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八大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八大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八大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八大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八大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广东省深圳市八大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设施联通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重要,它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坚实基础。除了经济走廊和国际通道建设卓有成效、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显著外,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也持续拓展。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多式联运稳步发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86条时速120千米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中欧陆海快线从无到有,成为继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之外中欧间的第三条贸易通道,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货物流向通达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材料二:中欧班列搭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新平台,探索形成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大动脉,开行规模持续扩大,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持续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积极探寻“顺势而为”的产业发展路径,描摹出“逆势增长”的强劲上扬曲线。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重点枢纽间的往返开行数量基本实现了双向均衡。从国内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分布来看,中欧班列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等西部城市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开行数量不断上升。中欧班列有效推动了中西部地区从过去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实现了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由2013年的12%提升至2022年的18.2%。从贸易规模看,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重稳定在90%左右。2022年,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082.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065.2亿美元,进口额为4017.3亿美元。中欧班列提升了中欧产品流动的市场可达性。从运输货物品类看,中欧班列去程货物品类由初期的电子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拓展到目前的服装鞋帽等生活必需品,回程货物品类从初期的汽车及零配件等拓展到目前的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等高技术产品,呈现出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从各区域货源看,中欧班列初期运输的货物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领域,如电脑、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而且货源地主要集中在川渝、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呈现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如湖南的陶瓷、茶叶和义乌的小商品等。中欧班列进出口产品种类也由最初的初级产品,逐步拓展到了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品,而且汽车和船舶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中欧班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都依托中欧班列成为以整车及零部件、快速消费品、农产品、矿产和木材等资源,以及五金机电为主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重庆依托中欧班列吸引惠普、华硕等电子产品国际龙头企业入驻。同时,各地通过推进“中欧班列+”,创新对外贸易模式,涌现出“中欧班列+产业园区"“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口岸"和"中欧班列+出口监管仓”等多种新模式。西安开通了跨境电商专列,先后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形成了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中欧班列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运行效率上,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4,运输价格是空运的1/5,平均碳排放量是空运的1/15,形成了安全快捷、绿色环保的国际运输通道。在服务质量上,中欧班列为国内各地客户制定站到站、门到门的物流服务方案,使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同时,中欧班列成为助力沿途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欧班列促进了沿途国家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带动了沿途国家产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繁荣发展,为沿途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深化了中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摘编自赵家章、丁国宁《中欧班列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困境及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包括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这些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B.中欧陆海快线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其运力超过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C.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能够由2013年的12%提升至2022年的18.2%,这和中欧班列的开通密不可分。D.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为沿途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有效促进了沿途国家经济的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开通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有效举措,它深化了我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也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B.由于中欧班列的开通,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成绩显著: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实现了贸易顺差。C.如果没有中欧班列的开通,改变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实现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共同发展的目标就无从谈起。D.中欧班列运行效率高、运输价格低、创新能力强,而且还符合环保要求,这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3.材料一说,“设施联通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重要”。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个观点的一项是()A.