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省新高考考前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届湖南省新高考考前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届湖南省新高考考前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届湖南省新高考考前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届湖南省新高考考前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五)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春秋时期齐景公见彗星现于本国而悲叹,群臣也哭泣。齐景公问晏子可否行禳使灾星离去。晏子认为齐国赋敛沉重、刑罚严苛,祈祷消灾无法压倒愁苦百姓的咒骂。这反映了该时期(

)A.新儒学天人感应理论影响广泛 B.法家理论获得诸侯国君的认同C.民为邦本的思想影响政治行为 D.士阶层已完成阶级立场的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中的“晏子认为齐国赋敛沉重、刑罚严苛,祈祷消灾无法压倒愁苦百姓的咒骂”实际含义就是要齐景公减轻赋税和刑罚,体现的正是宝贵的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是春秋时期,儒学是春秋孔子创立的,汉朝董仲舒的思想可以称为新儒学,排除A项;材料中只讲到齐景公,而非诸侯国君,犯了扩大化的错误,排除B项;士阶层归根结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没有完成阶级立场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C项。2.赵过在国家控制的公田上进行生产试验确定了代田法。这比当时的耕作方法每亩增产达到一斛,因而得到推广。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治粟内史,他亲自带领农夫下田推广牛耕,取得显著效果。这表明A.国家组织力量强大利于技术推广 B.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C.技术发明源于劳动人民生产实践 D.大一统格局下的生产工具革新【答案】A【解析】【详解】赵过虽然发明了增产的代田法,但只有在他被任命为治粟内史后才将该生产方法得到广泛推广,取得显著效果,说明国家组织力量强大有利于技术推广,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赵过的代田法,而非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排除B项;代田法是赵过发明的,不是劳动人民实践得出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生产方式的革新,而非生产工具的革新,排除D项。故选A项。3.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大臣或以“专典机密”“参知机务”“参与政事”之类名义,参加政事堂或门下中书的会议,皆成为真宰相。这反映了(

)A.唐代的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B.身份低微的士人开始被破格选用C.唐代中央行政机构不够完善 D.大臣完全沦为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参加政事堂或门下中书的会议,皆成为真宰相”可得出唐朝丞相数量增多,权力有所下降,A项正确;“开始”错误,在汉代已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机构不完善,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4.程颐《遗书》载∶"'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与身为心。其实一也。'"而《陆九渊集》中有"仁即心,仁即理"的思想。据此可知,两位思想家(

)A.主张心和理存在一致之处 B.吸收了佛道思想完善儒家体系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 D.重视知识系统而远离生活实践【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与身为心。其实一也。”可知,程颐将“心”与“命”“理”“性”看成是本质上有一致之处的东西,都是根本,而区别在于场合不同,故称谓不同。在说“天”时称其为“命”;在说“义”时称其为“理”;在说“人”时称其为“性”;在说身体的主宰时称其为“心”。而据陆九渊的“仁即心,仁即理”可知,他主张心与理归一无二,即以仁为其内涵,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宋代儒学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推动儒学走向成熟,但构建哲学体系也是为了强化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项。5.明朝初建,官方迅速编纂了多种针对各类臣僚、武将、宗室等的简明史书,如《辨奸录》、《臣戒录》等等,专以反面事例为惩戒;明宣宗也有类似的编纂举措,如《御制外戚事鉴》,但增多了“善为可法”的事例,达43人,“恶为可戒”者为36人。这些做法(

