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工程导论 课件 第8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_第1页
公路交通工程导论 课件 第8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_第2页
公路交通工程导论 课件 第8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_第3页
公路交通工程导论 课件 第8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_第4页
公路交通工程导论 课件 第8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8-1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方案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技术成熟、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根据交通量发展的规模和标准,采取适度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不贪大求洋、不切实际。1.管理、养护机构

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分为四级:省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区域管理中心、路段管理分中心、各基层单位(隧道管理救援站、养护工区、收费站等)。(1)设计依据规划按照行政区域划分项目管理的所属区域进行管理。(2)收费站设置主线收费站及匝道收费站。(3)服务区设置三类服务区(I类、Ⅱ类、Ⅲ类),服务区提供停车、公厕、加油、车辆修理、餐饮与小卖部等服务。(4)养护工区设置养护工区时,一般与及收费站同址建设;负责本路段的日常养护。(5)隧道管理救援站根据管理需求,设置隧道管理救援站,一般与收费站同址建设。(6)路政、交警、应急救援结合管理需求,一般与收费站同址建设路政大队、交警中队用房、应急救援中心。2.监控设施根据本路段在路网中发挥的功能,结合技术指标、服务水平、交通量,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的相关要求,监控设施的配置水平按照A级进行设计:应设置视频监视、动态信息发布及交通诱导设施,结合收费站、特大桥、互通立交等重点或有特殊需求路段,设置交通量检测、环境信息检测、匝道控制设施。实现全线的重点监控、动态信息发布和交通诱导。(1)监控管理模式本路段监控系统管理模式为:贵州省高速公路监控中心——区域监控中心——监控分中心——监控外场设备。(2)监控外场设备规模①近期监控外场设备包括:微波车辆检测器、枪式外场摄像机、球形外场摄像机、门架式可变信息标志、气象观测站、LED电子显示屏、雾天公路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能见度检测器(结合雾天公路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设置)、服务区卡口电子警察(含服务区车位提示及管理)、悬臂式可变信息标志、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信号灯等。(3)监控控制方案针对互通立交、服务区、特殊路段的监控设施布设,配合沿线安全实施设置的静态标志保证道路行驶安全。3.通信设施采用四级管理体制即省通信中心、区域通信中心、路段通信分中心、无人通信站。通信设施设计包括光纤数字传输系统、软交换系统数据、图像传输系统、光、电缆工程、通信电源系统、通信管道工程。项目完成后构成一个专用通信网,并为贵州组成完整的高速公路专用通信网打好基础。(1)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本项目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由干线智能光网络和接入网智能光网络构成。在管理分中心设置基于SDH的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智能型STM-16(2.5Gb/s)分插复用设备1套,并分别与省通信中心、相邻路段通信分中心的ADM设备相连。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干线采用基于SDH的ASONSTM-16等级设备1+1热备份保护。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包括:通信分中心设置光线路终端(OLT),在无人值守光通信站分别设置光网络单元(ONU),OLT和ONU的传输均采用内置型SDH光纤传输设备。各站点间通过隔站跳接方式组成STM-16等级传输速率的自愈环,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服务区、停车区及的语音和数据通过电话数据光端机连接至就近通信站的ONU,进入通信系统。3.通信设施(2)软交换系统利用管理分中心的软交换设备,并相应配置各站区用户线路。市话入网方式,本段高速公路通信专网与市话公网的线路连接,暂时按半自动DOD2+BID模拟环路中继方式,提供市话、长话、国际长话业务,交换机市话中继线就近接入当地市话局。最终采用全自动数字中继或半自动模拟中继入网,待业主与当地市话局协商后再定。(3)数据、图像传输系统①路段监控数据的传输路段监控数据传输通路分为四级:第一级为路段监控外场设备至就近通信站的数据传输通路,由监控系统负责;第二级为通信站至分中心的路段监控数据传输通路,由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接入网设备提供的10/100M以太网接口将各通信站监控数据传送至监控分中心;第三级为分中心至区域管理中心监控网络数据传输通路;第四级为区域管理中心至省中心监控网络数据传输通路。②收费数据的传输收费数据传输通路分为四级:第一级为收费车道至收费站的收费数据传输通路,由收费系统负责;第二级为收费站至收费分中心的收费数据传输通路,由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接入网设备提供的10/100M以太网数据链路通道将各收费站收费数据传送至收费分中心;第三级为收费分中心至区域管理中心收费网络数据传输通路;第四级为区域管理中心至省中心收费网络数据传输通路。3.通信设施(4)光、电缆工程本工程采用管道敷设,光缆选用单模G.652类型光纤,长波长、松套层绞式光缆,光纤工作波长1310nm(含1550nm窗口)。电缆拟采用HYAT30x2x0.5、HYAT10x2x0.5充油通讯电缆和HPVV50x2x0.5、HPVV10x2x0.5通讯电缆。(5)通信电源系统通信系统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按通信设备的用电需求配置通信站的专用通信电源,提供不间断、无瞬变供电。