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汉服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历史阶段。古代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行“剃发易服”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之所以划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是因为历史造成的中断,不仅有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还有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双重断裂导致很多人对“汉服”这一概念产生误读,特别是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记忆,汉服在现实和历史记忆中都消失已久,与其他民族服装的一脉相承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装。在多民族的中国社会里,民族服装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标识之一,往往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这是汉族所不具有的。清初的“剃发易服”政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消解了黄帝以来的“衣冠之治”,也中断了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与此同时,承载汉服记忆的穿着群体发生了变化,汉服由“汉民族服饰”解构为“古人的服装”。这也导致汉服的样式对当代人来说显得陌生,甚至被当作戏服、和尚服等特定群体的着装,而近日一些韩国网友竟认为“汉服源于韩服”。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社会向现代转型,非西方文明国家的传统服饰都经历了应用场景的转换。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而汉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导致它错过了现代演化的可能历程,一些人视之为被现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业时代产物。(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在重构中传承》)材料二: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它不仅是对外观的描述,更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第一个“平”字:指汉服运用平面对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线相连呈平面结构,整件衣服平铺时呈现出中线对折的形态,不论服饰的款式如何变化,都坚守“平裁对折”这一制衣理念。第二个“中”字:指汉服的衣身前后均有中缝,体现了左右均分、守正执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态。保持中缝对称的剪裁习惯,与其他民族服饰形成结构性差异。又因前后中缝与地面垂直,被赋予“刚正、公平、正直”的含义。第三个“交”字:指汉服穿着时通过“相交”完成闭合,如交领是左右襟交叠,裙腰是左右围合,裤腰是两片重叠等。衣裳叠穿、衣身前后闭合,也被赋予天地交泰、阴阳相合的含义。第四个“右”字:指左衣襟向右闭合固定后的外观形态和习俗,这一原则扩展到下装也是向右侧交叠闭合固定。“右”作为汉服的本质特征之一,蕴含了文明有序的观念。衣襟向右掩视为阳,表示在世的人;衣襟向左掩视为阴,表示故去的人。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反映的正是当时汉民族服饰“右衽”的特点。第五个“宽”字:汉服的用料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形成“松格宽摆”的特征,袖根宽松使腋下能自由运肘,裳或裙摆是腰围的两倍以上,形成文质彬彬、君子之服的形象,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气韵。第六个“褖”字,读作tuàn,字意为衣服缘边,是一种包边工艺。古人认为衣领若不加缘边则为粗陋之服,称之为“褴”;如又加以缝补,则称“褛”,成语“衣衫褴褛”形容生活困苦。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保持“续衽钩边”的结构,即前衣襟加接一幅和缘边,遮掩交叠之处有传承礼义之邦的含义。第七个“合”字,即“腹手合袖”,约束袖长和仪态。特别是礼服,根据《玉藻》和《深衣》篇的记载,“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指袖长遮住手外能反折至肘部,双手合拢时袖子褶皱堆积,袖口左右相合,阴阳互补,蕴含“和合共生”的含义。第八个“缨”字,字意泛指用于固定的带状部件或穗状饰物,也是衣襟的固定方式,不同于西式服装的单纽式或拉链固定式,而是采用衣带或佩绶等部件收束和装饰,若用纽扣则隐藏于不起眼处,形成隐扣系带,佩绞结缨的衣冠风貌。总而言之,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即在自然之中寻找规律,进而赋予文化的解释。制衣理念的差异,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不同。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这一点与崇尚开放性感、强调人体曲线审美的西方服饰,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类别,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和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使一些人对汉服产生误读,认为汉族没有民族服饰,汉服是“古人的服装”。B.古代汉服具有汉族的唯一服饰属性,并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而长期存在,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在削弱。C.汉服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飘逸的美感,表现出与西式服饰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就是源于东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异。D.现代汉服呈现“平中交右、宽褖合缨”的典型特征,其中外观上的“松格宽摆”特征,蕴含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古今,汉服都能彰显服饰与礼仪之美,在古代它还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之一。B.古代汉服起源于黄帝,经周朝建制,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于清初消亡。C.旗袍、中山装、新唐装等服装虽然也具有传统元素,但其本质上都不是汉服。D.汉服的结构特征无论最初是何种原因所致,但几乎最终都会赋予文化的解释。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某大学拍摄“民族大团结”合影照,其他民族的学生都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汉族学生却身着T恤和长裤出场。B.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黄帝制衣裳之后,周公制周礼而天下治,汉服成为礼仪的载体。C.今天有些人认为汉人穿的衣服就是汉服,有些人认为汉服的款式一直在变化,还有些人甚至认为“汉服”这一概念不存在。D.“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徇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清史稿·舆服志》)。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最符合现代汉服主流典型特征的一项是()A.B.C.D.5.现代汉服如何“在重构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答案〗1.A2.B3.B4.C5.①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服饰的制衣理念和共性,对汉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可以正常穿着的衣物;②将汉服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将其升华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③在公众心中重构“汉服是现代中国人传统民族服饰”的集体记忆,并且获得主流文化和舆论的接受与认可。