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
主要内容1.资金时间价值2.风险分析重点与难点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3.风险的衡量
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观念1、含义: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发生的增值额),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即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资金时间价值:被认为是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的纯利率R利率:包括资金时间价值,还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因素
I=R+F+P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两个概念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
(二)计算方式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涉及到利息计算的两种方式,单利计算和复利计算。
单利:是指只对本金计算利息,而对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
复利:是指对本金和利息都同时计算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俗称“利滚利”或“驴打滚”
1、单利终值与单利现值单利:资金在投入生产后的全部生产时间内,每年按一定利率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而这部分新创造的经济效益,不再投入到生产中去(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简单再生产)。
⑴单利终值公式:F=P+P×i×n=P(1+i×n)式中F──终值;P──现值;i──每一利息期的利率(折现率)n──计算利息的期数。
⑵单利现值公式: P=F/(1+i×n)计算同单利终值的计算互逆,由终值计算现值称为折现。
2、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资金在投入生产后的当年所得到的经济效益,将作为生产资金重新投入生产领域,今后各年依此不断反复进行。
⑴复利终值(已知现值P,求终值F)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和。第n年的本利和计算公式为:F=P(1+i)n式中(1+i)n称“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
例如:期別(利率10%)
01234
├─────┼─────┼─────┼─────┤100
110
121
133.1
146.4└─────┘└────┘└────┘└────┘
利率
1.1
1.1
1.1
1.1
└─────────┬───────→
现值100
(1.1)4= 终值146.4
⑵复利现值(已知终值F,求现值P)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它是指今后某一特定时间收到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折现率(i)所计算的现在时点价值。其计算公式为:P=F/(1+i)n式中(1+i)-n称“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
例如:期別(利率10%)
01234
├─────┼─────┼─────┼─────┤
?(P)
146.4
└─────┘└────┘└────┘└────┘
利率
1.1
1.1
1.1
1.1
└─────────┬───────→
现值(P)
(1.1)4
终值146.4注:要把资金时间价值从具体的生产周转中抽象出来。
3、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间隔相等时间支付或收入相等的金额,通常记作A。年金按其每次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等几种。
⑴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已知年金A,求终值F)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后付年金。公式:F=A×[(1+i)n-1]/i=A(F/A,i,n)式中[(1+i)n-1]/i常称作“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i,n)。
⑵偿债基金系数的计算(已知终值F,求年金A)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其计算公式为:A=F×i/[(1+i)n-1]=A(A/F,i,n)i/[(1+i)n-1]称为“偿债基金系数”,记作(A/F,i,n)。
⑶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已知年金A,求现值P)年金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根据公式:P=A×[1-(1+i)-n]/i
=A(P/A,i,n)[1-(1+i)-n]/i称作“年金现值系数”,记作
(P/A,i,n)
⑷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已知现值P,求年金A)资本回收是指在给定的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的资本或清偿所欠的债务。年资本回收额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其计算公式为:A=P×i/[1-(1+i)-n]=P(A/P,i,n)i/[1-(1+i)-n]称作“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i,n)对应关系①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复利终值系数(1+i)n和复利现值系数(1+i)-n
互为倒数②偿债基金和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偿债基金系数
i/[(1+i)n-1]和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1+i)n-1]/i互为倒数③资本回收额和普通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资本回收系数i/[1-(1+i)-n]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1+i)-n]/i互为倒数例:A公司决定拍卖一处矿产,向各煤炭企业招标开矿。甲:若取得开采权,从获得开采权的第一年开始,每年末向A公司交纳10亿美元开采费,10年后结束乙:取得开采权时,直接支付给A公司40亿元,8年后开采结束,再付60亿
A公司要求投资回报率15%。选哪个?4.即付年金终值与现值即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先付年金、预付年金。即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的不同。
(1)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n期即付年金终值与n期普通年金终值的期限相同,但由于其付款时间不同,n期即付年金终值比n期普通年金终值多算一期利息。公式(a)F=普通年金终值×(1+i)=A(F/A,i,n)×(1+i)公式(b)F=A[(F/A,i,n+1)-1](F/A,i,n)×(1+i)或[(F/A,i,n+1)-1]叫即付年金终值系数
(2)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n期即付年金现值与n期普通年金现值之间的关系。P=A[(P/A,i,n-1)+1][(P/A,i,n-1,)+1]被称作“即付年金现值系数”。
5.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的现值
(1)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付款发生时间不在第一期末,而是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收付款项。
AA……………….....A0mn+mn方法一:先求出n期普通年金现值,再折算到第一期期初
P=A*(P/A,i,n)*(P/F,i,n)
忽略前面m期
方法二:先算出m+n期年金现值,再减去m期年金现值
P=A*(P/A,i,m+n)—A*(P/A,i,m)
算上前面m期
方法三:先求出递延年金终值,再求现值
P=A*(F/A,i,n)*(P/F,i,m+n)已知终值求现值例1:某企业向银行借入一笔款项,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10%,复利计算,前10年不用还本付息,从第11年至20年末偿还本息5000元,计算这笔款项现值。例2:某公司购置一处房产,房主提出两种付款方案,i=10%(1)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20万元,连续付10次,共200万(2)从第5年开始,每年年末支付25万,连续支付10次,共250万(2)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特种年金,可视为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即期限趋于无穷的普通年金。公式:P=A/i例:归国华侨在家乡设立奖学金,每年发放一次,奖励高考状元20000元,存款利率为2%,要投资多少钱作为奖励基金?
