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社群是一个很笼统的范畴,就其与语言的关系而言,确实可以被粗分为创设语言的社群(即社群先于语言)和由语言建构的社群(即语言先于社群)两大类型。现实空间中,后者很不明显;但在网络空间中,后者却越来越显著。这是因为,网络社群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并不同于现实社群,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较之现实社群,它更加扁平、流动、模糊,是一种动态涌现着的组织形式。这种社群的成员,事先并没有明确的“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而是经由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才自明起来“同属一个社群”的心理现实。我们当然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社群先于语言和语言先于社群的现象是并存且互有交叠的。比如我们谈到“饭圈”这一范畴,它既包括作为亚文化圈层的既有社群,也包括那些因为“饭圈用语”而聚集在一起的网民。但是对于后一群体,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论述。实际上,这两种社群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们因为某些网络语言而缔结社群关系,而待社群相对稳固后,又生产、传播着新的网络语言。(摘自程润峰、谢晓明《论网络语言的社群化》)材料三:由于表达媒体的不同,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类型”“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展示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媒体创造语言”是不过分的。报刊不同于口语,因此报刊语言自然不同于口语交际;广播、电视不同于报刊,因此广播电视语言自然不同于报刊语言。同样,网络不同于以往任何传播媒体,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媒体语言自然有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体语言的地方。它是一般所言的口语、书面语以及有声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的很多特性来自娱乐和游戏的性质,其中又有新奇兼随意的地方。而这种特性得以充分显示,是与其指头输入、目治方式、网络语言的游戏心态和方式有很大关系。近些年来,学界都将网络语言这种功能变体形式看作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中,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但在表达方式上仍有所体现,如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以学生和“小资”为主、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等。这种交际形成了一个虽不稳定但也有很大交集的言语社团。这自然在语言交际方式上呈现出独特的特征,通过网络这一特殊的语言环境而得以充分展示。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宏大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载媒体和交流方式的不同,这种社会方言跟行业语、隐语等一般社会方言有很大的不同。承认它的社会方言的性质是一回事,如何看待这种性质的特殊之处则是另一回事。在跟其他社会方言乃至普通交际语言比较时,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和新社会方言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其游戏性质,其他很多特征都来自语言的游戏功能,体现的是一种娱乐色彩。网络语言当然也需要传递信息,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夹杂游戏的方式。交际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还有其他功能,而且有时某种别的功能会更加凸显一些。网络语言正是凸显了语言传递信息之外的游戏功能,折射了特定时期的某些社会情趣和心理时尚。(摘自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在传情达意上有天然的缺陷,除了因“间接接触”外,还因在不同时空、情境下,文字所引发的反应无法完全契合。B.人们说话时可以用表情来进行辅助,进而补充传情达意,因此在说话时并不需要使用完整的句子,也不需要用到文法。C.语言上所附着的意义或动作必须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共认,语言才能够被多数人理解,从而成为面对面社群交流的工具。D.作者认为,语言源于社群的相同经验,群体越大,语言就越简单,而“行话”是少数群体的特殊语言,外行人无法理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语言”特指说话,后面两则材料所论述的“语言”概念,主要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表达形式。B.网络社群是成员们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从而明确彼此“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之后才逐渐形成的。C.网络语言与材料一中的“行话”都有社会方言的性质,都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和话语方式,但这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大的不同。D.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语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夹杂游戏的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娱乐性,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流行印记。3.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yyds”“666”等网络缩写语霸占各大网络平台,这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用语,是00后自成一派的语言体系,被调侃为00后“黑话”。B.近年来,“雪糕刺客”(天价雪糕)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效仿,造出“××刺客”等一类词语,来表达对产商牟取暴利的不满。C.视频网站“B站”用户以青年群体为主,他们通过发布视频、发表评论和发送弹幕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一个群体。D.网络越来越发达,有些人在网络上传播自己的各类作品,从而被广大网民认识,在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后,他们开始依托粉丝群进行定向营销。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语言(说话)”和“文字”有何不同。5.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并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无法交流的群体。请结合材料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答案〗1.B2.B3.D4.①语言可以不注意文法,文字必须讲究文法和艺术。②语言可以通过辅助表情来传达情意,文字是通过文法和艺术来对传达情意进行补充。③文字是间接的,应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语言是直接的,说话时应尽量做到简洁明白。5.①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更加扁平和模糊,且网络语言具有游戏性质,造成社交障碍。②网络语言使用者的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本身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③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具有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随意性等特点,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B.