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益智区活动的指导策略:以Y市某幼儿园为例(后附问卷)10000字(论文)】_第1页
【幼儿园益智区活动的指导策略:以Y市某幼儿园为例(后附问卷)10000字(论文)】_第2页
【幼儿园益智区活动的指导策略:以Y市某幼儿园为例(后附问卷)10000字(论文)】_第3页
【幼儿园益智区活动的指导策略:以Y市某幼儿园为例(后附问卷)10000字(论文)】_第4页
【幼儿园益智区活动的指导策略:以Y市某幼儿园为例(后附问卷)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益智区活动的指导策略—以Y市某幼儿园为例内容摘要区域活动,是教师为幼儿创设区域环境,提供区域游戏材料,让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和材料的一种游戏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相关研究表明在益智区域活动问题上更多的是在讨论材料的投放,对于指导策略来说就比较少,而且策略更多是概括性的。本文选择从教师出现的问题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去探究指导策略,从而为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益智区活动时,提供一些参考。选取了Y市的一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幼儿园实际益智区的活动,对老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当前益智区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介入时机、教师的观察以及对益智区的认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师自身、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园所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关键词:问题年龄策略目录TOC\o"1-3"\h\u22405一、问题提出 121328(一)益智区的概述 11196(二)选题的原因 126752(三)选题的意义 1228111.理论意义 172552.实践意义 115334二、研究设计 126660(一)研究对象 111932(二)研究方法 130159(三)研究内容 27122(四)研究思路 25286三、调查结果分析 213590(一)教师基本情况结果 223897(二)教师对于益智区看法情况结果 218236(三)教师益智区指导方法及介入时机结果 213183(四)教师益智区指导存在问题结果 215135(五)益智区活动结束后评价结果 38308四、幼儿园益智区活动存在的问题 310741(一)针对性不强没有进行分析反思,有代替行为 321341(二)活动时教师介入时机简单 419660(三)评价过于简单 415374(四)益智区活动表面化 418470五、益智区指导出现问题的原因 56652(一)教师对益智区活动指导只停留在认识层面 523282(二)幼儿园缺乏对教师的培训 54690(三)受教师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 525966六、益智区活动的策略建议 620103(一)对于幼儿方面 663181.小班指导策略 6144482.中班指导策略 6289193.大班指导策略 76389(二)对于教师自身方面 7160861.把握介入时机,提高观察能力 79427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 762533.保持经常的反思,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719544.重视活动结束后的评价 827623(三)对于幼儿园方面 81.1474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能力 828803七、结束语 87822参考文献 814844附录1 932405附录2 12一、问题提出益智区的概述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益智区则是区域活动的一种,通过投放益智类的材料,让幼儿亲身体验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活动区域。选题的原因幼儿园虽然有益智区,但由于教师缺乏游戏指导能力,益智区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发,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更多是在讨论益智区材料的投放策略和玩具的选择,对益智区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是比较少的。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目前对于区域活动的相关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对于益智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针对“益智区活动的指导策略”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益智区在指导策略上的现状、问题、原因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希望能够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实践意义难度适当的益智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的思考,帮助幼儿拓宽思维发展幼儿的智力,有利于幼儿以后逻辑思维的发展。本文通过对Y市某幼儿园益智区教师指导情况的研究,发现问题、总结原因并为此提出指导建议。为幼儿教师的指导提供支持,能够使教师更好的去指导幼儿进行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Y市一所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的教师及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对幼儿园益智区活动的现状和指导策略进行研究。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指搜集鉴别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知网、维普以及搜索引擎来查阅相关资料。对目前的文献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对幼儿园益智区指导策略发现状,从而找出研究的不足,根据这些分析研究为此文提供理论依据。观察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用感官或者辅助工具对被观察者进行研究并搜集数据的方法。