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果说“文学是人学”,是以形象、情感、意味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思想,从而构成对人的剖析研究,那么,从更本质更深邃更系统更完善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从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外表特征到人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耻等内在人格上规范着人的个体行为和人际关系,进而建构了以仁为核心、以血缘亲情关系推衍至人伦民族国家的庞大而精微的儒学思想和社会体系,成为博大精深的“人学”。儒家的人学是从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开始的。人与动物的界限就是人的特征,也即人的本质问题。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反映了儒家对人的自觉认识,在人类认识史上无疑具有哲学思想意义。在孔子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还在于人有忠孝观念,而犬马虽能养却不敬无孝。孔子是从人与禽兽的差别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界定人的内涵和本质的。因为,只有真切深透地把握了人,才能把握“性相近,习相远”,因势利导,使人性日臻完善。这里,孔子的思路极为可贵。他从自然和社会、原生和后天变异两个方面综合考察了人的习与性、远与近。这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从人的自然性、原生性看,人与人之间具有普泛性,这为艺术引起共鸣和感染提供了艺术视点和基点,如《诗经》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不仅重视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好意,而且自愿以百倍的好意相报答,这种克己为人的感情,不仅是人的一种情感,更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仁”的风范。从人的变异性、社会性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具有独特性、个别性,这为艺术反映典型提供了多样选择表现的可能,如司马迁《史记》中呼之欲出的形象系列:“鸿门宴”写刘邦的懦怯而机智,项羽的坦率而少谋略,其他如范增、张良、樊哙、项伯等的性格因“习”而相“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儒家对“人”的个体性认识是建立在群体性(“类”“民”“众”“族”“国”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是儒家人学的方法论特点。因此,儒家对人性的认识是从个体出发而超越个体,最终归结为对“民”的把握。孟子认为,人不仅具有“食色”等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动物亦然),而且富有道德意识。他在《公孙丑上》中以一孺子入井,人见之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说明:“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进而,孟子提出了自己对人的发现学说:“性善论”。这对张扬人心善良,融洽人际关系,建构理想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艺术化地再现或表现人性美好的东西,给人以精神力量和向往,这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乌云密布之中是投进人心的一束光亮。好人总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将心比心将心换心等由“性善论”衍生的观念就成为民众生存的内在信念。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的荀子却提出了与孟子相左的观点——“性恶论”。他告诫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的荀子却提出了与孟子相左的观点——“性恶论”。他告诫人们不能拘泥于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这就把人性恶的根源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超越了弗洛伊德等从性本能、死亡本能挖掘人性善恶的框架而具有社会审美学的意义,为艺术表现和反映人的复杂性提供了价值参照系,如中国文学对历代暴政苛税征战奴役残暴纵欲等“恶”的批判,构成了一幅民族在逆境中抗争、在邪恶中挣扎、在黑暗中奋斗的历史画卷。孟子荀子分别从人性的善恶两极透析“人”这个复杂体,目的都在于以仁义孝悌等伦理观念为人之本,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性恶性善的实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殊途而同归,矛与盾合一。所以,宋代的儒家将孟、荀两家之说综合起来,建构成更丰富完善的儒道体系。正是对人性的多侧面多角度研究,儒家继承了春秋时期提出的“利民”“惠民”“抚民”“安民”等主张,强调以民为本、不过不及、温柔敦厚、文质彬彬,使民有所居有所食有所为。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接受,认识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心向背于社会安定的重要性。儒家民本主义思想既具有告诫统治者尊重民众意志,顺应历史发展的积极价值,也存有规范个体趋同化一、不能越礼犯上、扑灭个性的负面价值。这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可以怨讽美刺,传达民众心愿,使艺术为统治者服务、为民众服务;二是在绘画、建筑艺术中,人的主体地位处在从属低微的地位,如中国山水人物画中,人的形象与自然形象的比例反差极大,远不如西方绘画对人的崇拜和凸显。这就使得中国艺术个人色彩非常稀薄,而共同的相似情感和形象较多。情感一律、话语一律、动作一律的后果是艺术魅力的根本丢失,这是我们在研究儒家民本主义对艺术的影响时不得不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摘编自李明泉《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儒家艺术精神的当代启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人学从区分人和动物开始,自觉认识、思考人的本质问题,具有哲学思想意义。B.引用《木瓜》中语句有力论证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能引发情感共鸣,具有艺术感染力。C.孟子的性善论建立在对人的道德发现之上,给封建社会民众带来了美好的生存信念。D.同样是对人性恶的挖掘,中国文学比佛洛伊德等的禽兽食色本能论而更具有审美意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更系统更完善研究人学时,文学不如儒学更加注重博大经微的思想、社会体系建构。B.性相近使艺术具有感染力,习相远使艺术具有独特魅力,因此不自觉认识人性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C.孟子、荀子的人性善恶学说各执一词,目的在于说明儒家对人性的认识尚不完善,还有缺陷。D.儒学对人从外表到内在人格的统一规范,导致中国艺术不如西方艺术更具有个性色彩。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中荀子认为人性之恶根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的一项是()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司马迁《鸿门宴》))D.烹龙炮风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李贺《将进酒》)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性善论、动物和性恶论之间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5.“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句话为当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请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D2.A3.D4.C5.