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环保等各个领域。B.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新加坡、巴基斯坦、蒙古国、伊朗等建立了“单一窗口”合作机制,极大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C.目前,“一带一路”标准信息平台运行良好,标准化概况信息已覆盖149个国家,在共建国家间架起了标准信息互联互通的桥梁。D.作为中国、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时速350千米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这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4.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1年中欧班列的开行量只有区区的17列,2022年则突破了1.6万列。B.2011年中欧班列的货运量仅为0.1万标箱,2020年首次超过了100万标箱。C.2011—2022年间,中欧班列的开行量、货运量均持续增长,且增幅越来越大。D.中欧班列开行量、货运量的快速增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5.中欧班列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答案〗1.B2.A3.D4.C5.①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长,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②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不断拓展,使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③中欧班列推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对外贸易新模式。〖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其运力超过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错误,材料一没有将中欧陆海快线和传统海运航线进行运力方面的比较;而且结合图表内容可知,中欧陆海快线的运力没有超过陆上中欧班列。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B.“2022年我国……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从贸易规模看,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082.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065.2亿美元,进口额为4017.3亿美元”可知,“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只是我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额。C.“就无从谈起”程度过重,中欧班列的开通只是有效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D.“这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错误,材料涉及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运输价格、绿色环保、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但原文没有谈及哪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从材料一可知,所谓的“设施联通”指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联通,如国际通道、铁路、港口等的联通,符合这个要求的只有D项,因此D项能够支撑观点。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且增幅越来越大”错误,如开行量,2019—2020年的增幅明显大于2021—2022年的增幅。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此题先筛选文中的有效信息,再分条进行简要概括。结合“从国内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分布来看,中欧班列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等西部城市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开行数量不断上升。”“……开行规模持续扩大,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持续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可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长,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10年来持续扩大,连续增长,数据惊人,前景不可限量。结合“从运输货物品类看,中欧班列去程货物品类由初期的电子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拓展到目前的服装鞋帽等生活必需品……”“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呈现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附加值高的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可知,由原来的服装等扩展到电子产品,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不断拓展,使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结合“中欧班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口岸’和‘中欧班列+出口监管仓’等多种新模式”可知,创新对外贸易模式,形成了多种对外贸易新模式,中欧班列推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对外贸易新模式。(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岔路口陈毓坐在山下岔路口读书的人,并不反感一个问路人。这经验是我刚才获得的。我看见他坐在岔路口,膝盖上摊本书,正读得投入。一棵榉木以一树浓荫罩住他,使他看上去凉爽惬意。来路上,我遇见过扑蝶的、捕蝉的、钓鱼的、摘花的,但遇见一个安坐读书的,还是稀罕。他显然是山里人,手脸黑而粗糙,为了脚舒服,鞋跟也不挂上,一只脚索性踩在鞋面上。想让他把眼睛从书里移出来,我就向他问路,我以叫他听清又不惊着他的音量说:请问从你坐着的台阶走,能不能上到山顶?我的问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深潭,泛起涟漪需要等待。他转过脸,眼睛慢慢聚焦,看清我这个问路人,却又回转脸,看着那条向上延展的石阶,答:能走一段,再往前,就无路了。那是一个不紧不慢、使用本地方言但我完全能听懂的腔调。那我要上山,咋走合适呢?就顺你脚下的路走,要上山,只管往前走。可我就是从这条路折返的,我已走了一大截,我想走到更静僻的路上。他想了好一阵子说:那你就沿台阶走,到一个打算盖房子的屋场再回转来,小路只到那里。有没有狗?有狗,是人家养着看场子的。这让我犹豫,我不想因为本是要寻清静却惹得狗吠连天。索性站着不走了。我确信不必问“你是本地人吧”这样的话。我说:你坐在这里看书,家里不用你帮忙啊。我的语气甚至不是询问而更接近感叹。我想到山门口那几家并没几个人吃饭的农家乐,替他找〖答案〗是不是这段日子因为疫情,进山吃饭游玩避暑的人少,家里不需要你帮忙?他慢慢露出笑容,像是说,你都知道了我就不说了。但我其实很想让他说话。我说:你是不是开年就没出去打工,一直待在家里?他这次回答得利索:我从没离开过这里。这让我吃惊,我说:你多少岁了,你没离开过这里?他说快六十岁了。一点也不像,我由衷地说,你看上去顶多五十岁。他说祖上就在这里,上小学也在这里,后来结了婚,就一直在这里了。我再看一眼他的书,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立刻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待要看清书名,显然书原先的封皮已经无存,又用了一张不相干的硬纸封上了。你从没离开家,那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我尽量显得漫不经心,掩饰我对他的探究之意。他咧嘴笑,却没说话,像是思考一个快六十岁,从没离开一座山、一条沟的人到底都在这里做了些什么可以拿来说。溪流的声音很响地浮起来,风吹在不同树叶上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和鸣,叫我出神。他放在石阶上的书一会儿哗啦啦向左翻页,一会儿又扑啦啦向右翻页。我说,你很爱看书啊。他说爱看老书。我说你的书看上去倒是很旧。他说父亲以前留下来的有一些,还有的,是住在城里的妹妹送给他的。他好像忽然有了可以言说的,决心要和我这个站在他面前不走的人说一说。这时我发现他其实是个很爱说话的人。于是,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你手中拿的,是猕猴桃的花,你知道不?我努力避开“不知道”三个字,我说:我真的是吃过猕猴桃没见过猕猴桃开花。为强调吃过,我说我吃过红色果肉、黄色果肉和绿色果肉的猕猴桃。但他说,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有那么多?有的。他肯定道,在山里遇见猕猴桃,见熟了的,尝一尝。总共有十三种味道,新的,再没遇见过。想着他在山里住了快六十年,我暂且存疑。黑熊上树比人厉害,他笑。像是笑熊,更像是笑人。人见了黑熊,是否只恨跑得慢。