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逻辑知识
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1、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其自身都具有同一性;如果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如果它是假的,那么它就是假的。公式:A是A
违反“同一律”就会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划分不当”“发生歧义”“以偏概全”等。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公式:A不是非A违反“矛盾律”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公式:A或者非A违反“排中律”就会犯“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充足理由律:在思维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真实性需要确定的判断被判定为真时,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公式: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鲁迅的作品”在大前提中指鲁迅著作的总称,在小前提中指“各个”作品的通称。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②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问原因,庄子回答“是在濠上这个地方知道的”,是答地点,答非所问,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顾客说的意思是“你弄脏了我的汤”,而服务员的回答是以为顾客关心他痛不痛,答非所问,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④“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都有人来开门呢,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人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头骨小”和“小时候的头骨”不是同一个概念,耍戏法的人在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再者,“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夭折了”,与事实“拿破仑并未夭折”互相矛盾了,又违反了“不矛盾律”。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的说法错误,《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是互相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要么赞成读,要么赞成不读。⑦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不薄当然就是厚了,不白当然就是黑”这两个判断并不具备充足的理由。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一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谬种”的理由是死得不是时候,这个理由并不充分,违反“充足理由律”,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诽谤”,隐藏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方一直在诽谤说话人。对方无论回答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可能是虚假的。这种错误叫做“不当预设”,违背了排中律。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一)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关于演绎推理,还存在以下几种定义: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②它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③它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④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联系的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的形式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1)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例如: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小项S)都是知识分子(中项M),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大项P)。(2)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种。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①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是0,那么这个数能被5整除;这个数的末位是0,所以这个数能被5整除;②如果一个图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四边相等;这个图形四边不相等,所以,它不是正方形。两个例子中的大前提都是一个假言判断,所以这种推理尽管与三段论有相似的地方,但它不是三段论。②必要条件假言推理:A只有肥料足,菜才长得好。这块地的菜长得好,所以,这块地肥料足。B育种时,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种子才能发芽。这次育种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所以种子没有发芽。(3)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①相容的选言推理:这个三段论的错误,或者是前提不正确,或者是推理不符合规则;这个三段论的前提是正确的,所以,这个三段论的错误是推理不符合规则。②不相容的选言推理:A一个词,要么是褒义的、要么是贬义的,要么是中性的。“结果”是个中性词,所以,“结果”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B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不是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它是个钝角三角形。(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根据前提所考察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例如: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课本P94例子,探析推理形式,及其正确与否。①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明确: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②《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明确:这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石兽要么在上游,要么在原地,要么在下游;不在原地,也不在下游;所以,石兽在上游。③《红楼梦》第64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明确: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演绎推理,叫二难推理,它的推理形式如下:如果我去林妹妹处,足以致疾;如果我不去林妹妹处,足以致疾;我要么去,要么不去,总之,皆足以致疾。④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明确:这是个简单枚举的归纳推理:结论是“物以稀为贵”,前提是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就美其名曰“龙舌兰”。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明确: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类比推理:前提“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结论“皆以美于徐公”类比“王之蔽甚矣”。