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学什么梳理教材主干明晰命题核点考什么命题角度解读核心素养提升练什么高考内容衍生热考命题对接目录CONTENTS/////////////////////课时训练///////2.赋役制度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孝文帝改革颁布________,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生产工具 (1)农业: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________制作的农具;三国时期马钧改造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链接·选择性必修2·P20】 (2)手工业:南朝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链接·选择性必修2·P21】4.农业庄园式劳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__________的色彩。【链接·选择性必修2·P23】均田令灌钢法庄园经济知识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1.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______”和“尊道”。(2)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________。(3)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贵儒本土化2.魏晋玄学(1)背景: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残杀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2)内容①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____”是产生万物的根本。②政治上“______”,生活作风上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无无为3.反佛斗争(1)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3)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4.文学艺术(1)文学:出现了__________、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艺术建安文学书法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______”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_________”,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雕塑山西大同__________、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________书圣以形写神云冈石窟莫高窟5.科技成就数学南朝________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_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____________》,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医学东晋葛洪所著《____________》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链接·选择性必修2·P83】祖冲之齐民要术禹贡地域图肘后备急方6.中外文化交流: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外交流,如中亚、天竺高僧来华,东晋法显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辨正误问题导学1.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2.三国时期,马钧发明了农业灌溉工具翻车。()3.道教的产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视现世的特点。(

)4.“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5.范缜的《神灭论》有力地斥责了魏晋时期盛行的宗教佛学思想,有助于人们反对愚昧的迷信思潮。(

)6.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7.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挖教材1.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了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还用白马驮来佛经,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修建佛寺。(摘自必修教材P42)这主要体现了哪一种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

佛教2.《齐民要术·序》记载“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摘自必修教材P45)这段话反映了贾思勰怎样的思想?

提示

重农抑商拓视野1.重要概念——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时约三百年。思考均田制的实施有什么重要作用?提示促使劳动力与土地相结合,保证了政府的赋役来源。2.关键图解——书法艺术思考书法艺术能够得到发展的根源是什么?提示社会经济的发展。3.关键图解——魏晋南北朝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经济为什么会得到发展?提示北方战乱频仍,大量北民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主题一多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史料探究】史料至于元嘉①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②(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③(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④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⑤之间,不能比也。荆城⑥跨南楚之富,扬部⑦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视角1江南经济的开发思考史料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怎样的发展成就?有何影响?提示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促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南朝鼎盛时期,史称“元嘉之治”②③扃:上门闩;稔:庄稼成熟④泛指钱塘江下游平原⑤泛指关中地区⑥⑦分别指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素养提升】家国情怀——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经济建设中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3)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史料探究】史料魏晋时期的庄园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期,一方面是社会的动荡加快了地方豪强聚族而居,……另一方面是士族渡江之后,在政治上的地位日益显赫,拥有了大规模的土地和数量庞大的依附人口。……士族地主建立的庄园把大量的流民招揽进来,使他们成为佃农,在庄园的土地上从事生产。与此同时,流民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南方,庄园主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推广了水利兴修,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摘编自《乡村振兴:从魏晋时期士族庄园与中世纪西欧庄园中寻找启示》视角2农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思考根据史料,指出魏晋时期庄园经济发展到顶峰的原因和历史作用。提示原因:社会动荡,豪强聚族而居;士族政治地位显赫,占有大量土地。作用: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社会生产,使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素养提升】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的特点(1)发展模式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和独立性:庄园经济是建立在大量地产私有化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这些大庄园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强的特点;而大地主们为避兵祸往往闭门自保,因此独立性、封闭性、自主性也是其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2)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经济组织:为了维护大家族的利益,宗族内部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长幼有序的宗法关系。(3)具有武装性:生于乱世,庄园内部又物资充足,为避兵祸,大部分地主豪强在庄园中配置一些武器装备,武装保卫家族利益。主题二魏晋风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和文艺【史料探究】史料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①,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②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摘编自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视角1传承与创新——儒、佛、道的思想交融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谶纬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神学预言谶书和纬书的合称。②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晋之际儒学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提示原因:儒学的繁琐化、封闭化导致自身活力丧失和影响力下降;社会动荡侵蚀了儒学信仰的政治、物质基础;佛道思想对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素养提升】1.唯物史观——佛教广泛传播的原因(1)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2)佛教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世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3)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支持。2.历史解释——儒、佛、道的争鸣与融合【史料探究】史料右图为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及洞内佛像。宾阳中洞始建于公元500年,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北魏时期在山西大同开凿的云冈石窟造像比较粗犷,在服饰方面是贴体透肌,衣服短而窄,双脚外露,表情较严峻。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后壁中央的本尊是释迦牟尼的坐像,衣服垂于方座前面,衣袖宽大下垂,面相略长而清秀,表情厚重,温和并作微笑状,右脚压在膝下。——摘编自何养明《洛阳龙门北魏石窟艺术的特点》视角2包容异质与张扬个性——魏晋的文化艺术思考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为宾阳中洞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提示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建于北魏时期,是宣武帝为其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窟内佛像与云冈石窟相比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特点,衣袖宽大,面目表情慈祥。宾阳中洞造像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是因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变鲜卑旧俗;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学习中原文化,在语言、服饰等生活习俗方面向汉族学习。宾阳中洞造像即当时北魏改变旧俗、学习汉族文化的体现。宾阳中洞的开凿,有利于洛阳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当时的文化认同和北魏统治的巩固,有利于民族交融及北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宾阳中洞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见证,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素养提升】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2)体现民族交融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4)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练•高考真题】A命题点