〖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在削弱”,于文无据,汉服的消失有多种原因,但并不意味着民族认同感在削弱。C.“源于东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异”,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应当是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D.“现代汉服呈现‘平中交右、宽褖合缨’的典型特征,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可知,这只是汉服的主流典型特征,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错,根据材料二第七段“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可知周朝建立了冠服制度,但认为其制度“完备”,于文无据。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双重断裂导致人们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对汉服概念的误读。B.阐述的是汉服的形成及汉服的礼仪文化内涵。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现代汉服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C.除了“中”这个特征不明显,其它都符合;A.不能很好地体现“褖”“右”的特征;B.不能很好地体现“中”“交”“右”“宽”“缨“的特征;D.不能很好地体现“中”“交”“右”“宽”的特征。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二“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可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服饰的制衣理念和共性,对汉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可以正常穿着的衣物;②结合材料一“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可知,将汉服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将其升华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③结合材料二“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可知,在公众心中重构“汉服是现代中国人传统民族服饰”的集体记忆,并且获得主流文化和舆论的接受与认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福贵赵树理福贵是好孩子,精干、漂亮,十二三岁就学得锄苗,十六七岁做手头活就能抵住一个大人,只是担挑上还差一点。村里有自乐班,福贵也学会了唱戏,唱得很好。福贵长到二十三,他娘得了病,吃上东西光吐,她自己也知道好不了。一天,福贵娘跟东屋婶说:“我看我这病也算现成了,恐怕今年冬天就过不去。死我倒不怕!我就只有一件心事不了:给福贵童养了个媳妇在半坡上滚,不成一家人。只是咱这小家人,少人没手的,麻烦你到那时候给我招呼招呼!”东屋婶满口称赞,又问了日期,答应给她尽量帮办。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银花借东屋婶家里梳妆上轿,抬在村里转了一圈,又抬回本院,下了轿往西屋去,堂屋里坐着送女客,请族长王老万来陪。不论好坏吧,事情总算办过了。将就收罢秋,穰草还没有铡,福贵娘就死了。银花是小孩子,没有经过事,光会哭。福贵也才二十三岁,比银花稍强一点,可是只顾央人抬棺木,顾不得照顾家里。幸亏有个东屋婶,帮着银花缝缝孝帽,挂挂白鞋,坐坐锅,赶赶面,才算把一场丧事忙乱过去。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小家人一共四亩地,没有别的指望,怕还不了老万的钱,来年就给老万住了半个长工。银花从两条小胳膊探不着纺花车时候就学纺花,如今虽然不过十六岁,却已学成了纺织好手。小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谁也不用催谁,就各干各的去了。不幸因为上一年福贵办了婚丧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这一年一上工就借粮,一直借到割麦。十月下工的时候,老万按春天的粮价一算,工钱就完了,净欠那三十块钱的利钱十块零八毛。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老万念其一来是本家,二来是东家伙计,让了八毛利。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这年正月初十,银花生了孩子。粮食已经给老万顶了利,过了年就没吃的。银花才生了孩子,一顿米汤只用一把米,福贵自己不能跟她吃一锅饭,又不敢把熬米汤的升把米做稠饭吃,只好把银花米汤锅里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十五,老领工来找他上工,说今年春浅,掌柜说叫早些上工!晚上,老万打发领工叫他到家,好好教训了他一番,仍叫他给自己住。他说:“住也可以,只要能借一年粮。”老万合算了一下:“四亩地打下的粮不够给自己上利,再借下粮指什么还?不合算,不如另雇个人。”这样一算,便说:“那就算了,不过去年的利还短七块,要不住就得拿出来!”福贵说:“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这年冬天他出去了。这次不论比哪一次也强,不上一个月工夫,回来衣裳也换了,又给银花送回五块钱来。村里的人见福贵的孩子换了新衣裳,见银花一向不到别人家里支米,断定福贵一定是做了大案,丢了银钱的,失了牲口的,都猜疑是他。来年正月,老万去城里吊丧,听吹鼓手们唱侍宴戏,老万看见有一个是福贵,福贵也看见席上有老万,赶紧把脸扭过一边。这天晚上,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人多了做事不密,东屋婶不知道怎么打听着了,悄悄告诉了银花,银花跟福贵一说,福贵连夜偷跑了。自那次走后,七八年没音信,银花只守着孩子过。孩子十五了,给邻家放牛,别的孩子们常骂他是小忘八羔子。……区干部打听清楚福贵的来历,便同他说:“老万的账已经算过了,你也是个受剥削的,我们打算把咱村里庙产给你拨几亩叫你种,你看好不好?”福贵跳起来道:“那些都是小事!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跟我老万家长对着大众表诉表诉,出出这一肚子忘八气!”区干部答应了。晚上,借冬学的时间,区干部报告了开会的意义,有些古脑筋的人们很不高兴,不愿意跟忘八在一个会上开会。福贵不管这些人愿意不愿意,就发起言来:“众位老爷们,我从小不能算坏孩子!一直长到二十八岁,没有干过一点胡事!后来坏了!什么丢人事我都干!我知道我的错,这不是什么光荣事!我已经在别处反省过了。可是照你当日说的那种好人我实在不能当!我从二十九岁坏起,坏了六年,挨的打、受的气、流的泪、饿的肚,谁数得清呀?直到今年,大家还说我是坏人,躲着我走,叫我的孩子是‘忘八羔子’,这都是你老人家的恩典呀!幸而没有叫你把我活埋了,我跑到辽县去讨饭,后来那地方成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政府在那里改造流氓、懒汉、小偷,把我组织到难民组里到山里去开地。从这时起,我又有地种了、有房住了、有饭吃了!这七八年来,虽然也没有攒下什么家当,也买了一头牛,攒下一窑谷。我这次回来,看见大家也不知道怕我偷他们,也不知道是怕沾上我这个忘八气,总是不敢跟我说句话。我想就这样不明不白走了,我这个坏蛋名字,还不知道要传流到几时,因此我想请你老人家向大家解释解释,看我究竟算一种什么人!看这个坏蛋责任应该谁负?”1946年8月31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屋婶是一个热心肠的农村妇女,她帮助福贵娘料理福贵的婚事,在她得知村里人要处置福贵时,偷偷告知银花,使福贵有时间脱身。B.银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纺花,不过十六岁就学成了纺织好手,福贵走后,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可见她是一个能干本分的农村妇女。C.银花生了孩子,家里米不多,一顿米汤只能用一把米,福贵不能和她吃一锅饭,只能把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可见生活之艰难。D.区干部算清了王老万的账,考虑到福贵也是被剥削的对象,决定拨几亩村里的庙产给他,他认为这都是小事,说明他不在乎财产。