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湖南省长沙市四县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在普遍崇尚速度的读图时代,一般读者缺少文字阅读耐心,作家如果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则有赖于他们在创作中对读者心理作出精确的预测。麦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症候了然于心,“猎奇”“消遣”“打发无聊”,在他看来,是多数读者进入阅读的真实动机。于是,他决定降低进入文学阅读的门槛,而其核心策略是加强文本的游戏功能。无论是间谍题材小说,还是破译题材小说,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都是麦家文本的显著特征。然而,凭借题材优势捕捉受众猎奇之心,可能并非麦家写作的初衷,因为麦家秘密叙事的核心部分,或者说能维持受众阅读热情的因素,并不仅仅表现为这些表层的要素,而更多是文本中潜藏的游戏性或娱乐性。比如,间谍的伪装生存,破译家借助数字的演绎,决胜于千里之外,等等。而这些,正是读者关注的核心。就小说的游戏性,昆德拉曾敏锐地指出,伟大的欧洲小说都是从娱乐起家的。但麦家显然意识到,这种游戏性叙事对很多作家,很可能并不是拯救小说的良方,而恰好是审美堕落的陷阱。换句话说,为游戏而游戏,很可能就是媚俗,是真正美学的灾难,而非文学或艺术意义上的娱乐。昆德拉又发现,“那些了不起的娱乐主题,都非常严肃——想想塞万提斯”,所以他把毕生的写作目标定位在统一“问题的极端严肃”与“形式的极端轻薄”。麦家小说的娱乐性正是与“问题的极端严肃”紧密联系的,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等等,这些严肃的主题意蕴莫不以“余味”的形式萦绕在读者心中。纯文学之所以自90年代以来不断被边缘化,麦家认为:“读者越来越不爱看小说,责任该由我们作家来承担。真实感的缺失是我们的小说失去读者的头号毛病。”我们发现,由于小说家被赋予的虚构权利被毫无节制地放大,充斥当今文学期刊的,很多是如麦家所言的“没有教养”而缺乏真实感的小说,而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这个意义上,麦家以其创作实践顽强地显示出,他试图纠正“虚假”叙事风气的努力。如《风声》这部作品中,吴金李顾四人,究竟谁是老鬼?作者以这个悬念展开叙述,引导着读者追溯问题的真相。心智的较量,紧张的角逐,严酷的暴力,画面精彩纷呈,莫不令人叫绝。但值得更看重的,并不是情节的曲折离奇,也不是场面的惊心动魄,而是因为它以仔细推敲的细节、精心布置的环境、严丝合缝的推理征服读者。这些细部的处理正是小说创作最见功力的地方。基于此,我以为,对事理和逻辑的处理及其态度,是判断作家能否尊重读者的重要参数。(选自王迅《尊读者的写作——从麦家的读者意识看文学常道与变道》,有删改)材料二:写作是一种交往的形式和手段,任何写作都无法脱离交往的目的。每一项具体写作都是要把写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理解感受等告诉他人,也都希望从他人(读者)的阅读反馈中获得认同。因此,交往、交流、交际是写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写作的本质内涵。一篇或一部作品的写作无论内容有多么丰富和深刻,也不管形式有多么新颖和富有创意,如果没有读者的认可就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西方建构主义认为,一部作品创作的真正完成必须由读者对其意义进行建构,作者完成作品的写作并非是作品创作的终结,而仅仅是作品创作的开始。为了达成写作的有效交往,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时时考虑到读者对象,具体写作针对什么样的读者,他们的文化程度怎样、理解水平如何,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等等,都要在具体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处理中得以体现,使作品能够获得他们的积极反馈。在写作中,从读者的立场去推想他们对于具体内容处理和形式的选择的感受和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做出调整,使读者意识在写作中获得充分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写作的交往目标。没有交往目的的写作是不存在的,不能突显交往目标的写作是失败的写作。写作交往目的的彰显和目标的实现,其根本在于对写作者读者意识的强化。但写作又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文如其人”最鲜明地表达了这种个性化特点。一个人的生活时代、成长经历、学业水平等无不铸就其个性品质。这些由个人综合因素所构成的品质都会在他的具体行为中得以体现。在本身就是个性行为的写作中,这种品质会有更鲜明地体现。对于写作内容的选择、对于素材处理的方式以及表达技巧的运用等,都会因为作者个性品质而显示其特点,因此,个性表达是写作者自身个性在写作行为中的一种自然表现。我们的观点是要在充分了解读者的前提下进行写作。其目的是追求共识的最大化。写作交往的双方不是共时的,其互动的反映也不是即时性的。作者在写作之前,首先必须对读者对象有充分的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对表达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其次,要努力把握读者对自主表达的反馈信息。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加深对读者的了解。再者,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今天写作教学与生活脱节所造成的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选自杨泉良《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自主表达》,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普遍崇尚速度的读图时代,一般读者都缺少文字阅读耐心,作家须考虑读者的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B.题材优势和文本中潜藏的游戏性或娱乐性是麦家秘密叙事的核心部分,也是维持受众阅读热情的因素。C.西方建构主义认为,作品创作的完成必须经由作者完成作品的写作和读者对其意义进行建构才能最终实现。D.考虑了读者对象的文化程度、理解水平、生活环境特点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即充分体现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德拉认为,塞万提斯作品也是娱乐起家,但不为游戏而游戏,而是在娱乐性叙事中蕴含着严肃的主题意蕴。B.细节经不起推敲、环境布置粗糙、推理漏洞百出的小说,是麦家所说的“没有教养”而缺乏真实感的小说。C.内容丰富和深刻,形式新颖和富有创意,又充分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特点的作品很难不被认定为一部优秀成功的作品。D.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了完成作品的写作中读者的价值和意义,实质上是揭示了写作作为交往形式和手段的本质。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A.《论语》云:“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B.《太玄经》中说:“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矣。”C.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评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4.学校邀请你向《长沙晚报》文艺副刊小说专栏投稿,你能从材料一麦家的创作策略中得到哪些启示?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5.《乡土中国》原本是作者在大学授课的内容,后连载在报刊上,请结合你阅读《乡土中国》的经历,谈谈此书中费孝通针对读者的特性采取了哪些写作策略?〖答案〗1.D2.C3.B4.①降低进入文学阅读的门槛,创作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②小说的娱乐性要与严肃的主题意蕴紧密联系,引发读者对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的思考。
③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小说创作不能缺乏真实感,要做到“有教养”。
④要在创作实践中努力纠正“虚假”叙事风气,在细部处理上多下功夫,表现出尊重读者的写作意识。5.①《乡土中国》基于费孝通长期的实地研究、理论探索的积累,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体现了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作品具有真实性。
②文字下乡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费孝通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著作文字简洁、语言流畅、浅显易懂、雅俗共赏,做到了尊重读者。
