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艺术第七章吴地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江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而闻名,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iSlide2024/9/8吴地建筑特征01吴地建筑分类02吴地古城03吴地古镇、古村落04目录吴地建筑特征吴地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自然观和装饰艺术上崇尚朴素的自然观苏州园林通过假山堆叠、水池挖凿等手法再现城中山林景色,利用对景、借景等造园手法,将大自然的美再现于建筑设计中。苏州园林表现多样的装饰艺术石雕石雕在大理石、青石、砂石上雕刻形象、花纹,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砖雕砖雕在青砖上雕刻花卉或民间故事等,代表作有苏州网师园砖雕门楼。木雕木雕在木材上雕刻各类图像纹样,风格“精、细、雅、丽”。吴地建筑分类吴地建筑主要可以分为苏派建筑和海派建筑两大类。苏派建筑香山帮与苏派建筑香山帮是苏派建筑的传承者,明代建筑匠师蒯祥是香山帮的代表人物。1苏派建筑以苏州园林和苏式宅院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拙政园远香堂苏派建筑贝聿铭与苏派建筑贝聿铭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苏派建筑在新时代的创新尝试。2苏州博物馆海派建筑01时代风格与海派建筑海派建筑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外滩江边汇聚着各种建筑风格。海派建筑是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具有怀旧又摩登的建筑风格。上海外滩海派建筑02石库门与海派建筑石库门是上海民居住宅的基础单元,反映了上海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海派建筑是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具有怀旧又摩登的建筑风格。石库门吴地古城吴地古城以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包括南京古城、苏州古城等南京古城与明城墙南京古城
南京古城继承传统营国形制并有所发展,采取了“四重城郭”的布局方式。
明城墙南京古城玄武门
南京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用砖砌的都城,共建有城门13座。
朱元璋与明城墙苏州古城与运河苏州古城享有“东方水城”美誉,京杭大运河贯穿苏州古城南北。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时期,长江以南的古运河被连通,京杭大运河的最南段(亦称江南运河)从此贯通,这标志着北抵北京、南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业基本成型。苏州通过大运河北可达北京,南可下浙江,西可经太湖通巴蜀,东可沿长江入东海。吴地古镇、古村落吴地古镇、古村落以周庄、同里等为代表,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周庄周庄位于昆山西南部,呈荷叶形,从外部看,它四面环水,被澄湖、白莅湖、淀山湖和南湖四湖所环抱。周庄四面环水,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包括双桥和沈厅。双桥周庄的双桥(世德桥和永安桥)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沈厅沈厅是沈万三后裔的豪华旧宅,具有丰富的建筑艺术价值。周庄双桥同里同里古镇以退思园为代表,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之一。退思园是唯一处于江南古镇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园林。退思园
退思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该园是清朝官员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园名引自《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陆巷村会老堂会老堂保存有楼厅、西住楼、住屋及附房数间,楠木会客厅尤为珍贵。双桂楼双桂楼位于陆巷姜家弄内,明代建筑,因庭院内有两株高大的桂花树而得名。陆巷村是明清厅堂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有会老堂和双桂楼等代表性建筑。陆杨古道古道从陆巷至杨湾,明代修筑,宽2米长5公里,用小青砖侧筑成人字纹。谢谢观看iSlide2024/9/8吴地文学目录CONTENTS12唐宋时期吴地文学现当代吴地文学4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吴地文学明清时期吴地文学301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吴地文学吴地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据《吴越春秋》记载,原始形态的质朴歌谣《弹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生活,歌谣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语言朴素有力,概括出制造和使用弹弓的过程,表现出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01原始歌谣的诞生《吴王夫差时童谣》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吴国危机四伏、吴王悲哀愁惨的状态,从中可以看到吴地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注重抒发感情的特色。02吴王夫差时童谣吴地文学的萌芽孙子与吴国孙子一生皇皇著述、赫赫战功均完成和实现于吴国,其散文艺术,应在先秦文学史上置于与《老子》《论语》以及《墨》《庄》《孟》《荀》《韩》等诸子散文特别是其中议论散文相并列的地位。孙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孙子散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严密简约的章法结构、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哲理与文情交融,诗性与乐韵并呈,形成了一泻千里的气势美、拟象尽意的形象美、节奏铿然的音乐美,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0102兵家圣典《孙子》严忌、严助父子均为苏州人,严忌作有辞赋二十四篇,现仅存《哀时命》一篇,以抒情见长,全辞哀叹屈原性格忠贞却不遇明主的可悲命运,也借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朱买臣由严助推荐,得以晋见汉武帝,因博学多才得到赏识,成为汉武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后成为会稽太守。他作赋三篇,今已失传。严忌、严助父子朱买臣吴地辞赋家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是继汉乐府民歌之后颇有地域特色的吴地人民的口头创作。