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福贵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其美好的祝愿,但现实生活中的福贵却忍饥挨饿,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人”,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B.文章开篇便说福贵戏唱得好,这就为后文福贵在城里替大户人家做吹鼓手唱侍宴戏埋下伏笔,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C.本文乡土气息浓厚,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小说的语言有浓厚的方言土味,地域特色突出。D.文章最后福贵本人的觉醒和新生表明不仅是农民在经济上翻身的保障,还是农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翻身的保障。8.福贵原本是个好人,却又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堕落”呢?请结合文本分析。9.不少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联想到了《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并认为本文揭露了“族权”的罪恶,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6.D7.C8.①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苦难“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因此福贵在他们看来是个“坏人”。9.①乡土社会中通过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不容忍反对。②王老万既是地主也是王姓的族长,他在乡土社会拥有无上的权力,惹不起也受人尊敬,福贵结婚家里还得请王老万作陪。③在乡土社会中身为族长的王老万能够名正言顺地剥削族人,这为他剥削福贵提供了便利,直到把他逼入绝路。④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谁违背礼制,就等于丢了家族的脸,王老万就可以随意教训他,活埋他,福贵的被迫逃走便是一例。〖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不在乎财产”错,福贵认为这都是小事,不是不在乎财产,而是更在乎自己的名声。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错,只能说是旧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①“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福贵一家还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福贵苦难“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小两口起早贪晚一年干活下来,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福贵成了他们眼中的“坏人”。【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长老统治”指在乡土社会中,长者、老者因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权威地位,对于社会秩序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统治方式。本文中,“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请族长王老万来陪”福贵结婚,要请王老万来作陪,王老万是族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特点。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体现了“族权”的罪恶。“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文中福贵为了生计做了吹鼓手,受到了王老万为首的族人的教训,甚至差点被活埋,最后偷偷逃走,离家七八年不敢回。可见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罪恶。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栾武子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息教而重敛,大其私暱①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栾武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暱,杀三郤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遂弑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选自《国语》,有删改)材料二:料敌势强弱,而知师之胜负,此将帅之能也。不求一时之功,爱君以德,而全其宗嗣,此社稷之臣也。鄢陵之役,楚晨压晋师而陈。诸将请从之,范文子独不欲战。晋卒败楚。楚子②伤目,子反③殒命。范文子疑若懦而无谋者矣。然不及一年,三郤诛,厉公弑,胥童死,栾书、中行偃几不免于祸,晋国大乱。鄢陵之功,实使之然也。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之功,圣人所甚惧也。夜光之珠,明月之璧,无因而至前,匹夫犹或按剑,而况非常之功乎!故圣人必自反曰: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故虽有大功,而不忘戒惧。中常之主,锐于立事,忽于天戒,日寻干戈而残民以逞,天欲全之,则必折其萌芽,挫其锋芒,使其知所悔。夫欲亡之,则以美利诱之以得志,使之有功以骄士,玩于寇仇,而侮其人民,至于亡国杀身而不悟者,天绝之也。故兵之胜负,不足以为国之强弱,而足以为治乱之兆。盖有战胜而亡,有败而兴者矣。会稽之栖,而勾践以霸。黄池之会,而夫差以亡。有以使之也夫。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偃知其必亡曰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晋果灭虢。此范文子所以不得不谏。(节选自苏轼《士燮④论》)〖备注〗①私暱(nì):指所亲近、宠爱的人。②楚子:指春秋时楚王。因楚君始封为子爵,故称。这里专指楚共王。③子反:春秋时期楚国司马,是楚共王的叔父。④士燮:即范文子。祁姓、士氏、封地名为范,名燮,即范燮。因谥号为“文”,故又称为范文子。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昔虢公A败B戎C于桑田D晋偃知E其必亡F曰G是天夺之鉴H而益其疾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伐,文中是自我夸耀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的“伐”的意思完全不同。B.弑,本意是指子杀父、臣杀君,在古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文中指厉公被臣子诛杀。C.惧,文中是警惕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意思不同。D.按剑,指用手抚剑,是准备击剑之势,与《鸿门宴》“按剑而跽”的“按剑”意思一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是否出兵攻打楚国的问题上,范文子坚决反对出兵,认为胜楚必然导致内乱,但是可惜无人相信,无人支持。B.晋国在鄢陵之战中大获全胜,但没多久就大乱,晋人因厉公不减免赋税,杀害了他的羽翼,并葬之于东门外。C.范文子不贪求一时的功劳反对出战,表明他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苏轼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D.苏轼认为,一场战争的胜败不足以证明一个国家的强弱,但是可以预示一个国家是否安定,鄢陵之战就是如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2)故圣人必自反曰: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14.晋国胜楚而亡,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后世警诫。如果你是晋君,你会如何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答案〗10.DFG11.A12.B13.(1)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就一定会有内忧,我们何不暂且放下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

