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件自然的力量的利用_第1页
高中英语课件自然的力量的利用_第2页
高中英语课件自然的力量的利用_第3页
高中英语课件自然的力量的利用_第4页
高中英语课件自然的力量的利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的力量的利用

自然的力量有许多,例如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这些自然的力量将解决未来能源紧缺的

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合理地利用这些自然的力量,使他们为人类造福。

'、风能的利用

风是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引起大气运动形成的。

尽管达到地球的太阳能仅有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十分可观。全球可实际利用

风能为2X10'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目前,风能的利用主要是发电,风力发电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增长最快,

年增达35%,

美国、意大利和德国年增长更是高达50%以上。德国风电已占总发电量的3%,丹

麦风电己超过总发电量的10%。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5000MW以上,能满足

1500万个家庭,即3800万人的用电需求。虽然欧洲占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的70%

以上,但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开辟市场,己有50多个国家正积极促进风能事业的发

展。由于风力发电技术相对成熟,许多国家投入较大、发展较快,使风电价格不断

下降,目前风力发电成本0.4—0.7/KWH,若考虑环保和地理因素,加上政府税收

优惠和相关支持,在有些地区已可与火电等能源展开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风力发

电已形成年产值超过50亿美元的产

业。建设风力发电场的主要投资是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占总投资的80%以上。风

力发电机从100w—1MW,有许多种规格。中小型风机多离网独立运行,中大型机

组多组成风电场或风力田并网发电。目前,并网发电以500KW—750KW为主导机

组,也有少量12MW机组在投入使用。最大的试运行机组单机容量已达2.5.3MW,

当然,也有人在研制SMW风力发电机。现在,不仅把风电场建在内陆、岛屿和海

岸,英国、荷兰等一些欧洲国家经验表明,将风电场建在海上,经济效益、环境效

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明显。

根据世界能源组织1999年制订的《风能100》报告,2002年修订成《风能12则

报告,经过科学测

算,今后风力发电年增长均在30%以上,并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风电装机总容

量将达1260GW,年发电量将达到世界电能总需求量的12%。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

首位,与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3.8亿千瓦为同一量级,具有商业化、规模化发

展的潜力。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风力发电产业,1996年就制订的《乘风计划》,旨

在鼓励提高中大型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和国产化率,“十五”期间原计划在风力发

电产业投资15亿元。由于具有一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前景,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间

也积极投入风电事业。目前,全国累计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近20万台,用作解决

西部无电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发挥了重要用用。在广东、福建、浙江、辽宁、

内蒙、新疆等地己建成26个风电场,单机容量从200千瓦到1300千瓦多种规格,

总装机容量近40万千瓦。在装备方面,我国已具备了研制从100瓦1千瓦的10多

种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能力,自主开发的200—300千瓦级风电机组国产化率已超过

90%,600千瓦机组样机国产化程度已达80%。我国近期目标是到2005年,并网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20万千瓦。尽管我国近几年风力发电增长很快,年增长

都在50%左右,但无论是装备制造水平,还是总装机容量与欧美一些发达国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与邻国印度也存在明显差距。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电

力装机的0.11%,可见我国风力发电潜力何等巨大!广东风力资源极为丰富,己

建起了汕头南澳岛等风电场。深圳有条件也应该在风力发电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地热能的利用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

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

模的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

大类,而对于不同温度的地热流体可能利用的范围如下:

1、200〜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2、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加工;

3、100〜15OC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脱水加工,回收盐类,罐

头食品;

4、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5、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脱水加工;

现在许多国家为了提高地热利用率,而采用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办法,如热电

联产联供,热电冷三联产,先供暖后养殖等。

近年来,国外对地热能的非电力利用,也就是直接利用,十分重视。因为进行地

热发电,热效率低,温度要求高。所谓热效率低。就是说,由于地热类型的不同,

所采用的汽轮机类型的不同,热效率一般只有6.4〜18.6%,大部分的热量白白地

消耗掉。所谓温度要求高,就是说,利用地热能发电,对地下热水或蒸汽的温度要

求,一般都要在150℃以上;否则,将严重地影响其经济性。而地热能的直接利用,

不但能量的损耗要小得多,并且对地下热水的温度要求也低得多,从15〜180℃这

样宽的温度范围均可利用。在全部地热资源中,这类中、低温地热资源是十分丰富

的,远比高温地热资源大得多。但是,地热能的直接利用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受载

热介质一热水输送距离的制约,一般来说,热源不宜离用热的城镇或居民点过远;

