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作业 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F/0D/wKhkGWb3Wq2AelMYAAIMCr1lGKo111.jpg)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作业 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F/0D/wKhkGWb3Wq2AelMYAAIMCr1lGKo1112.jpg)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作业 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F/0D/wKhkGWb3Wq2AelMYAAIMCr1lGKo1113.jpg)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作业 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F/0D/wKhkGWb3Wq2AelMYAAIMCr1lGKo1114.jpg)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作业 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F/0D/wKhkGWb3Wq2AelMYAAIMCr1lGKo1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下表是英国文官制度形成历程表。从中可以看出英国文官制度(
)1805年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1833年两官分途体制发轫,报刊不断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1853年提出摒弃“恩赐”主义1854年实行考试任用制度1870年进一步确定和完善考试录用文官制度A.选拔机制公平公正 B.考试内容仿照中国C.形成过程循序渐进 D.运作程序规范高效2.1881年,美国《Puck》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模范求职者》的漫画(如下图),该漫画迅速在全国传播。这反映出(
)画中人物为刺杀了美国加菲尔德总统的凶手吉托奥。他右手握枪,左手的纸上写着“要么给官,要么拿命来”。A.政党分肥制度发展成熟 B.工业时代官制改革的需求C.美国文官制度弊端显现 D.文官改革者重视舆论宣传3.1832年,纽约州参议员威廉姆·马西说:“在政治上要像在爱情上、战争上一样公平,战利品属于胜利者所有。既然官员任期有限,那么就竭尽全力地捞取最大化的利益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游戏规则如瘟疫一样广泛地侵蚀着合众国的机体。由此可见,当时美国(
)A.各个党派之间的矛盾不断上升 B.官僚体系制约社会发展C.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存在弊端 D.文官制度运行尚待完善4.治安法官是英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支柱。有学者对其演变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该表主要反映了英国A.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 B.工业化促进国家治理分工C.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议会改革 D.民主泛滥减损了司法权威5.法国在1853年颁布文官退休保障法律;英国在1859年制定《年老退休法》;美国在1920年通过公务员退休金法案,法国在1924年制定文官退休金制度。据此可知,这些举措(
)A.利于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B.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完备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D.提高了文官队伍的素质6.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1855年建立文官委员会 B.1870年确立竞争考试择优录用C.1883年通过《美国文官法》 D.1935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7.按照规定,英国近代文官考试适用于“以公民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未在政治部门、司法部门任职的工作人员;根据特殊规定提任某些其他职务的人员;以个人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从王室的年俸中支薪的工作人员”。据此推知,英国近代文官政治(
)A.滋生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B.提升了政府工作的效率C.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D.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8.1829年参与美国总统竞选的杰克逊在竞选纲领中宣扬“平民政治说”,提出“官职轮换说”,“给官僚体制注入新的活力,并使其具有民主色彩”。当选后,他将久已存在于西部和东北部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这种政党分肥惯例加以系统化,把官职当作犒赏政治忠臣和功劳的奖品。以后政府如法炮制,连深受人们爱戴的总统林肯,也更换了当时政府1457个职位的人员。据此可知,美国政党分肥制比“绅士政府”的进步之处是(
)A.传播平等、民主、自由思想 B.推动文官制度产生C.有利于政府推行本党的政策 D.增加公民参政机会9.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从事政治活动,要求文官在政治起落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A.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B.确保了文官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C.规范了政府中政务官的选用 D.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力10.1883年1月,美国《调整与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规定:“总统有权在参议院的提议与同意下,任命三人为文官委员会委员,其中与总统属同一党派的不得超过两人。上述三人组成美国文官委员会。三名委员在美国不得兼任任何其他官职。”材料体现美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B.总统领导、政治中立C.长期任职、职业稳定 D.政党分肥、保持独立11.美国1883年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禁止文官参加政治运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准以官员职位的分配作为政党竞选的许诺。同时政府文官不犯过失不得撤换。”这表明美国(
)A.政党政治弊端消除 B.文官素养得到确保C.行政管理日趋规范 D.官员贪腐现象杜绝12.如图为1923—1950年间美国政府采取的文官考核措施。这些措施旨在(
)◆1923年,成立联邦人事分类委员会,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24—1935年,提出采用“图评价尺度法”来对公务员绩效进行量化评价。◆1950年,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方法和等级作出详细规定。A.提升政府行政的有效性 B.完善文官考核制度C.增强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1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解除了文官的后顾之忧。20世纪早期,英国建立了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文官可以根据功绩和资历得到晋升。这些措施(
)①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②将助长官场的官僚作风③激励了文官工作积极性
④容易滋生官场僵化现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4.二战后,西方对文官制度进行调整。如进行职业分类、重视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修改文官录用原则,成立文官学院,对各级行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此举旨在(
)A.提升文官职业技能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杜绝政党分肥现象 D.服务于政党统治15.1883年《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这说明了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A.无法晋升 B.职务常任 C.政治中立 D.逢进必考16.20世纪以来,美国文官一方面高效且廉洁地服务于政府;另一方面,文官又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他们不再是19世纪改革家所构想的一个单纯执行者的次要角色,而是“政府权力的核心”。材料表明,美国的文官体系(