③费孝通对读者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表达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如比喻、引用、对比等方法的运用和典型案例的列举等,使读者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的同时,增加了阅读兴趣。〖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即充分体现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错误。根据“在写作中,从读者的立场去推想他们对于具体内容处理和形式的选择的感受和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做出调整,使读者意识在写作中获得充分的落实”可知,要充分体现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仅仅是考虑了读者对象的文化程度、理解水平、生活环境特点及兴趣爱好等因素是不够的,这些因素只是依据,还要“以此为依据做出调整”。选项表述有些绝对。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很难不被认定”错误。结合“一篇或一部作品的写作无论内容有多么丰富和深刻,也不管形式有多么新颖和富有创意,如果没有读者的认可就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可知,内容丰富和深刻,形式新颖和富有创意,又充分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特点的作品,如果缺少读者的认可,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也不能被认定为一部优秀成功的作品。选项表意绝对。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语》中孔子的话,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符合道德的善言,说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德是内在的修养,言属于外在的表现。不能支撑“文如其人”的观点。B.《太玄经》中所论的是文为表、质为里、辞为表、心为里的由表及里的关系,认为观其表达的文辞可以知道其内心所想。可以用来支撑“文如其人”的观点。C.《与元九书》中白居易的话是认为文章、歌诗要反映时事或为反映社会现实而作。不能支撑“文如其人”的观点。D.《论诗绝句》中元好问的评价,表明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出现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不能支撑“文如其人”观点。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他决定降低进入文学阅读的门槛,而其核心策略是加强文本的游戏功能。无论是间谍题材小说,还是破译题材小说,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都是麦家文本的显著特征”可知,麦家的创作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根据“但麦家显然意识到,这种游戏性叙事对很多作家,很可能并不是拯救小说的良方,而恰好是审美堕落的陷阱。换句话说,为游戏而游戏,很可能就是媚俗,是真正美学的灾难,而非文学或艺术意义上的娱乐”“麦家小说的娱乐性正是与‘问题的极端严肃’紧密联系的,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等等,这些严肃的主题意蕴莫不以‘余味’的形式萦绕在读者心中”可知,麦家认为为游戏而游戏,不是文学或艺术意义上的娱乐,小说的娱乐性要与严肃的主题意蕴紧密联系,引发读者对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的思考。根据“麦家认为:‘读者越来越不爱看小说,责任该由我们作家来承担。真实感的缺失是我们的小说失去读者的头号毛病。’我们发现,由于小说家被赋予的虚构权利被毫无节制地放大,充斥当今文学期刊的,很多是如麦家所言的‘没有教养’而缺乏真实感的小说,而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可知,麦家对纯文学自90年代以来不断被边缘化的原因有所思考,体现了作家的责任担当,认为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作家创作不能缺乏真实感。根据“这个意义上,麦家以其创作实践顽强地显示出,他试图纠正‘虚假’叙事风气的努力……。这些细部的处理正是小说创作最见功力的地方。基于此,我以为,对事理和逻辑的处理及其态度,是判断作家能否尊重读者的重要参数”可知,麦家不仅懂得思考文学现状,还以其创作实践进行着纠正“虚假”叙事风气的努力,在细部处理上下功夫,表现出了尊重读者的写作意识。【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乡土中国》基于费孝通长期的实地研究、理论探索的积累,还基于他个人在当时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模式,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费孝通在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让人能感受到“土味”。他的写作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作品具有真实性。文字下乡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费孝通著作文字简洁、语言流畅、浅显易懂、雅俗共赏,这也是尊重读者的体现。费孝通对读者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表达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如《乡土中国》中的人物都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写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作者提到一个事件。一位小姐对着苞谷田,冒充着内行,戏称今年的麦子长得真高。又如对照西方团体格局,谈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得清楚的柴,而是好像一块石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挤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选用的是大家熟悉的事物做比喻。再如,在差序格局中讲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时,作者通过几个儒家典故来说明古代中国团体道德的缺位,即使要求“心怀天下”的儒家也不能摆脱这种特点,文白交融的表述别有特色。(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冻土观测段(节选)董夏青青他们未到分区医院。教导员告诉他,许元屹的父母来过。到烈士陵园,许元屹的父亲一滴眼泪没掉,挨个把每块墓碑看了一遍。到自己儿子墓碑跟前,也没说话,只静静地站了几分钟。许元屹的母亲在招待室坐了半天,下午拿了一兜她在家里烙的面饼子,说想去医院看看那些娃娃。教导员问她还有什么想法,她说,她想知道自己儿子最后的表现是不是勇敢,又问:“我儿子,他是英雄吗?”教导员问他,那名上等兵是不是许元屹带的报务员徒弟,他点头。上等兵要到山下的营区教导队培训三个月,由他带过去报到。那次行动,许元屹说为了锻炼上等兵,一直让他抱着电台,其实谁都明白,电台在谁那里谁出事的概率就小。把上等兵送到教导队后的第二天下午,教导队长打来电话叫他赶紧过去一趟。到营院门口,队长跟他讲,分区的心理医生正在给上等兵做干预治疗,每天中午做一回,预计得持续半个月。他问队长:“进营院大门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崩了?”队长说:“昨天晚上上等兵排在队列里进食堂吃饭。因为是周五,食堂会餐,上等兵看了一眼好吃的饭菜,没等打上饭,抱着餐盘蹲在地上大哭起来,说自己班长临走时饿着肚子,一天就咬了两口压缩饼干。晚上熄了灯,有战士去水房洗漱,看见上等兵站在镜子跟前鞠躬,一边鞠躬一边反复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回到分区医院,老团长已经上山了。“这是老团长调任野战师副参谋长之后头一次回团里,今天临走,他给我布置任务,”教导员说,“让我准备一堂课,也讲讲许元屹,让那些从其他单位调派过来预备上山的战士先听一听。”晚饭过后,他和教导员在值班室一同整理文档。当他打开一个班排的人写在一条床单上的请战书,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带血的指印时,教导员昨夜向他转述的许元屹母亲的那句话又直入脑海:我儿子最后的表现是不是勇敢?我儿子,他是英雄吗?他在想。有谁能把那个许元屹说得明晰?谁会告诉他们,许元屹是由他母亲生在了麦地里?谁知道他为何去到安顺的工地上做工?什么讲稿能包囊许元屹负荷累累、志气未曾衰减半分的强力生命?前天下山经过烈士陵园时的情景又浮现眼前:他站在许元屹的衣冠冢前,就想到那天黎明时分,他和许元屹蹲在崖壁底下那个洞穴里,打着手电写家信。许元屹掏出裤兜里一枚早就空了、搓皱的烟盒,就手撕成方方正正的一块纸片,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我只是死去,请为我自豪。他从桌前站起,走出屋时眼前一阵发黑。带车回山上的前一天下午,他去教导队。上等兵怔怔地盯着他:“我有些问题,想跟您说说,行吗?”“说吧。”他说。上等兵双手插兜,许久才开始说话。“排长,我不退伍,我想留队。”上等兵说。“家里同意么?”他说。“我跟他们说了,我病了。”上等兵说,“我自己知道,好起来也容易,以后替班长把他的活儿接着好好干下去,干明白,病就好了。”“谁告诉你的?那个女医生?”“不是。”上等兵摇头,“我先给您说两件事,然后我再问问题。”“有一回,班长叫我给他校报,他读得太快,我就把报校错了。班长当时特别气愤,说你学了几个月的专业,报还能校错?这要是打仗了,仗得怎么打?我当时也没忍住,冲他发火,我说我从当兵第一天就是等着退伍的,在这鸟地方,气喘不上来,尿擞不出去,我脚上全长了冻疮,头也疼得不行,你还骂我。