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第五章_第1页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第五章_第2页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第五章_第3页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第五章_第4页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自动变速器5.1自动变速器概述5.2液力变矩器5.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5.4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5.5液压控制系统5.6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检查5.1自动变速器概述5.1.1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机械式自动变速器2.无级自动变速器3.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机械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冷却滤油装置等组成。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除上述4部分外还有电子控制系统。5.1.2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液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是通过机械传动方式,将汽车行驶时的车速和节气门开度这两个主控制参数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液压控制系统的阀板总成中的各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的变化,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操纵换挡执行元件动作,以实现自动换挡。5.1.3液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节气门体

4—调速器(感测车速信号)2—液力变矩器5—阀板总成3—行星齿轮变速器5.2液力变矩器如图所示,液力变矩器(FluidTorqueConverter)是一种输出力矩与输入力矩之比可变的液力元件,位于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中的机械变速器之间,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上,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5.2.1液力变矩器的功用和组成1—泵轮2—导轮及单向离合器3—涡轮4—锁止离合器总成5—前壳体6—轴承7—焊接的毂8—驱动毂5.2液力变矩器如图所示,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一个导轮组成,称为三元件液力变矩器。采用两个导轮的称为四元件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有一个密闭工作腔,ATF在腔内循环流动,其中泵轮、涡轮和导轮并都带有叶片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和壳体相连。液力变矩器壳体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曲轴后端的飞轮连接,与发动机曲轴一起旋转。泵轮位于液力器后部,与变矩器壳体连在一起。涡轮位于泵轮前,通过带花键的从动轴向后面的机械变速器输出动力。导轮位于泵轮与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支承在固定套管上,使得导轮只能单向旋转(顺时针旋转)。5.2.1液力变矩器的功用和组成1—泵轮2—导轮及单向离合器3—涡轮4—锁止离合器总成5—前壳体6—轴承7—焊接的毂8—驱动毂1.动力传递发动机带动输入轴旋转时,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如图所示。泵轮将输入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将能量传给输出轴。液力变矩器靠液体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5.2.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启动齿圈