本文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分别对大中小三个班级进行了观察,每天参与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重点观察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情况,记录教师的言行和幼儿的反应情况。访谈法:通过和教师面对面交谈来获取有关内容。采用正式与非正式方法相结合,正式访谈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对教师进行提问。非正式访谈是在活动结束后根据活动中的情况随机提问,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她们的看法。此研究共访谈了三位老师大中小各一位。问卷法:问卷法是通过一些列的问题构成调查表的研究方法。此问卷共设计了20道题目,使用了多重选择式、是否式、自由叙述式三种类型。对y市某一所幼儿园的教师发放了问卷,共发放18份实际收回18份。(三)研究内容本文研究根据Y市某幼儿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益智区的教师指导情况教师指导益智区时存在的问题影响教师指导的因素不同年龄段益智区指导策略建议(四)研究思路了解前人的研究,关于区域活动和益智区的研究。明确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方法、对象。收集资料,对Y市一所幼儿园观察、访谈、问卷。整理资料、分析结果。益智区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策略建议。三、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选取18名教师,大中小班各六名(一)教师基本情况结果本科或以上学历占38.89%,大专学历38.89%,中专学历为22.22%。学前教育专业88.89%,小学教育5.56%,其他专业5.56%。通过访谈得知幼儿园半学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次数仅1-2次,每周开展益智区活动5次且固定在半小时左右。(二)教师对于益智区看法情况结果认为有必要指导的占61.11%,非常有必要指导27.78%,有时有有时没有的11.11%。认为益智区非常重要的66.67%,比较重要的33.33%。认为教师指导是为了解决幼儿实际困难的44.44%,对于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有促进61.11%,对于智力有所发展为未来学习奠基的72.22%。影响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益智区活动的因素上,55.56%的教师认为是师幼关系,44.44%认为是教育目标,94.44%的教师认为是幼儿的实际游戏情况,认为幼儿自身的特点的有55.56%。对于益智区活动的态度上,全部采取正面鼓励的方式5.56%,以鼓励为主会适当提出意见的88.89%,任由幼儿随意游戏的5.56%。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于益智区活动还是非常重视的,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幼儿愿意参与活动,认为益智区的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会根据幼儿自身的情况来对幼儿进行指导。(三)教师益智区指导方法及介入时机结果66.67%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幼儿主动求助时指导,认为幼儿违纪时指导的有66.67%,观察到幼儿无法继续游戏时88.89%,随时指导的38.89%,一般不指导让幼儿自由探索的11.11%。在指导方式上等待观察的55.56%,适时介入的72.22%,进行情境创设56.56%。100%的教师会在了解清楚状况再介入。54.55%的教师会在幼儿没有完成操作时替幼儿完成活动,27.27%的教师不会替幼儿完成,18.18%的教师有时会替幼儿完成。根据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在幼儿出现错误和不能够进行时才会介入幼儿的活动当中并且会替幼儿完成活动。并没有考虑到在进行活动时可能会对幼儿的某一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去介入。(四)教师益智区指导存在问题结果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不足的有27.78%,认为自己掌握专业知识不足33.33%,指导问题针对性不强的33.33%,未分析问题情况直接指导的有38.89%,指导策略具有倾向性的有22.22%,没有进行反思并指导下一步策略的有38.89%。认为活动材料匮乏,更新不及时的有38.89%,环境的创设没有吸引力的33.33%,教师教育观念滞后33.33%,教师指导不到位的38.89%,幼儿活动参与度不高27.78%,师幼之间交流互动不够的22.22%。而且66.67%的教师不知道自己指导是否正确科学。教师整体上还是认为自己在益智区活动指导上面存在很多问题,不知道自己是否指导的正确,这说明教师在指导策略方面的能力还是有很大的欠缺,且应对问题的经验不足,难以根据幼儿的情况去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的方法。(五)益智区活动结束后评价结果认为活动后教师有必要对活动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评价的94.44%,没必要的5.56%,用照片展示集中评价的83.33%,个别交流的27.79%,口头说一说就行16.67%,幼儿互评的50%。对于活动后的评价教师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从方法上来看,教师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照片集中展示。四、幼儿园益智区活动指导存在的问题问题百分比教学经验不足27.78%教师掌握专业知识不足33.33%未分析问题情况直接指导38.89%指导问题针对性不强33.33%指导策略具有倾向性22.22%没有进行反思并指导下一步策略38.89%幼儿没有完成时会帮助幼儿完成操作54.55%(一)针对性不强没有进行分析反思有代替行为问卷显示,教师认为自己在指导的时候未分析问题情况和没有进行反思的各有38.89%。而且根据调查还有54.55%的教师会在幼儿没有完成操作时替幼儿完成活动,而教师的替代行为会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出现这种问题多数是因为在活动时教师没有进行细致的观察。而且在实习过程中我观察到教师在幼儿活动时会有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待在固定儿童的身边,要么就是每个儿童身边都只停留一会儿。所以当幼儿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并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造成了幼儿遇到困难,所以在指导的时候只是靠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而且通过交流和观察发现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因此教师对于问题的针对性并不强。