说完我就走,老子不校了。但他似乎没听见,一直在发报。我还没走出门,就听见砰的一声,一看,班长连人带椅子倒在地上。我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翻抽屉找速效救心丸。等班长吃了药缓过来以后,说晕倒不怪我,是他手上的汗流到发报机的键盘上,键盘又通着电,给他打晕了。”上等兵继续说,“我刚下连的时候,我问班长,我们在这个地方当兵,每年创造的利润是多少。入伍之前,饯行的酒席上,我一个开加工厂的堂哥就说,当兵无非也是个工作,拿命换钱而已,说白了有多高尚?所谓牺牲也就是个概率问题,一百年打不了一次世界大战,这要是有个大师能预言未来三五年不打仗,纳税人何必花钱养着这帮人?”上等兵说完,望着印在桌面的象棋棋盘。“那你现在想不通的,还是这个利润问题?”“我是想问您。”上等兵抬起头看着他,“我班长那么好的人死了,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样的人吗?”树上蝉鸣和风吹动梧桐枝叶的声音落下来。良久,他问了一句:“你有喜欢的女孩吗?”上等兵点头:“有。”“记得她的样子吗?”他伸出手指头在自己的脸前比画,“她的轮廓……”上等兵的眼神失了焦,轻声说:“记得。”“边界……”他说,“国家的边界就是它的轮廓。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这个轮廓不要改变,要一直像我们心里记得的,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友们记得的,这个地方最好的样子。”“知道你班长的原名叫什么?”上等兵流着泪摇头。“叫许元义,义气的义。”他说,他小时候老跟人打架,他爸觉得是名字起坏了,老讲江湖义气不行,就给他改了名,改成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个屹。后来他自己也觉着改了挺好,‘屹’字,一个山一个乞,别忘了自己是山沟里出来的乞丐一样的人,做事只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他练发报的时候跳字了,自己拿尺子抽自己手背,尺子都抽断了。“等我以后有儿子了,就给他起名叫‘大同’,这个名字,你指望你堂哥那样的,给儿子取名叫托尼、杰瑞的人能理解吗?”(选自《收获》2021年第4期,有删减)〖备注〗冻土观测段:进行冻土地质观测的地段。文中的战士们驻扎在这里戍守边境。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元屹父母的言行,既体现了他们痛失儿子之后的无比坚强,也体现了他们理解儿子献身报国的博大胸怀和对儿子战友的关爱。B.许元屹留下的写在烟盒纸片上的家信,让人看到了他视死如归的气概,也让人对那些至忠至诚的民族英灵,油然而生敬仰之情。C.上等兵回忆的两件事——校报出错、堂哥论当兵,既表现了班长工作作风的严谨,也反映了民众对军人生命价值的普遍不理解。D.排长把国家的边界比喻成喜欢的女孩的轮廓,不仅仅表达了深厚的热爱,更有誓死守护的决心,也给班长牺牲的价值做了诠释。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转述和对话为主,对话内容大多是日常生活之事,但向我们展现了边防军人戍守边境的艰辛与坚韧以及丰富的人物情感。B.“静静地站了几分钟”“坐了半天”“双手插兜”“眼神失了焦”“流着泪摇头”等等动作、神态描写,深刻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C.“树上蝉鸣和风吹动梧桐枝叶的声音落下来”,这一景物描写,渲染了肃寂沉静的氛围,暗示排长在考虑如何回避上等兵的问题。D.文章最后一段,紧承前文“班长改名”,并回应了上文“堂哥论当兵”,突显了排长的谈心智慧,不仅能解人心结,也表达了愿望。8.作者在关于《冻土观测段》的笔谈中说:“‘冻土’层下涌动着的热力,是军人献身使命的精神‘底火’”。上等兵刚入伍时是怎样的状态,他的“热力”是怎样逐渐形成的?9.有人评价《冻土观测段》“以绝妙的叙述,解密中国军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要你就“绝妙的叙述”给本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列出短评要点。〖答案〗6.C7.C8.形成过程:①在校报时,上等兵第一天当兵就是等退伍,思想处于世俗人的阶段。②战斗中,班长一直让上等兵抱着电台,他明白了班长是在保护自己。③班长牺牲后,他受到刺激,对班长的牺牲进行了反思、探索。④出院后,上等兵的思想成熟了,懂得了军人的使命是执着坚守,想要留队,完成英雄精神的赓续传承。9.①生命是无价的,军人亦然。在高原冻土之间,在祖国边境线上,许元屹在一次边境冲突中壮烈牺牲,让他的家人、战友们为之心痛不已。②使命是应尽职责,军人的天然使命是保家卫国。许元屹在高原严酷环境中恪尽职守,至死都为自己作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而自豪。③使命并不大于生命,是生命主动选择了使命,从而成就了生命更高的价值。许元屹选择了边防军人这一神圣使命,即要为保家卫国随时付出宝贵的生命。他虽然壮烈牺牲,但会有更多的“许元屹”站出来。小说歌颂了戍边官兵保卫家国的崇高品格与英雄情怀。〖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也反映了民众对军人生命价值的普遍不理解”错误。上等兵回忆的堂哥论当兵的这件事,反映了部分民众对军人生命价值的不理解,“普遍”一词言过其实。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排长在考虑如何回避上等兵的问题”错误,从后文看,排长并没有回避上等兵的问题,而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题干概括“形成的过程”的要求,可按照“校报时”“战斗中”“班长牺牲后”“出院后”的时间顺序,分条作答。概括情节时,要突出思想的转变,用到“认识到”“反思”“思想成熟了”等语句。由“我想知道,我们在这个地方当兵,每年创造的利润是多少。入伍之前,我家里面安排了饯行的酒席。我一个开加工厂的堂哥就说,当兵无非也是个工作,拿命换钱而已,说白了有多高尚”,上等兵入伍是出于世俗的利润考虑,所以“从当兵第一天就是等着退伍的”,不能忍受“在这鸟地方,气喘不上来,尿撒不出来,我脚上全长了冻疮,头也疼得不行”的恶劣环境,思想处于世俗人的阶段。由“那次行动,许元屹说为了锻炼上等兵,一直让他抱着电台,其实谁都明白,电台在谁那里谁出事的概率就小”可知,上等兵明白班长是在保护上等兵。由“我班长那么好的人死了,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样的人吗?”可知,上等兵他受到刺激,对班长的牺牲进行了反思、探索,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军人的使命。由“国家的边界就是它的轮廓。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这个轮廓不要改变,要一直像我们心里记得的,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友们记得的,这个地方最好的样子”“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知,排长的一番话,已经让上等兵明白军人的神圣使命,懂得了军人的使命是执着坚守,想要留队,完成英雄精神的赓续传承。【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就作品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先就“生命”来评价文章内容,小说里驻守边疆的许元屹和现实中的陈祥榕牺牲了,他们为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自己家人眼里,再战友眼里,在祖国人民心中,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再就“使命”来评价文章主旨,军人的神圣使命是保家卫国,这份使命没有世俗的经济价值,却是最清澈、最纯洁的爱。最后,就二者关系来评价,使命高于一切。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在关键时刻,军人会毫不犹豫做出自己的选择,即要为保家卫国随时付出宝贵的生命。上等兵没有名字,因为他是一个符号,象征着千千万万个人民子弟兵,小说就是为了歌颂像陈祥榕、许元屹一样的战士以及那些无名英雄,歌颂他们保卫家国的崇高品格与英雄情怀。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在陈,陈惠公宾之于上馆①,时有隼集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惠公使人持隼如孔子馆而问焉。孔子曰:“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氏之矢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②来贡而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物也,以示后人,使永鉴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贡楛矢’,以分大姬③。配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所以展亲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所以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贡焉。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公使人求,得之金牍,如之。(节选自《孔子家语·辩物》)材料二:“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③,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及《诗传》云“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诗》言:“青青子衿。”