P=A/i=20000/2%=1000000元6.折现率和期间的推算在资金时间价值的各个计算公式中,都有四个变量(F、P、A、n、i,),已知其中的三个值,就可以推算出第四个的值。前面讨论的是终值F、现值P以及年金A的计算。这里讨论的是已知终值或现值、年金、期间,求折现率;或者已知终值或现值、年金、折现率,求期间。对于这一类问题,只要代入有关公式求解折现率和期间即可。与前面不同的是,在求解过程中,通常需要应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内插法。
内插法的步骤(1)若已知P、A、n,求i;则1)计算出P/A的值,假设P/A=a2)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沿n所在的行横向查找,a所在的行相对应的利率即为i值3)若无法找到恰好等于a的值,就在n所在的行找与a最接近的两个上下临界系数值B1B2。读出他们所对应的临界利率i;运用内插法求得i;(2)若已知P、A、i,求n;步骤同(1)例题
1、现在向银行存入20000元,问年利率i为多少时,才能保证在以后9年中每年年末可以取出4000元?解:已知P=20000
A=4000、n=9,求i
根据普通年金现值公式
20000=4000×(P/A,i,9)得(P/A,i,9)=5查表找出期数为9,年金现值系数最接近5的一大一小两个系数。(P/A,12%,)=5.3282(P/A,14%,9)=4.9164
练习张三打算买保险,现在一次性投入2000元,保险公司每年年末返利500元,预计的投资收益率是10%,问该保险至少要多少年其才合算?7、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实际上,复利的计息不一定是一年,有可能是季度、月份或日,当每年复利超过一次时,年利率叫做名义利率,每年只复利一次的叫实际利率。当一年中,复利次数超过1次时,实际利率要比名义利率高
例题:1.某人希望在5年末取得本利和20000元,则在年利率为2%,单利计息的方式下,此人现在应当存入银行(
)元。
A.18114B.18181.82C.18004D.18000
例题:2.某人目前向银行存入1000元,银行存款年利率为2%,在复利计息的方式下,5年后此人可以从银行取出(
)元
A.1100B.1104.1C.1204D.1106.1
例题:3.企业有一笔5年后到期的贷款,到期值是15000元,假设贷款年利率为3%,则企业为偿还借款建立的偿债基金为(
)元。
A.2825.34B.3275.32C.3225.23D.2845.34
例题:4.如果(S/P,12%,5)=1.7623,则下述系数正确的有()。
A.(P/S,12%,5)=0.5674
B.(S/A,12%,5)=6.3525
C.(P/A,12%,5)=3.6050
D.(A/P,12%,5)=0.2774
例题:5.某项目预计前两年没有现金流入,后五年每年年初有15万元的现金流入,折现率为10%,则现金流入现值为()万元。
A.15×(P/A,10%,5)×(P/S,10%,1)
B.15×(P/A,10%,5)×(P/S,10%,2)
C.15×[(P/A,10%,7)-(P/S,10%,2)]
D.15×[(P/A,10%,6)-(P/S,10%,1)]重要提示:系数间的关系
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年金现值系数与投资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第二节风险分析
一、风险的概念与类别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一般是指某一项目或事件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收益或损失的变动程度。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
1、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2、财务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举债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衡量
1、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可能出现这种结果又可能出现那种结果),我们称此类事件为随机事件。一般用X来表示。2、概率:
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出现某种结果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将随机事件各种可能的结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同时列出各种结果出现的相应概率,这一完整的描述称为概率分布。一般用P表示,取值范围0~~~1之间。3、期望值指各个随机变量的取值,以相应的概率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一般用E表示。计算公式:
4、标准离差标准离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的一个数值。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决策方案的风险,在期望值E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越小,风险越小5、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与期望值之比。一般用字母q表示。计算公式: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评价和比较其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6、风险报酬率
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率。一般用字母R表示。Rr=b×q其中,b为风险价值系数,与全体投资者对风险的回避态度相关,若都愿意冒险,b就小,反之,b就大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的投资报酬率
=资金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
=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例题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拼音汉语拼音课件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制图与测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停水改造施工方案
- 手卫生规范及洗手方法
- 2024年8月度安全心理学实验教学数据可视化分析模型
- 护理操作口腔护理
- 教育培训机构工作计划
- 山西省卫生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药)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教育的四个支柱
- 建筑施工单位培训准备
- 2024年广东省五年一贯制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 2024年河南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 数学-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一模试题和解析
- 2024年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4篇)
- 高中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供热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人教五四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单元《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 第一课时》课件
- 北京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积累背诵)-2025年北京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