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暴力的形成与管理探究TOC\o"1-2"\h\u3312中文摘要 419974引言 62720一、网络暴力概述 919443(一)相关概念界定 924905(二)网络暴力的特点 106469二、网络暴力的新形式——“社会性死亡” 1115748(一)“社会性死亡”定义 114001(二)“社会性死亡”的表现形式 1212908三、“社会性死亡”产生原因 1315764(一)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制度建设滞后 1317590(二)网民身份的匿名性 1427632(三)网民心理的群体性 1523828(四)素质教育缺失 1516161四、“社会性死亡”角度分析网络暴力管控方法 1531418(一)法制角度 1623584(二)网络运营商角度 173851(三)网民角度 1730180(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1929626五、结论与展望 19中文摘要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形成等方面,网络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舆论重镇。但是网络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后人立法规范,比如最近出现的一系列“社会性死亡”事件。在损害当事人人格权、名誉权、隐私权的同时,甚至会侵害他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危及亲朋好友。本文以新型网络暴力事件的系统梳理为基础,并试图探寻相应的解决方案。笔者从网络暴力定义出发,分析网络暴力性质以及历史研究的不足。并分析网民作为“社会性死亡”这类网络暴力的舆论主体,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以及缺乏相关法律意识,这是“社会性死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也分析了我国相关管理“社会性死亡”事件的法律不完善,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困难等障碍也是“社会性死亡”事件难以规范的重要原因。本文从网络暴力最新表现形式——“社会性死亡”角度入手,引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在法律的规范下,规范“社会性死亡”事件。笔者分析了近年典型“社会性死亡”事件,基于此分析最近几年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以及发展趋势,并试图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本篇论文认为“社会性死亡”是一个需要法律加以规范的社会现象,群众的盲从和群体暴政,求取自我私欲的发泄,自然而然成了大型“社会性死亡”现场的温床。群体总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在群体中,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就消失了,而正是这些导致了一边倒的网络暴力的爆发。关键词:社会性死亡;网络暴力;法律规范;群众心理;引言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法独立设编是我国《民法典》所具有的最重要特色,是人格权在主观权利大家庭当中所具有的至尊无上的地位的要求,是人格权法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体现。该论文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第九百九十九条,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民法典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国家意志层面,更大程度上体现人文关怀,把“人”始终放在第一要位。保护公民免受网络暴力的侵扰,无疑是人格权立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问题的缘起最近一年的发生的“社会性死亡”事件,给受害者造成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伤害,但施暴者往往不以为意,逍遥法外。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造谣成本下降,而受害人的生理、心理损失却无法估量。即使最后真相浮出水面,对施暴者的受惩罚度很小,不会涉及刑事犯罪,这样一来就使得“社会性死亡”事件不断发生。法律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相关立法的出台虽然在刑事、民事、行政三个层面上为网络谣言问题提供了法律解决路径,但实际执行中,取证举证难、法律规范界定模糊等现实难题让许多网络造谣案件大多以轻微的行政处罚收场。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法律对“社会性死亡”事件的管理力度,实属当要之急。(二)课题的研究现状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前人关于网络暴力的研究无数,有华东政法大学陈代波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他将网络暴力归结为舆论暴力、网络侵权行为、网络失范行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等人的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热点事件网民舆论“反转”现象研究,提出培养论坛“意见领袖”,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河北省社会科学常学洲的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成因与应对策略,认为网络立法与制度建设会落后于时代需求,不能与人民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亦步亦趋,导致在法律追责方面有一定困难;成都大学陈秀丽的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碍于脸面或体面,一般还都不敢肆无忌惮和为所欲为。