(1)艺术创作要充分尊重个体,尊重个性,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不能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2)要基于人的社会性,善于从个体差异中把握美,创作能体现鲜明独特性、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和艺术典型。(3)要基于人的自然性和原生性,创作出表达民众心愿,引发情感共鸣,表现时代梦想和思考的作品。〖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中国文学”错误,“他告诫人们不能拘泥于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这就把人性恶的根源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超越了弗洛伊德等从性本能、死亡本能挖掘人性善恶的框架而具有社会审美学的意义”可知,是荀子的性恶论比佛洛伊德等的禽兽食色本能论而更具有审美意义。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因此不自觉认识人性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错误,由原文“这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说明儒家对人性的认识尚不完善,还有缺陷”错误,由原文“孟子荀子分别从人性的善恶两极透析‘人’这个复杂体,目的都在于以仁义孝悌等伦理观念为人之本,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性恶性善的实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殊途而同归,矛与盾合一”可知,性善论性恶论是殊途同归,说明了人性的复杂。D.“中国艺术不如西方艺术更具有个性色彩”错误,文末没有提及中西方艺术的比较。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意思是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表现的是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由原文“孟子认为,人不仅具有‘食色’等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动物亦然),而且富有道德意识”可知,孟子提倡的“性善论”认为人具有和动物一样的生理需要,但是更强调人富有道德意识。由原文“他告诫人们不能拘泥于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可知,荀子的“性恶论”首先承认人具有食色等本能,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但是更强调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所以,二者都认为人具有动物性,但是更多的是人的道德意识或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部分。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从人的变异性、社会性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具有独特性、个别性,这为艺术反映典型提供了多样选择表现的可能”可知,艺术创作要基于人的社会性,善于从个体差异中把握美,创作能体现鲜明独特性、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和艺术典型。由原文“儒家对‘人’的个体性认识是建立在群体性(‘类’‘民’‘众’‘族’‘国’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是儒家人学的方法论特点”可知,艺术创作要充分尊重个体,尊重个性,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不能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由原文“从人的自然性、原生性看,人与人之间具有普泛性,这为艺术引起共鸣和感染提供了艺术视点和基点”可知,艺术创作要基于人的自然性和原生性,创作出表达民众心愿,引发情感共鸣,表现时代梦想和思考的作品。(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六病室(节选)(俄)契诃夫一年秋天,有一个早晨,伊凡·德米特里奇竖起大衣的领子,蹚着烂泥,穿过后街和小巷,拿着法院的执行票到一个市民家里去收钱。他心绪郁闷,每天早晨他总是这样的。在一条小巷里,他遇见两个戴镣铐的犯人,有四个带枪的兵押着他们走。以前伊凡·德米特里奇常常遇见犯人,他们总是在他心里勾起怜悯和别扭的感觉,可是这回的邂逅却在他心上留下一种特别的奇怪印象。不知什么缘故,他忽然觉得他也可能戴上镣铐,像那样被人押着走过泥地,到监狱里去。他到那个市民家里去过以后,在回到自己家里去的路上,在邮政局附近碰见一个他认识的巡官,那人跟他打招呼,而且跟他并排顺着大街走了几步,不知什么缘故,他觉得这很可疑。他回到家,一整天都没法把那两个犯人和带枪的兵从脑子里赶出去,一种没法理解的内心不安,搅得他没法看书,也没法集中脑力思索什么事。到傍晚他没有在自己屋里点上灯,一晚上也睡不着觉,不住地想着他可能被捕,戴上镣铐,送进监牢里去。他知道自己从来没做过什么犯法的事,而且能够担保将来也不会杀人,不会放火,不会偷东西。不过,话说回来,偶然在无意中犯下罪,难道是什么难事吗?受人栽赃不是很可能吗?最后,审判方面的错误不是也很可能吗?在眼下这种审判程序下,审判方面的错误很有可能,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凡是对别人的痛苦有职务上、业务上的关系的人,例如法官、巡警、医生等,时候一长,由于司空见惯,就会变得十分麻木不仁,即使不愿意,也不能不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他们所接触到的人;在这方面,他们跟在后院屠宰牛羊却看不见血的农民没有什么不同。法官既然对人采取敷衍了事、冷酷无情的态度,那么为了剥夺无辜的人的一切公民权,判他苦役,只需要一件东西,那就是时间。只要有时间来完成一些手续(法官们正是因此才拿薪水的),就什么都完了。到早晨,伊凡·德米特里奇起床,满心害怕,额头冒出冷汗,已经完全相信他随时会被捕了。他想,既然昨天的阴郁思想这么久不肯离开他,可见其中必是有点道理。的确,那些思想绝不会无缘无故钻进他脑子里来的。有一个巡警不慌不忙地走过窗口:这可不会没有缘故。那儿,在房子附近,有两个人站着不动,也不说话。为什么他们不说话呢?从此,伊凡·德米特里奇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凡是路过窗口或者走进院子里来的人,他都觉得是特务和暗探。中午,巡警局长通常坐着一辆双马马车穿过大街,这是他从近郊的庄园坐车到巡警局去;可是伊凡·德米特里奇每回都觉得他的车子走得太快,而且他的脸上有一种特别的神情:他分明急着要去报告,说城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犯人。门口一拉铃,一敲门,伊凡·德米特里奇就吓一跳,每逢在女房东屋里碰到生客,就焦躁不安;他一遇见巡警和宪兵就微笑,打唿哨,为的是显得满不在乎。他一连好几夜担心被捕而睡不着觉,可又像睡熟的人那样大声打鼾,呼气,好让女房东以为他睡着了。因为,要是他睡不着,那一定是他在受良心的痛苦的煎熬:这可是了不得的犯罪证据!春天,雪化了,在墓园附近的山沟里发现了两个快要烂完的死尸——一个老太婆和一个男孩,带着因伤致死的痕迹。城里人不谈别的,专门谈这两个死尸和那个没有查明的凶手。伊凡·德米特里奇为了避免让人家认为他杀了人,就在街上走来走去,微微笑着,一遇见熟人,脸色就白一阵红一阵,开始表白说再也没有比杀害弱者和没有保障的人更卑鄙的罪行了。可是这种作假不久就弄得他筋疲力尽,他略略想了一阵以后决定:处在他的地位,他顶好是躲到女房东的地窖里去。他在地窖里坐了整整一天,后来坐上整整一夜,然后又坐整整一天,实在冷得厉害,挨到天黑就像贼那样悄悄溜回自己的房间里去了。他在房间中央呆站着,一动也不动地听着,直到天亮。大清早,太阳还没出来,就有几个修理炉灶的工人来找女房东。伊凡·德米特里奇明明知道这些人是来翻修厨房里的炉灶的,可是恐惧却告诉他说,他们是假扮成修理炉灶的工人的巡警。他悄悄地溜出住所,没穿外衣,没戴帽子,满腔害怕,沿着大街飞跑。狗汪汪叫着在身后追来,一个农民在他身后什么地方呼喊,风在他耳朵里呼啸,伊凡·德米特里奇觉得在他背后,全世界的暴力合成一团,正在追他。人家拦住他,把他送回家,打发他的女房东去请医师。安德烈·叶菲梅奇吩咐在他额头上放个冰袋,要他服一点儿稠樱叶水,忧虑地摇摇头,走了,临行对女房东说,他不再来了,因为人不应该打搅发了疯的人。伊凡·德米特里奇在家里没法生活,也得不到医疗,不久就给送到医院里去,安置在普通病室里。他到了晚上睡不着觉,任性胡闹,搅扰病人,不久就由安德烈·叶菲梅奇下命令,转送到第六病室①去了。不出一年,城里人已经完全忘掉了伊凡·德米特里奇,他的书由女房东堆在一个敞棚底下的一辆雪橇上,给小孩子陆续拿走了。