2—变矩器壳3—泵轮

4—导轮5—单向离合器外座圈6—单向离合器内座圈7—泵轮轮毂

8—变矩器输出轴9—导轮固定套管10—推力垫片11—单向离合器盖12—滚柱13—塑料垫片

14—涡轮轮毂15—曲轴凸缘

16—涡轮(a)液力变矩器结构

(b)液力变矩器的液流(c)导轮改变液流方向2.变矩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两个风扇相对,一个风扇工作,然后将另一个不工作的风扇吹动,并把吹过的风重新引回到原来的那个风扇,从而使原来的风扇输出更有力,如图所示。这个比喻可以很形象地解释液力变矩器中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工作关系。5.2.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模型液力变矩器还需另一个关键部件——导轮。导轮安装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用于调节壳体中ATF液流方向,通过单向离合器与箱体固定。有了导轮,才有了“变矩”的可能,即导轮使从涡轮流回到泵轮的液流改变方向,使其流向泵轮叶片的背面,从而推动泵轮旋转,使泵轮输出扭矩增加。特别是在泵轮与涡轮转速差较大时,动力输出的扭矩也增加得较大,此时的变矩器相当于一个无级变速器,通过转速差来提升扭矩,导轮处于固定状态。而当转速差降低至涡轮与泵轮转速相同时,导轮不固定,会顺着液流方向旋转,此时不改变液流方向,则由涡轮流回到泵轮的液流也不流向泵轮叶片背面,而是直接流到泵轮两叶片中间,不起增扭作用,此时液力变矩器相当于一个液力偶合器。5.2.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泵轮;2—涡轮;3—导轮液力偶合器与液力变矩器的液体流向5.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如图所示,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主要由一个中心轮(也叫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一个行星架和一个齿圈组成。5.3.1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1—中心论2—行星架3—齿圈4—行星轮通过对不同的元件进行约束和限制,可以得到不同的传动比,即不同的动力传动方式,如图所示。当齿圈为主动件(输入),行星架为从动件(输出),中心轮固定,如图a所示。此时,n1=0,则传动比i23为i23=n2/n3=1+1/a>1由于传动比大于1,则为减速传动,可以作为降速挡。其他各传动比及相应挡位见下表。5.3.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动方式abcde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工作情况表状态挡位固定元件输入元件输出元件旋转方向传动比图示例1降速挡中心轮齿圈行星架同向1+1/a图a2超速挡中心轮行星架齿圈同向a/(1+a)图b3降速挡齿圈中心轮行星架同向1+a图c4超速挡齿圈行星架中心轮同向1/(1+a)图d5倒挡(超速)行星架中心轮齿圈反向-a图e6倒挡(降速)行星架齿圈中心轮反向-1/a未画出7直接挡无任意两个第三个同向同速1未画出8空挡无不定不定不转动0未画出5.4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和传统的手动齿轮变速器不同,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所有齿轮都是处于常啮合状态,它的挡位变换不是通过移动齿轮使之进入啮合或脱离啮合进行的,而是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对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元件进行约束来实现的。通过适当选择被约束的基本元件和约束方式,就可以使该机构具有不同的传动比,从而组成不同的挡位。不管是辛普森式还是拉维娜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它们的换挡执行元件主要都是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3种,基本作用是连接、固定和锁止。5.4.1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各主要部件的结构1.离合器①连接作用;②连锁作用。作用结构1—直接挡离合器2—直接挡离合器活塞3—油封圈4—活塞回位弹簧5—O形圈6—摩擦片7—离合器钢片8—法兰9—弹性挡圈直接挡离合器1.离合器结构1—轴承2—前进挡离合器3—O形圈4—油封圈5—回位弹簧6—前进挡离合器活塞7—摩擦片8—油封圈9—弹性挡圈10—法兰11—离合器钢片前进挡离合器1.离合器当液压油流入活塞缸内时,活塞在缸体内移动,使主动片和从动片互相压紧,因为有较高的摩擦力,便以相同速度旋转,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当撤除油压时,回位弹簧使活塞复位至原始位置,使离合器片相互脱开,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如图所示。工作情况(a)离合器结合状态图