《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固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节选自《颜氏家训·书证》)〖备注〗①上馆:上等旅馆。②方贿:地方所进贡的财物与土产。③大姬:周武王女儿。④辞:词.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隼之来远矣A此肃慎氏之矢B昔武王克商C通道D于九夷百蛮E使各以其方贿F来贡G而无忘职业H于是I肃慎氏贡楛矢石砮J其长尺有咫。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推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咫:古代长度单位,与“尺”组合,估计是大于一尺。B.铭:雕刻。这里是指在箭杆上刻字,以示铭记。C.有司:来源于“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此处是指管理“故府”的官吏或部门。D.《诗》:专指《诗经》。这里是专指邺下版本的《诗经》。1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孔子在陈国被安排住在上等宾馆里,他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帮陈惠公弄清了被射落在庭院中的隼身上的箭——楛矢的来历。B.材料一,孔子在谈话中有意地宣扬了自己一贯的以礼治国的主张。他借先王克商、致远物、铭箭、赠箭等“礼”的措施,阐释周礼的内涵。C.材料二,颜氏清晰地认识到,“也”字一般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或用在句中作助词,肯定了河北经传不用“也”字的做法。说明他语法修养深厚。D.材料二,《诗经》中“青青子衿”,有的儒生认为“青衿”“青领”是衣上的两个部分,都用“青”修饰,颜氏认为这是传本中没用“也”字造成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者分同姓以珍玉,所以展亲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所以无忘服也。(2)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14.两则材料都是谈知识和学问的,各有何侧重点?请略加分析。〖答案〗10.DFI11.A12.C13.(1)古代把珍玉分给同姓,为了表示亲属的亲密关系;把远方的贡物分给异姓,是为了让他们不忘记臣服。(2)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听说《诗经》传注中常要补上“也”字,就随意添补,常常补充的不是地方,实在是可笑。14.材料一通过孔子帮助陈惠公辩物的故事,侧重说明:一个人博学多闻、见多识广是大有裨益的。获取到了知识,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推敲、琢磨,从而学以致用。材料二中颜氏对“也”字的考证的侧重说明:读书求学要认真钻研,多方探求考证,绝不主观臆断、胡乱增删,否则会成为别人的笑柄。〖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句意:隼鸟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啊!这是肃慎氏的箭。从前周武王攻克商朝,打通了通向各少数民族的道路,让他们以各自的特产来进贡,并要求按职业进贡物品。于是慎肃氏进贡了用楛木作杆石头作箭头的箭,长有一尺八寸。题干的要求是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不需要断句,这和以往要求的“有三处需要断句”不同,注意审题。“隼之来远矣”是个完整的语义单位,主语“隼”,“矣”表陈述的句末语气词,故在“矣”后停顿,即A处断开。“此肃慎氏之矢”是个判断句,其后“昔武王克商”是个完整事件,其中主语是“武王”,“克”的宾语是“商”,因此BC处应断开;“通道于九夷百蛮”是“武王克商”之后的举措,“于九夷百蛮”是“通道”的补语,故在E处断开,而D处则不需要断开。“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是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之后的进一步措施,故在“贡后”,即G处断开,而F处不需要断。“而无忘职业”是对各方进贡的要求,即要求按职业进贡物品,因此在“业”后,即H处断开。“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正是因为按照职业进贡,因此专门制造箭和弓弩的肃慎氏,便进攻了“楛矢石砮”,所以在J处断开,而I处不需要断开。故选DFI。【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估计是大于一尺”的说法错误。咫指的是八寸左右,而尺大约是以成年人手臂为标准,在十寸左右。所以尺比咫长。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肯定了河北经传不用‘也’字的做法”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也就是河北经传中大都省略“也”字,而其中有的“也”字是不能省略的。选项表述有两处错误:第一,河北经传并非都不用“也”字;第二,颜氏并没有“肯定”不用“也”字的做法,反而认为该用则用,否则会成为“废文缺文”,进而影响文意的理解。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1)“古者分同姓以珍玉”,状语后置句,应为“古者以珍玉分同姓”;“所以”,用来……;“亲亲”,亲属的亲密关系;“服”,臣服。(2)“俗学”,平庸的学子;“辄”,就;“每”,常常。【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讲孔子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帮陈惠公弄清了被射落在庭院中的隼身上的箭——楛矢的来历,而最后陈惠公派人去找,得到写有金字的简牍,果然和孔子说得一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博学多闻、见多识广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其次,一个人获得了知识,还要善于像孔子一样的推敲、琢磨,从而真正做到恰如其分的运用。材料二主要是讲颜氏对“也”字一般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或用在句中作助词的考证。通过对河北经传和《诗经》中“青青子衿”中有“也”和无“也”的探究以及对庸俗肤浅学子求学的批驳,说明:哪怕细小的知识,都必须深度探究,不蜻蜓点水、想当然的学习,要仔细考证,绝不苟且等等。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在陈国,陈惠公请他住在上等馆舍里。当时有一只死的隼鸟陈列在陈惠公的厅堂上,射穿它的箭的箭杆是楛木制成,箭头是石头的,长度有一尺八寸。陈惠公让人拿着死鸟到孔子的馆舍询问这件事。孔子说:“隼鸟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啊!这是肃慎氏的箭。从前周武王攻克商朝,打通了通向各少数民族的道路,让他们以各自的特产来进贡,并要求按职业进贡物品。于是慎肃氏进贡了用楛木作杆石头作箭头的箭,长有一尺八寸。武王欲显示他的美德能使远方来进贡,以此来昭示后人,永远作为借鉴,所以在箭杆的末端刻着‘肃慎氏贡楛矢’几个字,把它赏给他的女儿大姬。女儿嫁给胡公,封在陈地。古代把珍玉分给同姓,为了表示亲属的亲密关系;把远方的贡物分给异姓,是为了让他们不忘记臣服。所以把肃慎氏的贡物分给陈国。您如果派官员到从前的府库中去找,就可以得到。”陈惠公派人去找,得到写有金字的简牍,果然和孔子说得一样。材料二:“也”字是用在语句末尾做语气词或在句中作助词,文章典籍常用这个字。北方的经书传本中大都省略“也”字,而其中有的“也”字是不能省略的,比如像“伯也执殳”,“於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毛诗传》说:“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诸如此类的句子,倘若省略了“也”字,就成了废文缺文了。《诗·郑风·子衿》有“青青子衿”之句,《毛诗传》解释说:“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据考证:在古代,斜的领子下面连著衣襟,所以将领子称作“衿”。孙炎、郭璞注解《尔雅》、曹大家班昭注解《列女传》,都说:“衿,交领也。”邺下的《诗经》传本,就没有“也”字,许多儒生因而错误地认为“青衿,青领,是指衣服的两个部分的名称,都用‘青’字来形容。”这样理解“青青”两个字,实际上是大错特错。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听说《诗经》传注中常要补上“也”字,就随意添补,常常补充的不是地方,实在是可笑。(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小孤山(宋)谢枋得①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备注〗谢枋得:南宋末年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起句运用比喻,勾画小孤山所处的环境似海门关,突出了江水的险恶,“无涯”“骇众”等词进一步描写环境的凶险,为下联作铺垫。B.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小孤山的壮伟。“天地偶然”表明小孤山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语义双关,突出了它的现实意义。C.颈联进一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以间接抒情的手法,展现小孤山的气概和独木难支的社会现实。体现了本诗托物言志的特色。D.尾联是虚写。运用“明日”“须”“渺观”等词,表达意欲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以开阔心胸之情。