这话是我说的,他只是笑。村里有人被黑熊挖了脸,眼睛珠子差点坏了。也有一个被豹子咬坏了胳膊。都是我半大小子时的事。我父亲打过一只黑熊。铁珠子枪,枪里能装五颗铁珠子。熊肉好吃,野猪肉粗。熊是个宝疙瘩,黑熊油神得很。有一回上山,一只脚踏上个断树茬,树茬钉进脚心,自己弄出来一半,另一半针都挑不出,伤脚半年没好,后来那只黑熊来了,抹了黑熊油。第二年,脚心里剩下的树茬子自己退出来了。吃过一次兽夹子的亏,一次上山挖药,只听脚下一声响,被兽夹子套住脚脖子了,幸好兽夹的铁丝末端在身边不远的树上,勉强够得到。幸亏我手上当时有把弯镰,弯镰重,使得上力,我就把脚扭过去,贴在地皮上,用镰刀在套住的铁丝上砍,这才得脱。黑熊、麝鹿、豹子多年没见,野猪多。以前村里都种玉米土豆,野猪爱下来吃。现在地叫人糟蹋得差不多了,都不种地,野猪也下来得少。野猪吃板栗,八九月板栗熟了的时候野猪常见,只要栗包炸个口,野猪用脚爪就能抠出来。动物更怕人,人还是厉害。野猪大路上难见,就是见了,你不惹它,它也不惹你。要是你把母野猪的仔咋了,那就不行了;要是你开枪打过它,更不行了,它会找来,寻你拼命。你讲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吗?话说出来,我立即就后悔了。他倒不以为意,反问我:书上的事情,都是写书人的经历不?我其实愿意相信他讲的野猪、黑熊、猕猴桃的故事。尽管他回答我为啥爱读书的时候说,读书除了会叫日子好过点外,读书还可以和别人有话说。但我宁愿相信那些故事是他的亲历亲闻而不是书上别人写的被他讲给了我。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在山下饭后打牌的朋友喊我返程了。我在电话里向朋友诺诺的时候,我看见他捡起地上的书,站起来,向我招了招手,立即就走远了。于是,他向山里,我向山口。我闻见空气中互为融合却又保持独立的香气。分辨出属于猕猴桃花朵的那份香气。(选自2023年第14期《微型小说选刊》)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中用“稀罕”一词,比较恰切又自然地表现了“我”在岔路口看到他安坐读书时的惊讶又有点喜悦的心理。B.文中用“我的问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深潭”这一比喻,比较生动地写出了“我”的问话在他心里引起的巨大反响。C.文中说“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是说他的讲述是流畅自然的,丰富多彩的,滔滔不绝的。D.文中他讲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黑熊油的神奇,野猪吃板栗等故事,有较强吸引力,说明他山里生活经验丰富。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标题“岔路口”,既是故事的发生地,也寓意“我”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十分为难。B.小说里的他手脸黑而粗糙,快六十岁了,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暂时没有出去打工,待在家里。C.小说的故事情节以“我”向他问路开始,到“我”离开结束,运用插叙、倒叙、补叙等手法,一波三折。D.小说对自然环境描写不多,但这里有溪流,有许多动物,有各种树木,空气里弥漫着猕猴桃花香。8.有人认为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传统的农民形象,也有人认为他是新时代的农民形象。你觉得呢?为什么?9.评论家刘海涛说:“《岔路口》将微型小说的‘小切口+深探针’的构思方法完美地做了展现。”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B7.D8.他是一个乡村振兴中的新时代的农民形象。

①中国传统农民的主要特点是吃苦耐劳、见识不广、落后保守等;

②他入迷地看着他妹妹送的书,在知识的熏陶下,生活在饶有生趣的环境(动物出没,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里,见多识广,谈吐令人称奇。9.①所谓“小切口”,是说小说从一个生活场面,一件平凡的小事起笔讲述;所谓“深探针”,是说小说有一个深刻的主题,能表现时代精神,能探究人性等。

②本小说讲述了“我”在上山前向一个留守乡村的读书人问路并与之交谈的平凡小事、生活琐事,可谓“小切口”。

③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形象,突出了乡村振兴等主题,可谓“深探针”。〖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写出了‘我’的问话在他心里引起的巨大反响”错误。由“泛起涟漪需要等待。他转过脸,眼睛慢慢聚焦,看清我这个问路人,却又回转脸,看着那条向上延展的石阶,答:能走一段,再往前,就无路了”可知,“我”的话只是泛起涟漪,引起的反响不大,这从后面“他”的动作、神态及不紧不慢的答话也能说明。选项说“巨大的反响”言过其实,理解不当。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也寓意‘我’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十分为难”错误。选项过度解读了标题含义。B.“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暂时没有出去打工”错误。由“我说:你是不是开年就没出去打工,一直待在家里?他这次回答得利索:我从没离开过这里”可知,他从未离开过这里。C.“运用插叙、倒叙、补叙等手法,一波三折”错误。从内容看,就是写“我”在岔路口遇到看书的“他”,向他问路进而有了交流,而后被朋友喊返程,两人于岔路口分别的过程,小说以对话式推进情节的发展,作者的叙述从容细腻,叙述方式单一,情节简单。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整体上看,小说描写的更倾向于新时代的农民形象。明确观点后,结合文本说明理由。开头写读书人“手脸黑而粗糙”,鞋跟不挂上,脚踩鞋面上,突出了生活随意的山里人的特征。“我想到山门口那几家并没几个人吃饭的农家乐,替他找〖答案〗是不是这段日子因为疫情,进山吃饭游玩避暑的人少,家里不需要你帮忙?”“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在山下饭后打牌的朋友喊我返程了”这些是新时代里有的情形。由“我再看一眼他的书,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立刻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他说爱看老书。我说你的书看上去倒是很旧。他说父亲以前留下来的有一些,还有的,是住在城里的妹妹送给他的”可知他爱看书,有着好的读书习惯。由“你手中拿的,是猕猴桃的花,你知道不?”“但他说,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黑熊、麝鹿、豹子多年没见,野猪多。以前村里都种玉米土豆,野猪爱下来吃。现在地叫人糟蹋得差不多了,都不种地,野猪也下来得少。野猪吃板栗,八九月板栗熟了的时候野猪常见,只要栗包炸个口,野猪用脚爪就能抠出来”可知,他见多识广,谈吐不俗,生活有了变化,动物出没也与以前不同,说明他生活的不是过去的年代。以上这些,与传统农民吃苦耐劳、见识不广、落后保守等主要特点都有不同,以此可以说明他是一个乡村振兴中的新时代的农民形象。【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先理解“小切口+深探针”的构思方法特征,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切口,是指小说从一个生活场面,一件平凡的小事起笔讲述。《岔路口》这篇小说以向一个留守乡村的读书人“问路”开始,以“于是,他向山里,我向山口”的分别结束事件,中间内容是问路过程中交谈的平凡小事、生活琐事。如“坐在山下岔路口读书的人,并不反感一个问路人。我看见他就坐在这样的一个岔路口,膝盖上摊本书,正读得投入”,然后开始与这个人闲聊;写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我遇见过扑蝶的捕蝉的钓鱼的摘花的,但遇见一个安坐读书的,还是稀罕”;外貌“他手脸黑而粗糙,为了脚舒服,鞋跟也不挂上,一只脚索性踩在鞋面上”;语言“我从没离开过这里”“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动作“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快速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等可谓是小切口。深探针,是说是说小说有一个深刻的主题,能表现时代精神,能探究人性等。如,由“我其实愿意相信野猪、黑熊、猕猴桃的故事”可知,他山有着深入的了解;由“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可知,他的阅历和谈吐不俗;由“尽管他回答我为啥爱读书的时候说,读书除了会叫日子好过点外,读书还可以和别人有话说”可知,他有精神追求。作者从生活中问路这样的小事件起笔讲述,以一场与农民看似闲聊的对话展开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形象,突出了乡村振兴等主题,可谓深探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人使门尹般如昔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先轸曰:“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楚师背脚①而合,晋侯患之。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共其不违。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楚师败绩。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材料二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白:“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备注〗①鄙:城濮附近之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公说A乃拘B宛春C于卫D且私E许复F曹卫G曹卫告H绝于楚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吝惜、吝啬,与《过秦论》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意思相同。