(汝龙译,有删改)〖备注〗①第六病室:县城医院中关押精神病人的病室。其实是沙皇俄国大监狱的缩影。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交代伊凡·德米特里奇每天早晨都心绪郁闷,给读者预留了想象空间,也暗示了下文他不幸的命运。B.伊凡·德米特里奇几乎从不犯法,但是他依然担心自己可能被捕坐牢,表现了他杞人忧天的一面。C.敷衍了事、麻木不仁的法官们决定着民众的疾苦,使主人公厄运难逃,真实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面貌。D.故事结局是主人公已完全被人遗忘,不同于《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虽然死了,和他一样的人却还有很多。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几乎没有涉及主人公的外貌描写,而对他内心奇特的想法进行了真实、细腻的刻画,人物形象更鲜明。B.主人公在大街上奔跑的情形与别里科夫滚下楼梯的场景一样,充满了喜剧色彩,是人们追逐和取笑的对象。C.主人公在确信自己随时会被捕后,从内心到外表都伪装成正常人没有犯罪的样子,情节发展符合生活逻辑。D.表面看来主人公已经精神失常,他实际已被捕入狱,文章以“第六病室”为标题颇具讽刺意味,引人深思。8.小说中有一类“突发事件”,往往是情节运行的动力,请分析本文中的“突发事件”。9.作为契柯夫笔下的艺术形象,伊凡·德米特里奇和别里科夫共同点是什么?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析。〖答案〗6.B7.B8.(1)伊凡·德米特里奇在小巷里遇到四个带枪的兵押送两个犯人,这一事件促使他每天郁闷的心绪发展变化成对自己可能会被捕的不安。(2)在墓园附近发现了死尸以及人们只谈死尸和凶手,不谈别的,这一事件加速了他因为恐慌、害怕而作假的终结,选择了逃避。(3)几个工人到女房东家翻修厨房炉灶,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伊凡·德米特里奇精神失疯,被送到第六病室。9.(1)伊凡·德米特里奇和别里科夫都是“套中人”,他们深受套子禁锢、束缚,导致了命运的悲剧,他们都胆小多疑、神经衰弱、精神高度紧张,一个平生最怕出乱子,一个担心被捕入狱。(2)作者通过别里科夫控诉了专制统治、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对人的桎梏,反思了人性中的奴性弱点。(3)作者通过伊凡·德米特里奇的遭遇揭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冷酷无情的法官、巡警等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寄托着对以伊凡·德米特里奇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同情。〖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B.“表现了他杞人忧天的一面”错误。由原文“不过,话说回来,偶然在无意中犯下罪,难道是什么难事吗?受人栽赃不是很可能吗?最后,审判方面的错误不是也很可能吗?在眼下这种审判程序下,审判方面的错误很有可能,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知,他的担心是有依据的。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是人们追逐和取笑的对象”错误。本文主人公并非人们取笑的对象,看似可笑,实则引人深思。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的概括能力。文章写到伊凡·德米特里奇拿着法院的执行票到一个市民家里去收钱时在小巷里遇到四个带枪的兵押送两个犯人,他内心忽然感到很不安,觉得自己也可能被戴上镣铐押入监狱。文章写到春天,在墓园附近的山沟里发现了两个快要烂完的死尸,城里人不谈别的,专门谈这两个死尸和那个没有查明的凶手,这一事件加剧了伊凡·德米特里奇的恐慌,为了避免让人家认为他杀了人,开始表白说再也没有比杀害弱者和没有保障的人更卑鄙的罪行了,并且躲进女房东的地窖里进行逃避。清早修理炉灶的工人来找女房东,伊凡·德米特里奇因为恐惧认为这些人是巡警,于是溜出住所,没穿外衣,没戴帽子,满腔害怕,沿着大街飞跑,最终被送入第六病室。【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别里科夫是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是一个“套中人”,知识分子伊凡·德米特利奇认识到自己原来就生活在沙皇俄国这个大监狱里,而且永远无可逃遁,整天生活在恐惧当中,最终被关进了治疗“疯子”的第六病室。所以,二人都是“套中人”,深受禁锢、束缚,导致了命运的悲剧,他们都胆小多疑、神经衰弱、精神高度紧张。别里科夫辖制着大家,让大家“透不出气”,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所以,作者通过别里科夫控诉了专制统治、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对人的桎梏,反思了人性中的奴性弱点。“审判方面的错误不是也很可能吗……只需要一件东西,那就是时间。只要有时间来完成一些手续(法官们正是因此才拿薪水的),就什么都完了”可知,作者认为冷酷无情的法官、巡警等决定着人们的命运,所以,作者通过伊凡·德米特里奇的遭遇揭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托着对以伊凡·德米特里奇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同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无变A旧新B惟C仁是D亲E百姓F有过G在H予一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衣,名词用作动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衣”的用法相同。B.靡,不,与《曹刿论战》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中“靡”的词义相同。C.鳏寡,老而无妻或无夫的人,引申为老弱孤苦者,与现代汉语“鳏寡孤独”中“鳏寡”一样。D.夺,失去,丧失,耽误,与《鸿门宴》中“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中“夺”的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圣人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贫穷的人,要不断为他们提供食物、衣物、财物和教育。B.魏武侯先认为坚固、险要的山川可使国家政权稳固,长治久安,后来又接受了吴起的观点。C.太公、邵公、周公对如何处置殷商士人和百姓的观点不同,彰显出不同的治国理念和胸怀。D.叔向认晋平公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不能使百姓安身立命,会有愧于国君这一尊称。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14.君王怎样做才能使“天下可运之于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EG11.B12.A13.(1)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刻意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3)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天下的人都背叛他。14.(1)视民如子,施德于民。(2)乐善好施。(3)不夺农时。〖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惟仁是亲”,“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本句前后断开,即BE处。“百姓有过”,“过”,名词,过错,作“有”的宾语,其后应断开,即G处。所以,应在BEG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穿衣”;句意:受冻的人就拿衣服给他穿。/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B.“词义相同”错误。“不/倒下”;句意:不留活的。/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C.正确。D.正确。“失去,丧失,耽误;/夺取”;句意: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就像对待贫穷的人”错误。由原文“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可知,文中赤子是幼子、幼儿,不是贫穷的人。