传达出作者以身许国的志向。16.古诗常论:“诗言志”。作者在这首诗中“言”了哪些“志”?〖答案〗15.C16.①身处危局,面对将帅匮乏、孤立无援的苦闷之情。②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仍矢志不移,力挽狂澜,坚定抗元的复杂情感。③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的高远志向。④将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不畏时艰、挺身而出、舍身报国的爱国之情。〖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C.“以间接抒情的手法”错误。借小孤山形象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诗首联描写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险恶;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又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颈联托物言志,表明情感;尾联直抒胸臆,是对全诗的总结。看作者在这首诗中“言”了哪些“志”,重点就颈联和尾联分析。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这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孤”字既写小孤山独立江中的情形,也写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身处危局依旧希望像小孤山一样中流砥柱、耸然坚定的傲态及面对将帅匮乏、孤立无援的苦闷,以及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仍矢志不移,力挽狂澜,坚定抗元的复杂情感。尾联“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的高远志向,进一步抒发不畏时艰、挺身而出、舍身报国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有人认为只要事情能够做好,不一定非得亲自出马。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要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2)《陈情表》中的阐述自己凄苦的身世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祖母对自己的疼爱、怜惜之情。(3)“起兴”是古典诗歌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景与物描摹状写,引出深藏于内心的情感的抒发。〖答案〗(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现在大多数家长在关注孩子身高时,往往更多地考虑遗传、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却A,其实好心情也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如果经常吓唬、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不良影响,这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而身体矮小又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B,形成恶性循环。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①除了情绪,睡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②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最高顶点。③睡眠促进体力恢复,促进骨钙沉积。④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利于孩子形成规律稳定的睡眠周期,⑤刺激人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⑥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长高。⑦关于那些睡得晚的孩子,⑧家长也不必操之过急,⑨应该帮孩子建立一个规律的循序渐进睡眠周期。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忽略了情绪对身高的影响B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19.②应改为:“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最高点”或“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顶点”。⑦应改为:对于那些睡得晚孩子。⑨应改为: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孩子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周期。〖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根据“其实好心情也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可知,情绪也是影响身高的因素,结合前文的“往往更多地考虑”和“却”的转折语意,可推知此处可填:忽略了情绪对身高的影响。B处,根据“如果经常吓唬、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不良影响,这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可知,身体矮小,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这是带来了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结合“形成恶性循环”的这一表意,可推知此处可填: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达到最高顶点”语意重复,“最高点”就是“顶点”,应改为:达到最高点或达到顶点。⑦“关于那些睡得晚孩子”搭配不当,“关于”表关联性,这里“那些睡得晚的孩子”是指出明确的对象,“关于”应该改为“对于”。⑨“一个规律的循序渐进睡眠周期”搭配不当,“循序渐进”与“睡眠周期”不能构成修饰与被修饰关系,正确做法是调整语序,将“循序渐进”放在“帮孩子”前作状语,即“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孩子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周期”。(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繁花》书写人物成长很有特色。那些在生活世界里表面很“响”的人物,譬如精打细算的玲子、众星捧月的汪小姐、做足排场的魏总、泼辣暴躁的卢美琳,往往不能得偿所愿,是要吃些苦头的;那些在生活世界里表面“不响”,但在意义世界中抵达更高精神之境的人物,譬如爷叔、金花、阿宝、李李,反而(①),制胜于无形。该剧还从细处体现了人物的“响”与“不响”不是(②),而是变化发展的。从人物间的彼此描述,以及黑底白字的原著引用中,观众得以窥见主要人物的人生经历——爷叔进过提篮桥监狱,金花曾举报自己的亲人,阿宝因贫穷痛失所爱,李李的经历“真可以出一本书”,这已然暗示拥有“不响”的精神意义和心灵智慧是需要经历磨砺、付出代价的。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的例子屡见不鲜,《繁花》则(③)。导演在原作的框架下书写了新的故事——补足了阿宝成为宝总的成长历程,颠覆性地改写一些女性人物的命运,努力彰显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飞速发展、人民奋力向前的时代精神。20.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21.简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复句,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70个字。22.文中两处破折号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20.①运筹帷幄②与生俱来③独辟蹊径21.那种生活世界里的“不响”非但没有令人物形象模糊,反而使得人物经历人生磨砺后,在意义世界中抵达更高精神之境。22.相同。都是对前文情况的具体说明:第一处列出具体事例,第二处说明具体内容。〖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根据后面的“制胜于无形”可知,此处填写的成语表示要制定策略,不用亲自上场就可以取得胜利,故可填“运筹帷幄”。运筹帷幄: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②处,根据后面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及下一句解释中写到的人物经历、“拥有‘不响’的精神意义和心灵智慧是需要经历磨砺、付出代价的”可知,人物的“响”与“不响”是需要培养才有的,而不是天生的,故可填“与生俱来”。与生俱来:不依靠后天培养和教育,从一出生就拥有的特性或行为。③处,前面的“则”带有转折意味,再根据下句“在原作的框架下书写了新的故事……颠覆性地改写”可知,导演这种做法是走了另外一条路,开辟了一种新的风格,故可填“独辟蹊径”。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等。原文第一段介绍了两种人物:在生活世界里表面很“响”的人物和在生活世界里表面“不响”的人物。