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辽宁省铁岭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600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
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
D.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华文明形成了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荣、献身共济特征。
B.从汉代起就被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引导性与可塑造性。
C.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断,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限制,保持文明本质的稳定。
D.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温柔敦厚"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简要梳理材料一第4段的行文思路。
5.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
(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现代文阅读Ⅱ
材料一:
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两汉魏晋以来,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如钱穆所说:“东方人好向内看,而西方人则好向外看。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生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里去领悟。”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长处是对世界、对事物容易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眼光,不狂躁,不玄想,重经验,好历史,民族心态总体而言比较冷静、沉稳,民族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历史的大灾大变,使民族文化不断延续、发展。其短处则在于由于轻逻辑思维,不善于作抽象的思辨,缺乏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确性,不容易形成科学的观念,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
材料二:
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不需要客观实践。这种学风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
现代性的认知是创造性推动的,现代性的实践是积极协作,是动手动口的结合。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自命无效,证实才能有效。这样古典时期的权威独霸脱离群众演变成大众认证、客体认证、监控认证,自命都是无效的。现代性在学理上是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凸显客观性认证,把认知变成客体化的,这是现代性的特点。
本质而言,主体性必须经过客体认证,才能检测出是不是适合现实。儒家的心学实际是自命无证的。这正是佛教指责的,“想入非非”,舍弃客体,无法正心诚意。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基本导向客体认证。对知识进行客体认证,会使知识成为真实的知识。传统思想走的是权威主义之路,圣人之言无须客体认证。现代性恰恰与此相反,科学知识就是被客体认证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确定性的,才能使人信服。
传统文化历经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是远古时代,文字初创、人文初建的时期,以原始人文意识、宗教为特点:第二是秦始皇之后的封建社会,文明开启文字统一并且历史演义家天下大一统;第三是元宋明清时期。远古时期,客观性认识不断增加,自我认识开启,不断对域外文明进行接纳。古典时期自命无证,晚清时期追求知识的客观化标准,接纳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性更是把客观化的标准作为知识的尺度、思想的依据以及认识的来源。所以现代性的自命无证被淡化为客观认证,现代性必须经过客观认证才能反思知识作为自身的合理性。从实践认识知识的可行性,到最终以事实作为知识的结果,都以客观化作为自我意志的标准。现代性虽然看似缺少了古人所谓诚信,但是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现代年轻人“未老先衰”,他们没有古人少年时期的疏狂,但是整个传统文化因为自命无证而变成整体性的谎言。古人的言辞散漫正是自命无证造成的,因为拥有无须客观化的认知,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会造成言辞与现实的背离,而古典时期一直不顾这种背离。这是认识论的历史一不断增强的客观化,不断使思想回到现实,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的理性不断完善。
(摘编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材料三:
道与器的相互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一个“道”字和一个“器"字,对宇宙万物的生发及其关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宏大非凡的概括力,展现了中华文化卓越的思维魅力。
一方面,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宇宙的总根源,或一切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另一方面,与无形的道相对的是有形的器。在道与器的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以道驭器、重道轻器,由此形成传统文化特别注重探究道理、道路、方向、原则等重大问题的特点,但也具有忽视科技等器的一面。究其原因,问题不在于道,而在于我们未能摆正道与器的关系,只看到道高于器、统御器的一面,没有充分重视道生于器、寓于器、依赖于器的一面。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以道御器、道器并重。以道御器就是在充满竞争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道文化的优势,驾驭器物之用,引导人类役物而非役于物;道器并重就是道与器协力,使传统文化道的优势和现代化器的优势,形成互补互进的良性状态,促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更快更好发展。
(摘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强调对世界、对事物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而不是穷根究底,所以民族心态总是冷静沉稳。
B.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现代性的特点是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才能有效,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
C.在现代性体系下的年轻人“未老先衰”,没有古人少年时的疏狂,也没有古人的诚信,但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
D.材料三认为应发挥道文化的优势来驾驭器物之用,这里的“道”与材料一中“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内涵上一致。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释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否定用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