)A.意在弘扬史学“鉴戒”功能 B.旨在强化君权C.客观记录史事 D.有效防止了臣属谋逆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明朝官方编纂的史书,借助于史学的“鉴诫”功能,对臣下、宗室等进行威慑和惩戒,以强化忠君观念,加强专制皇权,B项正确;弘扬史学“鉴戒”功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客观”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有效防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6.自1894年到1902年,清政府通过厘金制度,每年所获收人在1400~1600万两之间,约占政府收入的1/10。厘金税率应为值百抽一,实际各省都在任意增加,一般都高达5~10%不等。这A.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危机 B.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导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D.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时各省任意增加厘金税率,这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直接打击,这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清政府是否面临财政危机及解决,排除A项;C项割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厘金制度针对的是国内工商业活动收税,不能反映对外贸易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7.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十六字新史学纲领,并指出新思潮的意义。“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胡适提出这一说法的目的是A.宣扬政治改良 B.制造舆论传播西学 C.摈弃儒学正统 D.激发民族文化自信【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中胡适主张在输入西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理、批判,实际上蕴含着对新文化的建设、整理、批判的是腐朽、愚昧和落后的东西,最终目的是要为民族复兴开出一条文化新路。即材料中所说的“再造文明”,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出胡适的政治改良思想,排除A项;宣扬西方文化是胡适改造传统文化的手段而非目的,排除B项;摈弃儒学正统并非胡适所愿,他要摈弃的是腐朽、愚昧和落后的传统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8.1950年前后,中央决定将沈阳、丹东、营口、瓦房店等地的10个军工企业、9个机械企业、3个纺织企业、2个橡胶企业,共24家大中型企业迁往黑龙江.并对其进行了扩建。此举意在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C.更好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 D.解决工业分布不平衡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这些企业的搬迁是远离沿海地区,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可知此举有利于保障这些企业的安全,从而更好的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C项正确;此举主要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而非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不是为了解决工业分布不均衡问题,排除AD项;此举和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9.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新中国A.高度重视科技发展 B.强调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谋求世界大国地位 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周恩来的讲话充分体现了领导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从建设目标看,当时着重点强调了科技和国防,说明新中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D项正确;A项错在“高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国民经济的协调性,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2010年首钢在北京地区全面停产并搬迁。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首钢旧园区迎来新的使命——充分利用老工业厂房和景观,建设国际滑雪比赛场地。冬奥会结束后向社会开放,服务民众。材料反映出北京冬奥会首钢地区场馆建设A.普及了民众冰上运动 B.带动旧园区工业生产升级改造C.利用了工业遗产价值 D.重塑了首钢重工业基地的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首钢旧园区迎来新的使命——充分利用老工业厂房和景观,建设国际滑雪比赛场地。冬奥会结束后向社会开放,服务民众。”可得出北京冬奥会首钢地区场馆建设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相关设施,是对工业遗产的利用,充分地体现了其新的价值,C项正确;材料强调场馆建设,而不是对冰雪运动的普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工业的升级,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首钢重工业基地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1.在雅典悲剧表演开始前,十将军首先上前向神奠酒献祭;其次是展示提洛同盟盟员缴纳的贡金并作相应奖励;最后是年满18岁的雅典阵亡者孤儿的武装游行。这一套仪式A.印证了民主政治的悲剧性 B.强化了公民的城邦认同感C.推动公民和平意识的强化 D.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雅典悲剧表演开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结合所学可知,公民的城邦认同离不开宗教信仰、对外战争、历史传承意识的结合,因此材料中的仪式有利于强化公民的城邦认同感,B项正确;材料中的仪式是为了公民的城邦认同感,而非“印证了民主政治的悲剧性”,排除A项;材料中的仪式是为了公民的城邦认同感,不是强化公民和平意识,排除C项;当时雅典推行的是民主政治,“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符合雅典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2.哥伦布曾在其航海日记中记载:“两位陛下决定派我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下列关于哥伦布航行的表述正确的是A.传播宗教是哥伦布航行的精神动因B.“两位陛下”指的是葡萄牙的国王和王后C.地理知识的进步为哥伦布航行提供理论支撑D.哥伦布为世人留下了了解印度情况的珍贵史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随着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说开始流行,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信奉者,C项正确;马可波罗游记令哥伦布对东方心驰神往,哥伦布航行的主要精神动因是去东方寻找黄金,传播宗教也是其他动机之一,排除A项;哥伦布是西班牙支持的,排除B项;哥伦布并没有到达印度,排除D项。故选C项。13.美国独立之初各邦之间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各邦小团体意识较浓,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国家整体事务的考虑,而是把目光集中在自身利益上。这一制度更加强调的是(

