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雷雨》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雷雨》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雷雨》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雷雨》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雷雨》的相关剧情。

2.理清周、鲁两家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列出图表。

3.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

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教学重点

1.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2.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

性。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

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却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年仅二

十三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它在中国演了七十多

年,却经久不衰。它除了生命的毁灭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之谜,究

竟还能给我们多少人与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

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

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的三要素):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

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

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

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

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

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

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

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

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

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女子

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

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

他们应召回国。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

等剧本。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

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有人说,《雷雨》是“一

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有人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

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当然也有人说,《雷雨》不过是

一部多角爱情剧而已。也许,正是因为《雷雨》里有无数个难解的谜,有深刻

而丰富的内涵,才构筑了作品不可抗拒的魅力。

3.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

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三十多

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

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

戏从封建资本家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和后母繁漪的乱伦

关系面临破裂开始。这罪恶的根源却要追溯到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周朴园还是个

大少爷,诱骗了女仆侍萍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

姐结婚,将遭受他凌辱的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出家门。大儿子被保留下来,

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后来的鲁大海)才生下三天,病得奄奄一息,

周朴园只好让侍萍抱走了。侍萍走投无路,跳河自杀,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

后来,侍萍带着儿子嫁给鲁贵,又生了女儿四凤。侍萍被赶出周家后,在济南某

校当女佣,四凤做了周家的使女,鲁大海也在周家矿上当了工人。周朴园后来又

娶了第三任太太繁漪,繁漪当时只有十七岁,他的冷酷和专横,使繁漪如同生活

在枯井中,在周公馆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

怯懦、自私的周萍渐渐厌恶了这种关系,又勾引了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

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当侍萍找到周公馆,才发觉女儿的主人就是周朴园。此

时,鲁大海代表工人也到周家找周朴园谈判。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侍萍带走

四凤后,逼她起誓永远不见周家的人,四凤非常害怕。这时周萍又跑到四凤家与

她纠缠,外面雷雨大作。鲁大海发现了周萍,但在母亲的压力下又将他放走。四

凤出走。侍萍和鲁大海寻四凤到了周家,侍萍痛苦万分,要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

永不相见。而一直在死死缠住周萍并暗中窥知这一切的禁漪,欲愤难捺,孤注一

掷。她令人锁上大门,从楼上叫下周朴园,当众揭开这一切。四凤和周萍才知道

他们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

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萍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

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三、字词积累

1、正音

烦躁(ZQO)汗涔涔(c6n)惊愕1)窟窿(16ng)

弥补(ml)谛(di)听江堤(di)咀(ju)嚼

沉吟(yin)伺(ci)候报应(ying)缜(zhen)密

2、词语解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P92注①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6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有B: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四、初读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

2、提问:《雷雨》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鲁四凤、繁漪。

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关系。

这一幕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原本是一

家,分别为夫妻、父(母)子、兄弟的关系。但30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

十分复杂,已超出了家庭、血缘的意义,他们之间有着尖锐的冲突。

3、把握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

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周

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哪些人的?这些矛盾冲突的起止在哪儿?矛盾的实质

是什么?

明确:表现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的

矛盾冲突,以及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尖锐的

阶级冲突。

4、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明确: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意外相见,二人之间展

开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揭露封建阶级的伪善、冷酷、凶残和罪恶。

第一场以鲁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层:

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

悲惨遭遇。

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写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变化和鲁侍萍的表

现。

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父子相见,却是仇人,

血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能不喊出“这真是一群

强盗”。本场主要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通过周朴园与鲁大

海的激烈冲突,揭露了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

抗。

第一场:三十年后鲁侍萍与周朴园再次见面

周朴园一f鲁侍萍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鲁大海与周朴园、鲁侍萍、周萍会面

周朴园一f鲁大海冲突

五、课堂小结

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在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

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应着重阅读剧本,了解作品的戏剧冲突,看哪些冲突是主

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四、课堂小

六、布置作业

课下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七、板书设计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过去的矛盾

第一场:三十年后鲁侍萍与周朴园再次见面

周朴园一f鲁侍萍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现在的矛盾

第二场:鲁大海与周朴园、鲁侍萍、周萍会面

周朴园-一鲁大海冲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

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

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二、具体研习课文

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一)研习第一场的第一层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一层

指定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第一场的情节,要求叙述时尽量详细点。

2、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

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读者和观众。

3、问: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年三十

的晚上投河?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讨论、分析,教师点拨。

学生自读开头至“哦,侍萍!(低声)是你?工

4、周朴园是怎样一步步地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侍萍的?请同学找出周朴园

问鲁侍萍身份的地方。

明确:一共四处: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请同学揣摩语气并表演出来。]

5、鲁侍萍有什么表现使周朴园感到奇怪?

