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7+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周测7+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周测7+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周测7+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周测7+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测7中国版图的奠定与挑战——明清的建立与危机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2024·南京高一期末)钱穆《国史新论》载:“明朝皇帝在法理上,变成了政府的真正领袖,一切最高命令,都由皇帝发布。”形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B.宦官专权局面形成C.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D.中央集权日趋加强2.(2023·雅安高一阶段练习)明初朝廷曾宣布,“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洪武三年(1370)十月,中书省臣奏:高丽使者入贡,多赍私物货鬻(卖),请征其税。朱元璋说:“远夷跋涉万里而来,暂尔鬻(卖)求利,难与商贾同论,听其交易,勿征其税。”由此可知。明初()A.放松了对倭寇的经济封锁B.杜绝了私人的海外贸易C.关注东部沿海的安全形势D.重视维持朝贡贸易体系3.(2024·沈阳高一期末)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至仁宗时,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明宣宗时,内阁有了属官和办公机构,并能以“票拟”的形式参与政治。这些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皇权已达到顶峰 B.内阁与丞相制一致C.内阁取代了六部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4.(2024·武汉高一校联考)《明史》载,太祖制,内臣(宦官)不许读书识字。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于是多通文墨,晓古今。这一变化()A.是中枢政治运作变革的产物B.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C.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D.体现了皇权受到宦官的制约5.(2024·成都高一阶段练习)据《土司底簿》记载,明代的土司实际上是世袭的,但新土司向朝廷请袭时“必以并无世袭之文上请”,而皇帝圣旨上也必定写上“姑准任事,仍不世袭”等话。明廷这一做法()A.实际上放松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B.消除了土司制赖以存在的基础C.不利于改土归流政策的广泛实施D.维护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主权6.(2023·湖南卷,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7.(2024·长沙高一期中)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军队平定云南时,朱元璋发下榜文,在土官地区建立地方儒学,“大行教化”;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明朝还部分延续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对东北女真等民族,明政府采取招抚、羁縻等政策。材料综合反映明朝经营管理民族事务的主要特点是()A.因俗而治 B.分而治之C.方式多样 D.战和不定8.(2024·哈尔滨高一期末)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性坚质细”的海外硬木传入中国,使中国匠师们对硬木操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朝工匠们使用郑和下西洋进口的苏麻离青为呈色剂,形成了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据此可推知,郑和下西洋()A.重视对海外商品大量进口B.有利于改进国内生产技术C.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D.给航线沿岸居民带来灾难9.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由此可知,明朝中期民族政策()A.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B.消除了民族差异C.开拓了明王朝的版图D.首创了册封制度10.(2023·郑州高一校联考)明末农民起义期间,不仅广大贫苦农民“荷(扛)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而且许多手工业者、小商贩、城市贫民也踊跃加入起义队伍。这种状况反映出明末()A.中央集权体制走向瓦解B.封建统治危机凸显C.阶级斗争性质发生变革D.民族矛盾日益激化11.康熙亲政后勤于政事,他虽曾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但其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并巩固。下列事件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是()A.设立军机处 B.设立伊犁将军C.推行金瓶掣签 D.签订《尼布楚条约》12.(2024·重庆渝中区高一阶段练习)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先由臣下密奏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扩大了中央官员的权力B.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C.强化了官员行政的监督D.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13.(2023·邯郸高一期末)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后又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且有固定的录取名额。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清政府上述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利于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C.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D.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14.法国学者伏尔泰(1694-1778)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15.(2024·南阳高一阶段练习)《大国霸业的兴衰》中指出,清朝是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以下机构最能佐证作者说法的是()A.中书省 B.宣政院C.尚书省 D.军机处16.下表展示了清朝军机处的日常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发送军机处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开面将谕旨抄录备案A.军机大臣统领百官B.中枢机构相互制约C.皇帝掌控军国要务D.权力分割过于繁密17.(2023·哈尔滨高一校联考)清朝皇帝多认为“军机处,其地重要,其弊极少,较诸汉相国府,唐之中书、门下,宋之三省,明之内阁,有利无弊……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日事日毕”。这说明军机处()A.具有行政决策权力B.行政办事效率比较高C.限制了宰相的权力D.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18.(2023·北京卷,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19.