案例:在小班的时候,进行益智区的活动时,教师一直停留在泽泽身边,这个孩子平时属于特别好动不听话的类型,教师平时对于他的关注就比较多,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也选择看着他,和他一起游戏不让他捣乱,忽视了其他儿童。小班中班大班幼儿主动求助时535观察到幼儿违纪时455观察到幼儿无法继续游戏时655随时指导123一般不进行指导,让幼儿自由探索11(二)活动时教师介入时机简单根据表格显示,大部分时间老师并不会介入,大多数教师都知识选择在幼儿主动求助、违纪或者无法再游戏时才会进行介入。其他时间幼儿完全处于自由的状态,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纪律管理,尤其是有些幼儿在玩益智区的玩具时,有些会有些难度,幼儿会遇到问题,但是老师并没有去帮助幼儿或者提供一些建议,只是让幼儿自己随意摆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幼儿会放弃去玩别的或者干脆瞎摆弄,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教师的观察不够所造成的,区域活动有固定的时间,而大多老师也会把这些时间作为他们的自由时间去做一些手工,并不会去观察幼儿的反应。问题百分比照片展示集中评价83.33%个别交流27.78%口头说一说就行16.67%幼儿互评50%(三)评价过于简单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的显示教师选择用照片集中展示的占83.33%。而且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尚小,认知水平低,未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往往是通过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教师对幼儿恰当的评价可以调动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进步。案例:在一次安装塑料环的活动时,有一位小朋友穿了特别长,老师就说:“看看浩浩的环儿有多长”。结果其他小朋友也都开始不停的往长了安装,然后比谁的更长。(四)益智区活动表面化大部分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去开展,基本一次活动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在有限的时间有幼儿并不能很好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益智区活动的时长也应该相应的增加。总之,没有很好的发挥区域的作用也没有和一日生活相联系起来,教师对于区域的目标和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整个区域的设计能力也比较欠缺。五、益智区指导出现问题的原因(一)教师对益智区活动指导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根据问卷的结果显示以及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对于理论性的知识是知道并且明白的,当我在询问大班的田老师在益智区活动时您通常会有什么样的策略来指导?田老师回答“要对幼儿进行观察,要能看懂和读懂他们的想法,不仅仅是看重游戏的结果,重视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这也是不能忽略的。”田老师是大班的教师,我问田老师大班的益智区您是怎么指导的?“就是按我刚才所说的那样”从田老师的回答上来说,她对于指导的认识首先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对幼儿进行一个细致的观察也很难做到像她说的这样,而且当我在询问大班的具体做法时,田老师难以回答我的问题。而且材料更新也不够及时彻底,在询问老师关于材料的问题上时,君君老师和文文老师都说“一到两周会更新一次材料,也会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添加”。但是我在观察中发现,材料并没有更新的这么及时,置物柜里的材料依然有看起来破旧的玩具,还有一些是幼儿不会经常碰的玩具。(二)幼儿园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培训一两次,培训的时候都是说一些理论类的或者学习一些新出台的政策和思想。”问卷结果显示有66.67%的教师不知道自己指导的是否正确科学。而幼儿园的培训对教师的指导和能力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活动需要教师有着正确的方法和观点,幼儿园定期的培训可以弥补教师在方法和观念上的不足,对于教师的培训需要多涉及区域活动的指导,必须让教师明白怎么去观察幼儿,必须清楚的知道各种玩具的玩法以及怎么介入。(三)受教师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根据近年来数据的显示,学前教育师资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程度是较低的,专科毕业占到57.88%,本科占25.47%,高中毕业占14.89%,高中以下毕业1.54%,研究生0.28%。我实习所在幼儿园本科或以上学历占38.89%,大专学历38.89%,中专学历为22.22%。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专科还是占了一多半的比例,我国一直以来培养幼儿教师就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占主要地位,虽然近年来本科和研究生学前教育在迅速发展,但是在一些小地方高学历的幼儿教师还是比较少的。而且专科在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上更侧重技能的教育,比如在绘画、舞蹈、钢琴上。而对于一些理论和观念可能就比较忽视,而幼儿园在面试的时候也更多的选择通过这些技能来判断一个老师的能力,这也是造成教师不注重自己思想的一个原因。也就导致了老师在指导上的问题,思想观念滞后在实践中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六、益智区活动的策略建议(一)对于幼儿方面1.小班指导策略(1)帮助幼儿认识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受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幼儿对材料的认识并不全面,不知道该如何去操作。他们在进行活动时往往都是在随意摆弄,漫无目的,在选择活动材料的时候也会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而且小班幼儿的注意只能维持五分钟左右,对待一个物品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就应该注重于幼儿兴趣的激发。(2)以平行游戏的方法进行指导。小班幼儿处在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的时候,也具有爱模仿的特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难以进行下去时,教师不要急于去帮助幼儿完成,这样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在幼儿的旁边和他玩一样的玩具,去重复幼儿遇到困难的地方,让幼儿去模仿,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帮助幼儿顺利完成。