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下学期六年级下姆

课题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章节第一组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学目标1

2.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

3.理解两篇文言文中所讲的道理,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文翻译。

教学重点1

2理解《学弈》中的两个人有不同结果的原因;

理解《两小儿辩日》中的“两小儿”对自身观点的解释。

课文翻译

教学难点

一、词语教学法:

1.教师带读重点词语;2.板书并举例以说明词意;

二、课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划分句读;2.画结构图解析文章大意;

3.通过补空翻译、讲故事等练习方式巩固课文。

课时

教学时间4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1.介绍《孟子》及文章故事背景,导入新课;

2.老师慢节奏带读两遍,学生边听边划分句读并标注生词拼音;

3抽.读、领读课文;

4解.释:弈、通国、善、诲、援、弓缴、弗若等词的读音和意思。

第二课时

1精.读课文,根据上一课解释词语并结合课文整体内容请同学讲出《学弈》

这个故事的大概;

教学过程

2.逐句翻译课文,并将板书,学生做好记录;

3画.出课文大意图示,总结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4抄.写、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1介.绍孔子其人,并用“这么厉害的圣人和几岁小孩谁更聪明呢?”的话

题引入课文;

2.老师慢节奏带读两遍,学生边听边划分句读并标注生词拼音;

3.请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他是否读错;

4解.释:辩斗、故、去、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决、孰、汝、知

等词的读音和意思。

第1页共27页

第四课时

1.根据上一课所学并结合课文整体内容请同学讲出《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2.请学生试着翻译简单的句子。老师再逐句翻译课文,并将板书,学生做

好记录;

3.画出课文大意图示,总结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4.结合两则文言文总结出“学习无止境、学习须专注、学习须勤思”的道

理。

5.全班齐读两篇文章,布置作业。

专心致志件

一人

唯弈秋之为听相

二心一悬果

思援弓缴而射之不

板书设计

两小儿大则近、小则远

7凉则远、热则近

儿f

孔子_^不能决也、多知乎

《学弈》讲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在同样的情况下,因两人学习态度不

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绝不可

三心二意的道理。

小结

《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心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

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学无止境。

一、背诵课文;

二、词语解释

1.弈:下棋2.诲:教诲3.鸿鹄:天鹅4.使:让

5.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6.至:到

7.然:这样8.辩日:争辩太阳的远近9•多知:知识丰富

布置作业

近义词:专心致志---'心一意

反义词: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三、多音字组词

为(wei认为)(wei因为)斗{dbu斗胆}{dou斗争}

缴{zhu6弓缴}{jiao缴费}

第2页共27页

课题第二课匆匆章节第一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

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

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一、词语教学法:

1.初读词语;2.精读并讲解词义。

二、课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听读、带读;

2.精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课文详解。

教具

4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介绍朱自清先生。

2、解题:我们上学期学过了“行色匆匆”这个词。在朱自清先生的文

章里,标题“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学生词、读课文

、老师带读生字,板书并释义: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

教学过程1

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小组竞赛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结合课文内容深化记忆生词,请学生用生词造句。

4、找出课文里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请人读出来。

5、请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互查互批,加深印象。

6、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第二课时

一、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生词。全班齐读课文后听写生词到听写本。

第3页共27页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有几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

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

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

章内容中想开去一一(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

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

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

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

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

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

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

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

教学过程

题,他有没有回答?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

里体会到的?

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三课时

一、指出上节课听写出现的问题,并让学生订正。

(-)自主阅读,集体交流: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2、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

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

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二)、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

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第4页共27页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

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一一,我能做一一,我还能

做----O

五、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提出问题时

匆间

具体说明

板书设计去

首尾呼应复

本文细腻地刻画了时间飞快的脚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小结

全文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作者心灵的不平,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

年的普遍情绪。

一、生字:挪、蒸

二、词语解释

1.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2.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布置作业3

4.蒸融:蒸发、融化

5.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三、近义词:徘徊一彷徨挪移一挪动叹息一叹气觉察一发觉

四、反义词:空虚一充实聪明一愚笨伶伶俐俐一慢慢腾腾

五、多音字组词:觉{ju自发觉}{ji^。睡觉}

六、词语听写:挪移、蒸融、头涔涔、汗潸潸、伶伶俐俐

第5页共27页

课题第三课桃花心木章节第一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

生机、莫名其妙。”

教学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

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并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一、词语教学法:

1.初读词语;2.解释词义并造句。

二、课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听读、带读;

2.精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课文详解。

教具

4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林清玄(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

湾高雄人,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

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

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

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

教学过程

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

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2.课件出示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

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荫果大,卵形,木

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

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3.初读生字词:秧、萎、番、锻、雅、勃、偶尔、莫名其妙、从从容容、

无缘无故、汲水、语重心长、勃勃生机

4.找出本课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5.初读课文、听读、带读。

第6页共27页

6.思考: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他写了些什么?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

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3.自学生字新词,给下列字组词。

萎()秧()番()锻()勃()

委()殃()翻()段()脖()

4.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一、自主品读,理解课文

1.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回答同学们这些问题。(尽量用书上的话)

教学过程2

二、引领研读,感悟道理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

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

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

几株树苗来补种。

1.指名用疑惑的语气朗读育苗人奇怪的举动。

2.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你心里又有哪

些猜想呢?你想问育苗人什么?