交流供电:为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要求本路段各通信站所在地的专用总配电室提供一路380V、50Hz稳定可靠的交流电源至通信机房交流配电箱,外接交流电源停电时可由柴油发电机供电。直流供电:直流供电采用浮充或均充工作方式,提供-48V直流电。无人站各设一组蓄电池,平时由整流器与蓄电池并联浮充供电。3.通信设施(6)通信管道工程一般情况下,干线通信管道在主线整体式路基路段采用18孔Φ40/33硅芯管,埋设于道路中央分隔带下;分离式路基路段及隧道内布设9孔Φ40/33硅芯管;下匝道路段若为市(区、县)收费站,布设24孔Φ40/33硅芯管,若为乡(镇)收费站,布设12孔Φ40/33硅芯管;连接线(指由收费站起始沿连接线埋设至连接线终点)的管道,对市(区、县)收费站按12根Φ40/33硅芯管布设;对乡(镇)收费站按6根Φ40/33硅芯管布设。4.收费设施1)收费方案采用人工收费、人工判别车型车种、自动车牌识别、计算机管理、CCTV监视、检测器校核、可重复使用的非接触IC卡作为通行券的半自动和ETC不停车收费相结合和封闭式收费方案。2)管理体制采用省收费中心—区域收费管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收费站四级管理体制。4.收费设施3)系统方案及构成(1)收费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省收费中心—片区收费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收费站计算机系统构成。收费站交换机和收费车道交换机通过单模光缆相连;收费分中心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10/100M通信链路与下辖的收费站实现连接,通过路由器上传到通信系统提供的10/100M通信链路与省收费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一般情况下项目所有收费站的收费数据和图像传输至路段收费分中心。(2)供配电系统在收费站设置不间断电源(UPS),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为所有收费机电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4.收费设施(3)紧急报警系统该系统由亭内安全报警踏板、车道声光报警器、车道工控机、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报警主机组成。其中报警信号可直接接入亭内高清摄像机,通过广场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传入收费站房内,并传入报警主机内。4)联网收费方案及相关技术(1)系统的一致性在相应己建路网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上,项目应充分考虑已建和在建相关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统一车型、车种分类标准、统一收费处理流程、统一非接触IC卡的类型和编码格式,收费车道、收费站和收费分中心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编制、以及通行费拆分结算模式应符合联网收费的相关技术要求。(2)图像抓拍技术图像抓拍主要通过设置在入口、出口车道的车道摄像机、抓拍线圈和必要的软件来实现。采用图像抓拍技术能对收费车道产生的特殊事件进行图像抓拍并获得一幅压缩后的数字图片,叠加相应的信息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车道原始数据一并上传到收费站。4.收费设施1)收费方案采用人工收费、人工判别车型车种、自动车牌识别、计算机管理、CCTV监视、检测器校核、可重复使用的非接触IC卡作为通行券的半自动和ETC不停车收费相结合和封闭式收费方案。2)管理体制采用省收费中心—区域收费管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收费站四级管理体制。3)系统方案及构成(1)收费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省收费中心—片区收费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收费站计算机系统构成。收费站交换机和收费车道交换机通过单模光缆相连;收费分中心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10/100M通信链路与下辖的收费站实现连接,通过路由器上传到通信系统提供的10/100M通信链路与省收费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一般情况下项目所有收费站的收费数据和图像传输至路段收费分中心。(2)供配电系统在收费站设置不间断电源(UPS),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为所有收费机电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3)紧急报警系统该系统由亭内安全报警踏板、车道声光报警器、车道工控机、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报警主机组成。其中报警信号可直接接入亭内高清摄像机,通过广场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传入收费站房内,并传入报警主机内。4)联网收费方案及相关技术(1)系统的一致性在相应己建路网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上,项目应充分考虑已建和在建相关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统一车型、车种分类标准、统一收费处理流程、统一非接触IC卡的类型和编码格式,收费车道、收费站和收费分中心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编制、以及通行费拆分结算模式应符合联网收费的相关技术要求。(2)图像抓拍技术图像抓拍主要通过设置在入口、出口车道的车道摄像机、抓拍线圈和必要的软件来实现。采用图像抓拍技术能对收费车道产生的特殊事件进行图像抓拍并获得一幅压缩后的数字图片,叠加相应的信息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车道原始数据一并上传到收费站。5.供配电设施主要采用就近集中供电方式。根据用电量、用电等级配置变压器,备用电源配置有电发机组,UPS等。6.照明设施本路段设置收费广场照明、站区照明。根据照明区域的大小,分别采用高杆灯、中杆灯和低杆灯相结合的照明方式。照明设施强调节能,使用节电器和节能灯具。7.服务设施结合周边路网的服务设施的布设情况。8.房屋建筑

