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测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测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测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测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测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测试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的昔日矿坑华丽变身为油菜花田、荷花藕塘,一年四季皆有景,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这些惊人变化表明余村()①生动践行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②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③严重影响了本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年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施行。该法的实施旨在()①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特殊问题的现实需要②能够彻底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问题③为青藏高原的安全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说明()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在全国两会上,贴在矿泉水瓶上的环境标签成为“网红”。在这个绿色标签上,印有中英文的“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还鼓励未完带走。对这一举措认识正确的是()①能够为解决大气污染尽一份力②有利于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③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④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亚洲地区如何实现能源转型、低碳发展,关乎各国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通过自身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获得广泛认可。这表明()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③我国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④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万里长江奔流不息生机盎然,“十年禁渔”让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微笑天使”江豚由极度濒危到现在成群嬉戏再现长江;从北上广深到城镇村寨,蓝天、碧水、绿地刷屏“朋友圈”,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这得益于我国()①坚持善待大自然,禁止开发利用资源②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③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④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说明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③启发我们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暂停发展经济④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风电的可持续发展要依赖完善配套设施和生命周期竞争力,风电回收是关键一环。位于北京的中国首个“碳中和”智慧园区内,最近落成了一座3D打印的景观花坛,打印采用的原材料就是退役风机叶片,这里还有用退役风电塔筒改造的太阳能小屋。资源的回收利用说明了()①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④只要具备创新意识,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兰科植物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确保到2025年,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达到75%,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这一举措旨在()①深度开发旅游资源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③限制野生动物活动④维护生物的多样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4月26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四川成都开幕。成都世园会主会场设在自然起伏的山丘间,绛溪河从中蜿蜒而过,月亮桥、鱼凫桥等景观桥依次排开。曾被污染的绛溪河,经过当地政府持续的河湖治理重回清澈。不仅是绛溪河的变迁,各个中国展园都展现着千姿百态的生态文明之美。这反映了()①我国已完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②我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③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开发优先④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下列生活方式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②践行光盘行动,减少浪费③对生活垃圾不予分类,随意投放④绿色出行,外出乘坐公共交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活动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古语能作为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标语的是()A.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B.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C.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D.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13.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剑阁县翠云廊考察时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要求()①公民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制裁破坏环境的行为②企业加强环境治理,不再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③公民增强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④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以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截至2023年7月3日,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更是超过60%。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①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②有利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③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④解决了我国资源紧缺难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八步沙是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几十年来,三代“治沙人”封山育林封住了风沙侵蚀的步伐,还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富民篇章。这()A.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表现B.践行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C.为世界各国应对资源匮乏问题提供了范例D.说明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①彻底改变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②得益于我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③表明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所有人的自觉行动④有利于推动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联合国环境署发布《全球环境展望》。这份报告指出,地球环境污染形势危急,对人类健康的危险日渐加剧,假如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到2050年,污染物质将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和神经发育。这表明()A.为了发展经济导致环境污染是无法避免的B.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C.全球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已没有办法治理D.各个国家定会携手应对全球环境污染问题18.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是利用零星空间“见缝插针”的城市开放空间。它具有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让居民能够“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如今,全国各地正积极建设“口袋公园”,让幸福推窗可见。此举()①倡导了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②有利于增强人民的绿色获得感③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旨在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有()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探究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研究显示,室外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330万人丧命,其中近75%是因为长期吸入空气中的微尘颗粒所引发的中风和心脏病而死亡,其余的则是因呼吸道疾病和肺癌不治身亡。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材料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材料三2024年,中国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为6•5环境日的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1)结合材料一,从以上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结合材料二,有同学问:“为什么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结合材料三,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你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17.材料一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写入了党的基本路线。党中央挥毫泼墨为美丽中国构建一幅新的生态蓝图:到2028年6月,我国要全面建立河长制,将河流治污当作“一盘棋”来下: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提出“蓝天保卫战”等。材料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白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实现材料一中的生态蓝图要坚持什么发展道路和国策?(2)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保护坏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你认为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保护坏境决不能影响经济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坏境保护的关系?参考答案1.D2.B3.A4.D5.D6.D7.C8.D9.D10.D11.A12.B13.D14.A15.A16.(1)环境回题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既是个资源大国又是个资源小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2)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⑤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⑥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②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③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