B.墨家与名家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但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因此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C.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的方法,是被中国主流文化肯定和推崇的追求和获得真理的重要因素。
D.古人拥有无须客观化的认知,这往往会导致他们言辞散漫甚至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荒谬结果。
8.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中国文化特点”的一项是()
A.《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强劲健,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以天为法,坚强振作,不断努力。
B.《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意思是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日月的光明相契合。
C.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不合口味,也要吃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身体对营养需求。
D.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9.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文言文阅读
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乙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
今世以无忌惮相高张口辄骂欧曾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儇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
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屦,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选自黄宗羲《续师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世以无忌惮/相高张口辄骂欧/曾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
B.今世以无忌惮/相高张口辄骂欧/曾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
C.今世以无忌惮相高/张口辄骂欧曾/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
D.今世以无忌惮相高/张口辄骂欧曾/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句末的停顿为“句"。
B.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子;童生,特指古代未考中秀才的年轻人。
C.谢,有感谢、辞别、推辞等义项,此处的“谢”与“敬谢不敏"的“谢”含义相同。
D.“昌黎”,韩愈的别称,因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其为“韩昌黎"昌黎先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认为童子之师只是教习句读不算是真正的老师;黄宗羲却认为他们比并无水平却自称老师的人更有真才实学。
B.《师说》中认为择师应不唯身份与地位,只要有“道"即可为师;而《续师说》中却认为只有学识渊博、兼备师德之人才有资格为师。
C.《续师说》中孙明复以石守道为弟子,而何北山却避师名而不为师。作者将二人进行对比,强调拜师一定要尊重老师。
D.黄宗羲“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不是反对韩愈提倡的“师道”,而是劝勉世人少浮躁,也促进了“师道”的传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
14.两文对“师道之不传"的原因见解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古代诗歌阅读
题姚显叔南屿书院
戴复古
朝夕置身书卷间,纷华满眼几曾看。
山林不受尘埃浣,屋宇无多气象宽。
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漫山桃李争春色,输与寒梅一点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为南屿书院题写此诗,诗歌内容包括书院环境求学态度与为人处世。
B.诗歌首联叙写书院的读书人从早到晚埋首于书卷之中,未曾关注人间繁华。
C.山林不受尘俗玷染,房屋不多但气象宏大,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书院的赞美。
D.尾联将漫山桃李与寒梅对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
16.诗歌颈联广受人们推崇,它有何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17.(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衣》中,描写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
(2)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的“___,”自勉。
(3)《老子》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语言文字运用I
青的青翠,黄的金贵。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从破土出芽到拔节吐穗,模样昂扬,气质清新,颇得庄稼人的喜爱。____是平原地带那成千上万亩的阵势,宛如一望无际的海洋。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傲。____,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
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张扬着灵气。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间苗就摆上了重要日程。有经验的庄稼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小时候理解不了其中的____,帮着大人到地里间苗,总下不了狠心。一墩苗三四棵,棵棵都长得喜人。倘若____的还好选择,但长得齐整的往往就无从下手。
问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夜晚走到地头,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C.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测算出遥远的星星的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D.他主持的研究课题通过了国家“863计划"论证。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此起彼伏的是墨绿色的庄稼,让人陶醉的是‘咔咔’的拔节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语言文字运用Ⅱ
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搭过帐篷(a)用它做过水罐(b)用它做过扁担(c)用它蒸过来饭;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化身,就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静的灵魂。
在小井烈士墓绕纪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曾志之墓”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的主人是某位过世的乡下老人。实际上,1928年4月来到井冈山的曾志是名副其实的从枪林弹雨、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一位革命老人。