在对比中肯定了表面“不响”的人物在“经历磨砺、付出代价”后,“在意义世界中抵达更高精神之境”,虽然他们没有表面很“响”的人物那样一个个特色鲜明,令人记忆深刻。提取关键词句,整合信息后就是:那种生活世界里的“不响”非但没有令人物形象模糊,反而使得人物经历人生磨砺后,在意义世界中抵达更高精神之境。【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第一处破折号,前面提到的是“窥见主要人物的人生经历”,后面是列举的具体事例“爷叔进过提篮桥监狱,金花曾举报自己的亲人,阿宝因贫穷痛失所爱,李李的经历……”,破折号的作用是对前文进行解释说明。第二处破折号,前文是“导演在原作的框架下书写了新的故事”,后面是“新的故事”的具体内容“补足了阿宝成为宝总的成长历程,颠覆性地改写一些女性人物的命运”,破折号的作用是对前文进行解释说明。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生在世,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然而,成功是一个极其主观的概念,由于个人的经历、境界、格局和价值观不同,不同的人对于成功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追求。有的人以财富充盈为成功,有的人以权势煊赫为成功,有的人以声名远扬为成功,有的人以德才双秀为成功。有的人以奉献社会为成功,有的人以改造世界为成功……不同的成功观,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生追求,形成不同的人生航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成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成功观。要求:选准角度,联系实际,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语言流畅、书写规范;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湖南省长沙市四县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在普遍崇尚速度的读图时代,一般读者缺少文字阅读耐心,作家如果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则有赖于他们在创作中对读者心理作出精确的预测。麦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症候了然于心,“猎奇”“消遣”“打发无聊”,在他看来,是多数读者进入阅读的真实动机。于是,他决定降低进入文学阅读的门槛,而其核心策略是加强文本的游戏功能。无论是间谍题材小说,还是破译题材小说,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都是麦家文本的显著特征。然而,凭借题材优势捕捉受众猎奇之心,可能并非麦家写作的初衷,因为麦家秘密叙事的核心部分,或者说能维持受众阅读热情的因素,并不仅仅表现为这些表层的要素,而更多是文本中潜藏的游戏性或娱乐性。比如,间谍的伪装生存,破译家借助数字的演绎,决胜于千里之外,等等。而这些,正是读者关注的核心。就小说的游戏性,昆德拉曾敏锐地指出,伟大的欧洲小说都是从娱乐起家的。但麦家显然意识到,这种游戏性叙事对很多作家,很可能并不是拯救小说的良方,而恰好是审美堕落的陷阱。换句话说,为游戏而游戏,很可能就是媚俗,是真正美学的灾难,而非文学或艺术意义上的娱乐。昆德拉又发现,“那些了不起的娱乐主题,都非常严肃——想想塞万提斯”,所以他把毕生的写作目标定位在统一“问题的极端严肃”与“形式的极端轻薄”。麦家小说的娱乐性正是与“问题的极端严肃”紧密联系的,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等等,这些严肃的主题意蕴莫不以“余味”的形式萦绕在读者心中。纯文学之所以自90年代以来不断被边缘化,麦家认为:“读者越来越不爱看小说,责任该由我们作家来承担。真实感的缺失是我们的小说失去读者的头号毛病。”我们发现,由于小说家被赋予的虚构权利被毫无节制地放大,充斥当今文学期刊的,很多是如麦家所言的“没有教养”而缺乏真实感的小说,而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这个意义上,麦家以其创作实践顽强地显示出,他试图纠正“虚假”叙事风气的努力。如《风声》这部作品中,吴金李顾四人,究竟谁是老鬼?作者以这个悬念展开叙述,引导着读者追溯问题的真相。心智的较量,紧张的角逐,严酷的暴力,画面精彩纷呈,莫不令人叫绝。但值得更看重的,并不是情节的曲折离奇,也不是场面的惊心动魄,而是因为它以仔细推敲的细节、精心布置的环境、严丝合缝的推理征服读者。这些细部的处理正是小说创作最见功力的地方。基于此,我以为,对事理和逻辑的处理及其态度,是判断作家能否尊重读者的重要参数。(选自王迅《尊读者的写作——从麦家的读者意识看文学常道与变道》,有删改)材料二:写作是一种交往的形式和手段,任何写作都无法脱离交往的目的。每一项具体写作都是要把写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理解感受等告诉他人,也都希望从他人(读者)的阅读反馈中获得认同。因此,交往、交流、交际是写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写作的本质内涵。一篇或一部作品的写作无论内容有多么丰富和深刻,也不管形式有多么新颖和富有创意,如果没有读者的认可就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西方建构主义认为,一部作品创作的真正完成必须由读者对其意义进行建构,作者完成作品的写作并非是作品创作的终结,而仅仅是作品创作的开始。为了达成写作的有效交往,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时时考虑到读者对象,具体写作针对什么样的读者,他们的文化程度怎样、理解水平如何,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等等,都要在具体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处理中得以体现,使作品能够获得他们的积极反馈。在写作中,从读者的立场去推想他们对于具体内容处理和形式的选择的感受和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做出调整,使读者意识在写作中获得充分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写作的交往目标。没有交往目的的写作是不存在的,不能突显交往目标的写作是失败的写作。写作交往目的的彰显和目标的实现,其根本在于对写作者读者意识的强化。但写作又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文如其人”最鲜明地表达了这种个性化特点。一个人的生活时代、成长经历、学业水平等无不铸就其个性品质。这些由个人综合因素所构成的品质都会在他的具体行为中得以体现。在本身就是个性行为的写作中,这种品质会有更鲜明地体现。对于写作内容的选择、对于素材处理的方式以及表达技巧的运用等,都会因为作者个性品质而显示其特点,因此,个性表达是写作者自身个性在写作行为中的一种自然表现。我们的观点是要在充分了解读者的前提下进行写作。其目的是追求共识的最大化。写作交往的双方不是共时的,其互动的反映也不是即时性的。作者在写作之前,首先必须对读者对象有充分的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对表达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其次,要努力把握读者对自主表达的反馈信息。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加深对读者的了解。再者,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今天写作教学与生活脱节所造成的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选自杨泉良《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自主表达》,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普遍崇尚速度的读图时代,一般读者都缺少文字阅读耐心,作家须考虑读者的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B.题材优势和文本中潜藏的游戏性或娱乐性是麦家秘密叙事的核心部分,也是维持受众阅读热情的因素。C.西方建构主义认为,作品创作的完成必须经由作者完成作品的写作和读者对其意义进行建构才能最终实现。D.考虑了读者对象的文化程度、理解水平、生活环境特点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即充分体现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德拉认为,塞万提斯作品也是娱乐起家,但不为游戏而游戏,而是在娱乐性叙事中蕴含着严肃的主题意蕴。B.细节经不起推敲、环境布置粗糙、推理漏洞百出的小说,是麦家所说的“没有教养”而缺乏真实感的小说。C.内容丰富和深刻,形式新颖和富有创意,又充分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特点的作品很难不被认定为一部优秀成功的作品。D.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了完成作品的写作中读者的价值和意义,实质上是揭示了写作作为交往形式和手段的本质。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A.《论语》云:“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B.《太玄经》中说:“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矣。”C.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评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4.学校邀请你向《长沙晚报》文艺副刊小说专栏投稿,你能从材料一麦家的创作策略中得到哪些启示?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5.《乡土中国》原本是作者在大学授课的内容,后连载在报刊上,请结合你阅读《乡土中国》的经历,谈谈此书中费孝通针对读者的特性采取了哪些写作策略?〖答案〗1.D2.C3.B4.①降低进入文学阅读的门槛,创作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②小说的娱乐性要与严肃的主题意蕴紧密联系,引发读者对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的思考。