B.壮,强盛、雄壮,与《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壮”意思相同。C.食言,指不履行诺言、言而无信,与成语“食言而肥”中的“食言”意思相同。D.山河,指的是大山大河,此处是子犯借晋国地势险要,劝谏晋文公下定决心开战。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国被楚国围攻,向晋国求救。晋文公想与楚国交战,先轸认为,让宋向齐秦赠礼,由两国求楚退兵,挑起楚国与齐秦的矛盾,实现开战目的。B.晋文公听从先轸建议,没有答应楚国复卫、封曹、释宋的要求,私下答应曹卫复国以离间他们和楚国的关系,并拘押使者宛春来激怒楚国C.面对楚军进逼,晋军选择退让,子犯认为出兵作战,士气高低关键在于道义上是否占理,而晋军的退让能使己方立于有理的位置、D.文公采纳咎犯建议,击败楚国,行赏时雍季居首位,因为雍季认为咎犯建议属于竭泽而渔、焚戮而田,不是长久之道,自己说的才对百世有利。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二含辟之,所以报也。(2)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14.成语有“兵不厌诈”,《孙子兵法》中亦有言“兵者,诡道也”,它们都强调了战争需要什么条件?《吕氏春秋》对此的态度又是什么?〖答案〗10.ADG11.B12.D13.①如果没有楚国的恩惠我们到不了今天,退却三舍的距离来躲避他们,就是作为报答。②遇到危难用诈术,足以击退敌人;回来以后尊崇贤人,足以报答恩德。14.①欺骗(或欺诈之术)。②靠诈术成功,最终也必定因此而失败;各种诈术充满国家,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安定。〖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晋文公很高兴,于是把宛春囚禁在卫国,同时私下里允诺恢复曹、卫。曹、卫就与楚国断交。“说”通“悦”,解释为“高兴”,所以“公悦”是主谓句,表意完整,其后A处断开;“乃拘宛春于卫”为状语后置句,后置状语“于卫”后D处断开;“第一个“曹卫”是前句宾语,第二个是后句主语,中间G处断开。综上应在ADG三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楚国吝惜曹国、卫国。/不吝惜奇珍贵重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B.错误。强盛、雄壮;壮年。句意: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我壮年时,尚且比不上别人。C.正确。句意:背弃恩惠而说话不算数。/形容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守信用。D.正确。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因为雍季认为咎犯建议属于竭泽而渔、焚戮而田,不是长久之道,自己说的才对百世有利”有误,从原文“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来看,是文公认为咎犯建议属于“一时之务”,不应得最高赏赐,而雍季之言对百世有利,可以得到最高赏赐。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辟”,通“避”,躲避;“所以”,用来……的。(2)“临”,遇到;“却”,击退;“反”,通“返”,回来。【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兵不厌诈”大意是“用兵不厌嫌诈术”,比喻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兵者,诡道也”大意是“用兵打仗是一种变化无常之术,需要运用种种方法欺骗迷惑敌人”。都强调用兵会用到欺诈的策略、手段。《吕氏春秋》中说到“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意思是靠诈术成功,最终也必定因此而失败;各种诈术充满国家,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安定。参考译文:材料一: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中报告情况非常危急。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不去救他便断绝了交往,如果请楚国退兵,楚国又不答应。我们想作战,齐国和秦国又不同意,怎么办?”先轸说:“让宋国丢开我国而去给齐国、秦国赠送财礼,假借他们两国去请求楚国。我们逮住曹国国君,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吝惜曹国、卫国,必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齐国和秦国喜欢宋国财礼而怒恨楚国不接受调解的顽固态度,能不参战吗?”晋文公很高兴,拘捕了曹共公,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国人。子玉派宛春到晋军中报告说:“请恢复卫侯的君位,同时把土地交还曹国,我也取消对宋国的包围。”先轸说:“不答应楚国的请求,这是抛弃宋国;救援了又抛弃他,将对诸侯说什么?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来离间他们,逮了宛春来激怒楚国,等打起仗再说。”晋文公很高兴,于是把宛春囚禁在卫国,同时私下里允诺恢复曹、卫。曹、卫就与楚国断交。子玉发怒,追击晋军。晋军撤退。军吏说:“以国君而躲避臣下,这是耻辱;而且楚军已经衰疲,为什么退走?”子犯说:“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无理就气衰,哪里在于在外边时间的长短呢?如果没有楚国的恩惠我们到不了这里。退避三舍,就是作为报答,背弃恩惠而说话不算数,要用这个来抵抗他们的敌人,我们理曲而楚国理直,加上他们的士气一向饱满,不能认为是衰疲。我们退走而楚军回去,我们还要求什么?若他们不回去,国君退走,而臣下进犯,他们就缺理了。”晋军退走三舍,楚国骑士要停下来,子玉不同意。楚军背靠着险要的丘陵宿营扎寨,晋文公对此很忧虑。子犯说:“出战吧!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诸侯的拥护。如果打不胜晋国外有大河(黄河),内有高山(太行山),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楚军大败。材料二:从前,晋文公要与楚国人在城濮作战,召来咎犯问他说:“楚国兵多我国兵少,怎么办才能取胜?”咎犯回答说:“我听说礼仪繁琐的君主,对于文饰礼仪从不感到满足,频繁作战的君主,对于诡诈之术从不感到满足,您也对楚国实行诈术就行了。”晋文公把咎犯的话告诉了雍季,雍季说:“把池塘的水弄干捉鱼,难道不能获得鱼吗?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把沼泽地的草木烧光来打猎,难道不能获得野兽吗?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久长之计。”晋文公采纳了咎犯的意见,在城濮战败了楚国人。回来后论功行赏,雍季被列为首位。晋文公身边的人进言说:“城濮之战的成功,是因为用了咎犯的谋略,主公采纳他的谋略而论功行赏却把他放在后边,这或许不合适吧?”晋文公说:“雍季的话可以百世获利;咎犯的话,是应付一时之急的方法,哪有将一时之急的方法放在百世之利前面的道理呢?”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面临危难采用诈术,足可使敌兵退却;退敌回来尊崇贤人,足可报答贤人的恩德。晋文公虽然不能始终如一,却也足以成为霸主啊。”靠诈术来取得成功,那成功最终必定毁坏,那胜利必定变为失败。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可认为是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单单来自国外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福州张养浩闻说东南秀所钟,此行处处觉诗工。飞来天上三山岛①,惊倒人间百岁翁。荔子种成唐室祸,芦花飘满越王宫②。斜阳无限兴亡恨,何事烟波尚尔东。〖备注〗①三山岛,指福州城中的三座小山。②《史记·东越传》:“越王宫,在福建闽侯县北。”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化用了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以议论入题,开篇总写福州景色神奇秀美,名不虚传。B.“百岁翁”实指年纪老大、见多识广之人。他们都被“惊倒”,足见福州自然景色的瑰丽。C.“荔子”句既点福州方物,又用《过华清宫》中典故,谴责杨贵妃喜食荔枝酿成唐朝祸患。D.往日繁华的越王宫殿,如今芦花遍地,满目疮痍,平实的描写蕴含着昔盛今衰的感慨。16.诗歌最后两句是如何将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傍晚,太阳西斜,浩渺的烟波依旧东流,营造了苍茫沉郁的氛围。联想唐、越衰败,诗人触景生情,生发无限兴亡感慨。②江水依旧东流,自古以来从不改向,诗人以此景比喻旧的历史教训仍在重复,表达对当下朝政的关切、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谴责杨贵妃喜食荔枝酿成唐朝祸患”理解有误。该句是写进贡荔枝给唐王朝造成巨大灾难,谴责唐朝统治者的生活奢侈和政治腐败。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本题考查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作答时,要从“触景生情”和“比喻”两方面分析。最后两句中,“斜阳无限”和“烟波东”是景,历史变迁的“兴亡恨”是情,是由眼前所见的“斜阳无限”之景引发的,可谓是触景生情。傍晚,太阳西斜,苍凉悲壮;浩渺的烟波依旧东流,没有尽头,诗句营造了苍茫沉郁的氛围。由此诗人联想到唐、越衰败,诗人触景生情,生发无限兴亡感慨。