但是到了虚拟世界,由于不必留下个人信息,所以就变得什么敢怒敢言了;浙江大学的赵玉林学者,在《权利冲突困境》这本书中,提出网民心理的群体性特征;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谢婧辰指出密尔认为个体行为对于其他人的伤害,是需要区别对待的两种情形,这或许能为我们解读“社会性死亡”事件的成因提供一些参考等等。(三)传统研究存在的不足前人关于网络暴力的研究无数,但对于2020以来的有关网络暴力的新词“社会性死亡”缺乏相关文献的解释。而“社会性死亡”又关于个体的人格权、社会网络环境的安定性、国家整体的形象势头。掌控好网络舆论,对“社会性死亡”事件加以规范引导,是相关管理人员、立法工作者的应尽职责。唯有从立法和执法这两个层面都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戒力度,全面提高违法成本,才能真正防止“社会性死亡”这一负面现象不断蔓延。(四)本文的写作宗旨和研究方法写作宗旨: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形成等方面,网络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舆论重镇。网络舆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网络暴力就是各类问题中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较大影响的一部分。本文以对新型网络暴力事件的系统梳理为基础,主要从几个方面对“社会性死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探讨解决方案。研究方法:本文以几个具有较大争议的“社会性死亡”现实案例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文献分析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再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编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近期“社会性死亡”事件的争议焦点进行研究,从而明确“社会性死亡”与人格权的界限,为规范“社会性死亡”事件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为司法实务中认定此类案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五)研究的特色1.研究重点该论文引用了中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第九百九十九条,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对近年“社会性死亡”事件加以规范管理,肃清社会风气,保障人民权益。2.研究难点无门槛言论的肆意流传如若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将对被害者产生难以预估的伤害,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社会性死亡”事件,但是对于该案的定性却有很大的争议。对于“社会性死亡”这一新出现的现象,目前缺乏学者研究,很多问题等待学者定义、规范与解决。3.创新点本文根据研究分析网络暴力的定义,进而谈到网络暴力的最新形式——“社会性死亡”的争议焦点,并从争议点入手,对构成“社会性死亡”的真实案件进行分析。结合前人对网络暴力的研究结论,推出对“社会性死亡”事件的规范管理举措。从而给类似案件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并对以后的网络环境做出一定的展望。
一、网络暴力概述网络暴力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网络环境、以及现实社会正常发展的突出现象,目前缺乏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一个明确的定性。出现以上问题的大致原因还在于“社会性死亡”未能得到准确定义。本文在对学术界关于网络暴力它的概念以及定义历史沿革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借助新型的网络暴力形式,即“社会性死亡”。把网络暴力定义为迫使当事人或者组织屈服的网络攻击性行为的总称。本文作者在前人已有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规范“社会性死亡”事件。(一)相关概念界定1.网络的定义网络被我们初步定义为“电路或电路的一部分”。“网络”一词最早用于电学《现代汉语词典》。后来被泛化为人际网络、交通网络、政治网络、信息交流网络等。2.暴力暴力(violence)是一个法律名词,是指使用武力、人身攻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纷争。在现代社会当中,暴力被视为一种犯罪行为。3.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就是网络舆论暴力,是网民利用网络手段营造舆论,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和语言攻击、辱骂,甚至通过“人肉搜索”暴露个人隐私,从而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前人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种网络侵权行为,根据网络暴力的侵权范围,可以区分为网上暴力和网下暴力。网上暴力指在虚拟空间侵犯当事人隐私、人格以及名誉等,对当事人造成心理创伤的行为。网下暴力涵盖非法利用当事人个人信息,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实际生理造成损伤的行为。网络暴力也是一种网络失范行为,行为施方的网络行为主体以其匿名性、群体性、极端性和侵犯性的网络行为给行为受方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伤害的网络行为失范。