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精选(7篇)
4浮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4、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动物的睡眠方式.
5、学会作者分类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了解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进行精彩的介绍。
教学打算:
图片、生子卡片、录像。
课时支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白天工作,不会一睡几天不吃不喝。可是
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是不是很好玩呢?这些动物采纳什么样的方
法呢?学完这课,你们就会知道。(板书课题)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有谁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想一想课文写了T牛什么事。
2、画出自己不相识的、字。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读准字音。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2)老师范读。
(3)指导重点读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分析重点生字。
四、学生汇报初读的感悟。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汇报。
其次课时
一、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特别遥远。
昏昏沉沉:指蝙蝠们头脑模糊,神智不清。
金蝉脱壳:比方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刚好发觉。
蠕动:指海参像蚯蚓爬行力瞭动。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自然段,思索问题。(同学之间可相互探讨)
动物睡眠是为了什么?
蝙蝠是怎样进行冬眠的?
(2)学生汇报。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
老师引导:动物睡眠,特殊是进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
的改变。
老师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妙,一是集体睡眠奇,二是睡觉方式奇,三是睡目民时间奇。
(3)观看蝙蝠冬眠录像,增加对课文理解。
2、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
并作汇报。
(海参靠吃海底下的虫子一浮游生物维持生命)
(2)老师总结。
因为海参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动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
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参只能蠕动,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进行夏眠。
(3)观看海参夏眠录像资料,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3、合作学习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
(1)自由朗读。
(2)自由组合合作探究蜗牛的睡眠,并作汇报。
(蜗牛在冬天的时候要进行"冬眠”)
(蜗牛在夏每天不下雨时要进行“夏眠”)
六、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曾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故事,还记得吗?(反哺的
故事)
2、乌鸦不但和顺,还很聪慧,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另一个有关它的故事。希带着问题学习课
文,(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L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观赏课文。(出示课件)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为生的自渎自悟做好打算。
5、学生自渎,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出示课件)
6、小组长检查小组内生字和课文的朗读状况,然后5匚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习读课文,认为该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
2、指名读,学生,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进一不理解课文内容。
4、想方法:假如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5、理解句子。(观看课件)
(四)活动。(观看课件)
(五)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试验。
2、探讨:你发觉了什么?体会"慢慢”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方法比乌鸦的好。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六)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时应从左到右?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浮语文教案篇3
学习目标:
相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父子的亲信,学会爱别人,增加做人的责任感。
课前打算: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搜集并阅读其他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老币可供应《背影》《血泪亲情泣天
地》《无私母爱创建生命奇迹》《7岁女孩挽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举荐代表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老师
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对地震的相识与感受。
老师导人:是啊,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当巨
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9自读课文,要求:a.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相识生字和新词.b.用"—"画
出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C.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内互读课文,沟通学习收茯。
全班沟通:a.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b.初步汇报自
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默读课文,思索:a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c划
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探讨:a.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僦
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T牛什么事?
二、品读感悟,深化情境。
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小
组内先试着回答一下。
全班沟通,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缘由,探讨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
子过程中心理的改变。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a."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排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
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忧孩子会有危急。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
位父亲急迫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b.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忽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
儿子!”’(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时,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难过,表现出
他失去儿子的哀思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
评议,齐读。)
c.”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
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决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
他信任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决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一坚决地站起身。当父亲坚
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迫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
儿子仍旧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月哦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探讨
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d.”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
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
儿子没有死,奋力挽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宏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
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在支撑这父亲一"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宏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决
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无望地走了。
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一儿子在等他。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
是来帮我?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旧活着。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决
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38个小时……。这宏大的力气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
实的话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e.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知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过:"只要我爸爸活着……,
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
最危急,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这种坚决的信念最终
让父子团聚。读一读父子之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f.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
又是君隙卜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一(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得的,父亲对儿
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
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一引读"了不得的父与子,无比华蜜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质疑:a.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得的父与子”呢?和同学沟通自己的看法。
b."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同桌沟通: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后拓展,课堂练笔。
想一想,阿曼达被埋在废墟中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试着写一写。
阅读类似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篇4
设计理念:
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方法称出大象的
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老师可利用简洁的课件
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
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视
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亮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
时,老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
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回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
育学生的评价实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巩固本课的重点字、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详细方法和步骤。教化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
想方法。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曹冲称象的详细方法和步骤,并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教法设计:
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教学时应采纳试验法。
课前打算: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纸片教具、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耳朵想扇子,鼻子像钩子,双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
2、说到大象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各抒己见)
3、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曹操是三国崛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兴奋,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
一同去看象。
2、说说第一段中都出现了哪些人,曹操的心情怎样。
3、指名读第一段。(读出兴奋的样子)
三、学习其次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其次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详细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争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两个比方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在什干么?
学生回答:他们在争论这么大的象,究竟有多重呢?