这种“兴亡恨”之感的出现与颈联的唐朝和越国的衰亡也不无关系,诗人看到“烟波”(江水)东流之景而提出“何事烟波尚尔东”的疑问,这种疑问看似不合常理,联系前文语境,“烟波”(江水)在诗人心中就是“历史兴亡”的形象化比喻,诗人以此景比喻旧的历史教训仍在重复。可知诗人表达对当下朝政的关切,是对“为何历史兴亡一再上演”的社会现实的思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燕歌行并序》中,高适饱含着悲悯和礼赞,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士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的情景,说明他们并不是为了取得个人功勋而视死如归。(2)在《登泰山记》中,姚鼐用“________,________”赋予静态青山以人的动态,赋予积雪以明亮的光彩,用语新颖传神。(3)小刚参加了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不仅震撼于这盛大的典礼,还被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在观看比赛之余,他参观了杜甫草堂,拍摄了不少照片。他想发朋友圈,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杜甫的诗句,作为杜甫草堂风景图片的文案。〖答案〗(1)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①,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②,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学说的不圆满处,对方学说的有可取处,逼得自己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做学问才能逐渐A。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③。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你对于一个人愈同情,就愈能了解他;你愈了解他,也就愈同情他。法国人有一句成语说:“了解一切,就是宽容一切。”这句话说来像很容易,却是人生的最高智慧,需要极伟大的胸襟才能做到。修养这种胸襟的捷径是多与人做真正的好朋友,多与人B,从对于一部分人得到深刻的了解,做到对于一般人类起深厚的同情。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第一段第一行的两处“譬喻”,也可以用“比喻”来代替。B.文中第一段加点词语使用的引号,有引用和强调的作用。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表意相近。D.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的两个“对于”,改为“对”,不符合语境。19.请在文中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D19.A鞭辟入里(登堂入室、升堂入室)B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赤诚相待)20.①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②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答“朋友间的切磋琢磨、朋友相交亦如此”也可);③一方面也是在受滋养。〖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正确运用词语、标点符号的能力。A.正确。“譬喻”,比喻,打比方。所以可以用“比喻”代替。B.正确。“成器”来自于“玉不琢不成器”,所以引号有引用的作用,同时在这里也表强调。C.正确。划线句分号为界,前面说的是同情是了解的基础,后面说的是了解是同情的前提。与“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表意相近。D.错误。“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第一个“对于”所在的句子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应该修改为“对”。故选D。【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此处指多跟朋友切磋交流,思考问题才能更深入,学问才能有长进,可填“鞭辟入里(登堂入室、升堂入室)”。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今多形容分析问题透彻,切中要害。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升堂入室: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B此处指与人交往的态度,应该诚心,用心,可填“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赤诚相待)”。推心置腹:比喻真心诚意的待人。肝胆相照: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赤诚相待:指以至诚之心待人。【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是用琢磨玉石比喻与朋友交往,横线后面应填“人”的内容,而“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都是人的瑕疵,可填: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②此句在段落开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的是交友,末尾说人应该“多受切磋琢磨”;横线后面说的是与什么样的人切磋琢磨才能受益,应该是与朋友交往,用比喻的说法就是朋友就是琢磨的利器,可填: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答“朋友间的切磋琢磨、朋友相交亦如此”也可);③此句与“一方面被‘磨’”句式一致,内容相反,可填:一方面也是在受滋养。(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找到施展才华的工作?目前来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被投喂了海量数据,知识库非常庞大,但是其准确度还远远不够。它可以非常快速地给出信息,同时也会出现低级错误。不可否认,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人类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软件写的文章看起来逻辑清楚、文笔流畅,但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软件在聊天时,缺乏幽默感,听不懂双关语、谐音梗、笑话等,凡是“抖机灵”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软件都接不上来,更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人类有别于机器,就在于人类独有的心智结构:有价值观、有情感、有独立的思考创造能力。①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影响的工作,②排名第一的就是电话销售。③但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消失,④未来需要的是更深度的支持、面对面的服务和共情能力。⑤因此,⑥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⑦却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⑧简单的信息汇编和重复性的工作,⑨理所应当会被人工智能取代。21.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文中指出我们需要具备哪三种基本能力?请用三个词语加以概括,每个不超过4个字。22.文中最后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判断力(识别真伪)/情感力(情感体察、共情能力)/创造力(思考创造、创造能力)22.①处“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影响的工作”修改为“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的工作”。⑤处“因此”改为“同样”。⑨处“理所应当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改为“难以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或“不可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二段谈到人工智给出信息快速,但也会犯低级错误,“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人类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可概括出:判断力(识别真伪);第三段说软件“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第四段谈到销售“未来需要的是更深度的支持、面对面的服务和共情能力”,可概括出:情感力(情感体察、共情能力);第四段“人类有别于机器,就在于人类独有的心智结构:有价值观、有情感、有独立的思考创造能力”,可概括出:创造力(思考创造、创造能力)。【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处“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影响的工作”句式杂糅,可删掉“所”,修改为“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的工作”。