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教育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和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
教学内容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思想首创私学。践行“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促进文化学术下移。他开办了规模宏大的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主张培养君子。“以政为德”、“学而优则仕”。他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而德治具有感化力,能影响人们的心灵。他认为人才必须靠教育来培养,提倡“学而优则仕”,其教育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君子”或“士”,从而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强调立志有恒、克己内省等品德修养。他是中国古代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仁以礼为准则,包括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进行教材建设。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授科目,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太经”为教材,为保存和传播中国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倡尊师爱生。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并生张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创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他极力主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教学地,包括学习要虚心踏实、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诱导,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习与行动结合等。关于知识教育。他主张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思并重,以学为主,虚心求学,奋发不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行
文孔子教育宗旨
信忠文:包括了知识、文章——广义的文章。文章的文采、字句和条理,章是连起来的一大篇文理。狭义的是指文字作品叫文章,这是后世观念。在春秋战国时候,文应该是广义的文章,包括了一切知识及文学。
孔子四教中的“行”,不是单指普通的操行,而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
古人早就有“文人多无行”的说法。所谓文人多半无行,就是说,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还有,往往文章写得好的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业。孔子讲的“忠”,是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应了的话,就贯彻到底,永远不渝的诚心;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信”:就是有信义。这是孔子教育的四个重点古时候,我们没有明文规定教育的目标,而现在规定了实施三民主义的教育。但是,我们关起门来检讨,三民主义的教育,在学校里并不算成功。什么道理,很值得研究。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规定的教育宗旨,但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这是公认的目的现在我们讲到孔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以现代观念勉强来解释,应该是他的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事业的成果。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孔子的教学特点
因材施教: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教学相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清华大学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昂首阔步-计时器和对象的位移》教学设计
-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习题(含参考答案)
- 防火员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4国家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属长沙院副总经理岗位竞争上岗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国家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纪委工作部(巡察办公室)副主任岗位竞争上岗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试说新语-聚沙成塔丰富词语积累》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一一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省承德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长护险定点机构自查报告
- GB/T 6003.2-2024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 2025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课件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川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重庆市江北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聘用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掩体构筑与伪装教学法教案
- 让我们一起去追“星”!两弹一星之核弹老人魏世杰课件高二下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2024年日历表电子版(带农历-含周数-周一开始-打印版)
- DB32T-认知障碍老年人康复训练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