)A.联邦制的原则 B.民主与法治 C.共和主义原则 D.自由和平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独立之初各邦之间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各邦小团体意识较浓”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各邦既强调本邦的独立、自由,又主张大州小州之间的平等,D项正确;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而不是联邦制,排除A项;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更加强调自由和平等,共和主义原则指的是没有君主、贵族、为公共利益而服务,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14.“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与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这部作品被誉为A.社会百科全书 B.俄国革命的镜子C.浪漫主义的狮子 D.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地理,谱系和家族,场所和特产"、“有它的整个社会!”可得出这里的作品所反映的是一部法国社会风俗史。根据所学可得出,《人间喜剧》以资产阶级的发迹和封建贵族的没落为“中心图画”,充分描绘了围绕这--阶级变动所引发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金钱如何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如何腐蚀人的灵魂、捉弄人的命运,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求、追逐和争夺,故《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国,不是俄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不是浪漫主义,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学,不是音乐,排除D项。故选A项。15.“列宁本是认定了在产业后进的国家不经过相当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能进于最低度的共产主义的。大产业的毁灭,工厂的停工,便是无产阶级不能存在。只有产业发达,无产阶级才发达,共产党的政府总有他的立脚点。”材料旨在分析(

)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阶级基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弊端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D.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只有产业发达,无产阶级才发达,共产党的政府总有他的立脚点。”,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解决了产业落后的国家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怎样进行共产主义建设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中重建资本主义”并非“又回到资本主义”,C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阶级基础是俄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弊端在于国内战争胜利后,仍然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影响人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斯大林模式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反对共产主义,并把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主持国际活动的最大障碍。这体现了美国A.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 B.因朝鲜、越南战争迁怒于苏联C.试图与苏联“平起平坐” D.企图控制西欧并建立两极格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把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主持国际活动的最大障碍”,体现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A项正确;越南战争发生在杜鲁门下台之后,排除B项;美国的欲望是独霸世界,并非与苏联“平起平坐”,排除C项;二战后美国确实想控制西欧,但并非想建立两极格局,而是想建立独霸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世纪末明代开国者对贸易、职业活动、地理迁移强加的严格限制,大大减缓了中国境内贸易的发展。但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帝国开始了比前次转型幅度更大的第二次商业革命。商业化扩散至地方乡村社会的情况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首次出现大量中国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跨区域的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等。——罗威廉《大清:最后的中华帝国》材料二

在明清之际学风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既不满意“心学”的束书不观,也不满意“理学”偏离实际的空谈义理。作为替代物,一方面,关心社会现实的观念得到复兴;另一方面,回到经典,即经以求道的实证性“经学”倾向也开始出现,成为乾嘉考据学的向导。此外,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学”东浙中国,出现了像利玛窦那样的融会基督教和儒教的杰出人物。——林甘泉张海鹏《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大大减缓中国境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因素。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第二次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领域的新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视角,分析黄宗羲“关心社会现实”的经济主张。【答案】(1)因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表现:商业化范围扩大;跨区城贸易商品种类增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变化: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证的考据学兴起;东西方思想相互融合(或答西学东渐亦可)经济主张: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解析】(1)关于因素:根据材料一“14世纪末明代开国者对贸易、职业活动、地理迁移强加的严格限制,大大减缓了中国境内贸易的发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关于变现:根据材料一“首次出现大量中国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跨区域的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等。”可从商业化范围扩大;跨区城贸易商品种类增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等方面回答。(2)关于变化:根据材料二“也不满意‘理学’偏离实际的空谈义理……关心社会现实的观念得到复兴……回到经典,即经以求道的实证性‘经学’倾向也开始出现,成为乾嘉考据学的向导。”得出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证的考据学兴起;根据材料二“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学’东浙中国”得出西学东渐。关于经济主张: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方面回答。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二战后,美国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出于遇制苏联的国际竞争战略需要和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大力倡导自由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国际地位的下降,美国逐步改变了单纯自由贸易的做法。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国推行“公平贸易”政策,来维护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90年代以后,单边主义成为美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特征。世纪之交,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单边主义。单边主义成为延续“公平贸易”的一种极端形式和“公平贸易”的守护神。美国贸易政策所创造的贸易优势,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摘编自宋凯军《美国二战后的贸易政策研究》材料二