(2)所以圣人面对非常之功必定反省自问:这是老天爷特别优待我呢?还是祸害我呢?14.①做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有厚德的晋君;②注重教化,不敛赋税,不矜功自伐;③君臣和睦,不乱封乱赏,防止内乱;④面对非常之功,懂得自省,不忘戒惧。〖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以前虢公在桑田击败少数民族戎,晋国的偃预测其必亡,说:“这是老天爷有意夺他的镜子(使他看不到自己的危险之处)而加剧他的隐患。“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是状语后置句,状语后D处断开;“其必亡”是“知”的宾语,宾语后F处断开;“曰”后是说话的内容,为短句标志,其后G处断开。故选DF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句意:我们的国君就将会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B.正确。C.正确。警惕;担忧。句意:圣人会感到很警惕的。/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处于百川之下。D.正确。句意:平常人尚且也知道按剑警惕。/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B.“晋人因厉公不减免赋税,杀害了他的羽翼,并葬之于东门外”错,由原文“于是乎国人不蠲,遂弑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可知,正确理解是:晋人认为厉公卑污,于是在翼城杀了他,把他葬在翼城的东门之外。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讵”,如果;“盍”,何不;“释”,放下。(2)“反”,反省;“厚”,厚待、优待;“抑”,抑或是、还是。【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可知,做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有厚德的晋君;②由原文“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息教而重敛……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可知,注重教化,不敛赋税,不矜功自伐;③由原文“大其私暱,杀三郤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遂弑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可知,君臣和睦,不乱封乱赏,防止内乱;④由原文“非常之功,圣人所甚惧也……故虽有大功,而不忘戒惧”可知,面对非常之功,懂得自省,不忘戒惧参考译文:材料一:在鄢陵之战中,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出兵救郑国。栾武子统率上军,范文子统率下军。栾武子想出战,范文子不同意,说:“我听说,只有德行纯厚的人能够享受大福,没有德行但臣服的人众多,一定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采取与晋国的德行相称的措施,如果诸侯都背叛晋国,(晋国不去讨伐,而是回过整饬内政),(这样)国内才可以稍微获得一点安宁。只因为有诸侯不听从我们,所以搞得晋国局势纷扰,凡是这些诸侯,都是祸乱的根源。况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一定会有内忧,我们何不暂且放下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大臣之间相处(不互相争功),一定会和睦。现在如果我们出战并且战胜楚国和郑国,那么我们的国君就将会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懈怠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的俸禄,扩大爱妾的田地,那么不从大夫的手里夺取田地,又能从哪里获取土地来增封他们呢?能够放弃田地空自引退的大臣们,能有几个呢?如果战争没打胜,那就是晋国的福气;如果打胜了,那么(分配)土地的常规就会被打乱了,它产生的变乱将危害国家,何不暂且不出战呢!”栾武子不听从范文子的意见,与楚国在鄢陵交战,大获全胜。于是,晋君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懈怠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的俸禄,杀了三郤并陈尸在朝堂上,收取了他们的家产分给爱妾。从这以后国人都认为厉公的行为很卑污,于是在翼城杀了他,把他埋葬在翼城的东门外边,只用一车四马(陪葬)。晋厉公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没有人君的德行却功业卓著,归服的诸侯太多的缘故。材料二:估计敌方势力强弱,就知道军队的胜负,这是将帅的能力。不贪求一时的功劳,用仁德爱护君主,保全国君的宗族后代,这就是能够顾全大局且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臣。鄢陵之战,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布阵。各位将士请求出征迎战,唯独范文子不答应与楚军作战。晋国最终打败了楚国。楚共王被晋军射中眼睛,楚国司马子反丧命。范文子在这场战争中看来好像胆小懦弱,没有谋略一样。但是不到一年,三郤被杀,晋厉公被杀,胥童被杀,栾书、中行偃几乎也不能免于祸乱,整个晋国大乱。鄢陵之战的功劳,实在是造成晋国大乱的原因。有了异于寻常的人,这样之后就有异于寻常的功勋。而面对异于寻常的功勋,圣人会感到很警惕的。夜光珠、明月璧,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财利,平常人尚且也知道按剑警惕,更何况那些异于寻常的功勋呢!所以圣人面对非常之功必定反省自问:这是老天爷特别优待我呢?还是祸害我呢?所以即使有大功劳,也不忘戒备警惕。平庸的君主,急于创造功业,忽视了老天的告诫,天天发动攻伐战争、残害人民以显示他们的威风志气,老天爷若要保全他,那就必定会在他的思想行为刚一冒头之时就折断它,打掉它的锋芒锐气,使他知道悔过。老天爷若要灭亡他,就用美色、利益诱惑他,来让他志得意满;使他拥有功劳,而对下级骄横无礼;忽视仇敌的存在,而欺侮压迫他的百姓,到了亡国杀身的地步还不悔悟的,老天爷是要灭掉他。所以说战争的胜负,不足以成为国家的强弱的依据,却足以成为国家是否安定的先兆。因为有的国家因为打仗胜利而灭亡,也有的国家因为打仗失败而兴盛。(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栖于会稽,因为它成为横行江淮的霸主。黄池会盟,吴国之后连吃败仗亡国。都是有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的。以前虢公在桑田击败少数民族戎,晋国的偃预测其必亡,说:“这是老天爷有意夺他的镜子(使他看不到自己的危险之处)而加剧他的隐患。”晋国果然灭掉虢。这也是范文子不得不劝告厉公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夏日过摩诃池①陆游乌帽翩翩白紵轻,摩诃池上试闲行。淙潺野水鸣空苑,寂历斜阳下废城。纵辔迎凉看马影,袖鞭寻句听蝉声。白头散吏元无事,却为兴亡一怆情。〖备注〗①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心。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应是陆游的晚年之作,诗人描写了夏日摩诃池闲游的情景,生动而真实。B.首联中的“闲”字,总领全诗,既点明出行的原因,又定下全诗闲适的基调。C.颔联中最传神的其中一字是“废”字,与“废池乔木”的“废”字意义相同。D.此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事中言志,景中见情,三个方面相得益彰。16.陆游晚年时依然保持着雄健有力的诗风,对此朱熹评价为“老笔尤健”,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尤健”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5.B16.①诗人见到野水、空苑、斜阳和废池等景物,对时代的沧桑和变迁产生了深深的伤感之情,但并未有因此而意志消沉;②诗人虽然年老,但仍精神饱满地在夏日骑马寻诗;虽然闲散,但仍然心系国家,心忧国家。〖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B.“又定下全诗闲适的基调”错误。“闲”并非此诗的感情基调。前半首注重体现“闲”,后半首注重体现“怆”。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雄健有力指刚健有力量,要结合相关意象和作者的情感分析。颔联“野水”“空苑”“斜阳”“废城”几个意象渲染了一派荒凉的意境,借景抒情,体现诗人因时代的沧桑和变迁产生了深深的伤感之情;尾联“白头”写出诗人年老,“散吏元无事”写出诗人虽闲散、无事,“却为兴亡一怆情”直接抒情,表达诗人仍然心忧国家,体现了诗人并没有消沉。