[2]从学者们对网络暴力的含义界定来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把网络暴力定义为发生于网络的一种不恰当行为,均认为网络暴力是一个贬义词;不同之处是学者们在概念的认定上有所不同。4.传统网络暴力——“线上攻击”一般都是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或是看到别人的评论后喜欢发表意见而被带动起来的。本质就是自己心中的预期没有达到或是故意挑衅找茬(少数人),大部分人网络暴力之后会感觉自己说的是对的,心里得到了满足,仿佛宣传了正义感。传统网络暴力形式多是线上的评论相互攻击、各自挑对方言语中的不恰当处开始攻击,最后往往为了攻击而攻击。传统网络暴力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能够导致被网暴者百口莫辨,导致心理防线崩溃,非常影响个人心态,对工作学习造成一定影响。(二)网络暴力的特点1.网络暴力具有隐蔽性相较于肢体暴力、面对面的言语、神态暴力以外,网络暴力具有现实生活中其他暴力所不具备的隐蔽性。受暴者可能完全不知道施暴者的真实身份。2.网络暴力具有群体性随着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多,各种社交网络平台把人类社会及其多样复杂的各个部分连成了一个新的世界,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舆论表达方式更为碎片化、情绪化,每个人的随手转评,都有可能在为雪崩助力、为大火添柴。网络平台中网民极易被煽动,群体感染与匿名作用下就容易导致群体极化、道德失范。3.网络暴力具有持久性网络暴力具有持久性体现在网络暴力依附于互联网的存在而存在,简而言之,只要人们使用网络,如果又缺乏及时的应对网络暴力的政策,那么网络暴力时时刻刻都存在,从最初的群骂事件、到人肉搜索、再到最近的社会性死亡事件。缺乏法律法规限制的网络环境,必然给网民们带来一些伤害。网络暴力具有毁灭性网络暴力侵犯受害者的隐私权、名誉权、人格权,严重时甚至损害当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危及当事人家庭以及亲友。社会性死亡这类新型的网络暴力,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声望,与人们的心理、生理安全息息相关。5.网络暴力具有无意识性在很多时候,施暴者往往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与施暴者法律意识的单薄、道德情操的不健全有很大联系。很多施暴者甚至一直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从而大嚼人血馒头,并感到乐此不疲。二、网络暴力的新形式——“社会性死亡”如今,“社会性死亡”成为网络流行语,其含义多指某人的“丑行”被广泛传播。然而,其“丑行”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都会致使受害者被“公开处刑”或者面临“媒介审判”;在被其他网民疯狂“人肉”后,某人不得不频频搬家和换工作,但仍然不得安宁。这时,他或她会被宣告“社会性死亡”。(一)“社会性死亡”定义1.出处“社会性死亡”词源出于美国托马斯·林奇的书《殡葬人手记》,书中有一段对死亡种类的描写:死亡有多重意义。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叫“肌体死亡”;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准确定的,叫“代谢死亡”;最后是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会死亡”。[3]2.现用含义“社会性死亡”含义多为在公众面前出丑的意思,表明羞耻到没脸见人,自己的名誉、尊严在公共场合被极大损伤的现象,被称之为“社会性死亡”。网络流行语境下的“社会性死亡”本质上是“私刑”,私自将一个人判定有罪,号召社会公众进行谴责和声讨,用公开个人信息乃至宣扬隐私等方式变相“游街示众”,撬动社会力量让一个人声名破产,进而使他们生存困难。“社会性死亡”深植于有限的社会文明程度,法治文明的亟待发展为其大行其道大开一路绿灯。“社会性死亡”的表现形式1.简单的自嘲行为(少数情况下)人们有时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尴尬的事情,从轻微角度来讲,比如说上课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而没答上来,遭到了老师或其他人的批评,这时当事人可能会开玩笑地说“当场社会性死亡”。这与最近一年的流行用语“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意思相一致,多表示当事人为了缓解尴尬氛围而自我开解。这时的“社会性死亡”是一个中性词,并无贬义。但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不是当事人为缓解尴尬主动“社会性死亡”,而是被他人“社会性死亡”,就会出现如下情况。2.侵犯人们的隐私权成都一位20岁的姑娘小赵,因一张行程图遭遇了一场网络暴力。图片显示,小赵在确诊前的几天里,行程比较复杂。网友不仅挂出了她的名字、身份证、家庭住址、家庭关系,还开始造谣、谩骂。结果那些照片和视频被证明都是别人,不仅小赵受到了冤枉,照片中的人也无缘无故中了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平并未设发言门槛,导致舆论意见的偏激化,私人信息被暴露得一览无余。小赵的个人信息被网友人肉搜索甚至造假,这严重侵犯了她的隐私权。3.侵犯受害者的名誉权、人格权因“清华学姐”的热搜占据了各大社交平台,所谓“社会性死亡”再度引发舆论热议。从想让别人“社会性死亡”到自己面临“社会性死亡”,一切都出乎人的意料。经过微博、学校论坛、各类营销号的推波助澜,学姐先是通过暴露学弟私人信息想让他“社会性死亡”,结果舆论反转,监控调出后,学弟被证实清白。“清华学姐”从自己假象中的性骚扰受害者变成了真实的网络暴力受害者,事情最终失控,学姐自己最终也遭到了舆论的反噬。在这起“社会性死亡”事件中,当事人双方的名誉权、人格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损害当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危及当事人家庭以及亲友在“梁颖被性侵”一案当中,一位叫梁颖的女生,在微博上发了一篇几千字的长文,曝光自己的“渣男”男友罗冠军。