20.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把这诗篇埋在坝下,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D.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2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2.文中(a)(b)(c)三处,有人认为都用逗号,有人认为都用分号,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家和宇宙论家。然而如此的物理学家,却是一位高位截瘫的,连话都无法说的残疾人。他全身上当只有三根手指能动弹。他不向命运屈服,为世界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D
3.C
4.①首先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②继而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③进而从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④最后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
5.①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②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③对儒家学说的尊崇、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④重视修史的优良史学传统,维护、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⑤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提供了保障。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证的分析;文本的线索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合理正确的分层,然后对其加以分析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作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1.A.从原文“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来看,“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于文无据;且“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属于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错误。从原文“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来看,选项以偏概全,言过其实。C.“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错误。不只是“温柔敦厚”,还有“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以及“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等原因。故答案为:D。
2.D.“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质”错误。由原文“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等来看,没有揭示“开放性特质"。故答案为:D。
3.由材料一“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可知“温柔敦厚"的文化特征。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意思是: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诗人托物明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符合“温柔敦厚"文化特征。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符合“温柔敦厚"文化特征。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二句,看似在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蕴含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与愤慨。诗人说,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因为好景不常在,人生多苦难,既然有幸遇上得意之时,何不把握当前,且醉且乐,不要让这金杯空对着明月。不符合“温柔敦厚"文化特征。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从中可以看出林则徐有着以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符合“温柔敦厚"文化特征。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④段共有10句话。第①句“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第②到⑧句“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第⑨句“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从反面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第⑩句“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
故答案为:①首先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②继而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③进而从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④最后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①段“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分析可知,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由“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分析可知,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由“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分析可知,对儒家学说的尊崇、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由“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分析可知,重视修史的优良史学传统,维护、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由“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分析可知,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提供了保障。
故答案为:①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②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③对儒家学说的尊崇、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④重视修史的优良史学传统,维护、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⑤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提供了保障。
【答案】6.B
7.B
8.C