3.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

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每天来浇水,桃

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他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1.指名读出文中的句子,然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

2.他的笑是什么意思呢?读一读种树人的话,体会体会种树人当时的

心情。

3.“语重心长”的意思明白吗?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说种树人的话。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

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

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这里的“不确定”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树木的“不

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生活指生活的变化

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往往会“经得起生活

第7页共27页

的考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赞美、

感激、欣慰、骄傲一一)

三、拓展延伸,感悟表达

1.作者林清玄只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吗?

2.我们以前学过哪借物寓人的文章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种写法,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人

天数不定自找水源

水量不定汲水生长经受考验水量不定

时间不定拼命挣扎独立自主

次数不定减少枯萎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种桃花心木的人不按规律给树苗浇水,锻炼树苗自己寻找

小结

水源、独立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经受住考验的人,

才能长大成才的道理。

一.生字:秧、萎、番、锻、雅、勃

二.词语解释

偶尔:有时候。

置1.

2.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从从容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

作3

4.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

5.汲水:汲取水分。

6.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深意长。

7.勃勃生机:精神旺盛的样子。

三、近义词:枯萎一干枯偶尔一偶然

语重心长一苦口婆心勃勃生机一生机盎然

四、反义词:优雅一粗俗偶尔一经常

依赖一自立勃勃生机一轻描淡写

五、词语听写:插秧、枯萎、锻炼、优雅、勃勃生机、莫名其妙、从从容容、

无缘无故、语重心长

第8页共27页

课题第六课北京的春节章节第二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中提到了哪些;方日?人们是怎么庆祝这些节日

教学目标2.

的?

3.理解全文内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积累精彩的句子。

教学重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揣摩本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教学难点

一、词语教学法:

1.初读词语;2.解释词义并造句。

二、课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听读、带读;

2.精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课文详解。

多媒体

教具

3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

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

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

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教学过程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生字词: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

麦、寺、逛、万象更新、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娴熟、张灯结彩

2.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3.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

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4.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八一-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一

-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

九结束)

5.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

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第9页共27页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

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缗节,但地

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

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

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一、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火丁火

1.如果说除夕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

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

多。(灯的数量多;灯的种类多)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

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

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

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

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

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其他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除夕和元宵节印象深刻。)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比较一

下写法上的不同。(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

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

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第10页共27页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

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

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

“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

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

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鲤,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

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

感受或希望。

热闹的节日

京浓郁的民俗

板书设计

的--------->

节淳厚的亲情

北京的春节一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一-腊月二十三一-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民风民俗的画卷,

小结

表现了春节的隆重和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祥和,表达了作者

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一.生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

二.词语解释

1.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者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2.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3.娴熟:熟练

4.张灯结彩: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5.截然不同:形容两个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三、近义词:特别一特殊充足一充分规矩一规则娴熟一熟练

四、反义词:充足一缺乏高潮一低潮美丽一丑陋

五、多音字组词:熬信。熬菜}{玲。熬出头}铺{pU铺床}{pCi店铺}

第11页共27页

课题第十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章节第三组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积累新词;

教学目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L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

教学难点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词语教学法:

1.初读词语;2.精读并讲解词义。

二、课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听读、带读;

2.精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课文详解。

教具

4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

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

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生字:乖、裙、兜、币、哎、厨、乖巧、冻僵、摇摇摆摆、橱

窗、闪烁、慈爱。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过程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

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

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

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

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

第12页共27页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

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

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

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指名朗读。

5.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

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

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

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

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

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三、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

教学过程

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

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

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

第二部分,画出来。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

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

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

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

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

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

奶留住。

第13页共27页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

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

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

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

脱了现实的残酷。

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

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

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

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

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

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

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

板书设计揭

卖大半夜卖火

柴大火炉:温暖本

的烤鹅:食物主

>—

五次擦燃火—>

小---->圣诞树:欢乐义

女奶奶:爱抚社

孩美好的地方:幸福会

冻死在街头的

本文通过记叙一个贫苦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揭示了资

小结

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一、生字:晶乖、裙、兜、币、哎、厨

布二、词语解释

1.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2.冻僵:肢体因受冻而僵硬。

3.摇摇摆摆:行走不稳的样子。

4.橱窗: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

闪烁:发出光亮,看起来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三、近义词可怜一怜悯暖烘烘一暖融融

慈爱一慈祥精致一精细

四、反义词奇异一普通暖烘烘一冷飕飕

强烈一微弱

五、多音字组词

缝{釐ng缝补}{f6ng缝隙}挣{zhGng挣钱}{zheng挣扎}

卷行向ng席卷}{ju新试卷}

第14页共27页

六、词语听写:乖巧、围裙、兜着、硬币、橱窗、哆哆嗦嗦

课题第十一课凡卡章节第三组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积累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目标

3.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体会凡卡内心

的痛苦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并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重点

体会凡卡在家和当学徒的两种生活,学习对比、衬托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一、词语教学法:

1.初读词语;2.精读并讲解词义。

二、课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听读、带读;

2.精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课文详解。

教具

4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节课导入:

我们印象中的大年夜是幸福、快乐的,可是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中的小女孩是悲惨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一个男孩不行的大年夜。

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

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

教学过程

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

(-)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第15页共27页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

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

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

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

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

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1部分:1-2段。第2部分:3T9段。第3部分:20-21段。)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莫斯科悲惨的学徒生活,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课文中凡卡写信的内容。(第3、8、10、11、12、15段)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

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当学徒受尽折磨;③求爷爷带走;④莫斯科不

是穷人的;⑤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

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的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插叙。)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很快乐。)

(4)指导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4、5自然段。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第16页共27页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是“美”的。)

(宁静、优美、柔和、……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7)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

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圣诞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

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家乡的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