不然,投资多,损耗大,经济性差,是划不来的。

目前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加工、民用采暖和空

调、洗浴、医疗、农业温室、农田灌溉、土壤加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等各个方

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节约了能源。地热能的直接利用,技术要求较低,

所需设备也较为简易。在直接利用地热的系统中,尽管有时因地热流中的盐和泥沙

的含量很低而可以对地热加以直接利用,但通常都是用泵将地热流抽上来,通过热

交换器变成热气和热液后再使用。这些系统都是最简单的,使用的是常规的现成部

件。

地热能直接利用中所用的热源温度大部分都在40℃以上。如果利用热泵技术,

温度为20℃或低于20℃的热液源也可以被当作一种热源来使用(例如美国、加拿

大、法国、瑞典及其他国家的做法)。热泵的工作原理与家用电冰箱相同,只不过

电冰箱实际上是单向输热泵,而地热热泵则可双向输热。冬季,它从地球提取热量,

然后提供给住宅或大楼(供热模式);夏季,它从住宅或大楼提取热量,然后又提

供给地球蓄存起来(空调模式)。不管是哪一种循环,水都是加热并蓄存起来,发

挥了一个独立热水加热器的全部的或部分的功能。由于电流只能用来传热,不能用

来产生热,因此地热泵将可以提供比自身消耗的能量高3〜4倍的能量。它可以在

很宽的地球温度范围内使用。在美国,地热泵系统每年以20%的增长速度发展,

而且未来还将以两位数的良好增长势头继续发展。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到

2030年地热泵将为供暖、散热和水加热提供高达68Mt油当量的能量。

对于地热发电来说,如果地热资源的温度足够高,利用它的好方式就是发电。发

出的电既可供给公共电网,也可为当地的工业加工提供动力。正常情况下,它被用

于基本负荷发电,只在特殊情况下,才用于峰值负荷发电。其理由,一是对峰值负

荷的控制比较困难,再就是容器的结垢和腐蚀问题,一旦容器和涡轮机内的液体不

满和让空气进入,就会出现结垢和腐蚀问题。

总结上述,地热能利用在以下四方面起重要作用。

1.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地热发

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

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备有庞大的锅炉,

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热能。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

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

要有“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

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按照载热体类型、温度、压力和其它特性的不同,

可把地热发电的方式划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

(1)蒸汽型地热发电

蒸汽型地热发电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人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但在引人发

电机组前应把蒸汽中所含的岩屑和水滴分离出去。这种发电方式最为简单,但干蒸

汽地热资源十分有限,且多存于较深的地层,开采技术难度大,故发展受到限制(参

考《资源》栏目有关文章)。主要有背压式和凝汽式两种发电系统。

(2)热水型地热发电

热水型地热发电是地热发电的主要方式。目前热水型地热电站有两种循环系统:a、

闪蒸系统。当高压热水从热水井中抽至地面,于压力降低部分热水会沸腾并“闪蒸”

成蒸汽,蒸汽送至汽轮机做功;而分离后的热水可继续利用后排出,当然最好是再

回注人地层。b、双循环系统。地热水首先流经热交换器,将地热能传给另一种低

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沸腾而产生蒸汽。蒸汽进人汽轮机做功后进人凝汽器,再通

过热交换器而完成发电循环。地热水则从热交换器回注人地层。这种系统特别适合

于含盐量大、腐蚀性强和不凝结气体含量高的地热资源。发展双循环系统的关键技

术是开发高效的热交换器。

地热发电的前景是取决于如何开发利用地热储量大的干热岩资源。其关键技术是能

否将深井打人热岩层中。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科学试验室正在对这一系统

进行远景试验。

2.地热供暖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因为

这种利用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倍受各国重视,特别是位于高寒地区的西方国家,

其中冰岛开发利用得最好。该国早在1928年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第

一个地热供热系统,现今这一供热系统已发展得非常完善,每小时可从地下抽取

7740t80℃的热水,供全市11万居民使用。由于没有高耸的烟囱,冰岛首都已被誉

为“世界上最清洁无烟的城市”。此外利用地热给工厂供热,如用作干燥谷物和食

品的热源,用作硅藻土生产、木材、造纸、制革、纺织、酿酒、制糖等生产过程

的热源也是大有前途的。目前世界上最大两家地热应用工厂就是冰岛的硅藻土厂和

新西兰的纸桨加工厂。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区已

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3.地热务农

地热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如利用温度适宜的地热水灌溉农田,可使农

作物早熟增产;利用地热水养鱼,在28℃水温下可加速鱼的育肥,提高鱼的出产

率;利用地热建造温室,育秧、种菜和养花;利用地热给沼气池加温,提高沼气的

产量等。将地热能直接用于农业在我国日益广泛,北京、天津、西藏和云南等地

都建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地热温室。各地还利用地热大力发展养殖业,如培养菌种、

养殖非洲鲫鱼、鳗鱼、罗非鱼、罗氏沼虾等。

4.地热行医

地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诱人的前景,目前热矿水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

界各国都很珍惜。由于地热水从很深的地下提取到地面,除温度较高外,常含有一

些特殊的化学元素,从而使它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如合碳酸的矿泉水供饮用,可

调节胃酸、平衡人体酸碱度;含铁矿泉水饮用后,可治疗缺铁贫血症;氢泉、硫

水氢泉洗浴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关节炎、皮肤病等。由于温泉的医疗作用及伴随温

泉出现的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使温泉常常成为旅游胜地,吸弓怕批疗养者和

旅游者。在日本就有1500多个温泉疗养院,每年吸引1亿人到这些疗养院休养。

我国利用地热治疗疾病历史悠久,含有各种矿物元素的温泉众多,因此充分发挥地

热的行医作用,发展温泉疗养行业是大有可为的。

乂海水盐差发电

科学研究证明,两种含盐量不同的海水在同一容器中,会由于盐类离子的扩

散而产生化学电位差能。同时,利用一定的转换方式,可以使这种化学电位差能转

换成为电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海洋盐差发电技术,就是利用这种原理采工作的。

当两种不同盐度的海水被一层只能通过水分而不能通过盐分的半透膜相分割的

时候,两边的海水就会产生一种渗透压,促使水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这层膜向浓度

高的一则渗透,使浓度高的一侧水位升高,直到履两侧的含盐浓度相等。

有人通过理论计算,江河入海处的海水渗透压可以相当于240米高的水位落差。

位干亚洲西部的死海,盐度要高出一般海水的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