9.先指出儒家学理是错误的,与现代性不符;然后论述现代性认识的特点;接着从本质和认识论的历史两方面论证现代性认知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证的分析;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等。
6.A.“总是冷静沉稳"表述不准确,原文是“总体而言比较冷静、沉稳”。C.“也没有古人的诚信"表述不准确,原文是“现代性虽然看似缺少了古人所谓诚信”。D.“这里的‘道’与材料一中‘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内涵上一致"错,材料三中的“道”属于哲学范畴,面材料一中的“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属于现代科学的范畴。故答案为:B。
7.B.“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因此……”属于强加因果,材料中并没有指出墨家、名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的原因。故答案为:B。
8.C.是典型的西方理性的逻辑思维,与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的特点不符。故答案为: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从材料二的“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无需客观实践。重言轻行,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学风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可知,材料二先指出儒家学理是错误的,与现代性不符;从“现代性的认知是创造性推动的,现代性的实践是积极协作,恰恰是动手动口的结合。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自命无效,证实才能有效。这样从古典时期的权威独霸脱离群众,演变成大众认证、客体认证、监控认证,说明自命都是无效的。现代性在学理上是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凸显客观性认证,把认知变成客体化的,这是现代性的特点”可知,材料二接着论述了现代性认识的特点。从“本质而言,主体性必须经过客体认证,才能检测主体性是不是适合现实……现代性恰恰与此相反,科学知识就是被客体认证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确定性的,才能使人信服"传统文化历经三个阶段……从古典时期的自命无证,到晚清时期追求知识的客观化标准,接纳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性更是把客观化的标准作为知识的尺度,思想的依据,认识的来源。所以现代性的自命无证被淡化为客观认证。现代性必须经过客观认证才能反思知识作为自身的合理性,从实践认识知识的可行性。最终以事实作为知识的结果,以客观化作为自我意志的标准(可行性)。现代性虽然看似缺少了古人所谓的诚信,但是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可知,材料二接下来从本质和认识论的历史两方面论证现代性认知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故答案为:先指出儒家学理是错误的,与现代性不符;然后论述现代性认识的特点;接着从本质和认识论的历史两方面论证现代性认知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答案】10.D
11.B
12.C
13.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②第一个“为”,传授;“下”,比不上;“是为师者之罪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14.依据“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可知,甲文认为“师道之不传"的原因是世人耻学于师。依据“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可知,作者认为师道不传主要是老师的过错。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甲
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乙
呜呼!师道没有流传下来,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同样也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不懂得道理(道理没有听闻),不精通学业(学业不精通),有疑惑却不能解答,那么就没有资格称之为老师。本来没有什么可教授,却强行聚集道路上擦肩之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这些人还不如教授句读的童子之师,或是传授实际技艺、技术的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有实际作用。如果说老师对于道理的传授,甚至比不上童子之师、巫医、乐师、百工,那么这就是当老师的过错了。
现在世人都把无所忌惮之人视作高明之人,张口就骂欧阳修曾巩等人,动笔就诋毁朱熹陆九渊等人。连古人的姓氏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弄清,就议论人家的学术、文章,(这样的文字)已在坊间书籍上连篇累牍地出现了。年轻识浅的人,轻浮浅薄,动辄就想超过以前的人,自认为与前人相当;如果世上没有孔子,自己就不应当在弟子之列。大概不只是以做学生为耻,甚至相互都认为不做老师也是可耻的。哎!真是太奇怪了。
过去孙明复做老师,收石守道做弟子,石守道拿着手杖鞋子侍奉左右,孙明复坐着的时候,石守道一定站着,进出都扶着老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礼节,像这样一般慎重。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何北山的意思是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使老师的位子空着,来等待以后的有学识之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北山可以做老师,却避开师名而不去做,(对待师道)他就是像这样慎重啊!我年纪大了,很少时间去学习,你们想要寻求作我的弟子,我哪里敢冒当世之不韪,做出这样的无耻之事呢?反推韩愈的意思,写下这篇《续师说》,作为推辞的理由吧。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世人都把无所忌惮之人视作高明之人,张口就骂欧阳修曾巩等人,动笔就诋毁朱熹陆九渊等人。连古人的姓氏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弄清,就议论人家的学术、文章,(这样的文字)已在坊间书籍上连篇累牍地出现了。“以无忌惮”作“相高"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累幅”作“见"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答案为: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年轻人”错误,童生与年纪无关,不一定是年轻人。C.正确。都是“推辞"的意思。句意:写下这篇《续师说》,作为推辞的理由吧。/恭敬地推辞表示能力不够。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对比”错误,没有对比,两者共同强调“师"与“生”关系的慎重性,不能随意“为师"。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②第一个“为”,传授;“下”,比不上;“是为师者之罪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故答案为: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②第一个“为”,传授;“下”,比不上;“是为师者之罪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1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可知,甲文认为“师道之不传"的原因是世人耻学于师。依据“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可知,作者认为师道不传主要是老师的过错。故答案为:依据“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可知,甲文认为“师道之不传”的原因是世人耻学于师。依据“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可知,作者认为师道不传主要是老师的过错。