⑤处“因此”不合逻辑,前面说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后面说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但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二者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把“因此”改为“同样”。⑨处“理所应当”意思是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在这里表述过于绝对,改为“难以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或“不可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广东省深圳市八大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设施联通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重要,它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坚实基础。除了经济走廊和国际通道建设卓有成效、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显著外,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也持续拓展。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多式联运稳步发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86条时速120千米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中欧陆海快线从无到有,成为继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之外中欧间的第三条贸易通道,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货物流向通达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材料二:中欧班列搭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新平台,探索形成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大动脉,开行规模持续扩大,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持续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积极探寻“顺势而为”的产业发展路径,描摹出“逆势增长”的强劲上扬曲线。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重点枢纽间的往返开行数量基本实现了双向均衡。从国内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分布来看,中欧班列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等西部城市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开行数量不断上升。中欧班列有效推动了中西部地区从过去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实现了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由2013年的12%提升至2022年的18.2%。从贸易规模看,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重稳定在90%左右。2022年,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082.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065.2亿美元,进口额为4017.3亿美元。中欧班列提升了中欧产品流动的市场可达性。从运输货物品类看,中欧班列去程货物品类由初期的电子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拓展到目前的服装鞋帽等生活必需品,回程货物品类从初期的汽车及零配件等拓展到目前的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等高技术产品,呈现出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从各区域货源看,中欧班列初期运输的货物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领域,如电脑、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而且货源地主要集中在川渝、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呈现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如湖南的陶瓷、茶叶和义乌的小商品等。中欧班列进出口产品种类也由最初的初级产品,逐步拓展到了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品,而且汽车和船舶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中欧班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都依托中欧班列成为以整车及零部件、快速消费品、农产品、矿产和木材等资源,以及五金机电为主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重庆依托中欧班列吸引惠普、华硕等电子产品国际龙头企业入驻。同时,各地通过推进“中欧班列+”,创新对外贸易模式,涌现出“中欧班列+产业园区"“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口岸"和"中欧班列+出口监管仓”等多种新模式。西安开通了跨境电商专列,先后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形成了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中欧班列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运行效率上,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4,运输价格是空运的1/5,平均碳排放量是空运的1/15,形成了安全快捷、绿色环保的国际运输通道。在服务质量上,中欧班列为国内各地客户制定站到站、门到门的物流服务方案,使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同时,中欧班列成为助力沿途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欧班列促进了沿途国家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带动了沿途国家产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繁荣发展,为沿途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深化了中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摘编自赵家章、丁国宁《中欧班列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困境及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包括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这些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B.中欧陆海快线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其运力超过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C.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能够由2013年的12%提升至2022年的18.2%,这和中欧班列的开通密不可分。D.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为沿途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有效促进了沿途国家经济的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开通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有效举措,它深化了我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也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B.由于中欧班列的开通,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成绩显著: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实现了贸易顺差。C.如果没有中欧班列的开通,改变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实现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共同发展的目标就无从谈起。D.中欧班列运行效率高、运输价格低、创新能力强,而且还符合环保要求,这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3.材料一说,“设施联通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重要”。