“也不需要用到文法”错误,曲解文意。由“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可知,原文是说说话时有文法,但是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非“不需要用到文法”。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B.“从而明确彼此‘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之后才逐渐形成的”错误,曲解文意。由“我们当然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社群先于语言和语言先于社群的现象是并存且互有交叠的”可知,社群可以先于语言而存在,只是最初没有明确的身份认同而已。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yyds”“666”属于网络用语,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一段的观点。B.“雪糕刺客”“××刺客”属于网络用语,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一段的观点。C.强调“B

站”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一个群体,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二段的观点。D.强调网红进行定向营销,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学生分析语言和文字的不同之处,可以从它们特点本身进行分析。由“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可知,文字在传情达意方面存在缺陷,因此需要通过文法、艺术对传情达意进行补充。由“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可知,语言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因此可以不注意文法。由“文字是间接的说话”“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可知,文字是间接的,应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由“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可知,语言是直接的,说话时应尽量做到简洁明白。根据以上信息,对应整理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即可。【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学生分析产生“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并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无法交流的群体”的原因,可以从网络社群的特点、网络语言的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由“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较之现实社群,它更加扁平、流动、模糊”可知,网络社群本身不紧密,不清晰;由“网络语言当然也需要传递信息,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夹杂游戏的方式”可知,网络语言本身又具有游戏性质,这就造成了网络语言的社交障碍。由“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中,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如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以学生和‘小资’为主、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等”可知,网络语言的使用者,由于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等的不同,拥有各自的网络语言,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屏蔽状态,导致社交屏障的产生。由“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宏大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可知,网络语言本身具有非理性、多元化、随意性等特点,它的后现代特征使得网络语言出现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来到人间(节选)史铁生这孩子一来到世上,面前就摆好了一条残酷的路。先天性软骨组织发育不全。一种可怕的病,能让人的身体长不高,四肢长不长,手脚也长不大,光留下与正常人一样的头脑和愿望。一条布满了痛苦和艰辛的路,在等一个无辜的小姑娘去走。“我看她现在还太小。”女的说。男的在嘴里费劲儿地倒着鱼刺,考虑怎么回答她。“再过一年,啊?怎么样?明年再让她去。”“还不是一样吗?反正早晚有这么一天,她得知道她长得丑。”“我答应了她,你没见她多高兴呢,立刻不哭了,一个人在床上玩,让我跟她一块玩。我到厨房去,她跑到厨房来问我,‘你说我丑吗?’”“你怎么说?”女的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低头吃饭。“你准又说她不丑。我跟你说不能骗她!”“等她再大点,到五岁,再告诉她,可能会好一点。”“干嘛不到六岁?干嘛不到七岁?大点也长不好!别说五岁。头一回知道自己是畸型人,和所有的人都不一样,别说五岁,五十岁也受不了。岁数越大也许越糟糕。”“那怎么办?”“没别的办法。得让她知道,让她及早在心里接受这个事实。”第二天是星期日,孩子很早就醒了,赖在被窝里不起来,看着春天的太阳照进屋里,太阳光越来越多,自己躺在床上唱。母亲做好了早点,进屋来说:“快起床吧,小懒丫头,吃完饭带你去公园。”临出门的时候,孩子忽然有些担心:“妈妈,我不去幼儿园了吧?”“不去。不去幼儿园。”丈夫撒了一下妻子的衣襟。孩子一蹦一蹦地跑到楼道里去了。“我知道,我知道,”妻子赶忙解释,“可是现在没法说。”“那你也别那么说呀,‘不去!’说得那么肯定。”两个人都叹气,急忙出来。孩子站在楼梯上喊他们。公园里有了春天的模样,柳条绿了,湖面上有了游船。孩子一进公园就跑起来,跑跑停停,转回身喊她的父母。“快来呀你们!草!草!”草也绿了。孩子蹲在地上看,用手摸摸。“有的草是绿的,爸爸,有的草是黄的。”孩子说。“草跟草不一样。”父亲话未说完孩子就已经跑开了。“船!船!妈妈,咱们划船吗?”孩子又跑回来,抱住母亲的腿。“告诉妈妈,你们幼儿园有船吗?”母亲说。孩子一愣。妻子看一眼丈夫,丈夫点点头,鼓励她。“妈妈,我想划船。”“那你得答应妈妈一件事,明天去幼儿园。”“嘘——”丈夫作了个不满意的表情。“嗯?”妻子有些慌张。“别这么说,别这么许愿似的。”丈夫小声说。孩子拉着母亲的手默默地走,专心地望着湖面上的船。“爸爸带你划船去,走!”父亲拉过孩子的手。孩子有些犹豫,把手缩回来,望望妈妈。湖面上那些划船的人真让人羡慕。“走,咱们划船去,妈妈也去!”母亲说。在船上,孩子一直不说话。船桨有时打起水花,孩子忍不住笑起来,尖声叫,但很快又静下来,像个大人似的,心事重重地看着船边荡漾的湖水。在饭馆里等饭的时候,父亲给孩子讲了个故事:“从前我认识一个小个子的人,很矮,只有筷子这么高……”孩子笑起来:“真的?那他用什么吃饭呢?”“别笑,还没人敢笑话他。别看他个子矮。这个人很了不起,从来不把高个子的人放在眼里,很多事别人干不了,可他能干。”“他能干什么?”“嗯……很多;譬如说,他研究出了一种药,这种药矮个子的人吃了就能长高。”“那他干嘛不给自己吃一点?”“嗯……可是他已经老了。别人吃了这种药都长高了,可是他自己却不会再长高了。所以没人敢笑话他矮,大伙都特别尊敬他。”“这个人从小就上幼儿园。”母亲插嘴说。丈夫差点没跳起来,狠狠瞪了妻子一眼。孩子又低下头。过了一会,她又喊着要回家了,一个人先跑到饭馆外边去。“我跟你说了,上幼儿园是小事!”丈夫冲妻子喊,跑出去追孩子。女的呆呆地坐在饭馆里,想哭又哭不出来。服务员把饭菜端来了。她问多少钱,服务员说你刚刚交过钱了。等服务员走开,她也走出饭馆。她看见丈夫和孩子在草坪那边的长椅上,孩子正扯破了嗓子哭。她赶紧跑过去。“看,妈妈来了,”父亲说,“妈妈给你道歉来了。”“妈妈,”孩子哭着说,“我不去幼儿园。”母亲抱着孩子,“欧欧,不哭,不哭,”不知再说什么好。“妈妈骗了你,妈妈要给你说对不起。”丈夫给妻子使眼色。孩子用脚使劲踢爸爸:“你甭说!不用你说!你走!你滚一边去!”母亲还是说不出话来,光流眼泪。“他还说,”孩子哭着对妈妈说,“还说我就是大脑袋,就是、长得、难看,他还说。”“那怕什么?那没关系,”母亲抹掉眼泪,尽量让声音平缓、柔和。“大脑袋怕什么?矮个子也没关系,你能在其他地方比别人强,比别人更有用。”“不!不!!”孩子喊起来,“我不是!我不是!