【答案】15.D
16.①立足于世,最怕随波逐流;②古人的东西,即使留心学习,也很难达到他们的境界。③诗人用这两句话告诫书院学子:为人处世要坚定立场,坚持操守,不盲从,不随流俗;学无止境,切忌浅尝辄止。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15.D.“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错误,尾联中“桃李"是贬抑的对象,诗人肯定的是无意争春的“寒梅”。故答案为:D。
16.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意思是:人生活在世上,应当站稳脚跟,有自己的志向、操守,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学院之中,应当留心学习,但是古人的境界很难达到。从中可以看出,颈联蕴含深刻的哲理:“立脚”即立足于世,“怕随流俗转"用一个“怕”字告诫学院学子,应当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否则就会失去自我。“学到古人难"指出学到古人的境界确实很艰难,但是应当在学习上留心、认真,不因“难”而放弃,否则学习只能浅尝辄止,难有大成。故答案为:①立足于世,最怕随波逐流;②古人的东西,即使留心学习,也很难达到他们的境界。③诗人用这两句话告诫书院学子:为人处世要坚定立场,坚持操守,不盲从,不随流俗;学无止境,切忌浅尝辄止。
17.【答案】(1)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岂、裳、弘毅。故答案为:(1)岂曰无衣与子同裳(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8.C
19.①原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成片的叶子随风舞动的状态比作此起彼伏的波涛,更加生动形象。②原文与前文句式一致,更加协调严谨。③改句不适合做段落的结尾,原句强调看到庄稼、听到玉米拔节声的感受,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此类题,要分析句子的含意,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等,还要结合其在整段话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来进行赏析。
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硬核"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反语;B.表示引用;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特定称谓。故答案为:C。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原句是“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改句是“此起彼伏的是墨绿色的庄稼,让人陶醉的是‘咔咔’的拔节声"。比较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句式和修辞。原句是对仗结构,“墨绿色的波涛……‘咔咔’的拔节声……”,结构整齐,且与前句“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格式一致,强调看到庄稼、听到玉米拔节声的感受,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整体上更加协调;另外原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将成片的叶子随风舞动的状态比作此起彼伏的波涛,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从结构来看,此句处于文段末尾,改句的表达不适合做结尾。故答案为:①原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成片的叶子随风舞动的状态比作此起彼伏的波涛,更加生动形象。②原文与前文句式一致,更加协调严谨。③改句不适合做段落的结尾,原句强调看到庄稼、听到玉米拔节声的感受,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答案】20.C
21.将“名副其实的从枪林弹雨、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一位革命老人”修改为“一位从枪林弹雨、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名副其实的革命老人"。
22.同意用逗号。前四个分句写竹子在生活方面的功用,第五个分句写竹子在战斗方面的功用,两个功用之间用了分号,内部需要用逗号;同意用分号。此处写竹子的五个功用,属于并列关系,而第五个功用内部有逗号,引出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序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D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2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名副其实的从枪林弹雨、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一位中国革命老人"中的“名副其实的”“一位"语序不当,根据多重定语“属数动形名”的排列规则,正确语序应是“一位从枪林弹雨、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
故答案为:将“名副其实的从枪林弹雨、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一位革命老人”修改为“一位从枪林弹雨、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名副其实的革命老人"。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逗号与分号之间的层次问题。如果认为三处都用逗号,分析“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水罐"用它做过扁担”“用它蒸过米饭"这四个分句可知,这是一组结构一致的短句,内容上写的都是竹子在生活方面的功用,而分号后面的句子“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与前面四个分句相比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写的是竹子在战斗方面的功用,其前的分号标注了大的层次,由此可知,前四个分句中间应用逗号。如果认为三处都用分号,分析“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水罐”“用它做过扁担"用它蒸过米饭”“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这五个分句可知,这组句子保持了大体相同的句式,内容上都是写竹子的功用,具有连贯性,而第五个分句内部使用了逗号,因此并列分句之间应用分号。
故答案为:同意用逗号。前四个分句写竹子在生活方面的功用,第五个分句写竹子在战斗方面的功用,两个功用之间用了分号,内部需要用逗号;同意用分号。此处写竹子的五个功用,属于并列关系,而第五个功用内部有逗号,引出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23.【答案】例文:
珍爱生命,直面挫折
失败说:“挫折是成功路上永远翻不过的山,因为翻过来一座山,前面又会有一座。”而成功说:“挫折是成功路上的必经之处,需勇敢前进。"
懦弱说:“挫折是成功路上的一片荆棘地,会把人扎得遍体鳞伤。”但坚强说:“挫折是海底的礁石,不遇见它永远激不起成功的浪花。"
我想这就是失败者与胜利者的区别,霍金正是那战胜挫折的胜利者,“珍爱生命,直面挫折”是属于他这样的胜利者的独一无二的宣言。
张海迪可以算是胜利者中的佼佼者,她的自传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就是以“珍爱生命,直面挫折"为主旨的。书中记述了她被病魔折磨的童年时期及文革下放到农村的少女花季时期的内容。这本书是我在寒假期间阅读的,那时我因期末成绩的不理想一直萎靡不振。我害怕面对分数,甚至于害怕“考试”这个名词。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怎么那么多?挫折真的像荆棘,扎得我伤痕累累。而这时这本满载着曙光的励志书籍就这样降临到我的生活中来,拯救了我受伤的心灵。