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左”,左临;“右”,右濒;“德”,德行;“义”,信义。(2)“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供给。(3)“如”,如恐;“举”,尽;“刑”,处罚人;“胜”,尽【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可知,要视民如子,施德于民。由原文“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可知,要乐善好施。由原文“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要不夺农时。参考译文:圣人对待天下的百姓,就像父母对待幼儿一样。挨饿的人就拿食物给他吃,受冻的人就拿衣服给他穿,扶持他们、养育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成长,唯恐他们不能长大成人。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由此看来,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周武王攻破殷商后,召见姜太公询问道:“要怎么处置殷商的士人和百姓?”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脸上也有长期受饿的神色,齐景公就很为他的境遇感到可怜,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不达到的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弱无人供养的人,还有年老丧失配偶没有家室的人,根据情况而供给他们财物。”齐景公说:“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也有了可以居住的屋子。晋平公想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叔向进言说:“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崇尚道德,乐善好施,宽缓刑律,抓紧农时。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晋平公说:“好!”于是放弃了建造游观之台的工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金陵怀古萨都剌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①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②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备注〗①玉树: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②胭脂井: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于《桂枝香·金陵怀古》开篇即写眼前之景,“六代”三句用浓重的怀古情绪奠定了全文基调。B.“王谢”两句紧承前文,进一步抒发了“山川形胜,已非畴昔”之感,古今对比鲜明。C.词人用“急”字表现了“夜深寂寞”时长江春潮急流激荡的场景,又寓含了词人心潮澎湃的波澜心绪。D.同样是借金陵怀古讽今,《桂枝香·金陵怀古》以议论作结,蕴藉含蓄,而本词以景结情,感慨百端。16.本词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都出现了《玉树后庭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词意加以分析。〖答案〗15.D16.(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用商女犹唱表现了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批评人们已忘记了六朝亡国的历史教训,警醒北宋统治阶级只有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才能避免历史重蹈覆辙。(2)《满江红·金陵怀古》中已经没有人歌唱《玉树后庭花》了,陈后主用以躲藏的胭脂井也已坍坏,抒发了词人盛衰无常、繁华不在的感慨,表达了词人的故国之思和绵绵愁绪。〖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怀古讽今”错误。整首词通过山川风物依旧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怀古感慨,所以并不是怀古讽今。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词作情感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意思是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玉树后庭花》。如今,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此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所以,《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用商女犹唱表现了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批评人们已忘记了六朝亡国的历史教训,警醒北宋统治阶级只有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才能避免历史重蹈覆辙。《满江红·金陵怀古》中写到“《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意思是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已经没有什么人唱了,躲藏过陈后主的胭脂井已经坍塌。这里运用陈后主由盛到衰的典故,表现了人事的变化无常,荣华富贵终不能长久。所以,本词运用《玉树后庭花》抒发了词人盛衰无常、繁华不在的感慨,表达了词人的故国之思和绵绵愁绪。(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能使一个中等大小的诸侯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下,只用三年时间就能扭转局面。(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都表现了洞庭湖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3)张孝祥荡一叶扁舟于洞庭之上,看似渺小,但是他“______________”的胸怀与洞庭月下“______________”的气象交融,体现了词人高洁的人格。〖答案〗(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肝肺皆冰雪表里俱澄澈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交谈中多次出现“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空间的诗学》认为,借助抽屉、箱子、锁和柜子这些主题,我们将重新接近内心空间梦想那深不可测的储藏室。没有这些“对象”以及其他一些同样被赋予价值的对象,我们的内心生活就会缺少内心空间的原型。在《雷雨》中这些空间(1):周朴园使用那些与侍萍还在周公馆时所用的家具、抽屉、柜子、箱子来构建自己内心属于侍萍的那部分空间,这个空间是周与鲁相识、相恋的见证与象征,由此才有后面剧情的展开。而对于侍萍,这些家具是其内心关于周朴园的记忆的保留空间。她和周朴园的交谈,她眼睛中搜寻到了这些熟悉的空间,(2),如同潘多拉盒被打开,她和周朴园曾经的过往由此被开启。关于周朴园与侍萍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此刻由这些家具而会合,推动叙事走向了悲剧的高潮,使两人多年之后重识彼此身份。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答案〗18.(1)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2)回忆由此打开19.(1)“关于”调到“彼此”的前面。(2)“会和”改成“重合”。(3)最后两句调换顺序。〖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后文解释的是这些空间在《雷雨》中对于表现周朴园和鲁侍萍内心世界的重要性,所以有十分重要的含义,可填“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2)根据后文“如同潘多拉盒被打开,她和周朴园曾经的过往由此被开启”,说明正是因为这些熟悉的空间才打开了鲁侍萍对于过去的回忆,可填“回忆由此打开”。