明确: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6、在这一层中,鲁侍萍起先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既然要隐瞒,为什

么周朴园叫她先下去的时候,她“望着朴园,泪要涌出”?鲁侍萍关于绸衬衫的

话,很明显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与前面的隐瞒想矛盾吗?

明确:她不想马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也没有马上要表明自己身份的渴望。

前后也不矛盾。隐瞒自己的身份,是为了要通过自己的口吻沉痛诉说自己三十年

来的悲惨遭遇,表达自己悲愤交加的情怀。

随着身份的揭开,三十年旧事重提,周朴园也心情随之起伏而当侍萍奇迹般

地站在他的面前时,周朴园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鲁侍萍的内心又是怎样的

呢?

明确:周朴园:疑虑------慌张------惊惧

鲁侍萍:怨恨内心复杂

(二)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二层

研读分析

1、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侍萍的时候,

为什么会惊恐万状?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

罪恶将昭然于天下。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鲁侍

萍的突然出现,却打他个措手不及,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2、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万状之后对鲁侍萍

的态度有什么变化?采取了什么手段?同时侍萍有何反映?试加以分析。

明确:周朴园为了掩饰自己,极力美化侍萍。当得知侍萍还活着,就在眼前

时,他的态度陡变。

他认出鲁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

你来的?”妄图恐吓鲁侍萍,但鲁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练得顽强

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鲁侍萍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

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重提呢”想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哄骗的手

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有忘记旧情,一一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

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

拿出五千元的支票给鲁侍萍,希望平息三十年来的旧恨新仇。

鲁侍萍的控诉引起了周朴园的危机感,所以要抑制、恐吓;周朴园的甜言蜜

语被饱经风霜的鲁侍萍给识破,所以也马上抑制住了。

3、当周朴园得知侍萍不是特意找他后,从哪些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心理的微

妙变化?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

么?”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票多少钱吧!”

“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弥补我一点罪过”

先用缓和的语调极力要稳住她,接着又想用感情软化她,当这招奏效后便露

出资本家的本性,想用金钱收买人心借此掩盖自己的罪恶,急于赶走侍萍,免得

夜长梦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手段言行

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稳住"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哄骗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一一没忘旧情

平息拿出支票

侍萍被认出后的反映

手段言行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软化“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不必说了J

撕毁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板书设计:

周朴园:惊恐万状一翻脸不认,厉声责问一试图稳住一哄骗(口口声声不忘

旧情)f试图以支票平息旧恨新仇

鲁侍萍:悲愤控诉周朴园的罪行一听说周朴园怀念自己后心软了一撕毁支票以

示蔑视抗议(骨气与尊严)

问:周朴园对死去的鲁侍萍和对眼前的鲁侍萍,态度判若两人,为什么会这样

呢?

明确: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后又侍

萍因他遗弃而投河自尽,他心中难忘一种罪恶感。再加上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满

(第二个应当是一个门当户对的旧式小姐;周朴园和她结婚,两个人很不幸福;

这个人身体不大好,加上周朴园不爱她,结婚不久,大约是在周去留学的时候,

就病死了。第三个应当是繁漪,她很傲慢的,不听他,不吃他那一套,这更加深

了他对侍萍的怀念。他美化死去的侍萍,正是为了求得心理安慰。当他发现侍萍

就在眼前时,他“惊愕"''惶恐",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

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他本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

前的罪恶便无人得知,侍萍的出现给他以精神的打击。他的这种善变正是他虚伪

性格的表现。这正是他资本家本质的表现。

㈢分析人物性格:

周朴园:

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一一自私残忍。

对“死去”的侍萍:“于心不忍”,供起“遣照”来“纪念”一一虚伪。

对面前的侍萍: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一一阴险狡猾、冷酷无情。

鲁侍萍:

过去的侍萍:上当受骗,听天由命一一善良软弱,听天由命。

现在的侍萍:控拆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恶一一清醒、自尊、坚强。

三、深入探究

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

教师点拨:

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在《雷雨》研究中历来是个争论的话题,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如初恋难忘说、年轻美貌说、老年忏悔说、内心空虚说、婚姻失

败说、良心发现说、内心平衡说等。请同学们根据人物对话以及你对《雷雨》的

了解,各抒己见。

作者如是说: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

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

这也是他的人性。”接着,万老为我们详细地分析了周朴园的性格。他指出,周

朴园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

贴;周朴园不是诱奸她,而是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

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特别是

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满,这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繁漪是很傲慢的,不听他,