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争论谁有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
出它的重量可不简单。
〃浮语文教案篇5
1、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正确地演奏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
言表现音乐,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2、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来
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开心心情。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进行沟通和综合表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队意识,激发学
习音乐的爱好。
1、在三拍子音乐的伴奏下,能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表现出强和弱。
2、唱好八分音符。
3、指导学生能用轻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打击乐器、多媒体
1、感受、体验三四拍音乐。
2、学唱歌曲《萤火虫》。
3、综合表演。
(-)听音乐进教室,随三拍子音乐飞进教室
师:与小伙伴一起舞蹈,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摆出你们最美丽的造型。
(-)欢乐音乐园
1、师:今日老师要和小挚友一起去欢乐音乐园,我们来到了孔雀园,请你听一听听到了
另阱艮羽毛上的音?
2、猜谜语
师: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是灯也不是星,
是什么呢?
3、揭示课题,出示歌词,学生朗读歌词。
4、节奏乐园
Q)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
助我一起听,好吗?(媒体出示)
(2)师:你能依据这种拍子的强弱规律用动作来表示吗?
(3)师:你能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演奏吗?(媒体出示)现在就请各组一个小挚友拿好打击乐器,
其他学生仿照该乐器一起拍一拍,敲一敲。
(4)学生小组进行练习。
(5)师:小挚友都练习得很仔细,现在请每一组先来演示一遍。
5、舞蹈乐园
Q)学生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喜爱的萤火虫。
师:申能仿照飘舞的萤火虫,请小挚友做一做,看谁做的最好看。
(2)与老师一起共舞
师: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和你喜爰的萤火虫一起舞蹈吧。
(3)师: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师;老师从你们刚才的‘舞姿中已经感受到了。
6、歌颂乐园
(1)师:萤火虫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旋律,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2)师弹奏旋律,学生用lu哼唱旋律。
(3)运用连和断唱第一和其次小节,请学生说出不同的感受。
(3川屈单旋律,轻声和身边的小挚友一起对唱歌曲旋律。
(4)师: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演唱
(5)师;让我们完整演唱一遍旋律。
(6)填上歌词,发觉错误刚好订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用舞蹈表现歌曲。
(9)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7、表演乐园
师让我们和你喜爱的萤火虫一起唱唱骸的匕吧。第一遍齐唱其次遍学生小组唱加上打击乐,
第三遍舞蹈表现,第四遍边唱边跳。
(三)总结
1、师:今日在萤火虫的引领下我们参与了许多音乐活动。你知道吗?小小的萤火虫生命特
别短暂,但在短暂的生命里还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点点光,我们更应当向它学什么呢?
2、师:无私的萤火虫又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黑暗中的挚友了,就让我们跟着它一起轻轻地
飞出去吧!
〃浮语文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感情,培育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打算:
1、图画:池塘、荷叶、荷花等。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课刖:
1、(示图:荷花)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幅漂亮的图片。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你所望见
的荷花。
2、关于荷花,古人曾有很多赞美她的美丽诗句。你们的小脑袋里装几句了吗?把你所知道
的和大家共享一下。
3、看来,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是啊,多么动人的诗句呀!不禁勾起了我们对荷花的回忆。
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荷花,美美地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一、观赏,感受荷花美:
1、老师已经忍不住现在就去观赏她的美了。你们想去吗?好,跟着老师去荷花池边观赏一
下吧!
2、(播放视频荷花,配乐)
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站在荷花池边了。你望见了什么?
4、说得真好。那就边看这么美的画面,边读读课文的第2、3小节,把这两节美美地读上
几遍,看看荷花究竟美在哪?
二、品读,体会荷花美:
其次段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指名读。这句话美在哪?你觉得哪个字用的特殊好?(冒)
(2)想想:怎样的长才能叫"冒"?
(3)假如不用"冒"字,这里可以换成哪些字?(长、钻、伸……)
(4)那请大家想一想:和"冒"字相比,哪个好?为什么?
(5)好,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荷花的活力来。
2、有的....有的……有的……
(1)(课件出示荷花的三种不同形态)你喜爱的是哪种姿态的荷花?把它的美读出来。
a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儿。
你能不能把这句句子说说详细,让大家感觉到才绽开两三片花瓣的也是那么美?(沟通)
再指名读句。
b有的花瓣儿全都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示图:看,白色的荷花中,露出这么一个嫩黄的小莲蓬,就象张着笑脸欢迎着我们呢!美吧?
来,谁能把绽开的荷花读得美美的?指名读。
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立刻要裂开似的。
示图:看,这就是荷花的花骨朵儿。用一个成语来说,这就是一含苞欲放。
真美呀,连还没开放的花骨朵,也是这么的别有韵味。你能读好这含苞欲放的荷花吗?指名
读。齐读。
(2)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气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漂
亮迷人的荷花吧!齐读"白荷花一"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这两段除了写荷花美,还写了什么呀?指名读句。
(2)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多)
(3)看,这么多荷叶,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这真是------•片()一片?
指名沟通。小结:是啊,这么多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一片连着一片,一片
靠着一片,一片追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真多啊,这就叫一挨挨挤挤!