爸爸、才、是哪!”她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一个人哭着往前走去。丈夫拍拍妻子的背:“这会你别再哭,有一个就够了。”“我知道。我没有。”两个人跟在孩子后面追上去。到家以后,孩子又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女的在厨房里洗菜、切菜。男的淘米。男的隔一会到阳台上去一回,从窗户缝往厕所里看看。天渐渐黑了。夫妻俩站在厨房通向阳台的门旁,听着孩子的动静。过了很久,厕所的门轻轻响了一下。孩子站在厨房门前的过道里,看见爸爸搂着妈妈,外面是万家灯火;还有深蓝色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天真活泼,爱玩爱笑,因为是侏儒症患者,她不愿意去幼儿园,即使是到公园划船获得短暂快乐后,也心事重重。B.父亲讲小矮人的故事是要鼓励孩子身残志坚,做个有用的人,但是效果被母亲一句“这个人从小就上幼儿园”冲淡。C.画线句写父亲想让女儿由“草跟草不一样”的现象领会到她跟别人不一样,进而让女儿面对并接受自己长得丑的现实。D.母亲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最终向孩子承认骗了她,并向孩子道歉,鼓励孩子“能在其他地方比别人强,比别人更有用”。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直接写小女孩患上一种可怕的疾病,因此要面对痛苦而艰辛的人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为小说奠定悲伤的情感基调。B.“她问多少钱,服务员说你刚刚交过钱了”一句,用细节描写表现出孩子母亲因看见孩子情绪激动跑出去和受丈夫责怪而心慌意乱的情状。C.文中对话展现了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三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厄运等问题的看法。D.本文与《我与地坛》都是在对日常生活进行摹写的同时,大量运用议论抒情句来表现主人公在面对残疾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真挚感人。8.从爸爸在饭馆里等饭时给小女孩讲故事开始,直至小说结尾,小女孩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残疾·态度·爱;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丑。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D7.D8.①心情愉悦。爸爸给小女孩讲小个子的故事,小女孩笑着听爸爸讲故事,还提出自己的疑问。②情绪低落。当妈妈插话说这个小矮人从小就上幼儿园时,小女孩觉得后面爸爸妈妈又要让她去上幼儿园了,情绪低落想回家。③伤心不已。在公园的长椅上,爸爸告诉小女核她很丑的现实,她内心不能接受,哭着让爸爸滚。④接受现实。妈妈告诉孩子她可以在别的地方比别人强后,小女孩哭着回家,将自己关在厕所,过了很久,小女孩接受事实,从厕所里走出来。9.甲组示例:①选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身患残疾的故事。②在如何教育女孩面对身体残疾上,母亲尽量用话语掩饰缺陷,逃避现实;而父亲则坚持要告诉孩子真相,让孩子直面严峻的事实。③无论是母亲善意的掩饰,还是父亲对残酷真相的揭穿,都显示了伟大的父母之爱。乙组〖答案〗示例:①小女孩因为患上先天性软骨组织不全而变得丑,因此害怕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不愿意上幼儿园。②爸爸教会女儿直面自己长得丑的现实,使女儿变得更加坚强。③残疾人及其亲人最终还要正视这种痛,文意主题由此获得升华。〖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最终向孩子承认骗了她,并向孩子道歉”错,原文“妈妈骗了你……母亲还是说不出话来,光流眼泪”,可见妈妈没有向孩子承认骗了她,并向孩子道歉。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大量运用议论抒情句来表现主人公在面对残疾时内心的痛告和挣扎”错,本文主要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没有大量运用议论抒情句。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①心情愉悦。等饭的时候爸爸给小女孩讲小个子的故事“从前我认识一个小个子的人,很矮,只有筷子这么高……”,这时候小女孩还很愉快,因为“孩子笑起来”,还提出自己的疑问“真的?那他用什么吃饭呢?”。②情绪低落。爸爸讲到这个人很受人尊敬时,妈妈插嘴说“这个人从小就上幼儿园”,这时候孩子的表现是“低下头”,她不再笑了,明显情绪低落,而且“过了一会,她又喊着要回家了,一个人先跑到饭馆外边去”。③伤心不已。在公园的长椅上,爸爸告诉小女核她很丑的现实,她“扯破了嗓子哭”,并且“用脚使劲踢爸爸:‘你甭说!不用你说!你走!你滚一边去!’”,表明她内心不能接受这个事实。④接受现实。妈妈尽量柔和地说“你能在其他地方比别人强,比别人更有用”,女孩儿“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一个人哭着往前走去”,“到家以后,孩子又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后来“过了很久,厕所的门轻轻响了一下”,小女孩从厕所中走出来,表明她接受事实。【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写文学短评的能力。甲组示例:①“残疾”。文中的小女孩患了一种“先天性软骨组织发育不全”的病症,这种病“能让人的身体长不高,四肢长不长,手脚也长不大,光留下与正常人一样的头脑和愿望”。②“态度”。小女孩的父亲和母亲在如何教育女孩面对身体残疾上态度不同,母亲总是拖延她上幼儿园的时间,“再过一年,啊?怎么样?明年再让她去”;并且逃避说孩子长得丑,孩子爸爸说“你准又说她不丑”,可见母亲的态度是尽量用话语掩饰缺陷,逃避现实;而父亲则坚持要告诉孩子真相,让孩子直面严峻的事实,他说“反正早晚有这么一天,她得知道她长得丑”“得让她知道,让她及早在心里接受这个事实”。③“爱”。母亲和父亲尽管意见不同,但都是出于对她的爱。母亲怕伤害她,总是善意的掩饰;父亲在教她面对现实看,早点接受现实并变得坚强,所以父亲选择揭穿残酷真相。无论哪种做法都显示了伟大的父母之爱。乙组〖答案〗示例:①先看“丑”表层内容。文章开头即说“这孩子一来到世上,面前就摆好了一条残酷的路。先天性软骨组织发育不全。一种可怕的病,能让人的身体长不高,四肢长不长,手脚也长不大,光留下与正常人一样的头脑和愿望”,小女孩因为患上先天性软骨组织不全而变得丑,她其实隐约知道自己长得丑,因此害怕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不愿意上幼儿园。②再看“丑”的深层含义,如何面对“丑”。尽管父母都很爱她,怕她受伤害而迟迟不愿告诉她真相,但爸爸相对来说更冷静和清醒,他知道这个问题女儿迟早都要面对,“得让她知道,让她及早在心里接受这个事实”;在告诉女儿之前,他给女儿小矮人的故事,告诉她小矮人也可以有用,获得尊重,他教会女儿直面自己长得丑的现实,最终让女儿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使女儿变得更加坚强。③最后看“丑”之与主题的关系。无论是小女孩还是她的父母,都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残疾人及其亲人最终还要正视这种痛。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材料一:世祖文皇帝黄初元年春正月,武王(曹操)至洛阳: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是时太子(曹丕)在邺,军中骚动。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或言宜易诸城守,悉用谯、沛人。魏郡太守广陵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曰:“不可。”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凶问至邺,太子号哭不已。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孚厉声于朝曰:“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乃罢群臣,备禁卫,治丧事。(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材料二: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作奸犯科者)逃窜,郡界肃然。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字母涂黑。用法峻A急B有犯C必戮D或E对之F流涕G然终无H所赦。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文中指神态,与《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字意思不同。