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个观点的一项是()A.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环保等各个领域。B.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新加坡、巴基斯坦、蒙古国、伊朗等建立了“单一窗口”合作机制,极大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C.目前,“一带一路”标准信息平台运行良好,标准化概况信息已覆盖149个国家,在共建国家间架起了标准信息互联互通的桥梁。D.作为中国、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时速350千米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这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4.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1年中欧班列的开行量只有区区的17列,2022年则突破了1.6万列。B.2011年中欧班列的货运量仅为0.1万标箱,2020年首次超过了100万标箱。C.2011—2022年间,中欧班列的开行量、货运量均持续增长,且增幅越来越大。D.中欧班列开行量、货运量的快速增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5.中欧班列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答案〗1.B2.A3.D4.C5.①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长,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②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不断拓展,使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③中欧班列推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对外贸易新模式。〖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其运力超过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错误,材料一没有将中欧陆海快线和传统海运航线进行运力方面的比较;而且结合图表内容可知,中欧陆海快线的运力没有超过陆上中欧班列。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B.“2022年我国……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从贸易规模看,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082.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065.2亿美元,进口额为4017.3亿美元”可知,“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只是我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额。C.“就无从谈起”程度过重,中欧班列的开通只是有效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D.“这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错误,材料涉及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运输价格、绿色环保、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但原文没有谈及哪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从材料一可知,所谓的“设施联通”指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联通,如国际通道、铁路、港口等的联通,符合这个要求的只有D项,因此D项能够支撑观点。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且增幅越来越大”错误,如开行量,2019—2020年的增幅明显大于2021—2022年的增幅。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此题先筛选文中的有效信息,再分条进行简要概括。结合“从国内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分布来看,中欧班列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等西部城市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开行数量不断上升。”“……开行规模持续扩大,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持续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可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长,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10年来持续扩大,连续增长,数据惊人,前景不可限量。结合“从运输货物品类看,中欧班列去程货物品类由初期的电子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拓展到目前的服装鞋帽等生活必需品……”“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呈现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附加值高的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可知,由原来的服装等扩展到电子产品,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不断拓展,使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结合“中欧班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口岸’和‘中欧班列+出口监管仓’等多种新模式”可知,创新对外贸易模式,形成了多种对外贸易新模式,中欧班列推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对外贸易新模式。(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岔路口陈毓坐在山下岔路口读书的人,并不反感一个问路人。这经验是我刚才获得的。我看见他坐在岔路口,膝盖上摊本书,正读得投入。一棵榉木以一树浓荫罩住他,使他看上去凉爽惬意。来路上,我遇见过扑蝶的、捕蝉的、钓鱼的、摘花的,但遇见一个安坐读书的,还是稀罕。他显然是山里人,手脸黑而粗糙,为了脚舒服,鞋跟也不挂上,一只脚索性踩在鞋面上。想让他把眼睛从书里移出来,我就向他问路,我以叫他听清又不惊着他的音量说:请问从你坐着的台阶走,能不能上到山顶?我的问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深潭,泛起涟漪需要等待。他转过脸,眼睛慢慢聚焦,看清我这个问路人,却又回转脸,看着那条向上延展的石阶,答:能走一段,再往前,就无路了。那是一个不紧不慢、使用本地方言但我完全能听懂的腔调。那我要上山,咋走合适呢?就顺你脚下的路走,要上山,只管往前走。可我就是从这条路折返的,我已走了一大截,我想走到更静僻的路上。他想了好一阵子说:那你就沿台阶走,到一个打算盖房子的屋场再回转来,小路只到那里。有没有狗?有狗,是人家养着看场子的。这让我犹豫,我不想因为本是要寻清静却惹得狗吠连天。索性站着不走了。我确信不必问“你是本地人吧”这样的话。我说:你坐在这里看书,家里不用你帮忙啊。我的语气甚至不是询问而更接近感叹。我想到山门口那几家并没几个人吃饭的农家乐,替他找〖答案〗是不是这段日子因为疫情,进山吃饭游玩避暑的人少,家里不需要你帮忙?他慢慢露出笑容,像是说,你都知道了我就不说了。但我其实很想让他说话。我说:你是不是开年就没出去打工,一直待在家里?他这次回答得利索:我从没离开过这里。这让我吃惊,我说:你多少岁了,你没离开过这里?他说快六十岁了。一点也不像,我由衷地说,你看上去顶多五十岁。他说祖上就在这里,上小学也在这里,后来结了婚,就一直在这里了。我再看一眼他的书,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立刻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待要看清书名,显然书原先的封皮已经无存,又用了一张不相干的硬纸封上了。你从没离开家,那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我尽量显得漫不经心,掩饰我对他的探究之意。他咧嘴笑,却没说话,像是思考一个快六十岁,从没离开一座山、一条沟的人到底都在这里做了些什么可以拿来说。溪流的声音很响地浮起来,风吹在不同树叶上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和鸣,叫我出神。他放在石阶上的书一会儿哗啦啦向左翻页,一会儿又扑啦啦向右翻页。我说,你很爱看书啊。他说爱看老书。我说你的书看上去倒是很旧。他说父亲以前留下来的有一些,还有的,是住在城里的妹妹送给他的。他好像忽然有了可以言说的,决心要和我这个站在他面前不走的人说一说。这时我发现他其实是个很爱说话的人。于是,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你手中拿的,是猕猴桃的花,你知道不?我努力避开“不知道”三个字,我说:我真的是吃过猕猴桃没见过猕猴桃开花。为强调吃过,我说我吃过红色果肉、黄色果肉和绿色果肉的猕猴桃。但他说,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有那么多?有的。他肯定道,在山里遇见猕猴桃,见熟了的,尝一尝。