这些民歌在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多情歌,所谓“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子夜歌》)。吴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是在三国东吴覆灭后开始勃兴的。经历了国破家亡、山河易主的剧痛,文学成为他们思乡感情寄托和宣泄的主要载体,吴地文学形成了“重礼主情”的鲜明特色:既重析理,又善抒情,既注重文学理论的创新,又执着于审美情感的艺术实践。南朝乐府民歌吴地文学的勃兴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地文学02唐宋时期吴地文学吴中四士唐朝吴地远离国都长安,生态环境相对安谧与恬静,吴人的作品也就更多地保留了南朝以来的文学传统。比如注重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追求随意适性,自由抒发性情,在清新、绮丽的文风中渗入了新的旷达、疏放的情调。中唐吴地诗人中唐文坛上,吴人顾况和陆贽的散文令人瞩目,而吴地诗人有顾况、张籍、李绅、皎然、戴叔伦等。他们的诗歌继承了现实主义精神传统,反映了中唐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唐代吴地文学北宋初期吴地文学家北宋初期吴地著名的文学家有张先、范仲淹。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较多采用慢词形式,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用调上有一定影响。南宋吴地文学家南宋以后,大量南渡文人与吴地文人在此活动。在民族危亡之刻,他们唱出慷慨激昂的悲歌,而宋金对峙局面稳定时,部分作品中又表现出萧然世外的闲散心情。比如洛阳人朱敦儒和苏州人叶梦得。宋代吴地文学范成大(1126-
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今苏州)人。他在三十年的仕宦生涯中,勤政爱民,有浩然之气,奉命出使金国,表现出威武不屈的气概,不辱使命。范仲淹(989-
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010305020406苏州,晋糖以来素为雄州大郡,地沃物阜,民俗清嘉,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封建王朝很重视郡守的人选,遴选德才兼备之士,来治理苏州。中唐时代的三位著名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出任苏州刺史。宋代王禹偁《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云:“前不见刘白,后不见皮陆。”“刘白”指上文提到的刘禹锡和白居易,“皮陆”则指的是皮日休和陆龟蒙。两人唱和的诗合编为《松陵集》。顾况(约727-
820年),字逋翁,海盐(时属苏州)人,自号华阳山人。他性格傲岸,才气横溢,因作诗讽刺权贵,被贬官,晚年归隐茅山。沈既济,生卒年不详,苏州人,曾任左拾遗、史馆修撰,博通经学,尤以史才见称于世,也长于传奇。他的传奇《枕中记》和《任氏传》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顾况沈既济“姑苏诗太守”“皮陆”范仲淹范成大名家名作03明清时期吴地文学01030204明朝以高启为代表的“吴中诗派”主张抒发个人情怀,擅诗能文的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主张独抒性灵,“前七子”重要人物徐祯卿强调情感的作用,“后七子”中的王世贞高度赞扬陶渊明、谢灵运等。吴中诗派小说世俗化明代经冯梦龙等实践走向世俗化、通俗化,描写了普通市井人物的世俗生活,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使小说文体取得了新的发展。多才多艺的才子型文人特别多。诗歌方面,明朝吴中诗派的杨基,声名仅次于高启,诗作意象新巧,如写景佳作《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写出春雨中天平山清新美丽的景色,也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才子型文人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冯梦龙(1574—1646),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弟兄三人都是当时苏州文坛上的有名人物,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善诗。明代吴地文学清朝钱谦益领衔的虞山诗派、吴伟业领衔的娄东诗群和沈德潜领衔的格调诗派是当时文坛上有名的诗人集群。虞山诗派清代,吴地文学群星闪烁,吴伟业、汪琬、叶燮、冯班、薛雪、毛宗岗、金圣叹……在各自的领域丰富了地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历史。通俗文学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沈璟为首的吴江派等为文人唱和与切磋提供了园地,有力地推动了吴地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发展。唐宋派顾炎武被誉为“学贯天人”的大儒,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山川地理、艺文兵书、音韵训诂以及经史百家,都有深入地研究。他学术视野宽广,著述丰富,遍及经、史、子、集等类,“清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学者称亭林先生”。朴学之风清代吴地文学04现当代吴地文学1909年,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宣告成立。他们研究文学,以苏州为重要活动地点,主要领导和骨干都是苏州籍作家,如柳亚子、陈去病、吴梅、包天笑等。南社鸳鸯蝴蝶派是一文学流派,又称“民国旧派文学”,形成于清末民初,与民国相始终。这一派别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回收利用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机器人视觉引导的精密装配技术考核试卷
- 纤维原料的制备和性能调控植物纤维材料考核试卷
- 机器人智能算法研究考核试卷
- 竹浆在纸品透气性与防水性平衡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机动车燃油价格波动与预测考核试卷
- 畜牧业与粮食生产的发展策略考核试卷
- 核电站运行中的核燃料管理安全考核试卷
-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考核试卷
- (全)美容师(技师)作业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内部题库2024版)
- 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
- 变电站(发电厂)第一、二种工作票格式样本
-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法改革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 中国戏剧史导论
- 8.6《林黛玉进贾府》课本剧剧本
- LY/T 2005-2012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 GB/T 5413.27-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DHA、EPA的测定
- 泌尿系统中药方
- GB/T 13290-2014工业用丙烯和丁二烯液态采样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