中美贸易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如表所示,单位:亿美元)。中美贸易中的一些摩擦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还有部分老问题和新争端逐步上升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年份中美进出口总额中国出口额中国进口额2002971.8699.5272.320031263.3924.7338.620041527.61121.2406.4——摘编自卞钰《中国“入世”以来中美贸易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推行的贸易政策及共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一简析其原因。【答案】(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公平贸易”政策;单边主义政策(言之成理即可)影响:为美国创造了贸易优势;维护了美国国内产业;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他国家利益。(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2)特点:地位重要;整体发展良好规模不断扩大;中美贸易差额扩大;合作与争端并存。(任答点之成理即可)原因:改革开放使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政策:由材料“二战后,美国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出于遇制苏联的国际竞争战略需要和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大力倡导自由贸易政策”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的贸易政策是自由贸易政策;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国际地位的下降,美国逐步改变了单纯自由贸易的做法。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国推行‘公平贸易’政策,来维护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国实行“公平贸易”政策;由材料“90年代以后,单边主义成为美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特征。世纪之交,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单边主义”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行单边主义政策;影响:由材料“二战后,美国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出于遇制苏联的国际竞争战略需要和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大力倡导自由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国际地位的下降,美国逐步改变了单纯自由贸易的做法。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国推行‘公平贸易’政策,来维护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美国贸易政策所创造的贸易优势,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的贸易政策为美国创造了贸易优势,维护了美国国内产业;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他国家利益。(2)特点:由材料“中美贸易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可知,中美贸易的特点是地位重要,整体发展良好规模不断扩大;由材料“中美贸易中的一些摩擦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还有部分老问题和新争端逐步上升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中国‘入世’以来中美贸易的发展》”可知,中美贸易差额扩大,合作与争端并存;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使国经济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措施使得中美贸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中美经济具有互补性,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材料“90年代以后,单边主义成为美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特征。世纪之交,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单边主义”可知,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合作与争端并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帝国)日趋没落……各个新教诸侯实际上已经独立,帝国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和英国则支持新教联盟。1618—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历史上称之为“三十年战争”。1641年交战各国召开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这次和会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进行得十分拖拉,但也通过和谈达成一系列约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战争的结束,该和约也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患、自由行使领土权,……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该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同本协议有关的每一方都必须站在受害者的一方,向他提供意见和武力,协助他还击侵害者。——摘编自王海艳《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构建中所体现出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答案】(1)德意志皇权的衰微(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后,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的矛盾;欧洲主要国家的崛起和追逐利益的推动。(2)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任答4点)【解析】(1)根据“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帝国)日趋没落……”得出德意志皇权的衰微(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根据所学可得出宗教改革后,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的矛盾;根据“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和英国则支持新教联盟。1618—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得出欧洲主要国家的崛起和追逐利益的推动。(2)根据“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该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的重要税种,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等功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过程复杂而曲折。新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历程阶段免征额(元/月)改革主要内容1980-1993初步形成8001980年,五届人大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纳税人主要是一些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和在大陆工作的港澳台同胞。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主要将个体工商户所得从工商税收所得中分离,以减轻个体工商户的税务负担。同年国务院还发布了《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