(2024·苏州高一期中)下表为清朝前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据表可知清朝前期()清朝皇帝纪年时间/年人口/亿耕地/顷乾隆十八年17531.847352218乾隆四十九年17842.867605694嘉庆十七年18123.347889256A.高产农作物传入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繁荣局面下隐藏着不稳定因素D.边疆地区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20.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朱元璋于1382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大学士……其时,内阁学士的官职只有五品,又不能参与机要,在朝廷里的地位并不高。明成祖即位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此时内阁大学士相比朱元璋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是深得成祖信任的心腹,且得以参预机务。但是在官制的设置上,他们仍均为五品以下官员。洪熙、宣德年间,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并且还以六部尚书来兼任,同时获得了对内阁权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票拟”之权。到了嘉靖朝,首辅制度形成,在朝位座次上,内阁首辅已经超过了尚书。可以说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权相的地位。——摘编自李子龙《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材料二内阁具有票拟、草拟诏敕、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尤其是在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的10年里,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内阁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内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或者延缓最高决策的制定。阁臣工作的效率、封驳奏章的次数以及人员的素质,对行政效能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改变皇帝的意志。内阁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阁臣与皇帝和皇太子大多都有师保关系,他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显然要多于其他大臣。——摘编自于江泰《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朝内阁权力的变化。(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制度在明朝政治中的作用。(9分)22.(2024·广州高一阶段练习)(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的疆域范围在历代统一王朝国家中不算广阔,但其采取的移民实边、兴办学堂、开设科举等积极的边疆治理举措,取得了较大成功。就移民实边来说,据历史记载,移民云南的便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派遣大亚的驻军到边疆就地屯垦屯耕。战时拿起刀枪御敌,平时举起锄头种粮,不仅筑起了一道边防防线,也使曾经的不毛之地留下了万顷良田。——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材料二自康熙至道光,台湾府、厅、县志修成且保存至今21部,另有私人纂修志书多种。其中,有关台湾收复后社会变化的记载随时间推移而增多。如乾隆年间《重修凤山县志》记载,台湾由“不粪种”“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除”,到“生齿日繁……勤耘耕、浚沟洫,力耕不让中土”;雍正年间《台海使槎录》等志书亦载台湾少数民族从“无田器”,到“耕种加牛车犁耙与汉人同”,以至“礼节近亦渐学汉人”“骎骎乎有中土之习”。——摘编自柳浪《清代台湾地方建置与方志编纂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清移民实边在边疆治理中的历史作用。若将材料一作为史料用于边疆治理研究有何局限?(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2024·南京高一期末)钱穆《国史新论》载:“明朝皇帝在法理上,变成了政府的真正领袖,一切最高命令,都由皇帝发布。”形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B.宦官专权局面形成C.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D.中央集权日趋加强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朝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导,最高命令由皇帝发布,说明当时皇权专制强化,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加强皇权的突出措施是废除宰相制度,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是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为限制内阁权力而提高司礼监地位而产生的后果,排除B项;内阁制形成是明朝皇权强化的表现,并不是原因,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2.(2023·雅安高一阶段练习)明初朝廷曾宣布,“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洪武三年(1370)十月,中书省臣奏:高丽使者入贡,多赍私物货鬻(卖),请征其税。朱元璋说:“远夷跋涉万里而来,暂尔鬻(卖)求利,难与商贾同论,听其交易,勿征其税。”由此可知。明初()A.放松了对倭寇的经济封锁B.杜绝了私人的海外贸易C.关注东部沿海的安全形势D.重视维持朝贡贸易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不计经济效益,官方使节往返以礼物赠答的方式进行贸易,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明朝的藩属国与中国进行贸易,并非倭寇进行走私活动,排除A项;“杜绝了私人的海外贸易”与材料“高丽使者入贡,多赍私物货鬻(卖)……‘听其交易’”相矛盾,排除B项;“关注东部沿海的安全形势”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3.(2024·沈阳高一期末)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至仁宗时,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明宣宗时,内阁有了属官和办公机构,并能以“票拟”的形式参与政治。这些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皇权已达到顶峰 B.内阁与丞相制一致C.内阁取代了六部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内阁从不参与机务到以“票拟”的形式参与政治,反映了内阁权力和地位有所提升,内阁权力的大小来源于君主,因此本质上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D项正确;清朝设立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排除A项;内阁不是丞相,排除B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并不能取代六部,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4.(2024·武汉高一校联考)《明史》载,太祖制,内臣(宦官)不许读书识字。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于是多通文墨,晓古今。这一变化()A.是中枢政治运作变革的产物B.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C.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D.