(b)离合器分离状态图1—输入轴2—活塞3—活塞止逆球4—单向阀5—离合器钢片6—离合器摩擦片7—齿圈8—回位弹簧9—活塞缸1.离合器在离合器的活塞缸内仅有一条油路,通常油路设在缸体旋转的中心部位,当阀处于顶端位置时,液压油通过油路流入缸体内,离合器接合;当阀处于下端位置时,液压油从同一油路排出,离合器脱开。在车辆被驱动时,离合器高速旋转,带动液压油将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在离合器分离时,部分液压油按油路相反方向移动,残留在液压缸内,并产生一定的油压,这会引起离合器脱开不良或阻滞。为防止上述问题,在活塞的外圆处设有止回阀,当液压油流入缸体时,球阀在油压的推动作用下压紧在阀座上,止回阀处于关闭状态,保证了液压缸的密封,因此液压油不能从缸体排出,缸体内的工作液压力上升。当缸体内的油压解除时,缸体内的工作液压力下降,球阀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开阀座,使止回阀处于开启状态,残留在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止回阀的阀孔流出,因此,工作液不是滞留在缸体内,而是通过止回阀排出,使离合器快速、完全脱开。活塞止回阀1.离合器有些离合器和制动器具有内活塞和外活塞。当使用两个活塞时,离合器和制动器所传递的额定扭矩能根据发动机产生的扭矩变化。当油压施加于外活塞时,它具有较大的压力接收区,其传递额定扭矩较大;当油压施加于内活塞时,它具有较小的压力接收区,其传递额定扭矩较小。在内活塞动作后操作外活塞,传递扭矩由小到大变化,能够减小离合器接合时产生的冲击,使接合柔和。内、外活塞2.制动器制动器用来制动行星齿轮系统三元件中的任一元件,改变齿轮的组合。在液力自动变速器中常用湿式多片制动器和带式制动器两种。图a、图b和图c所示分别为超速挡制动器、第二挡制动器、第一挡和倒挡制动器。由于带式制动器空间尺寸小,容易布置,过去采用较多。片式制动器的接合平稳性比带式易于控制,可以基于性能要求增减片数,适应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应用非常广泛。作用与结构图a1,8—弹性挡圈2—制动器摩擦片3,7—法兰4—止推垫圈5—O形圈6—制动器钢片9—回位弹簧10—O/D制动活塞11—O/D支架12—油封圈2.制动器作用与结构图c1,12—弹性挡圈2—法兰3—制动器钢片4—活塞衬套5—制动器摩擦片6—止推垫圈7—弹簧隔圈8—第二挡制动活塞9—第二挡制动毂10—O形圈11—回位弹簧图b1—制动器钢片2,9—弹性挡圈3—制动器摩擦片4—法兰5—变速器壳体6,13—O形圈7—回位弹簧8—轴承10—2号制动活塞11—回位滑套12—1号制动活塞2.制动器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基本功能和结构与片式离合器相似,区别在于离合器的壳体是一个主动部件,而制动器的壳体和油缸是固定不动的。当多片制动器的钢片和摩擦片处于接合状态时,即对与摩擦片连接的构件起制动约束的作用。湿式多片式制动器摩擦片式制动器实物图2.制动器①带式制动器的结构。带式制动器由制动鼓、制动带、液压缸及活塞组成,如图所示。制动带缠绕在制动鼓的圆周上,制动鼓与行星齿轮机构一起旋转。制动带的一端用销钉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制动缸活塞接触。活塞通过内、外弹簧安装在连杆上,一般备有两种长度的连杆,以便能够调整制动带和鼓之间的间隙。带式制动器1—中心轮;2—制动鼓;3—制动带;4—销钉;5—制动缸活塞2.制动器②带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液压油施加于活塞时,活塞在缸体内移至左端,压缩外弹簧,带动连杆移动,推动制动带的一端,因为制动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制动带直径即减小,因此,制动带夹持制动鼓,此时制动鼓以高速旋转,制动带受到来自制动鼓的旋转反作用力。如果活塞和连杆为固定连接的整体结构,这个反作用力会使活塞产生振动,为防止这种状况,活塞是通过内弹簧安装在连杆上。带式制动器1—制动带;2—变速器壳体;3—外弹簧;4—活塞连杆;5—活塞2.制动器当制动带受到反作用力时,连杆被推回,压缩内弹簧以缓冲这个反作用力。液压油在缸内压力升高,活塞和连杆继续压缩外弹簧,在缸体内移动,使制动带收缩,均匀夹持制动鼓。当连杆不能在缸体内移动时,缸体内的油压继续升高,压缩内、外弹簧推动活塞移动,至活塞与连杆垫片接触时,活塞直接推动连杆,制动带便以更大的力夹持制动鼓,此时,在制动带和制动鼓之间产生更高的摩擦力,促使制动鼓被固定,起制动作用。当液压油从缸体内排出时,活塞和连杆被外弹簧力推回,释放制动鼓。带式制动器1—制动带;2—变速器壳体;3—外弹簧;4—活塞连杆;5—活塞3.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广泛应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及综合式液力变扭器中,其作用和离合器、制动器相同,用于固定或连接几个行星排中的某些中心轮、行星架、齿圈等基本元件,让行星齿轮变速器组成不同传动比的挡位,如图a和图b,图c所示。作用与结构图a