从以农为本角度考查西晋至唐的土地所有制1.(2021·湖南高考,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深化理解:关注保障民生的均田制

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以利于政府对农民的控制,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赋役来源。同时通过奴婢、耕牛授田(隋以前)或依照官品授永业田(隋以后)等方式,保障贵族官僚地主利益。解析题干信息:西晋和南朝的土地制度,官员可占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隋唐的均田制则普遍授田,比较这两个阶段的土地制度得出结论。西晋、南朝的土地制度加剧了土地的兼并,自耕农数量减少,隋唐的均田制,对普通百姓授田,增加了自耕农数量,A项正确;隋唐时期,世族衰落,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C项错误;站在统治者角度,田制改革目的是为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D项错误。命题点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魏晋的佛像艺术2.(2019·全国Ⅲ卷,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解题路径D解析佛教是外来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逐渐融合,表现在佛像的面部和服饰方面,即时代较晚的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逐渐整齐,故D正确。命题点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魏晋书法艺术的发展3.(2021·天津高考,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 A.书法实用性加强

B.书法流派的统一 C.竹简木牍的应用

D.纸张使用的推广

深化理解:社会环境造就了魏晋书法的魅力

从曹魏开始,对文学艺术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惟才是举”等选人制度的实施,使“才能”有可能越过道德而成为人们的首要追求,其中就包含文学艺术。书法在东晋时期成为世家大族争能斗胜的方式之一,上层贵族大量进入这个领域。魏晋书法在这一背景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D解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魏晋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条件,推动书法艺术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故选D项;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实用性减弱,艺术性加强,排除A项;“统一”说法错误,书法流派各异,排除B项;竹简木牍的应用不利于书法的发展,排除C项。命题点

从发展角度考查魏晋以来的清乐4.(2020·北京高考,2)“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解题路径B解析根据材料“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可知,魏晋以来“清乐”不断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相融合,隋统一后被称为“华夏正声”,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选B项;材料中反映了中原文化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后得到新发展,并未消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乐府清乐与其他民族音乐融合,并非汉代礼乐制度的复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现象,不能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C【练•经典模拟】1.(2022·天津和平区高三期末)西晋末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避乱南渡,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

)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 C.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D.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晋末年,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趁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际起兵,不断向中原推进,导致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大开发,故C项正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晋朝之前,时间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衣冠南渡”是指在黄河流域的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至长江流域,B项空间范围与材料不符,故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成都平原,故D项错误。

B2.(2022·湖南长沙一中测试)南朝时,铜矿有限,政府铸钱困难,市面上铜钱渐少,优质布帛逐渐取代铜钱成为交易媒介。世家贵族对这一变化表示积极支持,这主要是因为(

) A.政府权力被门阀士族所垄断

B.庄园拥有了生产货币的权力 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不受冲击

D.士族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庄园再大,不会有铜矿;然而优质绢帛成为货币,这种生产力主要在庄园,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世家贵族们拥有了生产货币、控制货币这一巨大的权力,答案选B项。A项内容与材料的“变化”无关,错误;C项与材料的货币经济无关,错误;D项“依赖”说法夸张,排除。D3.(2023·湖南衡阳模拟)如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砖画》,描绘了“七贤”游于竹林之下,饮酒清谈,抚琴吟诗,过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这反映出(

)A.士族阶层生活奢靡

B.门阀政治日益衰落C.文人画与时代关联

D.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的“竹林七贤”是失意文人面对政局动荡、当权者专权、经学衰败的社会现实,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而游于竹林之下,饮酒清谈,抚琴吟诗,过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这反映了当时儒家主流思想受到冲击的情形,故选D项;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残酷,导致民不聊生,文士们无法施展自身抱负且时时担忧生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这不是生活奢靡的表现,排除A项;门阀政治日益衰落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末期,而竹林七贤则是在其初期出现的,二者时间上不符合逻辑,排除B项;文人画是在唐代才开始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C4.(2022·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北方农民“常在桑田中间用锄耕地,密植绿豆、小豆等作物”,既收获了豆类又“润泽益桑”。据此可知,当时北方地区(