颈联“纵辔迎凉看马影”写出诗人在夏日里骑马的画面,“袖鞭寻句听蝉声”写出诗人寻诗、听蝉叫,突出其闲适,也传达出其豁达;“却为兴亡一怆情”,意思是此刻虽闲适,但仍为国家兴亡担忧,表现其年老也没有忘记为国事忧虑的责任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充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用极尽萧条悲凉的秋景来烘托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芙蓉”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李白认为它“天然去雕饰”,屈原则用它来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在分析那些原本大有作为的人君出于各种原因使国家破亡时,都不约而同地批判他们,耻笑他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日熬夜、周末补觉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可能有人以为,A,那周末多睡觉补回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补觉能弥补的“熬夜损害”毕竟有限,而且过度补觉,可能会给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有研究发现,①经常周末补觉的人很容易被窗外的强光、马路上传来的超标的噪音影响,②会长时间处于碎片化的“浅睡眠”状态,③在清醒和浅睡之间摇摆不定,④因此睡眠质量较差。⑤补觉时,人体的呼吸循环减弱、新陈代谢加快,⑥这可能导致脑部氧气和能量供应减少。⑦如果补觉时间太长,⑧就可能出现提不起精神而头晕乏力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体内褪黑素活性升高,会使人产生困意。而褪黑素活性降低,就意味着身体正准备清醒。有研究发现,经常补觉的人褪黑素活跃时间比入睡时间提前了两个多小时,而起床3.5小时之后,褪黑素的活性才逐渐下降,这说明昼夜节律已经被打乱了。紊乱的昼夜节律,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出现异常状况,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B,但分时段地补觉,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打乱生物钟的前提下,弥补睡眠不足带来的影响。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既然熬夜有害B.虽然过度补觉并不可取19.①去掉“超标的”(噪音都是超标的);⑤“加快”改为“减缓”(不合逻辑,代谢减缓,能量供应才会减少);⑧“提不起精神”与“头晕乏力”对调位置(“头晕乏力”与“提不起精神”是因果关系)。〖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后文“那周末多睡觉补回来就可以了”说的是用“补觉”的方法弥补熬夜带来的伤害,可见,该句是承认熬夜有害的事实,用“既然”与后文的“那”形成关联词组,故可填“既然熬夜有害”。B.根据后文“但分时段地补觉,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打乱生物钟的前提下,弥补睡眠不足带来的影响”,可知此处补写的句子应采用“虽然……”形式,以与后文“但……”构成表转折关系的复句;内容上,后文强调分时段补觉的好处与前文过度补觉的弊端形成对比,所以此处可填“虽然过度补觉并不可取”。【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超标的噪音”语义重复。“噪音”是指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所以噪音本身都是超标的。由此可知,“超标”和“噪音”存在语义重复的部分,所以去掉“超标的”。⑤“新陈代谢加快”不合逻辑。代谢减缓,能量供应才会减少,所以把“加快”改为“减缓”。⑧“出现提不起精神而头晕乏力的情况”语序不当。应该是头晕乏力,从而使人提不起精神。所以把“提不起精神”与“头晕乏力”对调位置。(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睛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再看水。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20.文中第三段多处使用儿化音,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遥望山顶上的那座塔……”,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2.文中加点处有两个“微微”,一个“微”,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0.①儿化音的使用表现出济南的山水拥有迥异于高峻与壮阔的“柔美”,传达出可爱的意味;②创造轻快愉悦的氛围,也显得亲昵。③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1.①原句以感叹号收束全段,戛然而止,实则表达对前文山的线条因晴空颜色的衬托显得更清晰的一种强烈的认同,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感,以省略号收束全段,无此效果;②原句中“看”有“让读者看”的意味,改句“遥望”无此意味,原句更能在对话语气中给人以交流感,更能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③原句中“看”“那个塔”显得更口语化,与全文风格更一致。22.①两个“微微”突出强调了济南的秋天清明的特点;②“微”形容水声,写出济南的秋天静谧的特点;③“微”和“微微”写出了济南的秋天清明宁静,充满诗意。〖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中“山影儿”“山儿”“水儿”这些词语加儿化音,形容山水的柔美之态,增加了可爱的美感。儿化音从朗读上更加凸显一种愉悦感,读来柔和亲切;“山”“水”词语加了儿化,更能表现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看山顶上那个塔!”句尾标点是感叹号,表达对前文山的线条因晴空颜色的衬托显得更清晰的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情强烈,用在段尾,表现出对眼前景物的震撼感;而改句使用“……”,很难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感慨。原句用动词“看”,把读者带入情境,有一种代入感,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而改句用“遥望”一词,一下子就拉开了景物与读者的距离。原句语言风格更具口语化,如“看”“那个塔”,而全文的语言也有大量口语化用词,如儿化音的使用;改句“遥望山顶上的那座塔”则更具书面语色彩,与全文语言风格不符。【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微微”,有轻微、稍微之意。结合“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可知,此处形容济南秋天的天气特点,突出其清明、宁静,而“微微”恰好体现了济南的天空和水波的清朗静美。“山儿不动,水儿微响”用“微”形容水的声音,秋水微澜,更能表现济南秋天的静谧的美。“微”和“微微”都是形容词,形容济南山水之美,更能表现秋天清明宁静的诗意美。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很多人认为,少则得,多则惑。持续专注在一个点上,是成事的最快捷径;选择太多,反而会迷失本来的方向。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汉服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历史阶段。古代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行“剃发易服”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之所以划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是因为历史造成的中断,不仅有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还有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双重断裂导致很多人对“汉服”这一概念产生误读,特别是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记忆,汉服在现实和历史记忆中都消失已久,与其他民族服装的一脉相承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装。在多民族的中国社会里,民族服装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标识之一,往往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这是汉族所不具有的。