因此,导致罗冠军被重庆富民银行开除。在事情真相还未确定的前提下,大量网友讨伐罗冠军,在网络上怒骂其“罪行”,甚至有人查到罗冠军的家庭住址,在现实生活中侮辱他的亲友,给罗冠军的住所寄恐吓信。因此,罗冠军的亲友不得不远离他。罗冠军说,自己已经完全“社会性死亡”,声誉尽毁,工作丢了,家人的生活也大受影响。哪怕最后铁证如山,甚至女方也澄清声明自己所言非实,不过是因为和罗冠军分手一时想不开而捏造出来的,男方受到的伤害也无法弥补。说出去的话就如覆水难收,哪怕最后真相大白,也总会留下疤痕。总之,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下,“社会性死亡”已逐渐从最初的网友自嘲流行语,慢慢演变为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社会声誉和地位严重受损的一种代名词。不管是“成都20姑娘小赵私生活紊乱”、“清华腚姐”、“梁颖被性侵”、“拿快递被嘲偷情的小吴”还是“老师体罚学生致吐血”这类网络谣言,舆论轻易就被操控了。如果说学姐发声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那其他人的转评、传播、审判、人肉,则是这场闹剧的推手。[4]有时“社会性死亡”现象被定义为“媒介审判”,媒介报道在审理的案件的时候超越法律规定,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5]三、“社会性死亡”产生原因(一)应对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制度建设滞后网络成为人们释放非理性情绪的空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法律监管的缺失,当人们意识到在网络上攻击对方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甚至不会泄露自己的姓名、家庭、年龄、职业等,就倾向于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在近几年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有些言论本身就违背了相关法律,严重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权、隐私权。但在追究具体责任人的时候,很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并且,施暴者大多是一群人,这不仅增加了维权成本,而且提高了司法机关介入的门槛。很多个网络平台、公众号或网游等,并没有对网络公开言论设置任何门槛,不会提前屏蔽敏感词,这使得人们的不良的言论得以无限制传播。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加强,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政策方针等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竞争激烈带来的价值多元化使社会矛盾逐渐凸显。而网络则为公众提供了可以匿名交流和释放焦虑的平台。受网络群体舆论影响的网民,倾向于用非理性表达发泄情绪,这也是最近兴起“社会性死亡”的一个原因。网络技术已经普遍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人们社会行为的常态就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但是网络立法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或不够完善,导致法律追责有一定困难。[6]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也缺少与“社会性死亡”相关的法律规范,法不责众的道理恰恰迎合了这种大众心理。“社会性死亡”侧面反映出我国立法工作的不足(二)网民身份的隐蔽性网民身份的隐蔽性是网络表达的重要特点,很多情况下,网民处于一种无监督、无约束的状态,即使发布了虚假的信息或有违社会规则的言论,也不用承担任何经济风险和人格信誉风险,这极大地降低了网民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在网络上发泄情绪给被骂者带来的名誉上的负面影响远多于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而且相对而言对施暴者的惩罚也微乎其微。于虚拟世界中放任自己情绪、发表个人见解的人,会避免暴露真名实姓、住址。在大量的论坛以及个人“两微一端”中,“社会性死亡”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暴力的背后,是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社会道德的扭曲。[7]分析多数社会性死亡事件,几乎都是受害者生活隐私被泄露,导致被害者在工作生活中受到舆论压力,三人成虎。网络中存在着各种泄露公民隐私的事情,网络上的不法分子或造谣者会通过网络来找“猛料”,寻找被害人各种信息,这样为他们所找的谣言提供现实支撑,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三)网民心理的群体性网络群体有正式群体和临时群体之分。临时群体在地域、身份、社会阶层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异质性。第一,无人组织。网络群体极化中的这种临时群体并非有人事先有预谋、有规划地去组织;第二,因某个公共事件发生发展后,通过互联网对某事件进行讨论,在意见充分交流后,自发形成的。第三,容易消散。这一类群体无人组织,当社会事件被及时解决,或者被更大的社会事件覆盖,那么这类群体也会快速消散。[8]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言,“我们人类的本质就是常常受外界各种思想、情感和习惯所影响。”群体总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在群体中,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就消失了。如果有人在群体中说希望某个人“社会性死亡”,群体对之加以谣言和诽谤,那么不论真相到底如何,受害者终将会被宣告已社会性死亡。而互联网的发展,又放大了群体的无意识性。(四)素质教育缺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百分之六十四。