总共有十三种味道,新的,再没遇见过。想着他在山里住了快六十年,我暂且存疑。黑熊上树比人厉害,他笑。像是笑熊,更像是笑人。人见了黑熊,是否只恨跑得慢。这话是我说的,他只是笑。村里有人被黑熊挖了脸,眼睛珠子差点坏了。也有一个被豹子咬坏了胳膊。都是我半大小子时的事。我父亲打过一只黑熊。铁珠子枪,枪里能装五颗铁珠子。熊肉好吃,野猪肉粗。熊是个宝疙瘩,黑熊油神得很。有一回上山,一只脚踏上个断树茬,树茬钉进脚心,自己弄出来一半,另一半针都挑不出,伤脚半年没好,后来那只黑熊来了,抹了黑熊油。第二年,脚心里剩下的树茬子自己退出来了。吃过一次兽夹子的亏,一次上山挖药,只听脚下一声响,被兽夹子套住脚脖子了,幸好兽夹的铁丝末端在身边不远的树上,勉强够得到。幸亏我手上当时有把弯镰,弯镰重,使得上力,我就把脚扭过去,贴在地皮上,用镰刀在套住的铁丝上砍,这才得脱。黑熊、麝鹿、豹子多年没见,野猪多。以前村里都种玉米土豆,野猪爱下来吃。现在地叫人糟蹋得差不多了,都不种地,野猪也下来得少。野猪吃板栗,八九月板栗熟了的时候野猪常见,只要栗包炸个口,野猪用脚爪就能抠出来。动物更怕人,人还是厉害。野猪大路上难见,就是见了,你不惹它,它也不惹你。要是你把母野猪的仔咋了,那就不行了;要是你开枪打过它,更不行了,它会找来,寻你拼命。你讲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吗?话说出来,我立即就后悔了。他倒不以为意,反问我:书上的事情,都是写书人的经历不?我其实愿意相信他讲的野猪、黑熊、猕猴桃的故事。尽管他回答我为啥爱读书的时候说,读书除了会叫日子好过点外,读书还可以和别人有话说。但我宁愿相信那些故事是他的亲历亲闻而不是书上别人写的被他讲给了我。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在山下饭后打牌的朋友喊我返程了。我在电话里向朋友诺诺的时候,我看见他捡起地上的书,站起来,向我招了招手,立即就走远了。于是,他向山里,我向山口。我闻见空气中互为融合却又保持独立的香气。分辨出属于猕猴桃花朵的那份香气。(选自2023年第14期《微型小说选刊》)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中用“稀罕”一词,比较恰切又自然地表现了“我”在岔路口看到他安坐读书时的惊讶又有点喜悦的心理。B.文中用“我的问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深潭”这一比喻,比较生动地写出了“我”的问话在他心里引起的巨大反响。C.文中说“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是说他的讲述是流畅自然的,丰富多彩的,滔滔不绝的。D.文中他讲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黑熊油的神奇,野猪吃板栗等故事,有较强吸引力,说明他山里生活经验丰富。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标题“岔路口”,既是故事的发生地,也寓意“我”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十分为难。B.小说里的他手脸黑而粗糙,快六十岁了,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暂时没有出去打工,待在家里。C.小说的故事情节以“我”向他问路开始,到“我”离开结束,运用插叙、倒叙、补叙等手法,一波三折。D.小说对自然环境描写不多,但这里有溪流,有许多动物,有各种树木,空气里弥漫着猕猴桃花香。8.有人认为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传统的农民形象,也有人认为他是新时代的农民形象。你觉得呢?为什么?9.评论家刘海涛说:“《岔路口》将微型小说的‘小切口+深探针’的构思方法完美地做了展现。”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B7.D8.他是一个乡村振兴中的新时代的农民形象。

①中国传统农民的主要特点是吃苦耐劳、见识不广、落后保守等;

②他入迷地看着他妹妹送的书,在知识的熏陶下,生活在饶有生趣的环境(动物出没,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里,见多识广,谈吐令人称奇。9.①所谓“小切口”,是说小说从一个生活场面,一件平凡的小事起笔讲述;所谓“深探针”,是说小说有一个深刻的主题,能表现时代精神,能探究人性等。

②本小说讲述了“我”在上山前向一个留守乡村的读书人问路并与之交谈的平凡小事、生活琐事,可谓“小切口”。

③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形象,突出了乡村振兴等主题,可谓“深探针”。〖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写出了‘我’的问话在他心里引起的巨大反响”错误。由“泛起涟漪需要等待。他转过脸,眼睛慢慢聚焦,看清我这个问路人,却又回转脸,看着那条向上延展的石阶,答:能走一段,再往前,就无路了”可知,“我”的话只是泛起涟漪,引起的反响不大,这从后面“他”的动作、神态及不紧不慢的答话也能说明。选项说“巨大的反响”言过其实,理解不当。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也寓意‘我’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十分为难”错误。选项过度解读了标题含义。B.“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暂时没有出去打工”错误。由“我说:你是不是开年就没出去打工,一直待在家里?他这次回答得利索:我从没离开过这里”可知,他从未离开过这里。C.“运用插叙、倒叙、补叙等手法,一波三折”错误。从内容看,就是写“我”在岔路口遇到看书的“他”,向他问路进而有了交流,而后被朋友喊返程,两人于岔路口分别的过程,小说以对话式推进情节的发展,作者的叙述从容细腻,叙述方式单一,情节简单。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整体上看,小说描写的更倾向于新时代的农民形象。明确观点后,结合文本说明理由。开头写读书人“手脸黑而粗糙”,鞋跟不挂上,脚踩鞋面上,突出了生活随意的山里人的特征。“我想到山门口那几家并没几个人吃饭的农家乐,替他找〖答案〗是不是这段日子因为疫情,进山吃饭游玩避暑的人少,家里不需要你帮忙?”“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在山下饭后打牌的朋友喊我返程了”这些是新时代里有的情形。由“我再看一眼他的书,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立刻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他说爱看老书。我说你的书看上去倒是很旧。他说父亲以前留下来的有一些,还有的,是住在城里的妹妹送给他的”可知他爱看书,有着好的读书习惯。由“你手中拿的,是猕猴桃的花,你知道不?”“但他说,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黑熊、麝鹿、豹子多年没见,野猪多。以前村里都种玉米土豆,野猪爱下来吃。现在地叫人糟蹋得差不多了,都不种地,野猪也下来得少。野猪吃板栗,八九月板栗熟了的时候野猪常见,只要栗包炸个口,野猪用脚爪就能抠出来”可知,他见多识广,谈吐不俗,生活有了变化,动物出没也与以前不同,说明他生活的不是过去的年代。以上这些,与传统农民吃苦耐劳、见识不广、落后保守等主要特点都有不同,以此可以说明他是一个乡村振兴中的新时代的农民形象。【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先理解“小切口+深探针”的构思方法特征,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切口,是指小说从一个生活场面,一件平凡的小事起笔讲述。《岔路口》这篇小说以向一个留守乡村的读书人“问路”开始,以“于是,他向山里,我向山口”的分别结束事件,中间内容是问路过程中交谈的平凡小事、生活琐事。如“坐在山下岔路口读书的人,并不反感一个问路人。我看见他就坐在这样的一个岔路口,膝盖上摊本书,正读得投入”,然后开始与这个人闲聊;写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我遇见过扑蝶的捕蝉的钓鱼的摘花的,但遇见一个安坐读书的,还是稀罕”;外貌“他手脸黑而粗糙,为了脚舒服,鞋跟也不挂上,一只脚索性踩在鞋面上”;语言“我从没离开过这里”“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动作“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快速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等可谓是小切口。深探针,是说是说小说有一个深刻的主题,能表现时代精神,能探究人性等。如,由“我其实愿意相信野猪、黑熊、猕猴桃的故事”可知,他山有着深入的了解;由“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可知,他的阅历和谈吐不俗;由“尽管他回答我为啥爱读书的时候说,读书除了会叫日子好过点外,读书还可以和别人有话说”可知,他有精神追求。作者从生活中问路这样的小事件起笔讲述,以一场与农民看似闲聊的对话展开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形象,突出了乡村振兴等主题,可谓深探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人使门尹般如昔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先轸曰:“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楚师背脚①而合,晋侯患之。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共其不违。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楚师败绩。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材料二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白:“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