(4)示词: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5)读了这句话,除了知道荷叶多,读出了什么?(美)
(6)是啊,这就象杨万里诗句中所说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
张,铺满了整个池塘。
来,一起读出荷叶的多与美。齐读。
(4)咦,不对呀,不是描写荷花的吗,写荷叶干嘛呢?不写行不行?
生沟通。师出示课件(光有荷花,没有荷叶):看看,感觉怎么样?
对,有句话说得好,红花还需绿叶衬。碧绿的荷叶把荷花衬托的更美了,再加上嫩黄的莲蓬,
多美的色调啊!
3、来,我们一起把这白花、绿叶的美景读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齐读其次段。
第三段
1、这些荷花的姿态真是太美了!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其实,荷花的姿态
还不止这些呢!你喜爱哪一种?把它的美说出来。你能说说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姿态?或者想象一
下他们仿佛在做什么?(生发挥想象,沟通)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是啊,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
们的眼睛都快来不及看了啊!真是目不暇接。
3、面对这满池的美景,老师突然有个想法:(示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呀,这位画家是
谁呢?有这么大的本领,把眼前的荷花看做一幅画。你们觉得呢?(大自然)
4、的确,不用纸,不用笔,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漂亮的画卷,就带给我们如此美的享受,
真是一位了不得的画家!让我们好好地把这一段来读T卖,夸夸我们这位了不得的画家。齐读。
第四段
1、现在,请大家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荷花。在荷花池边观赏了这么长时间的荷花,
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想成为一朵荷花)你想成为一朵怎样的荷花?
3、说说:我仿佛变成了一朵()的荷花。
4、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可以,演一演也可以。
微风中翩翩起舞的荷花在哪里?指名读。想来演一演吗?(指名演)真美丽,荷花你在微风
中翩翩起舞,心情怎么样?(很欢乐)
老师看到了,这一池的荷花都很美。风过了,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也很美。
谁是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指名)你站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读。
(1)荷花,我问你:靖蜓告知你清早飞行有什么欢乐?
(2)荷花,我很新奇:小鱼告知你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呀?
(3)荷花,除了蜻蜓和小鱼,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和你说静静话?他们和你说了些什么呢?
11是啊,作为池塘里的一朵荷花,可真华蜜啊!心情怎么样?(齐读)
12我们今日可是来看荷花的,怎么会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呢?(生沟通)
三、巩固,深化荷花美:
1、荷花这么美,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好不好?自由选择描写荷花的一段话,记一记。
2、指名沟通。
四、延长,抒发荷花美:
1、画一S荷花图,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2、办一期有关荷花的小报(可小队合作)°
4浮语文教案篇7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图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爱和奉
献、爱国情怀、名人故事、奇异的大自然、成长的故事、视察的乐趣、爱惜家园和奇妙的想象。
八个话题均未呈现主题词,而将其义隐含在单元内容之中。每个话题单元具有特别强的开放性,
有的话题,呈现比较严密;有的呈现比较宽泛。各话题相互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八个话题蕴
含了丰富的教化价值,将学问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融为一体,整体凸显出本册教
材"欢乐、想象、探究、创新”的风格特点。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儿童为主角,贴近学生生活,即材、体裁,风格丰富
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4、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视基础,注意开放。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加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娴熟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相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要求相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
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
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
规范、端正、整齐。
3、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杳字法杳字典,培育独立识字融力。
4、喜爱阅读,对阅读有爱好。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
的课文和自己喜爱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背诵8首古诗,有学习中国古传统文化的爱好。
7、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惜图书的习惯。
8、相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运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9、逐步养成讲一般话的习惯和情愿与人沟通的意识,能仔细听别人讲话,听懂
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解并描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看法自然大方,有礼
貌。
10、对写话有爱好,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
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娴熟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相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会运用音序杳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育
独立识字的实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
端正、整齐。
3、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爱的课文片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4、能用一般话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解并描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看法自然大方,有
痴。
5、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
记。
教学难点:
1、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激励学生尝试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句写话,并让他们从中获得乐趣。课时支配:
第一单元11课时
其次单元12课时
第三单元11课时
第四单元12课时
第五单元11课时
第六单元12课时
第七单元11课时
第八单元12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相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相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漂亮的愿望》和古诗《游子吟》,能通
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妙愿望。
3、引导学生自主发觉,提示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留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4、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仔细书写的习惯。
5、让学生沟通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点:
1、相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相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会背诵部分课文。
3、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仔细书写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妙愿望。
2、引导学生自主发觉,提示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留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3、让学生沟通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科技创新对促进知产转化率的影响研究
- 2025年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
- 应急指挥调度与指挥中心建设
- 2025年三方运输合作协议经典版(三篇)
- 2025年《赢在执行》心得体会(4篇)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研究
- 小红书搜索推广营销师认证考试题(附答案)
- T-GDSAIA 001-2024 非充气弹性支撑轮 术语及其定义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
- 护苗行动课件
- 《人工授精鸡》课件
- 现代旅游管理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可行性建设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