B.海内,指国境之内,即全国。古人认为大地四周是东西南北海,故称国境为海内。C.文中“未之奇也”的“之”字,与《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中的“之”用法相同。D.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都表明曹操能知人善任。B.曹操和敌人对阵时,看起来像不愿意打仗一样,而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就气势充沛,斗志昂扬。C.曹操去世后,有人提议调换城池守将为谯、沛之人,徐宜出言制止,认为这样做不妥,撤换之事就没再提起。D.曹操有权谋之心,善于治理,他担任济南国相时,上奏罢免了多个腐败长吏,打击了作奸犯科的人,郡内一片肃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2)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14.曹操去世,司马孚认为太子和大臣们不能只是哭泣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DG11.C12.A13.(1)贾逵严肃地说:“国家已经拥有了先王继承人,先王的印玺,不是君侯您应当询问的。”(2)(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起义,(曹操)被朝廷授予骑都尉的官职,(领兵去)征讨颍川的黄巾反贼。14.(1)太子不能只是哭泣的理由:①先王去世,举国上下都仰仗着太子发布号令;②太子应为祖宗基业着想,为全国百姓考虑,而不能效法普通人那种哭泣的尽孝方式。(2)大臣们不能只是哭泣的理由:如今君王去世,全国震动,大臣们的当务之急是拜立继位的国君,以安抚天下,而不能只会哭泣。〖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执法时严峻急切,违法的一定加以惩罚,有犯罪的人对着他流泪哀哭,可最终也不加赦免。“用法峻急”与“有犯必戮”结构一致,单独成句,且“或”作主语,其前断句,所以BD处断句;“流涕”作谓语,“或”作主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且“然”为转折连词,一般用于句首,所以G处断句。故选BD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神态;/情趣。句意:他神态安详。/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B.正确。C.错误。本文为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后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所以当时人也并没有认为他很奇特。/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D.正确。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都表明曹操能知人善任”错误。“随能任使,皆获其用”表明曹操知人善任,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明曹操想要接纳人才的愿望。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正色”,严肃;“储副”,先王的继承人“宜”,应当。(2)“起”,起义;“拜”,授予;“讨”,征讨。【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太子不能只是哭泣的理由:由原文“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可知,先王去世,举国上下都仰仗着太子发布号令;由原文“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可知,太子应为祖宗基业着想,为全国百姓考虑,而不能效法普通人那种哭泣的尽孝方式。大臣们不能只是哭泣的理由:由原文“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可知,如今君王去世,全国震动,大臣们的当务之急是拜立继位的国君,以安抚天下,而不能只会哭泣。参考译文:材料一:世祖文皇帝黄初元年春季,正月,魏武王曹操抵达洛阳;庚子(二十三日),曹操去世。魏王知人善任,善于洞察别人,很难被假象迷惑;能够赏识和提拔有特殊才能的人,不论地位多么低下,都按照才能加以任用,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敌人对阵时,他神态安详,似乎不愿意打仗一样;可是到了(需要)依据时机采取决策,趁着胜利的形势(向敌人发动攻击时),便气势充沛,斗志昂扬。他对有功的将士和官吏,赏赐时不吝惜千金;而对没有功却希望受到赏赐的人,则分文不给。执法时严峻急切,违法的一定加以惩罚,有犯罪的人对着他流泪哀哭,可最终也不加赦免。他本性俭朴,不崇尚富丽奢华。所以魏王能够消灭各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几乎统一全国。此时太子曹丕正在邺城,驻洛阳的军队骚动不安。大臣们想先保守秘密暂时不公布曹操去世的消息。谏议大夫贾逵认为不应该保密,才把丧事公之于众。有人说应当把各个城池的守将都换上曹操家乡的谯县人和沛国人。魏郡太守广陵人徐宣严厉地说:“如今各地都归于统一,每个人都怀有效忠之心,何必专用谯县人和沛国人,来伤害那些守卫将士的感情!”撤换之事才不再提起。青州士兵擅自击鼓相互牵引着离去,大家认为应加以制止,对不服从命令者派兵征讨。贾逵说:“不可以这样做。”于是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告,命令青州兵所到之处的地方官府给他们提供粮食。鄢陵侯曹彰从长安赶来,询问贾逵魏王的印玺在何处,贾逵严肃地说:“国家已经拥有了先王的继承人,先王的印玺,不是君侯您应当询问的。”噩耗传到邺城,太子曾丕恸哭不已。中庶子司马孚劝谏说:“先王去世,举国上下都仰仗殿下您发布号令。您应向上为祖宗的基业着想,向下为全国的百姓考虑,怎么能效法普通人尽孝的方式呢!”曹丕很久以后才止住哭声,对司马孚说:“你说得对。”当时,大臣们刚刚听到曹操去世的消息,相聚而哭,一片混乱。司马孚在朝堂上大声说:“如今君王去世,全国震动,当务之急是拜立继位的国君,以镇抚天下,难道你们只会哭泣吗!”于是命令群臣退出朝堂,安排好宫廷警卫,处理丧事。(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材料二:曹操从小就十分机警,有权谋心计,经常做点豪侠之事,放荡不拘,而不做修身治学之事,所以当时人也并没有认为他很奇特。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题这两个人认为曹操不同一般。曹操年二十时,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郎官的职务,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提升为顿丘令。(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起义,(曹操)被朝廷授予骑都尉的官职,(领兵去)征讨颍川的黄巾反贼。后来又升任为济南国相。济南国下辖有十多个县,各县的长吏大多阿谀趋附朝廷权贵,贪赃腐败,一片混乱。曹操因此上奏朝廷,罢免了其中的八个长吏,禁停了那里滥设祭祀的风气,作奸犯科的人在严打威慑下也都逃窜了,郡界范围内人民都十分恭敬。曹操被朝廷征召返回任命为东郡太守。曹操没去就任,声称有病返回了家乡。(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奉寄高常侍①杜甫汶上②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今日朝廷须汲黯③,中原将帅忆廉颇。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备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三月,高适回朝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时年61岁。②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高适秋后至汶上,与杜甫订交。③汲黯:汉代名臣,以直谏闻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诗人与高适多年后汶上相逢,感叹好友飞黄腾达,自己却迟暮无成。B.“总戎楚蜀”回忆高适统领淮南两川军队的历史,意在突出好友的军事能力。C.“应全未”指高适在军事上未尽其能,“不啻过”指其文才可与曹植、刘桢相媲美。D.本诗是对友人的寄奉之作,由从前事写到目前事,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待友之真挚。16.