我的那点挫折相较于张海迪所遇到的简直不值一提。她的一生可以说满布挫折,就像走在虽美丽绚烂却荆棘密布的玫瑰花丛中,乌云一直遍布于生命的天空之中,但她却从未向命运低头,珍爱自己的生命,直面挫折。她的文字中充满着阳光的甜蜜,洋溢着鲜花的芬芳,让读者也不自觉融入到她那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中去。对于她来说,艰苦贫困算什么,病魔更是无可畏惧,她就要逆流而上,最终张海迪凭借一己之力在这个时代,在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背后收获的就应该是成功的喜悦,人们的敬仰。是她,这个传奇的女汉子,教会了我挫折是生命的奠基石,只有迈过不为所困才能跨入崭新的天地。
对生命珍爱,对挫折藐视,是一个胜利者所必备的品质。前几日还看见一条新闻双胞胎姐妹跳楼自杀,自称还不起房贷。她们俩真的是让人又鄙视又同情,不珍爱生命,面对挫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献出了唯一的生命。我只想对他们说,若想享受生命的阳光,就必然要接受风雨的洗礼,没有一条通往幸福的路是康庄大道,珍爱生命,直面挫折吧!
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但后天很美好,只是有的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看不见后天的太阳。"朋友,勇敢地面对挫折吧,珍爱我们的生命,经历过“今天”“明天"后,更要把美好的生命延续到“后天”,将挫折打得落花流水!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讲述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霍金虽然是高位截瘫,连话都无法说的残疾人,但他一直顽强面对命运,而且对理论物理学及其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人敬仰的大科学家。他全身上下只有三根手指能动弹,却他不向命运屈服,为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题干分析】考生可以围绕材料总结出几个关键词:直面挫折、珍爱生命、实现价值。那么,如何去面对挫折呢?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生命的力量,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抗挫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而且发掘生命的力量,需要我们承受压力、调节现状、自我修复;发掘生命的力量,还需要我们激发自身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并不懈地努力;我们还可以通过向他人求助,学习别人的经验,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的方式来发掘自身的力量。
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们需要顽强地面对。然后论述我们需要有积极的心态、坚韧的意志和持续的努力。首先接受现实,要认识到苦难是生活的一部分,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其次要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保持乐观的态度,寻找成长的机会;再次要培养坚韧的意志,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应对挑战。最后重申论点,强调通过积极的行动和心态来克服困难,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每个人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立意提取】
1.要顽强地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或直面挫折)。
2.珍爱生命,活在当下。
3.不向命运屈服,实现人生价值。
4.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无限的价值。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1/1辽宁省铁岭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2023高二上·铁岭月考)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600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
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
D.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华文明形成了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荣、献身共济特征。
B.从汉代起就被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引导性与可塑造性。
C.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断,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限制,保持文明本质的稳定。
D.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温柔敦厚"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简要梳理材料一第4段的行文思路。
5.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D
2.D
3.C
4.①首先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②继而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③进而从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④最后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
5.①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②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③对儒家学说的尊崇、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④重视修史的优良史学传统,维护、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⑤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提供了保障。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证的分析;文本的线索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合理正确的分层,然后对其加以分析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作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版2024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 2024年聘用副总经理合同书
- 无劳动合同证明的获取途径分析
- 2024年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抵押短期借款合同格式
- 加工协议书撰写要点
- 柴油发动机控制柜技术规格书
- 土地流转合同补充协议2024年
- 建筑工程合同履约中的安全控制
- 业务经理聘请合同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体育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11.9全国消防安全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消防科普课件
- 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高中政治统编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牙用漂白凝胶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期中复习知识梳理
-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