(1)沿线管理设施的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根据《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的规定并参照贵州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建筑面积包括了办公楼、宿舍、食堂、水电附属设施等。(2)建筑的形式、构造、平面布局、空间特征等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本次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在设计中,除完成建筑设计的要求外,对设计中遇到影响环境的问题也同时加以处理,以达到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所要求的标准。§8-2管理、养护机构

一、管理、养护机构现状及规划

1.项目所在地的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等现状养护机构一般按中小维修、养护的要求设置,大修工程采用合同招标由专业施工单位负责。养护机构按合理间距以立交区段设置,一般每40~50公里设置一处养护区。养护工区一般配置路容和小型养护、维修机械。管理养护机构一般与收费站合建,占地及建筑面积按《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计算。2.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管理、养护的规划要求根据《贵州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总体规划》要求,贵州省高速公路采用四级管理体制,即省管理中心、区域管理中心、路段管理分中心、基层单位(收费站、养护工区、隧道管理救援站等)。二、管理、养护业务分析

从高速公路管理功能需求出发,主要管理业务有:1.道路养护管理业务;2.交通和路政管理业务;3.收费管理业务4.通信管理业务5.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业务6.救援业务7.服务区管理业务8.其它三、管理、养护机构设置方案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分为四级:省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区域管理中心、路段管理分中心、各基层单位(隧道管理救援站、养护工区、收费站等)。(1)设计依据规划按照行政区域划分项目管理的所属区域进行管理。(2)收费站设置主线收费站及匝道收费站。(3)服务区设置三类服务区(I类、Ⅱ类、Ⅲ类),服务区提供停车、公厕、加油、车辆修理、餐饮与小卖部等服务。三、管理、养护机构设置方案(4)养护工区设置养护工区时,一般与及收费站同址建设;负责本路段的日常养护。(5)隧道管理救援站根据管理需求,设置隧道管理救援站,一般与收费站同址建设。(6)路政、交警、应急救援结合管理需求,一般与收费站同址建设路政大队、交警中队用房、应急救援中心。四、管理、养护机构的位置管理、养护机构的设置位置,应尽可能设在靠近城镇的互通立交附近,便于上下高速公路进行业务管理,并且尽可能与收费站、养护工区等合并建设;方便职工生活的安排;缩短与市话网的距离,节省通信线路长度,同时尽量设置在管段的中心位置,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并应结合地形条件,节省建站费用。为使养护机构和人员能及时顺利赶赴事故现场,减少与辅路交通的交叉,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养护工区位置应尽量和管理分机构一并设置,一并用地,一并使用公用设施、节约投资。位置应尽可能地靠近互通立交。以便减少养护、巡逻车辆的空驶距离。养护工区和管理站的具体位置详见设计文件中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平面布设总图》。五、人员编制方案

本项目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人员编制由万潮管理分中心统一考虑,实行日间正常工作和夜间监控、通信、值班制的运转体制。人员编制汇总见《管理、养护人员编制表》。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