本诗颈联和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同一个典故,却有不同的表达目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辛词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虽已年老,但仍然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②本诗将高适比作廉颇,第一,凸显高适年龄;第二,用“中原将帅”的回忆侧面赞誉好友的军事才能。〖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开篇写诗人与高适多年后汶上相逢”错误,首句是诗人回想与高适汶上初次相逢。故选A。【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辛弃疾的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本诗作于高适入朝,作者寄诗以赠之,是一首赠友诗。高适回朝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时年61岁,凸显高适年龄。“中原将帅忆廉颇”典出《史记·廉颇传》:赵王思复得廉颇,王使使者视廉颇。此处以廉颇比高适,帅将士于中原,中原将帅追怀高适,侧面称赞高适的军事才能。(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文段中的空缺部分。“革故鼎新”是中华文明永葆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可以推动人通过内省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荀子就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故鼎新”思想里还包含着尚学的思想,如韩愈在《师说》里说“圣人无常师”,并列举孔子向不同的老师请教学习的事例来证明弟子在某些方面可以高于老师,原因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故鼎新”思想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和中华文明不断演进,今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更需要继承革故鼎新精神。(3)古诗词中的“猿猴”意象并非信手而用,实则有不同目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借猿啼表达凄凉之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则以此描写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猿啼凄清的环境。〖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杜鹃啼血猿哀鸣渌水荡漾清猿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一簇红艳艳的杜鹃花从高大的老松上旁枝逸出,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可谓(①)。我不清楚,周围杂树丛生,藤蔓交错,它要经过多少的阻碍才能跃上这苍劲、伟岸的老松?它不顾一切地攀援而上,是为了照亮这茫茫群山,照亮这一路追寻的脚步吗?是的,它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你不由地被它牵引着,不由地为它(②)!看着这一株昂然绽放的杜鹃,我不禁想起在井冈山黄洋界看到的那高高矗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毛泽东同志(③)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年,革命的火种就是从井冈山上传播出去,传遍神州大地,并且熊熊燃烧起来,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照亮了万里河山。这一枝红艳艳的杜鹃,并不因游人的驻足或惊叹而改变姿态,它依然那么静静地燃烧着。最深最美的情愫,在它的花蕊叶尖上流淌着。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成一首歌;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18.请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请结合材料中“杜鹃”的内涵,补写下面这首小诗。恍惚中,这一株杜鹃,化作了汩汩流淌的源泉,①,化作了熠熠生辉的灯盏。这一株株杜鹃,汇成了奔流千里的波澜,汇成了凌云直上的烽烟,②。把井冈山的火种带下山,把井冈山的精神带下山,……〖答案〗18.①烘云托月/众星拱月②心驰神往/流连忘返③龙飞凤舞/遒劲有力19.①比喻:将杜鹃比作一首歌,以听觉写视觉,写出了杜鹃花开放的生机活力及其给人带来的生命感染力与精神愉悦感。②排比:“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构成一组整句,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语意递进,语势增强,情感渐深,揭示了井冈山杜鹃蕴含的内在精神实质与理想价值追求。20.示例:①化作了熊熊燃烧的火焰②汇成了照亮河山的光环〖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强调烘托作用,可用“烘云托月/众星拱月”。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众星拱月: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②处,语境形容对人对杜鹃花的向往,可用“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流连忘返: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③处,语境形容毛泽东的书法刚劲有力。可用“龙飞凤舞/遒劲有力”。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现多指书法笔势有力,灵活奔放。遒劲有力:形容雄健,有力量。【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成一首歌”运用比喻,本体是“杜鹃”,喻体是“一首歌”,杜鹃花绽放是视觉,“一首歌”是听觉感受,打通了视觉与听觉,形象地表现出杜鹃花绽放的美丽。“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运用排比,三个“为……”字句构成偏正短语,连贯排列,形式上,结构整齐,音节匀称,朗朗上口,增强了节奏感;内容上,“生命”“自由”“胜利”之间语意和情感递进,揭示了井冈山杜鹃蕴含的内在精神实质与理想价值追求。

【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第一句要仿照“化作了汩汩流淌的源泉”来写,句式上用“化作了……”,第二句要仿照“汇成了凌云直上的烽烟”来写,句式上用“汇成了……”;内容上,表达杜鹃花意象的象征意义,抓住其颜色、形状等特点,赋予其象征性;注意前句照应“这一株杜鹃”,后句照应“这一株株杜鹃”,内容上有递进;还要注意所写句子与全诗内容、意境协调。(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论人类在哪儿生存,都要解决吃饭问题。太空里,靠火箭运送补给食品显然不是长久之计。①,就必须要保证植物能够在空间种植并完成世代交替,成功繁殖种子。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育种技术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②,是空间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太空种植水稻试验也应运而生。实验启动后,(甲)高秆和矮秆水稻种子奋力生长,但不出所料,它们在微重力的空间环境中遭遇“水土不服”,(乙)患上了“航天综合征”。(丙)长出的水稻幼苗看起来有些“懒散”,“趴”在了透明实验盒子的壁上。(丁)通过对空间获取的图像分析,并与地面对照比较,科学家发现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的多种农艺性状产生了一定影响。实验发现:水稻空间开花时间比地面略有提前,且大部分颖壳不能关闭。③均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二者在保障植物充分的生殖生长和获得高产优质种子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将利用返回样品进行进一步分析。21.关于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处“奋力生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乙处“航天综合征”中的“征”字使用正确。C.丙处词语“懒散”“趴”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丁处的“对”赘余,应该删掉。