)A.背离了中立原则 B.日趋完善C.改变了选拔标准 D.权力膨胀17.“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嫉妒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这一“纯粹的职业性”(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结合 B.增强了行政工作稳定性C.体现了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D.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8.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首相对高级文官“不能掌握本届政府施政意图”的弊病颇有怨言。为此,撒切尔夫人要求高级文官接受议会特别委员会的日常问责,布莱尔成立的首相办公室特别顾问更是可以直接向文官下达指令和指导意见。这些举措(
)A.推动了文官的政治化趋向 B.旨在迎合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C.有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 D.增进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配合19.1853年以后,印度文官制度开始实行。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印度被东印度公司安排了超过1000名来自英国的文官,但俸禄由印度负担,英国通过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的相互配合,统治着超过2亿人口的印度。据此可知(
)A.英国将文官考试制度推广到印度 B.英国通过文官制度直接统治印度C.东印度公司拥有着部分行政权力 D.文官制度缓和了印度的民族矛盾20.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文官法》,规定在文官制度中实行功绩制,以择优录用和考核晋升为基础,并对试用制度、严禁考试作弊作出规定,以保证功绩制的贯彻执行。据此可知这一法案的最大成果是(
)A.打破了政党分肥格局 B.使美国文官制走向成熟C.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二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22.中外选官制度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演变简表时期名称选官方式选官标准特点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宗法世袭①______贵族政治战国、秦朝军功授爵制、荐举制②______才能、军功官僚政治两汉③______官员举荐德、才官僚政治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品评品第士族政治隋唐以后科举制分科考试成绩④______(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补充完整表中①②③④的相应内容。材料二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散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选拔的特点和意义。材料三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摘编自《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分析西方是如何借鉴中国考试制度的。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以后,英国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刊物来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据统计,1870年以前,记载中国科举制的西方文献至少有120种以上。19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美等国已出现了建立平等择优的文官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而中国的科举制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1888年9月,英国著名的权威刊物《威斯敏斯特评论》刊载的一篇题为《中国:新的起点》的文章开头指出:“如果说中国政体中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会受到欧洲人无条件的赞美的话,那么便是科举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扩张出谋划策,选拔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的职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摘编自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材料二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相继发布了两个枢密院令,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1855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任命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测验被推荐到王国政府文官低级职位上的年轻人的资格条件”,“审查这些候选人的年龄、身体、品德是否合格,对考试审查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分配到用人部门。”1870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委员们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必须具备的合格条件”。1876年,英国政府又以枢密令的形式作出规定,将第二级别的文官细分为成年级和学童级,成年级按普通商业教育所要求的科目,通过竞争性考试从十七至二十岁的候选人中征募;1890年,又将第一级划分为三级,按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竞争性考试从二十至二十四岁的人中征募。文官制度改革后,其社会效果很快显露,舆论界认为:“总的说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贯彻。”——摘编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官考试制度对英国的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BACCC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AACDBACB1.C2.B3.B4.B5.A6.C7.C8.C9.A10.B11.C12.A13.A14.A15.C16.D17.B18.A19.C20.B21.(1)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的选官特权(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寒门庶族地主参政。(答出三点即可)(2)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答出两点即可)特点:考试录用;政治中立;常任。(答出两点即可)22.(1)内容:①是血缘;②是举荐、军功;③是察举制;④是官僚政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工商银行补偿贸易借款合同(6篇)
- 2024酒店客房领班年终总结(7篇)
- 聘用合同模板(30篇)
- 2024年学校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总结(9篇)
- 2024-2025学年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勤径学升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2025年专利申请出售协议
- 2025年化工市场代理购销居间协议书
- 2025年医疗机构内科承包业务协议
- 2025年授权代理合作合同标准版本
- 2025年电子线圈设备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火力发电厂总经理岗位规范
- 春节节后施工复工安全培训
- GB/T 3478.1-1995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模数基本齿廓公差
- 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 FZ/T 25001-2012工业用毛毡
- 中国工运史知识竞答附答案
- 快递运营实务项目2快递网点业务管理课件
- 瑞幸咖啡SWOT分析
- DL∕T 1867-2018 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 “大水利”概念及其意义
- 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小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