【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关于周朴园与侍萍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语序不当,“关于”的宾语为“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所以应将“关于”调到“彼此”的前面;二是搭配不当,“由这些家具而会合”搭配不当,周朴园和鲁侍萍关于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此刻应该是重合在一起,所以应将“会和”改成“重合”;三是语序不当,“推动叙事走向了悲剧的高潮,使两人多年之后重识彼此身份”语序不当,这是在说周朴园和鲁侍萍关于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此刻重合后的结果,应先是使两人多年之后重识彼此身份,然后更进一步的作用是推动叙事走向了悲剧的高潮,所以,最后两句调换顺序。20.下面是2024年上海站《雷雨》话剧表演宣传框架图,请把这幅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答案〗2024年话剧《雷雨》上海站巡演将于6月12日在艺海剧院进行,观众可通过微信、猫眼进行线上或者到售票窗口线下购票,票价从180、280到380,价格不等。此次巡演主演人员由房蔚担任导演,王翔饰周朴园,姜琳饰繁漪,杨娜饰侍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的能力。这是2024年上海站《雷雨》话剧表演宣传框架图。分析时注意观察顺序,一般按照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相关事件在上方第一行“2024年话剧《雷雨》上海站”,本框架图交代了2024年话剧《雷雨》上海站的时间、地点、购票方式和主要演员。时间是6月12日;地点是艺海剧院;购票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可通过微信、猫眼购票,线下有售票窗口;票价从180、280到380,价格不等。主要演员包括房蔚导演,饰演周朴园的演员王翔,饰演繁漪的姜琳,饰演侍萍的杨娜。在组织语言时要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能丢掉要点,不要超过字数。21.下面一则征稿启事有三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修改。征稿启事今年是《古今小说评鉴》杂志五十年诞辰,多年来,本刊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宗旨,广泛吸纳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发来有关古今小说评鉴的稿件。自本刊出版以来,承蒙各界人士的喜欢,影响力逐年提升。希望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关注与支持本刊,敬请诸位不吝赐教。2024年年刊投稿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15日。来稿信箱:xfxq21@yeah。net《古今小说评鉴》编辑部2024年4月〖答案〗(1)“诞辰”改为“华诞”(2)“喜欢”改成“厚爱”(3)“不吝赐教”改成“不吝赐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诞辰”不得体。“诞辰"是生日的一般说法,而“华诞”则常用于较为正式和尊敬的场合。在日常对话中,人们通常使用“诞辰”,而“华诞”则较少在口语中出现。“喜欢”不得体。本处适用对象是各界人士,应用敬辞,所以,应将“喜欢”改为“厚爱”。“不吝赐教”不得体。本文是一篇征稿启事,所以,应将“不吝赐教”改为“不吝赐稿”。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满招损,谦受益。——《尚书》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孔子古代经典中包含着先贤对为人处事的思考,上述三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启发,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果说“文学是人学”,是以形象、情感、意味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思想,从而构成对人的剖析研究,那么,从更本质更深邃更系统更完善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从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外表特征到人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耻等内在人格上规范着人的个体行为和人际关系,进而建构了以仁为核心、以血缘亲情关系推衍至人伦民族国家的庞大而精微的儒学思想和社会体系,成为博大精深的“人学”。儒家的人学是从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开始的。人与动物的界限就是人的特征,也即人的本质问题。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反映了儒家对人的自觉认识,在人类认识史上无疑具有哲学思想意义。在孔子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还在于人有忠孝观念,而犬马虽能养却不敬无孝。孔子是从人与禽兽的差别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界定人的内涵和本质的。因为,只有真切深透地把握了人,才能把握“性相近,习相远”,因势利导,使人性日臻完善。这里,孔子的思路极为可贵。他从自然和社会、原生和后天变异两个方面综合考察了人的习与性、远与近。这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从人的自然性、原生性看,人与人之间具有普泛性,这为艺术引起共鸣和感染提供了艺术视点和基点,如《诗经》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不仅重视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好意,而且自愿以百倍的好意相报答,这种克己为人的感情,不仅是人的一种情感,更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仁”的风范。从人的变异性、社会性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具有独特性、个别性,这为艺术反映典型提供了多样选择表现的可能,如司马迁《史记》中呼之欲出的形象系列:“鸿门宴”写刘邦的懦怯而机智,项羽的坦率而少谋略,其他如范增、张良、樊哙、项伯等的性格因“习”而相“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儒家对“人”的个体性认识是建立在群体性(“类”“民”“众”“族”“国”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是儒家人学的方法论特点。因此,儒家对人性的认识是从个体出发而超越个体,最终归结为对“民”的把握。孟子认为,人不仅具有“食色”等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动物亦然),而且富有道德意识。他在《公孙丑上》中以一孺子入井,人见之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说明:“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进而,孟子提出了自己对人的发现学说:“性善论”。这对张扬人心善良,融洽人际关系,建构理想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艺术化地再现或表现人性美好的东西,给人以精神力量和向往,这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乌云密布之中是投进人心的一束光亮。好人总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将心比心将心换心等由“性善论”衍生的观念就成为民众生存的内在信念。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的荀子却提出了与孟子相左的观点——“性恶论”。他告诫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的荀子却提出了与孟子相左的观点——“性恶论”。他告诫人们不能拘泥于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这就把人性恶的根源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超越了弗洛伊德等从性本能、死亡本能挖掘人性善恶的框架而具有社会审美学的意义,为艺术表现和反映人的复杂性提供了价值参照系,如中国文学对历代暴政苛税征战奴役残暴纵欲等“恶”的批判,构成了一幅民族在逆境中抗争、在邪恶中挣扎、在黑暗中奋斗的历史画卷。