种形式,而不是说在江南地区射箭活动逐渐衰落,排除C项;题干中提到受到世族儒生轻视的是“兵射”,而他们更注重的应该是“博射”,所以不是所有的射箭活动世族儒生都轻视,排除D项。D一、选择题1.(2022·辽宁丹东高三检测)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出现雏形。原来的三公九卿制依然存在,虽然更多地成为一种名誉官衔,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下重新掌握实际权力的可能。由此可知,魏晋时期(

) A.社会动荡导致君权旁落 B.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完备 C.门阀势力控制中央政权 D.中枢机构运行呈双轨局面

解析

题干显示魏晋时期既存在三省六部制,也存在三公九卿制,所以意味着中枢机构运行存在着双轨制,故选D项;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都是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所以不会导致君权旁落,而且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动荡,排除A项;题干提到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还只是出现雏形,所以完备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提到了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但并没有提到其官员的来源是门阀士族,排除C项。B2.(2023·福建福州模拟)西汉时期,州举秀才、郡察孝廉,通常为本州郡人。南北朝时,异地察举和异地求举觅举之风渐趋流行。这反映了(

) A.门阀士族制度形成

B.人口流动现象频繁 C.刺史行政权限扩大

D.官员铨选制度更迭

解析

由西汉时期本州郡察举到南北朝时异地察举和异地求举觅举之风逐渐流行,反映了人口流动现象明显增加,才会导致这种风气流行,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察举人才的地域变化,并没有提到人才的门第变化,所以不能得出门阀士族制度形成的结论,排除A项;刺史是负责监察的官员,题干所述现象是关于选官的,二者没有直接关联,所以题干中的变化与刺史权限扩大无关,排除C项;官员铨选制度是指唐代才开始的对于具有做官资格的人进行选择任官的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内容上也不一致,排除D项。C3.(2022·河北唐山模拟)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

)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 D.佛教盛行,市民文学蓬勃发展

解析由示意图中的北周、北齐、后梁、陈等政权同时并存可得,图示指的是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战乱加速了民族交融,同时门阀士族势力盛行,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排除A项;科举制是创立于隋朝,而图示中的南北朝还没有科举制,排除B项;市民文学兴起是在宋代,南北朝时期还没有市民文学,排除D项。D4.(2023·河北石家庄模拟)南朝宋齐时期,中央由寒人担任将帅执掌机要,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高门虽仍旧担任中央最高长官,高居统治集团的顶峰,但实权已逐渐转移到地位稍低的士人或寒人之手。这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九品中正制弊端显现 C.社会结构日益僵化 D.君主集权的逐渐加强

解析

据材料“南朝宋齐时期,中央由寒人担任将帅执掌机要,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可知,南朝宋齐时期,寒人地位上升,实权已逐渐转移到地位稍低的士人或寒人手中,说明南朝时期为打破世家大族控制朝政的局面,南朝君主任用了大量寒人,有效加强了君主集权,故选D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而材料强调的是南朝君主任用寒人打击世家大族,二者主体不一,排除B项;南朝宋齐时期任用寒人执掌机要,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故社会结构僵化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B5.(2023·山东济宁高三期末)史料可作为研究历史的证据。据《后汉书·章帝纪》,章帝曾在诏书中说:“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系阀阅。”李贤的注称:“言前代举人,务取贤才,不拘门地。”由此可以判定当时(

) A.科举制度已初具雏形 B.阀阅之家享有一定选举特权 C.政治环境较为黑暗 D.世家大族垄断官员的任命

解析

据材料“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系阀阅”可知,前代的选官中多选拔有才能之人,不拘泥于门第观念,说明阀阅之家未把持选官制度,仅有一定的选举特权,故选B项;隋唐时期科举制出现,此时东汉时期实行察举制,排除A项;据材料“言前代举人,务取贤才,不拘门地”可知,选拔官员要选拔有才能的人,不能只看门第,东汉时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环境黑暗,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了对官员的任命,排除D项。D6.(2022·辽宁协作体模拟)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论及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时曾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据此可知,该制度的实行(

) A.凸显贵族政治色彩

B.维护了社会秩序 C.深受血缘因素影响

D.固化了社会结构

解析

“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可见士族永远是上层社会,而寒门则永远没有上升的机会,这样社会阶层无法正常流动,社会结构被固化,故选D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突出了上品和下品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无法判断国家政治架构,不能证明是贵族政治,排除A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样的社会秩序让寒门永远排除在国家权力之外,必然会使社会倒退,最终无法维护秩序,排除B项;“高门