其中二十到二十九岁网民占比为四分之一、三十到三十九岁网民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均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为近百分之三十;其次是个体户或者自由职业者,占比为百分之二十二。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百分之二十;月收入在两千到五千元的网民群体合计占比为百分之三十三;月收入在五千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百分之二十七。以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整体结构偏向中低龄化的学生,以及月收入较低的群体。网络上爆发的诸多问题,也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当今时代,网红文化席卷00后、10后,很多孩子一改从前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科学家的愿望,都希望成为一名网红。甚至有孩子在母亲洗澡的时候偷拍其洗澡视频,并将其上传至某娱乐平台以集赞求打赏。不久前也出现了某女童直播“死妈”,在自己母亲去世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拿起手机拍短视频求赞的奇葩现象。在很多时候,导致受害者“社会性死亡”的施暴者也许是自己的亲人。在一个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侵犯他人人格权、隐私权的基础上,于不经意中,举起了手机拍下了视频,于是导致被拍者“社会性死亡”。以上例子无不体现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后,很多中小学生没能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已经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隐私权、名誉权,在自己没有足够辨别力的同时,受到一些求异猎奇思想的暗示,从而导致身边的人“社会性死亡”。四、从“社会性死亡”角度分析管控方法(一)法制角度法律是保障网民合法权益的基石,网络对人的影响具有现实性、毁灭性,因此网络必然要受到社会法律的规范。法律是公民行为规范的基准,网络立法是控制网络情绪型舆论的有效途径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在对言论进行强有力的保护、承认言论自由有着核心地位的同时,也要承认隐私的重要价值。所以,如何在宪法中找到保护隐私的更大空间的同时又不损害公众的言论自由,是当代法治国家面临的重大议题之一。[9]法律对“社会性死亡”等正发展为网络暴力新现象的认识存在着很多不足,如何制定出一部新的《网络监督法》迫在眉睫。《网络监督法》的制定,目的不仅是要保障公民网络监督的权利,而且要特别对公民权利没有差别的尊重和保护。既要保障公民拥有互联网民主监督的权利,也要防止对这种权利的滥用。[10]网络暴力造成的“社会性死亡”事件,会对受害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迫害,相关损害的赔偿金额却因地制宜,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如果我们希望减少不合理的“社会性死亡”事件的爆发,必须要提高对“社会性死亡”的惩治标准。“清华学姐”未经学弟同意,就强制性的把他的个人信息发布到网络上,这严重侵犯了学弟的隐私权,尤其是在证据并不确凿的前提下,“清华学姐”的做法应该予以法律制裁。提高对“社会性死亡”受害者的赔偿标准是主要办法,尤其是处在现有立法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各人民法院在指导意见中也应有这方面的倾向,使得法院在自由裁量时能够就高量定赔偿数额。[11](二)网络运营商角度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原因有:第一点是网络安全,信息流动应该以安全为前提,一旦失去安全的护翼,信息流动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于是会促成“社会性死亡”事件。第二就是发展经济,网络实名制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可以法律形式来保障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下中国网络安全存有诸多问题,例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公开处刑、社会性死亡等等。在2003年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等等30多家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承诺自觉接受管理和公众监督以及坚决抵制有害信息。[12]在网络实名制政策实施的同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平台限制部分网友的发言权、设置一些发言门槛和屏蔽敏感词等做法,也使得人们的言论自由权受损。网络运营商角度如何在保证网民言论自由权的前提下减少“社会性死亡”现象,是个未来值得探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暴力一直存在,从最开始的语言攻击、到人肉搜索等,再到最近一年发现的各起“社会性死亡”事件。任何细微话题都有可能引发一场网络的风暴,但我们应该相信:只有行为人自身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约束,才可能最终让不合理的“社会性死亡”事件不再发生。(三)网民角度1.注意保户自身隐私,面对网络暴力要敢于反抗我们都能够理解,谣言带来的压力太大,很多人会选择退让、放弃反抗。但是放弃和退让,只会让受害者默默承担伤害,而让那些害人者逍遥法外。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搜集好证据,不管是走法律途径,还是舆论途径,都不要放弃,更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过于自责。