孟子荀子分别从人性的善恶两极透析“人”这个复杂体,目的都在于以仁义孝悌等伦理观念为人之本,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性恶性善的实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殊途而同归,矛与盾合一。所以,宋代的儒家将孟、荀两家之说综合起来,建构成更丰富完善的儒道体系。正是对人性的多侧面多角度研究,儒家继承了春秋时期提出的“利民”“惠民”“抚民”“安民”等主张,强调以民为本、不过不及、温柔敦厚、文质彬彬,使民有所居有所食有所为。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接受,认识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心向背于社会安定的重要性。儒家民本主义思想既具有告诫统治者尊重民众意志,顺应历史发展的积极价值,也存有规范个体趋同化一、不能越礼犯上、扑灭个性的负面价值。这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可以怨讽美刺,传达民众心愿,使艺术为统治者服务、为民众服务;二是在绘画、建筑艺术中,人的主体地位处在从属低微的地位,如中国山水人物画中,人的形象与自然形象的比例反差极大,远不如西方绘画对人的崇拜和凸显。这就使得中国艺术个人色彩非常稀薄,而共同的相似情感和形象较多。情感一律、话语一律、动作一律的后果是艺术魅力的根本丢失,这是我们在研究儒家民本主义对艺术的影响时不得不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摘编自李明泉《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儒家艺术精神的当代启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人学从区分人和动物开始,自觉认识、思考人的本质问题,具有哲学思想意义。B.引用《木瓜》中语句有力论证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能引发情感共鸣,具有艺术感染力。C.孟子的性善论建立在对人的道德发现之上,给封建社会民众带来了美好的生存信念。D.同样是对人性恶的挖掘,中国文学比佛洛伊德等的禽兽食色本能论而更具有审美意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更系统更完善研究人学时,文学不如儒学更加注重博大经微的思想、社会体系建构。B.性相近使艺术具有感染力,习相远使艺术具有独特魅力,因此不自觉认识人性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C.孟子、荀子的人性善恶学说各执一词,目的在于说明儒家对人性的认识尚不完善,还有缺陷。D.儒学对人从外表到内在人格的统一规范,导致中国艺术不如西方艺术更具有个性色彩。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中荀子认为人性之恶根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的一项是()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司马迁《鸿门宴》))D.烹龙炮风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李贺《将进酒》)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性善论、动物和性恶论之间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5.“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句话为当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请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D2.A3.D4.C5.(1)艺术创作要充分尊重个体,尊重个性,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不能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2)要基于人的社会性,善于从个体差异中把握美,创作能体现鲜明独特性、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和艺术典型。(3)要基于人的自然性和原生性,创作出表达民众心愿,引发情感共鸣,表现时代梦想和思考的作品。〖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中国文学”错误,“他告诫人们不能拘泥于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这就把人性恶的根源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超越了弗洛伊德等从性本能、死亡本能挖掘人性善恶的框架而具有社会审美学的意义”可知,是荀子的性恶论比佛洛伊德等的禽兽食色本能论而更具有审美意义。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因此不自觉认识人性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错误,由原文“这对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说明儒家对人性的认识尚不完善,还有缺陷”错误,由原文“孟子荀子分别从人性的善恶两极透析‘人’这个复杂体,目的都在于以仁义孝悌等伦理观念为人之本,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性恶性善的实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殊途而同归,矛与盾合一”可知,性善论性恶论是殊途同归,说明了人性的复杂。D.“中国艺术不如西方艺术更具有个性色彩”错误,文末没有提及中西方艺术的比较。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意思是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表现的是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由原文“孟子认为,人不仅具有‘食色’等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动物亦然),而且富有道德意识”可知,孟子提倡的“性善论”认为人具有和动物一样的生理需要,但是更强调人富有道德意识。由原文“他告诫人们不能拘泥于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可知,荀子的“性恶论”首先承认人具有食色等本能,即与兽禽相近的恶的一面,但是更强调人性在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中也具有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一面。所以,二者都认为人具有动物性,但是更多的是人的道德意识或争名夺利、愚昧残暴等恶的部分。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从人的变异性、社会性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具有独特性、个别性,这为艺术反映典型提供了多样选择表现的可能”可知,艺术创作要基于人的社会性,善于从个体差异中把握美,创作能体现鲜明独特性、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和艺术典型。由原文“儒家对‘人’的个体性认识是建立在群体性(‘类’‘民’‘众’‘族’‘国’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是儒家人学的方法论特点”可知,艺术创作要充分尊重个体,尊重个性,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不能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普遍轻特殊。由原文“从人的自然性、原生性看,人与人之间具有普泛性,这为艺术引起共鸣和感染提供了艺术视点和基点”可知,艺术创作要基于人的自然性和原生性,创作出表达民众心愿,引发情感共鸣,表现时代梦想和思考的作品。(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六病室(节选)(俄)契诃夫一年秋天,有一个早晨,伊凡·德米特里奇竖起大衣的领子,蹚着烂泥,穿过后街和小巷,拿着法院的执行票到一个市民家里去收钱。他心绪郁闷,每天早晨他总是这样的。在一条小巷里,他遇见两个戴镣铐的犯人,有四个带枪的兵押着他们走。以前伊凡·德米特里奇常常遇见犯人,他们总是在他心里勾起怜悯和别扭的感觉,可是这回的邂逅却在他心上留下一种特别的奇怪印象。