(3)投放数量多种类少色彩鲜艳的成型材料。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活动时没有目的,不知道该选择何种材料,通常会模仿同伴,所以在投放材料时不要只注重种类的多,更多的要考虑每种材料的数量要多,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4)以游戏化的语言进行指导。小班幼儿在想象时往往分不清想象与现实,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当中。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指导,不要去过分强调材料的正常玩法,按照幼儿的想象去进行。案例:有位幼儿在玩魔方的时候,因为魔方有大的小的所以幼儿就把他当做了娃娃家来玩,大的作为爸爸妈妈小的作为孩子。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说:“让我们帮他们换个颜色的衣服吧,来让我们帮他们设计一个新发型吧”教师选择了用游戏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去转动魔方而且帮助幼儿去认识上面不同的颜色。2.中班指导策略(1)示范讲解玩法和规则。在幼儿园当中4、5岁儿童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排队,轮流洗手等规则,此时期的幼儿较小班来说可以更加理智的按着要求去做,所以在中班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规则的益智玩具去投放,在玩之前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示范讲解,帮助幼儿明白这种玩具的玩法,让他们根据正确的规则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要观察幼儿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进行适当的提醒,帮助幼儿去遵守。(2)鼓励幼儿分享在益智区活动的经验。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必不可少,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选择直接结束或者教师简单总结,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该重视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因为在益智区大多数的材料都是需要一定的能力,而且幼儿在操作中很容易会遇到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活动结束后提及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们及时的解决,教授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再次遇到,还要表扬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幼儿,为其他人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指南》指出4-5岁的幼儿能比较连贯,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经历的事。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讲他们在活动时的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后又是怎么解决的。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3)以联合游戏的方法进行指导。联合游戏是指幼儿们在一起玩,会互相借玩具但是彼此并不协作,还是各玩各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活动时,可以让幼儿们进行分组,鼓励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同伴交流,遇到困难时向同伴寻求帮助。如果这时他们都无法解决,教师就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和他们沟通交换想法,在共同努力下完成。既帮助幼儿获得了成功也促进了幼儿沟通能力及社会性的发展。3.大班指导策略(1)提供种类较多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大班幼儿的个性已经有了雏形,他们能够开始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比较有主见。选择活动材料时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不像小班的时候会看同伴的选择,所以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要多一些种类,而且要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的欲望。(2)最初阶段尽可能少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的幼儿开始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认知活动中也有了方法,他们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并且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有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活动时教师不宜过多的去干涉,充分的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在实习中,有一次在串珠子的时候,有位小朋友想要做一串手链,但是串满以后就遇到了问题,拿起来以后会掉下来没有固定住珠子,就问教师应该怎么办。但是教师并没有告诉她该怎么做,而是让她自己看看材料想想办法。然后几个小朋友一起想出了办法,就是在最后面打一个结。所以说有些情况如果幼儿是有能力解决的教师就不要去参与到其中。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3)明确规则适当开展较复杂的竞赛活动。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规则意识并且关注活动的结果,他们喜欢竞赛性的游戏。在进行益智区的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比赛。但是大班幼儿不仅自己会遵守游戏的规则也会关注同伴遵守规则的情况,因此在活动中会发生较多的纠纷,所以教师在让幼儿进行比赛时要关注幼儿的情况,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二)对于教师自身方面1.把握介入时机,提高观察的能力。