单向离合器实物图3.单向离合器作用与结构图c图b1,3,4—轴承圈2—前行星齿圈5,8—轴承6—前行星齿轮7—轴承和轴承圈组件9—弹性挡圈10—中心齿轮11—弹簧挡圈12—止推垫圈13—油封圈14—1号单向离合器和第二挡制动器轮毂15—中心轮输入转鼓1—单向离合器内环2,11—弹性挡圈3—2号单向离合器4—2号止推垫圈5—后行星齿轮6—1号止推垫圈7—中心轮8—齿圈法兰9—轴承和轴承圈组件10—后行星齿圈12—输出轴13—油封圈3.单向离合器滚柱斜槽式单向离合器由外环、内环、滚柱和滚柱回位弹簧等组成。内环通常用内花键和行星排的某个基本元件连接或与变速器的壳件连接,外环则通过外花键和行星排的另一个基本元件连接或与变速器外壳连接。在外环的内表面制有与滚柱相同数目的楔形槽,内、外环之间的楔形槽内装有滚柱和弹簧,弹簧的弹力将各滚柱推向楔形槽较窄的一端,当外环相对于内环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在刚刚开始转动的瞬间,滚柱便在摩擦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被卡死在楔形槽较窄的一端,内、外环互相连接为一个整体,不能相对转动,此时,单向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滚柱斜槽式1—外环;2—内环;3—弹簧;4—滚柱3.单向离合器当外环相对于内环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滚柱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滚向楔形槽较宽的一端,出现打滑现象,外环相对于内环可以做自由滑转,此时单向离合器脱离锁止而处于自由状态,如图所示。单向离合器的锁止方向取决于外环上楔形槽的方向。在装配时不能装反,否则会改变其锁止方向,使行星齿轮变速器不能正常工作。有的单向离合器的楔形槽开在内环上,其工作原理和楔形槽开在外环上相同。滚柱斜槽式1—外环;2—内环;3—弹簧;4—滚柱3.单向离合器楔块式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和滚柱斜槽式单向离合器相似,由外环、内环和楔块等组成。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外环或内环上都没有楔形槽,由特殊形状的楔块替代圆柱形的滚子,如图所示。楔块在A方向上的尺寸略大于内、外环之间的距离B,而C方向上的尺寸则略小于内、外环之间的距离B。当外环相对于内环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楔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立起,因A>B,则楔块卡死在内外环之间,单向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当外环相对于内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楔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倾斜,因C<B,则内环相对于外环可以自由滑转,此时单向离合器处于自由状态。楔块式单向离合器的锁止方向取决于楔块的安装方向,在维修时切记不可装反,否则会影响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1—保持架;2—楔块;3—外环;4—内环楔块式当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发生故障并需要维修时,必须先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机构拆卸开来。以丰田凌志LS400轿车的A341E自动变速器为例,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变速机构拆卸、安装图见书109页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①将变速器拆装实训台推到适当的位置,要求各实训台有相应的间隔空间。②准备好拆装工具。③把变速器的油底壳、油路控制机构、油泵等事先拆卸,为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分解做好准备。5.4.2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拆卸2.分解行星齿轮变速机构①从自动变速器前方取出超速行星架和超速(直接挡)离合器组件及超速齿圈。②拆卸超速制动器。用旋具拆下超速制动器卡环,取出超速制动器钢片和摩擦片。拆下超速制动器的卡环,松开壳体上的固定螺栓,用拉具拉出超速制动器鼓,如图所示。③拆卸二挡强制制动带活塞。从外壳上拆下二挡强制制动带液压缸缸盖卡环,用手指按住液压缸缸盖,从液压缸进油池中吹入压缩空气,将液压缸缸盖和活塞吹出。④取出中间轴,拆下高、倒挡离合器和前进离合器组件。⑤拆出二挡强制制动带销轴,取出制动带。⑥拆出前行星排。取出前齿圈,将自动变速器立起,用木块垫住输出轴,拆下前行星架上的卡环,拆出前行星架和行星齿轮组件。⑦取出前后中心轮组件和低挡单向离合器。⑧拆卸二挡制动器。拆下卡环,取出二挡制动器的所有摩擦片、钢片及活塞衬套。⑨拆卸输出轴、后行星排和低挡、倒挡制动器组件。拆下卡环,取出输出轴、后行星排、前进单向离合器、低倒挡制动器和二挡制动器鼓组件。5.4.2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拆卸1.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情况以下以丰田皇冠3.0用的A340E为例,介绍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挡位分析的方法,对丰田系列以及其他各车型自动变速器的学习具有启示作用。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是由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和相应的换挡执行元件组成的,目前大部分轿车自动变速器都采用这种行星齿轮变速器,丰田公司A43D型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采用的就是如图a所示的结构,而A340E和A341E型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采用的就是如图b所示的结构。5.4.3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挡位分析1—后行星架2—行星齿轮3—前齿圈4—中心轮组件5—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a)(b)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十分著名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根据这两排在变速器中的位置,分别称之为前行星齿轮机构和后行星齿轮机构,这两组齿轮机构由共用的中心轮相连接。前后行星轮机构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前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和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相连,称为前齿圈和后行星架组件,输出轴通常与前齿圈和后行星架组件连接。另一种是前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和后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相连,称为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输出轴通常与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连接。5.4.3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挡位分析1—后行星架2—行星齿轮3—前齿圈4—中心轮组件5—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a)(b)如图所示,这两种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与输出轴相连的前后行星架齿圈位置调换而已,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经过上述两种不同的组合,该机构成为一种具有4个独立元件的行星齿轮机构。根据前进挡的挡数不同,可将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分为三速和四速两种。5.4.3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挡位分析1—后行星架2—行星齿轮3—前齿圈4—中心轮组件5—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a)(b)辛普森式三速行星齿轮变速器换挡执行元件功能表换挡执行元件功能前进挡离合器C1用来连接输入轴和后齿圈高、倒(直接)挡离合器C2用来连接输入轴和前后中心轮组件二挡制动器B2用来制动前后中心轮组件低、倒挡制动器B3用来制动前行星架单向离合器F1防止前行星架逆转辛普森式三速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工作规律选挡杆挡位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C1C2B2B3F1DD1○○D2○○D3○○R倒挡○○S,L或2,11挡○○2挡○○注:○表示接合、制动或锁止。四速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是在三速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通常采用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包括超速挡在内的4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其中有10个换挡执行元件:3个离合器、4个制动器和3个单向离合器辛普森式四速行星齿轮变速器换挡执行元件功能表换挡执行元件功能超速挡离合器C0可使动力从超速行星架传给中心轮,超速挡时不工作前进挡离合器C1连接输入轴和前齿圈,在所有前进挡都工作高、倒(直接)挡离合器C2连接输入轴和前后中心轮组件,在高速挡和倒挡时工作超速挡制动器B0制动超速行星机构的中心轮,仅在超速挡工作二挡滑行制动器B1制动前后中心轮组件,仅在2位时工作二挡制动器B2锁止F1的外圈,在D1挡升入D2挡时工作低、倒挡制动器B3制动后行星架,在停车、倒挡和低速挡位置时工作超速单向离合器F0防止超速行星架相对超速中心轮逆时针转动二挡单向离合器F1在B2起作用时,防止前后中心轮逆时针转动一挡单向离合器F2防止后行星架逆时针转动注:○表示接合、制动或锁止。变速换挡杆位置