不知什么缘故,他忽然觉得他也可能戴上镣铐,像那样被人押着走过泥地,到监狱里去。他到那个市民家里去过以后,在回到自己家里去的路上,在邮政局附近碰见一个他认识的巡官,那人跟他打招呼,而且跟他并排顺着大街走了几步,不知什么缘故,他觉得这很可疑。他回到家,一整天都没法把那两个犯人和带枪的兵从脑子里赶出去,一种没法理解的内心不安,搅得他没法看书,也没法集中脑力思索什么事。到傍晚他没有在自己屋里点上灯,一晚上也睡不着觉,不住地想着他可能被捕,戴上镣铐,送进监牢里去。他知道自己从来没做过什么犯法的事,而且能够担保将来也不会杀人,不会放火,不会偷东西。不过,话说回来,偶然在无意中犯下罪,难道是什么难事吗?受人栽赃不是很可能吗?最后,审判方面的错误不是也很可能吗?在眼下这种审判程序下,审判方面的错误很有可能,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凡是对别人的痛苦有职务上、业务上的关系的人,例如法官、巡警、医生等,时候一长,由于司空见惯,就会变得十分麻木不仁,即使不愿意,也不能不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他们所接触到的人;在这方面,他们跟在后院屠宰牛羊却看不见血的农民没有什么不同。法官既然对人采取敷衍了事、冷酷无情的态度,那么为了剥夺无辜的人的一切公民权,判他苦役,只需要一件东西,那就是时间。只要有时间来完成一些手续(法官们正是因此才拿薪水的),就什么都完了。到早晨,伊凡·德米特里奇起床,满心害怕,额头冒出冷汗,已经完全相信他随时会被捕了。他想,既然昨天的阴郁思想这么久不肯离开他,可见其中必是有点道理。的确,那些思想绝不会无缘无故钻进他脑子里来的。有一个巡警不慌不忙地走过窗口:这可不会没有缘故。那儿,在房子附近,有两个人站着不动,也不说话。为什么他们不说话呢?从此,伊凡·德米特里奇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凡是路过窗口或者走进院子里来的人,他都觉得是特务和暗探。中午,巡警局长通常坐着一辆双马马车穿过大街,这是他从近郊的庄园坐车到巡警局去;可是伊凡·德米特里奇每回都觉得他的车子走得太快,而且他的脸上有一种特别的神情:他分明急着要去报告,说城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犯人。门口一拉铃,一敲门,伊凡·德米特里奇就吓一跳,每逢在女房东屋里碰到生客,就焦躁不安;他一遇见巡警和宪兵就微笑,打唿哨,为的是显得满不在乎。他一连好几夜担心被捕而睡不着觉,可又像睡熟的人那样大声打鼾,呼气,好让女房东以为他睡着了。因为,要是他睡不着,那一定是他在受良心的痛苦的煎熬:这可是了不得的犯罪证据!春天,雪化了,在墓园附近的山沟里发现了两个快要烂完的死尸——一个老太婆和一个男孩,带着因伤致死的痕迹。城里人不谈别的,专门谈这两个死尸和那个没有查明的凶手。伊凡·德米特里奇为了避免让人家认为他杀了人,就在街上走来走去,微微笑着,一遇见熟人,脸色就白一阵红一阵,开始表白说再也没有比杀害弱者和没有保障的人更卑鄙的罪行了。可是这种作假不久就弄得他筋疲力尽,他略略想了一阵以后决定:处在他的地位,他顶好是躲到女房东的地窖里去。他在地窖里坐了整整一天,后来坐上整整一夜,然后又坐整整一天,实在冷得厉害,挨到天黑就像贼那样悄悄溜回自己的房间里去了。他在房间中央呆站着,一动也不动地听着,直到天亮。大清早,太阳还没出来,就有几个修理炉灶的工人来找女房东。伊凡·德米特里奇明明知道这些人是来翻修厨房里的炉灶的,可是恐惧却告诉他说,他们是假扮成修理炉灶的工人的巡警。他悄悄地溜出住所,没穿外衣,没戴帽子,满腔害怕,沿着大街飞跑。狗汪汪叫着在身后追来,一个农民在他身后什么地方呼喊,风在他耳朵里呼啸,伊凡·德米特里奇觉得在他背后,全世界的暴力合成一团,正在追他。人家拦住他,把他送回家,打发他的女房东去请医师。安德烈·叶菲梅奇吩咐在他额头上放个冰袋,要他服一点儿稠樱叶水,忧虑地摇摇头,走了,临行对女房东说,他不再来了,因为人不应该打搅发了疯的人。伊凡·德米特里奇在家里没法生活,也得不到医疗,不久就给送到医院里去,安置在普通病室里。他到了晚上睡不着觉,任性胡闹,搅扰病人,不久就由安德烈·叶菲梅奇下命令,转送到第六病室①去了。不出一年,城里人已经完全忘掉了伊凡·德米特里奇,他的书由女房东堆在一个敞棚底下的一辆雪橇上,给小孩子陆续拿走了。(汝龙译,有删改)〖备注〗①第六病室:县城医院中关押精神病人的病室。其实是沙皇俄国大监狱的缩影。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交代伊凡·德米特里奇每天早晨都心绪郁闷,给读者预留了想象空间,也暗示了下文他不幸的命运。B.伊凡·德米特里奇几乎从不犯法,但是他依然担心自己可能被捕坐牢,表现了他杞人忧天的一面。C.敷衍了事、麻木不仁的法官们决定着民众的疾苦,使主人公厄运难逃,真实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面貌。D.故事结局是主人公已完全被人遗忘,不同于《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虽然死了,和他一样的人却还有很多。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几乎没有涉及主人公的外貌描写,而对他内心奇特的想法进行了真实、细腻的刻画,人物形象更鲜明。B.主人公在大街上奔跑的情形与别里科夫滚下楼梯的场景一样,充满了喜剧色彩,是人们追逐和取笑的对象。C.主人公在确信自己随时会被捕后,从内心到外表都伪装成正常人没有犯罪的样子,情节发展符合生活逻辑。D.表面看来主人公已经精神失常,他实际已被捕入狱,文章以“第六病室”为标题颇具讽刺意味,引人深思。8.小说中有一类“突发事件”,往往是情节运行的动力,请分析本文中的“突发事件”。9.作为契柯夫笔下的艺术形象,伊凡·德米特里奇和别里科夫共同点是什么?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析。〖答案〗6.B7.B8.(1)伊凡·德米特里奇在小巷里遇到四个带枪的兵押送两个犯人,这一事件促使他每天郁闷的心绪发展变化成对自己可能会被捕的不安。(2)在墓园附近发现了死尸以及人们只谈死尸和凶手,不谈别的,这一事件加速了他因为恐慌、害怕而作假的终结,选择了逃避。(3)几个工人到女房东家翻修厨房炉灶,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伊凡·德米特里奇精神失疯,被送到第六病室。9.(1)伊凡·德米特里奇和别里科夫都是“套中人”,他们深受套子禁锢、束缚,导致了命运的悲剧,他们都胆小多疑、神经衰弱、精神高度紧张,一个平生最怕出乱子,一个担心被捕入狱。(2)作者通过别里科夫控诉了专制统治、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对人的桎梏,反思了人性中的奴性弱点。(3)作者通过伊凡·德米特里奇的遭遇揭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冷酷无情的法官、巡警等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寄托着对以伊凡·德米特里奇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同情。〖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B.“表现了他杞人忧天的一面”错误。由原文“不过,话说回来,偶然在无意中犯下罪,难道是什么难事吗?受人栽赃不是很可能吗?最后,审判方面的错误不是也很可能吗?在眼下这种审判程序下,审判方面的错误很有可能,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知,他的担心是有依据的。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是人们追逐和取笑的对象”错误。本文主人公并非人们取笑的对象,看似可笑,实则引人深思。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的概括能力。文章写到伊凡·德米特里奇拿着法院的执行票到一个市民家里去收钱时在小巷里遇到四个带枪的兵押送两个犯人,他内心忽然感到很不安,觉得自己也可能被戴上镣铐押入监狱。文章写到春天,在墓园附近的山沟里发现了两个快要烂完的死尸,城里人不谈别的,专门谈这两个死尸和那个没有查明的凶手,这一事件加剧了伊凡·德米特里奇的恐慌,为了避免让人家认为他杀了人,开始表白说再也没有比杀害弱者和没有保障的人更卑鄙的罪行了,并且躲进女房东的地窖里进行逃避。清早修理炉灶的工人来找女房东,伊凡·德米特里奇因为恐惧认为这些人是巡警,于是溜出住所,没穿外衣,没戴帽子,满腔害怕,沿着大街飞跑,最终被送入第六病室。【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别里科夫是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是一个“套中人”,知识分子伊凡·德米特利奇认识到自己原来就生活在沙皇俄国这个大监狱里,而且永远无可逃遁,整天生活在恐惧当中,最终被关进了治疗“疯子”的第六病室。所以,二人都是“套中人”,深受禁锢、束缚,导致了命运的悲剧,他们都胆小多疑、神经衰弱、精神高度紧张。别里科夫辖制着大家,让大家“透不出气”,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所以,作者通过别里科夫控诉了专制统治、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对人的桎梏,反思了人性中的奴性弱点。