清初的“剃发易服”政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消解了黄帝以来的“衣冠之治”,也中断了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与此同时,承载汉服记忆的穿着群体发生了变化,汉服由“汉民族服饰”解构为“古人的服装”。这也导致汉服的样式对当代人来说显得陌生,甚至被当作戏服、和尚服等特定群体的着装,而近日一些韩国网友竟认为“汉服源于韩服”。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社会向现代转型,非西方文明国家的传统服饰都经历了应用场景的转换。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而汉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导致它错过了现代演化的可能历程,一些人视之为被现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业时代产物。(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在重构中传承》)材料二: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它不仅是对外观的描述,更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第一个“平”字:指汉服运用平面对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线相连呈平面结构,整件衣服平铺时呈现出中线对折的形态,不论服饰的款式如何变化,都坚守“平裁对折”这一制衣理念。第二个“中”字:指汉服的衣身前后均有中缝,体现了左右均分、守正执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态。保持中缝对称的剪裁习惯,与其他民族服饰形成结构性差异。又因前后中缝与地面垂直,被赋予“刚正、公平、正直”的含义。第三个“交”字:指汉服穿着时通过“相交”完成闭合,如交领是左右襟交叠,裙腰是左右围合,裤腰是两片重叠等。衣裳叠穿、衣身前后闭合,也被赋予天地交泰、阴阳相合的含义。第四个“右”字:指左衣襟向右闭合固定后的外观形态和习俗,这一原则扩展到下装也是向右侧交叠闭合固定。“右”作为汉服的本质特征之一,蕴含了文明有序的观念。衣襟向右掩视为阳,表示在世的人;衣襟向左掩视为阴,表示故去的人。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反映的正是当时汉民族服饰“右衽”的特点。第五个“宽”字:汉服的用料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形成“松格宽摆”的特征,袖根宽松使腋下能自由运肘,裳或裙摆是腰围的两倍以上,形成文质彬彬、君子之服的形象,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气韵。第六个“褖”字,读作tuàn,字意为衣服缘边,是一种包边工艺。古人认为衣领若不加缘边则为粗陋之服,称之为“褴”;如又加以缝补,则称“褛”,成语“衣衫褴褛”形容生活困苦。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保持“续衽钩边”的结构,即前衣襟加接一幅和缘边,遮掩交叠之处有传承礼义之邦的含义。第七个“合”字,即“腹手合袖”,约束袖长和仪态。特别是礼服,根据《玉藻》和《深衣》篇的记载,“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指袖长遮住手外能反折至肘部,双手合拢时袖子褶皱堆积,袖口左右相合,阴阳互补,蕴含“和合共生”的含义。第八个“缨”字,字意泛指用于固定的带状部件或穗状饰物,也是衣襟的固定方式,不同于西式服装的单纽式或拉链固定式,而是采用衣带或佩绶等部件收束和装饰,若用纽扣则隐藏于不起眼处,形成隐扣系带,佩绞结缨的衣冠风貌。总而言之,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即在自然之中寻找规律,进而赋予文化的解释。制衣理念的差异,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不同。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这一点与崇尚开放性感、强调人体曲线审美的西方服饰,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类别,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和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使一些人对汉服产生误读,认为汉族没有民族服饰,汉服是“古人的服装”。B.古代汉服具有汉族的唯一服饰属性,并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而长期存在,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在削弱。C.汉服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飘逸的美感,表现出与西式服饰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就是源于东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异。D.现代汉服呈现“平中交右、宽褖合缨”的典型特征,其中外观上的“松格宽摆”特征,蕴含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古今,汉服都能彰显服饰与礼仪之美,在古代它还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之一。B.古代汉服起源于黄帝,经周朝建制,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于清初消亡。C.旗袍、中山装、新唐装等服装虽然也具有传统元素,但其本质上都不是汉服。D.汉服的结构特征无论最初是何种原因所致,但几乎最终都会赋予文化的解释。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某大学拍摄“民族大团结”合影照,其他民族的学生都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汉族学生却身着T恤和长裤出场。B.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黄帝制衣裳之后,周公制周礼而天下治,汉服成为礼仪的载体。C.今天有些人认为汉人穿的衣服就是汉服,有些人认为汉服的款式一直在变化,还有些人甚至认为“汉服”这一概念不存在。D.“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徇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清史稿·舆服志》)。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最符合现代汉服主流典型特征的一项是()A.B.C.D.5.现代汉服如何“在重构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答案〗1.A2.B3.B4.C5.①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服饰的制衣理念和共性,对汉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可以正常穿着的衣物;②将汉服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将其升华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③在公众心中重构“汉服是现代中国人传统民族服饰”的集体记忆,并且获得主流文化和舆论的接受与认可。〖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在削弱”,于文无据,汉服的消失有多种原因,但并不意味着民族认同感在削弱。C.“源于东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异”,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应当是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D.“现代汉服呈现‘平中交右、宽褖合缨’的典型特征,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可知,这只是汉服的主流典型特征,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错,根据材料二第七段“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可知周朝建立了冠服制度,但认为其制度“完备”,于文无据。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双重断裂导致人们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对汉服概念的误读。