华阀,有世及之荣”强调的是门阀、士族而不是血缘,排除C项。C7.(2022·湖北省武昌区5月检测)秦汉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这一现象表明(

) A.选官以孝廉为标准

B.宗法制度影响深远 C.儒家思想影响法制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材料中的“丁忧”即行孝道,是儒家道德的表现进入法律,说明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故选C项;“秦汉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体现的是官员的儒家道德,无法判断官员选拔的标准,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说明本来是儒家道德的孝道最终变成了法律制度,体现的是儒家伦理对法律的影响,而不是宗法制的影响,排除B项;南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D项。

B8.(2023·北京丰台区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律》将统治者认为最严重的罪名,集中置于律首,称“重罪十条”。这些罪名包括反逆、反叛、降敌等罪过,也包括不敬、不孝、不义等行为。这一规定(

) A.反映了法家赏罚分明、以法治国的思想 B.体现了中华法系入礼于刑的立法特点 C.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 D.首创了律例合编的国家法典编纂体例

解析

由材料可知,重罪里面包含了叛国和不敬、不孝和不义,叛国是重罪言之有理,但是不孝、不敬应当属于道德品行或孝廉有问题,是儒家伦理中的道德要求,表明当时的法律入礼于刑,儒家思想和法治相结合,故选B项;中国古代在君主专制的背景下始终是“人治”大于法治,以法治国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最终完成”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首创”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魏晋之前就出现了法典,排除D项。D9.(2023·辽宁大连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颜氏家训》的出现(

)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颜氏家训》中,要求父母应该“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这就从“立身”和“处世”两个方面对子女进行了具体的规范,故选D项;题干内容中的父母应该“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并没有冲击当时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仍旧以“儒学”为教育内容,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内容,与“法治”无关,并且该教育内容有利于社会的规范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私学教育开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C10.(2022·大教育山东联盟学校收心考试)东晋政府采取“侨置”措施,就是在长江南北流民集中地区设置以北方州郡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专门负责管理流民事务,其管辖的流民单立户册,并夹注原籍,免除租税和徭役负担。“侨置”的实施(

) A.削弱了士族政治势力

B.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C.稳定了南方统治秩序

D.简化了东晋地方建制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东晋政府实施了“侨置”措施,加强对南下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这样有利于南方统治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东晋时士族势力得到强化,且该措施并未削弱士族政治势力,排除A项;该措施加强了户籍管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侨置”的实施,是变更了东晋的地方建制,不是简化东汉地方建制,排除D项。D11.(2023·山东日照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谱系备受重视。从发掘的贵族墓葬墓志看,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的贵族认同炎黄为先祖的远多于汉族。这反映出(

) A.传统宗法门第观念被普遍接受

B.各民族渴望国家统一愿望强烈 C.民族政权借此宣扬政治合法性 D.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

解析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的贵族认同炎黄为先祖的远多于汉族,说明当时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意识更加明显,而汉族本身就是认同华夏族的,所以反映了当时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故选D项;题干中反映的是少数民族认同炎黄为先祖的现象,这是华夏认同的表现,而不是宗法门第观念的体现,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贵族的华夏认同观念,这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并不能反映各民族对国家统一的愿望,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少数民族贵族的华夏认同观念,而不是民族政权的态度和做法,排除C项。B12.(2022·山东济南模拟)北魏时,朝廷专门在洛阳设归正里接收南朝人,设归德里接收北方各族人,设慕化里接收“东夷”来人,设慕义里接收“西夷”来人。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B.北魏政权深受汉文化影响 C.北魏正统地位得以确认 D.北方经济水平仍超过南方

解析

据材料“朝廷专门在洛阳设归正里接收南朝人,设归德里接收北方各族人,设慕化里接收‘东夷’来人,设慕义里接收‘西夷’来人”可知,北魏朝廷在都城设立多个机构接待各民族,“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机构名称设置体现了北魏朝廷对传统儒家夷夏观以及用德政吸引感化蕃夷的思想的学习,反映出北魏政权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故选B项;北魏朝廷在都城接纳不同民族,是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民族分化政策说法错误,排除A项;北魏政权在都城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里”定名,其目的是彰显北魏政权统治中原的华夏正统地位,但是并不能说明其正统地位是否得到确认,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北魏的民族政策,与经济水平无关,且魏晋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