“审判方面的错误不是也很可能吗……只需要一件东西,那就是时间。只要有时间来完成一些手续(法官们正是因此才拿薪水的),就什么都完了”可知,作者认为冷酷无情的法官、巡警等决定着人们的命运,所以,作者通过伊凡·德米特里奇的遭遇揭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托着对以伊凡·德米特里奇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同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无变A旧新B惟C仁是D亲E百姓F有过G在H予一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衣,名词用作动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衣”的用法相同。B.靡,不,与《曹刿论战》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中“靡”的词义相同。C.鳏寡,老而无妻或无夫的人,引申为老弱孤苦者,与现代汉语“鳏寡孤独”中“鳏寡”一样。D.夺,失去,丧失,耽误,与《鸿门宴》中“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中“夺”的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圣人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贫穷的人,要不断为他们提供食物、衣物、财物和教育。B.魏武侯先认为坚固、险要的山川可使国家政权稳固,长治久安,后来又接受了吴起的观点。C.太公、邵公、周公对如何处置殷商士人和百姓的观点不同,彰显出不同的治国理念和胸怀。D.叔向认晋平公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不能使百姓安身立命,会有愧于国君这一尊称。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14.君王怎样做才能使“天下可运之于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EG11.B12.A13.(1)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刻意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3)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天下的人都背叛他。14.(1)视民如子,施德于民。(2)乐善好施。(3)不夺农时。〖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惟仁是亲”,“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本句前后断开,即BE处。“百姓有过”,“过”,名词,过错,作“有”的宾语,其后应断开,即G处。所以,应在BEG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穿衣”;句意:受冻的人就拿衣服给他穿。/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B.“词义相同”错误。“不/倒下”;句意:不留活的。/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C.正确。D.正确。“失去,丧失,耽误;/夺取”;句意: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就像对待贫穷的人”错误。由原文“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可知,文中赤子是幼子、幼儿,不是贫穷的人。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左”,左临;“右”,右濒;“德”,德行;“义”,信义。(2)“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供给。(3)“如”,如恐;“举”,尽;“刑”,处罚人;“胜”,尽【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可知,要视民如子,施德于民。由原文“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可知,要乐善好施。由原文“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要不夺农时。参考译文:圣人对待天下的百姓,就像父母对待幼儿一样。挨饿的人就拿食物给他吃,受冻的人就拿衣服给他穿,扶持他们、养育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成长,唯恐他们不能长大成人。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由此看来,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周武王攻破殷商后,召见姜太公询问道:“要怎么处置殷商的士人和百姓?”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脸上也有长期受饿的神色,齐景公就很为他的境遇感到可怜,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不达到的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弱无人供养的人,还有年老丧失配偶没有家室的人,根据情况而供给他们财物。”齐景公说:“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也有了可以居住的屋子。晋平公想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叔向进言说:“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崇尚道德,乐善好施,宽缓刑律,抓紧农时。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晋平公说:“好!”于是放弃了建造游观之台的工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金陵怀古萨都剌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①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②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备注〗①玉树: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②胭脂井: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于《桂枝香·金陵怀古》开篇即写眼前之景,“六代”三句用浓重的怀古情绪奠定了全文基调。B.“王谢”两句紧承前文,进一步抒发了“山川形胜,已非畴昔”之感,古今对比鲜明。C.词人用“急”字表现了“夜深寂寞”时长江春潮急流激荡的场景,又寓含了词人心潮澎湃的波澜心绪。D.同样是借金陵怀古讽今,《桂枝香·金陵怀古》以议论作结,蕴藉含蓄,而本词以景结情,感慨百端。16.本词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都出现了《玉树后庭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词意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载重货车课程设计序言
- 配送路线课程设计
- 选矿学生课程设计
- 钻床夹具体的课程设计
- 轨道车站课程设计
- 锅炉省煤器课程设计
- 鸟的自然活动课程设计
- GB/T 45158-2024城市公共设施适老化设施服务要求与评价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合同3篇
- 主协议模板2024年版下载一
- 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三条经典优秀范文三篇
-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题画抒怀诗、干谒言志诗
- 2023年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304.3-2002关节轴承配合
- 漆画漆艺 第三章
- CB/T 615-1995船底吸入格栅
- 光伏逆变器一课件
- 货物供应、运输、包装说明方案
- (完整版)英语高频词汇800词
- 《基础马来语》课程标准(高职)
- IEC61850研讨交流之四-服务影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