③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小说创作不能缺乏真实感,要做到“有教养”。
④要在创作实践中努力纠正“虚假”叙事风气,在细部处理上多下功夫,表现出尊重读者的写作意识。5.①《乡土中国》基于费孝通长期的实地研究、理论探索的积累,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体现了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作品具有真实性。
②文字下乡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费孝通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著作文字简洁、语言流畅、浅显易懂、雅俗共赏,做到了尊重读者。
③费孝通对读者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表达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如比喻、引用、对比等方法的运用和典型案例的列举等,使读者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的同时,增加了阅读兴趣。〖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即充分体现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错误。根据“在写作中,从读者的立场去推想他们对于具体内容处理和形式的选择的感受和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做出调整,使读者意识在写作中获得充分的落实”可知,要充分体现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仅仅是考虑了读者对象的文化程度、理解水平、生活环境特点及兴趣爱好等因素是不够的,这些因素只是依据,还要“以此为依据做出调整”。选项表述有些绝对。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很难不被认定”错误。结合“一篇或一部作品的写作无论内容有多么丰富和深刻,也不管形式有多么新颖和富有创意,如果没有读者的认可就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可知,内容丰富和深刻,形式新颖和富有创意,又充分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特点的作品,如果缺少读者的认可,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也不能被认定为一部优秀成功的作品。选项表意绝对。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语》中孔子的话,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符合道德的善言,说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德是内在的修养,言属于外在的表现。不能支撑“文如其人”的观点。B.《太玄经》中所论的是文为表、质为里、辞为表、心为里的由表及里的关系,认为观其表达的文辞可以知道其内心所想。可以用来支撑“文如其人”的观点。C.《与元九书》中白居易的话是认为文章、歌诗要反映时事或为反映社会现实而作。不能支撑“文如其人”的观点。D.《论诗绝句》中元好问的评价,表明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出现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不能支撑“文如其人”观点。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他决定降低进入文学阅读的门槛,而其核心策略是加强文本的游戏功能。无论是间谍题材小说,还是破译题材小说,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都是麦家文本的显著特征”可知,麦家的创作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根据“但麦家显然意识到,这种游戏性叙事对很多作家,很可能并不是拯救小说的良方,而恰好是审美堕落的陷阱。换句话说,为游戏而游戏,很可能就是媚俗,是真正美学的灾难,而非文学或艺术意义上的娱乐”“麦家小说的娱乐性正是与‘问题的极端严肃’紧密联系的,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等等,这些严肃的主题意蕴莫不以‘余味’的形式萦绕在读者心中”可知,麦家认为为游戏而游戏,不是文学或艺术意义上的娱乐,小说的娱乐性要与严肃的主题意蕴紧密联系,引发读者对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及其可能性的思考。根据“麦家认为:‘读者越来越不爱看小说,责任该由我们作家来承担。真实感的缺失是我们的小说失去读者的头号毛病。’我们发现,由于小说家被赋予的虚构权利被毫无节制地放大,充斥当今文学期刊的,很多是如麦家所言的‘没有教养’而缺乏真实感的小说,而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可知,麦家对纯文学自90年代以来不断被边缘化的原因有所思考,体现了作家的责任担当,认为小说的真实感是其征服读者的基本要件,作家创作不能缺乏真实感。根据“这个意义上,麦家以其创作实践顽强地显示出,他试图纠正‘虚假’叙事风气的努力……。这些细部的处理正是小说创作最见功力的地方。基于此,我以为,对事理和逻辑的处理及其态度,是判断作家能否尊重读者的重要参数”可知,麦家不仅懂得思考文学现状,还以其创作实践进行着纠正“虚假”叙事风气的努力,在细部处理上下功夫,表现出了尊重读者的写作意识。【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乡土中国》基于费孝通长期的实地研究、理论探索的积累,还基于他个人在当时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模式,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费孝通在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让人能感受到“土味”。他的写作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作品具有真实性。文字下乡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费孝通著作文字简洁、语言流畅、浅显易懂、雅俗共赏,这也是尊重读者的体现。费孝通对读者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表达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如《乡土中国》中的人物都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写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作者提到一个事件。一位小姐对着苞谷田,冒充着内行,戏称今年的麦子长得真高。又如对照西方团体格局,谈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得清楚的柴,而是好像一块石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挤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选用的是大家熟悉的事物做比喻。再如,在差序格局中讲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时,作者通过几个儒家典故来说明古代中国团体道德的缺位,即使要求“心怀天下”的儒家也不能摆脱这种特点,文白交融的表述别有特色。(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冻土观测段(节选)董夏青青他们未到分区医院。教导员告诉他,许元屹的父母来过。到烈士陵园,许元屹的父亲一滴眼泪没掉,挨个把每块墓碑看了一遍。到自己儿子墓碑跟前,也没说话,只静静地站了几分钟。许元屹的母亲在招待室坐了半天,下午拿了一兜她在家里烙的面饼子,说想去医院看看那些娃娃。教导员问她还有什么想法,她说,她想知道自己儿子最后的表现是不是勇敢,又问:“我儿子,他是英雄吗?”教导员问他,那名上等兵是不是许元屹带的报务员徒弟,他点头。上等兵要到山下的营区教导队培训三个月,由他带过去报到。那次行动,许元屹说为了锻炼上等兵,一直让他抱着电台,其实谁都明白,电台在谁那里谁出事的概率就小。把上等兵送到教导队后的第二天下午,教导队长打来电话叫他赶紧过去一趟。到营院门口,队长跟他讲,分区的心理医生正在给上等兵做干预治疗,每天中午做一回,预计得持续半个月。他问队长:“进营院大门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崩了?”队长说:“昨天晚上上等兵排在队列里进食堂吃饭。因为是周五,食堂会餐,上等兵看了一眼好吃的饭菜,没等打上饭,抱着餐盘蹲在地上大哭起来,说自己班长临走时饿着肚子,一天就咬了两口压缩饼干。