22.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D22.①人类要在太空长期生存(或:要在太空长期获得食物)②利用空间微重力进行水稻育种③开花时间和颖壳闭合〖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辨析现代常用形近字和病句的能力。D.“丁处的‘对’赘余,应该删掉”错误。状语“对空间获取的图像”中“对”的宾语是“空间获取的图像”,去掉就缺少了介词成为病句。所以不能删掉。故选D。【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语境,上文“无论人类在哪儿生存,都要解决吃饭问题。太空里,靠火箭运送补给食品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下文“就必须要保证植物能够在空间种植并完成世代交替,成功繁殖种子”,推断出应填充人类在太空生存或获取粮食方面的内容,故填充“人类要在太空长期生存(或:要在太空长期获得食物)”。②处根据语境“……是空间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太空种植水稻试验也应运而生”,据此推断应填充“利用空间微重力进行水稻育种”。③处根据语境上文“实验发现:水稻空间开花时间比地面略有提前,且大部分颖壳不能关闭”,可推断“均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中“农艺性状”指开花时间和颖壳闭合,故填充“开花时间和颖壳闭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中借助红烛表达了对理想的困惑和追求。其中以下两个诗句颇耐人寻味:(1)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2)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社群是一个很笼统的范畴,就其与语言的关系而言,确实可以被粗分为创设语言的社群(即社群先于语言)和由语言建构的社群(即语言先于社群)两大类型。现实空间中,后者很不明显;但在网络空间中,后者却越来越显著。这是因为,网络社群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并不同于现实社群,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较之现实社群,它更加扁平、流动、模糊,是一种动态涌现着的组织形式。这种社群的成员,事先并没有明确的“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而是经由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才自明起来“同属一个社群”的心理现实。我们当然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社群先于语言和语言先于社群的现象是并存且互有交叠的。比如我们谈到“饭圈”这一范畴,它既包括作为亚文化圈层的既有社群,也包括那些因为“饭圈用语”而聚集在一起的网民。但是对于后一群体,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论述。实际上,这两种社群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们因为某些网络语言而缔结社群关系,而待社群相对稳固后,又生产、传播着新的网络语言。(摘自程润峰、谢晓明《论网络语言的社群化》)材料三:由于表达媒体的不同,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类型”“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展示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媒体创造语言”是不过分的。报刊不同于口语,因此报刊语言自然不同于口语交际;广播、电视不同于报刊,因此广播电视语言自然不同于报刊语言。同样,网络不同于以往任何传播媒体,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媒体语言自然有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体语言的地方。它是一般所言的口语、书面语以及有声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的很多特性来自娱乐和游戏的性质,其中又有新奇兼随意的地方。而这种特性得以充分显示,是与其指头输入、目治方式、网络语言的游戏心态和方式有很大关系。近些年来,学界都将网络语言这种功能变体形式看作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中,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但在表达方式上仍有所体现,如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以学生和“小资”为主、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等。这种交际形成了一个虽不稳定但也有很大交集的言语社团。这自然在语言交际方式上呈现出独特的特征,通过网络这一特殊的语言环境而得以充分展示。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宏大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载媒体和交流方式的不同,这种社会方言跟行业语、隐语等一般社会方言有很大的不同。承认它的社会方言的性质是一回事,如何看待这种性质的特殊之处则是另一回事。在跟其他社会方言乃至普通交际语言比较时,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和新社会方言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其游戏性质,其他很多特征都来自语言的游戏功能,体现的是一种娱乐色彩。网络语言当然也需要传递信息,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夹杂游戏的方式。交际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还有其他功能,而且有时某种别的功能会更加凸显一些。网络语言正是凸显了语言传递信息之外的游戏功能,折射了特定时期的某些社会情趣和心理时尚。(摘自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在传情达意上有天然的缺陷,除了因“间接接触”外,还因在不同时空、情境下,文字所引发的反应无法完全契合。B.人们说话时可以用表情来进行辅助,进而补充传情达意,因此在说话时并不需要使用完整的句子,也不需要用到文法。C.语言上所附着的意义或动作必须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共认,语言才能够被多数人理解,从而成为面对面社群交流的工具。D.作者认为,语言源于社群的相同经验,群体越大,语言就越简单,而“行话”是少数群体的特殊语言,外行人无法理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语言”特指说话,后面两则材料所论述的“语言”概念,主要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表达形式。B.网络社群是成员们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从而明确彼此“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之后才逐渐形成的。C.网络语言与材料一中的“行话”都有社会方言的性质,都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和话语方式,但这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大的不同。D.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语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夹杂游戏的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娱乐性,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流行印记。3.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yyds”“666”等网络缩写语霸占各大网络平台,这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用语,是00后自成一派的语言体系,被调侃为00后“黑话”。B.近年来,“雪糕刺客”(天价雪糕)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效仿,造出“××刺客”等一类词语,来表达对产商牟取暴利的不满。C.