) A.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B.农民普遍缺少耕牛 C.农作技术已较成熟

D.轮作农业开始出现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倡精耕细作,与题干“常在桑田中间用锄耕地,密植绿豆、小豆等作物”相合,可知北方农民认识到桑树、绿豆、小豆可相互促进而提高产量,故选C项;“日益突出”不合史实,北魏之所以能推行均田制,是因为长期战乱,政府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缺少耕牛,排除B项;东汉时期,汉水流域实行稻麦轮作,排除D项。C一、选择题1.(2022·湖南六校大联考)在1972—1979年发掘出了大量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画中桑园、采桑、护桑、丝束、绢帛等图画应有尽有,而且还有桑蚕丝织工具图。画中有采桑女树下采桑,有童子在桑园门外扬杆驱鸟护桑,采桑的妇女既有长衣曳地的贵妇,又有短衣赤足的婢女。据此可知,当时河西地区(

) A.农耕经济居主导地位 B.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业 C.农耕经济有一定发展 D.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解析

由材料“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画中桑园、采桑、护桑、丝束、绢帛等图画应有尽有,而且还有桑蚕丝织工具图”可知河西地区已经出现桑蚕种植的现象,农业经济在这一地区得到发展,故选C项;材料并未出现生产方式的对比信息,不能得出“主导”的结论,排除A项;墓壁画砖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能体现出政府的态度,排除B项;民族交融强调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相互影响,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A2.(2023·山东济宁模拟)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民的部分记载。当时大量农民依附的意图在于(

)文献记载内容《隋书·食货志》(东晋)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南史·齐东昏侯纪》凡属名(依附民)多不合役,止避小小假,并是役荫之家。《魏书·食货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A.逃避官府剥削

B.取得合法身份地位C.获得主人荫庇

D.得到免役政治特权

解析据材料“皆无课役”“凡属名(依附民)多不合役”“荫附者,皆无官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民可以逃避赋役,即逃避官府剥削,故选A项;据材料“《隋书·食货志》皆无课役”等可知,此时官方已经承认依附民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C项不是农民依附的主要目的,排除;中国古代官员有一定的免役政治特权,而不是依附民,排除D项。

B3.(2022·湖南湘西期末)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显著发展,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之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B4.(2022·山东中学联盟高考押题)下表是魏晋时期的三则故事,这反映出当时(

)引文出处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晋书·阮籍传》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A.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代主流

B.传统儒学遭遇信仰危机C.士人群体追求世俗生活享受

D.儒、道、佛三教出现交融

解析按照《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曾经为与其素未谋面的“兵家女”大哭;按照《世说新语》的记载,洛阳妇女把英俊潇洒的潘岳围起来仔细观赏、刘伶在家中裸露身体;此三事说明在魏晋南北朝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遭遇到了信仰危机,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排除A项。题干表格内容中仅是述及了阮籍、潘岳、刘伶三人的所作所为,并不能扩大为整个“士人群体”,排除C项。题干内容所述及的三则故事反映出传统的儒学思想遭遇信仰危机,并没有述及“三教交融”现象,排除D项。

D5.(2022·山东德州模拟)南朝沈约认为:“固宜一罢钱货,专用谷帛,使民知役生之路,非此莫由。夫千匹为货,事难于怀壁,万斛为市,未易于越乡,斯可使末伎自禁,游食知反。”该主张(

) A.鼓励大宗商品交易发展 B.禁绝了跨境长途贸易 C.强调区域开发的重要性 D.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解析

沈约主张取消金属货币,以谷帛为货币,鉴于万斛千匹的实物交易运输太困难,商人就自动放弃商业,重归农业,故选D项;沈约主张以谷帛为货币,使大宗商品交易困难,排除A项;“禁绝”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区域开发指人类社会主体的“人为”生产力在地域空间的拓展作用过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6.(2022·湖南高三质检)史载,曹魏政权建立后,西域大多数政权“无岁不奉朝贡,略知汉氏故事”;苻坚建立前秦后,西域“朝献者十有余国”;北魏迁都洛阳后,“西域诸国……又先后派出使者,或结伙或单独到洛阳朝贡达119次”。这(