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一)关注隐含前提在直接论证中,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出现部分前提的省略,这些省略的前提却往往又隐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隐含前提的来源:它们往往来源于生活经验、传统文化、格言警句等。它们经过潜移默化,已经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信念,在我们心中,已经成为不证自明的真理。因此,它们往往被隐藏,我们的理性之光照不到它们。注意在论证合理化的基础上尽量符合作者原意。【例】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故不必辞行)。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如何由第一个理由“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推出可以不去辞行的?已知前提: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已知结论:沛公您不必辞行。隐含前提:①向项羽辞行是“细谨”,是“小让”②沛公您是为大事、行大礼之人注意:一个论证中隐含前提可能不只一个。(二)学会间接论证(1)间接论证直接举例或从其他观点出发证实或证伪某个观点,叫作直接论证。一般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论证的难度较大或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间接论证,主要运用“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A排除法: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只要找出证据否定其他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种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实际上就是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B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排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观点。其根据的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C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三)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这位“虚拟论敌”可能会“驳论点”——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者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驳论据”——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驳论证”——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所以我们就要在论点、论据和论证中做到无懈可击,让“论敌”无处可驳。根据(数据):论证的事实论据、理由。结论:要被证明的陈述、主题、观点。保证:用来连接证据和结论之间的普遍性原则、规律等,常常是三段论中的大前提,或者是隐含假设。支撑:用来支持上面的保证(大前提)的陈述、理由,它不是直接支持结论,而是支持保证,表明这些原则或关系为真。辩驳:对已知的反例、例外的考虑、反驳和说明。限定:对保证、结论的范围和强度进行限定的修饰词,有对反例的考虑,从而对结论进行限定。四、典型题例(见语用题资料“题点十三:逻辑推断类”)【2024届青岛市高三二模】语用贾母闻知宝玉被吓,细问原由,众人不敢再隐,只得回明。贾母道:“我必料到有此事。如今各处上夜都不小心,还是小事,只怕他们就是贼也未可知。”当下邢夫人并尤氏等都过来请安,凤姐及李纨姊妹等皆陪侍,听贾母如此说,都默无所答。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是大家偷着一时半刻,或夜里坐更时,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小小的顽意,不过为熬困。近来渐次发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贾母听了,忙说:“你既知道,为何不早回我们来?”探春道:“我(
①)想着太太事多,(
②)连日不自在,(
③)没回。只告诉了大嫂子和管事的人们,戒饬过几次,近日好些。”
贾母忙道:“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你自为耍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殊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寻张觅李,其中夜静人稀,趋便藏贼引奸引盗,何等事做不出来。况且园内的姊妹们起居所伴者皆系丫头媳妇们,贤愚混杂,贼盗事小,再有别事,倘略沾带些,关系不小。这事岂可轻恕。”探春听说,便默然归坐。19.针对探春对于“耍钱”一事的认识,贾母阐明了其中的利害。有人认为贾母的话有逻辑错误,请结合材料简析。(4分)参考答案:贾母的逻辑是:耍钱就会吃酒,吃酒就会任意开锁,开锁即或买东西,或寻张觅李,或买东西,或寻张觅李,就会藏贼引奸引盗。(内容分析)这种逻辑掩盖了“耍钱”的其他可能性,过于绝对,不能与事实完全相符,犯了必要条件不充分的错误。(逻辑分析)【2023韶关二模】信息类阅读4.
直言三段论是根据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的一种演绎推理方式。请结合材料三第①段材料,运用直言三段论的形式展示其推理过程。(4分)
附文段:①所谓直接表现人民性,是指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历代民间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如《诗经》中的《伐檀》,就正面描绘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硕鼠》既喊出了人民群众反抗剥削的呼声,又表达了他们追求“乐土”的美好理想。历代进步文人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少直接表现“人民性”的篇章,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关汉卿的《窦娥冤》,都真实地描写了人民生活,反映了民间疾苦,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同情。小说《水浒传》则歌颂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展现了农民英雄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质,因此,这些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人民性。【参考答案】(1)大前提:凡是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都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商入围资格预审文件须知3篇
- 延期合同补充条款3篇
- 后浇带施工合同项目经理职责3篇
- 工程用土方运输规定样本
- 发包方提前终止合同3篇
- 合伙协议合同合作方合作理念3篇
- 健身中心交接协议书详细版3篇
- 垃圾场施工宣传合同3篇
- 产品委托生产合同样本3篇
- 煤气化过程中的合成气质量分析与调控方法考核试卷
- 三级电子商务师测试试题库与答案
-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新高考福建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农业技术推广探究文献综述2300字】
- 2024年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生儿肠胀气课件
- 物业管理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专题17浮力与液面升降问题(选择、填空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 《麻醉后苏醒延迟》课件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
- 06J403-1 楼梯、栏杆、栏板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