B.阐述的是汉服的形成及汉服的礼仪文化内涵。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现代汉服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C.除了“中”这个特征不明显,其它都符合;A.不能很好地体现“褖”“右”的特征;B.不能很好地体现“中”“交”“右”“宽”“缨“的特征;D.不能很好地体现“中”“交”“右”“宽”的特征。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二“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可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服饰的制衣理念和共性,对汉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可以正常穿着的衣物;②结合材料一“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可知,将汉服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将其升华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③结合材料二“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可知,在公众心中重构“汉服是现代中国人传统民族服饰”的集体记忆,并且获得主流文化和舆论的接受与认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福贵赵树理福贵是好孩子,精干、漂亮,十二三岁就学得锄苗,十六七岁做手头活就能抵住一个大人,只是担挑上还差一点。村里有自乐班,福贵也学会了唱戏,唱得很好。福贵长到二十三,他娘得了病,吃上东西光吐,她自己也知道好不了。一天,福贵娘跟东屋婶说:“我看我这病也算现成了,恐怕今年冬天就过不去。死我倒不怕!我就只有一件心事不了:给福贵童养了个媳妇在半坡上滚,不成一家人。只是咱这小家人,少人没手的,麻烦你到那时候给我招呼招呼!”东屋婶满口称赞,又问了日期,答应给她尽量帮办。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银花借东屋婶家里梳妆上轿,抬在村里转了一圈,又抬回本院,下了轿往西屋去,堂屋里坐着送女客,请族长王老万来陪。不论好坏吧,事情总算办过了。将就收罢秋,穰草还没有铡,福贵娘就死了。银花是小孩子,没有经过事,光会哭。福贵也才二十三岁,比银花稍强一点,可是只顾央人抬棺木,顾不得照顾家里。幸亏有个东屋婶,帮着银花缝缝孝帽,挂挂白鞋,坐坐锅,赶赶面,才算把一场丧事忙乱过去。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小家人一共四亩地,没有别的指望,怕还不了老万的钱,来年就给老万住了半个长工。银花从两条小胳膊探不着纺花车时候就学纺花,如今虽然不过十六岁,却已学成了纺织好手。小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谁也不用催谁,就各干各的去了。不幸因为上一年福贵办了婚丧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这一年一上工就借粮,一直借到割麦。十月下工的时候,老万按春天的粮价一算,工钱就完了,净欠那三十块钱的利钱十块零八毛。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老万念其一来是本家,二来是东家伙计,让了八毛利。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这年正月初十,银花生了孩子。粮食已经给老万顶了利,过了年就没吃的。银花才生了孩子,一顿米汤只用一把米,福贵自己不能跟她吃一锅饭,又不敢把熬米汤的升把米做稠饭吃,只好把银花米汤锅里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十五,老领工来找他上工,说今年春浅,掌柜说叫早些上工!晚上,老万打发领工叫他到家,好好教训了他一番,仍叫他给自己住。他说:“住也可以,只要能借一年粮。”老万合算了一下:“四亩地打下的粮不够给自己上利,再借下粮指什么还?不合算,不如另雇个人。”这样一算,便说:“那就算了,不过去年的利还短七块,要不住就得拿出来!”福贵说:“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这年冬天他出去了。这次不论比哪一次也强,不上一个月工夫,回来衣裳也换了,又给银花送回五块钱来。村里的人见福贵的孩子换了新衣裳,见银花一向不到别人家里支米,断定福贵一定是做了大案,丢了银钱的,失了牲口的,都猜疑是他。来年正月,老万去城里吊丧,听吹鼓手们唱侍宴戏,老万看见有一个是福贵,福贵也看见席上有老万,赶紧把脸扭过一边。这天晚上,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人多了做事不密,东屋婶不知道怎么打听着了,悄悄告诉了银花,银花跟福贵一说,福贵连夜偷跑了。自那次走后,七八年没音信,银花只守着孩子过。孩子十五了,给邻家放牛,别的孩子们常骂他是小忘八羔子。……区干部打听清楚福贵的来历,便同他说:“老万的账已经算过了,你也是个受剥削的,我们打算把咱村里庙产给你拨几亩叫你种,你看好不好?”福贵跳起来道:“那些都是小事!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跟我老万家长对着大众表诉表诉,出出这一肚子忘八气!”区干部答应了。晚上,借冬学的时间,区干部报告了开会的意义,有些古脑筋的人们很不高兴,不愿意跟忘八在一个会上开会。福贵不管这些人愿意不愿意,就发起言来:“众位老爷们,我从小不能算坏孩子!一直长到二十八岁,没有干过一点胡事!后来坏了!什么丢人事我都干!我知道我的错,这不是什么光荣事!我已经在别处反省过了。可是照你当日说的那种好人我实在不能当!我从二十九岁坏起,坏了六年,挨的打、受的气、流的泪、饿的肚,谁数得清呀?直到今年,大家还说我是坏人,躲着我走,叫我的孩子是‘忘八羔子’,这都是你老人家的恩典呀!幸而没有叫你把我活埋了,我跑到辽县去讨饭,后来那地方成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政府在那里改造流氓、懒汉、小偷,把我组织到难民组里到山里去开地。从这时起,我又有地种了、有房住了、有饭吃了!这七八年来,虽然也没有攒下什么家当,也买了一头牛,攒下一窑谷。我这次回来,看见大家也不知道怕我偷他们,也不知道是怕沾上我这个忘八气,总是不敢跟我说句话。我想就这样不明不白走了,我这个坏蛋名字,还不知道要传流到几时,因此我想请你老人家向大家解释解释,看我究竟算一种什么人!看这个坏蛋责任应该谁负?”1946年8月31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屋婶是一个热心肠的农村妇女,她帮助福贵娘料理福贵的婚事,在她得知村里人要处置福贵时,偷偷告知银花,使福贵有时间脱身。B.银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纺花,不过十六岁就学成了纺织好手,福贵走后,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可见她是一个能干本分的农村妇女。C.银花生了孩子,家里米不多,一顿米汤只能用一把米,福贵不能和她吃一锅饭,只能把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可见生活之艰难。D.区干部算清了王老万的账,考虑到福贵也是被剥削的对象,决定拨几亩村里的庙产给他,他认为这都是小事,说明他不在乎财产。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福贵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其美好的祝愿,但现实生活中的福贵却忍饥挨饿,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人”,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B.文章开篇便说福贵戏唱得好,这就为后文福贵在城里替大户人家做吹鼓手唱侍宴戏埋下伏笔,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C.本文乡土气息浓厚,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小说的语言有浓厚的方言土味,地域特色突出。D.文章最后福贵本人的觉醒和新生表明不仅是农民在经济上翻身的保障,还是农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翻身的保障。8.福贵原本是个好人,却又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堕落”呢?请结合文本分析。9.不少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联想到了《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并认为本文揭露了“族权”的罪恶,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6.D7.C8.