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品析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劝勉之情学习目标作者介绍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尚书令刘梁的孙子。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其中,代表作《赠从弟》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刘桢是“建安七子”的重要成员和“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文章之圣”。写作背景刘祯因战乱离开家乡,漂泊到中原的许(今河南许昌)一带。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政治社会中,他不仅没有产生对人生、前途的厌倦空幻之感,作品中还充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理想因素。《赠从弟》诗三首便写于此时。《赠从弟》共三首,分别用蓣藻、松柏、凤凰作喻,“初言茹藻可充荐羞之用,次言松柏能持节操之坚,而末章复以仪凤期之,则其望愈深而言愈重也”(元代刘履《选诗补注》卷二)。此为其二,作者勉励他的堂弟要具有像松柏一样坚贞高洁的品性,同时也是作者的自勉。朗读课文赠从弟·其二东汉·刘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注释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高松直立的样子多么形容寒风的声音堂弟译文注释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凛冽、严酷遭受诗歌大意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

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分层赏析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分层赏析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分层赏析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显出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分层赏析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罹凝寒——有本性托物言志结构梳理盛——劲惨凄——端正松——风赠从弟对比衬托对比设问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松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问题探究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象征),既是借松树的傲岸来暗示自己的高洁情怀,也是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逆境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探究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问题探究这两句通过“亭亭”和“瑟瑟”两个叠词,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高山之巅的挺拔姿态和山谷中风的凛冽声音,既表现了松树的傲岸姿态,也描绘了环境的恶劣。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坚贞不屈人格的赞美和勉励。‌“风声一何盛,松技一何劲!”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问题探究运用对比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进行较量,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通过两个“一何”的使用,加强了抒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请赏析“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问题探究这两句通过描绘冰霜的严酷和松树终年端端正正的形象,突显了松树岁寒不凋的特性,以及其面对恶劣环境的坚韧不拔。请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问题探究两句采用疑问一答的句式,表明了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其具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这也是诗人对堂弟的勉励,希望他能够像松树一样,保持高尚的品格。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旨趣?请简要分析。问题探究作品歌颂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诗人以此自勉并勉励从弟要不畏险恶环境,保持坚定、端正的高贵品格。起首四句,写松树在猛烈的寒风中坚强挺立的生命状态,反映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品格;五、六句,写环境恶劣,但松树“常端正”;最后两句以问答作结,揭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原因。托物言志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象征了人在面对逆境时应保持的坚强和不屈。诗中通过对松树和寒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以及人在逆境中应有的高尚品质。诗句简洁而富有力量,有着深刻的哲理内涵。‌写作特色文字平实、‌风格古朴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这种平实而古朴的风格,‌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既直接又含蓄,‌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文章主旨这首诗托物言志,通篇以松柏而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将此诗赠与他的堂弟,目的是为了让堂弟像松一样,不畏严寒,屹立不倒,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同时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课外积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诗句?知识拓展赠从弟(其一)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pín)藻(zǎo)生其涯,华叶纷扰溺(nì)。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yì)此出深泽。赠从弟(其三)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赠从弟三首》这三首诗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蘋藻、松柏、凤凰三物,诗人以蘋藻、松柏、凤凰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怀抱,勉励其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亦以自勉。全诗长于比兴,文字平实,言简意明,风格古朴。背诵本文并默写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为书信(不少于300字)课后作业课后练习根据课文默写。①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②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③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赠从弟》刘桢: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岂不罹凝寒。②冰霜正惨凄。③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④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⑤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课后练习拓展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诗中用“亭亭”和“瑟瑟”分别描绘了

,请说说这组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这首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题目为“赠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却“不着一字”,如何理解诗人这样的安排。请简要分析。答案:(1)“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表达了自己对松树所具有的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