体现了皇权受到宦官的制约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皇权不断强化,通过提高宦官的文化水平,以司礼监制约内阁,反映了中枢政治运作变革,A项正确;材料仅提及宦官的情况,无法得出整个社会文化水平提升,排除B项;材料中的这一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而非为了提升行政效率,排除C项;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权,其无力对皇权形成制约,排除D项。5.(2024·成都高一阶段练习)据《土司底簿》记载,明代的土司实际上是世袭的,但新土司向朝廷请袭时“必以并无世袭之文上请”,而皇帝圣旨上也必定写上“姑准任事,仍不世袭”等话。明廷这一做法()A.实际上放松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B.消除了土司制赖以存在的基础C.不利于改土归流政策的广泛实施D.维护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主权答案D解析明代土司实际上是世袭的,但新土司向朝廷请袭时却要声明并无世袭之文,而皇帝圣旨上也必定写上“姑准任事,仍不世袭”等话,这说明明廷是在维护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主权,D项正确;新土司就任需要向朝廷请袭,并要得到皇帝的圣旨批准,这说明明廷并未放松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排除A项;“消除了土司制赖以存在的基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改土归流政策是在清代推行的,排除C项。6.(2023·湖南卷,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政权的权威,故D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儒家学说有何新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书籍的向外流通渠道是否畅通,排除B项;“赐书”形式大于内容,不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排除C项。7.(2024·长沙高一期中)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军队平定云南时,朱元璋发下榜文,在土官地区建立地方儒学,“大行教化”;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明朝还部分延续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对东北女真等民族,明政府采取招抚、羁縻等政策。材料综合反映明朝经营管理民族事务的主要特点是()A.因俗而治 B.分而治之C.方式多样 D.战和不定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明朝经营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方式有武力征服、教化、经贸往来、设机构、招抚、羁縻等,反映了明朝经营管理民族事务的主要特点是方式多样,C项正确;因俗而治、分而治之、战和不定都是明朝经营管理民族事务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A、B、D项。8.(2024·哈尔滨高一期末)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性坚质细”的海外硬木传入中国,使中国匠师们对硬木操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朝工匠们使用郑和下西洋进口的苏麻离青为呈色剂,形成了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据此可推知,郑和下西洋()A.重视对海外商品大量进口B.有利于改进国内生产技术C.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D.给航线沿岸居民带来灾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郑和下西洋引进海外的硬木及苏麻离青,丰富了中国匠师们对硬木操作的经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青花的风格,对改进国内生产技术起到作用,B项正确;硬木和苏麻离青的引进并不代表明政府重视海外商品的进口,排除A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给航线沿岸居民带来灾难”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9.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由此可知,明朝中期民族政策()A.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B.消除了民族差异C.开拓了明王朝的版图D.首创了册封制度答案A解析明穆宗册封鞑靼首领,强调“华夷为一家”,希望各族长期“并生并育”等,反映出明朝中期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故选A项;“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蒙古在这一时期早已是中国的领土,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内部关系,所以不能说王朝疆域版图有所扩大,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早在唐朝就有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制度,并非明朝首创,排除D项。10.(2023·郑州高一校联考)明末农民起义期间,不仅广大贫苦农民“荷(扛)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而且许多手工业者、小商贩、城市贫民也踊跃加入起义队伍。这种状况反映出明末()A.中央集权体制走向瓦解B.封建统治危机凸显C.阶级斗争性质发生变革D.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末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被迫揭竿而起,统治危机凸显,B项正确;“走向瓦解”的表述过于夸大,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的“明末农民起义”仍然属于传统农民起义,阶级斗争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民族矛盾,排除D项。11.康熙亲政后勤于政事,他虽曾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但其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并巩固。下列事件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是()A.设立军机处 B.设立伊犁将军C.推行金瓶掣签 D.签订《尼布楚条约》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康熙年间,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我国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故选D项;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排除A项;设置伊犁将军、推行金瓶掣签制度的是乾隆皇帝,排除B、C项。12.(2024·重庆渝中区高一阶段练习)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先由臣下密奏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扩大了中央官员的权力B.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C.强化了官员行政的监督D.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获得密奏权的官员众多,奏事内容广泛,通过皇帝御览,真正实现了及时的下情上达,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这些官员是中央官员,排除A项;强化了对官员行政的监督只是密折奏事制度的作用之一,C项概括不全面,排除;在古代人治社会,密折制度不能确保朝廷决策的合理性,排除D项。13.