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的演讲。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主张“变”。后来清末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也引用了这段话,强调变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标要求】

通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的事例,认识相关变法和改革的背景和影响,领会变法和改革充满困难和挑战,感受中华民族具有变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时间轴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邹忌改革燕昭王改革赵武灵王变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兼并战争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一)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1.背景:经济:

铁器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

: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2.目的

:富国强兵,领域措施作用经济军事(选官)政治思想风俗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什伍连坐、行县制燔(焚)诗书强分家承认土地私有;促进生产积极性,促进小农经济发展限制贵族特权,提高战斗力加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强化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小农经济;提升财政收入3.内容和作用:4.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一跃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推动了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一)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商君虽死变法犹存”如何看待?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1.背景①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征伐不断。北魏重新统一北方;②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二)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邻长、里长、党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和徭役、兵役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严惩贪污。2.措施:宗主督护制:北魏前期是地方基层组织。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以自保。北魏统一后,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地方的赋税由他们代为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千古第一后”据史料结合所学:孝文帝迁都的理由有哪些?①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②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③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汉服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贺兰贺独孤刘汉姓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通婚汉语移风异俗3.实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改革(二)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4.影响

材料三: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四: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①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③加速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三)北宋: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社会矛盾激化。北部民族的侵扰(辽、西夏)③

“三冗”和“积贫积弱”问题。范仲淹改革提供经验教训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官僚机构裁汰冗员限制恩荫改革科举财政制度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军事体制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重要原因: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②变法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5.失败原因及启示启示:1.改革要符合实际情况2.改革要循序渐进3.改革过程中要知人善用4.改革中总会遇到阻力,改革者要有智慧、懂策略,有决心和勇气4.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以失败告终。(2020·山东·高考真题)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C(四)明朝:张居正改革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2.内容: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税制,增加税入)【典例研析】(2020·全国·高考真题)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A性质目的实质:局部改变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上层建筑(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挽救王朝危机: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不相符合的现状)在中国古代史通常表述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结果内容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政治:权力分配问题经济:财政收入问题军事:国家暴力机器的效力问题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标准:是否实现改革目的(推动生产力发展)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又为王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一)戊戌变法1.背景:

材料五:1895年到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总投资额为一千二百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在这期间,棉纺织业发展尤其突出,1899年中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将近一倍。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①政治危机:②经济基础:③阶级基础:④思想基础: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潮的兴起戊戌变法措施政治①鼓励官民上书言事;②裁汰冗员,澄清吏治;③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等。经济①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②奖励发明创造;③提倡私人办实业;④改革财政。文化①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②开办学堂,改造旧式书院;③翻译国外书籍,公派留学等。军事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军事力量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一)戊戌变法3.结果:

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4.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5.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无实权顽固派脱离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人民群众根据图示,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直接原因: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缺乏正确理论指导和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典例研析】(2022·全国甲卷.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B【典例研析】(2022·全国乙卷.29·)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C(二)清末新政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2.内容: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3.评价: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加速了革命的爆发。(2022·广东·高考真题)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留学,不断削弱科举地位,人才培育方向和人才流动方向发生变化,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因此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C项正确;根据《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的出台可知当时社会对于出国留学并没有广泛认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的主要来源,排除B项;“改变了”属于完成时态,此时国人中依然存在不少保守派,另外本文发表于1903年,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排除D项。故C选项。(三)民国时期的改革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1916年国文教科书◎1922壬戌学制◎金圆券改革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一)过渡时期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政权。①土地改革:②经济改革:“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政治改革: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1954宪法,三大政治制度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典例研析】(2020·北京·高考真题)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家鼓励创作新年画。如图《拖拉机》在1950年全国新年画评奖中获甲等奖。该画“新”在①选用了年画创作的新题材

②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③展示了合作化运动的新成就

④描绘出农业机械化的新愿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A(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三面红旗良好开端1958年

1956

1960年

1966年1957反右八字方针

1976年文革浩劫《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2.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1)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3)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4)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3.成就: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取消农业税,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改革搞好国营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和内陆中心城市,加入WTO,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贸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所有制改革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意义: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是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带一路”建设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典例研析】(2021·山东·高考真题)《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

B.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C.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

D.开放稳定企业改革C【典例研析】(2020·全国·高考真题)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

)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