不吃他那一套,这从“吃药”那一场可以看出来。如果侍萍也算是“太太”的话,

繁漪是第三个,第二个应当是一个门当户对的旧式小姐;周朴园和她结婚,两个

人很不幸福;这个人身体不大好,加上周朴园不爱她,结婚不久,大约是在周去

留学的时候,就病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周朴园自然更加怀念他最初的恋人了。

真情说(爱)

1多年来一直打听侍萍的消息,想为她修墓

2留着侍萍补过的衬衣

3”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4记着侍萍的生日,保留关窗习惯,保留家具

5要给侍萍5000块钱的支票

假意说(不爱)

1大年三十赶走侍萍

2虚伪问话,惊愕于侍萍还活着,却不想见,害怕危及地位

3"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4“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5你现在要多少钱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6鲁贵要辞退,四凤也要辞退

7不准认周萍

四、课堂小结

1、他爱侍萍,但更爱自己的名誉地位。

2、他爱的是他年轻时的恋人,是年轻貌美、知书达理、贤淑体贴的“梅小

姐”;而不是眼前白发苍苍,年老色衰的“鲁妈”。

从这些言语和行动我们看得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也许他

曾经真诚地爱过侍萍,也相信着真正的爱情,但后来在慢慢地封建传统思想的社

会压力下沦为一个冷血的始乱终弃的纨绮子弟。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

施,充分显露了他的自私、残忍、冷酷、虚伪,是一个伪君子。

问题在于有没有威胁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一、二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研究第二场,分析矛盾冲突,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

K角色分配》

①周朴园②鲁大海③鲁侍萍

④周萍⑤仆人⑥周冲⑦舞台说明

二、分析第二场的内容

1、提问:周朴园已知鲁大海是自己的亲骨肉,也知道他“鼓动工人反对他”,

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确: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无情的面孔和傲慢态度。他明知故问

鲁大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续教训鲁大海:“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

情的”,讽刺、挖苦、嘲笑鲁大海说“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以

显示他的老练和雍容。二人的冲突是阶级间的冲突,已没有骨肉之情,从而揭

露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性。

板书设计:

冷酷的的面孔傲慢的态度

2、提问:周朴园是怎样对待罢工工人的?

明确:①用金钱收卖阴险狡猾

②开除鲁大海狠毒无情

3.面对周朴园的种种卑劣行为,鲁大海有何表现?

明确:①立场坚定,坚信罢工是团结的,有组织的,斗争一定会胜利。

②揭穿周的骗局,指出周离间工人队伍的“卑鄙无赖”。

③揭露血腥镇压工人的罪行,血腥的发家史,怒骂周家是一群强盗。

板书设计:

资本家-一下层劳动人民

资本家一一工人阶级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周朴园

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

又虚伪。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

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

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对此应如何理

解?

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

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

伪善的真诚。

板书设计: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一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一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一虚伪、冷酷、自私

2、鲁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

良、刚毅、倔强。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

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

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

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闹得最凶的人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

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只是满腔的悲愤。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

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命运的

安排,但最后又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

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

她的自尊与刚强。(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

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

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

在他表示他怀念她的时候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

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板书设计:

来自乡下的温柔貌美贤惠的侍女f心地善良、正直

默默承受三十多年的悲惨f刚强

面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f倔强

撕毁周朴园的支票f骨气和尊严

“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来的"f尚不知道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对周朴园的生日哄骗心软,不敢当众揭周朴园的底f斗争不坚决

3、鲁大海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

我活的敌人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

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揭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

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他坚定、

勇敢、无私、求实。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

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计可施。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斗争中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只是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是资本家和

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的敌

对是彻底的,是剧烈的。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他们已经有勇气、

有决心与资本家作斗争,我们可以看到,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这正应了“雷雨”这一标题。

四、探究主题

1、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

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他们的对立冲突是必然的。从

整个戏剧来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

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些矛

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

恶。正是由于这阶级根源矛盾冲突异常激烈。

阶级矛盾使夫妻相见不相识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成仇

2、归纳主题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

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的展开了具

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

庭的腐朽、没落的内幕做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3、“雷雨”这一标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明确:《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

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

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

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

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

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4、思考:作品为什么要以雷雨为题目?

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

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

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

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

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

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

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

来。

五、鉴赏人物语言

精湛优美的戏剧语言,更是《雷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

人物最深刻的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一一黑格尔

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1、高度个性化一

2、丰富的潜台词一

3、富于动作性一

(1)高度个性化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

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即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

度个性化。

《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

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剧中人因出身、地

位、经历、个性不同,所以他们的说话口气,措词风格也不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

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

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

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

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

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侍萍悲愤地说,充分表现了她的

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侍

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

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2)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

“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

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

界。

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汗涔涔她)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