视频网站“B站”用户以青年群体为主,他们通过发布视频、发表评论和发送弹幕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一个群体。D.网络越来越发达,有些人在网络上传播自己的各类作品,从而被广大网民认识,在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后,他们开始依托粉丝群进行定向营销。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语言(说话)”和“文字”有何不同。5.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并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无法交流的群体。请结合材料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答案〗1.B2.B3.D4.①语言可以不注意文法,文字必须讲究文法和艺术。②语言可以通过辅助表情来传达情意,文字是通过文法和艺术来对传达情意进行补充。③文字是间接的,应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语言是直接的,说话时应尽量做到简洁明白。5.①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更加扁平和模糊,且网络语言具有游戏性质,造成社交障碍。②网络语言使用者的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本身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③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具有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随意性等特点,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B.“也不需要用到文法”错误,曲解文意。由“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可知,原文是说说话时有文法,但是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非“不需要用到文法”。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B.“从而明确彼此‘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之后才逐渐形成的”错误,曲解文意。由“我们当然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社群先于语言和语言先于社群的现象是并存且互有交叠的”可知,社群可以先于语言而存在,只是最初没有明确的身份认同而已。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yyds”“666”属于网络用语,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一段的观点。B.“雪糕刺客”“××刺客”属于网络用语,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一段的观点。C.强调“B

站”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一个群体,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二段的观点。D.强调网红进行定向营销,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学生分析语言和文字的不同之处,可以从它们特点本身进行分析。由“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可知,文字在传情达意方面存在缺陷,因此需要通过文法、艺术对传情达意进行补充。由“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可知,语言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因此可以不注意文法。由“文字是间接的说话”“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可知,文字是间接的,应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由“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可知,语言是直接的,说话时应尽量做到简洁明白。根据以上信息,对应整理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即可。【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学生分析产生“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并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无法交流的群体”的原因,可以从网络社群的特点、网络语言的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由“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较之现实社群,它更加扁平、流动、模糊”可知,网络社群本身不紧密,不清晰;由“网络语言当然也需要传递信息,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夹杂游戏的方式”可知,网络语言本身又具有游戏性质,这就造成了网络语言的社交障碍。由“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中,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如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以学生和‘小资’为主、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等”可知,网络语言的使用者,由于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等的不同,拥有各自的网络语言,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屏蔽状态,导致社交屏障的产生。由“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宏大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可知,网络语言本身具有非理性、多元化、随意性等特点,它的后现代特征使得网络语言出现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来到人间(节选)史铁生这孩子一来到世上,面前就摆好了一条残酷的路。先天性软骨组织发育不全。一种可怕的病,能让人的身体长不高,四肢长不长,手脚也长不大,光留下与正常人一样的头脑和愿望。一条布满了痛苦和艰辛的路,在等一个无辜的小姑娘去走。“我看她现在还太小。”女的说。男的在嘴里费劲儿地倒着鱼刺,考虑怎么回答她。“再过一年,啊?怎么样?明年再让她去。”“还不是一样吗?反正早晚有这么一天,她得知道她长得丑。”“我答应了她,你没见她多高兴呢,立刻不哭了,一个人在床上玩,让我跟她一块玩。我到厨房去,她跑到厨房来问我,‘你说我丑吗?’”“你怎么说?”女的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低头吃饭。“你准又说她不丑。我跟你说不能骗她!”“等她再大点,到五岁,再告诉她,可能会好一点。”“干嘛不到六岁?干嘛不到七岁?大点也长不好!别说五岁。头一回知道自己是畸型人,和所有的人都不一样,别说五岁,五十岁也受不了。岁数越大也许越糟糕。”“那怎么办?”“没别的办法。得让她知道,让她及早在心里接受这个事实。”第二天是星期日,孩子很早就醒了,赖在被窝里不起来,看着春天的太阳照进屋里,太阳光越来越多,自己躺在床上唱。母亲做好了早点,进屋来说:“快起床吧,小懒丫头,吃完饭带你去公园。”临出门的时候,孩子忽然有些担心:“妈妈,我不去幼儿园了吧?”“不去。不去幼儿园。”丈夫撒了一下妻子的衣襟。孩子一蹦一蹦地跑到楼道里去了。“我知道,我知道,”妻子赶忙解释,“可是现在没法说。”“那你也别那么说呀,‘不去!’说得那么肯定。”两个人都叹气,急忙出来。孩子站在楼梯上喊他们。公园里有了春天的模样,柳条绿了,湖面上有了游船。孩子一进公园就跑起来,跑跑停停,转回身喊她的父母。“快来呀你们!草!草!”草也绿了。孩子蹲在地上看,用手摸摸。“有的草是绿的,爸爸,有的草是黄的。”孩子说。“草跟草不一样。”父亲话未说完孩子就已经跑开了。“船!船!妈妈,咱们划船吗?”孩子又跑回来,抱住母亲的腿。“告诉妈妈,你们幼儿园有船吗?”母亲说。孩子一愣。妻子看一眼丈夫,丈夫点点头,鼓励她。“妈妈,我想划船。”“那你得答应妈妈一件事,明天去幼儿园。”“嘘——”丈夫作了个不满意的表情。“嗯?”妻子有些慌张。“别这么说,别这么许愿似的。”