挡位C0B0F0C1C2B1B2B3F1F2P停车○○R倒挡○○○○N空挡○DD1○○○○D2○○○○○D3○○○○○D4○○○○S21○○○○22○○○○○○LL1○○○○○丰田A340E自动变速器各挡位操纵元件的工作关系2.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挡位分析5.4.3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挡位分析一挡传动原理图L位传动原理图一挡L位二挡2位三挡四挡P挡N挡D2挡传动原理图2位传动原理图D3挡传动原理图D4挡传动原理图倒挡传动原理图P挡锁止机构1—停车联锁机构2—停车联锁凸轮5.5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靠液压系统来完成的。液压系统由动力源、控制机构、执行机构3部分组成。动力源是被液力变矩器驱动的油泵,它除了向控制器提供冷却补偿油液,使其内部具有一定压力外,还向行星齿轮变速器供润滑油。控制机构大体包括主油路系统、换挡信号系统,换挡阀系统和缓冲安全系统。根据其换挡信号系统和换挡阀系统采用的是全液压元件还是电子控制元件,可将控制机构分为液控式和电控式两种。执行机构包括各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缸。5.5.1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自动变速器油从油泵泵出,进入主油路系统。由于油泵是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因此它的输出流量和压力都受到发动机运转状况的影响。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转速从1000r/min变化,使得油泵的输出流量和压力变化很大。当主油路压力过高时,会引起换挡冲击和增加功率消耗,当主油路压力太低时,又会引起离合器制动器的打滑,二者都会影响液压系统工作,因此在主油路系统中必须设置主油路调压阀。主油路调压阀的作用是将油泵输出压力精确调节到所需的油压后再输入主油路,多余的油返回油底壳,使系统压力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如图所示。5.5.2主油路系统(1)节气门阀节气门阀反映节气门开度大小变化时的油压。根据输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节气门阀和真空式节气门阀两种,如图a所示。(2)离心式速控阀离心式速控阀也叫离心调速阀或离心调速器。其作用是为自动变速器换挡阀提供一个随车速变化的控制油压。原理是利用轴旋转时重块所产生的离心力来控制润滑阀芯的位置,故称离心式速控阀,如图b所示。5.5.3换挡信号系统