①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苦难“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因此福贵在他们看来是个“坏人”。9.①乡土社会中通过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不容忍反对。②王老万既是地主也是王姓的族长,他在乡土社会拥有无上的权力,惹不起也受人尊敬,福贵结婚家里还得请王老万作陪。③在乡土社会中身为族长的王老万能够名正言顺地剥削族人,这为他剥削福贵提供了便利,直到把他逼入绝路。④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谁违背礼制,就等于丢了家族的脸,王老万就可以随意教训他,活埋他,福贵的被迫逃走便是一例。〖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不在乎财产”错,福贵认为这都是小事,不是不在乎财产,而是更在乎自己的名声。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错,只能说是旧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①“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福贵一家还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福贵苦难“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小两口起早贪晚一年干活下来,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福贵成了他们眼中的“坏人”。【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长老统治”指在乡土社会中,长者、老者因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权威地位,对于社会秩序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统治方式。本文中,“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请族长王老万来陪”福贵结婚,要请王老万来作陪,王老万是族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特点。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体现了“族权”的罪恶。“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文中福贵为了生计做了吹鼓手,受到了王老万为首的族人的教训,甚至差点被活埋,最后偷偷逃走,离家七八年不敢回。可见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罪恶。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栾武子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息教而重敛,大其私暱①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栾武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暱,杀三郤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遂弑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选自《国语》,有删改)材料二:料敌势强弱,而知师之胜负,此将帅之能也。不求一时之功,爱君以德,而全其宗嗣,此社稷之臣也。鄢陵之役,楚晨压晋师而陈。诸将请从之,范文子独不欲战。晋卒败楚。楚子②伤目,子反③殒命。范文子疑若懦而无谋者矣。然不及一年,三郤诛,厉公弑,胥童死,栾书、中行偃几不免于祸,晋国大乱。鄢陵之功,实使之然也。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之功,圣人所甚惧也。夜光之珠,明月之璧,无因而至前,匹夫犹或按剑,而况非常之功乎!故圣人必自反曰: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故虽有大功,而不忘戒惧。中常之主,锐于立事,忽于天戒,日寻干戈而残民以逞,天欲全之,则必折其萌芽,挫其锋芒,使其知所悔。夫欲亡之,则以美利诱之以得志,使之有功以骄士,玩于寇仇,而侮其人民,至于亡国杀身而不悟者,天绝之也。故兵之胜负,不足以为国之强弱,而足以为治乱之兆。盖有战胜而亡,有败而兴者矣。会稽之栖,而勾践以霸。黄池之会,而夫差以亡。有以使之也夫。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偃知其必亡曰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晋果灭虢。此范文子所以不得不谏。(节选自苏轼《士燮④论》)〖备注〗①私暱(nì):指所亲近、宠爱的人。②楚子:指春秋时楚王。因楚君始封为子爵,故称。这里专指楚共王。③子反:春秋时期楚国司马,是楚共王的叔父。④士燮:即范文子。祁姓、士氏、封地名为范,名燮,即范燮。因谥号为“文”,故又称为范文子。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昔虢公A败B戎C于桑田D晋偃知E其必亡F曰G是天夺之鉴H而益其疾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伐,文中是自我夸耀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的“伐”的意思完全不同。B.弑,本意是指子杀父、臣杀君,在古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文中指厉公被臣子诛杀。C.惧,文中是警惕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意思不同。D.按剑,指用手抚剑,是准备击剑之势,与《鸿门宴》“按剑而跽”的“按剑”意思一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是否出兵攻打楚国的问题上,范文子坚决反对出兵,认为胜楚必然导致内乱,但是可惜无人相信,无人支持。B.晋国在鄢陵之战中大获全胜,但没多久就大乱,晋人因厉公不减免赋税,杀害了他的羽翼,并葬之于东门外。C.范文子不贪求一时的功劳反对出战,表明他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苏轼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D.苏轼认为,一场战争的胜败不足以证明一个国家的强弱,但是可以预示一个国家是否安定,鄢陵之战就是如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2)故圣人必自反曰: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14.晋国胜楚而亡,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后世警诫。如果你是晋君,你会如何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答案〗10.DFG11.A12.B13.(1)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就一定会有内忧,我们何不暂且放下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

(2)所以圣人面对非常之功必定反省自问:这是老天爷特别优待我呢?还是祸害我呢?14.①做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有厚德的晋君;②注重教化,不敛赋税,不矜功自伐;③君臣和睦,不乱封乱赏,防止内乱;④面对非常之功,懂得自省,不忘戒惧。〖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以前虢公在桑田击败少数民族戎,晋国的偃预测其必亡,说:“这是老天爷有意夺他的镜子(使他看不到自己的危险之处)而加剧他的隐患。“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是状语后置句,状语后D处断开;“其必亡”是“知”的宾语,宾语后F处断开;“曰”后是说话的内容,为短句标志,其后G处断开。故选DF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句意:我们的国君就将会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B.正确。C.正确。警惕;担忧。句意:圣人会感到很警惕的。/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处于百川之下。D.正确。句意:平常人尚且也知道按剑警惕。/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故选A。【12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