(2023·邯郸高一期末)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后又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且有固定的录取名额。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清政府上述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利于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C.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D.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管理的措施,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未体现封建专制皇权的强化,排除A项;材料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措施,“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排除D项。14.法国学者伏尔泰(1694-1778)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清政府在有效抵御沙俄和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基础上,平定天山南北的叛乱,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并长期保持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因此材料是对“康乾盛世”的描述,B项正确;“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唐朝时期的盛世,排除A、C项;“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的盛世,排除D项。15.(2024·南阳高一阶段练习)《大国霸业的兴衰》中指出,清朝是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以下机构最能佐证作者说法的是()A.中书省 B.宣政院C.尚书省 D.军机处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清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主要负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军机处最能佐证作者的说法,D项正确;中书省在明朝已被废除,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排除B项;清朝六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不设尚书省,排除C项。16.下表展示了清朝军机处的日常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发送军机处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开面将谕旨抄录备案A.军机大臣统领百官B.中枢机构相互制约C.皇帝掌控军国要务D.权力分割过于繁密答案C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军机处的日常工作就是上传下达奏折、述旨和抄录谕旨备案,整个流程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信息,所有军国要务全由皇帝掌控,故选C项;军机大臣没有统领百官的权限,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其他中枢机构与军机处之间的关系,据此不能得出中枢机构相互制约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了军机处这一个机构的职权及流程,与权力分割无任何关联,排除D项。17.(2023·哈尔滨高一校联考)清朝皇帝多认为“军机处,其地重要,其弊极少,较诸汉相国府,唐之中书、门下,宋之三省,明之内阁,有利无弊……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日事日毕”。这说明军机处()A.具有行政决策权力B.行政办事效率比较高C.限制了宰相的权力D.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日事日毕”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B项正确;军机处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无决策权,排除A项;当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C项;军机处并未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排除D项。18.(2023·北京卷,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排除D项。19.(2024·苏州高一期中)下表为清朝前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据表可知清朝前期()清朝皇帝纪年时间/年人口/亿耕地/顷乾隆十八年17531.847352218乾隆四十九年17842.867605694嘉庆十七年18123.347889256A.高产农作物传入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繁荣局面下隐藏着不稳定因素D.边疆地区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中期人口数量急剧上升,而耕地面积的增加却不多,这使得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反映了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说明繁荣局面下隐藏着统治危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高产农作物传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由雇佣劳动关系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耕地面积是边疆地区还是中原地区,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0.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选C项;“一切”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只能暂时延缓西方的侵略,不能有效维护清朝的疆域版图,排除B项;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不能提高清政府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朱元璋于1382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大学士……其时,内阁学士的官职只有五品,又不能参与机要,在朝廷里的地位并不高。明成祖即位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此时内阁大学士相比朱元璋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是深得成祖信任的心腹,且得以参预机务。但是在官制的设置上,他们仍均为五品以下官员。洪熙、宣德年间,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并且还以六部尚书来兼任,同时获得了对内阁权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票拟”之权。到了嘉靖朝,首辅制度形成,在朝位座次上,内阁首辅已经超过了尚书。可以说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权相的地位。——摘编自李子龙《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材料二内阁具有票拟、草拟诏敕、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尤其是在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的10年里,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