晚上熄了灯,有战士去水房洗漱,看见上等兵站在镜子跟前鞠躬,一边鞠躬一边反复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回到分区医院,老团长已经上山了。“这是老团长调任野战师副参谋长之后头一次回团里,今天临走,他给我布置任务,”教导员说,“让我准备一堂课,也讲讲许元屹,让那些从其他单位调派过来预备上山的战士先听一听。”晚饭过后,他和教导员在值班室一同整理文档。当他打开一个班排的人写在一条床单上的请战书,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带血的指印时,教导员昨夜向他转述的许元屹母亲的那句话又直入脑海:我儿子最后的表现是不是勇敢?我儿子,他是英雄吗?他在想。有谁能把那个许元屹说得明晰?谁会告诉他们,许元屹是由他母亲生在了麦地里?谁知道他为何去到安顺的工地上做工?什么讲稿能包囊许元屹负荷累累、志气未曾衰减半分的强力生命?前天下山经过烈士陵园时的情景又浮现眼前:他站在许元屹的衣冠冢前,就想到那天黎明时分,他和许元屹蹲在崖壁底下那个洞穴里,打着手电写家信。许元屹掏出裤兜里一枚早就空了、搓皱的烟盒,就手撕成方方正正的一块纸片,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我只是死去,请为我自豪。他从桌前站起,走出屋时眼前一阵发黑。带车回山上的前一天下午,他去教导队。上等兵怔怔地盯着他:“我有些问题,想跟您说说,行吗?”“说吧。”他说。上等兵双手插兜,许久才开始说话。“排长,我不退伍,我想留队。”上等兵说。“家里同意么?”他说。“我跟他们说了,我病了。”上等兵说,“我自己知道,好起来也容易,以后替班长把他的活儿接着好好干下去,干明白,病就好了。”“谁告诉你的?那个女医生?”“不是。”上等兵摇头,“我先给您说两件事,然后我再问问题。”“有一回,班长叫我给他校报,他读得太快,我就把报校错了。班长当时特别气愤,说你学了几个月的专业,报还能校错?这要是打仗了,仗得怎么打?我当时也没忍住,冲他发火,我说我从当兵第一天就是等着退伍的,在这鸟地方,气喘不上来,尿擞不出去,我脚上全长了冻疮,头也疼得不行,你还骂我。说完我就走,老子不校了。但他似乎没听见,一直在发报。我还没走出门,就听见砰的一声,一看,班长连人带椅子倒在地上。我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翻抽屉找速效救心丸。等班长吃了药缓过来以后,说晕倒不怪我,是他手上的汗流到发报机的键盘上,键盘又通着电,给他打晕了。”上等兵继续说,“我刚下连的时候,我问班长,我们在这个地方当兵,每年创造的利润是多少。入伍之前,饯行的酒席上,我一个开加工厂的堂哥就说,当兵无非也是个工作,拿命换钱而已,说白了有多高尚?所谓牺牲也就是个概率问题,一百年打不了一次世界大战,这要是有个大师能预言未来三五年不打仗,纳税人何必花钱养着这帮人?”上等兵说完,望着印在桌面的象棋棋盘。“那你现在想不通的,还是这个利润问题?”“我是想问您。”上等兵抬起头看着他,“我班长那么好的人死了,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样的人吗?”树上蝉鸣和风吹动梧桐枝叶的声音落下来。良久,他问了一句:“你有喜欢的女孩吗?”上等兵点头:“有。”“记得她的样子吗?”他伸出手指头在自己的脸前比画,“她的轮廓……”上等兵的眼神失了焦,轻声说:“记得。”“边界……”他说,“国家的边界就是它的轮廓。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这个轮廓不要改变,要一直像我们心里记得的,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友们记得的,这个地方最好的样子。”“知道你班长的原名叫什么?”上等兵流着泪摇头。“叫许元义,义气的义。”他说,他小时候老跟人打架,他爸觉得是名字起坏了,老讲江湖义气不行,就给他改了名,改成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个屹。后来他自己也觉着改了挺好,‘屹’字,一个山一个乞,别忘了自己是山沟里出来的乞丐一样的人,做事只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他练发报的时候跳字了,自己拿尺子抽自己手背,尺子都抽断了。“等我以后有儿子了,就给他起名叫‘大同’,这个名字,你指望你堂哥那样的,给儿子取名叫托尼、杰瑞的人能理解吗?”(选自《收获》2021年第4期,有删减)〖备注〗冻土观测段:进行冻土地质观测的地段。文中的战士们驻扎在这里戍守边境。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元屹父母的言行,既体现了他们痛失儿子之后的无比坚强,也体现了他们理解儿子献身报国的博大胸怀和对儿子战友的关爱。B.许元屹留下的写在烟盒纸片上的家信,让人看到了他视死如归的气概,也让人对那些至忠至诚的民族英灵,油然而生敬仰之情。C.上等兵回忆的两件事——校报出错、堂哥论当兵,既表现了班长工作作风的严谨,也反映了民众对军人生命价值的普遍不理解。D.排长把国家的边界比喻成喜欢的女孩的轮廓,不仅仅表达了深厚的热爱,更有誓死守护的决心,也给班长牺牲的价值做了诠释。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转述和对话为主,对话内容大多是日常生活之事,但向我们展现了边防军人戍守边境的艰辛与坚韧以及丰富的人物情感。B.“静静地站了几分钟”“坐了半天”“双手插兜”“眼神失了焦”“流着泪摇头”等等动作、神态描写,深刻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C.“树上蝉鸣和风吹动梧桐枝叶的声音落下来”,这一景物描写,渲染了肃寂沉静的氛围,暗示排长在考虑如何回避上等兵的问题。D.文章最后一段,紧承前文“班长改名”,并回应了上文“堂哥论当兵”,突显了排长的谈心智慧,不仅能解人心结,也表达了愿望。8.作者在关于《冻土观测段》的笔谈中说:“‘冻土’层下涌动着的热力,是军人献身使命的精神‘底火’”。上等兵刚入伍时是怎样的状态,他的“热力”是怎样逐渐形成的?9.有人评价《冻土观测段》“以绝妙的叙述,解密中国军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要你就“绝妙的叙述”给本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列出短评要点。〖答案〗6.C7.C8.形成过程:①在校报时,上等兵第一天当兵就是等退伍,思想处于世俗人的阶段。②战斗中,班长一直让上等兵抱着电台,他明白了班长是在保护自己。③班长牺牲后,他受到刺激,对班长的牺牲进行了反思、探索。④出院后,上等兵的思想成熟了,懂得了军人的使命是执着坚守,想要留队,完成英雄精神的赓续传承。9.①生命是无价的,军人亦然。在高原冻土之间,在祖国边境线上,许元屹在一次边境冲突中壮烈牺牲,让他的家人、战友们为之心痛不已。②使命是应尽职责,军人的天然使命是保家卫国。许元屹在高原严酷环境中恪尽职守,至死都为自己作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而自豪。③使命并不大于生命,是生命主动选择了使命,从而成就了生命更高的价值。许元屹选择了边防军人这一神圣使命,即要为保家卫国随时付出宝贵的生命。他虽然壮烈牺牲,但会有更多的“许元屹”站出来。小说歌颂了戍边官兵保卫家国的崇高品格与英雄情怀。〖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也反映了民众对军人生命价值的普遍不理解”错误。上等兵回忆的堂哥论当兵的这件事,反映了部分民众对军人生命价值的不理解,“普遍”一词言过其实。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排长在考虑如何回避上等兵的问题”错误,从后文看,排长并没有回避上等兵的问题,而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题干概括“形成的过程”的要求,可按照“校报时”“战斗中”“班长牺牲后”“出院后”的时间顺序,分条作答。概括情节时,要突出思想的转变,用到“认识到”“反思”“思想成熟了”等语句。由“我想知道,我们在这个地方当兵,每年创造的利润是多少。入伍之前,我家里面安排了饯行的酒席。我一个开加工厂的堂哥就说,当兵无非也是个工作,拿命换钱而已,说白了有多高尚”,上等兵入伍是出于世俗的利润考虑,所以“从当兵第一天就是等着退伍的”,不能忍受“在这鸟地方,气喘不上来,尿撒不出来,我脚上全长了冻疮,头也疼得不行”的恶劣环境,思想处于世俗人的阶段。由“那次行动,许元屹说为了锻炼上等兵,一直让他抱着电台,其实谁都明白,电台在谁那里谁出事的概率就小”可知,上等兵明白班长是在保护上等兵。由“我班长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锡劳动合同书样本
- 净水设备饮水机购销合同
- 物资采购合同的诚信原则
- 2024设备保修维护服务合同书
- 2024年校园便利店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协议
- 2024版学校食堂全权经营合同模板
- GB/T 44742-2024海参及其制品中海参多糖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2024轨道车辆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技术规范
- 培训课件 -OD组织发展全景图之组织激活
- iml工艺设计要求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完整版)
- 感受小说中的群众角色-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刘姥姥进大观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大学美育教程(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高端保洁家政技能培训方案
-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 《中考试卷分析》课件
- 餐饮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 关于研学旅行活动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 外贸业务与国际市场开拓培训
- 学校级绿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