(a)节气门阀(b)速控阀(1)手动阀手动阀是安装在控制系统阀板总成中的多路换向阀,由驾驶室内的自动变速器操纵手柄控制。操纵手柄的作用与普通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手柄不同,如图a所示。(2)换挡阀换挡阀是弹簧液压作用式的方向控制阀,它有两个工作位置,可以实现升挡或降挡的自动变换,如图b所示。5.5.4换挡阀系统

(a)手动阀(b)换挡阀5.6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检查5.6.1检查注意事项1.离合器自由间隙调整注意事项①结构类型相同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型号不同,离合器设置的片数不等,其自由间隙不同。②不同类型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其自由间隙的调整方法不同。③即使片数相同,有时自由间隙差异也很大。5.6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检查5.6.1检查注意事项2.制动带调整检查的注意事项①外观检查②液体吸附能力检查1.行星齿轮机构故障(1)异响;(2)撞击声;(3)不能升挡。2.常见损坏形式及原因①行星齿轮从行星架上脱落,这是行星齿轮式变速器较常见的故障,其原因是配件质量差。②行星轮与行星架间隙过大,原因是自然磨损。③卡环脱落,原因是配件质量差或拆卸时将卡环撬变形。5.6.2行星齿轮机构检查1.离合器的拆检①检查离合器的活塞行程,若不符合要求,检查每一部件。②检查离合器摩擦片,其摩擦层剥落、变色、或印在摩擦片上面的数字磨至不清,都应更换摩擦片,检查钢片不应翘曲变形,也不能磨损过甚。③离合器活塞皮碗是否已经老化,此件一经拆卸必须更换,即使不经常使用,每隔一年半亦应更换。④活塞止回阀要用压缩空气吹净,不能被脏物堵住,球阀在孔中应活动自如,用煤油检查,应能密封。⑤离合器毂外圆表面是否被制动带拉毛,必要时可在外圆磨床上磨修。⑥回位弹簧是否因不正常使用而变形,如中心线弯曲,则与活塞发生干涉,必要时更换新弹簧。⑦离合器毂内圆表面进油口两侧与密封环接触处是否被严重拉毛。5.6.3离合器的检查⑧压板两侧外圆导向面是否被拉毛,如有,均应适当修整,或更换新件。

⑨装配时,从动片必须在自动变速器油(ATF)中浸泡30min以上。

⑩摩擦片上的沟槽是存自动变速器油用的,沟槽磨平后,自动变速油就无法进入摩擦片与钢片之间。失去自动变速器油的保护之后,磨损速度会急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