面对流言,不管做什么都会被人挑出毛病来。网民们要相信,社会性死亡与受害者善良与否无关。2.约束自我行为,拒绝传谣造谣杜绝不合理的“社会性死亡”,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最基本的人格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在确保自己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维护好自己的合理权益。作为一名合格的成年人,不要参与网络中所谓的“道德讨伐骂战”,不要轻易相信网络舆论,在确保自己不被“社会性死亡”的同时,也不能让他人“社会性死亡”。3.培养网络的意见领袖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里,网民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倾向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当事人进行价值观灌输和道德审判。在信息公开的网络中,由于各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意见领袖这时能够将网络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事实上,在很多起社会性死亡的典型事件,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跟风。意见领袖在信息的选择、受众的引导上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用意见领袖设置积极向上的议题吸引网民参与,可以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13]4.个人权益受损后寻求法律救济对于公民的救济分为三类:一是社会救济、二是私力救济、三是司法救济。社会救济也被称为社会救助,是社会基于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对弱势者行善施舍。对于遭受“社会性死亡”的受害者而言,社会救济意味着能够获得同情和理解,甚至能够获得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声援。[14](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社会性死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加害者素质教育的缺失,而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少年智则国智,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年儿童不重视尊重他人权益,以年少无知为由拒绝遵守法律法规,则这个国家危在旦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大对青少年儿童在法律法规理念上的学习力度,是一个国家有序运行的起点。自此,笔者建议国家还需普及青少年儿童法律教育,使他们具有基本的法律情操,从源头上杜绝社会性死亡。五、结论与展望对于最近兴起的“社会性死亡”事件,笔者认为有少部分是属于个人的主动调侃,但也有相当部分是十分恶劣的。随着前人提供的一些有关网络暴力的治理意见,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观察这个世界。[15]有人提出过“理想言辞”的概念,是指如果每个人都将网络视为对自己搜集外部信息有利的工具,并乐意为了维持这个工具有序运行而坚守纪律。那么,理想的干净的网络环境就可能实现,一系列恶劣的“社会性死亡”事件才得以根治。[16]笔者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社会,谁都能够意识到,私自让他人“社会性死亡”是违法的行为,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没有权利让任何人“社会性死亡”。也希望随着文明、法制的现代化中国的不断发展,每个人的人格权、名誉权、隐私权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当发现自己合法权益受损时,大家都能有勇气拿起法律的武器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结束语生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企业并购中介合同3篇
- 2024年航空公司食堂托管3篇
- 2024年贷款提前还款服务费合同协议3篇
- 2025年度建筑材料风险评估合同范本详编3篇
- 2024消防维保合同模板:电力设施消防安全保障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剧院租赁合同范本(含舞台搭建与拆除服务)3篇
- 2025年度婚礼婚庆用品购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PVC建筑门窗配件生产与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楼顶广告牌安装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电缆标志桩施工方案
- 某机修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 (完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零星工程(零星用工)签认单
- 动物营养学(讲义)
- 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生产企业)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第一册 素食
- 甘肃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申报书模版
- 毕业论文材料分拣装置PLC控制系统方案
- 刑法涉及安全生产的16宗罪解读
- 京东五力模型分析
- 电大《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网络课形考任务1-4作业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