) A.反映出中原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B.表明西域各族积极学习中原文化 C.体现出边疆地区经济深受内地的影响 D.有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域各国在魏晋时期不停地在和中原政权进行交流和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西域各国来往中原的主要通道就是丝绸之路,因此西域和中原地区的交流有利于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故选D项;加强管理要体现派出人员管理或者设置机构管理,和材料表述的内容无关,排除A项;西域和中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文化的相互交融,但是材料中没有表明西域各族在学习中原文化,排除B项;材料中只能反映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交流,经济上是否受到影响无从得知,排除C项。D7.(2022·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测试)有史料记载,到太和年间(477—499年),平城之内的寺庙多达百所,僧尼两千多人;全国范围内的寺庙有六千余所,各族僧尼达七万之众,善男信女之多无以数计。北魏成为一个佛国,平城成为佛教的圣地。据此推知(

)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佛教传播 B.孝文帝推崇佛教的治国理念 C.战乱频繁促使社会价值观改变 D.佛教的传播有利于民族交融

解析

据材料“平城之内的寺庙多达百所,僧尼两千多人;全国范围内的寺庙有六千余所,各族僧尼达七万之众,善男信女之多无以数计”“北魏成为一个佛国,平城成为佛教的圣地”可知北魏佛教盛行,佛教将大部分的民众联系在一起,利于民族之间的交融,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佛教的传播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北魏佛教盛行,根据所学,孝文帝的治国理念是汉化,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到战乱频繁的信息,排除C项。B8.(2022·湖南衡阳模拟)据《陈书》载,侯景之乱(548—552年)时,“百姓皆弃本业,群聚为盗,唯迪所部,独不侵扰,并分给田畴,督其耕作,民下肆业,各有赢储”。这说明当时(

) A.豪强地主助推社会稳定

B.田庄经济具有独立性 C.国家放松农民人身控制

D.自耕农经济有所发展

解析

材料“独不侵扰,并分给田畴,督其耕作,民下肆业,各有赢储”体现了田庄经济在社会动荡时期依旧稳定从事生产,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性,故选B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破坏自耕农经济,不利于社会稳定,排除A项;“百姓皆弃本业,群居为盗”是由于国家动乱,而不是国家放松了人身控制,排除C项;“民下肆业,各有赢储”反映的是田庄经济内部的农业生产,排除D项。B9.(2022·福建厦门模拟)下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科技著述及其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著述内容《孙子算经》以问题集成的方式列举基本概念、定理和生活运用实例《九章算术注》用不同方法证明《九章算术》中常用的定理和公式《齐民要术》收录农牧业生产、食品加工贮藏、野生植物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A.科学技术体系臻于完善 B.科技的理论价值受到重视C.科技研究重经验轻原理 D.文化多元推动了科技创新

解析据材料“以问题集成的方式列举……运用实例”“收录农牧业生产、食品加工贮藏、野生植物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可知古代科技注重理论的现实意义,故选B项;“体系臻于完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据材料“列举基本概念”“《九章算术》中常用的定理”可知并未轻视原理,排除C项;材料侧重科技的特点及其价值,并非科技创新的原因,排除D项。

B10.(2023·湖南岳阳模拟)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龙舟竞渡、采艾插蒲等习俗也相继为各地人民所采用。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

B.民族交融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

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解析据材料“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并联系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与交流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在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中,江南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可见“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是各地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的结果,B选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荆楚一般指今湖北一带,不属于中原地区,且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广泛认同不代表其他各地否定本地的习俗,C选项错误;儒佛道合流的局面出现在隋唐时期,且各地采用荆楚之俗不能反映出儒佛道合流对思想状况的影响,D选项错误。

A11.(2023·山东菏泽一中模拟)据统计,南北朝天象记录密度远高于魏晋,并且其相关记录分布十分不均匀,有关异常天象的记载多出现于建国之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则更为关注天文观测。由此可知,南北朝天文观测活动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服务于政治统治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C.少数民族对科学的渴求 D.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解析

据材料“有关异常天象的记载多出现于建国之初”可知,南北朝政权建立频繁,关注天文观测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做解释,巩固统治,故选A项;中国古代天文为政治服务,与统治者的个人喜好无关,排除B项;少数民族出于巩固政权需要关注天文观测,而非对科学的渴求,排除C项;南北朝社会动荡,“经济繁荣”说法错误,排除D项。

C12.(2023·辽宁葫芦岛模拟)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

)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古代农业生产要求农夫注重农时,强调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等,故选C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学说,且天人感应理论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南方、北方及其生产情况,排除B项;农谚和民歌是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而非科技,排除D项。

13.(2022·福建福州期末)如图选自晋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状》一书,图中部分文字为:“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表明魏晋时(

) A.柑橘成为主要经济作物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