丈夫小声说。孩子拉着母亲的手默默地走,专心地望着湖面上的船。“爸爸带你划船去,走!”父亲拉过孩子的手。孩子有些犹豫,把手缩回来,望望妈妈。湖面上那些划船的人真让人羡慕。“走,咱们划船去,妈妈也去!”母亲说。在船上,孩子一直不说话。船桨有时打起水花,孩子忍不住笑起来,尖声叫,但很快又静下来,像个大人似的,心事重重地看着船边荡漾的湖水。在饭馆里等饭的时候,父亲给孩子讲了个故事:“从前我认识一个小个子的人,很矮,只有筷子这么高……”孩子笑起来:“真的?那他用什么吃饭呢?”“别笑,还没人敢笑话他。别看他个子矮。这个人很了不起,从来不把高个子的人放在眼里,很多事别人干不了,可他能干。”“他能干什么?”“嗯……很多;譬如说,他研究出了一种药,这种药矮个子的人吃了就能长高。”“那他干嘛不给自己吃一点?”“嗯……可是他已经老了。别人吃了这种药都长高了,可是他自己却不会再长高了。所以没人敢笑话他矮,大伙都特别尊敬他。”“这个人从小就上幼儿园。”母亲插嘴说。丈夫差点没跳起来,狠狠瞪了妻子一眼。孩子又低下头。过了一会,她又喊着要回家了,一个人先跑到饭馆外边去。“我跟你说了,上幼儿园是小事!”丈夫冲妻子喊,跑出去追孩子。女的呆呆地坐在饭馆里,想哭又哭不出来。服务员把饭菜端来了。她问多少钱,服务员说你刚刚交过钱了。等服务员走开,她也走出饭馆。她看见丈夫和孩子在草坪那边的长椅上,孩子正扯破了嗓子哭。她赶紧跑过去。“看,妈妈来了,”父亲说,“妈妈给你道歉来了。”“妈妈,”孩子哭着说,“我不去幼儿园。”母亲抱着孩子,“欧欧,不哭,不哭,”不知再说什么好。“妈妈骗了你,妈妈要给你说对不起。”丈夫给妻子使眼色。孩子用脚使劲踢爸爸:“你甭说!不用你说!你走!你滚一边去!”母亲还是说不出话来,光流眼泪。“他还说,”孩子哭着对妈妈说,“还说我就是大脑袋,就是、长得、难看,他还说。”“那怕什么?那没关系,”母亲抹掉眼泪,尽量让声音平缓、柔和。“大脑袋怕什么?矮个子也没关系,你能在其他地方比别人强,比别人更有用。”“不!不!!”孩子喊起来,“我不是!我不是!爸爸、才、是哪!”她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一个人哭着往前走去。丈夫拍拍妻子的背:“这会你别再哭,有一个就够了。”“我知道。我没有。”两个人跟在孩子后面追上去。到家以后,孩子又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女的在厨房里洗菜、切菜。男的淘米。男的隔一会到阳台上去一回,从窗户缝往厕所里看看。天渐渐黑了。夫妻俩站在厨房通向阳台的门旁,听着孩子的动静。过了很久,厕所的门轻轻响了一下。孩子站在厨房门前的过道里,看见爸爸搂着妈妈,外面是万家灯火;还有深蓝色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天真活泼,爱玩爱笑,因为是侏儒症患者,她不愿意去幼儿园,即使是到公园划船获得短暂快乐后,也心事重重。B.父亲讲小矮人的故事是要鼓励孩子身残志坚,做个有用的人,但是效果被母亲一句“这个人从小就上幼儿园”冲淡。C.画线句写父亲想让女儿由“草跟草不一样”的现象领会到她跟别人不一样,进而让女儿面对并接受自己长得丑的现实。D.母亲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最终向孩子承认骗了她,并向孩子道歉,鼓励孩子“能在其他地方比别人强,比别人更有用”。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直接写小女孩患上一种可怕的疾病,因此要面对痛苦而艰辛的人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为小说奠定悲伤的情感基调。B.“她问多少钱,服务员说你刚刚交过钱了”一句,用细节描写表现出孩子母亲因看见孩子情绪激动跑出去和受丈夫责怪而心慌意乱的情状。C.文中对话展现了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三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厄运等问题的看法。D.本文与《我与地坛》都是在对日常生活进行摹写的同时,大量运用议论抒情句来表现主人公在面对残疾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真挚感人。8.从爸爸在饭馆里等饭时给小女孩讲故事开始,直至小说结尾,小女孩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残疾·态度·爱;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丑。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D7.D8.①心情愉悦。爸爸给小女孩讲小个子的故事,小女孩笑着听爸爸讲故事,还提出自己的疑问。②情绪低落。当妈妈插话说这个小矮人从小就上幼儿园时,小女孩觉得后面爸爸妈妈又要让她去上幼儿园了,情绪低落想回家。③伤心不已。在公园的长椅上,爸爸告诉小女核她很丑的现实,她内心不能接受,哭着让爸爸滚。④接受现实。妈妈告诉孩子她可以在别的地方比别人强后,小女孩哭着回家,将自己关在厕所,过了很久,小女孩接受事实,从厕所里走出来。9.甲组示例:①选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身患残疾的故事。②在如何教育女孩面对身体残疾上,母亲尽量用话语掩饰缺陷,逃避现实;而父亲则坚持要告诉孩子真相,让孩子直面严峻的事实。③无论是母亲善意的掩饰,还是父亲对残酷真相的揭穿,都显示了伟大的父母之爱。乙组〖答案〗示例:①小女孩因为患上先天性软骨组织不全而变得丑,因此害怕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不愿意上幼儿园。②爸爸教会女儿直面自己长得丑的现实,使女儿变得更加坚强。③残疾人及其亲人最终还要正视这种痛,文意主题由此获得升华。〖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最终向孩子承认骗了她,并向孩子道歉”错,原文“妈妈骗了你……母亲还是说不出话来,光流眼泪”,可见妈妈没有向孩子承认骗了她,并向孩子道歉。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大量运用议论抒情句来表现主人公在面对残疾时内心的痛告和挣扎”错,本文主要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没有大量运用议论抒情句。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①心情愉悦。等饭的时候爸爸给小女孩讲小个子的故事“从前我认识一个小个子的人,很矮,只有筷子这么高……”,这时候小女孩还很愉快,因为“孩子笑起来”,还提出自己的疑问“真的?那他用什么吃饭呢?”。②情绪低落。爸爸讲到这个人很受人尊敬时,妈妈插嘴说“这个人从小就上幼儿园”,这时候孩子的表现是“低下头”,她不再笑了,明显情绪低落,而且“过了一会,她又喊着要回家了,一个人先跑到饭馆外边去”。③伤心不已。在公园的长椅上,爸爸告诉小女核她很丑的现实,她“扯破了嗓子哭”,并且“用脚使劲踢爸爸:‘你甭说!不用你说!你走!你滚一边去!’”,表明她内心不能接受这个事实。④接受现实。妈妈尽量柔和地说“你能在其他地方比别人强,比别人更有用”,女孩儿“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一个人哭着往前走去”,“到家以后,孩子又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后来“过了很久,厕所的门轻轻响了一下”,小女孩从厕所中走出来,表明她接受事实。【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写文学短评的能力。甲组示例:①“残疾”。文中的小女孩患了一种“先天性软骨组织发育不全”的病症,这种病“能让人的身体长不高,四肢长不长,手脚也长不大,光留下与正常人一样的头脑和愿望”。②“态度”。小女孩的父亲和母亲在如何教育女孩面对身体残疾上态度不同,母亲总是拖延她上幼儿园的时间,“再过一年,啊?怎么样?明年再让她去”;并且逃避说孩子长得丑,孩子爸爸说“你准又说她不丑”,可见母亲的态度是尽量用话语掩饰缺陷,逃避现实;而父亲则坚持要告诉孩子真相,让孩子直面严峻的事实,他说“反正早晚有这么一天,她得知道她长得丑”“得让她知道,让她及早在心里接受这个事实”。③“爱”。母亲和父亲尽管意见不同,但都是出于对她的爱。母亲怕伤害她,总是善意的掩饰;父亲在教她面对现实看,早点接受现实并变得坚强,所以父亲选择揭穿残酷真相。无论哪种做法都显示了伟大的父母之爱。乙组〖答案〗示例:①先看“丑”表层内容。文章开头即说“这孩子一来到世上,面前就摆好了一条残酷的路。先天性软骨组织发育不全。一种可怕的病,能让人的身体长不高,四肢长不长,手脚也长不大,光留下与正常人一样的头脑和愿望”,小女孩因为患上先天性软骨组织不全而变得丑,她其实隐约知道自己长得丑,因此害怕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不愿意上幼儿园。②再看“丑”的深层含义,如何面对“丑”。尽管父母都很爱她,怕她受伤害而迟迟不愿告诉她真相,但爸爸相对来说更冷静和清醒,他知道这个问题女儿迟早都要面对,“得让她知道,让她及早在心里接受这个事实”;在告诉女儿之前,他给女儿小矮人的故事,告诉她小矮人也可以有用,获得尊重,他教会女儿直面自己长得丑的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