有效准确的介入可以推动幼儿活动向更高一层去发展,不要把介入的时机单单认为成处理幼儿矛盾,帮助完成操作,而是要帮助其向着进一步去发展。想要有效的介入就需要提高观察能力,要重点观察幼儿的活动兴趣,看看幼儿经常会选择那些活动材料,经常会进行怎样的活动,兴趣可以维持多久。还需要观察幼儿的认知水平,比如幼儿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结果,观察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出台,不难发现幼儿教育是越来越重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基础,而幼儿教师作为奠基人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改变从前只注重技能培养的固有的理念,不断学习和吸取新的教育观点,不仅仅有学前的专业知识还有要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不要把它只是当做幼儿的自由活动,去发掘区域的教育意义,让幼儿的各个方面真正得到发展。3.保持经常的反思,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经常性的反思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促进自己不断的进步。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反思整个活动的开展,回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看看哪里还能够进一步完善。要真正为了自己的提高而反思不要为了完成任务去反思。教师还可以和其他老师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能力。4.重视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大部分教师认为可以使用照片集中展示和幼儿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拍照留存,选取教师中的一面墙作为展示的墙面,幼儿在看到自己的成果被展示后信心也会大大增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功利性太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去挑选“好的”作品。幼儿互评可以帮助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的优点,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情感体验。结束后教师也需要进行评价和简短的总结,以此来鼓励幼儿。(三)对于幼儿园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能力。在访谈中教师也提高幼儿园对于区域活动指导这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少的,而且多数老师也希望可以增加此方面的培训,提高自己在活动指导上的能力。所以,园方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能够学习的机会,不仅要重视理论的学习,更要重视对指导策略的学习。不要让培训流于形式,真正让教师能够学有所用。可以定期让教师分享自己的案例和自己总结的经验,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幼儿园也要抓住每次去其他园所学习的机会,学习其他园所针对区域活动这方面的经验,借鉴他们的好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七、结束语益智区活动是幼儿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指导和态度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和教师自身在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浅显的幼儿园益智区的指导建议。因为受到自身经验和知识储备的限制,选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幼儿园,虽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缺少系统的研究。而且,在研究中选了大中小三个班范围较大,缺少对具体情况的研究,观察的还是不够全面,结论还是存在局限性,仅仅只能提供一个参考。希望各位导师能够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李季媚,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李桂花.幼儿园益智区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以福州市A园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8[4]黄瑜.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5]王润琪.大班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及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6]张盼盼.教师不同指导方式下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7]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8]关虹.幼儿园活动区中教师的指导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9]余祥.大班区域活动讲评环节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10]高翔.浅谈小班益智区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J].教育界,2019,000(008):133-134[11]黄秀玲.浅谈幼儿园益智区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策略[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8):736[12]毛应春.试论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7(1)[13]龚慧娟.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幼教研究,2010.2[14]黄琼.对活动区性质、功能及指导方法的再认识[J].学前教育研究,2001(3):34.[15]韩莉.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9).附录1幼儿园益智区活动指导策略问卷调查1.您的学历是?A中专B大专C本科或以上2.您的专业是?A学前教育B小学教育C其他专业3.您所在班级一周益智区游戏开展的次数?

A一周1~2次B一周3~4次C一周5~6次D一周7~8次4.您对幼儿在益智区游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